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旅游景點的導(dǎo)游詞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導(dǎo)游,通常會被要求編寫導(dǎo)游詞,導(dǎo)游詞是導(dǎo)游員進行實地口語導(dǎo)游的基礎(chǔ)和前提。我們應(yīng)該怎么寫導(dǎo)游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介紹旅游景點的導(dǎo)游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介紹旅游景點的導(dǎo)游詞1
曹州牡丹園位于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qū)人民北路,是在清道光年間的趙氏園、;h園,和創(chuàng)于明代的毛花園,以及當(dāng)時的鐵藜寨花園、大春家花園、軍門花園等明清以來風(fēng)格不一、大小不等的十幾處牡丹園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
菏澤因古稱曹州,故稱曹州,曹州牡丹園面積1600畝,牡丹品種1237個,牡丹總量達到80萬株,芍藥品種600多個,其他喬、灌木、地被植物共計200余種。曹州牡丹園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菏澤牡丹栽培已有近千年歷史,在中國牡丹發(fā)展史上,長盛明、清兩代,管領(lǐng)風(fēng)騷500余年。它是在明清以來風(fēng)格不一、大小不等的十幾處牡丹園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如清道光年間的趙氏園、;h園,創(chuàng)于明代的毛花園,以及當(dāng)時的鐵藜寨花園、大春家花園、軍門花園等。
重建
解放后重建,1959年,趙樓、李集、何樓分別建立了牡丹園,連成一方,形成了牡丹生產(chǎn)和觀賞中心。1982年,政府撥專款統(tǒng)一規(guī)劃,重新布局,將三個牡丹園合為一體,建南、北兩座仿明建筑樣式的牌坊門樓,高達十余米。檐出角翹,雕花彩繪,金碧輝煌,既敞朗宏偉,又古樸典雅。門坊正中的“鳳凰戲牡丹”彩色圖案下,懸掛著一塊燦燦閃光的鎏金橫匾,上書“曹州牡丹園”,是著名書法家舒同所題。
花園內(nèi)有三個觀賞區(qū),若干觀賞點,每區(qū)各成體系,形成園中園!坝^花樓”、“天香閣”是園內(nèi)主體建筑,新穎別致,古樸典雅,登樓眺望,園中景色盡收眼底。
改建
2002年開始進行改建。曹州牡丹園是目前世界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的牡丹園。南大門以內(nèi)為西觀賞區(qū),以原來的趙樓花園為基礎(chǔ)。這里除大片牡丹外,還有松柏編制的'鳥獸、人物和牌坊;有現(xiàn)代化的溫室,有供游人食宿和舉辦各種展覽用的仿明代建筑――觀花樓。園中專門開辟了紫牡丹和白牡丹觀賞區(qū),葛巾、玉版兩個花仙的塑像,身披朝霞,紅妝素裹,使人看了葛巾、玉版這兩種名貴的牡丹花,可以看到牡丹仙子的造像。北大門以內(nèi)為北觀賞區(qū),以原來李集的花園為基礎(chǔ),除有大面積的牡丹、芍藥外,還建有現(xiàn)代化的大型暖房及中國園林式的院落。園中心,垂柳掩映下有一座花亭,可供游人小憩,領(lǐng)略園內(nèi)風(fēng)光。
2010年4月9日,曹州牡丹園提升改造工程完成,舉行開園儀式。曹州牡丹園成功實現(xiàn)了她華麗的轉(zhuǎn)身。經(jīng)過9個月的`提升改造,牡丹園面積由700畝擴大到1600畝,牡丹總量達到80萬株,品種1000多個,種植面積達到600余畝。園內(nèi)景點從4個增加到39個。新建了牡丹傳奇、十二花神、芍藥臺、世界國花園、國風(fēng)院等12大景區(qū),同時建設(shè)了國內(nèi)領(lǐng)先水平、全自動控溫、控濕的牡丹溫室,使國內(nèi)外來賓365天都可觀賞到盛開的牡丹。
2017年3月,曹州牡丹園國花魂雕塑換“新顏”,園內(nèi)增加2000多米圍欄,增2萬多株晚花牡丹與幾千株荷包牡丹。
現(xiàn)狀
