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心得【必備14篇】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于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jié)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學心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 篇1
通過一天的教學觀摩,在這次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示范課展示評比活動中,使我受益匪淺。
從六位選手講課的過程中,我認為他們整體上都非常的自然、大方,語言具有親和力,教學方法具有多樣性。教學時,都能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但也有個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忽略了學生的主導地位,讓人覺得整堂課教師幾乎都是自己在把著講,而學生都在聽,練習的時間比較少,以至于在下半節(jié)課中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從而失去了讀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評委的點評中,講到在閱讀教學中應注意對于低、中、高年級的要求各不同,比如,在低年級只要求在句的基礎上理解,而中、高年級就要求在段、篇上理解,因此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也各不相同。其次是閱讀不是簡單的讀課文,而是要在讀的基礎上理解某些重點詞句、讀準字詞的音等等。再次,讀課文的時候,要有感情等。聽了這些選手的講課及評委的`點評使我深受感觸,回首自己教書的這幾年,在閱讀的時候又會注意多少,都是讀讀課文,分析一下重點語句、詞語就過了,更談不上什么有感情的讀課文,甚至有些連自己都不會。因此,通過這次聽課,要把所得的知識經(jīng)驗運用到今后的教學中,使自己在今后的閱讀教學中更進一步。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 篇2
今天,我去九一小學聽了兩位優(yōu)秀老師的課,實實在在的語文課堂讓我對小學語文教學有了更深了解,每一節(jié)課都讓我有所收獲。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吧。
一、教師語言有魅力
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shù),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再者扣人心弦的過渡語言,激發(fā)了學生對自己生命的珍惜與熱愛,為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奠定了基礎。
米佳老師和藹可親的語言,為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奠定了基礎。張老師老師課堂語言簡潔,準確,他用自己的揮灑自如的語言引領著學生。米佳老師在《掌聲》這一課時,她讓學生一邊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一邊從英子外表來想象英子內(nèi)心的孤獨、自卑,聲情并茂的語言喚起了學生的思緒當我聽著這兩位教師的課時,我想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學生的心靈深處。
張老師的《詹天佑》一課時,他語言簡潔、明了,帶領學生感受詹天佑面對帝國主義的藐視和國內(nèi)人民的期盼,面對外來的種種輿論和內(nèi)心的復雜情緒,面對自己身體和內(nèi)心的雙重打擊來感悟詹天佑的愛國。張老師把學生引出狹小的課堂,深入人的心靈深處聲情并茂的語言勾起了學生愛國的思緒。教學是一門藝術(shù),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shù),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
二、對教材的處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獨到
兩位教師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有其獨到之處。其中我更喜歡張老師的教學嚴謹、科學。張老師的課嚴謹?shù)健碍h(huán)環(huán)相套,絲絲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在詹天佑開鑿八達嶺隧道時他出示了兩段話讓學生體會語言文字的嚴謹、精確,讓學生認識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鞍褑栴}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思索,經(jīng)歷,從而解答疑惑”讓他們充分體驗思考所帶來得成功,樹立起學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此破匠5奶釂,卻把學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層次的探究世界。
三、積極倡導“自讀感悟、開放引導”的課堂
新課標中說到:學生的自讀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師的引導調(diào)控是第二位的著眼于學生自主發(fā)展的閱讀教學,應該是一個“先學后教、先讀后導、先放后扶”的過程。”我想,《詹天佑》一文的教學過程就是這種教學模式的一個充分展現(xiàn)吧。本課教學有這樣三個層次:
1、初步綜合閱讀階段的自讀感悟;
2、局部分析閱讀階段的自讀感悟;
3、深入綜合閱讀階段的自讀感悟。
四、評價語言的收獲
兩位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么貼切、適時、到位,老師評價語言豐富,適時、到位,我記下了這些美麗的語言:沒關(guān)系,學習就是從不會到會;通過看看,聽聽,生活中就會學習;你最聰明,會聽就是會學習;會發(fā)現(xiàn)就是會學習這些激勵的語言沒有任何浮夸之氣,聽起來順耳、自然,連我都覺得內(nèi)心深受鼓舞、激勵,別說孩子了,在以后自己的課堂上,也要讓我的'學生感受到這樣的語言。五、把握新課標
新課標與實驗版課標有所不同之處是無論那個學段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的時間來讓學生寫,強調(diào)寫字的姿勢正確,培養(yǎng)好的書寫習慣,改善寫錯別字、書寫亂、語句不通順等現(xiàn)象。而這兩位老師正是把這一課標貫徹落實到課堂中來,不但鍛煉了孩子的習作能力,同時也給了孩子思考的時間讓學生有時間把自己的字寫好。
兩位教師的語文教學真正體現(xiàn)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tǒng)一,體現(xiàn)了“一切為了孩子的發(fā)展”。他們的課不但具有“靈”性,很扎實。我深深的體會到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文化素養(yǎng)很重要,需多多讀書,不斷豐富自己吧。這次聽課學習對我自己是一次提高,也是促進,在以后的日常教學中,我會努力上好每一節(jié)課,向身邊的優(yōu)秀教師學習。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 篇3
教語文的時間越長,就越是會覺得這門學科的難教,這恐怕是大多數(shù)語文教師的感受。它與眾多學科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而其“移情性”更是注定了這是一門最為注重藝術(shù)與情感的學科。
我曾聽過一些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的課,或輕松幽默或妙趣橫生或舒緩怡人或莊重示人,但都給人以教誨。
