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寶寶大便干燥的表現和解決方法
正常情況下,大多數新生的小寶寶,都會在生后的24小時內排出墨綠色、粘稠的胎便。媽咪給寶寶喂奶后,寶寶會排出金黃色并較為稀薄的便,一天大約排便三四次;吃配方奶的寶寶,排出的便一般為淡黃色,比吃母乳的寶寶,大便要顯得干燥一些,一天大約排便一二次,僅有少數寶寶兩天排便一次,但也屬于正常情況。
然而,寶寶自從出生后就一直便秘,很可能是身體內先天性疾病所致的器質性便秘,最為常見的有如下幾種:
1、先天性巨結腸。
2、先天性無肛門或肛門狹窄。
3、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
寶寶便秘信號
大便量少、干燥;
大便難于排出,排便時有痛感;
腹部脹滿、疼痛;
食欲減退。
寶寶是否便秘,不能只依據排便頻率為標準,而是要對寶寶大便的質和量進行總體觀察,并且要看對孩子的健康狀況有無影響。每個孩子各自身體狀況不同,因而每日正常排便次數也有差別。例如,完全食母乳的嬰兒每日排便次數可能較多,用牛奶及其他代乳品喂養(yǎng)的嬰兒則可能每日排便1次或2~3日1次,只要性狀及量均正常,寶寶又無其他不適,就是正常的。
寶寶便秘的原因
1、飲食不當
功能性便秘與飲食的關系最為密切。寶寶飲食過細,纖維素攝入不足,對腸壁刺激不夠容易導致便秘;高蛋白攝入過量,容易使腸發(fā)酵菌相對減少而影響發(fā)酵,進而使大便干燥致密;飲食量不足時,由于腸道內殘渣較少,腹肌、腸肌張力不足、蠕動無力,也容易引起便秘。
2、便不規(guī)律
由于排便時間不規(guī)律且缺乏相關訓練,沒有形成排便反射,有時雖有排便的感覺,但由于貪玩或其他事情干擾,寶寶可能會有意識地抑制便意,時間一長,腸內排便反射的敏感度降低,大便堆積于腸內,水分被吸收,大便變得干燥,因而不易排出,就形成了所謂的習慣性便秘。
3、先天性生理及解剖缺陷
有些寶寶出現便秘是由于患有某些先天性疾病,如腸狹窄、腸梗阻、直腸或肛門狹窄、幽門痙攣、先天性幽門狹窄、先天性巨結腸等均可引起便秘。
4、精神因素
另外,有一些精神上的刺激因素也可引起寶寶出現便秘現象,如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或者因肛周病變(如肛裂)引起排便疼痛而使孩子懼怕排便,這些都可能導致寶寶出現短期的便秘。
便秘了怎么辦
寶寶出現便秘后,解出的大便又干又硬,干硬的糞便刺激肛門會產生疼痛和不適感,寶寶懼怕解大便而不敢用力排便,大便總不能排出,便秘也就會越嚴重,大便長時間存留在體內還會使毒素淤積體內,影響正常的新陳代謝,從而產生營養(yǎng)不良,抵抗力下降。那么,如何盡快讓便秘寶寶積存的大便排出體外呢?
