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歷的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日歷的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日歷的教案1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記錄、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日歷,了解其用途并學會正確使用。
2、學會看日歷,能發(fā)現日期按順序排列的規(guī)律,知道一個星期有七天。
3、知道時間寶貴,懂得珍惜時間。
活動準備
1、一張教師用的大年歷。
2、調查表每人一份。
3、活動室內布置成日歷展,利用晨間的區(qū)域活動,鼓勵幼兒觀察。
4、提前剪好的小蠟燭若干。
活動過程
1、談話:剛才在區(qū)域活動看日歷時,你發(fā)現了什么?
2、出示教師的大年歷,請幼兒觀察:
※ 找一找、數一數一共有幾個月?
※ 了解月份的天數
幼兒分別進行統(tǒng)計
幼兒交流統(tǒng)計結果。請幼兒將天數相同的月份分別用不同的標記標出,引導幼兒發(fā)現其中的規(guī)律。
3、認識星期
※ 分組查找,并討論兩種顏色分別代表什么意思?
※ 幼兒交流查找結果。
幫助幼兒理解紅色的意思,黑色的意思,請幼兒找找還有那些日子是紅色?
數一數一周是幾天。
4、游戲:找生日
※ 找找自己的`生日。
※ 找找爸爸媽媽的生日。分別貼上小蠟燭。
5、討論:為什么要有日歷?
知道人們的生活、學習都離不開日歷。
活動結束
親子制作:漂亮的日歷
請家長和孩子一起選擇不同的方法制作一個月份(20xx)的日歷(用花、蘋果等圖案來代替紅字等),最后全班組成年歷。
展示:看看那個家庭做得最好看。
日歷的教案2
【教材分析】
這篇文章是一篇散文,文章以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日歷”引出話題,前半部分主要寫翻日歷時為有大把大把的日子而十分快活,后半部分引出對歲月匆匆的感慨。揭示了人要充實自己的人生日歷,要將生命過的有意義這樣的主題。本文的語言是平實的,卻蘊含著作者對日歷、對生命的哲理感悟,讀來令人感到親切而有意味。
【教學目標】
1.注重朗讀,在朗讀中梳理文章脈絡,品味哲理式句子的深意。
2.理解文章用具體可感的事物來表現抽象意義的巧妙構思。
3.依據課文,延伸閱讀,以寫作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珍愛生命的思想意識。
【教學重點】
1.注重朗讀,在朗讀中梳理文章脈絡,品味哲理式句子的深意。
2.理解文章用具體可感的事物來表現抽象意義的巧妙構思。
【教學難點】
依據課文,延伸閱讀,以寫作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珍愛生命的思想意識。
【教學建議】
1.激情導入。有人喜歡收藏字畫有人喜歡收藏古董你知道還有人喜歡收藏日歷,并且只一頁為什么呢?這一頁日歷對收藏者意味著什么呢?帶著這些疑惑讓我們學習馮驥才的《日歷》走進他的內心世界。
2.簡介作者的生平與作品。
馮驥才,當代作家。任中國文聯副主席、天津市文聯主席。著有長篇小說《義和拳》(與李定興合寫)、《神燈前傳》,中篇小說《神鞭》,獲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部分作品已被譯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國外出版。馮驥才以寫知識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歷史故事見長。注意選取新穎的視角,用多變的藝術手法,細致深入的描寫,開掘生活的底蘊,咀嚼人生的況味。
3. 檢查并鞏固重點字詞的音形。讓學生自己找出生僻或認為重點的字詞,通過標音、注釋來解決疑難、重點字詞。倒行逆施刻骨銘心 黯淡無光 僥幸 拍攝 純粹
4. 整體把握,理清脈絡。本文怎么從日歷談到時間與生命呢?這個過程有些曲折。我們一道沿著作者的思路,從“日歷”出發(fā)向“時間”“生命”攀登,理清脈絡,就能更加理解文章深意。朗讀以下文段,概括大意。
。1)(第2—3自然段)扯下一頁日歷——向往明天但又感到歲月匆匆與虛無。
。2)(第4—6自然段)不能從容地扯下日歷——因為那是生命的頁碼。
。3)(第8—9自然段)明白日歷的意義——生命忠實的記錄。
。4)(第10—15自然段)不肯再去扯日歷——因為想保存歲月。
歸納:由此可知,本文表面看來是寫日歷,但處處是寫時間,寫生命。從“扯下一頁日歷”到“不能從容地扯下日歷”再到“明白日歷的意義”和“不肯再去扯日歷”,這個過程就是對時間與生命的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
5.理解文章的巧妙構思
珍惜時間與生命,這是個抽象的問題。而此時我們不覺得抽象,反而是具體可感,為什么?
明確:主要原因是作者把抽象的認識轉化為具體的事物來表現,讓讀者看得見,摸得著。
這就是作者構思的巧妙之處,也是本文的魅力之一。將抽象的時間與生命轉化為熟悉而具體的日歷,十分形象。如果用幾句話來描述二者之間的關系,可以這樣說:
時間(生命)是一本日歷,扯下了一頁便消失了一天。它時刻在警醒我們:時間(生命)無價,要好好珍惜。
6.借助語言訓練強化認識
如果也讓同學們用一種具體的事物來表現時間、生命,你會選擇什么?請同學們寫一段話來表現你對時間與生命的認識。
學生先寫后交流,教師板書學生所選擇的事物。
7.作業(yè)
。1)根據課堂上寫的幾句話,在此基礎上擴寫成一則不少于200字的片段。
。2)延伸閱讀朱自清的《匆匆》
【教學建議】
1.朗讀文章,初步感受哲理式句子。
上節(jié)課,我們體會了文章的魅力之一——巧妙的構思。其實,同學們還應當會感受到本文的另一個魅力——眾多富有哲理的句子。每讀到此處,我們不禁會放慢速度,若有所思。請大家細心朗讀文章,標畫出你認為富有哲理或者能觸動你內心情感的句子。(要求邊讀邊標畫,形成自己的初步感受。)
2.朗讀并交流哲理式句子,品味深意。
(1)學生朗讀自己所標畫的哲理式句子。
。2)學生以同桌兩人或前后桌四人為小組,互相交流所標畫的哲理式句子。
。3)學生個人展示哲理式句子的閱讀感受和啟發(fā)。
。4)教師點撥幾個重點的哲理式句子,引導學生品味深意。
例如:“如果你靜下心來就會發(fā)現,你不能改變昨天,但你可以決定明天!
“于是,光陰歲月,就像一陣陣呼呼的風或是閃閃爍爍的流光。它最終留給你的只有無奈和頻生的白發(fā)和消耗中日見衰弱的身軀。”
“一個個明天,不就像是一間間空屋子嗎?那就看你把什么東西搬進來。”
“因為日歷是有生命感的,或者說日歷叫我隨時感知自己的生命并叫我思考如何珍惜它!
(教師的點撥可以有兩個層次:首先是句子包含的意義,其次是給予我們的聯想與啟迪。)
3.質疑與總結。
學生再讀文章,還有什么疑問可以提出并進行交流和釋疑(盡量多采用學生內部互動,但教師必須有意地解決一些重點疑問)。
如:前面老師朗讀時有意避開第七自然段,請同學們思考能不能不寫這一段,它與文章主題有何關系?
明確:本段與文章主題有著密切關系。正因為有這段人生難忘的經歷才使“我”對生命有著更深刻的`認識,懂得了日歷的意義,刻骨銘心。
又如:閱讀練習與探究中的第二題。
明確:之所以全文沒有不統(tǒng)一的感覺,是因為這兩者之間的本質是統(tǒng)一的!盀橛写蟀汛蟀训娜兆佣念^十分快活”,那是因為我向往明天,有明天就有生命和希望。后來又說“感到歲月匆匆與虛無”“日歷大多數的頁碼都是黯淡無光”,這是因為我感到歲月的易逝、生命的可貴,不想碌碌無為。
總結:本文沒有寫故事,也沒有寫風景,談的是一個抽象的道理,但文章卻能打動讀者,令人喜愛。原因至少有兩點:一是巧妙的構思,從具體形象的日歷入手,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二是眾多富有哲理式的句子,令人深思,啟人智慧,獲益匪淺。
4.拓展寫作。
學習了本文,又閱讀了《匆匆》,同學們對時間與生命可能有更深的認識和體會。請以“我想這樣走過每一天”為題,或者也借助某一具體可感的事物談論時間、生命,寫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5.課外延伸閱讀。
發(fā)給學生有關作者的簡介資料,建議學生課外閱讀《珍珠鳥》和《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日歷的教案3
活動目標:
1、知道一年有12個月,每個月的天數是不同的。
2、通過游戲,知道日歷是記錄或查看日期的工具,發(fā)展觀察和想象能力。
3、對探究活動感興趣,樂意在同伴面前進行分享、交流。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幼兒人手一份20xx年的年歷,可以掛歷、臺歷或日歷。
3、字卡年、月、日一份。
活動過程:
一、以到朋友家做客的形式,引導幼兒觀察十二座"房子",引起興趣。
出示課件年媽媽的圖片,介紹年媽媽。今天老師帶你們去年媽媽家做客。
①今天陳老師要帶我們小朋友去做客,去誰家里做客呢?