現(xiàn)在,新課改提倡課堂氛圍是輕松活躍的,我認為不盡然。曾聽過一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講授《滿江紅》一詞,其慷慨愛國之情于莊嚴氛圍中傳達得更為淋漓盡致。
我曾在報紙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鑒于許多人在烈士陵園過于“輕松”,一些人士呼吁人們在這些地方應拒絕“笑容”,因為這些地方是需要一種肅穆莊重的氛圍的。
我曾講《生命生命》一課時,學生積極發(fā)言,爭著說生活中不尊重生命的.現(xiàn)象。這本不錯,可令我遺憾的也是我覺得這堂課最失敗之處乃是課堂氣氛過于活躍,學生過于興奮,雖然是因爭著發(fā)言。我覺得這樣的課堂氣氛是不會讓他們?nèi)ビ眯捏w會“生命”一詞的。
所以,我決定以后由課文定氛圍,而不一味追求“活躍”,當然如何把握這個氛圍也是需要我用心學習的。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 篇4
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而形近字是識字教學的難點,如這難點不突破,就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錯別字,阻礙識字率的提高,影響小學生的讀和寫。低年級識字中,學生易寫錯形近字。由于小學生對事物的細微差別缺少分辨能力,對形近字的區(qū)別又沒有足夠的重視,因此容易寫錯別字。在二年級下學期我開始嘗試,如何讓孩子區(qū)分形近字,辨析形近字,我的具體做法是:
一、展開聯(lián)想讓學生靈活識記
我利用漢字形性的特點,以通俗而形象的解釋使形近字的外形和意義之間建立起一種形象化的聯(lián)系,促使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靈活識記字形。如學生很容易將“辛”和“幸”混淆。我讓孩子先觀察如何識記“辛”和“幸”,“辛”由“立”和“十”組成,表示站立了十個小時,真“辛苦”;這樣學生很容易區(qū)分,很容易記住了!百I”和“賣”區(qū)分是也讓孩子展開想象,能說出“十”字代表買東西得到的錢,不易再錯,不易混淆。
二、直觀形象,從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入手。
小學生對形近字寫錯的原因主要是對字義的理解不透徹,回生快,根據(jù)對低年級學生這種特點采用了通俗、有趣的方法幫助學生識義、辨形。效果明顯,如區(qū)別“挑、跳”“桃’時,讓學生知道要“挑選東西必用手”!疤摺毙枰_來跳,所以“足”旁是“跳”。桃子結(jié)在桃樹上。在區(qū)別“抱、跑、飽”這類形近字時,根據(jù)漢字的組字特點和不同字義編出易懂有趣的兒歌:“用手包緊‘抱’,有足才能‘跑’,食包肚子‘飽’”。這樣學生易學好記,既記住了字形,又悟出了字義。
三、觀察對比,尋找其中規(guī)律
我在讓學生區(qū)分“魚”和“漁”時,我先讓學生分別給這兩個字組詞,老師相應板書如下:
魚:小魚、草魚、鯨魚、釣魚
漁:漁船、漁民、漁夫、漁翁
學生經(jīng)過分析歸納,發(fā)現(xiàn)“魚”是名詞;“漁”是“打魚”的意思,是動詞。學生便理解“漁夫”“漁民”的意思。通過觀察比較,學生還由此認識了相關(guān)的漢字,真是一舉多得。
四、善于歸納,輪流摘錄形成冊子
在每課生字教學中自然滲形近字的區(qū)分與辨析,形近字摘錄出寫在本課生字旁邊的空白處,學生輪流記錄在形近字歸類本上,每天有記錄,每天都翻閱,時間久了學生會記住很多,定期從其中挑選學生易錯的,再以作業(yè)的形式出現(xiàn),加以鞏固,收效明顯。
通過以上幾種方法的嘗試,學生對形近字的辨別能力大有提高,錯別字的讀和寫也大大減少,但仍有少部分學生對易錯的字仍掌握不扎實,這些尚不成熟的做法還不能面向全體,懇請各位同行給予指導和幫助。謝謝!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 篇5
通過學習使我收獲頗深,讓我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有了新的理解。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老師在前面侃侃而談,學生卻無精打采聽不進去,是老師講得不好嗎?不是,而是學生能夠參與的活動太少,他們覺得無所事事。一節(jié)課下來,老師很累,而學生卻學到了很少的知識。通過本次學習我發(fā)現(xiàn)這些老師在講課中,把課堂交給了學生,讓學生去主動地參與,放手給學生,這種教學方式,學生學習的速度很快,知識掌握也不錯。
大大提高了自己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學生的主動性很高。有句話說得好:“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也給我們說明了應該讓孩子們多讀書。因此,上語文課最主要的一點是讓學生多讀書,有感情地讀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加大了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積累,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語文是一門學科,也是一門藝術(shù)。
讀”“吟誦”的概念,而且進一步明確了誦讀技能的`訓練路徑,即從“吟”古詩到“誦”古詩,再從讀古詩到讀古文,最后從誦讀古詩文到美讀白話作品。
同時,我也體會到了誦讀技能的三個用途,一是用于備課,二是用于堂上示范,三是用于創(chuàng)設“誦讀課”。劉老師在講座中給我們深刻闡述了誦讀教學中要處理好的五種關(guān)系,一是要處理好疾讀與緩讀的關(guān)系,二是處理好平實地朗讀與美讀的關(guān)系,三是處理好范讀與點撥的關(guān)系,四是處理好誦讀與涵詠的關(guān)系,五是處理好誦讀的扎實與靈動的關(guān)系。
通過學習,我深刻明白了誦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今后,我將在克服學生誦讀過程中存在的弊病以及出現(xiàn)的問題的同時,自己也得加強誦讀基本功的訓練。因為,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也只有教師的誦讀水平提高了,才能對學生的誦讀進行正確地指導和點撥,才會對學生提更高的要求,還語文課堂一片朗朗的書聲。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 篇6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此可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可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尤其是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李老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從教材入手,努力尋找能夠激發(fā)他們學習興趣的切入點。在教學中設置一些小獎品,比如小紅旗,小紅花等鮮艷可愛的東西。在上課前,對學生們說:“同學們看老師帶來了什么?喜歡嗎?如果今天誰上課坐的最端正,發(fā)言最積極,不做小動作,不說悄悄話,老師就獎給他。比比看,今天誰能得到小紅花!痹趯W生爭強好勝的.心理作用下,學生們上課的積極性完全調(diào)動起來,爭先恐后地參與到課堂中來。
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師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級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歡聽到老師的表揚,一聽到表揚就會有更好的表現(xiàn)。在課堂中,李教師總是及時表揚守紀律的學生,同時使其他同學受到感染。當學生回答正確完整,李老師即時對他們的表現(xiàn)給予肯定,“你真棒”“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說的真完整”“你說得真精彩”等,這樣的評價語言帶動其他學生。李老師在這時抓住時機說:“還有誰能像他那樣說?”要是答錯了,也會給予鼓勵,如“你坐下再想想,下次你一定能行”等,用“掌聲”或“送小紅花”等方法鼓勵他們,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勵,體會成功的喜悅,覺得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更加堅定學習的自信和勇氣。
