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來源】
新學(xué)期開始后,我們在幼兒的倡議下,擴大了表演區(qū)的范圍,新增了休閑項目。于是大家很快把自家過年的瓜子、花生等實物帶來擺在區(qū)域里,這回孩子們可真是樂壞了,時不時地到區(qū)域中轉(zhuǎn)悠著,因為那兒有小朋友們喜愛吃的花生和瓜子。孩子們在區(qū)域中邊吃、邊說、邊看,那場面是多么得舒坦、幸福!可是通過幾天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不會吃瓜子,在與孩子們的交流中,我明白了孩子們不會吃瓜子的原因:孩子們?nèi)鄙僮约邯毩㈠憻挼臋C會,家里的瓜子都是家長剝好了給孩子們吃。于是,我產(chǎn)生了一個想法:教我的孩子學(xué)會吃瓜子。這不正符合新《綱要》的精神:幼兒園課程要來源于幼兒生活,解決幼兒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活動目標】
1、幼兒在分析和比較中獲得并掌握吃瓜子的正確方法。
2、培養(yǎng)幼兒小肌肉群的靈活性和觀察比較能力。
3、了解吃瓜子的一些常識,感受生活的樂趣。
【活動準備】
每個小組一盤瓜子,上面用紙蓋;一個空簍子。
【活動過程】
1、說味道。
師:你們喜歡吃瓜子嗎?
幼兒齊說:喜歡。
師:小朋友!你們吃過什么瓜子?是什么味道的?
幼1:我吃過黑黑的瓜子,很香很香的。
幼2:我吃過南瓜子,有奶油味的,還有是酸酸甜甜的。
幼3:我吃過綠的茶葉瓜子,蠻好吃的。
幼4:我吃過長長的瓜子,淡淡的,沒有味道。
幼5:我吃過小小的、黑黑的瓜子,是咸咸的,還有甜甜的……
點評:瓜子成了現(xiàn)在很多家庭中必不可少的零食,味道香美的瓜子吸引著許多的成人,同樣也吸引了許多的孩子。孩子們都有吃瓜子的經(jīng)歷。于是老師一句:你們吃過什么瓜子?是什么味道?立刻勾起了幼兒對已有經(jīng)驗的回憶,引起幼兒表達的興趣,他們對自己喜歡吃的瓜子各抒自見,暢所欲言。
2、學(xué)方法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些小朋友喜歡吃的瓜子,它們就藏在白紙的下面,請打開看一看是什么瓜子?
幼:哦!是葵花籽,好香哦!
師:葵花籽是誰的種子?
幼:我知道是向日葵的種子。
師:想不想品嘗一下呢?
幼:想!
點評:當幼兒打開白紙,看見藏在下面的瓜子時,每一位孩子異口同聲地發(fā)出了驚叫:“哦!葵花籽!”還有的孩子情不自禁地發(fā)出感嘆:好香哦!看著孩子們饞涎欲滴的樣子,我們禁不住被激笑了?梢,通過上面的交流,孩子們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強烈的品嘗欲望,而能在課堂中出現(xiàn)這么多瓜子是出乎他們意料之外的。當孩子們看見擺在面前發(fā)出香味的瓜子時,內(nèi)心想品嘗的欲望剎那間地迸發(fā)出來了。
(2)幼兒吃瓜子,教師觀察幼兒吃瓜子的情況。
。3)交流吃瓜子的方法:
A、師:孩子們,剛才你們是怎樣吃瓜子的?要求幼兒邊說邊演示自己的方法。
幼1:我是用手剝的。(只見該幼兒用手剝瓜子,非常費力、費時。)
幼2:我是把瓜子放在嘴里咬的,咬完后吐出來。(只見該幼兒將瓜子放嘴里嚼了嚼,然后吐了出來,并用手將吸在嘴唇上的碎瓜子拿下來,而吐在紙上的瓜子是連殼帶肉。)
幼3:我是用手抓住瓜子放在嘴里咬的,咬完后拿出來。(只見該幼兒用手抓住瓜子一頭,將手伸到嘴里咬著吃,吃完后拿出來,放在嘴里的手因為唾液的原因都被濕了,所以瓜子粘在手上很難放下來。)
幼4:我是用手拿著瓜子的一頭咬一下,然后再拿出來剝開瓜子吃。(只見該幼兒用手抓住尖頭處,用嘴咬大頭處,所以瓜子均咬碎了。)
幼5:我是先咬一下瓜子的尖尖頭,然后再將破開來的尖尖頭剝開來,就可以吃到肉了……
B、師:你們覺得哪種方法比較好?為什么?
