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山海經(jīng)句子(精選190句)
在平日的學(xué)習(xí)、工作和生活里,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句子吧,從表達(dá)的角度說(shuō),句子是最基本的表述單位。句子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句子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山海經(jīng)句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玄女號(hào)令四方,擁有至高的權(quán)位,至高的榮耀,世人追求力量的野心是不會(huì)改變的。
2、有人名曰張宏,在海上捕魚。海中有張宏之國(guó),食魚,使四鳥。
3、還豎起第二個(gè)手指,在空中上下?lián)u動(dòng),或者點(diǎn)著對(duì)手或自己的鼻尖。
4、有木焉,其狀如棠而赤葉,其名芒草,可以毒魚。
5、西次二經(jīng)之首,曰鈐山,其上多銅,其下多玉,其木多杻橿。
6、拘纓之國(guó)在其東,一手把纓。一曰利纓之國(guó)。
7、又北二百里,曰童戎之山。皋涂之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溇液水。
8、開目為晝,閉目為夜,燭龍睜眼,赤地萬(wàn)里。
9、她一皺眉你就心疼我就是把眼睛哭瞎了你也不會(huì)看我一眼。
10、該來(lái)的都會(huì)來(lái),該走的全會(huì)走,別抗拒,別挽留,別貪戀,別不舍,別擔(dān)心。
11、又東二百里,曰真陵之山,其上多黃金,其下多玉,其木多榖、柞、柳、杻,其草多榮草。
12、保護(hù)朱雀玄女,召喚朱雀神獸,就是我們的責(zé)任。
13、凡東次四經(jīng)之首,自北號(hào)之山至于太山,凡八山,一千七百二十里。
14、有五采之鳥,相鄉(xiāng)棄沙。惟帝俊下友。帝下兩壇,采鳥是司。
15、孝女我不會(huì)這樣做的。要是你嫌錢少,我會(huì)一直等下去,我想一定會(huì)有人肯幫我。
16、又東北百二十里,曰少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銅。清漳之水出焉,東流注于濁漳之水。
17、爰有嘉果,其實(shí)如桃,其葉如棗,黃實(shí)而赤柎,食之不勞。
18、傳說(shuō)玄女,可以喚醒四大神獸,得玄女者可得天下。
19、女子國(guó)在巫咸北,兩女子居,水周之。一曰居一門中。
20、又東五十里,曰聲匈之山,其木多榖,多玉,上多封石。
21、有繼無(wú)民,繼無(wú)民任姓,無(wú)骨子,食氣、魚。
22、又東百十里,曰杳山,其上多嘉榮草,多金玉。
23、有神,人面、犬耳、獸身,珥兩青蛇,名曰奢比尸。
24、蠱:蠱毒,傳說(shuō)中的一種害人的毒蟲,它以毒毒人,卻令人不自知。
25、堅(jiān)持可以激發(fā)人的斗志,堅(jiān)持可以磨練人的意志,堅(jiān)持還可以完善一個(gè)人的品格。
26、我懷疑你的腦子是不是進(jìn)過水游過魚跳過蛤蟆走過驢啊。
27、老板負(fù)責(zé),你現(xiàn)在能對(duì)自己負(fù)到責(zé)任就很不錯(cuò)了。
28、女丑之尸,生而十日炙殺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鄣其面。十日居之,女丑居山之山。
29、不要把時(shí)間浪費(fèi)在一個(gè)不肯花時(shí)間在你身上的人。
30、外表豪放不等于內(nèi)心就放蕩,不做作的姑娘大多善良。
31、很多東西,是用錢買不到的,那是因?yàn)槟銈兏F。
32、喚醒朱雀,只有朱雀的火焰才能燒盡藤蔓,你的心是最強(qiáng)大武器。
33、東五百里,曰靈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腦之。
34、南八百米,曰泰山,上多金玉、多藏石。
35、西南三百六十里,曰衡山,上多寓木、多黃土、多涂石。
36、又西北一百七十里,曰華山,其上多石無(wú)水,其下多竹。
37、又西北一百四十里,曰泰戲山,其上有金無(wú)玉,河出其中。
38、又西二百九十里,曰右北平山,又高又平。
39、又西二百二十里,曰和山也,有水出其中。
40、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天山,其上多玉少石,汁水溫度很低。