充滿生命力的語文課堂,不是教師獨霸天下的舞臺,不是教師盡情發(fā)揮的課堂,而是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課堂。李老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總是會調(diào)動學生全方位地動起來,經(jīng)常啟發(fā)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積極為學生展示才華搭設舞臺:包括聽、看、說、讀、思、寫,唱、跳、演,畫、做、玩。李老師經(jīng)常搞同類詞語聯(lián)想,對對子,猜謎語;在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搞唐詩書法比賽、名篇朗誦比賽、激情演講比賽;在學習了經(jīng)典作品之后進行點評推薦佳作、概要介紹名家、進行作文競賽、改編課本劇、模擬表演。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不同的教學要求,都會設計成學生展示自我的不同舞臺,這樣不但可以使課堂“活”起來,也提高了學生們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提高了學生整體的語文素質(zhì),使學生在體悟中內(nèi)化知識。
語文課堂教育的最大魅力在于:體現(xiàn)出“人文關(guān)懷”,“放射出人性光芒”,使學生置身于一個有血有肉的精神境界之中,這才是語文課堂的最高境界,李老師將會在她的語文課堂上繼續(xù)她的不懈追求!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 篇7
每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有每個年齡的特點,從以前教的六年級的一下子到了從沒有接觸過的低年級,這讓我有一些措手不及。面對低年級的孩子,總是覺得他們有些東西聽不懂有些知識理解不了,比如說一些有趣的詩詞,一些充滿文化氣息的對聯(lián),再比如那些扣人心弦的現(xiàn)代詩歌。其實當我摘下所謂“老師”的頭銜和他們平等的交流,這個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我和他們都是作者的朋友,他們有著屬于自己的理解,有著自己的奇思妙想和浮想聯(lián)翩。
周五下午的兩節(jié)讀書課是為學生的成長提供養(yǎng)分的時間,我總是喜歡把自己讀到有趣的內(nèi)容和孩子們分享,這些內(nèi)容一定要可以激發(fā)孩子的思維和想象力的。我利用快下課的十幾分鐘的時間,在黑板上抄寫了蘇軾寫的《花影》,但是我沒有寫古詩的題目,我只是抄寫了“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掃不開。剛被太陽收拾去,又叫明月送將來!蔽揖褪菢O其簡單的給孩子講了這首詩的大概意思,因為我沒有想著二年級的.孩子可以猜出描寫的是影子。我曾經(jīng)讓六年級的孩子猜過,當時在我的引導下六年級的孩子猜了出來。我想著二年級的孩子太小,所以只是讓孩子活動活動腦子,并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可是讓我萬萬沒想到的是,我剛剛讓孩子開始猜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很多孩子在嘴里默默地讀著這首古詩,突然間幾個孩子爭先恐后的說這是影子。緊接著,我就對他們說“在一個美麗的亭子的周圍會有什么呢?或者說這個亭臺之所以美麗是因為什么?”在我的不斷引導下,孩子們猜測的興趣更加高漲了,幾個孩子七嘴八舌地說是花,我說題目只有兩個字,孩子們說是“花影”。當他們猜出來的時候一個個自豪的表情溢于言表,這可能就是所謂的“智力活動”吧。
我當時驚呆的表情都可以做一個表情包了,因為他們能夠說出來是出乎我的意料的。曾經(jīng)一直覺得他們懂得不會很多,但是我知道他們的想象力是我不可比擬的,他們的感知能力也是超乎我們的想象的。我們的孩子也是一位小小的讀者,他們有著自己的理解,有著自己的感受,俯下身子去聽一聽他們看到了什么,他們感受到了什么,他們想象到了什么!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 篇8
小學語文教育是整個教育的基礎,而字詞教學又是基礎中的基礎。字詞教學貫穿于整個小學語文教學。根據(jù)我個人的教學實踐,在字詞教學方面有以下幾點感觸: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字詞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大的動力。在識字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識字的規(guī)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趣味識字。
如在學習“攀”字時,有一位學生根據(jù)字形說:“大手緊緊抓住樹林中的兩根樹杈!逼渌麑W生都覺得這樣好記。在學習“囚”字時,學生很快就說出識記的方法“人被關(guān)在封閉的房子里沒有自由,就成了囚犯。”在比較“吠”、“哭”、“器”這幾個字時,有一位學生觀察字形后,編了一個順口溜“犬有一張嘴,就大聲地叫;犬有兩張嘴,就傷心地哭;犬有四張嘴,就變成了機器!蓖瑢W們都點頭稱妙。在學習帶有相同部首的字時,我會引導學生找出其規(guī)律,以便掌握更多的字。如帶有衣字旁的字,很多是與布、服裝有關(guān),如褲、襯衫、裙、襪、被、袖、褂、袍等;而帶有反犬旁的字很多與動物有關(guān),如狗、貓、狼、獅、猩、狐、貍等。在比較形近字時,通過變換偏旁來識記這些字。如“情、請、清、晴、睛、蜻”這幾個字,通過形旁來幫助理解字義,再通過用組詞、說話來進一步識別這些字。如此教學,讓學生興趣極濃,很快就記住了。
在現(xiàn)代教學理念下,我們在注重改進教學方式的同時,依然可以繼承傳統(tǒng)教學中的精華,依照漢字的規(guī)律組織學生學習漢字。讓漢字自身的魅力吸引學生、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感受、體會中華文字的博大精深。
二、字詞教學要注重教學方式多樣化。
字詞教學相對于閱讀教學來說,更顯枯燥無味,老師在進行教學時,應多變換花樣,讓學生記得牢,又記得開心。在教學識記生字詞的時候,低年級的學生應以游戲為主,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如:
1、在街上你都看到了什么?這一個專題給學生認識了很多商店招牌的文字。
2、在電視里都看到了什么?這個專題給學生在看自己喜歡的動畫片時,會專心去認識動畫片里的'一些生字。
3、你在學校食堂里看到了什么?這個專題給學生認識了各種蔬菜的名字。每周組織他們匯報自己的成果,學生的識字勁頭越來越大,這樣的隨意識字,學生記得也很牢。這樣的識字方法,其特點是根據(jù)不同的場景,給學生教學的一種集中識字,同時不要給學生分析其具體結(jié)構(gòu),只是給一個總體認識,是一種速成的識字方法。而高年級的學生則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識記方法來識記新字詞,并在課堂上交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評價,促進主動完善,自我成長。使我們的字詞教學更有深度,學生就記得更加牢靠,理解得也更深刻。
三、設法理解字詞的意思。
在教學中,要堅持“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要把字詞放在語言環(huán)境來認識。當學生在平時閱讀遇到一些生字新詞無法理解其意思時,便可以通過查字詞典、上網(wǎng)查詢、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法來幫助理解其意思,從而順利地進行閱讀。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自學的能力,而且學到更多的課外知識,讓自己的視野更加開闊。