1、按摩法
手掌向下,平放在寶寶臍部,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推揉。這不僅可以加快寶寶腸道蠕動進而促進排便,并且有助于消化。
2、開塞露法
將開塞露的尖端封口剪開,管口處如有毛刺一定要修光滑,并先擠出少許藥液滑潤管口,以免刺傷寶寶肛門。讓寶寶側臥,將開塞露管口插入其肛門,輕輕擠壓塑料囊使藥液射入肛門內,而后拔出開塞露空殼,在寶寶肛門處夾一塊干凈的紙巾,以免液體溢出弄臟衣服或床單。同時囑咐寶寶要盡量等到不能忍受的時候再排便,以使藥液充分發(fā)揮刺激腸道蠕動、軟化大便的作用,達到最佳通便效果。
3、甘油栓法
將手洗干凈,然后將圓錐形甘油栓的包裝紙打開,緩緩塞入寶寶肛門,而后輕輕按壓肛門,盡量多待片刻,以使甘油栓充分融化后再排便。
4、肥皂條法
洗凈雙手,將肥皂削成長約3厘米、鉛筆粗細的圓錐形肥皂條,先用少許水將肥皂條潤濕后再緩緩插入寶寶肛門內。同樣盡量讓肥皂條在肛門內多停留一段時間,以達到充分刺激暢道蠕動的作用。
如果以上方法均不奏效,應及時帶寶寶到醫(yī)院就診,檢查是否是由于其他疾病而引起便秘。
應對寶寶便秘的萬全之策
由于便秘會使寶寶的消化吸收功能減弱,所以,對正在快速生長發(fā)育的寶寶身高、體重及組織器官的發(fā)育影響很大,寶寶出現便秘后,媽咪要及時帶寶寶去看醫(yī)生,并且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采取有效的治療策略。
萬全之策一
小寶寶出生后,媽咪應密切觀察排便情況,如果在出生后24小時無胎便排出或延遲排出,則表明腸道存在某種疾患,如先天性巨結腸、直腸肛門畸形、腸閉鎖、胎便性腸梗阻、胎糞堵塞綜合癥,媽咪應該及早帶寶寶就醫(yī),使寶寶得到及時的診治,以免影響體格和智力的發(fā)育。
萬全之策二
對由于飲食不合理引起的便秘進行飲食矯正。為使人工喂養(yǎng)寶寶的大便變軟,可在飲食中添加西紅柿汁、橘子汁、菜汁等,或把嬰兒蜂蜜加在溫開水中,每天給寶寶喝60~90毫升,促進腸道蠕動。
如果上述方法效果不佳,可酌情減少牛奶的量,增加離乳食品,如米粉、麥粉等。已經添加離乳食品的寶寶出現便秘,可增加纖維素含量較高的食物,如菜泥、菜末、水果及菜粥;較大一些寶寶便秘時,可給吃一些粗谷類的食物或紅薯,還要多吃芹菜、韭菜等粗纖維蔬菜,多喝白開水,尤其在過多攝取高蛋白、高熱量食物后,更要及時喝水及吃果蔬。
萬全之策三
從寶寶3個月起,即開始訓練定時排便的習慣,1周歲后,可在每天早晨和飯后半小時讓寶寶坐便盆,不論有無便意也要在便盆上坐上10分鐘,一旦形成定時排便的時間,不要隨意變動。
當寶寶出現便秘時,可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重新訓練腸道排便的反應能力。方法為在早飯后給寶寶灌腸,然后立即坐在便盆上,即使寶寶沒有馬上排出大便,也要坐上10分鐘,連續(xù)7天后,隔天灌腸一次,再過7天后停止灌腸。這樣,有助于寶寶建立起排便的條件反射。
專家提醒:寶寶是否需要灌腸及使用何種灌腸藥,一定要嚴格遵從醫(yī)囑。
萬全之策四
讓寶寶積極進行戶外運動,如跑、爬、跳、騎小車、踢球等,以此增強腹肌的力量,并且可促進腸道蠕動。對于膽小的寶寶,盡量在家里排便,不要輕易改變排便環(huán)境。當寶寶出現類似情況時要及早做心理疏導。
特別呵護:如果寶寶便秘多日又出現腹脹、腹痛、嘔吐并伴發(fā)燒,應及時去就醫(yī),以防腸梗阻發(fā)生。
如何預防便秘
以上方法不宜長期使用,否則,孩子會產生依賴。應對小兒便秘的根本方法還是要防患于未然,也就是說,預防便秘很重要。父母應該注意從調理寶寶飲食、養(yǎng)成定時排便習慣、保證適當活動量這幾個方面入手。