41、又西二百八十里,曰蔥嶺,其中一半刮風(fēng)一半不刮風(fēng)。
42、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太山也。神聚會(huì)的地方就在那里。
43、又西二百里,曰小積石山,有積石堆成山峰的形狀。
44、又北三百二十里,曰北岳太行山,有像蝌蚪一樣形狀的恒水從當(dāng)中流出。
45、又北二百里,曰發(fā)視山,其上多金玉,也有青雄黃。
46、又北三百里,曰岳崇山,無(wú)石、多青碧、多金玉。
47、又北二百八十里,曰罕合山。
48、有獸焉,名曰山膏,其狀如逐,赤若丹火,善詈!渡胶=(jīng)·中山經(jīng)》。
49、其草有萆荔,狀如烏韭,而生于石上,亦緣木而生,食之已心痛!渡胶=(jīng)·西山經(jīng)》。
50、其中有虎蛟,其狀魚身而蛇尾,其音如鴛鴦,食者不腫,可以已痔!渡胶=(jīng)·南山經(jīng)》。
51、炎帝之孫伯陵,伯陵同吳權(quán)之妻阿女緣婦,緣婦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始為侯,鼓、延是始為鐘,為樂風(fēng)!渡胶=(jīng)·海內(nèi)經(jīng)》。
52、君子國(guó)在其北,衣冠帶劍,食獸,使二文虎在旁,其人好讓不爭(zhēng)!渡胶=(jīng)·海外東經(jīng)》。
53、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渡胶=(jīng)·海外東經(jīng)》。
54、其獸焉,其狀如夸父而彘毛,其音如呼,見則天下大水!渡胶=(jīng)·東山經(jīng)》。
55、有木焉,其狀如榖而赤理,其汁如漆,其味如飴,食者不饑,可以釋勞,其名曰白,可以血玉!渡胶=(jīng)·南山經(jīng)》。
56、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渡胶=(jīng)·海內(nèi)南經(jīng)》。
57、其木多椒椐,多封石。其陽(yáng)多赤金,其陰多鐵。——《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
58、有人衣青,以袂蔽面,名曰女丑之尸。
59、又南三百八十里,曰姑射之山,無(wú)草木,多水。
60、黑齒國(guó)在其北,為人黑,食稻啖蛇,一赤一青,在其旁。一曰在豎亥北,為人黑首,食稻使蛇,其一蛇赤。
61、犬封國(guó)曰大戎國(guó),狀如犬。有一女子,方跪進(jìn)柸食。有文馬,縞身朱鬣,目若黃金,名曰吉量,乘之壽千歲。
62、又有黑人,虎首鳥足,兩手持蛇,方啖之。
63、昆侖虛南所,有泛林方三百里。
64、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英鞮之山,上多漆木,下多金玉,鳥獸盡白。靼涴水出焉,而北流注于陵羊之澤。是多冉遺之魚,魚身蛇首六足,其目如觀耳,食之使人不瞇,可以御兇。
65、又東三百四十里,曰堯光之山,其陽(yáng)多玉,其陰多金。有獸焉,其狀如人而彘鬣,穴居而冬蟄,其名曰猾褢,其音如斫木,見則縣有大繇。
66、又東十五里,曰涹山,其上多赤銅,其陰多鐵。
67、又東南二百里,曰欽山。多金玉而無(wú)石。師水出焉,而北流注于皋澤,其中多鱃魚,多文貝。有獸焉,其狀如豚而有牙,其名當(dāng)康,其鳴自叫,見則天下大穰。
68、又東五百里,曰咸陰之山,無(wú)草木,無(wú)水。
69、又東南三百二十里,曰孟門之山,其上多蒼玉,多金,其下多黃堊,多涅石。
70、又東二十里,曰金星之山,多天嬰,其狀如龍骨,可以已痤。
71、西海之內(nèi),流沙之西,有國(guó)名曰泛葉。
72、有釘靈之國(guó),其民從膝已下有毛,馬蹄,善走。
73、又北四百里,曰譙明之山。譙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中多何羅之魚,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癰。有獸焉,其狀如貆而赤毫,其音如榴榴,名曰孟槐,可以御兇。是山也,無(wú)草木,多青雄黃。
74、肄水出臨晉西南,而東南注海,入番禺西。
75、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天臺(tái)高山,海水入焉。
76、有國(guó)曰顓頊,生伯服,食黍。有鼬姓之國(guó)。有苕山。又有宗山。又有姓山,又有壑山。又有陳州山,又有東州山。又有白水山,白水出焉,而生白淵,昆吾之師所浴也。