②她是誰。你認識她嗎?我來介紹一下,她叫年媽媽,而且是20xx年媽媽,她是什么媽媽呀?
、勰陭寢層性S多的孩子,她呀,給孩子們起了一個奇怪的名字,叫做"日"孩子們的名字叫什么呀?
、苣銈儊砜纯茨陭寢尲业姆孔佑惺裁床煌?(有的大,有的小)
、菽陭寢尀槭裁匆w這么多房子呢?為什么有的房子大有的房子小呢?下面我們來聽個故事。答案就藏在這個故事中。
二、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
教師講述故事,在講述過程中,設置問題,引導幼兒發(fā)現大、小"房子"里日娃娃數量的差異和聯系。
、偬釂枺耗陭寢尩暮⒆咏惺裁疵?年媽媽一共有多少個日娃娃?(365,教師寫數字)。
年媽媽為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年媽媽給房子起了個什么名字?(教師寫12月)為什么有的房子大,有的房子小呢?大房子里住著多少日娃娃,小房子里住著多少日娃娃(教師寫數字)大月房子有哪些?請你來指一指,說一說。
小月房子有哪些?請你來指一指,說一說。
在這些月房子里有一座最小的月房子,是幾月份?為什么2月的房子是最小的呢?
三、認識年歷,并在游戲中能初步查看日期②介紹年歷。原來年媽媽的家就是在這樣的一本年歷里,小朋友家里有年歷嗎?你們知道年歷有什么用嗎?
教師總結:年歷是我們用來記錄或者查看日期的工具。年歷有很多種,除了老師手中這種掛在墻上的叫掛歷以外,還有這種可以房子桌子上的叫臺歷,還有一種像本子一樣每天撕掉一頁的叫日歷。
、蹖W習查看年歷的方法。
雖然年歷是用來查看日期的,那要怎么查呢?小朋友,你們你們最喜歡過的節(jié)日是什么節(jié)呀?。它是幾月幾號呢?如,6月1號的話,我們要先找到月份,6月,再找到日期,1。在哪兒,我們把它圈出來。六月一號是星期幾呢?集體來查看1-2名幼兒的生日。
④幼兒操作。嘗試在年歷上找節(jié)日或生日,可以和爸爸媽媽來找找。用筆把它圈出來。小朋友們,既然我們用筆圈起來了這么重要的日子,當那天來臨時,你們可別忘了,要經常看年歷哦!
附故事:
年媽媽的孩子真多呀!她給孩子起了一個奇怪的名字叫做"日"。年媽媽到底有多少個"日"娃娃呢?數呀數呀,一共有365個日娃娃。
這365個日娃娃住在一起嗎?不不,那么多的日娃娃擠在一起怎么能行呢?于是,年媽媽就為它們蓋了12座小房子,讓所有的日娃娃分別住到這12座房子里,并且給這些房子起名: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
咦?這些房子怎么看起來有的大,有的小?而且還有一座頂小頂小的房子,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原來,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的娃娃多一些每座有31個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里住的日娃娃少上點兒,每座有30個娃娃。那座頂小的二月房子里只住了28個日娃娃。
年媽媽是那么地疼愛自己的孩子,它常常擔心她的孩子因貪玩而找不到家。于是,房子蓋好了以后,年媽媽就人一月房子開始數著自己的孩子的名字:一月、二月、三月……從早數到晚。當它數到第十二個月里的最后一個娃娃時,就要帶她的所有孩子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再也不回來了。到那個時候就會有一位新的年媽媽,帶著她自己的孩子又住進這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里,重復過著同樣的生活……
活動反思:
中班科學活動《認識日歷》,活動一開始我就開門見山讓幼兒認識了今年的日歷,由于我們這是農村,我發(fā)現大部分孩子不認識,只有小部分孩子能說上來。于是我馬上用講一個關于年的故事來吸引孩子的注意,果然孩子們聽到有故事,馬上興致勃勃的。
活動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通過故事的形式,利用故事便于幼兒理解的特點,使幼兒喜歡、理解日歷。果然,這種方式大大的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幼兒很容易就理解一年有365天,分別住在12個月里,其中有的月是29天、30天、和31天。通過讓幼兒到前面來找年媽媽的孩子,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發(fā)現孩子們掌握的較好,效果也不錯。
活動的第三環(huán)節(jié)是“乘坐小汽車去參觀”日歷展,由于孩子收集到的日歷只有4本,我把辦公室的日歷都用上了,可是由于日歷的種類不同,有兩組孩子使用的是臺歷,在找生日、節(jié)日時遇到了困難,此環(huán)節(jié)由于材料的短缺遇到了不小阻力。
從整個活動來看,用故事的形式把枯燥、復雜的內容變生動、簡單的方法真的很不錯,值得在今后的活動中借鑒;還有材料的準備是一個活動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在收集材料方面我們有時也確實遇到兩難的境地,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
日歷的教案4
活動內容:
認識日歷活動目標:
初步認識日歷,在操作中了解一年又十二個月,不同月份有不同天數。對日歷感興趣,初步感知時間的概念,懂得珍惜時間。發(fā)張推理能力。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
“年歷轉盤”;天數統(tǒng)計表格。
學具準備:
“年歷轉盤”;顒舆^程:
1、預備活動。師幼互相問候。
走線,線上游戲:紅花、紅花幾月開。
2、集體活動。
創(chuàng)設情境:“年歷轉盤一日游”。(1)認識日歷(2)操作“年歷轉盤”。
3、完成《操作冊》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反思:
《綱要》指出幼兒數學活動的內容應從幼兒身邊取材,以幼兒身邊的日歷說起讓幼兒感受數學就在身邊,有利于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和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的目的是讓幼兒初步認識日歷,在操作中了解一年有12個月,不同月份有不同的天數。對日歷感興趣,初步感知時間概念,懂得珍惜時間。發(fā)展推理能力。這對于我們班孩子來說是一個還沒有接觸過的新知識,為了能讓幼兒的還子們學的開心有趣于是我以今天是什么年的問題引出主題。果然還子們的積極性一下了高起來了。接著我以小兔子不明白的問題讓孩子們的幫助解決。你帶的日歷是那一年的?20xx年、20xx年、20xx年、虎年、兔年的孩子們爭先恐后回答著。你是怎么知道的?孩子的小眼睛可亮了:我的日歷最上面有數字20xx的就是20xx年。我的日歷上有好多小兔子的我就知道是兔子年。一年有12個月這一點大多數小朋友知道,可是對于每個月有不同的天數、認識幾月幾日他們還從來沒有學習過。于是我在黑板上掛了一個大年歷,請他們觀察一個月有多少天,是不是每個月的天數都是一樣的。孩子們的發(fā)現果然不出意外,他們問:老師,為什么有的30天,有的31天,還有這個2月怎么是29天(28天)。在他們發(fā)現這個問題后,我用“拳頭”形象地來區(qū)分大月小月,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孩子們在學中樂,玩中學,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在尋找日歷秘密的過程中,孩子們的'發(fā)現遠遠超過了我的預期。有的孩子說:“老師,我發(fā)現了日歷上的數字顏色!薄盀槭裁床灰粯幽兀俊,我把這個球又拋給了孩子,有的孩子就說:“紅色是休息天,我們可以不上課!庇械暮⒆诱f:“不對,有的紅色不是休息天,是節(jié)日,你看!”還用自己發(fā)現的事實給你證明
在接下來的“找節(jié)日”環(huán)節(jié)中,當我說出節(jié)日后,小朋友首先要反應是幾月幾日,接著在年歷中找出來。在找的過程中,孩子們找得都對的,而且迅速還很快!可是我發(fā)現這樣能力弱的小朋友得不到鍛煉了,于是我說:請幾個孩子到老師的日歷上來找。這下,孩子們更積極了。
整個活動下來,給我感觸最深的是,要想小朋友學得開心,首先老師必須帶動學習氣氛,讓每個小朋友都在不自主地投入到活動中去,只有大家都參與了,老師教得開心,小朋友學得也開心。
日歷的教案5
實踐活動:
《制作活動日歷》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90頁。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學習了“年、月、日”“24時計時法”及“簡單的時間計算”之后安排的一個“綜合與實踐”活動。
“綜合與實踐”是一類以問題為載體、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要形式的教學活動;趯W生對年、月、日等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他們對此內容并不陌生,但活動日歷大多數學生沒見過,本節(jié)課對學生思維及操作上的挑戰(zhàn)主要是在“活動”二字上。因此根據問題指向(用四個正方體制作一個活動日歷),怎樣把年、月、日的知識融于解決問題之中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同時,教學時間不能單單局限于課堂上,可以課內外相結合,這也是“綜合與實踐”領域教學形式的特點之一。
學情分析:
《制作活動日歷》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年月日》的最后一課時,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年月日”的相關知識,前期認識了正方體,并有一定解決問題的能力。但三年級學生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的能力在逐步發(fā)展,具有思維活躍、模仿能力強,愛表現的心理特征,且本節(jié)實踐活動學生已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這些足以為活動開展奠定了良好的知識基礎。但是三年級學生的數學活動經驗參差不齊,因此,實踐活動中教師要關注學生已有的活動經驗基礎,不斷上升,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生成。
教學目標:
1.在制作活動日歷的過程中,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進一步理解年、月、日之間的關系。
2.在活動中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積累活動經驗,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反思質疑的學習習慣,激發(fā)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制作活動日歷的思路和方法,體會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教學難點:
能用恰當的方法在兩個正方體上表示出一個月中的任意一日。
學具:
1.每組四個正方體木塊,一個底座:長方體盒子。
2.思考:怎樣用四個正方體木塊制作一個活動日歷,可以任意表示某月某日某星期,并且做到一目了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明確要求。
1、同學們,上課之前,老師先給大家講個笑話,笑過之后,你能想到什么問題呢?
