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美術活動教案(通用22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活動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美術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小章魚的結構,學會分泥、揉球、小刀切塊、點小洞洞等制作方法。
2、在創(chuàng)作活動中,體驗操作活動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橡皮泥、泥工操作臺、工具小刀和小球棒
2、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師:小朋友們大家好!介紹小章魚,激發(fā)幼兒興趣。
二、播放視頻,幼兒根據(jù)微視頻一起動手學習制作小章魚。(章魚有圓圓的腦袋,腦袋上面有兩只眼睛、一個嘴巴、腦袋下面還有許多觸手)
三、與幼兒一起回憶最簡單的小章魚的制作方法。
1、分泥——先分成兩塊大小相同的泥,其中一塊揉成球,另一塊搓成條。
2、切塊——把搓成條的泡泡泥用塑料小刀切八塊,并揉成一樣大小的球做小章魚的觸手。
3、小球拼在一起成圈,把大球放到上面。
4、最后一個小球壓扁,用小球棒工具點出小洞洞,做成小章魚的嘴巴,用水彩筆把小章魚的眼睛輕輕地畫出來。
5、裝扮章魚——大膽想象、創(chuàng)作。
幼兒園美術活動教案 篇2
設計背景
這節(jié)美術課我是根據(jù)中班幼兒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及其生活經(jīng)驗,從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中挖掘題材,《帽子》是幼兒熟悉的感興趣的題材。在幼兒的興趣點上,鼓勵幼兒生成自己想創(chuàng)作的東西,豐富幼兒的內(nèi)心創(chuàng)作激情。在活動過程中通過讓幼兒觀察不同角度的帽子,讓幼兒知道每一種物體通過多角度觀察到的帽子形狀都是不一樣的。然后通過帽子的形狀進行借形想象。由于我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帽子,因此幼兒畫出來的形狀是各種各樣的,非常豐富。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多角度了解帽子的基本構造,大膽地進行借助帽子的“形”添畫想象。
2、培養(yǎng)幼兒發(fā)散思維能力和通過生活經(jīng)驗進行想象的.能力。
3、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重點難點
讓幼兒通過多角度了解帽子的基本構造,大膽地進行借助帽子的“形”添畫想象。
活動準備
實物:帽子課件畫紙勾線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實物帽子,引出課題。
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師:帽子有好幾種如功能遮陽、擋雨,還可以保暖,所以帽子所用的材料不同、款式也不同,今天代老師帶來的帽子是其中的一款。
二、整體觀察帽子的形狀和構造。
1、觀察帽子的形狀。
這頂帽子看上去怎么樣?像什么?
2、了解帽子的構造。(演示課件)
你們知道帽子可以分幾個部分嗎?
。ㄒ龑в變河^察帽子,根據(jù)幼兒說出的部分,引出帽蓋和帽檐)
3、教師小結:帽子是帽蓋和帽檐組成的。
三、局部觀察帽子,教師示范繪畫。(演示課件)
帽檐是什么形狀?上面有什么花紋?(特寫帽檐)
帽蓋的形狀是怎么樣的?上面有什么?看上去像什么?(特寫帽蓋)
3、轉換角度觀察。(教師選擇一種范畫)
1、從頂部上、下觀察,帽子的形狀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帽檐的形狀怎么樣,帽蓋的形狀怎么樣?這時像什么?
2、從底部下、上觀察,帽子的形狀和剛才一樣嗎?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現(xiàn)在是從那個角度看的呢?
3、出示課件:三張不同角度的帽子
教師小結:原來同一頂帽子,從不同的角度看,它的形狀都是不一樣的,小朋友也要學會從各個角度仔細觀察。
四、教師示范繪畫。
現(xiàn)在老師也選擇一種角度來畫帽子,你們等會兒來猜猜。
五、欣賞范畫
六、幼兒作畫
1、如果你們想把帽子畫下來,你想從哪里開始畫?
2、幼兒把自己的作品張貼到黑板上。
七、啟發(fā)想象。
教師根據(jù)幼兒的作品轉換角度啟發(fā)想象。
這頂帽子倒過來像什么?你能把它變成什么?
教學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通過讓幼兒觀察不同角度的帽子,讓幼兒知道每一種物體通過多角度觀察到的帽子形狀都是不一樣的。然后通過帽子的形狀進行借形想象。由于我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帽子,因此幼兒畫出來的形狀是各種各樣的。不足之處:在做畫的過程中,個別幼兒不聽指揮,隨心所欲。今后我將在教學中多學習、反思。
幼兒園美術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青花瓷的獨特美,初步了解青花瓷白底藍花的特點和各種吉祥紋飾。
2.能夠用語言、繪畫等形式大膽表達自己對青花的審美感受和體驗,喜愛中國傳統(tǒng)青花瓷藝術。
活動準備
1.青花瓷盤圖片PPT;背景音樂。
2.紙盤;藍色顏料;畫筆、棉簽;紙盤托架。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激發(fā)活動興趣。
師:你知道瓷盤嗎?你見過的瓷盤是什么樣子的?
2.欣賞青花瓷盤,感受和初步了解青花瓷色彩、紋樣的美。
。1)欣賞"青花瓷"PPT,初步感受。師:看了這些瓷盤你有什么感覺?
。2)感受和初步了解青花瓷白底藍花的色彩特點。
師:這些瓷盤是什么顏色的?藍色和白色搭配在一起,你感覺怎么樣?
