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_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_波多野结衣国产一区二区三区_农村妇女色又黄一级真人片卡

小班語言活動大象和蚊子教案

時間:2022-04-03 10:02:4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班語言活動大象和蚊子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語言活動大象和蚊子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班語言活動大象和蚊子教案

小班語言活動大象和蚊子教案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用動作、表情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2.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感知動詞:叮、趕、跺。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1.大象、蚊子圖片各一副。

  2.大象、蚊子的手套偶各一個;蚊子指偶若干、大象頭飾三個。

  3.畫有森林的背景圖一個。

  4.錄音:大象和蚊子的叫聲。

  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理解故事的內容,學習動詞:叮、趕、跺腳。

  2、活動難點:能用動作、表情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3、指導要點:通過手套偶表演,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的童真童趣。

  活動過程:

  一、用角色聲音導入,激發(fā)孩子聽故事的欲望。

  1.師: (播放大象叫聲)聽聽看誰來啦?

  師:(出示大象圖片)原來是一頭腦袋大大的,身體大大的,屁股也好大好大大象啊,大大的大象走起路來是慢慢的。來我們一起學學大象走路。(引導幼兒學大象走)

  2.師:(播放蚊子叫聲)這又是誰來啦?那小蚊子是怎么飛的?那我們一起來學學小蚊子飛。

  師:(出示小蚊子)小蚊子長得什么樣呢?(引導幼兒說出蚊子的特征:尖尖、長長的嘴巴)

  師:(出示小蚊子)小蚊子師:蚊子的嘴巴會干什么啊?(叮人)

  小結:小蚊子長長、尖尖的嘴巴是用來叮人的,那愛叮人的小蚊子和大大的大象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我們來聽一個故事,故事的名稱叫做《大象和小蚊子》

  二、看木偶表演《大象和蚊子》,初步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的童真童趣。

  出示手套偶大象,講故事:有一頭大象,長得可大啦!腦袋大大的,身體大大的,屁股也好大好大。走起路來很慢很慢。有一天,大象出門散步,它走累了,就在草地上打起了瞌睡。這時,一群蚊子飛來了(伴隨著手套偶蚊子的出現,發(fā)出蚊子的叫聲),它們發(fā)現了大象的屁股,說:“哇!好大的'屁股呀!我們去叮叮它吧!”于是,蚊子們就圍著大象的屁股叮了起來,大象覺得屁股有點癢,就用尾巴來趕蚊子,“啪—啪—啪—”蚊子被趕走了。大象又打起了瞌睡,大象剛睡著,蚊子又飛了回來(伴隨著手套偶蚊子的出現,發(fā)出蚊子的叫聲),大象這次終于生氣了,它用好大好大的腳使勁一跺,“咚!咚!”聲音大得把蚊子都給震暈啦!

  (伴隨著音效木偶表演,使木偶表演更加生動有趣,突出了角色形象的特征,還能為后面的故事表演做鋪墊。)

  提問:1.故事里面都有誰?(大象和蚊子)

  2.大象和蚊子發(fā)生了什么事?(蚊子叮大象的屁股)

  3.小蚊子發(fā)現睡著的大象時說了一句什么話?那我們再來聽聽小蚊子是怎么說的。

  三、再次操作手套偶,邊講述邊提問,引導幼兒回憶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在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感知動詞:叮、趕、跺。

  1.師:一天,大象出門散步,它走累了,就在草地上打起了瞌睡。

  這時,一群蚊子飛來了(伴隨著手套偶蚊子的出現,發(fā)出小蚊子的叫聲),它們發(fā)現了大象的屁股,說:“哇!好大的屁股呀!我們去叮叮它吧!” 提問:小蚊子說了什么啊?

  2.師:于是,蚊子們就圍著大象的屁股叮了起來,大象覺得屁股有點癢,就怎么樣啊?(用尾巴來趕蚊子)來伸出你們的小手來幫大象一起趕趕蚊子(“啪—啪—啪—”)。

  3.蚊子被趕走了,大象又(打起了瞌睡),大象剛睡著,蚊子又飛了回來,這次大象怎么樣啦?(生氣了),大象很生氣,它就怎么做?