古時候,有兩個商人在臘月三十到集市上賣東西,一個商人賣的是鋤頭,一個商人賣的是黃歷,也就是現在的日歷。過了中午,賣鋤頭的商人說:“不賣了,回家過年,等來年開春賣個好價錢!辟u鋤頭的商人收拾好貨物就準備回家。賣黃歷的'商人一看,也學著賣鋤頭的商人說:“不賣了,回家過年,等來年開春賣個好價錢。”賣鋤頭的商人聽了哈哈大笑。
2、同學們,你們知道賣鋤頭的商人為什么笑嗎?學生回答。
3、現實生活中的日歷也存在這樣的問題,不能重復使用。我們能不能做一個可以重復利用的活動日歷呢?這樣,既能起到日歷的作用,還能達到節(jié)約資源的目的。這節(jié)課我們以小組為單位,用四個正方體木塊做一個可以擺出某月某日某星期的活動日歷。(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活動一:同學們,活動日歷要表示出任意年月日、星期,怎樣分配四個木塊合理呢?(課件出示)
先獨立思考,再和組內同學交流,并完成研究記錄單(一)。
日歷的教案6
活動名稱:認識日歷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系;
2.了解一年有12個月,有大月(31天),也有小月(30天),一年有365天。
3.了解日歷的用途,能正確的查找日期。
活動重點:知道一年有12個月、365天,一個月有31、30、28天。
活動難點:大小月分別是哪幾個月,最小月是哪個月;顒舆^程
一、播放課件,明確探究任務。
師播放課件,幼兒認讀數字12、31、30、28、365。教讀365。
提問:我們的數寶寶怎么都不見了?他們都到哪兒去了?(房子)數寶寶為什么要到房子去呢?他們和房子又有什么關系呢?聽完故事你就明白了。
二、通過操作,幫助幼兒認識月份和星期
認識月份
1.聽一聽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媽媽,媽媽的名字叫年。她生了365個孩子,給他們取名叫日。一天年媽媽為孩子們蓋了12座房子,這12座房子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月。等房子蓋好了,這個年媽媽就讓孩子們住在房子里。
2.和幼兒一起回憶故事并提問理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1、30、28或29)天。
3.找一找
、趴纯催@些房子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有的大,有的。
、拼蠓孔佑袔鬃?(7座)小房子有幾座?(4座)最小的房子有幾座?(1座)
、歉鶕變夯卮穑瑤煱汛蠓孔臃诺谝慌,把小房子放第二排,最小的房子放第三排。
、让總房子里住的孩子一樣多嗎?先來看看大房子里住多少個日娃娃?(31個孩子);小房子里住多少個日娃娃?(30個孩子),最小的房子里住多少個日娃娃?(29個孩子)。
認識星期。
、趴纯疵恳粋小房子里的數字有什么不同?講講紅色數字、黑色數字分別代表什么?
、菑男瞧谌臻_始數,看看每一個星期有幾天?
、瘸酥,還有哪些日子也是用紅色標識?
、山處熜〗Y。
三、趣味游戲:看誰找得快。(教幼兒查看年歷的方法,查找日期)
找生日,總結查找方法。(先找月份再找日期)教師請幼兒找一找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并說說是怎樣察找的。
找節(jié)日,并說出是星期幾。
四、智力搶答,鞏固練習。
五、教師介紹日歷的用途。
提問:我們認識了日歷,那日歷是做什么用的?(鼓勵幼兒自由發(fā)言,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教師小結:日歷是記錄或查看時間(日期)的工具,人們的學習、生活都離不開它。
六、展示日歷。
出示課件,請小朋友來看看各種各樣的日歷。
老師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日歷,日歷可以做成各種各樣,如掛在墻上的日歷叫掛歷,放在桌子上的日歷叫臺歷,還有日歷本,電子日歷,有的手表、手機上也有日歷等等。
七、點評活動,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這對于我們班孩子來說是一個還沒有接觸過的新知識,一年有12個月這一點大部分孩子都知道,可認識幾月幾日他們還沒有學過。為了使幼兒學起來更容易,活動一開始我就開門見山讓幼兒認識了今年的日歷,我發(fā)現大部分孩子不認識,只有小部分孩子能說上來。于是我用講一個關于年的`故事來吸引孩子的注意,果然孩子們聽到有故事,興趣馬上就來了。
活動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通過故事的形式,利用故事便于幼兒理解的特點,使幼兒喜歡、理解日歷。果然,這種方式大大的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幼兒很容易就理解一年有365天,分別住在12個月里,其中有的月是29天、30天、和31天。通過讓幼兒到前面來找年媽媽的孩子,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發(fā)現孩子們掌握的較好,效果也不錯。
從整個活動來看,我覺得用故事的形式把枯燥、復雜的
內容變生動、簡單的方法真的很不錯,值得在今后的活動中借鑒。
雖然現在的日歷樣式多,我在本次教學中沒有時間去說,但孩子們只要認識了典型的日歷,掌握了日歷要先看年份,再看月份、日期、星期這一方法,相信孩子們碰到別的樣式的日歷,也能慢慢看懂。
日歷的教案7
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1、結合生活經驗,認識年、月、日,了解他們之間的關系;
2、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閏年。
。ǘ┣楦袘B(tài)度
經歷與他人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能傾聽別人的意見,感受數學學習的快樂。
解決問題:
在回顧、整理、觀察活動中,能發(fā)現一些簡單的規(guī)律,發(fā)展觀察、判斷和推理的能力。
數學思考:
為學生提供探究的支點,在自主合作的學習氛圍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判斷和推理的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fā)展,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會看日歷,認識年、月、日。
教學難點:
了解年、月、日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境自學引思入情。
。ㄒ唬(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出示日歷圖片,師問:你會看日歷嗎?你能從日歷中找到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嗎?你是怎么找到自己的生日的?
生:我會看日歷,還能從日歷中找到一些節(jié)日。
師:你能從日歷中找到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嗎?
生:我的生日是每年的10月20日,我能從日歷中找到。
師:你是怎么找到自己的生日的?
生:我是這樣找的,先找到月份,再從月份中找到那一天。
師:今天我們共同研究日歷上面的知識。(板書課題:看日歷)
點評:通過觀看各式各樣的日歷圖片和在日歷中找自己的生日,使大部分學生都學會了怎樣看日歷,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新知的`強烈_
(二)、自主探究
師:關于年、月、日,還有哪些知識我們可以從年歷中去發(fā)現?觀看20xx—20xx年的年歷,把20xx—20xx年各月份的天數記錄在表格中,今天老師給每個孩子都準備了4年的年歷和一張表格,我們就利用這些材料去發(fā)現日歷中的秘密。
出示自學提示:(全班齊讀,指名說一說:接下來我們要做些什么,怎么做?)