只要教師肯鉆研,在字詞教學上下功夫,運用多種方式,充分調(diào)動學生識字的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字詞的學習中來。學生不僅能感受到學習字詞帶來的樂趣,還能享受到課外閱讀帶來的美妙。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 篇9
信息化的時代,先進的科技成果應用于語文教學之中,語文課堂因為使用了各種多媒體而顯得富有藝術(shù)性。然而,“聽課”漸漸變成了“看課”,課堂教學更像是表演,就有失語文課堂的本色。說到“本色”,不禁想到返樸歸真、鉛華洗盡、清水芙蓉這些美好的詞語。在我看來,語文課的至美境界乃兩個字本色!語文教學要回歸本色、返樸歸真,應做到簡簡單單教語文,輕輕松松學語文,老老實實抓訓練,扎扎實實促發(fā)展。
這次我有幸參加了泰安市小學語文讀寫結(jié)合教學研討活動,聆聽了三堂精彩的語文示范課和兩場專題講座,每一堂課都給我很大的啟發(fā),而本次教研活動最大的亮點就是彰顯了語文課堂原汁原味的本色。執(zhí)教老師們那風趣的話語,引領學生在課堂上輕松地學習,深切地體驗,更是讓我欽佩;貋砗蠹毤毱肺,覺得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一、以讀代講,聲情并茂。朗讀是捕捉文脈的抓手,尤其是投入感情、抑揚頓挫的高水平朗讀。這就需要教師本身先研究朗讀,朗讀好課文,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師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進入角色,為接下來的梳理文脈做好鋪墊。盛新鳳老師繪本欣賞課讓我感到了閱讀的魅力。
二、構(gòu)建多元的體驗過程。優(yōu)秀的'教師,能用他充滿智慧的語言帶領學生行走在課堂之中,真正實現(xiàn)“對話”教學,觸動我們每個人的心靈。傳統(tǒng)閱讀教學是讀書、感悟少,提問、分析多;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少,教師“牽”“引”求同多,從而忽視對學生個性、興趣、態(tài)度、習慣的培養(yǎng),忽視在閱讀過程中引導、發(fā)現(xiàn)、思辨的讀書方法。所以在課堂中不能只味按著自己課前的設計牽著孩子走,為孩子提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使他們失去了自己獨立思考的機會,也使師生平等成為一句空話。王振會老師執(zhí)教的《荷葉圓圓》讓學生成為真正的課堂小主人,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三、要給學生愉悅感和進步感的課堂,也就是要把自己的知識作為一個禮物,賞心悅目地送給他們。因此,老師的心中要充滿著關(guān)愛,具有游戲精神,游戲是學習的秘訣,讓他們沒有負擔,做游戲的人總會感覺自己有希望;教育是順其自然的,要注重隨時、隨性、隨意、隨緣、隨喜,也要合乎個性。
四、指導識字意義重大。一直以來老師們認為公開課、優(yōu)質(zhì)課出彩之處是講解課文而忽視了識字教學,把識字教學當成了一個過渡,這次研討會讓我知道了識字教學同樣能出彩,而且必不可少。泰師附小朱圓圓老師《畫家和牧童》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真正為學生的將來考慮,要教給學生好的學習語文的方法,“授之以漁”而不要“授之以魚”。在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jié)合中,真正讓學生踏踏實實學好母語,提高語文素養(yǎng)。它必將在我以后的語文教學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也將是閱讀教學讀寫結(jié)合的未來之路。
通過這三節(jié)課的學習,我深切的感受到了語文教學的魅力所在,比起示范課的這些老師,我需要學習的地方太多了。在今后的工作中,就需要我強力塑造自己,提升自己,努力探索,完善自己,以擁有足夠的知識和能力去勝任小學語文教學工作。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 篇10
讀了這一本書,我首先明白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必然產(chǎn)物,是順應國際教育發(fā)展潮流之舉,是大勢所趨。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提高中華民族的素質(zhì),更好地培養(yǎng)高素質(zhì)的創(chuàng)新人才。我要從多方面吸收改革的.理論和實踐成果,不斷地用新思想、新知識來武裝自己、充實自己。
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告戒我們:“理念不是記熟幾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要重在實行。”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把愛的陽光撒向每一個孩子,讓生命的陽光照亮教育的每一個角落——不僅照亮孩子的優(yōu)點,還要照亮孩子的缺點,特別是在對待學生的缺點上,要傾注更多的愛心。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要厚待“差生”,關(guān)愛學生的“缺點”,要善于理解學生,了解他們之所以“差”的原因,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心理,善于正面引導,尊重學生個體,要善于因材施教,使其能張揚個性發(fā)揮特長。只有學生積極地、多方面地探索,創(chuàng)新才能逐漸成為他自身品質(zhì)的一部分。因此,我們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討論,獨立地發(fā)現(xiàn)問題,抓住問題的實質(zhì),從不同角度探求多種求解途徑。葉圣陶先生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借這些例子教學生掌握這個工具,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達到不需要教的目的!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 篇11
一、教學理念
“語文園地”是單元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nèi)容,對所學的語文知識、技能進行系統(tǒng)地梳理、整合、鞏固,同時重視培植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自信,并向?qū)W生生活擴展延伸。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園地”是其良好的載體。
二、編排結(jié)構(gòu)
說明:口語交際、習作和展示臺(綜合實踐活動)不屬于本文基本教學模式的討論范疇。
三、目標定位
1.“語文園地”教學總目標。發(fā)現(xiàn)語言規(guī)律,感受漢語特點,豐富語言積累,學會方法,學會表達。
2.各板塊的主要目標趨向。
“我的發(fā)現(xiàn)”“交流平臺”:自主發(fā)現(xiàn),合作探究;
“日積月累”:認讀積累,拓展運用;
“成語故事”:拓展閱讀,文化熏陶;
“趣味語文”:品味妙處,感受多彩;
“寬帶網(wǎng)”:搜集交流,拓寬渠道;
“課外書屋”:推薦品味,引導閱讀。
3.教學特點!罢Z文園地”應該成為學生語文學習的樂園,要從趣學、活學上下功夫,有趣的設計是前提,豐富的積累是基礎,有效的發(fā)現(xiàn)是提升,有機的運用是目標。“語文園地”教學應努力體現(xiàn)以下特點:
探究性:引導自主發(fā)現(xiàn),自我反思,發(fā)現(xiàn)語言規(guī)律,感受漢語特點。