工程自2010年7月中旬開工,共調(diào)運土方40萬方,新增植牡丹20余萬株,栽種各類喬、灌木34700多棵,種植地被植物29萬多平方米,鋪設(shè)園內(nèi)道路1。6萬米、6萬平方米,鋪設(shè)給、排水管道2萬多米,砌筑排水溝6000米,同時完成了國花魂雕塑復(fù)新、國花門改造、古建筑維修等工程。這次牡丹園提升改造拆遷涉及5個行政村,143戶居民房屋、438戶土地,共拆遷房屋25229。65平方米,溫室大棚101個,工廠、企業(yè)12家,整體搬遷村莊1個。
菏澤政府加快牡丹園現(xiàn)代化建設(shè),投資數(shù)億元,在牡丹園中修建了現(xiàn)代化的溫室和中國園林式的院落。暖房內(nèi)催開的牡丹每年在春節(jié)前夕都運往北京、上海、廣州、香港、澳門等地舉行展銷。
1992年3月菏澤市成功地舉辦了第一屆國際牡丹花會,迎來了眾多的海內(nèi)外游客。至2012年4月16日已成功舉辦二十一屆,累計共接待中外游客3600多萬人次,有570多位中央、國家部委的領(lǐng)導(dǎo)人到菏澤視察。
工程自2010年7月中旬開工,共調(diào)運土方40萬方,新增植牡丹20余萬株,栽種各類喬、灌木34700多棵,種植地被植物29萬多平方米,鋪設(shè)園內(nèi)道路1。6萬米、6萬平方米,鋪設(shè)給、排水管道2萬多米,砌筑排水溝6000米,同時完成了國花魂雕塑復(fù)新、國花門改造、古建筑維修等工程。這次牡丹園提升改造拆遷涉及5個行政村,143戶居民房屋、438戶土地,共拆遷房屋25229。65平方米,溫室大棚101個,工廠、企業(yè)12家,整體搬遷村莊1個。
菏澤政府加快牡丹園現(xiàn)代化建設(shè),投資數(shù)億元,在牡丹園中修建了現(xiàn)代化的溫室和中國園林式的院落。暖房內(nèi)催開的牡丹每年在春節(jié)前夕都運往北京、上海、廣州、香港、澳門等地舉行展銷。
1992年3月菏澤市成功地舉辦了第一屆國際牡丹花會,迎來了眾多的海內(nèi)外游客。至2012年4月16日已成功舉辦二十一屆,累計共接待中外游客3600多萬人次,有570多位中央、國家部委的領(lǐng)導(dǎo)人到菏澤視察。
介紹旅游景點的導(dǎo)游詞2
各位游客們好!歡迎大家來到宜興善卷洞。我是你們今天的小導(dǎo)游喻妍,大家可以叫我喻導(dǎo)。
首先,我們來到梁山伯和祝英臺的故鄉(xiāng)。由于我的學(xué)識,我只知道他們最后雙雙化為蝴蝶,成了民間的愛情神話。請游客們跟我往前走,就來到蝴蝶展示廳,這里的蝴蝶大小不一,五顏六色,有紅的.黃的.黑的.白的......像天空飛著顏色不一的`蝴蝶風(fēng)箏一樣。大家向前走,來到野人谷,觀看古時候人的生活既住所,還有發(fā)型,衣著等。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善卷洞。善卷洞是著名的石灰?guī)r溶奇洞,宜興“三奇”之首。位于宜興城西南約25公里的祝陵村螺巖山上,面積約為5000平方米,長約800米。全洞分上中下三洞組成,洞洞奇異而相通。最奇的是下洞和水洞。水洞長120米,游人多以洞中泛舟為一樂事。開始我們游玩中洞,中洞有獅王,象王。你們看,這些石頭上還有紅紅的痕跡呢!獅王臥在地上,眼睛向四周張望,看上去兇猛極了!你們再看,還有象王,它移動著自己的身子,像是在往前方注視著什么。請大家往上望去,你們會看到鐘乳石,我來告訴大家鐘乳石是有生命的,它也會生長,不過很久只會長一點,還是向下長,小的像鵝管,大的像冬天的冰柱一樣,很是千姿百態(tài)。〈蠹以偻白呔蛠淼搅松隙,上洞的石頭有很多,多的數(shù)不清,千奇百怪,大小不一,可以說是石陣了......
我們再往前走,出了善卷洞。使人驚嘆的事情來了,“水晶宮”。游客們要18個人坐在一艘船上通過這神奇的水晶宮。首先提醒游客們不要亂動,否則會掉到水里的。通過水晶宮的路線陡峭無比,游客們帶著既緊張又刺激的心情,你一句,我一句的在訴說著自己的感受。大家快看那水底還有很多千奇百怪的石頭,仔細觀察有些石頭上面亮晶晶的,有的像蝴蝶,有的像鴨蛋石,還有的有著花的紋印一樣......姿態(tài)不一。游客們,水晶宮的游玩結(jié)束了。
現(xiàn)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千萬要記住,不要亂扔垃圾!!!
先說到這吧,希望大家能愉快的度過這一天!