1、獨立觀察年歷,在表格中記錄下20xx—20xx年各月份的天數。
2、觀察填寫好的表格,你有什么發(fā)現。
3、小組交流,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
師:都明白了要做些什么了嗎?請大家按照提示完成表格的填寫。
點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參與了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每一個學生都發(fā)現了一些關于年月日的知識,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觀察、分析、判斷、推理和合作學習的能力,極大地促進了學生數學思維的發(fā)展。
二、互動交流,深思激情
1、全班集體交流
師:孩子們都發(fā)現了很多日歷中的知識,我們一起全班交流。誰先來展示交流一下自己的發(fā)現?
生1:我發(fā)現了:一年有12個月,有的月份每月31天,有的月份每月30天。
師:你們的發(fā)現和他的一樣嗎?
生2:有的一樣,但我還有不同的發(fā)現。師:你不同的發(fā)現是什么?
生2:我與他的發(fā)現不同的是:每月31天的月份是1、3、5、7、8、10、12月,每月30天的月份有4、6、9、11月。
生3:老師!老師!我還有補充。師:你有什么補充?
生3:我還發(fā)現2月的天數很特殊,有的年份是28天,有的年份是29天。
師:經過孩子們的努力,我們發(fā)現了這么多年月日的知識,孩子們真棒!下面我們一起來整理我們的發(fā)現。
點評:學生在自主探究和小組交流的基礎上,現在又經歷了全班交流,使大部分學生對年月日的相關知識有了更加系統(tǒng)的了解。通過交流,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成就感,有利于學生良好傾聽習慣的養(yǎng)成,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
2、師生一起整理我們的發(fā)現。
師:現在老師把你們記錄的數據匯總起來,我們一起來看看,31天月份是不是所有年份都是一樣的。
師:31天的月份所有年份都是一樣的,我們把它叫做大月。教師板書大月。
師:誰來說說那幾個月是大月?
生:1、3、5、7、8、10、12月。
師:有幾個大月?
生:7個。
師:30天的月份也是確定的,我們把它叫做小月。教師板書小月。
師:小月是那幾個月?
生:4、6、9、11月。
師:有幾個小月?
生:4個。
師:那2月呢?
生:2月有時是28天,有時是29天,比較特殊。
師:2月比較特殊,就叫它特殊月。2月每月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2月每月有29天的年份是閏年。教師板書。
師小結:一年有12個月,7個大月,4個小月,1個特殊月。一年中有些月份的天數是31天;有些月份的天數是30天;還有一個特殊的2月,有時是28天,有時是29天。你有什么方法能記住這些月份的天數?
點評:在這個活動中,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學生再一次經歷了新知識的形成過程,使他們對年月日的知識有了更加清晰和系統(tǒng)的認識,進一步加深了對大月、小月和特殊月的認識。
3、記住各月份天數的方法
。1)、師:你有什么方法能記住各月份天數的方法嗎?(學生獨立思考)
。2)學生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方法。
。3)教師根據學生交流情況及時總結介紹
師小結:左拳記憶法,拳頭凸起來的代表大月,凹下去的代表小月,除了2月,從食指開始記。教師課件演示。
學生活動:同桌互相記一記。
師:都記住了嗎?我們一起來記一記。
師:我們還可以這樣來記
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日,平年2月二十八,閏年二月把一加。
師:這里的“臘”指的是十二月,“冬”是指十一月。
師:還有什么方法能記住大小月?
生:我還發(fā)現八月的前面單數月是大月,七月的后面雙數月是大月。
師:真是一個會觀察的孩子。
師:其實呀,記住大小月的方法還有很多,感興趣的孩子回去以后還可以查一查資料。好嗎?
點評:通過這個活動,學生學習了一些記憶大月和小月的方法,使他們對大月和小月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給學生設置了學習疑問,有利于激發(fā)學生探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游戲活動
師:咱們班的孩子真聰明!從年歷表中找到了這么多的數學知識。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游戲好嗎?想一想你是那個月出生的,(稍停頓)大月出生的孩子請起立?
師追問:請你告訴大家你是那個月過生日的?
生1:我是10月過生日的。
師:孩子們他是幾月過生日的?什么月?你呢?請另一個孩子來說一說。
生2:我是5月。
師:看來站起來的孩子都是大月過生日的,哪現在坐著的孩子都是小月過生日的嗎?有沒有特殊情況?
師:咱們班坐著的孩子都是小月過生日的,哪還有那個月沒有同學過生日呢?
生3:2月,是一個特殊月。
點評:三年級的孩子,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習狀態(tài)已未處在。通過這個游戲活動,學生經歷了及時應用新知識的過程,及時調整了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再一次加深了對大月、小月和特殊月的認識,激發(fā)了學生應用新知識解決問題的強烈愿望。
三、拓展測評,融思表情
1、教師小結
師:本節(jié)課學習到現在,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揭示課題:年月日。
2、挑戰(zhàn)自我
師:課件出示第一關:找一找。
第二關:填一填。
第三關:想一想。
點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經歷了應用新知識解決簡單生活中的一些實際應用的過程,使他們進一步鞏固了年月日的相關知識,進一步提高了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
師:孩子們這節(jié)課你過得開心嗎?今天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有疑問嗎?
點評:通過這個活動,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大部分學生再一次重溫了本節(jié)課所學的數學知識,使孩子們對新知識的形成過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加深了對年月日的相關知識的進一步理解,提高了學生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日歷的教案8
一、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
2.知道各月在平年、閏年的天數;
3.能夠初步判斷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主動運用信息技術探索的科學精神;
2.感受科學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好品質;
3.培養(yǎng)學生與人合作的情感;
發(fā)展目標
1.引導學生利用網絡資源獲取和處理信息,利用網絡進行交流;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
二、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六冊8186頁年、月、日;相關的資料在學校課題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有關時間單位年、月、日的基礎知識
難點:平、閏年的判斷方法
四、教學對象分析:
從教學內容看,屬于科學性很強的內容,單純靠講解不能解決學生對該部分內容的理解掌握,結合三年級學生的知識結構,需要借助直觀的畫面演示和相關的天文資料的閱讀,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因此采用探究反饋總結拓展的學習過程,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路。
五、教學方法:
本課采用情境探究的網絡教學模式實施教學,具體表現為創(chuàng)設情境探究討論反饋整理知識建構等教學環(huán)節(jié)。
六、教學流程設計與分析:
。ㄒ唬┲i語導入,想象敘說,引出課題
有個寶寶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脫一件,等到年底剩張皮。
你知道日歷還有哪些用途嗎?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日歷上的學問。
。ǘ┲笇ЬW頁閱讀,激發(fā)探究欲望:
教師引導認識兩個探究環(huán)境:日歷探秘和二月玄妙;學生登陸網站結合頁面上的探究提示,嘗試自主學習新知。
1.日歷探秘:
在日歷探秘頁面,設計了一個萬年歷的查閱程序,學生可以從上面查閱從19002049年間每個月的情況,并設計了我發(fā)現和看發(fā)現兩個小模塊,讓學生通過我發(fā)現提交自己的`發(fā)現,還可以借助看發(fā)現來了解其他學生的發(fā)現。為了避免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出現跑題現象,從學生的年齡特征出發(fā),有意識在頁面上部安排了明顯的探究提示:
選擇一個年份,再選擇不同的月份,觀察右側月歷的變化,看能發(fā)現一些什么?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年有幾個月?
每個月各有多少天?有幾種不同的情況?
一年有多少天?
