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音樂欣賞課
欣賞教學是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培養(yǎng)兒童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與手段。通過欣賞,它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感知能力和鑒賞能力,培養(yǎng)正確的審美情趣,而且還能潛移默化滲透思想品德教育,陶冶高尚情操。因此,欣賞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下面介紹幾種音樂欣賞課的好的教學方法。
一、運用語言畫面,幫助學生聯(lián)想
根據學生的身心與思維發(fā)展特征,采用語言和畫面的結合,是幫助學生運用聯(lián)想來欣賞音樂的較好形式預防法。根據音樂作品所表現(xiàn)的情感、內容,教師用生動的語言描繪出來,或繪出一幅幅畫,使學生隨著音樂的進行產生聯(lián)想,把聽覺和視覺形象聯(lián)系起來,再輔以啟發(fā)式的提問,從而使學生能更好地感知理解音樂。例如,欣賞琵琶協(xié)奏曲《草原小姐妹》,教師可以用講故事的形式,用生動的語言把樂曲表現(xiàn)的內容描繪出來,讓學生根據教師的語言描述,在欣賞過程中逐步感知音樂。又如:欣賞《歌唱二小放牛郎》,我們可以把劫夫所作的這首歌曲繪成連環(huán)畫的形式讓學生欣賞,使兒童在視聽相結合的情境中感知音樂,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與想象,達到更好地理解與表現(xiàn)音樂的目標。
二、熟悉音樂主題,理解樂曲的內涵
音樂主題是音樂作品的核心,是樂曲結構與發(fā)展的基礎。如欣賞挪威作曲家寫作《的杜鵑圓舞曲》,該曲的第一圓舞曲以豎笛模擬杜鵑“咕咕”的叫聲所構成的動機為核心,運用重復、摸進、變奏等手法發(fā)展而成。它以輕快、活潑的節(jié)奏和清新、流暢的旋律,描繪出一幅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的美好景象。在欣賞這首曲子時,如果學生對這些音樂主題不熟悉,就很難理解音樂。因此,在欣賞教學中,首先要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音樂的主題上來,然后,再把寫好的音樂主題的大張紙片展示在黑板上,由教師范唱或在鋼琴上演奏出來,或者要求學生用試唱的方法,將音樂主題唱出來等等作法,這對欣賞教學無疑是大有裨益的。此外,在教學中,用邊聽、邊內心哼唱,教師適當提示的方法,也能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
三、運用聯(lián)系對比,介紹有關音樂表現(xiàn)手段的知識
介紹音樂表現(xiàn)手段等方面的知識,是小學音樂欣賞教學重點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培養(yǎng)學生更好地感受、理解音樂的手段。因此,音樂表現(xiàn)手段等方面指示的接受,必須貫穿在欣賞教學過程之中,使學生初步懂得旋律、潔白、節(jié)奏、速度、力度、音色、調式、調性、曲式結構等表現(xiàn)手段在音樂中的意義。然而,在欣賞教學中,單純地介紹這些音樂表現(xiàn)手段的知識,確實比較抽象、枯燥,如果能夠充分運用聯(lián)系對比的方法,學生可能更容易接受、理解。例如首先讓學生聆聽《請來看看我們的村莊》這首活潑輕快的歌曲,爾后欣賞雄壯威武的〈共產兒童團歌〉,或悲傷動人的《歌唱二小放牛郎》,或者先聆聽管弦樂曲《森吉德碼》,后欣賞海頓第94交響曲《驚愕》第二樂章等不同情緒,不同形式、體裁的作品。在教師的具體引導下,通過反復的對比欣賞與及時講解、點撥,就能逐步地使學生懂得、理解到節(jié)奏、曲調、音色、力度、速度等這些表現(xiàn)手段在音樂中的深刻意義。從而可使枯燥、抽象的音樂常識教學,變成直觀可感、易于接受的講解,進而更好地增強學生的音樂知識,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四、利用參與性律動,促進學生對樂曲的理解
充分利用參與性律動,幫助或加深學生對樂曲情感的體驗、理解,對小學階段的音樂欣賞教學來說,是一種行之有效而富于創(chuàng)意的方法。它不但能促進欣賞活動與內心節(jié)奏感訓練的有機結合,而且對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感受、表現(xiàn)能力與聆聽音樂時,要求學生隨著音樂的進行,用手輕輕拍出各種節(jié)拍、節(jié)奏,這樣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樂感特別是內心節(jié)奏感。又如在器樂欣賞的綜合性教學階段中肯積極啟發(fā)學生所者音樂的旋律,進行參與性律動,或打擊樂演奏,或即興隨樂表演。充分運用這種參與形式,不僅能促進、加深學生們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領悟能力,增強樂感,而且還能增添課堂氣氛,使欣賞課更生動活潑。
中小學音樂欣賞課的有效教學手段:
一是應用多媒體課件。“多媒體課件”是高科技發(fā)展的產物,它改變了過去音樂欣賞課單純以“聽”為主的教學手段,通過視頻、音樂和講解相結合,刺激多個感官,讓學生在真實的音樂環(huán)境中感受音樂的魅力。它能幫助學生進入樂境,幫助學生展開想象,幫助學生強化思維,幫助學生提高記憶,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二是體驗純音響。婉轉躍動的旋律、悅耳的音色、美妙的和聲與節(jié)奏音型的樂曲,能給人極大的情感滿足,引發(fā)絢麗遐想。在古代,孔子欣賞韶樂時,激動異常,發(fā)出“三月不知肉味”的感慨,可見,優(yōu)美的音樂有多么大的魅力。因此,在音樂欣賞課中體驗純音響,能夠調動學生的思想情緒,使學生更清晰地理解音樂作品,體會作品表達的思想內涵,從而升華學生的思想和激發(fā)學生的斗志。
三是播放電影片段。中小學生的感受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而以往的音樂課本教材中,歌曲只有聽覺形式沒有視覺形象,單調乏味,學生受制于教材,不能直觀感受到形象。電影片段中的影視歌曲是為電影量身定做的,與情節(jié)、內容密切相關,引用電影片段,能使學生看到伴隨故事情節(jié)響起的電影主題曲和插曲,既容易理解,又便于記憶,非常適合廣大中小學生。
四是講解作品。雖然多媒體、音響等等一些現(xiàn)代教學手段和工具的出現(xiàn),使得課堂講解變成“輔助手段”。但是,由于中小學的學生閱歷淺、知識不夠豐富,思想不夠成熟,對于作品的由來和發(fā)展了解不深,不能正確的發(fā)揮想象力,對作品的理解也會有大的偏差。因此,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生動而易懂的講解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一步步地引導學生去理解和欣賞,這樣才能做到真正的“欣賞音樂”。
五是“動”“靜”結合。由于中小學的學生活潑好動,思想活躍,音樂欣賞課要根據這一特點,把動與靜結合起來,充分運用表情、眼神、手和身體動作,把音樂節(jié)奏有規(guī)律地再現(xiàn)出來,帶領學生去感受音樂,體驗音樂。律動簡單易做,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節(jié)課堂氣氛,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造力。
【音樂欣賞課】相關文章:
音樂欣賞課教案02-07
音樂欣賞課教學反思04-11
音樂欣賞課教案(精選21篇)01-14
《瑤族舞曲》欣賞課教案10-13
音樂噴泉大班音樂教案11-20
如何使用QQ音樂裁剪音樂07-26
背景音樂純音樂01-06
《快樂的音樂》音樂教案(精選11篇)05-16
《音樂對比欣賞》大班音樂教案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