教師總結、介紹:這種在白色的底上畫上藍色的花紋,叫"青花"……
。3)感受和初步了解青花瓷盤上的各種吉祥紋樣。
師:青花瓷盤上有哪些花紋?這些花紋是什么樣子的?
教師總結:美麗的青花瓷盤不僅可以裝飾我們的生活,還把美好的祝福帶給大家……
。4)進一步欣賞,初步了解青花瓷盤花紋的`布局結構。
師:這些花紋畫在瓷盤的什么地方?
3.拓展經(jīng)驗,知道青花瓷是我們中國人發(fā)明的。
4.幼兒嘗試自己繪畫青花紙盤,進一步感受青花瓷的美。
。1)激發(fā)興趣、介紹工具材料。
。2)引導幼兒思考:你想畫什么花紋?畫在瓷盤的什么地方?
。3)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5.作品展示與評價。師:你們覺得小朋友們畫的青花盤怎么樣?你覺得哪一個盤子最美,哪里最美?
幼兒園美術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兩手較協(xié)調(diào)地揉搓卷橡皮泥,嘗試制作不同形狀的棒棒糖。
2.愿意與同伴分享成功的喜悅,萌發(fā)對泥工的興趣。
活動準備:
幻燈片、橡皮泥、吸管、泥工板、泡沫板、音樂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小兔棒棒糖店就要開張了,可是還少了一些棒棒糖,眼看時間就要來不及了,哎,這可怎么辦呢!咦,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幫幫它吧!
二、制作棒棒糖,嘗試制作不同形狀的棒棒糖。
1.棒棒糖店里有可多棒棒糖的模型了(出示圖片),有圓形的`,愛心型的,五角星形的,小兔形的……
2.哇,這個蝸牛形狀的棒棒糖看起來真好吃!我想來做一做!你們覺得應該怎么做呢?
3.拿一半橡皮泥,兩手一起揉一揉、搓一搓,輕輕的搓成一個長條,然后像蝸牛一樣卷起來,這樣上半部分就做好啦!再給它按一個小棒子,哇這樣就做好啦!你們來聞一聞,看看香不香。
4.現(xiàn)在請你們也趕緊動手做起來吧,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棒棒糖形狀來試著做一做,可以是圓形,也可以是愛心形,也可以是蝸牛形……
5.幼兒進行操作,教師進行個別指導。(音樂)
三、小小棒棒糖展覽會。
1.(音樂停止)棒棒糖店要開張啦!小朋友們把做好的棒棒糖插到展示臺上來哦。
2.棒棒糖做的真漂亮真好吃!小兔看了可高興了,一直夸小三班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相信這些棒棒糖一定很快就能賣光!
幼兒園美術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視頻,了解老虎的形態(tài)和神態(tài)。
2.大膽創(chuàng)作,能抓住基本特征表現(xiàn)不同形態(tài)的老虎。
3.養(yǎng)成仔細觀察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老虎各形態(tài)的圖片或錄像。
2.長卷畫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欣賞老虎的圖片或錄像。
1.引導幼兒觀察老虎的形象。
2.圍繞老虎的外形特征及皮毛的色彩進行談話。
3.提問:老虎的頭上有什么標志?
二、幼兒分組合作繪畫。
1.師:老虎身上的衣服太有趣了,我們把它畫出來吧。
2.嘗試合作畫長卷畫。(出示長卷畫紙)
教師:我們一起合作,畫一幅長長的.畫,畫中把老虎的美麗花花衣表現(xiàn)出來吧!
3.請幼兒取油畫棒筆,選擇喜歡的位置進行繪畫。
4.教師巡回指導。給與幼兒適時適當?shù)貛椭?/p>
5.鼓勵先畫完的幼兒編故事并進行適當?shù)靥懋嫛?/p>
三、作品展示。
1.請幼兒合作將畫紙粘貼到展示墻上,大家自由欣賞。
2.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編好的故事。
活動拓展
教師提供多種材料放在美工區(qū)域,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材料表現(xiàn)老虎。
幼兒園美術活動教案 篇6
一、目的要求:
1、在欣賞活動中,引導幼兒感受臉譜藝術的美,激發(fā)創(chuàng)作興趣。
2、嘗試用線條、色彩對稱的方法夸大表現(xiàn)臉譜特征。
二、重點與難點:
嘗試用線條、色彩對稱的方法夸大表現(xiàn)臉譜特征。
三、設計思路:
幼兒園的美術活動是為了讓幼兒具備初步的審美意識,挖掘和發(fā)揮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大班下學期的幼兒已積累了較多的美術知識經(jīng)驗,在此基礎上,我選擇了各種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的欣賞作品來拓寬幼兒的創(chuàng)造思路,提高幼兒的欣賞能力。在這次活動中,我以中國傳統(tǒng)藝術――臉譜作為欣賞對象,旨在讓幼兒了解中國的工藝藝術。以臉譜精致、絢麗、獨特的裝飾風格來吸引孩子,引起創(chuàng)作興趣,提高幼兒感受美、表現(xiàn)美的能力。
四、活動過程:
(一)觀察討論
導入:你們知道以前的臉譜可以分幾種?(4種)哪4種?(黑臉、白臉、紅臉、藍臉)臉譜是一種神奇的化妝,你們知道臉譜是什么時候化的妝?(唱京劇的時候)
討論:
1、臉譜非常的漂亮,一些大畫家把它做成藝術品掛在家里,所以現(xiàn)在的臉譜有非常多的顏色。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些,你們根據(jù)它的顏色給臉譜取個名字。
2、師逐一出示紅臉、藍臉、綠臉、黃臉。臉譜是一種化在臉上的妝,我們來找一找臉譜與臉哪些地方是一樣的。(左右對稱,都有眼睛、嘴巴、鼻子、眉毛)哪些地方不一樣(顏色不一樣,臉分成幾個塊面,五官有了變化)。(引導幼兒討論顏色如何變,五官有些什么變化,臉上的塊面是如何分的,為什么要這樣分?)