這樣可以從整體上把握學生研究的方向,不至于出現迷航的現象。
2.二月玄妙:
該頁面的設計同日歷探秘,主要是探究的目標不同:
把下面的月份固定在二月上,再選擇不同的年份,觀察右側月歷的變化,看能發(fā)現一些什么規(guī)律?最好按照一定的順序查看。
3.知識整理:
結合兩個內容的探究,結合知識整理頁面師生共同整理相關的知識點。該頁面中主要從教學目標出發(fā),將學生探究的知識進行整理,使其系統(tǒng)化,安排了時間單位的整理、大小月的記憶方法和閏年的計算方法三部分的內容。為了使知識形象具體,設計了動畫、口訣等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
(三)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思維定勢,深化探究主題
從知識整理的信息中選擇切入你知道嗎?模塊,通過歷法知識、時間知識和日歷與數學三方面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四)比較數據,討論時光,拓展延伸
一組數據:一個人如果活80歲,那么他人生的日歷大約有3萬頁,如果一秒鐘撕下一頁,大約?小時撕完
教學反思:
。ㄒ唬﹦(chuàng)設問題情境,整合課程資源
從教學內容出發(fā),把課程內容編制成網絡課件,并能從網絡中選擇相關的資源,對教學內容進行重組,作為課程教學和學生后續(xù)探索學習的素材,這樣把過去單一學習的內容轉化為信息化的學習資源,提供教學雙方研究探究。生動的情境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觀察和思考的空間,既能激發(fā)興趣,調動學生學習內驅力,也為學生主動學習創(chuàng)設了條件。網絡互動技術創(chuàng)設的探究情境,使學生在個體探究的基礎上能利用網絡的優(yōu)勢與其他學生共享自己的成果,通過相互的探究是學生便與把發(fā)現的規(guī)律上升到理性的認識,由此建構具有個性特點的認知體系。.利用網絡資源的開放,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從知識點出發(fā)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相關內容作為學習的方向,通過在線式的交流,有助于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提高。
。ǘ┳灾魈骄,協作討論,突出主體性
學生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學習的主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形成個性化的知識結構,是新課程標準提倡的三大學習方式。本課從教學內容出發(fā)采用網絡互動的方式提供給每一位學習者一個獨立的探究平臺,能在相關探究提示的情況下,引導學生獨立的觀察,并能在觀察的基礎上,自由發(fā)表自己的發(fā)現。對于獨立探究的結果可以借助網絡互動的優(yōu)勢與全體學習者共享,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發(fā)現及時的予以鼓勵,激發(fā)學生的發(fā)現樂趣。另外針對個別程度較弱的學生可以借助這個交流平臺,看看其他同學的發(fā)現,再去探究,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從自身的角度出發(fā)得到不同的提高。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學生也是這樣,他們是活生生的具有個性的個體,表現在學生對同一現象、規(guī)律上由于觀察的角度不同和對事物的思維方式不同必然導致不同的發(fā)現和不同的看法,作為教師只要把握主體的目標,而學生只要不違背科學能夠朝正確的方向前進,就應該尊重和鼓勵,一個教學內容下來,不可能使每個學生所接受的知識是完全相同的,這就是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三)整合資源,研究學習,開放思維
本節(jié)課的設計不僅僅局限于40分鐘以內,在設計上還考慮到學生繼續(xù)學習的需要,安排了相當一部分的閱讀知識和幾個開放型的練習。閱讀方面的知識主要結合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搜集的有關年、月、日方面的天文知識,而幾個開放型的練習主要是本節(jié)課知識的實際綜合運用,如設計明年的日歷、改進現行日歷的方案和未來星球日歷的設計。開放型練習的目的是從學生終身學習和發(fā)展的需要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科學研究的精神,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日歷的教案9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日歷,學會看日歷。
2、了解日歷在生活中的運用及作用。
3、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4、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多種不同的日歷
活動過程:
一、出示日歷,引起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好多東西,我們來看看是什么?(日歷)
1、和幼兒一起說說日歷的樣子
2、引導幼兒觀察日歷
師:日歷里面有什么?(數字、文字等)
二、深入認知
老師這里有一本日歷,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有什么秘密?
1、認識年份。
師:這是哪一年的日歷?(20xx年)
2、認識月份。
。1)一年的第一個月是幾月?最后一個月是幾月?12月過完后就表示一年結束了,新的一年開始了。
(2)那一個月有多少天呢?這些小數字會告訴你。
一年有12個月,有的一個月31天,有的30天,二月有28天。
3、學習查找日期
1、今天是幾月幾日?誰能從日歷中找出來?(幼兒示范)
2、老師的生日是11月7日,誰能找出來。
3、國慶節(jié)是幾月幾日?誰能找出來?
4、老師說節(jié)日,幼兒在日歷上找出來,并進行評價。
三、活動延伸
小朋友之間互相提問、指認日期。
教學反思:
《綱要》指出幼兒數學活動的內容應從幼兒身邊取材,以幼兒身邊的日歷說起讓幼兒感受數學就在身邊,有利于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和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的目的是讓幼兒初步認識日歷,在操作中了解一年有12個月,不同月份有不同的天數。對日歷感興趣,初步感知時間概念,懂得珍惜時間。發(fā)展推理能力。
這對于我們班孩子來說是一個還沒有接觸過的新知識,為了能讓幼兒的還子們學的開心有趣于是我以今天是什么年的問題引出主題。果然還子們的積極性一下了高起來了。接著我以小兔子不明白的問題讓孩子們的幫助解決。你帶的日歷是那一年的?20xx年、20xx年、兔年、龍年的孩子們爭先恐后回答著。你是怎么知道的?孩子的小眼睛可亮了:我的日歷最上面有數字20xx的.就是20xx年。我的日歷上有好多小兔子的我就知道是兔子年。一年有12個月這一點大多數小朋友知道,可是對于每個月有不同的天數、認識幾月幾日他們還從來沒有學習過。
于是我在黑板上掛了一個大年歷,請他們觀察一個月有多少天,是不是每個月的天數都是一樣的。孩子們的發(fā)現果然不出意外,他們問:老師,為什么有的30天,有的31天,還有這個2月怎么是29天(28天)。在他們發(fā)現這個問題后, 我用"拳頭"形象地來區(qū)分大月小月,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孩子們在學中樂,玩中學,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在尋找日歷秘密的過程中,孩子們的發(fā)現遠遠超過了我的預期。有的孩子說:"老師,我發(fā)現了日歷上的數字顏色。""為什么不一樣呢?",我把這個球又拋給了孩子,有的孩子就說:"紅色是休息天,我們可以不上課。"有的孩子說:"不對,有的紅色不是休息天,是節(jié)日,你看!"還用自己發(fā)現的事實給你證明
在接下來的"找節(jié)日"環(huán)節(jié)中,當我說出節(jié)日后,小朋友首先要反應是幾月幾日,接著在年歷中找出來。在找的過程中,孩子們找得都對的,而且迅速還很快!可是我發(fā)現這樣能力弱的小朋友得不到鍛煉了,于是我說:請幾個孩子到老師的日歷上來找。這下,孩子們更積極了。
整個活動下來,給我感觸最深的是,要想小朋友學得開心,首先老師必須帶動學習氣氛,讓每個小朋友都在不自主地投入到活動中去,只有大家都參與了,老師教得開心,小朋友學得也開心。
日歷的教案10
教學目標:
1、注重朗讀,在朗讀中梳理文章脈絡,品味哲理式句子的深意。
2、理解文章用具體可感的事物來表現抽象意義的巧妙構思。
3、依據課文,延伸閱讀,以寫作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珍愛生命的思想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1、2是重點,目標1是難點。
教學時數:2課時
課前預習:
1、專注地朗讀文章至少3遍,并抄寫重要詞語2遍:
倒行逆施 刻骨銘心 黯淡無關 僥幸 拍攝 純粹
2、結合課后練習,先自我思考。
第一課時
主要內容:
仔細朗讀文章,梳理文章脈絡;整體把握文章,理解作者的巧妙構思。
教學步驟:
1、檢查課前預習成果。
、俾爩懻n前抄寫的6個詞語,并有選擇地讓學生口頭造句。如:刻骨銘心、黯淡無光。
、诒疚牡臉祟}是“日歷”,但文章顯然不僅僅是寫日歷,那么文章究竟是寫什么?想告訴人們什么?
明確:寫時間,寫生命;告訴我們時間易逝,生命易逝,要倍加珍惜(要求:學生能從文章中找到重要的句子來支撐自己的看法)。
2、朗讀文章,感知文章深意。
、偌热煌瑢W們知道本文不只是寫日歷,而是有更深層的意思,是時間與生命。就請大家再次專心致志地朗讀文章一遍,再次感知文章的深意。
。ㄗ杂衫首x,感知深意)
②再讀文章,理清脈絡。
本文怎么從日歷談到時間與生命呢?這個過程有些曲折。我們一道沿著作者的思路,從“日歷”出發(fā)向“時間”“生命”攀登,理清脈絡,就能更加理解文章深意。
第一組朗讀2—3自然段,并歸納大意。
明確:扯下一頁日歷——向往明天但又感到歲月匆匆與虛無。
第二組朗讀4—6自然段,并歸納大意。
明確:不能從容地扯下日歷——因為那是生命的頁碼。
第三組朗讀8—9自然段,并歸納大意。
明確:明白日歷的意義——生命忠實的記錄。
第四組朗讀10—15自然段,并歸納大意。
明確:不肯再去扯日歷——因為想保存歲月。
歸納:由此可知,本文表面看來是寫日歷,但處處是寫時間,寫生命。從“扯下一頁日歷”到“不能從容地扯下日歷”再到“明白日歷的意義”和“不肯再去扯日歷”,這個過程就是對時間與生命的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
3、理解文章的巧妙構思。
珍惜時間與生命,這是個抽象的問題。而此時我們不覺得抽象,反而是具體可感,為什么?