實踐性:在讀書、書寫、討論、游戲、表演、展示、評價等大量語文實踐中掌握語文規(guī)律,形成語文能力。
開放性:豐富積累,擴大視野,向課后、向生活拓展延伸。
綜合性:體現(xiàn)語文能力的整體發(fā)展以及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融會貫通。
趣味性:創(chuàng)設情境或開展競賽活動,彌補板塊的單調(diào)枯燥。
四、教學基本流程
如何具體有效地實施“語文園地”教學?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轉(zhuǎn)變觀念——不同于基礎訓練,轉(zhuǎn)變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使學生在有效發(fā)現(xiàn)、有趣積累、有機運用中,切實提高語文素養(yǎng)!罢Z文園地”學習,既可以在學習單元課文之后綜合進行,也可以將板塊分解、隨文學習。綜合學習可按以下模式操作:
。ㄒ唬┨崆盁嵘恚赫w設計,任務分解
人教版實驗教材都是以專題方式組織教材,每個專題從單元導語到課后思考題,從“口語交際·習作”到“語文園地”或“回顧·拓展”,各個部分都力求凸顯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整組教材乃至全冊教材成為互相聯(lián)系的整體。所以,“語文園地”教學不是孤立零散的,而是前聯(lián)后延、整體綜合的,因此既要整體設計,又要任務分解。
1.教學示例。四下“語文園地五”:“我的發(fā)現(xiàn)”。
、俦締卧獙W習伊始,指導學生閱讀單元導讀,明確“體會課文中含義較深的詞句并掌握方法”是本單元學習重點。
、陔S文學習中化整為零,分解滲透。在本單元的兩篇精讀課文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體會含義較深的詞句,并小結(jié)方法;在兩篇略讀課文教學中,讓學生嘗試運用所學方法體會含義較深的詞句。如教學《觸摸春天》,學習利用“聯(lián)系上下文”和“結(jié)合生活實際”的方法,體會含義較深的詞句;教學《永生的眼睛》,重點鞏固運用“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體會含義較深的詞句。
、墼凇拔业陌l(fā)現(xiàn)”中,結(jié)合提示、本組課文和以前的課文或課外閱讀中的具體例子,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綜合整理、實踐運用。
2.注意事項。
①“語文園地”中的學習重點要提前布置,隨文鋪墊,然后專題整理、綜合運用。但“交流平臺”不宜整體前置,以免加重學文負擔和沖淡學文情趣。
②“語文園地”不僅與本單元的其他組成部分有密切聯(lián)系,自身各板塊之間也有內(nèi)在聯(lián)系,如“我的發(fā)現(xiàn)”中識字學詞的方法就會在“日積月累”中得到鞏固與運用,所以每一個板塊都要扎實,為后續(xù)學習打牢基礎。
、邸俺烧Z故事”“趣味語文”“寬帶網(wǎng)”宜提前閱讀并搜集相關(guān)內(nèi)容,可同步開展主題性課外閱讀或?qū)n}實踐等拓展活動,使“語文園地”教學增量。
。ǘ┤の秾耄簞(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語文園地”以板塊形式呈現(xiàn),可以通過設置主題情境、趣味情境或開展兒童喜聞樂見的游戲競賽活動等形式,串聯(lián)或重構(gòu)教學板塊,使學習充滿趣味性。
1.教學示例。
、僦黝}情境:二下“語文園地三”。
根據(jù)單元主題,創(chuàng)設統(tǒng)攬各個活動的“草原行”綜合情境。
A.小結(jié)單元內(nèi)容,用詞語贊美美麗的祖國,并引出“草原行”。(教學“日積月累”中的“我會填”)
B.草原探秘。將本板塊詞語寫在郁郁蔥蔥的小草上,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詞語間的規(guī)律。(教學“我的發(fā)現(xiàn)”)
C.草原射箭。將反義詞分別寫在箭靶和箭上,讀準,配對,再拓展。(教學“日積月累”中的“讀讀認認”)
D.草原頌歌。播放MTV《敕勒歌》,多種方式朗讀、哼唱。(教學“日積月累”中的“我會讀”)。
E.草原聯(lián)歡。開展民族知識競賽、詞語接龍游戲、聯(lián)歡表演。(教學“寬帶網(wǎng)”“展示臺”)
、谌の肚榫常憾隆罢Z文園地五”。
A.創(chuàng)設到喜羊羊家做客的情境(描述途中所見所聞時運用適當?shù)寞B詞),進入“我的發(fā)現(xiàn)”——反義疊詞。
B.到羊村需輸入密碼(區(qū)別形近字),進入“日積月累”中的“我會填”。
C.喜羊羊熱情招待(引出表示美食的詞語)并舉辦篝火晚會(引出表示動作的詞語),進入“日積月累”中的“讀讀認認”。
D.在羊村的廣場上看到一個石頭小姑娘,進入“日積月累”中的“我會讀”。
、塾螒蚯榫常喝隆罢Z文園地四”。
比比你的眼力——“我的發(fā)現(xiàn)”
比比你的筆頭——“日積月累”中的“我會填”
比比你的記憶——“日積月累”中的“讀讀背背”
比比你的反應——“趣味語文”
2.注意事項。
①情境創(chuàng)設自然貼切不牽強,不裝老成不扮嫩,符合該學段學生的年齡特點。
②情境創(chuàng)設忌花哨和話語太多,以免沖淡主體教學。
、矍榫硠(chuàng)設盡量能“三維一體”,即將導課、板塊銜接、結(jié)課融合,使之成為一個整體。
。ㄈ┓謮K推進:自主合作,拓展運用
“語文園地”教學不是告訴,而是發(fā)現(xiàn);不僅積累,還在運用。所以每個板塊都應重視自主合作,適當拓展,引導運用。下面介紹各板塊的基本教學模式。
【板塊一】“我的發(fā)現(xiàn)”“交流平臺”:自主發(fā)現(xiàn),合作探究。
1.教學目的:“我的發(fā)現(xiàn)”,側(cè)重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一些語言現(xiàn)象和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以及方法,使之養(yǎng)成勤于思考、善于發(fā)現(xiàn)的習慣!敖涣髌脚_”,側(cè)重引導學生小結(jié)、交流閱讀感受,領悟?qū)懛ǎ饾u養(yǎng)成不斷反思的學習習慣。
2.教學示例:五下“回顧·拓展七”:“交流平臺”。
①回顧課文,交流本組課文中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
自我回顧,同桌交流,全班交流:誰留給自己的印象最深,他為什么會給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
、谝劳形谋荆涣鲗W習描寫人物方法的心得體會。
A.快速瀏覽本組課文,思考作者運用了哪些方法刻畫人物。
B.小組交流:把本組課文中最能表現(xiàn)人物特點的地方找出來,推薦給大家,并說說理由。
C.全班交流:重溫本組相關(guān)重點句段,總結(jié)寫法。有時間還可交流從課外閱讀中對人物描寫方面的心得,并結(jié)合具體片斷加以說明。
、劢Y(jié)合習作,交流運用描寫人物方法的心得體會。
A.讀自己的習作,思考運用了哪些從本單元學到的寫人方法表現(xiàn)習作中的人物。
B.組內(nèi)交流,評選出優(yōu)秀習作,并針對習作中描寫人物的具體片斷進行重點討論,看看小作者采用了哪些寫人的方法使人物形象鮮明、呼之欲出。
C.全班交流,共賞精彩,共議不足。
、芙Y(jié)合實踐,鞏固運用描寫人物的方法。
A.進一步運用學到的寫人方法修改習作。
B.將運用寫人方法最成功的一段話附上體會,編成小報,全班傳閱。
3.操作要領。
①自讀自悟,自主發(fā)現(xiàn)。
②總結(jié)交流,重在提升。
、塾行卣,豐富積累。
④讀寫實踐,鞏固運用。
4.年段特點和注意事項。
、俚湍昙墶拔业陌l(fā)現(xiàn)”主要是引導學生了解漢字的特點及構(gòu)字規(guī)律,掌握識字的方法,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養(yǎng)成注意發(fā)現(xiàn)的習慣,使學生從發(fā)現(xiàn)中提高自信,不斷獲得學習的動力。教學時要注重引導學生親歷自主發(fā)現(xiàn)的過程,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要學會等待,不以教師或優(yōu)生的發(fā)現(xiàn)結(jié)果代替全體學生的發(fā)現(xiàn)過程,同時也需要教師巧妙的引導和適時的總結(jié)。