3、教師示范,幼兒參與。
。ǘ┞(lián)想創(chuàng)作
今天我們一起來當藝術家,設計一張漂亮的臉譜。
提示:
1、心里先想好,今天你要畫一張什么顏色的`臉。
2、化妝的時候要仔仔細細,千萬不要把臉畫得兩邊兩樣。
3、臉譜上還有許多彎彎的線,什么地方要涂眼影,什么地方要涂胭脂要告訴大家。
4、你的五官變了沒有,變成了什么?(相互欣賞幼兒作品,促進生生互動)
5、顏色要有深有淺,找一找誰是大藝術家。
(三)引導講評
教師隨機抽取幼兒作品,請幼兒介紹你畫的是什么臉,請其他幼兒說說同不同意,為什么同意,為什么不同意?(從主要顏色上進行講評)
評析:
傳統(tǒng)藝術是美術欣賞中十分重要的內(nèi)容,我們可以用傳統(tǒng)藝術鮮明、獨特的作品風格來拓展幼兒創(chuàng)作思路,達到欣賞、表現(xiàn)美的目的。同時也能讓幼兒進一步了解中華藝術寶庫中的各種奇葩,懂得欣賞、熱愛我們的民族藝術。臉譜是中華民族藝術中的瑰寶,它濃烈的色彩,鮮明的藝術風格很容易吸引幼兒,因為這樣的內(nèi)容正符合了幼兒對色彩敏感的心理特點。同時,臉譜中優(yōu)美流暢的線條,讓幼兒繪畫的筆觸變得靈活,擴大、夸張表現(xiàn)的五官滿足了幼兒喜歡表現(xiàn)新奇的思維。
除此以外,臉譜中明顯的對稱裝飾,對幼兒創(chuàng)作思路中的邏輯性作了進一步的要求。將臉譜裝飾安排在大班后期,能夠從臉譜的選色中逐步讓幼兒感受主色與配色的映襯效果,為幼兒在今后作畫中有選擇地安排色彩表現(xiàn)主題情感作了一個鋪墊。
因此,活動設計《五彩臉譜》是一個較綜合性的活動,它將美術目標中對色彩、線條、裝飾等多個要求較自然的揉進一個內(nèi)容中,使幼兒通過一個主題內(nèi)容獲得了較好的發(fā)展。
幼兒園美術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觀察感知葉子,發(fā)揮想象充分變形,借用葉子作畫。
2.嘗試運用葉子采用不同方式作畫。
3.動手操作、大膽表達、發(fā)展組合造型能力,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各種樹葉,剪刀、雙面膠、彩色筆、水粉顏料、繪畫紙等美工材料,范例作品(粘貼類、拓印類、繪畫類)。
活動過程:
一、談話“奇形妙葉”,引出課題名稱
師出示葉子標本,引導幼兒觀察,提問:
1.這些葉子像什么?(啟發(fā)幼兒自由想象)
2.你想和它們玩嗎?(激發(fā)幼兒興趣)
二、交代課題內(nèi)容
1.范例欣賞。
引導幼兒通過看一看、想一想,萌發(fā)試一試的沖動。
2.師引導幼兒通過摸一摸、聞一聞、比一比,尋找自己喜愛的葉子。
3.師介紹美工材料,啟發(fā)幼兒自由選擇變形方式。
三、操作“葉子變變變”,幼兒自主選擇,進行變形活動
1、樹葉粘貼。
引導幼兒擺一擺、剪一剪、拼一拼,拼出各種圖案或情景,粘貼到畫紙上,并根據(jù)自己的想法適當添畫。
2.樹葉拓印。
引導幼兒在自己喜歡的葉子上涂上水粉顏料,壓印在繪畫紙上,自主適當添畫。
3、樹葉繪畫。
鼓勵幼兒想象繪畫出“會跳舞的'葉子”“葉子鳥”“葉子娃娃”等生動有趣的作品。
四、展示欣賞“我的變形葉”
將幼兒作品布置在主題墻上,幼兒互相欣賞,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式將葉子變形的。
幼兒園美術活動教案 篇8
制作意圖:
我制作的稻草人既可以作為教師活動時的教具,也可以投放到區(qū)角供幼兒操作,裝飾環(huán)境。
教育價值:
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編興趣,同時讓幼兒學會認識各種昆蟲,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選用材料:
廢舊紙盒、廢舊衛(wèi)生紙卷芯、彩色卡紙、泡沫墊、塑料小棍、及時貼、昆蟲卡若干、太陽卡、花卡、塑料吸管。
制作方法:
1、講泡沫墊剪成圓形、中心掏空,作為底托;
2、將衛(wèi)生紙卷芯兩個連接在一起,用及時貼包好,插在底托中心;
3、將廢舊紙盒剪成稻草人形狀,用彩色卡紙加以裝飾,把做好的稻草人固定在衛(wèi)生紙卷上;
4、制作一些昆蟲卡片和太陽卡片一張,花卡一張;
5、把塑料小棍和卡片粘在一起;
6、用塑料吸管剪成段,固定在稻草人背后,把制作好的卡片插在吸管里;
適宜年齡和地點:適合于4-6歲幼兒使用。既可以作為教師活動時教具,也可以投放到區(qū)角供幼兒操作。
教育功能:
主要用于幼兒語言區(qū)域活動,進行故事創(chuàng)遍和講述。