介紹旅游景點的導(dǎo)游詞3
游客朋友們,現(xiàn)在言歸正傳了,我們所在的位置是“花之語”景區(qū)。
[概況]“花之語”景區(qū),是通過獨具匠心的植物造景,和氣派高雅的牡丹廣場、氣宇軒昂的“花魂”雕塑,來表達人們希望祖國昌盛,生活幸福美好的愿望。“疏林草地”、“層林盡染”、“桂陵柿葉”等景點反映了自然之美,景致迷人,體現(xiàn)了人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懷。本景區(qū)通過樹木、園石、牡丹與游人的交融,實現(xiàn)自然與人、文化與物質(zhì)的統(tǒng)一和協(xié)調(diào),突出了本景區(qū)“木石花語”的主題。
兩側(cè)是相間而立的銀杏樹和牡丹園林小品。銀杏樹干挺拔,被稱為“活化石”,也有中國的“國樹”之稱,秋葉迷人。在兩側(cè)對稱種植,和花崗巖鋪成的迎賓大道相得益彰。牡丹園林小品由牡丹和其它植物組合而成,默默無語,沉靜而含蓄,意味幽深。在人們欣賞牡丹美景時,思緒會情不自禁地從眼前的牡丹和園區(qū)景色自然而然地延伸到博大精深的牡丹文化。游客朋友們,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
[牡丹廣場]這里是牡丹園中心廣場,面積8000平方米。人們駐足其上,不僅能領(lǐng)略到周圍現(xiàn)代派的建筑和雕塑帶來的震憾和湖光、山水、花香帶來的愉悅,而且也能讓人在花海人潮的涌動中感悟到“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唐白居易)產(chǎn)生的文化厚重。
[國花魂]是曹州牡丹園的主雕塑,高16米,直徑14米,由中央美術(shù)學(xué)院藝術(shù)工程部設(shè)計制作,象征著古老而年輕的菏澤,有著燦爛的文化,悠久的歷史,在新世紀(jì)更加充滿著勃勃生機。每當(dāng)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燈雕相映,更顯國花魂牡丹雕塑的英姿。
[文化柱石]由9根石柱組成,每根高9米,直徑1米,在每根柱石上都雕刻著精美的圖案,反映了菏澤從古至今不同歷史階段的光輝發(fā)展歷程,記載了淵遠流長,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所以說,這9根文化柱石濃縮了菏澤的發(fā)展歷史,請大家逐一欣賞。第二節(jié)“花之韻”景區(qū)
[概況]游客朋友們,牡丹又稱鹿韭、鼠姑、百兩金、木芍藥,是中國的傳統(tǒng)名花,作為觀賞栽培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她花朵碩大,雍容華貴,是幸福吉祥、繁榮昌盛的象征,被譽為“國花天香”、“花中之王”。牡丹被稱為“國色天香”,還有一番來歷。傳說唐明皇為便于楊貴妃觀賞牡丹,敕命建造沉香亭,紅柱雕棟,八角重檐,花飾彩繪,華麗壯觀。一天,唐明皇在沉香亭觀賞牡丹花,問陪臣程正己:“今京都有傳唱牡丹者,誰稱首?”程正己回答說:“中書舍人李正封,有詩句‘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楊貴妃剛剛起床,也來陪唐明皇賞花,唐明皇轉(zhuǎn)身對楊貴妃說:“你到梳妝鏡前飲一紫金盞酒,則正封之詩可見矣!”從此以后楊貴妃和唐明皇都被譽為“國色天香”,F(xiàn)在西安興慶宮公園沉香亭前花壇上的牡丹,就是從菏澤移植的。
贊美牡丹的詩章可謂汗牛充棟,其中不乏千古傳誦之作,但傳神和道出牡丹韻味的就是“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了,國色天香不僅是對牡丹的贊美,而且已成為牡丹的代名詞被廣泛應(yīng)用。我們來到的“花之韻”景區(qū),就是突出表現(xiàn)了牡丹“國色天香”的主題,本景區(qū)主要利用了雷澤湖畔與牡丹廣場相對的山體,展現(xiàn)了牡丹傾國傾城,“拔類邁倫”的豐韻。
[國色無雙、天香獨步]國色無雙、天香獨步景點名稱的由來,是菏澤趙樓村牡丹傳人之一趙世學(xué)的《牡丹富貴說》,也表達了我們對菏澤牡丹發(fā)展做出杰出貢獻的先輩的敬仰和紀(jì)念之情。
游客朋友們,國色無雙景觀,是大型的牡丹花境,是立體的牡丹觀賞區(qū),景點用玉蘭和廣玉蘭為主精心圍合的花瓣道路,合歡、雞爪槭、華山松、紅葉李、石楠、火棘和木本繡球等植物做點綴,和下邊的兩個對稱綠籬相對應(yīng),使景觀富于變化,一年四季有景可觀。