77、又東五十里,曰師每之山,其陽(yáng)多砥礪,其陰多青雘,其木多柏,多檀,多柘,其草多竹。
78、巫咸國(guó)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從上下也。
79、又北百八十里,曰諸次之山,諸次之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是山也,多木無(wú)草,鳥獸莫居,是多眾蛇。
80、凡首陽(yáng)山之首,自首山至于丙山,凡九山,二百六十七里。其神狀皆龍身而人面。其祠之:毛用一雄雞瘞,糈用五種之糈。堵山,冢也,其祠之:少牢具,羞酒祠,嬰毛一璧瘞。騩山,帝也,其祠羞酒,太牢其;合巫祝二人儛,嬰一璧。
81、有蟲狀如菟,胸以后者裸不見,青如猨狀。
82、舜夷登比氏生宵明、燭光,處河大澤,二女之靈能照此所方百里。一曰登北氏。
83、有禺中之國(guó)。有列襄之國(guó)。有靈山,有赤蛇在木上,名曰蠕蛇,木食。
84、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去痓。南極果,北不成,去痓果。
85、又北百里,曰繡山,其上有玉、青碧,其木多栒,其草多芍藥、芎藭。洧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其中有囗、黽。
86、又西二百五十里,曰騩山,是錞于西海,無(wú)草木,多玉。凄水出焉,西流注于海,其中多采石、黃金,多丹粟。
87、瑯邪臺(tái)在渤海間,瑯邪之東。其北有山,一曰在海間。
88、又北二百里,曰發(fā)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wèi),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于河。
89、又東四百里,至于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無(wú)水,其下多蝮蟲。
90、又東南三十里,曰游戲之山,多杻、橿、榖,多玉,多封石。
91、又北四百里,至于虢山之尾,其上多玉而無(wú)石。魚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中多文貝。
92、有小人,名曰菌人。
93、又東二十里,曰末山,上多赤金。末水出焉,北流注于役。
94、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榮水窮焉。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國(guó),姚姓,黍食,使四鳥。有淵四方,四隅皆送,北屬黑水,南屬大荒。北旁名曰少和之淵,南旁名曰從淵,舜之所浴也。
95、又東南十里,曰太山。有草焉,名曰梨,其葉狀如荻而赤華,可以已疽。太水出于其陽(yáng),而東南注于役水;承水出于其陰,而東北流注于役。
96、有人名曰大人。有大人之國(guó),厘姓,黍食。有大青蛇,黃頭,食麈。
97、此諸夭之野,鸞鳥自歌,鳳鳥自舞皇卵,民食之;甘露,民飲之:所欲自從也。百獸相與群居。在四蛇北。其人兩手操卵食之,兩鳥居前導(dǎo)之。
98、其中多玉,其陰多榣木之有若。北望諸齜,槐鬼離侖居之,鷹鸇之所宅也。
99、又西四百八十里,曰大時(shí)之山,上多楮柞,下多杻囗,陰多銀,陽(yáng)多白玉。涔水出焉,北流注于渭。清水出焉,南流注于漢水。
100、西北三百里,曰申首之山,無(wú)草木,冬夏雪。申水出于其上。潛于其下,是多白玉。
101、又東五百里,曰區(qū)吳之山,無(wú)草木,多沙石。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
102、又北二百八十里,曰石者之山,其上無(wú)草木,多瑤碧。泚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有獸焉,其狀如豹,而文題白身,名曰孟極,是善伏,其鳴自呼。
103、北海內(nèi)有獸,其狀如馬,名曰騊駼。有獸焉,其名曰駮,狀如白馬,鋸牙,食虎豹。有素獸焉,狀如馬,名曰蛩蛩。有青獸焉,狀如虎,我曰羅羅。
104、雨師妾在其北。其為人黑,兩手各操一蛇,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一曰在十日北,為人黑身人面,各操一龜。
105、又東三十里,曰章山,其陽(yáng)多金,其陰多美石。皋水出焉,東流注于澧水,其中多脃石。