幼兒園美術活動教案 篇9
目標:
1、運用中鋒,側鋒繪畫小汽車。
2、培養(yǎng)幼兒對色彩的興趣。
3、學習初步的布局,
準備:
三青、濃墨,繪畫用品
流程:
導入——示范——幼兒嘗試——講評
重難點:
運用色彩繪畫出汽車特征
過程:
一、導入引起興趣
出示范例幼兒欣賞布局,了解三青色。
二、示范作畫
1、調(diào)三青色側鋒繪畫車身,濃墨勾線、車窗。
2、繪畫輪子
三、幼兒嘗試作畫
1、繪畫不同方向的.車
2、正確調(diào)色
3、繪畫出不同特征(車燈變化)
四、評價展示
說說喜歡的車,為什么。
表揚個別布局好的作品。
幼兒園美術活動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認識紅、黃、綠三種顏色;
2、訓練涂抹、粘貼等小肌肉動作;
3、鍛煉手眼協(xié)調(diào)性。
4、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1、紅、黃、綠等顏色的碎卡紙(樹葉);
2、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的畫紙(每張上畫有一棵數(shù),供小朋友貼樹葉);
3、小籃子(裝碎卡紙用)。
4、漿糊小碟子
5、范畫3張(其中1張已貼好樹葉)
6、毛巾5條(擦手用)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聽,這是什么聲音?(教師作吹氣狀)。是風的聲音,原來是風婆婆來了,風婆婆喜歡旅行,她還喜歡幫助別人呢。有一天,風婆婆經(jīng)過一個樹林,忽然,聽到一陣哭的聲音,是誰在哭呀?(出示一棵沒有樹葉的小樹),原來是小樹在哭。風婆婆停下來問小樹:“小樹,小樹,你為什么哭呀?”小樹說:“我的好朋友都穿上漂亮的新衣服了,只有我沒有,我好羨慕他們。”風婆婆笑著說:“別著急,讓我來幫助你!憋L婆婆對著小樹吹了口氣(教師作吹氣狀),小樹馬上就穿上了漂亮的花衣服。旁邊的小樹可高興啦,他們也要風婆婆給他們穿上漂亮的花衣服?墒秋L婆婆太忙了,她想了想,哎,幼兒園里小朋友的小手很能干的,請他們來幫忙吧。今天老師把小樹請到了幼兒園里,一會兒就請小朋友幫小樹穿上漂亮的花衣服。
二、示范和講解。
1、師:那我們用什么給小樹做衣服呢?老師這里有許多五顏六色的樹葉,有紅色的(出示),有綠色的,還有黃色的,F(xiàn)在請小朋友告訴老師,這片樹葉是什么顏色的。(隨意拿起一片葉子,重復幾次)。
2、師:這么多漂亮的'樹葉,我們要一張一張地貼上去,小樹就穿上花衣服了。(邊示范邊講解)先拿起一片樹葉,用一個小手指蘸一點糨糊,均勻地涂在葉子上,再輕輕地貼在樹上,小手壓一壓。好看嗎?小朋友看一看,這葉子是長在那里的?
師:對了,是長在樹枝上,所以我們要把樹葉貼到樹枝上,掉下來就不好看了。我們再來貼一個。
3、請個別幼兒來貼。
引導幼兒手臟了要用毛巾擦手。
三、幼兒操作活動,教師指導。
1、操作要求;葉子上涂糨糊的時要涂均勻。貼的時候要輕輕的,不要忘記用手壓一壓,手臟了用毛巾擦手。
2、幼兒操作。指導幼兒用各種顏色的樹葉貼在指定的地方。
四、評價作品。
1、展示作品
師:好多小樹都穿上了漂亮的花衣服,現(xiàn)在我們把他送到樹林里去。
2、評價作品
師:小朋友,我們也到小樹林來看看,哪棵小樹的花衣服最漂亮。
師:小朋友告訴你一個好消息,風婆婆在外面等我們呢,她要和我們一起去旅行呢。
活動延伸:
1、小小展覽:把小朋友的畫展覽出來,讓小朋友學會欣賞別人的作品。
2、散步時引導幼兒觀察各種樹葉的形狀。
教學反思:
通過活動幼兒知道了樹的形狀,粘貼的方法,培養(yǎng)了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小百科:衣(拼音:yī、yì)是漢語通用規(guī)范一級字(常用字)。此字初文見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上衣,本義即上衣,古代下衣叫裳。后為衣服的總稱。又引申為覆蓋在或包在物體表面的東西。以上義讀yī。由衣的作用引申出包裹、覆蓋的意思。衣也有穿衣的意思,用作動詞,讀yì。
幼兒園美術活動教案 篇11
一、活動目標
運用圖形組合的方法大膽畫四肢著地站立的動物。
二、活動準備
蠟筆人手一份,范畫一幅。
三、活動過程
1、欣賞與討論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看一聽兒歌、猜一猜的圖畫,我來念兒歌,請大家猜一猜。
出示欣賞作品的局部,并念兒歌:“地上有座橋,鳥我橋上飛,小兔橋下跳,請你猜一猜,這是什么橋!