明確:主要原因是作者把抽象的認識轉化為具體的事物來表現,讓讀者看得見,摸得著。
這就是作者構思的巧妙之處,也是本文的魅力之一。將抽象的時間與生命轉化為熟悉而具體的日歷,十分形象。如果用幾句話來描述二者之間的關系,可以這樣說:
時間(生命)是一本日歷,扯下了一頁便消失了一天。它時刻在警醒我們:時間(生命)無價,要好好珍惜。
4、借助語言訓練強化認識。
如果也讓同學們用一種具體的事物來表現時間、生命,你會選擇什么?請同學們寫一段話來表現你對時間與生命的認識。
學生先寫后交流,教師板書學生所選擇的事物。
5、作業(yè):
①根據課堂上寫的幾句話,在此基礎上擴寫成一則不少于200字的片段。
、谘由扉喿x朱自清的《匆匆》。
第二課時
主要內容:
品味哲理式句子;進行片段寫作,強化學生的時間與生命意識。
教學步驟:
1、朗讀文章,初步感受哲理式句子。
上節(jié)課,我們體會了文章的魅力之一——巧妙的構思。其實,同學們還應當會感受到本文的另一個魅力——眾多富有哲理的句子。每讀到此處,我們不禁會放慢速度,若有所思。請大家細心朗讀文章,標畫出你認為富有哲理或者能觸動你內心情感的句子。
要求邊讀邊標畫,形成自己的初步感受。
2、朗讀并交流哲理式句子,品味深意。
①學生朗讀自己所標畫的哲理式句子。
、趯W生以同桌2人或上下桌4人為小組,互相交流所標畫
的哲理式句子。
③學生 個人展示哲理式句子的閱讀感受和啟發(fā)。
④教師點撥幾個重點的哲理式句子,引導學生品味深意。
例如:“如果你靜下心來就會發(fā)現,你不能改變昨天,但你可以決定明天。”
“于是,光陰歲月,就像一陣陣呼呼的風或是閃閃爍爍的流光。它最終留給你的只有無奈和頻生的白發(fā)和消耗中日見衰弱的身軀!
“一個個明天,不就像是一間間空屋子嗎?那就看你把什么東西搬進來!
“因為日歷是有生命感的,或者說日歷叫我隨時感知自己的生命并叫我思考如何珍惜它。”
(教師的點撥可以有兩個層次:首先是句子包含的意義,其次是給予我們的聯想與啟迪)。
3、質疑與總結。
學生再讀文章,還有什么疑問可以提出并進行交流和釋疑(盡量多采用學生內部互動,但教師必須有意地解決一些重點疑問)。
如:前面老師朗讀時有意避開第七自然段,請同學們思考能不能不寫這一段,它與文章主題有何關系?
明確:本段與文章主題有著密切關系。正因為有這段人生難忘的經歷才使“我”對生命有著更深刻的.認識,懂得了日歷的意義,刻骨銘心。
又如:閱讀練習與探究中的第二題。
明確:之所以全文沒有不統(tǒng)一的感覺,是因為這兩者之間的本質是統(tǒng)一的。“為有大把大把的日子而心頭十分快活”,那是因為我向往明天,有明天就有生命和希望。后來又說“感到歲月匆匆與虛無”,“日歷大多數的頁碼都是黯淡無光”,這是因為我感到歲月的易逝、生命的可貴,不想碌碌無為。
總結:本文沒有寫故事,也沒有寫風景,談的是一個抽象的道理,但文章卻能打動讀者,令人喜愛。原因至少有兩點:首先是巧妙的構思,從具體形象的日歷入手,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二是眾多富有哲理式的句子,令人深思,啟人智慧,獲益匪淺。
4、拓展寫作。
學習了本文,又閱讀了《匆匆》,同學們對時間與生命可能有更深的認識和體會。請以“我想這樣走過每一天”為題,或者也借助某一具體可感的事物談論時間、生命,寫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5、課外延伸閱讀。
發(fā)給學生有關作者的簡介資料,建議學生課外閱讀《珍珠鳥》和《高女人和她的矮女人》。
日歷的教案11
課 題:
《日歷》
課 型:
主讀
上課日期:
。玻埃保.9.18——19
作 者:
李和善
單 位:
滕州市西崗中學
八年級語文第二單元第3課《日歷》(2課時)
課前預習:
1、了解作者。
2、 朗讀課文,并抄寫重要字詞。
3、結合課后練習,先自我思考。
相關課程標準:
“ 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薄捌肺蹲髌分懈挥诒憩F力的語言。”
教學目標:
1、注重朗讀,在朗讀中梳理文章脈絡,品味哲理式句子的深意。
2、理解文章用具體可感的事物來表現抽象意義的巧妙構思。
3、依據課文,延伸閱讀,以寫作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珍 愛生命的思想意識。
教學重點:
1.注重朗讀,在朗讀中梳理文章脈絡,品味哲理式句子的深意。
2.理解文章用具體可感的事物來表現抽象意義的巧妙構思。
教學難點:
依據課文,延伸閱讀,以寫作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珍 愛生命的思想意識。
評價任務:
1. 朗讀課文,感知文章深意。
2. 能理清文章的脈絡,梳理出作者的寫作思路,理解作者的寫作 構思。
3. 再讀課文,朗讀并交流文中哲理深刻的語句,說說自己的感悟。
4. 進行片段寫作,強化學生的時間與生命意識。
第一課時
主要內容:
仔細朗讀文章,梳理文章脈絡;整體把握文章,理解作者的巧妙構思。
教學步驟:
1、檢查課前預習成果:
、俾爩懻n前抄寫的6個詞語,并有選擇地讓學生口頭造句。如:
刻骨銘心、黯淡無光。
、诒疚牡.標題是“日歷”,但文章顯然不僅僅是寫日歷,那么文章究竟是寫什么?想告訴人們什么?
明確:
寫時間,寫生命;告訴我們時間易逝,生命易逝,要倍加珍惜(要求:
學生能從文章中找到重要的句子來支撐自己的看法)。
2、朗讀文章,感知文章深意:
①既然同學們知道本文不只是寫日歷,而是有 更深層的意思,是時間與生命。就請大家 再次專心致志地朗讀文章一遍,再次感知文章的深意。
。ㄗ杂衫首x,感知深意)
②再讀文章,理清脈絡。
本文怎么從日歷談到時間與生命呢?這個過程有些曲折。我們一道沿著作者的思路,從“日歷”出發(fā)向“時間”“生命”攀登,理清脈絡,就能更加理解文章深意。
第一組朗讀2—3自然段,并歸納大意。
明確:
扯下一頁日歷——向往明天但又感到歲月匆匆與虛無。
第二組朗讀4—6自然段,并歸納大意。
明確:
不能從容地扯下日歷——因為那是生命的頁碼。
第三組朗讀8—9 自然段,并歸納大意。
明確:
明白日歷的意義——生命忠實的記錄。
第四組朗讀10—15自然段,并歸納大意。
明確:
不肯再去扯日歷——因 為想保存歲月。
歸納:
由此可知,本文表面看來是寫日歷,但處處是寫時間,寫生命。從“扯下一頁日歷”到“不能從容地扯下日歷”再到“明白日歷的意義”和“不肯再去扯日歷”,這個過程就是對時間與生命的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 。
3、理解文章的巧妙構思:
珍惜時間與生命,這是個抽象的問題。而此時我們不覺得抽象,反而是具體可感,為什么?
明確:
主要原因是作者把抽象的認識轉化為具體的事物來表現,讓讀者看得見,摸得著。
這就是作者 構思的巧妙之處,將抽象的時間與生命轉化為熟悉而具體的日歷,十分形象。如果用幾句話來描述二者之間的關系,可以這樣說:
時間(生命)是一本日歷,扯下了一頁便消失了一天。它時刻在警醒我們:
時間(生命)無價,要好好珍惜。
4、達標檢測:
如果也讓你用一種具體的事物來表現時間、生命,你會選擇什么?請同學們寫一段話來表現你對 時間與生命的認識。
學生先寫后交流。
教師板書學生所選擇 的事物。
5、作業(yè):
、俑鶕n堂上寫的幾句話,在此基礎上擴寫成一則不少于200字的片段。
②延伸閱讀朱自清的《匆匆》。
第二課時
主要內容:
品味哲理式句子;進行片段寫作,強化學生的時間與生命意識。
教學過程:
1、朗讀文章,初步感受哲理式句子:
上節(jié)課,我們體會了文章的魅力之一——巧妙的構思。其實,同學們還應當會感 受到本文的另一個魅力——眾多富有哲理的句子。每讀到此處,我們不禁會放慢速度,若有所思。請大家細心朗讀文章,標畫出你認為富有哲理或者能觸動你內心情感的句子。
要求邊讀邊標畫,形成自己的初步感受。
2、朗讀并交流哲理式句子,品味深意:
、賹W生朗讀自己所標畫的哲理式句子。
、趯W生以同桌2人或上下桌4人為小組,互相交流所標畫的哲理式句子。
、蹖W生 個人展示哲理式句子的閱讀感受和啟發(fā)。
④教師點撥幾個重點的哲理式句子,引導學生品味深意。
例如:
A“如果你靜下心來就會發(fā)現,你不能改變昨天, 但你可以決定明天!