游客朋友們,現(xiàn)在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牡丹的分類。牡丹分類,有不同的'標(biāo)準(zhǔn),按花期分類,有早花品種、中花品種和晚花品種。早花品種一般在4月15日左右,晚花品種一般在4月26日左右,早、中、晚交替開放,整個花期大約延續(xù)25天左右。按花型分類,有單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薔薇型、金蕊型、托桂型、金環(huán)型、皇冠型、繡球型、荷花臺閣型、菊花臺閣型和薔薇臺閣型12個花型。按花色分類,有白色、粉色、紅色、黃色、紫色、黑色、蘭色、綠色、復(fù)色九大色系,各色都有自己的名品。
牡丹花大瓣多,色彩淡雅,黃蕊點綴其間,自有雍容豐滿的姿態(tài),花朵質(zhì)地細膩,花瓣的紋路細致,厚薄適度;葉子的脈理停勻,形狀色彩,均秀麗可觀。最難得的是近根處的木本,在泡松似的木干中抽出幾根,透潤的枝條,極有風(fēng)致。自唐代起,就被譽為國色天香,花中之王,贊美牡丹的詩詞盛極一時,象“絕代只西子,眾芳惟牡丹”、“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劉禹錫《牡丹》)等詩句,都把牡丹放在無與倫比的地位。元代詩人李孝光的《牡丹》詩,很能代表人們對牡丹的贊美之情:“富貴風(fēng)流拔等倫,百花低首拜芳塵。畫欄繡幄圍紅玉,云錦霞裳涓翠茵。天上有香能蓋世,國中無色可為鄰!泵鞒T琦的《牡丹》詩,對牡丹的;ㄍ醯匚挥泻芎玫母爬ǎ骸鞍賹殭跅U護曉寒,沉香亭前若為看。春來誰作韶華主,總領(lǐng)群芳是牡丹!边@些詩詞,都反映了牡丹在人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游客朋友們,這個景點叫天香獨步。這里的牡丹采取九級臺階式種植。大家知道,“九”在我們中國是最大的陽數(shù),皇帝稱“九五之尊”,天最高有“九重”,數(shù)字和花王牡丹的結(jié)合,寓意著牡丹在群花中至高無上的地位。這里搭配種植的臘梅、香莢迷、丁香和玫瑰,都是香花植物,使您漫步在花叢中,通過與牡丹的親近,花香的縈繞,細細體會天香染衣的感覺。
[插詞]“春來誰作韶華主,總領(lǐng)群芳是牡丹”,游客朋友們,自隋唐以來,我國牡丹的發(fā)展與時代的脈搏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牡丹發(fā)展在盛世,太平盛世喜牡丹,形成了“國運昌時牡丹昌”的盛世文化現(xiàn)象。同時呢,曹州牡丹園通過選用豐富多彩的植物種類,和牡丹精心搭配,創(chuàng)造出一個繁華似錦、歌聲蕩漾的繁榮太平景象。
在這里,牡丹按照紅、白、粉、藍、紫、黃、綠、黑和復(fù)色九大色系,栽植成一朵盛開的牡丹圖案,在圖案的周圍,搭配種植了石楠、海棠,這樣的植物配置方法,使牡丹花“占斷春光”后,仍然有著優(yōu)美的景觀。第三節(jié)“花之潮”景區(qū)
[概況]游客朋友們,我們來到了“花之潮”景區(qū)。這里近千畝大田牡丹爭奇斗艷,競相怒放,風(fēng)姿綽約,展現(xiàn)了“連阡接陌,艷若蒸霞”的壯觀場面。唐朝詩人白居易看到牡丹的怒放,暢詠出熱烈、奔放、精彩的詩句:“牡丹芳,牡丹芳,黃金蕊展紅玉房。千片赤英霞爛爛,百枝絳點燈煌煌。照地初開綿繡緞,當(dāng)風(fēng)不結(jié)蘭麝囊。……”全唐詩中,僅詠牡丹的就占119首,“花中之王”可謂風(fēng)流占盡。
牡丹花在暮春開放,遲開不爭春,引得一片贊美,唐朝詩人皮日休的牡丹詩:“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競夸天下無雙艷,獨立人間第一香”。把牡丹放在無與倫比的地位。唐朝詩人殷文圭的《牡丹》詩:“遲開都為讓群芳,貴地栽成對玉堂。紅艷裊煙疑欲語,素華映月只聞香。剪裁偏得東風(fēng)意,淡薄似矜西子妝。雅稱花中為首冠,年年長占斷春光!
菏澤牡丹以“萬畝牡丹王國”為景點特色。賞花不能僅觀其色,嗅其香,還要把目光聚焦在“奇”、“妙”二字上,如探尋2個稀有品種“黑牡丹”和“綠牡丹”,下面我會帶領(lǐng)大家細細欣賞品味。
[梅林石韻]就在這處梅石園里,栽植了近千棵梅花。20多塊天然怪石,形態(tài)各異,或象形,或傳神,或象意,每一塊怪石都有一個美麗的名字,耐人尋味,給人啟發(fā)。
[觀花樓]這是一座仿明代建筑,落成于1991年。登樓遠望,千畝花海盡收眼底。樓下是貴賓接待處,懸掛和收藏大批國家領(lǐng)導(dǎo)人、著名書畫家的題詞和紀(jì)念作品。樓上是牡丹陳列室,集中介紹了菏澤牡丹、芍藥珍稀品種、牡丹文化、牡丹交流,以及牡丹花開時節(jié)的盛況。觀花樓匾額是現(xiàn)代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劉炳森所題
介紹旅游景點的導(dǎo)游詞4
各位游客:
你們好!
