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難忘的一天》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難忘的一天》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難忘的一天》教學反思 篇1
本以為已經(jīng)很了解本班的學生們,今天上完《難忘的一天》后,我發(fā)現(xiàn)我錯了。引入時我提了一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問題:“每個人都有難忘的日子,你最難忘的一天是哪一天,為什么難忘?”想象中肯定是小手爭先恐后地舉起來,一個個躍躍欲試搶著發(fā)言,可是教室一片沉寂。為了打破僵局,我只好在一旁遞點子:“你的生日呀、節(jié)假日、高興的、難過的日子等都可以說說!苯K于有幾只猶豫的小手舉了起來。聽過幾個孩子的發(fā)言,其他孩子仿佛若有所獲。想想,大人們要說難忘的日子可多了,在腦海里隨便都能搜出好幾個,可是七、八歲的孩子,有多少人生經(jīng)歷呢?而且農(nóng)村的孩子又有多少機會接觸令人驚奇的、新鮮的事物呢?能像課文里見到國家領導人的人又有多少呢?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一直注重識字、寫字。每天上課,絕大部分時間都是“認、認、認;寫、寫、寫”很少分析文意,理解詞語。本課有許多描寫人物心情和表情的詞語,我懷著試一試的心理讓他們邊讀邊勾出表示心情和表情的詞。一會兒,紛紛舉起手來,聽了發(fā)言我才發(fā)現(xiàn),他們對這種詞語相當熟悉,因為經(jīng)常能在周圍人以及自己身上出現(xiàn)類似的'現(xiàn)象。我順勢又進一步:“它們常用在哪些人身上?”一生說:“‘慈祥’用在老人身上。”一生補充:“‘和藹可親’一般也用在老人身上,‘微笑’所有人都可以用!北疽詾楦呱铍y測的問題想不到就這樣迎刃而解了。
結尾小作者說:“我忘不了這一天,也忘不了自己肩上擔負的責任!睂W生們不明白“肩上的責任”是什么。有的說要努力學習;有的說學習知識、學習本領的目的是將來找到好工作……他們的答案很現(xiàn)實,很貼近生活。雖然與小作者樹立遠大志向,將來報效祖國的想法有一定差距,但也并不矛盾。接下來,我會利用國慶節(jié),以及第三單元,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的課文教學引領他們“志存高遠”“胸懷天下”的志向。相信到時再來談談“肩上擔負的責任”他們會有不一樣的認識。
《難忘的一天》教學反思 篇2
從這篇教材來說,篇幅比較長,記敘了一件我為鄧小平爺爺表演電子計算機,受到了鼓舞的事情。如果按部就班地往下上,感覺平淡突不出重點。
從學生角度來說,二年級了,應該具備一些基本的理解詞句、圈圈劃劃的能力。
所以,我決定把重點放在詞句的品讀。把圈圈劃劃能力的培養(yǎng)與課文的理解、朗讀相結合。
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教師要求劃出相應的詞語,學生容易劃成句子或短句。分不清神態(tài)和動作。
分析:前一個問題反應“詞語”與“句子”概念混淆,跟原來沒有專門的劃過,感到比較陌生有關,從難度上看,劃詞語要比劃句子難。
對策:課堂上板書重點詞語,加深學生對“詞語”這個概念的`認識。
課后抽查學生的語文書,及時糾正錯誤,個別指導,也告訴孩子如果劃錯了在同學匯報后要及時改正。
本課不足:重點句段的朗讀多以齊讀為主,個別讀缺乏,使得雖然詞句理解都比較到位了,但是學生朗讀的增量不明顯。
好的地方:抓住了兩個大問題:
1、為什么我的心情一開始比較緊張,后來就平靜下來?
2、為什么說“我”忘不了這一天?