幼1、我覺得XX小朋友的方法(幼4)最好,因為這樣可以吃到一個瓜子肉的。
幼2:我覺得XX小朋友的方法(幼4)最好,因為這樣比較衛(wèi)生。
幼3:我覺得XX小朋友的方法(幼4)最好,因為不會把啖吐弄在手上,紙頭上也不會弄濕……(如果這里有幼兒說到其他幼兒的方法,教師可以幫助幼兒分析。)
師小結(jié):大家都覺得XX小朋友的方法(幼兒4)比較好,我也贊同,這種方法不僅干凈而且能吃到一個完整的瓜子肉,速度也很快。老師也來試一試。
C、教師吃瓜子,邊吃邊向幼兒提問吃瓜子的方法。
如:拿住瓜子的哪頭呀?
幼:大頭。
師:怎么咬呢?
幼:輕輕的。
師:輕輕地咬瓜子的尖尖頭……
點評:本環(huán)節(jié)充分體現(xiàn)了幼兒的主體性,注重培養(yǎng)幼兒自我構(gòu)建知識的能力。教師沒有直接教給孩子方法,而是讓孩子們通過自己對眾多同伴嗑瓜子的觀察和分析獲得嗑瓜子的正確方法。
3、用方法。
(1)師:小朋友!你們會吃瓜子了嗎?(會)那我們就用這個方法繼續(xù)品嘗瓜子,看誰最能干。
。2)幼兒品嘗瓜子,教師對個別不會的幼兒進行指導(dǎo)。
點評:由于是孩子們自主獲得的方法,所以幼兒均能正確使用其方法,很多孩子越來越熟練。這讓我深深體會到幼兒自主獲得的經(jīng)驗比強行給予的更有效。
。3)師生比賽嗑瓜子。請每位幼兒點出十粒瓜子,師生舉行嗑瓜子比賽。
4、聊常識。
師:瓜子里面有很多營養(yǎng),但是瓜子能不能多吃呢?
幼兒:不能,只能吃一點點……
師:為什么?
幼1:因為吃瓜子多了會上火的。
幼2:瓜子吃多了會渴干的,
幼3:瓜子吃多了嘴巴會生泡的。
幼4:瓜子吃多了說不出話了,喉嚨會痛。
幼5:瓜子吃多了會發(fā)胖的。
幼6:瓜子吃多了就不要吃飯了……
師小結(jié):對呀!瓜子雖然有營養(yǎng),但是也不能一次吃很多,小朋友們可要注意了。今天我們學(xué)會了嗑瓜子,以后我們吃瓜子可要自個兒吃嘍。
活動評析:
整個活動顯得自然、輕松,是在充滿香味、充滿笑語的快樂中悄然而過的。孩子們也就在這種愉快、和諧的氛圍中掌握了嗑瓜子的正確方法,獲得了獨立生活的技能。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教學(xué)內(nèi)容來自于幼兒的生活。
瓜子因其美味而受人喜歡,成了許多家庭的休閑小吃和招待小吃。嗑瓜子也是許多孩子已有的經(jīng)驗。但由于家長的溺愛,很多孩子嗑瓜子時是由家長代勞的。因此,教師根據(jù)幼兒現(xiàn)實存在的生活問題和幼兒發(fā)展的需要而設(shè)計了該生活活動。因符合幼兒的興趣,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受到了孩子們的歡迎和喜愛,這么多孩子一起嗑瓜子讓孩子們感到快樂和興奮。
2、教學(xué)過程體現(xiàn)了幼兒的主體性。
為了讓幼兒自主獲得嗑瓜子的方法,教師先讓幼兒自由地嗑瓜子,然后在了解幼兒原有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請不同的幼兒介紹嗑瓜子的方法,接著組織幼兒討論,讓幼兒在觀察比較中獲得嗑瓜子的較佳方法。整個過程充分體現(xiàn)了幼兒的主體性。由于是幼兒自主分析討論而獲得的方法,所以孩子們很快就能掌握。
3、教育氛圍輕松、和諧。
在整個教學(xué)活動過程中,教師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生活化的休閑氛圍。就在這種看似休閑的環(huán)境中,教師通過有目的的引導(dǎo)和積極的互動,孩子們很快獲得了生活的技能。
這節(jié)活動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是:教師要做個有心人,善于觀察幼兒的生活,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的需要,因為幼兒的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課程資源。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課程真正貼近幼兒的生活,滿足幼兒發(fā)展的需要。(幼兒教育)
中班生活活動實錄與評析:瓜子樂
時間:2017-03-22
我要投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