歡迎大家游覽善卷洞。
現(xiàn)在我們已來到善卷洞門樓前。高大巍峨、氣宇軒昂的門樓在綠樹翠竹的映襯下,顯得古樸、華貴而典雅。著名書法家費新我題寫的“善卷洞”三個大字赫然醒目,吸引了無數(shù)慕名而來的中外游客。讓我們進門樓細心漫游這“萬古靈跡”。
前面巨大而奇崛的太湖石上鐫刻著四個隸書大字“萬古靈跡”,這是由宜興籍著名書畫家錢松巖先生寫的。善卷洞古在哪兒?一是溶洞形成于一百多萬年前;二是這棵被稱為原始社會活化石的小葉銀縷梅;三是洞的得名。我們還是邊走邊說吧。
善卷洞得名于四千多年前的堯舜時期,古籍《莊子》載:“舜以天下讓善卷,善卷曰:余逍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為哉?”于是不遠萬里之遙,來到江南這處荒山石洞中隱居,后人就把這個洞稱為善卷洞。善卷洞全洞面積約5000平方米,洞內(nèi)游程800米,共有三層,層層相連;分上、中、下、水四洞,洞洞相通,就像一幢石雕大樓。尤其是“洞中有河,河可通舟;船在水中行,漿往天上撐。”堪稱一絕。歷來與比利時的“漢人洞”、法蘭西的“里昂洞”并稱為世界三大奇洞。
現(xiàn)在,大家來到了洞口,一塊七米多高的巨石擋住了去路,你可別小看這塊石頭,它已經(jīng)是三萬多歲的高齡了,而且是每五十年長一公分,一點一點長高的。因為洞頂巖層滴下的水中含有豐富的碳酸鈣,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這些碳酸鈣就逐漸凝固起來,“滴水穿石”在這兒變成了“滴水長石”。遺憾的是,1957年洞口出現(xiàn)塌方,加固后的洞頂不再滴水,巨石停止了生長。它好像黃河激流中的中流砥柱,因此稱為“砥柱峰”,古時也叫“小須彌山”。好,讓我們繞過巨石,進洞探奇。
現(xiàn)在我們到了中洞,這個大廳叫“獅象大場”。既然叫獅象大場,就應(yīng)有獅有象。我們先看獅子,大概因為長時間的站立,它感到十分疲憊,正躺下來休息,還張著大嘴在打哈欠,嘴里露出一對大門牙,側(cè)過的頭上只能看到一只眼睛,腰身凹進,臀部突出,尾巴自然地拖在地上,仔細看,身上還長有長長的獅毛,顏色是青色的,真是地地道道的青獅。大家看像不像?像。那就請大家換個角度來看大家。
大象精神抖擻的'站著,長長的鼻子拖在地上,象牙、前腿、后腿清晰可見,唯獨看不見它的尾巴。為什么呢?原來象王的尾巴又短又小,和它寵大的身軀相比,實在有損它象王的威嚴,因此它偷偷地把尾巴藏進了山洞。
青獅、大象如此之大,稱它們?yōu)楠{王、象王大概不過分吧。獅王、象王分列兩旁,而且腦袋都朝著洞口,既像守衛(wèi)善卷洞的兩名衛(wèi)士,又像兩位好客的主人,歡迎各位的光臨。
大家隨著我來看一塊奇石,我們稱它為“多變石”。在不同的角度看,它一會兒像猿猴,一會兒像蛤蟆,一會兒又像狐貍、像海豹……因為洞內(nèi)的鐘乳石都是形象化的石頭,一定要站好位置才能看得逼真。用我們的行話講,叫不說不像,說了看看有點象,角度站得好,越看越像。
寺、九龍壁;接下來,我們要參觀的是著名的北岳恒山懸空寺,以及世界最古、最高的木塔——應(yīng)縣木塔;當(dāng)然,我們還要登上華北屋脊,去朝拜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文殊道場五臺山,參觀以佛光寺、顯通寺為代表的五臺古剎,感受那里清涼宜人的氣候風(fēng)光。
好的,我們的旅程已經(jīng)開始了,現(xiàn)在,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大同的概況。大同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戰(zhàn)國時期,這里是趙國的領(lǐng)地,漢代的時候設(shè)置平城縣,北魏在此設(shè)立都城,遼代設(shè)西京道、大同府,大同之名首次出現(xiàn),取《禮記》中“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是為大同”的含義,寄托著“同心同德,鞏固基業(yè)”的美好愿望。大同市是山西省最北的城市,是全省第二大城市,面積1萬4千平方公里,人口314萬,下轄5區(qū)7縣。這里地處黃土高原,海拔較高,大陸性氣候較為明顯,冬季漫長寒冷干燥,夏季短暫溫?zé)岫嘤,春秋涼爽溫差較大。因此,處于同一緯度的北京每年超過30攝氏度的炎熱天數(shù)達80多天,而大同僅為20多天,是一處得天獨厚的避暑勝地。來到大同,雖然正值盛夏,但大家是不是感覺就像是初秋時節(jié),特別的清爽涼快。