提問:“這是一座真的橋嗎?”(這是動物,不是真橋)
這座橋的橋面是動物的什么部分?(橋面是動物的'身體)
四條腿是橋的什么呢?(橋墩)
那么,它到底是誰呢?(展示全圖:原來是座小狗橋)
這是一首可以變化的兒歌:老師用換紙的方法遮住畫面頭部,引導幼兒念兒歌,念到最后一句變出“獅子橋”、“老虎橋”、“小貓橋”。
剛才,我們一看到動物的頭,就猜出這是什么橋,大獅子頭的周圍有什么?(獅子頭四周長著長長的毛)小狗的耳朵長在哪里?(狗耳朵在頭的兩邊)貓和虎的耳朵都長在兩角上,又有什么不同?(貓的耳朵是尖的,虎的耳朵是圓的)
2、創(chuàng)作要求
小動物都想變橋給大家猜,你們還會畫些什么四條腿的動物呢?(請幼兒說說自己會畫的動物名稱)畫成橋給大家猜一猜。
3、幼兒作畫,老師指導要點。
按自己的意愿畫動物
橋:把頭畫大、身體畫長、
引導思考:“誰在橋上,誰在橋下?”
選擇與動物接近的顏色涂色。
4、引導評價
看小朋友的作品念兒歌,猜猜這是什么橋,找一找,哪些地方變掉了。
幼兒園美術活動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以兒歌的形式引導幼兒初步學習用豎線和橫線組合成方形在指定范圍內(nèi)進行繪畫。
2、鼓勵幼兒樂意參與繪畫活動,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長頸鹿線條畫人手一張。
2、蠟筆人手一盒、勾線筆若干。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激起幼兒繪畫的興趣。
(出示長頸鹿)今天,動物王國要舉行迎新年活動,可是長頸鹿沒有漂亮的衣服呢。怎么辦?
(1)小朋友們想一想,長頸鹿穿的衣服是怎樣的?教師小結:長頸鹿身上的衣服是一塊一塊的,方方的.,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方形"。
。2)(出示勾線筆)看,這是什么呀?它還會變魔術。小眼睛,看好了,筆寶寶開始變魔術了。
2、教師示范畫方形,為長頸鹿穿新衣。
(1)教師一邊念兒歌一邊畫方形:豎線線,橫線線,豎線線,橫線線,大家一起手拉手,變出一個正方形。
。2)剛才筆寶寶先變出什么線,再變出什么線,最后變成一個什么呀?幼兒說,教師邊念兒歌邊示范畫。
。3)誰也會用食指媽媽變出小方形?教師帶幼兒空手練習畫方形。
。4)現(xiàn)在,誰想用筆寶寶來幫助長頸鹿身上畫出許多的小方形?幼兒示范畫,其他幼兒幫著念兒歌。
。5)你們的小手真能干!如果小方形再涂上顏色就更漂亮了。
3、幼兒作畫,教師提要求,巡回指導。
。1)那里還有許多長頸鹿寶寶沒穿上新衣服,我們快去幫助它們穿上新衣服吧!
。2)教師講作畫要求。
4、展示作品,及時講評。
小朋友畫好后,可以去講給老師聽,她們還會獎給你一個小禮物呢!
幼兒園美術活動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認識一串紅,知道一串紅是花,它的花是紅色的、一串一串的。
2、學會用棉簽畫出一串紅。
3、知道花兒是不能摘得,是讓大家欣賞的。
活動準備:
棉簽每人一根,紅顏料一組一份,畫有葉子的白紙每人一張,盆景一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老師:今天,秋姑娘給小朋友帶來一樣禮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出示盆景一串紅)這是什么花?是什么顏色的?
二、觀察一串紅的花和葉子老師:小朋友,請你們仔細看一看,一串紅長得什么樣子?
提問:一串紅的花象什么?一串紅的葉子象什么?一串串的小紅花長在什么地方?(徑)小結:一串紅的花是紅顏色的,是一串一串一個接著一個相連在一起的,有點象一串串的鞭炮,葉子是綠色的,它可以種在花盆里,也可以種在土地上。
三、講解、示范
1、老師今天帶來了棉簽和顏料,用它們來畫一串紅。
2、一串紅的花紅紅的.,很漂亮,長在莖上,就象小朋友排隊一樣,排得很整齊的。(邊示范邊講解)
3、誰也想來試一下畫一串紅的(讓幼兒示范)
四、幼兒操作,老師指導
1、棉簽要放在盤子里,花要畫在莖上,顏料只能畫在紙上,不能畫在其他的地方。手臟了可用抹布擦干凈。要保持畫面干凈。
2、有幾根莖就畫幾串。
3、一邊畫一邊說說美麗的一串紅。
五、活動評價
1、(展出幼兒的作品)小朋友畫了許多的一串紅,真漂亮,誰來說說你喜歡哪一棵一串紅,為什么?
2、我們把一串紅送到小豬家去吧,讓小豬家變得更漂亮!