B“于是,光陰歲月,就像一陣陣呼呼的風或是閃閃爍爍的流光。它最終留給你的只有無奈和頻生的白發(fā)和消耗中日見衰弱的身軀!
C“一個個明天,不就像是一間間空屋子嗎?那就看你把什么東西搬進來!
D“因為日歷是有生命感的,或者說日歷叫我隨時感知自己的生命并叫我思考如何珍惜它!
。ń處煹狞c撥可以有兩個層次:
首先是句子包含的意義,其次是給予我們的聯想與啟迪)。
3、質疑:
學生再讀文章,還有什么疑問可以提出并進行交流和釋疑(盡量多采用學生內部互動,但教師必須有意地解決一些重點疑問)。
如:前面老師朗讀時有意避開第七自 然段,請同學們思考能不能不寫這一段,它與文章主題有何關系?
明確:本段與文章主題有著密切關系。正因為有這段人生難忘的經歷才使“我”對生命有著更深刻的認識,懂得了日歷的意義,刻骨銘心。
又如:閱讀練習與探究中的第二題。
明確:之所以全文沒有不統(tǒng)一的感覺,是因為這兩者之間的本質是統(tǒng)一的!盀橛写蟀汛蟀训娜兆佣念^十分快活”,那是因為我向往明天,有明天就有生命和希望。后來又說“感到歲月匆匆與虛無”,“日歷大多數的頁碼都是黯淡無光”,這是因為我感到歲月的易逝、生命的可貴,不想碌碌無為。
4、總結:
本文沒有寫故事,也沒有寫風景,談的是一個抽象的道理,但文章卻能打動讀者,令人喜愛。原因至少有兩點:
首先是巧妙的構思,從具體形象的日歷入手,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二是眾多富有哲理式的句子,令人深思,啟人智慧,獲益匪淺。
5、拓展寫作
學習了本文,又閱讀了《匆匆》,同學們對時間與生命可能有更深的認識和體會。請以“我想這樣走過每一天”為題,或者也借助某一具體可感的事物談論時間、生命,寫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6、課外延伸閱讀:
發(fā)給學生有關作者的簡介資料,建議學生課外閱讀《珍珠鳥》和《高女人和她的矮女人》。
課后反思:
1. 在理清文章脈絡的基礎上去思考討論作者巧妙的構思、形象化的議論方式是教學中必做的一步,這樣就在具體的感知中加深了對文章主題的理解和把握,這個把握的過程是學生自主交流的過程,在交流中進行了探究,鞏固了學過的知識。品味文章中的哲理性語句是本課中的一個亮點,在討論交流中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鍛練和提高。接下來的質疑和總結,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在小組內和小組間討論解決。通過與《匆匆》比較,加深了學生對時間和生命的認識并及時進行寫作訓練。
2. 本節(jié)課是按照我!白灾魈骄,當堂達標”的教學模式,所以在教學中要以小組交流的方式,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文本比較長,教學時以學生自主閱讀為基礎,小組間的合作閱讀為輔助,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的作用。 “質疑與總結部分”教師要做好引導,鼓勵學生積極提出問題,培養(yǎng)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3. 不足之處在于,農村學校的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較少,在拓展交流部分,學生的思維放不開。這也是我們農村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仍需努力的地方。
日歷的教案12
一、活動目的
1、讓幼兒認識日歷,知道一年有365天,一年共分12個月。12個月中分大月、小月和平月,大月有31天,小月30天,平月(二月)只有28天。知道怎么分大月和小月,二月又為什么只有28天(不講閏年和閏月)。
2、讓幼兒學會看日歷,如今年是哪一年?今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明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昨天又是幾月幾日,星期幾?一星期有多少天?并能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從而擴大幼兒的知識面,提高認識能力,并教育幼兒珍惜時間。
3、逐步養(yǎng)成垃圾分類處理和珍惜、節(jié)約資源的好習慣。
4。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教師自制20xx年全年日歷一大張作為教具(要求數字盡量寫大)。同時制作并復印供幼兒用的20xx年全年日歷表,每人一張。
2、抽答問題的卡片若干張。
3、發(fā)動全班幼兒收集各式各樣的掛歷、墻歷、臺歷若干。
三、活動過程
1、復習認讀數字1至12、1至31及序數第1至第12。
2、出示老師自制的20xx年的整張日歷,貼在黑板上,讓幼兒觀看,并向幼兒介紹這是日歷,教大家學說“日歷”。
3、根據大班幼兒的生活經驗及在學習認數和數數的基礎上,讓幼兒辨認這是哪一年的日歷?并向幼兒介紹每一大格內是一個月的日歷,數數一共有幾大格,就知道一年共有幾個月了。反復讓幼兒回答一年有12個月,并告訴幼兒一年中所有的天數加起來共有365天。
4、再請幼兒看黑板上的大日歷,提出問題:一個大格子里(即每一個月)有多少天呢?(讓幼兒自己看格子里的數字來回答)奇怪,為什么有的格內是31天,有的是30天,有的又是28天呢?小朋友,想知道原因嗎?老師現在給大家講一個有趣的故事:在很早很早以前,羅馬帝國有一個叫凱撒的皇帝。他規(guī)定將一年365天分成12個月,由于他的生日是前半年的單月。所以就規(guī)定單月為大月(31天),雙月為小月(30天),這樣算下來一年是366天。多了一天,怎么辦呢?當時的羅馬帝國認為,一年中二月是不吉利的月份(因羅馬帝國處死犯人是在二月),所以凱撒皇帝就決定從二月里減少一天,即二月本應是30天,減少一天就是29天,這樣一年就是365天了。后來凱撒皇帝死了,由他的侄子奧古斯做皇帝。奧古斯的生日在八月,八月本應是小月,30天,但這個皇帝不愿自己的生日是小月,又將八月改成大月,變成31天,這樣又多了一天。于是奧古斯皇帝就決定再從不吉利的二月中減少一天,所以二月就變成了28天(平月),這樣全年又正好是365天了。此日歷使用至今,規(guī)定為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大,八月也大,九月小,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老師一邊說,一邊指著日歷中每一個月所示的天數給幼兒看)。
5、假如大家不看著日歷,能不能將一年中的大月、小月、平月說正確呢?現在,老師教小朋友一個幫助記憶的好辦法。老師示范性地伸出左手,握成拳頭,手背朝向全體幼兒,用右手的食指沿左手食指關節(jié)凸出處數起,凡關節(jié)凸處為月大,凡關節(jié)與關節(jié)之間的陷處為月小,其中二月為月平。月大為31天,月小為30天,月平為28天(二月),于是有了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四月小……的口訣。要提醒幼兒,數到七月后要回到食指關節(jié)凸出處,重新開始數八月大、九月小……。這樣七月、八月連續(xù)兩月是大月。
請小朋友模仿老師的樣子來學習這種方法,一月一月地練習,學完后試試小朋友學習的效果,先由老師提問,讓幼兒用左手食指指著左手背凸凹部分集體回答:一月是什么月?有多少天?二月是……,特別要提問七月、八月各是什么月?有多少天?然后再提問九月、十月……第二遍可提問個別能力較強的幼兒,也可試問能力稍差的幼兒,如不行,老師再教。
6、繼續(xù)教幼兒看日歷,讓幼兒知道,每大格內,第一排字表明的是星期幾,從星期日開始,接下去是星期一至星期六(也叫周末)。要求幼兒想想今天是哪一年幾月幾日,星期幾?昨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明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先集體回答,請個別幼兒上來在日歷上找出這一天,然后再請個別幼兒回答,并自己上來在日歷上找出這一天。
7、給每個幼兒發(fā)一張94年全年日歷,讓幼兒自己練習看日歷,在上面找出自己的生日,說出是幾月幾日,星期幾。再請小朋友二人一組,一人報出時間,另一人在日歷表上找到相應的位置,報幾次后二人互換。
8、提問幼兒:每周有幾天要上幼兒園?(6天)包括星期天,一周共有幾天呢?再指導幼兒看看自己的日歷表,學會看一周,明確7天為一周,一周共有7天。
9、老師講解一年的意義,如過了一年,小朋友都長大了一歲。問到20xx年你們有多大?那時你們想干什么事?請幼兒自由發(fā)言。
10、老師小結,并鞏固提問(可集體或個別回答交替進行):
、僖荒暧卸嗌偬?
