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欣賞教案3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音樂欣賞教案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綱要、藝術》的“內容與要求”里說的,提供自由表達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chuàng)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達方式,分享他們創(chuàng)造的快樂。
音樂欣賞《牧童短笛》是《我是中國人》主題中的一次集體活動。幼兒對中國民族音樂有初淺的認識,通過音樂律動《牧童之歌》直接把孩子帶入音樂主題。活動前幼兒欣賞過水墨動畫片《牧笛》,感受田園風味的牧童生活;顒又羞x用同樣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水墨畫與《牧童短笛》音樂組合,視覺上直觀感受水墨畫和具有中國風味的旋律的完美統(tǒng)一給人帶來的美感。體驗音樂要素變化所帶來的音樂情緒和形象的變化,提高對同類音樂作品的聽辨能力。幼兒在“靜聽細看”中感受中國式的美,在師幼互動和生生互動中創(chuàng)編各種牧童和小牛在田邊嬉戲的動作,想象各種有趣的游戲表現(xiàn)音樂的.歡快情緒。
【活動目標】
1、欣賞鋼琴曲《牧童短笛》,想象音樂作品中的情節(jié),用語言與肢體動作分辨不同的音樂情緒。
2、知道這是一首具有田園風味的中國音樂作品,增加對民族特色音樂作品的喜愛之情。
【活動重點】
跟著音樂節(jié)奏創(chuàng)編牧童和小牛游戲的動作。
【活動難點】
用語言與肢體動作分辨不同的音樂情緒。
【活動準備】
。ㄒ唬┙(jīng)驗準備:
幼兒觀看過《牧笛》的動畫片,對小牧童的田園生活有初步了解。
。ǘ┉h(huán)境準備:
1、由牧童及田園風味的水墨畫制作成的PPT。
2、牛角頭飾和自制短笛,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 進入音樂情景(音樂律動《牧童之歌》)
“今天,我們一起到田野里去玩,讓我們一起出發(fā)吧!”
二、完整欣賞鋼琴曲《牧童短笛》
。ㄒ唬 完整欣賞音樂,展開想象
重點提問:
1、田野到了,你們瞧遠處來了一位小客人,猜猜他是誰?
2、瞧瞧,今天他帶誰來了?
(幼兒欣賞音樂,老師用表情提示)
。ǘ 配樂講牧童和小牛的故事(配上由水墨畫制作成的PPT)
重點提問:
牧童和小牛之間發(fā)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三、分段欣賞
。ㄒ唬〢B段對比分辨
重點提問:
1、哪段音樂牧童騎在牛背上吹笛子?
。7赂魳反档炎拥膭幼,教師捕捉孩子的亮點)
2、哪段音樂牧童和小牛在做游戲?
小結:A段兩位牧童倒騎在牛背上,兩人你一句我一句地悠閑地吹著短笛。
B段牧童這時從牛背上跳下來,高興地在田間玩耍。
。ǘ┲攸c欣賞B段
1、幼兒和老師合作游戲
重點提問: 牧童和小牛會做些什么有趣的游戲?
2、兩位幼兒合作
重點提問:請大家猜猜他們在做什么游戲?
(孩子們把平日玩過的游戲都遷移到活動中來,教師提示幼兒跟著音樂節(jié)奏游戲。大家猜上來的兩個孩子玩的游戲,起到上下互動的作用。)
3、弟弟朋友和妹妹朋友合作游戲
請妹妹朋友做牧童,弟弟朋友做小牛,一起合作跟著音樂做游戲。
。ㄕ页隽咙c:節(jié)奏、表情、動作。請幾對小朋友做示范,大家一起學一學。)
。ㄈ┬蕾pA‘段
重點提問:游戲做累了,牧童會干些什么呀?