106、又西三百里,曰陰山。濁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番澤,其中多文貝。有獸焉,其狀如貍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兇。
107、有大巫山。有金之山。西南,大荒之中隅,有偏句、常羊之山。
108、阘非,人面而獸身,青色。
109、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豐沮玉門,日月所入。
110、又東三十五里,曰蔥聾之山,其中多大谷,是多白堊,黑、青、黃堊。
111、流沙之東,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國(guó)、司彘之國(guó)。黃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韓流擢首、謹(jǐn)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顓頊。
112、有木,其狀如牛,引之有皮,若纓、黃蛇。其葉如羅,其實(shí)如欒,其木若蓲,其名曰建木。在窳西弱水上。
113、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國(guó)。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有一大人踆其上,張其兩耳。
114、又東南七十里,曰灌山,其木多檀,多邽石,多白錫。郁水出于其上,潛于其下,其中多砥礪。
115、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臺(tái),射者不敢北射。
116、又東四十里,曰卑山,其上多桃李苴梓,多累。
117、右南經(jīng)之山志,大小凡四十山,萬(wàn)六千三百八十里。
118、南海之內(nèi),有衡山,有菌山,有桂山。有山名三天子之都。
119、又西二百八十里,曰章莪之山,無(wú)草木,多瑤碧。所為甚怪。有獸焉,其狀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擊石,其名如猙。有鳥焉,其狀如鶴,一足,赤文青質(zhì)而白喙,名曰畢方,其鳴自叫也,見則其邑有譌火。
120、王子夜之尸,兩手、兩股、胸、首、齒,皆斷異處。
121、林氏國(guó)有珍獸,大若虎,五采畢具,尾長(zhǎng)于身,名曰騶吾,乘之日行千里。
122、又北百里,曰題首之山,有玉焉,多石,無(wú)水。
123、又南三百里,曰藟山,其上有玉,其下有金。湖水出焉,東流注于食水,其中多活師。
124、長(zhǎng)臂國(guó)在其東,捕魚水中,兩手保操一魚。一曰在周饒東,捕魚海中。
125、西海之內(nèi),流沙之中,有國(guó)名曰壑市。
126、又西百八十里,曰泰器之山。觀水出焉,西流注于流沙。是多文鰩魚,狀如鯉里,魚身而鳥翼,蒼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東海,以夜飛。其音如鸞雞,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見則天下大穰。
127、又西五十里,曰虎尾之山,其木多椒椐,多封石,其陽(yáng)多赤金,其陰多鐵。
128、墨水出焉,而四海流注于大桿。
129、又東七十里,曰脫扈之山。有草焉,其狀如葵葉而赤華,莢實(shí),實(shí)如棕莢,名曰植褚,可以已癙,食之不瞇。
130、又東四十里,曰嬰山,其下多青雘,其上多金玉。
131、溫水出崆峒,山在臨汾南,入河,華陽(yáng)北。
132、又東北八百里,曰兔床之山,其陽(yáng)多鐵,其木多袼v其草多雞谷,其本如雞卵,其味酸甘,食者利于人。
133、又西四百里,曰薰吳之山,無(wú)草木,多金玉。
134、肅慎之國(guó)在白民北。有樹名曰雄常,先入伐帝,于此取之。
135、務(wù)隅之山,帝顓頊葬于陽(yáng),九嬪葬于陰。一曰爰有熊、羆、文虎、離朱、鴟久、視肉。
136、襪,其為物,人身黑首從目。
137、射姑國(guó)在海中,屬列姑射。西南,山環(huán)之。
138、又南九十里,曰柴桑之山,其上多銀,其下多碧,多泠石赭,其木多柳、芑、楮、桑,其獸多麋鹿,多白蛇飛蛇。
139、又北百七十里,曰堤山,多馬。有獸焉,其狀如豹而文首,名曰狕。堤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泰澤,其中多龍龜。