②三年級“我的發(fā)現(xiàn)”主要了解漢字構(gòu)字特點、詞語之間的聯(lián)系以及表達方法和標點應用等知識,四年級則重在引導學生認識、了解一些語言現(xiàn)象,初步掌握一些讀書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中年級的自主發(fā)現(xiàn)性更強,發(fā)現(xiàn)的范圍也有所擴展,教材為學生交流某一方面的發(fā)現(xiàn)留有較大的余地,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把所習得的方法運用于閱讀、說話、習作等其他學習活動之中。
、鄹吣昙墶敖涣髌脚_”由“我的發(fā)現(xiàn)”發(fā)展而來,引導學生在一組教材或一個階段學習之后,交流所獲得的語文知識、語文能力、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編者把交流的重點放在讀寫方法、習慣上,體現(xiàn)了對語文課程特點的把握和培養(yǎng)學生讀寫能力的重視,但交流、總結(jié)的內(nèi)容可以不受其限制。如果把一組課文的教學看作是一個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回到實踐的認識發(fā)展過程,“交流平臺”就起著幫助學生把認識由感性上升為理性再用來指導實踐的`作用。教學時要注意內(nèi)容上的“瞻前顧后”,并在大量的讀寫實踐中讓學生獲得比較系統(tǒng)、實用的讀寫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板塊二】“日積月累”:認讀積累,拓展運用
1.教學目的。引導學生通過讀、背、寫等實踐活動積累詞語、句子、詩歌、短文等精彩的語言材料,并進行語文基礎知識的綜合練習。
2.教學示例。二下語文園地三“日積月累”——我會填。
①出示詞語(去掉“的”字),自由讀,指名讀,正音。
、诔鍪灸依ㄉ鲜鲈~語的情境圖——美麗的小城鎮(zhèn),用詞填空。
一次引導:用上述詞語形容圖畫,如明亮的窗戶。
二次引導:“明亮的”還可以形容什么?
三次引導:除了用書上的詞語,還可以看到什么說什么,想到什么說什么,格式:_____的_____。
、郦毩⑼瓿蓵暇毩暎阑z,教師巡檢。
④在說句中鞏固積累:這兒有_____的_____。
、菰谡f話中運用積累,用以下句式說一段話,也可以個性表達:這是一座_____的_____,這兒有_____的_____,有_____的_____,還有_____的_____。
3.操作要領。
①認讀正音,交流發(fā)現(xiàn)。
、诙鄻幼R記,豐富積累。
③創(chuàng)設情境,鞏固運用。
、芎献骰ブF(xiàn)場檢測。
4.注意事項。
、僦卦诜e累,讀準記住是首要的。但教材只是例子,可適度拓展,豐厚積累。
②正確理解能促進有效積累,尤其是中高年級。但不是機械地講解,而要在合適的情境、活動中滲透適當?shù)睦斫。注意把握好度,如低年級的古詩文積累重在誦讀,能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也不作硬性要求。
③積累的目的是運用!叭辗e月累”的內(nèi)容大多是孤立的詞句,而語言的學習只有在具體的語境中才有意義。因此要多創(chuàng)設語境,多創(chuàng)造實踐機會,實現(xiàn)有效積累、有效遷移。
、艹浞职l(fā)揮合作小組的作用,實現(xiàn)課內(nèi)積累、當場檢測,盡量不延至課外。
【板塊三】“成語故事”:拓展閱讀,文化熏陶
1.教學目的:既是結(jié)合本組課文的拓展閱讀,同時又讓學生受到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
2.教學示例:五下“回顧·拓展七”:“成語故事”——《入木三分》。
、僮杂勺x,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地方不懂。
、诼(lián)系生活實際,交流讀后的體會和受到的啟發(fā)。
、蹚褪龉适。
、芡卣菇涣鳎ü┻x擇):
主題拓展:你還知道哪些勤學苦練終有成就的故事?請你講一講。
人物拓展:你還知道王羲之的哪些故事?請你講一講。
類別拓展:你還知道哪些成語故事?請把成語寫下來。
3.操作要領。
、僮灾鏖喿x,悟意質(zhì)疑。
、诼(lián)系生活,交流感受。
、壑v述故事,文化熏陶。
④拓展積累,豐富視野。
4.注意事項。
①“成語故事”屬于拓展閱讀,應區(qū)別于課文教學,以自主閱讀為主,適當交流,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來一起討論。
②可相機引導學生開展主題性課外閱讀,豐富積累,進行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
【板塊四】“趣味語文”:品味妙處,感受多彩
1.教學目的。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讓學生在游戲中、活動中學語文,感受祖國語言的豐富巧妙,培養(yǎng)熱愛祖國語言的情感,同時積累語言。
2.教學示例。五下“回顧·拓展八”:“趣味語文”。
、僦辽偬崆耙恢懿贾脤W生搜集趣味廣告,重點關(guān)注廣播、電視、報紙、網(wǎng)絡、街道上的廣告。
、谧灾鏖喿x,交流自己對廣告的理解,領悟廣告語的言外之意和表達效果。
、坶_展“廣而告之”現(xiàn)場模擬活動,交流各自搜集的趣味廣告,再次感受廣告語的無窮魅力和意趣。
④自創(chuàng)廣告語,師生共同評議。
3.操作要領。
、偬崆安贾,搜集拾趣。
、谧灾鏖喿x,交流悟妙。
、弁卣寡由,快樂積累。
4.注意事項。
、偬崆安贾脤W生搜集整理相關(guān)資料,豐富教學內(nèi)容;課上課后相機拓展,延伸教學觸角,充分發(fā)揮以一個帶一類的輻射作用。
、谠谧灾鏖喿x,交流拓展中了解、感受祖國語言的豐富,表達形式的多樣,領悟語言文字的妙處、意趣、韻味及背后所彰顯的精神、態(tài)度等。
、鄄煌瑑(nèi)容、不同類型的閱讀材料教學重點不同,如關(guān)于詩詞、對聯(lián)的佳話重在欣賞、補充、積累,繞口令、猜字謎等要在趣味實踐活動中感悟其意趣和精彩,而廣告語之類則要鏈接生活,并嘗試遷移、創(chuàng)作。
【板塊五】“寬帶網(wǎng)”:搜集交流,拓寬渠道
1.教學目的。主要是通過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拓寬語文學習的渠道,加強課內(nèi)外的聯(lián)系。
2.教學示例。二下“語文園地三”:“寬帶網(wǎng)”。
①課前主動搜集相關(guān)資料。
、谧宰x“寬帶網(wǎng)”,了解信息。
、垩菔静糠置褡鍒D片或錄像,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你知道畫面上的人是哪個民族的嗎?你是根據(jù)什么知道的?
、芡卣寡由?砷_展交流匯報活動,如展示、介紹自己搜集的資料,并說說是怎樣了解到的;也可開展知識競賽。
3.操作要領。
①課前主動搜集。
、谡n中閱讀交流。
、壅n后拓展延伸。
4.注意事項。
、賹拵ЬW(wǎng)有“資料補充”和“拓展活動”兩個方面的功能。但不能將知識教學作為根本目的,而應以學生自己搜集、相互交流相關(guān)信息和方法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從多種途徑收集信息的能力。
②不是讓學生上網(wǎng),而是借網(wǎng)絡中的這個名字,拓寬語文學習的內(nèi)容和渠道。可引導學生課前多種途徑搜集相關(guān)資料,也可于課后繼續(xù)拓展延伸。
【板塊六】“課外書屋”:推薦品味,引導閱讀
1.教學目的。介紹、引導學生讀課外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特別是讀中外兒童文學名著。
2.教學示例。五上“回顧·拓展三”:“課外書屋”。
、賹W期初教師推薦書目,并征求學生和家長的意見,確定本期共讀《森林報》,制定閱讀計劃,網(wǎng)上訂購書本。
、谧杂山M合,成立書友隊,小組共讀,教師相機指導。
、坶_展班級讀書會。
A.書情盤點-----檢查對書本基本內(nèi)容的了解,交流總結(jié)方法。
B.書香茶舍-----學生談感受、品語言,交流總結(jié)方法。