幼兒園美術活動教案 篇14
教材分析:
折紙是深受幼兒喜愛的一種美術活動。中班幼兒動手能力逐漸增強,對色彩的感知能力不斷提高;顒娱_展過程中,充分給幼兒自主學習與探究的空間,引導幼兒自己看折紙圖示學習折紙的方法;創(chuàng)設
“可愛的小信鴿”情境,引導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不同的小信鴿,體驗折紙成功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知道鴿子的外形,學習看圖示折出鴿子。
2.嘗試能用四角向中心折的`方法折出鴿子,能大膽介紹自己的折紙作品。
3.喜歡折紙活動,體驗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小鴿子折紙范例1個。
2.各色彩紙若干,折紙步驟圖每組1份。
3.背景音樂:《小白鴿》。
活動過程:
1.播放課件,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形態(tài)的鴿子,交流有關鴿子的信息,引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討論:鴿子長什么樣?鴿子有哪些本領?幼兒簡單了解信鴿的相關知識。
小結:鴿子有一種特殊本領——能認路,人們就用這個本領訓練它,讓它為我們送信,所以能送信的鴿子又叫“信鴿”。
2.出示折紙鴿子范例,請幼兒看折紙鴿子的步驟圖,練習折信鴿。
(1)教師出示步驟圖,與幼兒一起說說每一步圖示的意思,指導幼兒看懂并參照步驟圖進行折紙。
(2)出示小鴿子折紙范例,講解難點部分,指導幼兒學習掌握折的方法。
教師重點講解折翅膀時需要撐開上面的層紙,按折痕拉折出來。
(3)在《小白鴿》歌曲伴奏下,幼兒嘗試能用四角向中心折的方法折出鴿子,教師巡回指導。
3.教師和幼兒共同欣賞、評價作品。
(1)請幼兒將自已折好的小鴿子展示在展板上。
(2)幼兒互相評價同伴的作品,并提出建議。
幼兒園美術活動教案 篇1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熟悉粉筆的性能,學習用粉筆畫稍長的線。
2、幫助幼兒體驗相互合作帶來的快樂,培養(yǎng)他們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小兔頭飾若干(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兔媽媽頭飾、大灰狼頭飾各一個,水果籃一只、玩具蘑菇(多于幼兒人數(shù))。
2、“袋鼠”、“大灰狼”的出場音樂,笛子音樂,錄音機,粉筆人手一份,場地布置圖。
3、幼兒已聽過《小兔乖乖》的故事,對故事情節(jié)較熟悉。
活動過程:
一、呈現(xiàn)小兔、兔媽媽、大灰狼頭飾。以游戲活動導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1、為幼兒帶好小兔頭飾,并帶幼兒聽音樂跳出場。
“小兔乖乖,外面的太陽真好,我們到外面去曬曬太陽吧!
。ㄩ_頭設計的目的,首先是讓幼兒放松,戴頭飾不僅可以讓幼兒覺得新鮮有趣,也有助于老師把幼兒導入游戲的情境,使幼兒很快進入角色。)
2、播放大灰狼的音樂,幼兒傾聽,感受緊張、害怕的氣氛。
3、鼓勵幼兒積極思索、想象不被大灰狼捉走的方法。
“哎呀呀,剛才是什么聲音?我好害怕呀!”
“怎么,是大灰狼要來了?兔寶寶們,快快想個辦法,可別讓大灰狼把我們捉走了!保ㄒ龑в變赫f出造籬笆的方法,如果說不出,教師可直接說出來。)
二、引導幼兒了解籬笆的外形,并探索籬笆的筑法,自主想象。
1、“小兔乖乖們,媽媽來教你們造籬笆,造一條又大又寬的籬笆,不讓大灰狼進來,好嗎?”教師運用語言“造籬笆要從上到下,深深地插進去,造得長長的、密密的`”來幫助幼兒掌握造籬笆的技能。
2、觀察籬笆,同時“媽媽”在地上示范:
用粉筆在線上畫直線,要從上往下,長長的,密密的。
3、請個別幼兒來“造”,了解幼兒掌握技能的情況。
“媽媽一個人造籬笆實在太慢了,誰愿意來幫助媽媽?”(可以請2~3名幼兒來畫直線。)
三、滲透造籬笆的技能,鼓勵幼兒充分表現(xiàn)。
1、“兔媽媽”發(fā)給每只“小兔”一支粉筆,要求“小兔”在大圓圈上造籬笆。又要求“小兔”想辦法:怎樣造籬笆才能不讓大灰狼鉆進來。
2、小兔造籬笆(開始時,孩子們出于好奇,造得籬笆寬寬的、松松的)
觀察孩子的操作情況,“兔媽媽”故意走到一位籬笆造得又細又密的“小兔”前,做鉆進的動作,并說:哎呀,這只“小兔”的籬笆造的真好,大灰狼肯定鉆不進來。對造得疏得可以請其他“小兔’來幫助,體現(xiàn)合作。
四、用游戲的方式對幼兒的操作進行評價。
1、兔媽媽:“兔寶寶們,你們真是太能干了!累了吧?快,到草地上去休息一會兒,媽媽現(xiàn)在去采些蘑菇回來。記得大灰狼要把門關關好。寶寶們再見!”(教師退場換上大灰狼頭飾戴上出場。)
2、教師以大灰狼口吻對幼兒的操作進行評價。
大灰狼:“我已經(jīng)好幾天沒吃東西了,肚子餓得咕咕直叫。(作出嗅的樣子)嗯,好香的味道,那邊肯定有一窩小兔子,讓我去捉只小兔嘗嘗。
大灰狼來到籬笆前,做出跳、鉆、推的動作,邊做動作邊說:“這籬笆造得可真高,讓我找個洞鉆進去吧。咦,找不到洞,氣死我了,我就不信推不倒你。這籬笆誰造的這么高,這么密,這么牢,讓我沒辦法去捉小兔!