1、均衡膳食
寶寶的飲食一定要均衡,不能偏食,五谷雜糧以及各種水果蔬菜都應該均衡攝入,小寶寶則可以吃一些果泥、菜泥,或喝些果蔬汁,以增加腸道內的纖維素,促進胃腸蠕動,通暢排便。
2、定時排便
訓練寶寶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一般來說,寶寶3個月左右,父母就可以幫助他逐漸形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了。從3個月開始,每天早晨喂奶后,父母就可以幫助寶寶定時坐盆,注意室內溫度以及便盆的舒適度,以使寶寶對坐盆不產生厭煩或不適感。
3、保證活動量
運動量不夠有時也容易導致排便不暢。因此,要保證寶寶每日有一定的活動量。 腹部按摩 對于還不能獨立行走、爬行的小寶寶,父母要多抱抱他,或適當揉揉他的小肚子,而不要長時間把寶寶獨自放在搖籃里。
預防寶寶便秘的食物
1、方法一:香蕉蘋果泥,適合6個月以上的寶貝。
用準備好的熟香蕉半根(不要那種皮發(fā)青的,香蕉皮發(fā)青的吃了導致便秘,會起反作用。),蘋果半個,兒童蜂蜜適量。
制作過程:將蘋果和香蕉用鐵勺子刮成泥,然后在兩種果泥中加入少許蜂蜜,隔水蒸2-3分鐘。每天早晨起來吃一次,中午和下午吃一次。香蕉和蘋果的纖維可以刺激腸道蠕動。
2、方法二:黃瓜紅蘿卜汁,適合6個月以上的寶貝。
原料:黃瓜一根,紅蘿卜一根。
制作過程:黃瓜和紅蘿卜切段,在榨汁機里加入少量的涼白開水,然后加入黃瓜紅蘿卜榨汁,把榨出來的汁和黃瓜紅蘿卜泥一起給寶寶喝,中午和下午吃一次。黃瓜和胡蘿卜除了富含維生素外,胡蘿卜中還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黃瓜中含有維生素C,都可以預防和緩解便秘。
3、方法三:菠菜,香油。這種方法對我家寶寶最有效。
把菠菜在開水中燙一分鐘撈出,不要梗,只要葉子,把葉子切成末,滴少許香油,加少許鹽,拌一下給寶寶吃,如果寶寶不吃,可以把雞蛋弄成雞蛋餅,切小條,和菠菜香油一起伴著吃(菠菜一定要用開水燙,菠菜中含有草酸,容易吸收食物中的鈣。),飯后也可給寶寶喝適量的香油。
注意事項
在制作過程中,蜂蜜不要加太多,寶寶的腸道還是不能適應蜂蜜。
黃瓜,紅蘿卜泥制作出來會有一股味道,如果不吃的話,可以加入少許的糖。剛開始吃不要吃太多,吃多下一次寶寶就不吃了。
菠菜在制作過程中一定要用開水燙,菠菜中含有的草酸,容易在體內形成草酸鈣,影響寶寶鈣質的吸收。
除了以上的食譜,平時要多給寶寶喝水,尤其是早晨空腹喝點溫開水,只喝奶粉的要適量加入清火寶,寶寶的食物要清淡,不要吃糖。母乳喂養(yǎng)的媽媽不要吃辛辣的東西,不然寶寶吃奶會上火。
每天給寶寶進行腹部按摩,順時針輕柔寶寶的肚子,如果大便干燥,千萬不要給寶寶用開塞露,這種藥物會刺激寶寶的肛腸,經常一些益生菌也會起到一些作用。
除上述便秘的一般癥狀外,如果寶寶還有明顯的腹痛、腹脹、嘔吐、便血等癥狀出現或長期便秘(4~5天排便一次),應及時帶寶寶到醫(yī)院檢查,確診引起便秘的確切原因,以防延誤其他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寶寶大便干燥的表現和解決方法】相關文章:
8個月寶寶大便干燥的解決方法11-12
母乳寶寶大便干燥該怎么辦06-04
嬰兒大便干燥的原因06-04
一歲寶寶大便干燥要怎么辦06-04
12個月的寶寶大便干燥怎么做06-04
2個月寶寶大便干燥怎么辦06-04
寶寶8個月大便干燥該怎么辦06-04
7個月大的寶寶大便干燥怎么辦01-14
嬰兒大便干燥怎么辦06-04
兩個月的寶寶大便干燥家長應該怎么辦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