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海睡了》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大海睡了》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海睡了》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海睡了》教學反思1
現(xiàn)代多媒體走進了課堂,成為了一種非常好的教學手段:相比與一塊黑板、一支粉筆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多媒體教學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能調動他們的各種器官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更加形象,更加有效!洞蠛K恕肥且皇渍Z言優(yōu)美且極富想象力的詩歌,描繪了風平浪靜、明月高懸的夜晚大海的美麗景色。
在進行該課的教學設計時,我針對教材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教學中運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比如配樂朗讀、大海視頻播放,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感知課文,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多媒體手段很適合在本課運用,它能使整個教學過程錦上添花。對于這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安排我也進行了深入思考,分析了優(yōu)點和缺點,在此我與大家一起分享。
優(yōu)點:
一、緊扣生活,引入新課
1、學生的已知經驗是其思維的源泉。首先,我問學生:“同學們,見過大海嗎?”“你見過的大海是什么樣的?”在一部分學生驕傲地說出了自己對大海的感受后,我及時邀請大家到大海去旅游,進一步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學習的欲望被初步激發(fā)。
2、出示多媒體課件,播放大海視頻。隨著畫面的展示,大海時而風平浪靜、時而波瀾起伏、時而驚濤拍岸……千姿百態(tài),盡顯眼前。教師和著音樂娓娓道來,強烈的感受,使學習欲望被再次激發(fā)。
二、指導看圖,整體感知
出示課文中插圖的課件,在學生觀察插圖時,相機引導他們從上到下說明圖意。在體會月亮、星空、海鷗、大海多個個體美的同時,感受整個畫面的和諧。這樣做,可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地觀察事物的能力,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整體感知。
三、讀中感悟,悟中生情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閱讀教學以讀為本,尤其是對低年級的'學生更不能做過多的講解,而應多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學生反復朗讀,注于目,出于口,聞于耳,記于心,就能深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學生讀得越充分,理解就越容易;學生理解得越好,朗讀就越有感情。因此,我的教學重點就放在如何采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將精讀訓練落到實處。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幾個步驟層層推進:
1、教師配樂范讀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進入課文,體會文中的美感,我采取了配樂范讀的形式。運用多媒體播放優(yōu)美的音樂,我和著節(jié)拍進行課文范讀。
2、抓住重點指導第一句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重在自悟。教學過程中,我抓住“大海睡覺了”這一部分,提出“你從哪里讀出大海睡覺了?”“此時大海為什么能睡覺?”(多媒體課件出示問題,讓孩子清楚明了)由此展開學習,引發(fā)出大海的“睡”與風兒、浪兒的“不鬧”“不知”有關,進而了解風吹浪打、風平浪靜的內在聯(lián)系。
3、合作體會練讀第二句
有了第一句作為基礎,第二句的學習可以立足于學生自己體會感悟,充分發(fā)揮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教師適當進行點撥指導。先讓學生邊看圖邊自由讀第二句,說說大海睡著了是什么樣的?再在小組內討論,說出自己的體會。在學生充分合作的基礎上進行全班交流,教師適當點撥,就能較好地突破“大海抱著明月,背著星星”,其實是明月、星星的倒影照在大海上這一難點,增加了閱讀趣味性。
4、配樂背誦,理解感悟
結尾,教師趁熱打鐵,給時間讓學生當堂背誦,既積累了語言,又進一步深化對課文的理解。
四、欣賞音樂,總結延伸
運用多媒體播放歌曲“軍港之夜”,利用音樂創(chuàng)設的意境中引導學生思考:“大海打著香香的鼾,做著甜甜的夢,她會夢見什么呢?”利用多媒體的輔助,將課堂與音樂相結合,將課堂與課外相結合,不局限于課堂,不拘泥于教材,這也是我們大語文觀的追求。
我認為自己在教學中存在著一些缺點:
1、多媒體雖然創(chuàng)設了課文學習的意境,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但由于低年級孩子自控力不強,很容易被美麗的畫面吸引住注意力,繼而忽視了老師課堂上所講授的內容。
2、給學生的自主性還不夠。要培養(yǎng)小孩子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比如可以讓學生合作完成“大海睡了夢見了什么”的創(chuàng)作。但是實際教學中感覺還是放得不夠。
《大海睡了》教學反思2
本篇課文共8行兩句話,用親切自然、極富兒童氣息和想象力的語言,描繪了風平浪靜、明月高懸的夜晚大海的美麗景象。課文還配有一幅插圖,再現(xiàn)了詩句描繪的優(yōu)美意境,可供學生觀察,幫助理解課文,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體會詩句所描繪的大海夜景,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詩歌不長,內容淺顯易懂,語言流暢生動,讀來瑯瑯上口。在教學中,我沒有進行過多的講解,而是給學生留有較多的時間和空間進行自讀自悟,通過朗讀,體會詩歌所描繪的大海夜景,一個“讀”字應該貫穿始終。
教學中,我讓學生先聽老師朗讀課文,學生聯(lián)系課文插圖細聽,在腦海里出現(xiàn)寧靜大海的畫面。接著讓學生借助拼音把課文讀幾遍,達到讀正確、讀通順,再通過指點,讓學生讀出停頓,從而讀流暢整首詩。接著,通過指導看圖,引導學生在學會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同時進一步感受大海夜晚的寧靜和美麗,然后通過讀書把這一份感受表達出來。在想像中指導朗讀,理解字詞,在朗讀中對照畫面,體會詩境。語文學習不等于學習課文,對課文的教學也不應僅僅局限在課文本身,要盡可能地拓寬開去,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和能力。本首詩描繪了“大海睡了”的美,為了加深學生印象,我引導學生聯(lián)系電視中見到的白天的大海,風浪中的大海,使大海的動、靜得到對比,拋出一個問題“大海醒了”的景象該怎樣用詩的語言來表達呢?,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想象討論:學生思維火花不斷閃爍,在語言運用的同時領略了大海不同情態(tài)的美。而交流的過程更讓學生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在引導學生感悟“她抱著明月,她抱著星星”這兩句時,抓住“抱著”、“背著”著重理解,體會平時在生活中都是爸爸媽媽抱和背,感受大海象父母般的.溫暖,父母撫育自己的辛苦,睡覺時要靜靜的,不打擾他們,從而更好的達到朗讀的效果。接著我又引導學生看圖,并且理解大海媽媽有兩個寶寶呢,抱著月亮寶寶背著星星寶寶,用戶動作“抱”和“背”,理解詞語。
文中有很多的輕聲字,我特別強調輕聲字的讀法,輕聲字能讀準確了,才可能把課文讀好。一年級的學生還不認識幾個輕聲字,有些地方需要老師指導,通過反復聯(lián)練習,學生已經能把課文讀得有模有樣,最后做到熟讀成誦。
【《大海睡了》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大海睡了》教學反思(通用20篇)10-21
大海睡了教案03-10
媽媽睡了教學反思12-02
《媽媽睡了》教學反思05-16
《大海睡了》優(yōu)秀教案03-08
《媽媽睡了》教學反思(精選9篇)10-10
大海教學反思12-03
大海那邊教學反思11-22
大海啊故鄉(xiāng)教學反思03-29
二年級媽媽睡了教學反思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