②一年有幾個月?
、鄞笤率嵌嗌偬?小月是多少天?平月是幾月,有多少天?
、芤恍瞧谟袔滋?
回答完后,再讓部分幼兒上來抽老師手里的卡片,卡片上提什么問題,就回答什么問題,答對的獎一朵小紅花。
11、欣賞詩歌《時間伯伯》,教育幼兒珍惜時間。
時間伯伯時間伯伯,你是偉大的旅行家,你從不停止自己的腳步,從過去走到現在,從昨天走到今天,從現在走向將來。時間伯伯,叔叔阿姨告訴我們,“一寸光陰一寸金”,我們一定愛惜你,跟隨你的腳步,做時間的小主人。
12、老師擺出或掛出各種日歷,進行展覽,告訴幼兒,日歷可做成各種形狀,如掛在墻上的叫掛歷,貼在墻上的單張日歷叫墻歷,放在桌上的叫臺歷,還有小日歷卡,有的手表上也有日歷。最后讓全體幼兒自由地參觀各種漂亮的日歷,評評哪一種最好看,設計得最美,自己最喜歡哪一種。全活動結束。
四、活動延伸
1、在家中,讓幼兒從日歷上找到爸爸、媽媽的生日,并自己練習每天看日歷。
2、教室里掛一個日歷,讓幼兒每天來幼兒園時,輪流撕下一張,知道今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3、要求每個幼兒在家長的指導和幫助下自制20xx年日歷一張。
活動反思:
中班科學活動《認識日歷》,活動一開始我就開門見山讓幼兒認識了今年的日歷,由于我們這是農村,我發(fā)現大部分孩子不認識,只有小部分孩子能說上來。于是我馬上用講一個關于年的故事來吸引孩子的注意,果然孩子們聽到有故事,馬上興致勃勃的。
活動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通過故事的形式,利用故事便于幼兒理解的特點,使幼兒喜歡、理解日歷。果然,這種方式大大的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幼兒很容易就理解一年有365天,分別住在12個月里,其中有的月是29天、30天、和31天。通過讓幼兒到前面來找年媽媽的孩子,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發(fā)現孩子們掌握的較好,效果也不錯。
活動的第三環(huán)節(jié)是“乘坐小汽車去參觀”日歷展,由于孩子收集到的日歷只有4本,我把辦公室的日歷都用上了,可是由于日歷的種類不同,有兩組孩子使用的是臺歷,在找生日、節(jié)日時遇到了困難,此環(huán)節(jié)由于材料的短缺遇到了不小阻力。
從整個活動來看,用故事的形式把枯燥、復雜的內容變生動、簡單的方法真的很不錯,值得在今后的活動中借鑒;還有材料的準備是一個活動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在收集材料方面我們有時也確實遇到兩難的境地,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
日歷的教案13
一、 活動目標:
1、了解年、月、周等時間概念在日歷上的表示。
2、學習在日歷上找出幾月幾日,星期幾,愿意在日歷上記錄生活中有意義的日子。
二、 活動準備:
自制XX年全年日歷一大張;自制幼兒用XX年全年日歷表每人一張;全班幼兒收集各式各樣的掛歷、臺歷、墻歷,布置成日歷展。
三、 活動過程:
。ㄒ唬﹨⒂^“日歷展”,引導幼兒發(fā)現和限解日歷的.不同種類及作用。
、胚@些日歷有哪些地方不一樣?(樣式、圖案、大小、材質等)
、七@些日歷有相同的地方嗎?仔細找一找。(都有數字)
。ǘ⿲W看日歷,在日歷上找到某年某月某日,星期幾。
1、認識年
出示自制大日歷,引導幼兒從上到下觀察:你首先看到了哪個數字?XX表示什么?
2、認識月
指認日歷上表示月的數字1~12,提問:這些數字表示什么?一年有幾個月?
3、認識日
認讀數字1~31,告訴幼兒這些數字在日歷上表示日,一個數字表示一日。講解:“日”整整齊齊地排列在一個個的大格子里,這些大格子就象一個個的小房子,外面還有“月”做成的門牌號呢!要找x月x日,必須先敲x月的“門”,再在x月的“房子”里找到x日。
4、認識周
提問:一星期有幾天?星期在日歷上如何表示?出示字卡一、二、三、四、五、六、日,并認讀。課件演示,用劃線法在日歷上找到x月x日是星期幾。
。ㄈ┎僮骰顒,在日歷上記錄有意義的日子。
在日歷上找出1月1日、6月1日、10月1日等,并說說這是什么日子。你還有哪些特別的日子,在日歷上圈出來,說給老師和小朋友聽。
。ㄋ模┗顒友由欤汗膭钣變豪^續(xù)觀察日歷,發(fā)現日歷上更多的秘密。
日歷的教案14
學習目標:
1、注重朗讀,在朗讀中梳理文章脈絡,品味哲理式句子的深意。
2、理解文章用具體可感的事物來表現抽象意義的巧妙構思。
3、依據課文,延伸閱讀,培養(yǎng)珍惜時間、珍愛生命的思想意識。
學習過程:
一、明確目標(自讀目標,明確本節(jié)課的方向,課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課前熱身(充分利用提前學習學案的時間,對課文進行預習,感知。)
。ㄒ唬┍尘罢f明及人物介紹(圈劃出你認為重要的信息,并摘錄到書上)
馮驥才(1942~),當代作家。任天津市文聯主席。著有長篇小說《義和拳》(與李定興合寫)、《神燈前傳》,中篇小說《神鞭》,獲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部分作品已被譯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國外出版。馮驥才以寫知識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歷史故事見長。注意選取新穎的視角,用多變的藝術手法,細致深入的描寫,開掘生活的底蘊,咀嚼人生的況味。南帆本名張帆,現任福建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兼文學研究所所長。同時為福建師范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南帆主要從事現當代中國文學和文學理論研究,目前已出版了《理解與感悟》、《沖突的文學》等學術著作。他寫作和出版了《文明七巧板》、《星空與植物》、《追問往昔》等多部散文著作。
。ǘ┳宰x課文,做好預習批注。
1、標示文章的.自然段。
2、自讀課文,標出讀不準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詞語。(通過查工具書解決并掌握)
馮驥才( )平庸( )純粹( )嵌入( )載體( )
了無痕跡( )倒行逆施( )黯淡無光( )刻骨銘心( )
了無:僥幸:
倒行逆施:
個案:致力:
3、感情朗讀,整體感知。
。1)本文的標題是“日歷”,但文章顯然不僅僅是寫日歷,那么文章究竟是寫什么?想告訴人們什么?
。2)請引用文中的一句話,概括本文的主題。
日歷的教案1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知道24時記時法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認識年、月、日,了解他們之間的關系;知道大月、小月、各有哪些月。了解平年閏年的知識。
2、程與方法:通過學習、交流,掌握每個月天數的記法。了解平年閏年的知識。
3、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在參與探索實踐活動中學會交流、合作與簡單的評價,同時引導學生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了解平年閏年的知識。
教學難點:
學會記憶大小月天數的方法,判斷平年還是閏年。
教學方法:
自學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
一、 問題導入
1、大約有多少天?有那幾個月?小月有幾天?有哪幾個月?
你是怎樣記大小月的?
二月是什么月?有多收天?
二、自主探索,獲取新知
1、自學閏年的產生(課件出示)
地球因為地球饒?zhí)柟D一次實際是上是365天還要多幾個小時,而不是我們認為的`一年365天整。所以饒4圈后也就是四年
多出了的時間剛好和一天的時間相差很小所以出現了四年一閏,閏年就是這樣產生的
2、閏年的計算方法
學生說說晚上9時是怎樣變成21時的?
判定公歷閏年遵循的一般規(guī)律為: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再閏。
①、普通年能被4整除且不能被100整除的為閏年。②、世紀年能被400整除的是閏年。
、邸τ跀抵岛艽蟮哪攴,這年如果能整除3200,并且能整除172800則是閏年。
3、練習:你知道20xx是什么年嗎?
怎樣判斷?
三、引導學生回顧本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說一說體會。
獨立完成,全班交流
作業(yè)設計:
68、69頁的練一練
板書設計:
【日歷的教案】相關文章:
《認識日歷》教案06-09
《認識日歷》教案優(yōu)秀01-03
《認識日歷》大班教案06-14
《認識日歷》教案15篇06-25
《日歷》教案(通用22篇)12-14
幼兒園教案:認識日歷 07-18
《認識日歷》教案(通用14篇)06-01
大班數學《認識日歷》教案01-15
大班認識日歷科學教案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