我們的右面是觀音廟,觀音廟的門前有一座流光溢彩的琉璃三龍壁。大同市著名的龍壁至城,除了全國最大、最古、最精彩的九龍壁,還有五龍壁、三龍壁、一龍壁,算得上是琳瑯滿目了。
大家請看,這面就是著名的晉華宮礦。作為“中國煤都”,大同在全國率先推出了別開生面的井下探秘游,您可以身穿礦工的行頭,乘坐井下小火車,進入深達300米的地下王國去了解煤炭知識、觀看采煤工藝和罕見的地質(zhì)奇觀。好,過了佛字灣,云岡石窟就快到了。作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大同最輝煌的時代就是北魏王朝,而最輝煌的文化遺產(chǎn)則是北魏王朝傾全國之力營建而成的云岡石窟,1500年過去了,北魏王朝早已煙消云散,而云岡石窟仍然笑迎八方來客,向全世界展示著一部雕刻在石頭上的北魏史詩。
介紹旅游景點的導(dǎo)游詞5
各位游客,你們好!歡迎大家游覽善卷洞。
現(xiàn)在我們已來到善卷洞門樓前。高大巍峨、氣宇軒昂的門樓在綠樹翠竹的映襯下,顯得古樸、華貴而典雅。著名書法家費新我題寫的“善卷洞”三個大字赫然醒目,吸引了無數(shù)慕名而來的中外游客。讓我們進門樓細心漫游這“萬古靈跡”。
前面巨大而奇崛的太湖石上鐫刻著四個隸書大字“萬古靈跡”,這是由宜興籍著名書畫家錢松巖先生寫的。善卷洞古在哪兒?一是溶洞形成于一百多萬年前;二是這棵被稱為原始社會活化石的小葉銀縷梅;三是洞的得名。我們還是邊走邊說吧。
善卷洞得名于四千多年前的堯舜時期,古籍《莊子》載:“舜以天下讓善卷,善卷曰:余逍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為哉?”于是不遠萬里之遙,來到江南這處荒山石洞中隱居,后人就把這個洞稱為善卷洞。善卷洞全洞面積約5000平方米,洞內(nèi)游程800米,共有三層,層層相連;分上、中、下、水四洞,洞洞相通,就像一幢石雕大樓。尤其是“洞中有河,河可通舟;船在水中行,漿往天上撐!笨胺Q一絕。歷來與比利時的“漢人洞”、法蘭西的“里昂洞”并稱為世界三大奇洞。
現(xiàn)在,大家來到了洞口,一塊七米多高的巨石擋住了去路,你可別小看這塊石頭,它已經(jīng)是三萬多歲的高齡了,而且是每五十年長一公分,一點一點長高的。因為洞頂巖層滴下的水中含有豐富的碳酸鈣,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這些碳酸鈣就逐漸凝固起來,“滴水穿石”在這兒變成了“滴水長石”。遺憾的是,1957年洞口出現(xiàn)塌方,加固后的洞頂不再滴水,巨石停止了生長。它好像黃河激流中的中流砥柱,因此稱為“砥柱峰”,古時也叫“小須彌山”。好,讓我們繞過巨石,進洞探奇。
現(xiàn)在我們到了中洞,這個大廳叫“獅象大場”。既然叫獅象大場,就應(yīng)有獅有象。我們先看獅子,大概因為長時間的站立,它感到十分疲憊,正躺下來休息,還張著大嘴在打哈欠,嘴里露出一對大門牙,側(cè)過的頭上只能看到一只眼睛,腰身凹進,臀部突出,尾巴自然地拖在地上,仔細看,身上還長有長長的獅毛,顏色是青色的,真是地地道道的青獅。大家看像不像?像。那就請大家換個角度來看大家。
大象精神抖擻的站著,長長的鼻子拖在地上,象牙、前腿、后腿清晰可見,唯獨看不見它的尾巴。為什么呢?原來象王的尾巴又短又小,和它寵大的身軀相比,實在有損它象王的威嚴,因此它偷偷地把尾巴藏進了山洞。
青獅、大象如此之大,稱它們?yōu)楠{王、象王大概不過分吧。獅王、象王分列兩旁,而且腦袋都朝著洞口,既像守衛(wèi)善卷洞的兩名衛(wèi)士,又像兩位好客的主人,歡迎各位的光臨。
大家隨著我來看一塊奇石,我們稱它為“多變石”。在不同的角度看,它一會兒像猿猴,一會兒像蛤蟆,一會兒又像狐貍、像海豹……因為洞內(nèi)的.鐘乳石都是形象化的石頭,一定要站好位置才能看得逼真。用我們的行話講,叫不說不像,說了看看有點象,角度站得好,越看越像。好,請隨我繼續(xù)向前。