“沒辦法,我就假裝兔媽媽,唱支《小兔乖乖》的歌,騙他們開門!保ù藭r,幼兒已完全融入情境與角色中,當大灰狼唱完后,幼兒馬上接下去唱,氣氛相當好,完全感覺不出這是對幼兒作品進行評價。)
幼兒園美術活動教案 篇16
小班美術教案:五彩的氣球
教學目的:
1、輔導孩子采用圓曲線畫氣球時,不要強調(diào)畫圓,應著重鼓勵孩子設計式樣新穎的氣球。
2、深色仍采用勾線平滌,可換一種深色勾線
教學準備:幼兒作畫工具,教師范畫
教學過程:
一、引出課題
師:逢年過節(jié),不管是在大街,還是在公園,到處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氣球隨風飄動,空中仿佛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朵,好看極了。小朋友沒有喜歡玩氣球的,下面我們就來學習畫氣球。
二、講解、示范
1、氣球由球體和拒球線組成,畫得扁一點歪一點都沒關系,只要注意畫幾個氣球時,要有高低,不要排列太整齊,球體上可隨意畫一些花紋圖案,讓氣球更漂亮。
2、除這樣畫外,小朋友們還可以設一些形狀更有趣的氣球,如熊貓氣球,小牛氣球,娃娃臉氣球等。
3、畫好氣球再畫北景,先用曲線隨意畫出云姑娘的外形,再加上眼和嘴,最后在云形上端畫幾條曲線,表示云姑娘的劉海。
三、幼兒作畫
教師在一旁指導幼兒構圖
幼兒園美術活動教案 篇17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葉子是各種各樣的,能從顏色、形狀、大小等方面進行簡單的語言表述,并嘗試用落葉進行拼貼畫。
2.自然融入情境,樂于參加活動,體驗親情,萌發(fā)關愛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利用散步活動,采集和撿拾落葉。
2.創(chuàng)設一定的環(huán)境,讓幼兒感受深秋的涼意。
3.自制兩棵樹。
4.粘貼材料(固體膠、雙面膠、白紙和紙工剪刀等)
活動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一:葉子寶寶離開了媽媽
1.出示落葉飄落的.兩棵樹,讓幼兒觀察落葉的情景,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教師提問:葉子寶寶會飄到哪里去呢?
它們離開了媽媽會去干什么呢?(幼兒交流、表述)
二、情景創(chuàng)設二:教師出示許多用樹葉粘貼好的畫,讓幼兒仔細觀察
1.師幼討論:怎樣和樹葉寶寶打招呼呢?
2.教師提問:葉子寶寶變成了什么?
你們會不會用樹葉貼畫呢?
三、情景創(chuàng)設三:認識常見的樹葉寶寶
1.相互交流分享葉子寶寶的名稱。
2.想象描述葉子寶寶的外形特征。
四、情景創(chuàng)設四:送葉子寶寶回家
1.幼兒進行樹葉貼畫,教師巡回指導。
2.把粘貼好的畫掛到樹上。
五、老師和小朋友們圍著大樹歌舞。
幼兒園美術活動教案 篇18
活動目標:
1、會用深淺間隔的方法粘貼。
2、手工活動時能細心耐心地進行操作。
活動準備:
1、紙剪成的毛衣。
2、彩紙條。
3、環(huán)境布置中有編結好的“毛衣”。
過程建議:
1、師生共同布置毛衣角并組織欣賞與討論:毛衣上的花紋漂亮嗎?是怎么編織的呢?
2、設問:怎樣讓毛衣上花紋的顏色好看?是不是顏色越多越好?幼兒操作。
3、幼兒交流、切磋:看看誰的毛衣好看,說說是怎么配色的。
4、幼兒再操作;ハ鄥f(xié)作,完成作品。
5、教師有意識地展示幾個幼兒的作品,集體觀察討論。
設問1:這里的`毛衣都能進商店嗎?為什么?
設問2:你的顧客喜歡哪件毛衣?為什么?(顏色搭配好)請幼兒把已經(jīng)完成、正確的毛衣陳列在“櫥窗”里。
幼兒園美術活動教案 篇19
活動目的:
1、知道水墨畫是我國的國畫,學習使用毛筆、墨汁等畫葡萄,體驗畫水墨畫的樂趣。
2、能大膽地進行繪畫。
活動準備:
欣賞國畫(葡萄)PPT、范例、宣紙、毛筆、墨汁、報紙。
活動過程:
一、欣賞水墨畫
1、出示國畫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提問:這幅畫與我們平時畫的畫有什么不同?這些畫是什么材料畫出來的?
2、引導幼兒分析國畫繪畫過程中的`運筆和顏料的使用國畫需要特殊的顏料——墨汁,并了解墨汁的濃淡變化(水稀釋)。
3、欣賞圖片,引導幼兒感知國畫的魅力。
二、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幼兒作畫興趣。
1、我們班的葡萄豐收園地里只有用皺紋紙做的葡萄,今天請大家來用毛筆畫一串串的葡萄,讓我們的葡萄園地變的更美麗,好不好?