小結:牧童又騎上牛背,你一句我一句地吹著笛子,慢慢地走遠了。
四、完整表演
提供牛角和短笛,分角色進行完整表演。
。ㄌ峁┑谰,進一步讓幼兒融入音樂情景,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把自己想象成為一個天真的牧童和淘氣的小牛,完整感受音樂中的情緒變化,大膽用肢體動作表達表現(xiàn)。)
【活動評析】
。ㄒ唬┗顒拥倪x材具有藝術性、趣味性,能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
幼兒在音樂欣賞過程中,選用同樣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水墨畫與《牧童短笛》音樂組合,視覺上直觀感受水墨畫和具有中國風味的旋律的完美統(tǒng)一給人帶來的美感。幼兒通過感知音樂作品的藝術美,獲得美的感受,從而大膽的表達表現(xiàn)。
。ǘ└鶕(jù)樂曲內容,以角色身份與幼兒進行情感交流,激發(fā)幼兒有情感地參與其中
在音樂活動中,教師以牧童的角色身份參與活動,以逼真的表演把幼兒帶入音樂作品特定的意境之中,能恰到好處地表現(xiàn)出作品的蘊涵,激發(fā)幼兒的表達欲望。
。ㄈ┥朴诜治龊捅憩F(xiàn)音樂作品的各種情感基調
《牧童短笛》的A段清新悠閑,B段活躍歡快。教師通過音樂故事,幫助幼兒區(qū)分音樂段落之間在情緒、情感上的差異,能夠準確地表現(xiàn)和傳授引導幼兒在領會各種情緒、情感的基礎上表現(xiàn)出相應的動作。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勞動性質的音樂,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
2、教幼兒嘗試創(chuàng)編動作。
3、教育幼兒愛勞動。通過問答游戲活動,熟悉歌曲旋律,記憶、理解歌詞。
活動準備:
日;顒又校變河杏昧ψ鍪虑榈捏w會。(如抬桌子、搬玩具等)、鋼琴一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發(fā)聲練習:《大雨小雨》、《小動物叫》、《小樹葉》、
2、律動練習:《鞋匠舞》、《我是小兵》、《手腕轉動》、《我們大家做的好》
二、基本部分
1、老師做搬桌子的動作,引起幼兒的關注,讓幼兒一起來幫忙,老師一邊說加油干呀!嗬嗨、嗬嗨!帶幼兒一起學學勞動的動作和喊聲。
2、剛才小朋友都在用力勞動幫忙搬桌子,老師這還有一首好聽的.歌就是我們勞動時唱的歌。歌曲的名字就叫做《加油干》,聽老師唱一遍。老師清唱歌曲一遍。
3、提問: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你聽了音樂有什么感受?你好象聽到了什么?
4、老師彈唱歌曲一遍。
5、提問:歌曲里唱了什么?歌曲里人們是怎么干活的?他們是怎么唱的?
6、帶幼兒學念歌詞,要求幼兒邊拍手邊念。
7、幼兒學唱歌曲
幼兒跟唱——輕唱——自然聲唱——分組唱
8、創(chuàng)編動作。
(1)請小朋友說說這首歌曲什么地方唱的慢?什么地方唱的快?(慢的地方表示在用力勞動;快的地方表示勞動很快樂。)我們來做做勞動的動作,(幼兒自由做勞動的動作)嗬嗨時候我們又可以做什么動作呢?
(2)老師帶幼兒邊唱邊做動作。
9、復習韻律活動《頭發(fā)、肩膀、膝蓋、腳》要求幼兒合拍地做動作。
三、復習部分
復習律動《頭發(fā)肩膀膝蓋腳》,要求幼兒有節(jié)奏準確地做動作。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 篇3
設計理念:
《綱要》中指出:要利用藝術活動激發(fā)幼兒情趣,幫助幼兒體驗審美愉悅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體現(xiàn)自我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的成就感。幼兒對節(jié)日“包餃子”、“吃餃子”比較了解且很感興趣!断惭笱蟆返囊魳窡崆檠笠,賦予濃郁的節(jié)日氛圍,于是我結合幼兒在活動中的興趣、審美、創(chuàng)造、表現(xiàn),活動中將“包餃子”作為引線,貫穿于整個音樂欣賞活動中,為幼兒營造一個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在“包餃子”的表現(xiàn)創(chuàng)造中感知理解音樂的性質,感受、表現(xiàn)、體驗音樂的歡快情緒。
活動目標:
1、 激發(fā)幼兒與同伴一起表演的興趣,引導幼兒體驗樂曲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2、 結合圖譜,感知音樂的性質,培養(yǎng)幼兒對樂曲的感受力、表現(xiàn)力。
3、 使幼兒初步感知ABA三段體曲式結構,嘗試用“包餃子”的動作表現(xiàn)對音樂的理解。
活動準備:
1、教師物質準備:音樂、圖譜、課件。
2、幼兒經(jīng)驗準備:接觸過飽餃子,知道包餃子的基本步驟。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 教師:“小朋友,你們吃過餃子嗎?”“那餃子是怎樣做的呢?”
2、教師出示圖片。教師:“首先,要搟餃子皮;接著包餡;最后煮餃子。一共有幾個步驟?”
二、結合圖譜、完整欣賞、感知性質。
1、聽音樂(欣賞樂曲第一遍)!敖裉,齊老師帶來了一段好聽的音樂,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問:這段音樂聽起來感覺怎么樣? (玩、游戲、跳舞……)
“你覺得這個音樂有幾段?”