140、又北二里,曰北岳之山,多枳棘剛木。有獸焉,其狀如牛,而四角、人、耳、彘耳,其名曰諸懷,基音如鳴雁,是食人。諸懷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囂水,水中多鮨魚,魚身而犬首,其音如嬰兒,食之已狂。
141、西北三百里,曰長(zhǎng)沙之山。泚水出焉,北流注于泑水,無(wú)草木,多青雄黃。
142、又東四百里,曰令丘之山,無(wú)草木,多火。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條風(fēng)自是出。有鳥焉,其狀如裊,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顒,其鳴自號(hào)也,見則天下大旱。
143、又東七十里,曰泰威之山。其中有谷,曰梟谷,其中多鐵。
144、女子國(guó)在巫咸北,兩女子居,水周之。一曰居一門中。
145、有宋山者,有赤蛇,名曰育蛇。有木生山上,名曰楓木。楓木,蚩尤所棄其桎梏,是為楓木。
146、開明西有鳳皇、鸞鳥,皆戴蛇踐蛇,膺有赤蛇。
147、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進(jìn)里,至于葛山之尾,無(wú)草木,多砥礪。
148、龍魚陵居在其北,狀如貍。一曰鰕。即有神圣乘此以行九野。一曰鱉魚在夭野北,其為魚也如鯉。
149、又東北二百里,曰馬成之山,其上多文石,其陰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白犬而黑頭,見人則飛,其名曰天馬,其鳴自詨,有鳥焉,其狀如烏,首白而身青、足黃,是名曰鶌鶋。其名自詨,食之不饑,可以已寓。
150、又東南三百里,曰女烝之山,其上無(wú)草木,石膏水出焉,而西流注于鬲水,其中多薄魚,其狀如鳣魚而一目,其音如歐,見則天下大旱。
151、又北三十里,曰牛首之山。有草焉,名曰鬼草,其葉如葵而赤莖,其秀如禾,服之不憂。勞水出焉,而西流注于囗水,是多飛魚,其狀如鮒魚,食之已痔衕。
152、又東北三百里,曰教山,其上多玉而無(wú)石。教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是水冬干而夏流,實(shí)惟干河。其中有兩山。是山也,廣員三百步,其名曰發(fā)丸之山,其上有金玉。
153、又西百七十里,曰南山,上多丹粟。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獸多猛豹,鳥多尸鳩。
154、有儋耳之國(guó),任姓禺號(hào)子,食谷。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青蛇,踐兩赤蛇,名曰禺強(qiáng)。
155、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孫。
156、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常陽(yáng)之山,日月所入。
157、行玄丹之山。有五色之鳥,人面有發(fā)。爰有青鴍、黃鷔、青鳥、黃鳥,其所集者其國(guó)亡。
158、又東十里,曰尸山。多蒼玉,其獸多麖。尸水出焉,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美玉。
159、有軒轅之臺(tái),射者不敢西向射,畏軒轅之臺(tái)。
160、又東北七十里,曰咸山,其上有玉,其下多銅,是多松柏,草多茈草。條菅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長(zhǎng)澤。其中多器酸,三歲一成,食之已癘。
161、又東南一百二十里,曰陽(yáng)帝之山,多美銅,其木多橿杻檿楮,其獸多麢麝。
162、帝俊生晏龍,晏龍是為琴瑟。
163、有靈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百藥爰在。
164、西南三百八十里,曰臯涂之山,薔水出焉,西流注于諸資之水;涂水出焉,南流注于集獲之水。其陽(yáng)多丹粟,其陰多銀、黃金,其上多桂木。有白石焉,其名曰囗,可以毒鼠。有草焉,其狀如稿芨,其葉如葵赤背,名曰無(wú)條,可以毒鼠。有獸焉,其狀如鹿而白尾,馬足人手而四角,名曰玃如。有鳥焉,其狀如鴟而人足,名曰數(shù)斯,食之已癭。
165、又北三十里,曰講山,其上多玉,多柘,多柏。有木焉,名曰帝屋,葉狀如椒,反傷赤實(shí),可以御兇。
166、又東三百七十里,曰瞿父之山,無(wú)草木,多金玉。
167、又東十里,曰青要之山,實(shí)惟帝之密都。