《難忘的一天》教學反思 篇3
在《難忘的一天》中,我們又見到了敬愛的鄧爺爺,他還是那么親切,還是那樣話語簡介而且目光深邃。他用發(fā)自內心的笑容和兩次緊緊的握手,表達了對下一代的關心,對祖國未來的展望!坝嬎銠C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這句話的分量和他超前的眼光,我們今天深深地體會到了。
在進行這一課的教學準備中,我的`設計理念是:創(chuàng)設寬松愉悅、民主平等的對話氛圍,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激發(fā)學生對偉人的崇敬之情。讓朗讀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使學生在自讀自悟的過程中,在和諧互動的情境中,自主學習,主動交流,進而認識生字,理解文本,體悟情感,產(chǎn)生共鳴。因而,我在教學開始讓學生回憶鄧爺爺在天壇公園植樹的情景,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入手,實現(xiàn)新舊知識的自然連接,有利于誘發(fā)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對鄧小平爺爺有一種親切之感,能夠產(chǎn)生親近文本的欲望。在認識生字的過程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你能給這些生字再找一些朋友嗎?”多次重復要認識的生字,以便于學生記憶。在自讀課文之前,我為學生提出了目標:不加字,不漏字,不回讀,不讀錯字音,不讀破句子。在檢查讀文的時候,我采用指名讀,開火車讀,以及展示讀的方式,讓學生匯報讀書情況,這樣做的目的是喚醒學生的自主意識,為他們提供足夠的自主讀書,觸摸文本的機會,使文本能夠開口講話,讓學生都能正確、連貫地朗讀課文,切實培養(yǎng)學生地認讀能力。由于前面時間花費較多,以至于指導書寫有些倉促,我應該騰出一定的時間放手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與實踐發(fā)現(xiàn)字形的特點和書寫的規(guī)律,提高識字和寫字的效率。
《難忘的一天》教學反思 篇4
《難忘的一天》主要寫了“我”為鄧小平爺爺做電子計算機表演,得到鄧爺爺贊許的事。文章通過“我”表演前、表演時、表演后的心情變化及鄧爺爺?shù)纳駪B(tài)、動作、語言的描寫,表現(xiàn)了鄧爺爺對少年兒童的關懷與期望。課文共六段。第一段講1984年2月16日,“我”為鄧小平爺爺做了電子計算機表演。第二段講“我”見到鄧爺爺之前緊張、激動的心情。第三段講“我”和鄧爺爺見面的情景。第四段講“我”進行計算機表演。第五段講表演后鄧爺爺詢問情況,并提出“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第六段講這一天讓“我”終生難忘。
在教學過程中,我先講了自己難忘的一天,再讓學生簡單介紹自己難忘的一天,從而揭示了課題,并且讓學生理解了這一天是印象深刻的,是有意義的。在課文學習上,我以字、詞、句的.訓練和朗讀訓練為主。學習字詞時,學生小組合作共同探討識字方法,一起學習生字詞,這樣效果很好。理解課文時,我讓學生在反復讀的基礎上找一找課文中體現(xiàn)小作者心情的句子,并且交流總結:表演前又緊張又激動——表演時緊張的心平靜了下來,沉著操作——表演后興奮。并抓住句子中:怦怦地、慈祥的微笑、高興地、緊緊地、和藹可親等詞語進行品讀,讓學生體會作者緊張而激動的心情和鄧爺爺?shù)暮吞@可親。理解難句“我忘不了這一天,忘不了肩上擔負的責任。”時,我先讓學生讀,再說體會。孩子們交流后,最后我加以小結讓他們理解這句話。
《難忘的一天》教學反思 篇5
上課很長時間感覺到自己似乎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也很難融入到課堂當中,對于我近一個多月的教學,我上的最好、令我最滿意的一顆是《難忘的一天》。在備課時,我感覺這篇文章較長,生字較多,課文的對話也較少,對于學生來說,準是一篇比較難啃的課文,也很難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所以在設計這篇課文過程中我感到很困難。
上課時問題的出現(xiàn)如我的料想,這篇文章太長,生字、生詞梳通課文就用去了一個半課時,但慶幸的是學生終于讀通了課文,生字也都熟悉了。在整篇課文的品讀之前,我引導學生概括課文的內容,可能是學生讀課文的次數(shù)較多,他們對課文比較熟悉,當我問他們作者沒表演前心情是怎樣的?他們回答:“緊張、激動”“表演過程當中呢?”“平靜”“表演完之后呢?”“興奮”學生的回答可謂是相當準確,在此過程當中,提問第一個問題時我把手放在胸前,右手按住胸,示意平靜,第二個問題時右手在左手的上方不停地動,第三個問題的時候再從高處放下,同時伴隨著表情的變化,學生對我的身勢語可謂是徹底領會了。
在品讀課文的過程中,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我將沒個問題的設置放到他們在課本中能找到的地方,激發(fā)學生的'發(fā)現(xiàn)欲,每當有學生的答案呼之欲出又打坷兒時,我都江堰市用著急的語言和身勢語去激發(fā)他,也激發(fā)其它學生的發(fā)言欲望。在這堂課上,每位學生都非常積極,就連平時都不怎么愿意回答問題的學生也行動了起來。整堂課學生的積極性空前地高,與此同時我也發(fā)現(xiàn)自己其實也很投入,不論是我的語調變化、身勢語還是表情變化都是一種自然地流露。教學過程要求教師要投入,這種感情的投入應當是不帶有任何的虛假、任何地表演成分,那是一種從心底里最自然的展現(xiàn)。要想上好課,讓學生緊隨你,那么我們自己確實必須是真實的。
【《難忘的一天》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難忘的一天課后反思通用12-06
難忘的啟蒙教學反思06-13
《師恩難忘》教學反思09-17
難忘的八教學反思02-23
我的一天教學反思04-09
小明的一天教學反思04-09
《失去的一天》教學反思04-09
《師恩難忘》教學反思通用03-23
《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學反思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