- 相關推薦
寶寶學說話的教育方法
幼兒的語言學習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其實幼兒的語言學習從一歲開始就已經在發(fā)育了,那么父母要怎么做才好呢?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有很多發(fā)育關鍵期不容錯過。目前已經有研究指出,寶寶的大腦神經突觸連結在3歲前達到高峰,而語言發(fā)展的高點出現(xiàn)在11個月大時。因此,父母應掌握發(fā)展關鍵期,給予寶寶充分的語言刺激!
及早提供語言刺激
很多家長并不會在寶寶未滿1歲時就開始提供認知學習的素材,而多半以生活照顧為主,但是相關研究指出,在寶寶11個月大時,語言發(fā)展已達高峰。所以,我們應該掌握這個學習效率最高的階段,及早給寶寶提供語言刺激。
據Dr.Titzer介紹,寶寶學會說話的主要方式是“傾聽”和“模仿”,多半是從環(huán)境中耳濡目染地學習,并且進一步學習運用詞語和句子,而閱讀和語言更是未來寶寶學習成長的重要媒介。所以,有效掌握語言關鍵期,給予寶寶豐富的刺激,對寶寶未來的學習將大有助益。
TIPS:雙語學習可行嗎?
雙語學習是很多家長非常關心的話題。Dr.Titzer表示,學習是寶寶的本能,只要家長不在同一個句子里面同時出現(xiàn)兩種語言,寶寶就不致混淆,雖然因為同時接收到兩種語言訊息,寶寶可能會晚一點才開始講話,但卻學得更多。最近有研究發(fā)現(xiàn),寶寶從小開始學習3種語言,其第一語言字數(shù)和只學兩種語言的第一語言字數(shù)一樣多,也就是說,學習第二語言并不會影響第一語言的學習。
學習是天生的本能
Dr.Titzer強調,對寶寶而言,任何事物都是新鮮的,所有的感官接觸都是學習。因此,學習對寶寶而言是天生的本能,就像在玩一樣,充滿樂趣。而家長要做的,就是提供豐富多元的刺激,讓寶寶充分學習,但無須馬上要求寶寶展現(xiàn)學習成果。
有些家長學習會給寶寶造成壓力,Dr.Titzer則表示,提早學語言對未來的學習大有幫助,反而會減少未來的壓力。因為對年幼的寶寶而言,他是很自然地在學習,他從出生后就憑借感官接觸、認識世界,并不會感到什么壓力。
通過感官認識世界
寶寶總是通過感官來學習,即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和動覺,這就是為什么寶寶在拿到一個新玩具時,在手上把玩一下后,常常會塞到嘴里。因此,Dr.Titzer也希望父母能把握這個原則,在提供語言刺激學習時,除了提供字卡,也一定要用聲音讓寶寶對發(fā)音和字形做連結,并且進一步展示該字的圖片或真實物品,讓寶寶摸、聞等。
TIPS:父母的陪伴很關鍵
在寶寶學習語言時,最珍貴的還是親子互動的過程?墒,很多家長總是忙于工作,所以就希望挑選到合適的教材,讓寶寶自己去進行有效的學習。對此,Dr.Titzer表示,無論寶寶學習什么,父母的陪伴都十分關鍵。即便是再科學的教具,也不如父母這個“教具”來得有效。
語言學習的3個“W”
When:何時開始
在寶寶2~3個月、視線可追蹤物體后就可以開始。每次給予5~10分鐘的語言學習,每天至少累積1個小時的學習時間。
hoW:如何引導
以“蘋果”為例,媽媽可以讓寶寶看著“蘋果”的字卡,同時念出正確的發(fā)音,重復2~3遍后,可以拿一個真實的蘋果給寶寶,并再次重復發(fā)音,讓寶寶把玩蘋果。
而最常見的身體部位,通常也是寶寶認字的開始,Dr.Titzer表示,當寶寶摸到自己的頭發(fā)的時候,就可以把握機會,跟寶寶說“頭發(fā)”,如果身旁有紙,應將“頭發(fā)”寫下來,由左至右指著“頭發(fā)”念出正確的聲音,并拉著寶寶的手摸自己的頭發(fā)。
What:提供哪些素材
我們提供的語言學習素材,必須是寶寶感興趣的、在生活中能接觸到的事物。語言學習應該落實于生活之中,當寶寶接觸到某項物品時,就可以利用各種方式提供語言學習的機會。比如在學習了一些字詞之后,就可以和寶寶玩簡單的配對或尋字游戲。可將物品和字卡放在一起,請寶寶選擇和物體相配的字卡;蚴钦垖殞毮7聥寢尩膭幼,先摸摸自己的頭發(fā),再找出“頭發(fā)”的字卡。
【寶寶學說話的教育方法】相關文章:
幫助寶寶學說話的方法05-31
寶寶不學說話的解決方法03-07
教寶寶學說話的方法和技巧04-06
教寶寶學說話的技巧02-28
3歲寶寶的教育方法07-18
教寶寶學說話的游戲有哪些08-22
寶寶自己尿尿的教育方法05-30
二歲半寶寶教育方法03-22
對寶寶進行暑假安全教育的方法05-31
2歲寶寶出生教育方法指導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