168、又北三百八十里,曰虢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桐椐。其陽(yáng)多玉,其陰多鐵。伊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獸多橐駝,其鳥多窩,狀如鼠而鳥翼,其音如羊,可以御兵。
169、又北二百里,曰童戎之山。皋涂之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溇液水。
170、濛水出漢陽(yáng)西,入江,聶陽(yáng)西。
171、西南三百六十里,曰崦嵫之山,其上多丹木,其葉如楮,其實(shí)大如瓜,赤符而黑理,食之已癉,可以御火。其陽(yáng)多龜,其陰多玉。苕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砥勵(lì)。有獸焉,其狀馬身而鳥翼,入面蛇尾,是好舉人,名曰孰湖。有鳥焉,其狀如鸮而人面,蜼身犬尾,其名自號(hào)也,見則其邑大旱。
172、有鹽長(zhǎng)之國(guó)。有人焉鳥首,名曰鳥氏。
173、凡北山經(jīng)之首,自單狐之山至于堤山,凡二十五山,五千四百九十里,其神皆人面蛇身。其祠之,毛用一雄雞彘瘞,吉玉用一珪,瘞而為不糈。其山北人,皆生食不火之物。
174、魃不得復(fù)上,所居不雨。
175、有鳥焉,其狀如蜂,大如鴛鴦,名曰欽原,蠚鳥獸則死,蠚木則枯,有鳥焉,其名曰鶉?guó)B,是司帝之百服。
176、又北三百里,曰高是之山。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沱。其木多棕,其草多條。滱水出焉,東流注于河。
177、又北二百二十里,曰盂山,其陰多鐵,其陽(yáng)多銅,其獸多白狼白虎,其鳥多白雉白翟。生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
178、又東三十里,曰章山,其陽(yáng)多金,其陰多美石。皋水出焉,東流注于澧水,其中多脃石。
179、流沙,后有紅水,前有黑水,有山,稱為昆侖山。
180、西岳天山另三百五十里,金較多,有綠雄黃、迎水巖,西南流于湯谷。有一種神鳥,它的形狀如黃色的蒴果,紅色如火紅,有六尺四翼,渾沌無(wú)面,是會(huì)歌舞的,真正只有狄江也。
181、蛇吃大象,三歲就從它的骨頭里出來(lái)了,一個(gè)紳士得了病,沒有心臟。它是蛇綠色的黑色。一個(gè)說(shuō)黑蛇綠頭,在犀牛西。
182、又西一百四十里,曰傅山。無(wú)草木,多瑤碧。厭染之水出于其陽(yáng),而南流注于洛,其中多人魚。其西有林焉,名曰冢。b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洛,其中多玉。
183、有人名曰張宏,在海上捕魚。海中有張宏之國(guó),食魚,使四鳥。
184、有肚子但沒有內(nèi)臟的狗,如狗。要抵擋良善的人,倚賴邪惡的人。唯唯諾諾者可以主宰世界。獸類中最大的是騎羽,龍首虎爪,足有四百尺長(zhǎng)。
185、有大巫山。有金之山。西南,大荒之中隅,有偏句、常羊之山。
186、又西二百九十里,曰泑山,神蓐收居之。其上多嬰短之玉,其陽(yáng)多瑾瑜之玉,其陰多青雄黃。是山也,西望日之所入,其氣員,神紅光之所司也。
187、四岳是指遠(yuǎn)古時(shí)代的天下,輔助天子(帝王)的四位重要大臣或者地方行政首長(zhǎng)。四位岳長(zhǎng)是遠(yuǎn)古時(shí)代僅次于天子的人。
188、“黃帝使羲和占日,常儀占月,臾區(qū)占星氣,伶?zhèn)愒炻蓞,大撓作甲子,隸首作算數(shù)……容成綜此六術(shù)而著《調(diào)歷》”。
189、又東三十里,曰浮戲之山。有木焉,葉狀如樗而赤實(shí),名曰亢木,食之不蠱,汜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東有谷,因名曰蛇谷,上多少辛。
190、山海經(jīng)·大荒北經(jīng)》載:“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yīng)龍攻之冀州之野。應(yīng)龍畜水。蚩尤請(qǐng)風(fēng)伯雨師縱大風(fēng)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
【山海經(jīng)句子】相關(guān)文章:
山海經(jīng)的優(yōu)秀教案07-26
《山海經(jīng)》閱讀及答案09-05
《山海經(jīng)》讀書筆記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