在這石壁上刻有“欲界仙都”四個大字,在佛教教義中,欲界指的是紅塵,也就是人類居住的這個花花世界,從字面上解釋就是“人間天堂”的意思。這四個字是梁代的貞白先生陶弘景給善卷洞贊語。陶弘景是我國道教中有名的人物,為道教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在當(dāng)時,他有“山中宰相”之稱。好,既然這位“山中宰相”都給了善卷洞這么高的評價,那么大家都不要客氣,請隨我上天堂一游。
朋友們抬頭看一下洞頂,上面的巖石似云霧布滿了整個山洞,四周白茫茫一片云霧迷漫,霧氣騰騰,好似站在海中心一樣看不到邊,所以上洞稱為“云霧大場”。
上洞的特點是冬暖夏涼,四季如春,終年溫度保持在攝氏23度左右。也許有的朋友要問:上洞是否安裝了空調(diào),要不,怎么會保持恒溫呢?不是安裝空調(diào)的緣故,而是靠一塊大石頭起了一定的保溫作用,整個山洞都是由石頭組成的,至于是哪一塊,朋友們在游覽時不妨仔細觀察一下,等上洞游覽完之后,我再為大家揭開謎底。
請看上面一碩大的蝙蝠正展開雙翅向各位飛來,在它的身后還緊跟著一只小蝙蝠。在古代,蝙蝠是被當(dāng)作一種吉祥物來看待的,有“萬福來朝”“五福臨門”“福壽雙全”之說。
在這小水池旁還長著一棵楊柳樹,從樹桿中的小窟窿可以看出它已生長了許多年了,可仍顯得生機盎然,樹枝茂盛,那下垂的柳枝,似乎對各位的到來正表示著熱烈的歡迎。
頭頂上這片鐘乳石和中洞中的“砥柱峰”一樣,也是由滴水長成的,不同的是,這片鐘乳石現(xiàn)在還在不停地往下滴水,不停地往下生長,假如有哪位不相信的話,不妨拿出尺子來量一下它現(xiàn)在的長度,等五十年之后再來量一次,就可以證實我的話是真是假了。站在這個角度看,這片鐘乳石好似一片含苞待放的荷花,朋友們想看荷花開放,就請跟我往前走。
請朋友們往下看,這個景象不由得想起古文《愛蓮說》中的描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矣。剛才還是含苞待放的荷花,現(xiàn)在到了水里已竟相開放了,不知可有哪位朋友已聞到了荷花的清香。
實際上,剛才我們看到的只是水中的倒影,下面的水不深,只有十幾厘米,可是在燈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幽深,也顯得更漂亮了。
請朋友們向我靠攏一點,前面我們講過,看景要站好角度,否則,就成了糊里糊涂鉆山洞了。
介紹旅游景點的導(dǎo)游詞6
菏澤,山東省地級市,中國牡丹之都,古稱曹州,位于山東省西南部,下面是關(guān)于菏澤的名勝古跡導(dǎo)游詞范文的內(nèi)容,歡迎閱讀!菏澤的名勝古跡導(dǎo)游詞
孫臏旅游城坐落在鄄城縣東北20公里處的宋樓鄉(xiāng)境內(nèi),占地978畝。
孫臏旅游城原有景點為億城寺、孫臏墓、羊左合葬墓、荊軻墓等。
億城寺:孫臏晚年隱居孫花園(寺南0.5公里),齊王念其功高,常派人前去看望,為安置其食宿,于村北建驛城一座。孫臏死后,葬于驛城前,并改驛城為“儀城”。魏晉時期佛教傳入鄄城,北齊皇建元年(560年)在儀城舊城建寺,取“億”安靜之意名為“億城寺”。寺旁有春秋義士羊角哀、左伯桃合葬墓和荊軻之墓,取其義士之意,故又名“義城寺”。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重修該寺,
據(jù)《重修億城寺碑記》載:該寺占地400畝,建有大佛殿、藏經(jīng)閣、祖師殿、伽藍殿、四大天王殿等五大殿,佛像萬余尊,僧眾千余人。1929年又重修一次,1946年土改時該寺被拆,現(xiàn)僅有其遺址。
孫臏墓:孫臏歸隱故鄉(xiāng)孫花園,死后葬于村北。明代,墓被黃河泥沙淤埋地下。1990年在村北向陽河?xùn)|岸出土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重修億城寺墓碑一塊,上刻“臏墓址深邃”,經(jīng)專家多方考證,確定孫臏墓址在此。孫氏族人重修墳瑩,墓丘直徑8米,封土高5米,四周砌以圍石,墓前樹碑一棟,篆書“孫臏墓”,墓前有石香爐。墓地面積600平方米,四周砌1米高青磚花墻,內(nèi)植翠柏12株。