  小結:這次大象很生氣,就用它大大的腳使勁跺了兩下,“咚!咚!”。來我們也來幫大象跺兩下腳。聲音大得把蚊子都給(震暈啦)!

  四、幼兒帶上指偶,教師和小朋友一起故事情境表演。

  師:現在請羊老師來扮演大象和我們一起來玩玩蚊子叮大象的游戲吧。兩個幼兒表演大象,其他的小朋友和我一起表演小蚊子。

  孩子們戴上指偶小蚊子。

  (指偶使幼兒很快進入到角色之中,并將自己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表現出來。)

  五、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注意傾聽的能力和理解的能力都較弱,《大象和蚊子》這個故事中的角色外在形象反差很大,情節(jié)是幼兒生活中的經驗,不但能夠吸引他們,又易于他們理解、記憶。

小班語言活動大象和蚊子教案2

  活動目標:

  1、以小樂器在故事中發(fā)出的聲響為線索,幫助幼兒了解故事情節(jié)。

  2、鼓勵幼兒用動作、表情表達自己的感受,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

  3、引導幼兒在活動中感受童話的生動有趣,體驗角色表演的快樂情緒。

  活動準備:

  鋼片琴、鼓、串鈴各一個,小鈴鐺人手一份;森林的背景圖及大象、蚊子的圖片若干。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感受童話故事的趣味性。

  活動難點:

  根據樂器提示為線索能夠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過程:

  1、導入:出示背景圖及大象蚊子圖片。

  2、聽故事“大象和蚊子”

  利用背景圖,教師邊演示圖片,變伴著三種樂器發(fā)出的聲音講述故事。

  3、以樂器在故事中發(fā)出的聲響為線索,引導幼兒回憶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1)故事里面講的是誰和誰的事情?

  (2)咚咚咚的小鼓聲是誰發(fā)出的聲音?它在做什么?

 。3)嘩啦啦的'小鈴聲是誰來了?

  (4)大象發(fā)現蚊子在屁股后是怎么說的?

  (5)呱呱呱的琴聲在故事里是什么聲音?它在做什么?為什么要那樣做?

  (6)在故事里,小鼓最后為什么發(fā)出了“咚咚”兩下重重的聲音?

  (7)大象跺腳后,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是什么樣子?

  4、師幼共同角色表演。

 。1)老師扮演大象,幼兒扮演蚊子。

 。2)評價幼兒在表演中出現的問題,并為下次表演提出要求。

  5、再次表演。

  請三位幼兒扮演大象,教師和其他幼兒扮演蚊子。

  6、結束。

  請幼兒帶著小鈴學蚊子的樣子飛出活動室,和其他伙伴一起游戲。

小班語言活動大象和蚊子教案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發(fā)展情節(jié),能用動作、表情表達自己的理解。

  2.認識呱呱筒、手鈴、小鼓的名稱,感知對比鮮明的聲音強弱與快慢的變化。

  3.養(yǎng)成傾聽的興趣和習慣。

  4.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故事的發(fā)展情節(jié),鼓勵幼兒用動作、表情表達自己的理解。

  難點:能感知對比鮮明的聲音強弱與快慢的變化。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聲音,感受樂器的音色,認識新樂器--呱呱筒。

  老師將樂器藏在身后,發(fā)出刮奏樂器的聲音,請小朋友聽一聽、學一學這種聲音,并猜一猜這個樂器的名字。

  2.玩游戲"小鼓會唱歌",感受聲音的輕與重和快與慢。

  (以聽辨三種不同樂器的聲音進入活動,鍛煉幼兒傾聽的能力,并為后面的活動做鋪墊。)