2、講解演示,引導幼兒學畫葡萄。
提問:
(1)葡萄是什么形狀?葡萄的葉子是什么樣子的?
(2)畫葡萄時,應該先畫什么部分?引導幼兒先畫占紙面積大的地方。看清教師是怎樣運用毛筆和墨汁的?
提問:
。1)水多會怎樣?如果水少了會怎樣?
(2)畫葉子用筆的什么部位畫?最后畫藤和葉脈的時候,應用筆的什么部位畫?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提醒幼兒注意握筆的方法。
2、提醒幼兒用墨汁時要注意墨汁不能從筆尖滴落下來,這樣作畫時就不會有滴墨現(xiàn)象。
3、提醒幼兒注意畫面有布局及繪畫的先后順序。
四、讓幼兒相互交流、分享作品。
幼兒園美術活動教案 篇20
活動目標:
1.能學用布頭剪出圖案進行貼畫活動。
2.知道布藝貼畫是我國的一項傳統(tǒng)民間工藝。
3.在學本領的過程中,感受布貼畫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各色布頭,雙面膠,剪刀
2.事先與班中保育員阿姨聯(lián)系,共同設計制定教案。
(三)過程
1.導入
師:小朋友,今天我請來了一位神秘的客人,我們一起來看看是誰?
我們班的阿姨很厲害,不僅每天都給我們的教室收拾的整整齊齊的',而且還會很多的本領。上次教了我們編花籃,今天我們看看阿姨要教我們什么本領。
2.介紹布貼畫
請阿姨介紹一下布貼畫的傳統(tǒng),布貼畫的制作方法及如何讓畫面更美觀(如對稱花等)
3.幼兒制作布貼畫
師:剛才我們和阿姨學了布貼畫,現(xiàn)在我們試試看吧。(幼兒制作布藝貼畫)。
4.展評
師:請幼兒來講講你做的是什么圖案,是如何做的。
(教師鼓勵幼兒積極舉手,大膽表述自己的經(jīng)驗。)
5.布置教室:將作品布置在教室的特色主題墻上。
幼兒園美術活動教案 篇2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鋸末做畫的方法。
2、體驗做鋸末畫的樂趣。
3、了解多種做畫方法。
活動準備
1、每組粉、綠、藍等顏色的鋸末各一盤。
2、16開白紙、水彩筆、膠水每個幼兒一份。
3、教師用范畫一張,示范用的大白紙一張等。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范畫,引起幼兒做畫興趣。
2、教師邊講解邊示范做鋸末畫——荷花。
3、幼兒做畫,教師巡回指導。
。1)幼兒先畫出荷花、荷葉等池塘畫面。
。2)在荷花荷葉上涂滿膠水,注意膠水不能出來邊,把相應顏色的鋸末撒在上面,輕輕按壓一下,再把作品立起來輕輕抖掉多余的鋸末。
(3)用同樣的方法可以添加一些水文等。
(4)把多余的.鋸末收拾干凈,把其他做畫工具放入教室里的美工活動角。
4、作品講評、展覽。
。1)幼兒自評。
。2)幼兒互評。
幼兒園美術活動教案 篇22
活動目標:
1、感受顏料和蠟筆進行裝飾,體驗裝飾的樂趣。
2、發(fā)現(xiàn)不同貝殼花紋及造型的美。
3、嘗試結合殼的外形特征,用線條或者點進行裝飾。
活動準備:
幼兒材料:蠟筆、貝殼圖形、顏料、棉簽
教師材料:大海背景、音頻、貝殼圖片ppt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播放大海的音頻,教師利用大海的聲音,讓幼兒自行想象。
教師:小朋友,這是什么聲音呀?(大海、海浪)
教師:那,我們會在大海邊看到什么東西呢?(貝殼、螃蟹、小魚、烏賊)
在ppt中展示出貝殼,引起幼兒對貝殼的關注。
教師:你們看,老師在大海撿到了好多的貝殼誒。
二、探索發(fā)現(xiàn)
1、引導幼兒欣賞ppt中的貝殼,發(fā)現(xiàn)貝殼上的.花紋(如螺旋線、鋸齒線)的美。
2、比較欣賞圖中虎斑螺和扇貝,發(fā)現(xiàn)貝殼花紋的多樣性。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貝殼的花紋樣式,從色彩、形狀和紋路特點上進行比較欣賞。(上面有波浪線或弧線的花紋、身上有螺旋紋)
三、創(chuàng)作表現(xiàn)
1、出示空白的貝殼,請幼兒自由想象喜歡的圖案,并創(chuàng)設情境。鼓勵幼兒和老師一起設計出漂亮的貝殼。
2、分組操作
A組:用棉簽沾顏料進行繪畫
B組:用蠟筆進行貝殼的裝飾
四、欣賞評價
播放音樂,讓幼兒自行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墻上。
【幼兒園美術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美術活動教案11-27
幼兒園美術活動教案01-07
幼兒園美術繪畫活動教案02-24
幼兒園小班美術活動教案05-12
幼兒園美術活動教案通用12-10
幼兒園小班美術活動教案05-26
(薦)幼兒園美術活動教案05-25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04-30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05-07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