C.書訊快遞-----推動學生的后續(xù)閱讀。
3.操作要領
①好書推薦,激發(fā)閱讀興趣。
、谥贫ㄓ媱潱探o閱讀方法。
③跟進指導,提高閱讀實效。
、馨嗉壸x書會,提升閱讀質(zhì)量。
4.注意事項。
、佟罢n外書屋”可以和整個學期的課外閱讀計劃結(jié)合,提前布置閱讀;可以配合單元專題,重點推薦一本,順便推薦一批;還可以配合課文的學習推薦其他書籍。值得注意的是,三四年級沒有安排“課外書屋”,也要配合課文的學習引導學生讀整本的書,如四年級上冊重點閱讀《格林童話》和《愛的教育》。這樣,才能有效落實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課外閱讀量的任務。
、诓荒苤粷M足于好書推薦,還要給予一定的課外閱讀方法指導,加強過程督導,指導學生作適當?shù)淖x書筆記,扎實開展親子、師生、生生共讀和其他豐富多彩的讀書交流匯報活動,將其納入書香班級建設活動中,形成長效機制。
。ㄋ模┖罄m(xù)鞏固:教學延續(xù),運用鞏固
“語文園地”既是聯(lián)結(jié)知識與方法的紐帶,又是溝通書本知識與實踐運用的橋梁。它的教學是循序漸進的,要使學生真正學到學習方法,增長語文能力,還必須在其后的課堂教學和實踐運用中不斷鞏固、內(nèi)化。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 篇12
在漫長的暑假里,我把自己關(guān)在書房里,認真研讀了《小學語文教學策略》。這樣做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我還沒有理解語文的本質(zhì),不確定教學重點在哪里;二是我希望成為一個讓學生熱愛語文的語文老師。
作為一個半路出家的語文老師,我內(nèi)心忐忑不安,既有害怕,又有欣喜,感受復雜多樣。經(jīng)過一年的教學經(jīng)驗,我漸漸進入了自己的教材,但每次上課總有太多的混亂,總覺得目標不夠明確,課堂效率也被暫時拋在一旁。我陷入了困境,不知道應該如何上好語文課。
直到我拿到《小學語文教學策略》這本書,我就沉浸其中,捧著一杯茶,在書房里貪婪地讀了好幾天。漸漸地,我的.思路清晰了。原來語文教學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是智慧的體現(xiàn),語文課堂就是讓學生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肯定、展示自我成功的舞臺。只有我們另謀出路,讓每個學生感覺獨特而杰出。通過學習,我明白了以聽、說、讀、寫為基礎的語文精髓,我的語文課堂也必須時時刻刻注重促進學生在這四個方面的提高。簡言之,通過語文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語音識別力、語義理解力、話語評估力,以及加強視覺和手勢等手段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要正確完成閱讀與寫作活動。這包括識字、理解和一定的閱讀速度。
在學習語文方面,興趣非常重要,語文水平的提高必須需要時間的積累,沒有一朝一夕之功。因此,首先必須從培養(yǎng)興趣入手,必須創(chuàng)造條件,構(gòu)建一個良好的語文學習氛圍。為了引起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解決精神食糧不足和糟糕的語文學習環(huán)境,學校應有一定數(shù)量的藏書,特別是中外文學經(jīng)典(古代和現(xiàn)代),應有必要的工具書,如字典、詞典等。還應該訂購一些報刊雜志,提供一些適合學生閱讀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書籍,以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同時要注意引導和示范,將精彩內(nèi)容介紹給學生,以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我相信“開卷有益”是一個真理,每當我“開卷”時,總是能夠獲得一些收獲,這就是激勵我不斷學習的動力所在。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 篇13
教育是一項光榮而偉大的事業(yè),而常規(guī)教學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常規(guī)教學,教師可以向?qū)W生灌輸知識,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在我長期參與常規(guī)教學的過程中,我積累了一些教育心得體會,通過總結(jié)和分享,我希望可以為教育界的同仁們提供一些啟發(fā)和借鑒。
常規(guī)教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首先,它能夠提供學生們必要的基礎知識,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常規(guī)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培養(yǎng)思維能力,學會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此外,常規(guī)教學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幫助他們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正是通過這些方面的深化,常規(guī)教學才能充分發(fā)揮其教育的作用。
在常規(guī)教學中,教學方法的選擇是至關(guān)重要的。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因此,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特點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在我的實際教學中,我嘗試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注重互動與合作,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我還嘗試了啟發(fā)式教學,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和探索知識。這些方法的嘗試有效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他們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
在常規(guī)教學中,師生互動是促進教育效果的關(guān)鍵。通過與學生的互動,教師能夠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糾正他們的錯誤和不足,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的困難。同時,師生互動也能夠增強師生之間的感情,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提高教育教學的效果。在我的教學實踐中,我盡量與學生保持良好的溝通,鼓勵學生參與課堂討論,關(guān)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幫助他們?nèi)姘l(fā)展和成長。
常規(guī)教學的評估與反思是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能夠幫助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改進教學方法。在我的教學實踐中,我經(jīng)常與同事們進行交流和討論,分享我的教學經(jīng)驗和困惑,取長補短,相互提高。此外,我也會不斷地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評估和反思,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只有不斷進步和改進,才能提升常規(guī)教學的質(zhì)量,更好地為學生的發(fā)展和成長服務。