  二、基本部分

  1.看提線紙偶戲《大象和蚊子》。

  教師事先做好一群小蚊子,用線將小鈴鐺和紙折的蚊子串在一起;紙偶大象,注意突出大象胖胖的形象。

  (伴隨著樂器進行木偶表演,使木偶表演更加生動有趣,突出了角色形象的特征,還能讓幼兒了解到樂器的使用方法。)

  2.以樂器在故事中發(fā)出的聲響為線索,引導幼兒回憶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咚--咚--咚--、呱--呱--呱--、咚!咚!三種不同的聲音起到了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情節(jié)和記憶故事的作用。)

  3.分角色表演故事。

  (小小的手鈴使幼兒很快進入到角色之中,并將自己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表現出來。)

  三、結束部分

  再次表演,大象、小蚊子的形象都由孩子扮演。

  (從認識樂器到自選角色的表演,總有新內容、新要求,幼兒始終有最近發(fā)展區(qū)。由老師帶領、引導,到幼兒自由選擇角色表演,幼兒的傾聽、理解、表演能力都得到了發(fā)展。)

  四、延伸活動

  在表演區(qū)投放樂器、木偶和靠墊,鼓勵幼兒在表演區(qū)進行表演。

  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的制定: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因此我依據本班幼兒的語言發(fā)展特點制訂了以下目標:

  1.理解故事的發(fā)展情節(jié),能用動作、表情表達自己的理解。

  2.認識呱呱筒、手鈴、小鼓的名稱,感知對比鮮明的聲音強弱與快慢的變化。

  3.養(yǎng)成傾聽的興趣和習慣。

  重難點的突破: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理解故事的`發(fā)展情節(jié),鼓勵幼兒用動作、表情表達自己的理解。難點是:能感知對比鮮明的聲音強弱與快慢的變化;顒忧拔易隽顺浞值臏蕚,對幼兒和教學內容進行細致的分析后,就如何突破重難點提出了有效的指導方法。如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中,我伴隨著樂器進行表演,使表演更加生動有趣,不但突出了角色形象的特征,還能讓幼兒感知對比鮮明的聲音強弱與快慢的變化。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發(fā)展情節(jié),輕松突破了重難點,優(yōu)化了活動內。

  教學方法:

  教學中,我主要采用了情景體驗法和介入法。情景體驗法是以興趣為催化劑,以樂器的聲音、肢體的動作、故事的情節(jié)帶動幼兒一起參與角色游戲,注重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使他們具有積極參加語言活動的興趣。通過介入法有效地突破了重難點,進一步提升了幼兒語言的運用能力。

  活動過程的組織:

  結合幼兒園教育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以聽辨三種不同樂器的聲音進入活動,鍛煉幼兒傾聽的能力,并為后面的活動做鋪墊。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教師伴隨著樂器進行表演,使表演更加生動有趣,不但突出了角色形象的特征,還能讓幼兒了解到樂器的使用方法。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以樂器在故事中發(fā)出的聲響為線索,引導幼兒回憶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咚--咚--咚--、呱--呱--呱--、咚!咚!三種不同的聲音起到了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情節(jié)和記憶故事的作用。角色表演中孩子們戴上小手鈴表演小蚊子。小小的手鈴使幼兒很快進入到角色之中,并將自己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表現出來。從認識樂器到角色的表演,總有新內容、新要求,幼兒始終有最近發(fā)展區(qū),他們的傾聽、理解、表演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提升和發(fā)展。

  活動的不足:

  由于時間關系沒有讓孩子們自選角色表演,在以后的引申活動中應讓幼兒多自由表演。

  當然在教學中還有一些我看不到的不足,望各位同仁指正。

【小班語言活動大象和蚊子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語言活動大象和蚊子教案(通用13篇)07-11

大班語言教案:《大象和蚊子》01-16

《大象和蚊子》教案10-04

大班大象和蚊子教案11-09

《大象和蚊子》大班教案11-19

《大象和小蚊子》大班教案11-15

《大象和小蚊子》大班教案01-20

大班音樂教案大象和蚊子11-11

小班幼兒音樂《大象與蚊子》教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