羊左合葬墓:封土直徑3米,高2米,墓室結(jié)構(gòu)不詳。墓前有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所立“范縣古義士左伯桃表墓碑”,碑高170厘米,寬46厘米,厚20厘米,方頭抹角。碑陰無字,碑陽有碑文,記載了立碑時間、經(jīng)過及羊左全交故事。相傳戰(zhàn)國時期燕國人羊角哀、左伯桃同往楚國求職,行至鄄邑,忽遇雨雪,盤費將盡,僅夠一人生存,左伯桃將食物、銀兩給羊角哀,讓其前往楚國,自己留此等候。羊至楚國做了上大夫,后至鄄邑尋找左伯桃,而左已因凍餓死在一樹洞中。羊遂拔劍自刎,隨人將羊、左二人合葬一墓。羊左全交的故事,千百年來廣泛流傳于民間。
1995年10月,孫臏旅游城正式開工奠基,現(xiàn)已完成圍墻、起伏地形、道路硬化、部分綠化等基礎(chǔ)配套工程建設(shè),相繼建成了圓融橋、圓融湖,完成了天王殿、圓通殿、放生池、孫臏紀(jì)念館主體工程建設(shè),藥師殿正在建設(shè)中。
圓融橋:位于旅游城入口處,橫臥向陽河上,為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西南東北走向,總長158米,寬12米。
圓融湖:位于旅游城腹部,由東西兩塊水面組成,中有玉帶橋相連,占地50畝。
天王殿:為5間單檐歇山式仿古建筑,長21米,進深9米,高9米,為圓融禪寺主體工程之一。
圓通殿:為5間單檐歇山式仿古建筑,為圓融禪寺主體工程之一。
放生池:位于圓融禪寺正前方,為半圓形水池,占地300平方米。
孫臏紀(jì)念館:位于旅游城西部,該館為重檐串尖屋頂式建筑,長寬各30米,高20米,飛檐半拱青琉璃瓦頂,為孫臏紀(jì)念區(qū)主體工程。
水滸好漢城位于山東省菏澤市鄆城縣,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占地面積600余畝,有36院落、72景觀、108個景點,是集忠義樓、鄆城縣衙、晁家莊等原汁原味的古代建筑群和宋江武校的武術(shù)教學(xué)與交流,以及狗娃藝術(shù)團的武術(shù)、舞蹈及水滸情景劇表演于一體的綜合性人文景觀。是山東省十大旅游目的地品牌之一“水滸故里”的'核心景區(qū)之一。它還是中華古民居博物館、央視推薦鉆石旅游線路、水滸故事的源頭景區(qū)。
水滸一百單八將,七十二名在鄆城。鄆城是全國武術(shù)之鄉(xiāng)、中國好漢之鄉(xiāng)。鄆城水滸好漢城景區(qū)位于山東省鄆城縣水滸路西段,是一處集忠義樓、鄆城縣衙、晁家莊等原汁原味的古代建筑群和宋江武校的武術(shù)教學(xué)與交流,以及狗娃藝術(shù)團的武術(shù)舞蹈、水滸情景劇表演于一體的綜合性人文景觀。景區(qū)包括忠義樓、鄆城縣衙、晁家莊、宋江武館、鄆城文廟、鄆城酒樓、及時雨茶樓、孫二娘客棧、古箏坊、大刀館、烏龍院、寅賓館、明倫堂、明清戲樓等十幾個景點。其中,北方傳統(tǒng)四合院和浙派、徽派的古代建筑薈萃,雕梁畫棟勾心斗角,令人賞心悅目;狗娃的精彩表演和重二百多斤的狀元大刀絕技,使人倍感震撼;而深藏在每一棟房屋里的水滸英雄的傳奇故事,則令人浮想聯(lián)翩,流連忘返。鄆城水滸好漢城預(yù)計總投資10.2億元,整個工程分為四期。
近年來,該景區(qū)采用整體搬遷的方式,按照古建筑修復(fù)“不改變原貌”的原則,將散落在山西、陜西、浙江、安徽等地民間具有水滸文化特色的元、明、清建筑征集到鄆城。現(xiàn)已建成了古城墻、忠義樓、烏龍院、宋江武館、朱貴酒店、晁氏莊園和狗娃大劇場等一批景點,此外對鄆城古縣衙、文廟等進行了恢復(fù),景區(qū)水滸風(fēng)格已經(jīng)顯現(xiàn)。另外,水滸好漢城四期工程已經(jīng)開工,將建設(shè)水滸文化中心、水滸客棧、水滸美食街、水滸市井薈、中華武志館、六藝學(xué)堂、枕水人家精品民宿、勾欄瓦肆水滸戲社、水岸閭里—餐飲文娛街等項目。
【介紹旅游景點的導(dǎo)游詞】相關(guān)文章:
旅游景點介紹導(dǎo)游詞07-15
廣西旅游景點導(dǎo)游詞介紹09-13
江西旅游景點導(dǎo)游詞介紹09-05
深圳旅游景點導(dǎo)游詞介紹10-04
重慶旅游景點導(dǎo)游詞介紹10-30
咸寧旅游景點導(dǎo)游詞介紹范文10-04
旅游景點的導(dǎo)游詞12-18
浙江旅游景點導(dǎo)游詞07-05
青島旅游景點導(dǎo)游詞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