通過以上幾方面的探索和實踐,我對常規(guī)教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體會。常規(guī)教學不僅僅是教師向?qū)W生灌輸知識的過程,更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過程。在今后的教育實踐中,我將會堅持不懈地探索和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為學生們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務。同時,我也期待著與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共同進步和成長,為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貢獻我的力量。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 篇14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面對如何教好學生,如何勝任這份使命?我深感責任之重大。在這漫漫之路摸索,不斷前進中,我覺得,要上好課就應該了解教材、理解作者的意圖、錘煉學生。
開學初,我瀏覽了下新書,根據(jù)教材及我班學生情況制定了相應的教學計劃,盡可能的體現(xiàn)編者意圖。在備課時,認真研究課文,根據(jù)大綱、編者意圖以及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去追蹤作者的思路,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
上好課的前提是備好課,而要備好課,不能光依賴于“教參”,要讓學生學好一篇課文,教師先要反復研讀課文,摸清課文的思路、抓住重點詞語、弄清重點詞語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歸納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在這方面,我自認為做的還不錯。
其次就是設計好教學環(huán)節(jié)。我認為,在制定教學環(huán)節(jié)時,教師要像導演一樣,精心設計出層次性清、操作性強、實效性高的引導學生自我實踐的課堂活動程序。要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實際,把握住教學必須突出的重點和需要解決的難點,圍繞一個“讀”,做到以問促讀、讀必所思,以議細讀、讀能明理。把學生的自讀、教師的范讀、師生的齊讀等形式有機地安排在初讀、細讀、精讀等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要精心設計課堂設問,每次讓學生讀書時,都必須帶著問題去讀。杜絕“小和尚念經(jīng),有口無心”的讀法。課堂設問要有思維的容量、思考的價值、恰當?shù)纳疃,著眼點要放在文章的關(guān)鍵處、作者的精心構(gòu)思處、事物的聯(lián)系處、學生的不意處、情感的發(fā)展處以及內(nèi)容的矛盾處。相信,如果能做到這些,將會是一節(jié)不錯的課。而實際操作過程中,總有太多的不如意。有時明明是a想法,上課時卻變成b法了。越是想上好,越容易出差錯,不成熟,令我汗顏。
有人說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shù)。作為語文老師,要想在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效果,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氣氛也是很重要的。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其知識,人格和威信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響學生情感、制約課堂氣氛的關(guān)鍵要素。教師每上一堂課前應以滿腔熱情的積極狀態(tài),將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使學生的心隨著教師的情感而奔騰澎湃。只要我們從內(nèi)心深處去熱愛學生,關(guān)心學生和愛護學生,積極主動地創(chuàng)造條件,這樣學生就會從中潛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和感染,課堂也將不再空乏,學生也將不再是可憐的傾聽者。
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動地向?qū)W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jié)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通過收集與閱讀,為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奠定了基礎。例如在教學《九寨溝》前,我讓孩子在對課文內(nèi)容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搜集有關(guān)水鄉(xiāng)的資料。而在上課時,不僅講授課文知識,還訴說了一些課外的知識,激發(fā)孩子的興趣,為閱讀打下伏筆。
將近一學期以來,我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不斷學習相關(guān)理論,積極摸索有效的教學方法。
課前,從點滴入手,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查找資料,精心備課,課上努力創(chuàng)設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fā)興趣,教給了學生知識,更教會了他們求知、合作、競爭,培養(yǎng)了學生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方法,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實在,確有所得,向40分鐘要效益。組內(nèi)每一成員都能扎扎實實做好常規(guī)工作,做好教學的每一件事,切實抓好單元過關(guān)及單項檢測,真正將考試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促進教師提高改進教學的手段。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教學工作苦樂相伴。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干”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相關(guān)文章: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07-19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05-08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06-18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經(jīng)驗02-05
農(nóng)村小學語文教學心得11-06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心得06-13
小學語文教學培訓心得03-19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精選15篇)01-09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精選15篇12-29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心得[實用]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