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兒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是什么
導讀:小兒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在早期往往已被忽視,嬰兒時期的輕度水腫,往往因皮膚彈力很好不易識別,須注意體重的突然增加,在一天增長數百克,是水腫的可靠標志!
何為小兒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
小兒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在早期往往已被忽視,嬰兒時期的輕度水腫,往往因皮膚彈力很好不易識別,須注意體重的突然增加,在一天增長數百克,是水腫的可靠標志。
小兒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的病因
本病常發(fā)生于工業(yè)不發(fā)達的地區(qū)如非洲地區(qū),是當今世界最流行的一種營養(yǎng)不良,多見于6個月(斷奶后)至5歲小兒。本病在我國較為少見鶒近期調查表明我國學齡前兒童的熱能和蛋白質的攝入量尚顯不足尤其是優(yōu)質蛋白質攝入不足。
病因如下——
1.喂養(yǎng)不當
膳食中供給的蛋白質總量和優(yōu)質蛋白長期不能滿足需要健康搜索,而能量供給尚能維持最低水平健康搜索,多見于嬰兒母乳量長期不足又未添加乳類制品,或倉促斷奶
2.蛋白質吸收障礙
長期腹瀉、慢性疾病腸結核幽門痙攣或梗阻,胰蛋白酶缺乏等。或由于影響了食欲;或妨礙蛋白質的吸收;或蛋白質不能利用等均可導致發(fā)生水腫。
3.蛋白質的消耗過多
膿胸、肺膿腫腹水、大量失血、外科傷口引流及嚴重灼傷,使體內蛋白質大量丟失。并發(fā)寄生蟲病如鉤蟲病、瘧疾等,還有腸炎及全身感染如麻疹、結核病等使體內蛋白質過度分解,都可致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
4.蛋白質合成障礙
肝臟能合成各種血漿蛋白,如:白蛋白、纖維蛋白、凝血酶原亦能合成部分球蛋白。患者肝臟疾病如肝硬化、肝炎,肝內脂肪積聚,雖然蛋白質的供給和吸收正常但合成血漿蛋白的功能明顯降低,血漿白蛋白可低于10g/L,因而發(fā)生水腫及腹水等癥狀。
如何治療小兒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
在注意觀察了解病兒病情及以往飲食情況的基礎上,分清病兒具體對待。嚴重患兒,應臥床休息,以此減少熱能及蛋白質的消耗。減少下肢積存的水分,水腫消失、并發(fā)癥痊愈后,即鼓勵活動,安排規(guī)律的生活。
飲食應注意及時補充蛋白質。對未合并胃腸道疾病,應迅速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于數日內可達每日每公斤體重2~4克。在攝入大量蛋白質后2~3日,以至2~3周內,患兒尿量增加,體重減輕,水腫消失。在這一過程中,注意限食鹽。待水腫消失,應及時恢復鹽的入量,以免食欲減退。但應注意不能攝入過多的蛋白質。
發(fā)燒脫水時,尤為重要的是礦物質的補充,應注意低鈉,足量的鉀,鎂及適量的鐵;補充多種維生素,注意補充維生素A和C;飲食應從少量開始,隨生理機能的適應和恢復而逐漸增加,并應少量多餐;根據小兒的年齡、病情采用流質,半流質或軟食等。飲食最好經口供給,必要時可采用胃腸外營養(yǎng)。
【小兒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是什么】相關文章:
小兒營養(yǎng)不良的原因及應對措施06-02
小兒營養(yǎng)不良吃什么食物好05-31
小兒黃疸是什么06-04
小兒過敏性鼻炎的癥狀06-03
小兒過敏性咳嗽癥狀06-03
小兒哭鬧的原因是什么06-02
小兒盜汗是什么原因06-02
怎么預防小兒過敏性咳嗽06-04
如何預防小兒過敏性咳嗽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