2、欣賞音樂第二遍。
問:誰找出來了有幾段?從圖片上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和音樂一樣的有三段。)
3、小結:有三段音樂,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樣的,這樣的結構我們叫做ABA結構。
(通過音樂欣賞,結合圖譜,讓幼兒初步感知音樂,了解音樂的結構。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讓幼兒欣賞音樂,聽一聽這個樂曲一共有幾段,結合圖譜找一找這個樂曲共有幾段時,出現(xiàn)了想象中的答案,于是我就引導孩子直接在圖譜上了解到這個樂曲共有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的符號是一樣的這孩子能從圖片上發(fā)現(xiàn),就是讓孩子了解ABA三段體曲式結構,我也能馬上讓幼兒完整感知。但過于著急,沒有讓孩子反復欣賞,分段欣賞,仔細聽一聽第一段、第三段的音樂是怎么樣的'?第二段的音樂是怎么樣的?深入挖掘音樂的性質。本是活動的重點部分,圖譜也是一個很好的感知樂曲的輔助材料,活動下來發(fā)現(xiàn),這部分的分量還不夠,對后面的動作創(chuàng)編可能也有一定的影響。)
三、分段欣賞、感悟音樂、創(chuàng)編動作。
1、教師:小朋友,你知道包餃子該怎么包嗎?第一步是干什么呀?
2、欣賞第一段音樂。讓我們來聽第一段音樂
(1)欣賞第一段音樂第一遍。
問:你覺得這段音樂可以做什么動作呢?你們想把身體的哪部分搟得薄薄的?
(2)聽第一段音樂做搟餃子皮的動作。
3、欣賞第二段音樂。
(1)聽第二段音樂做動作。問:你覺得這段音樂該做什么了呢?你們想把哪當作餡包起來呢?
(2)聽第二段音樂做包餡的動作。(提出要求)
4、欣賞第三段音樂。
(1)欣賞第三段音樂第一遍。
問:餃子包好了可以吃了嗎?那煮餃子的時候,餃子在鍋子里干什么呢?請小朋友用動作來表示?
(2)聽第三段音樂做煮餃子的動作。
(這一部分主要通過分段欣賞,讓幼兒分段感悟,在音樂們的引領下進行創(chuàng)編動作。作為南方的孩子很多孩子也都能說出包餃子的基本步驟,這為動作創(chuàng)編提供了幫助,很多幼兒都能結合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編出源于生活,源于幼兒的包餃子的動作,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演奏”。但在第三段音樂中,讓幼兒表現(xiàn)餃子在水里的動作,才發(fā)現(xiàn)南方的幼兒還是缺少一定經(jīng)驗,沒有背景,沒有看到餃子放在水里煮的樣子,很難充分想象,一些孩子只能都說到了吃,拿筷子夾出來,吃。整體上,幼兒自主創(chuàng)編動作,教師就做提煉指導,以幼兒為主的共同創(chuàng)編滿足了幼兒創(chuàng)造表達的愿望四、兩兩合作、充分表現(xiàn)、快樂體驗)
四、完整表現(xiàn)、快樂體驗。
1、讓我們聽著完整的音樂來包餃子吧。(聽音樂做完整的包餃子動作),教師提問回顧包餃子的三個步驟。
2、第二遍幼兒完整表演。
。ㄟ@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將在音樂中感悟的動作用于音樂表演中,讓相互的合作為幼兒對音樂的表現(xiàn)搭建一個表現(xiàn)的平臺,讓幼兒在熱情活躍的情境中盡情地體驗,進一步提升對音樂的感受與理解。幼兒們都非常愿意在音樂下,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自主地進行表演。兩兩的合作表演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在教案的設計時,跟師父就在反復琢磨到底是先教師示范,還是幼兒自主表演,最后,還是覺得幼兒的自主學習比較重要,就決定采用先讓幼兒自己商量,自主地兩兩合作表演,教師提煉幼兒優(yōu)秀的地方,集體模仿學習下,幼兒再進行多種形式的合作表演。在實際的活動中,教師也沒有特定地去示范,只是孩子們在下面做,老師和一個幼兒在前面做,可能教師的隨意表演,動作也不夸張,沒有很好地起到引導作用,所以孩子們合作表演地不是特別好,也怕時間的來不及,教師也沒有再示范表演,而是采取了另一策略,讓幼兒自主表演,反而發(fā)現(xiàn)孩子們表演得很起勁,很投入,相信沒有體驗到合作表演的快樂,但感受了音樂表演的快樂。)
五、結束
1、在包餃子音樂的幫助下,我們小朋友很快就學會了包餃子,我們包的餃子味道也特別好!你們真棒!
2、這段包餃子的音樂有一個很喜慶的名字叫《喜洋洋》。
3、我們把包好了的餃子送給伙伴們去吃吧!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08-26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04-25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四篇04-28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精選13篇)09-29
精選大班音樂欣賞教案三篇09-27
精選大班音樂欣賞教案4篇07-03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精選17篇)03-03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通用15篇)05-12
實用的大班音樂欣賞教案四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