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四年級語文 《中國結》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語文 《中國結》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語文 《中國結》教案1
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中國結的寓意,體味其中飽含的中國心﹑中國情,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重點難點:
1、了解中國結外形變化無窮,寓意豐富的特點。
2、體會作者對中國結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具準備:中國結的實物,中國結的有關資料。
教法學法:導讀法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中國結。(板書:中國結)齊讀課題。
2、看到課題,你有什么疑問?(中國結是什么樣兒的?中國結有哪些特點?中國結為什么以中國命名?人們?yōu)槭裁聪矚g中國結?)
二、初讀感知,自主學習
1、檢查預習
2、默讀課文,你對中國結有了哪些了解?(全班交流)
3、中國結有哪些特點?畫出相關句子
4、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國結受歡迎?
三、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二、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1,師過渡:你喜歡中國結嗎?為什么?那其他人喜歡嗎?
2,中國結是如何制作而成的?中國結有哪些特點?
3,介紹自己手中的中國結,用課文中的詞語來形容一下?
4,從哪兒可以看出中國結特別受寵呢?中國結為什么如此受寵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第三自然段,用心默讀,一邊讀一邊找出相關詞句。
5,中國結還有哪些受寵的原因呢?
6,為什么中國結能夠表現(xiàn)中國心,飽含中國情呢?如何理解課文中的“頭”?
中國結深受人們的喜愛,他的奧妙就在這個“頭”上,這個“頭”就是我們自己的祖國,自己的鄉(xiāng)土。
三、朗讀感悟,體會情感
1,中國結表現(xiàn)著中國心,飽含著中國情。中國結是炎黃子孫心連心的象征,因此,中國結又被稱為“同心結”。誰來讀一讀3—6自然段?讀出句子中飽含的豐富感情來。(指名讀)
2,師生合作讀,讀出這美好的感覺。
3,欣賞中國結。(播放中國結的圖片)
4,此時此刻,令你嘆為觀止的還只是一個個中國結嗎?(生自由說)
四、深化主題,拓展延伸。
中國人民的智慧,華夏文化的悠久,不僅體現(xiàn)在萬里長城,秦兵馬俑這樣的恢弘巨制之中,還體現(xiàn)在這巧奪天工,令人嘆為觀止的小小中國結身上。
《中國結》教學反思
《中國結》是一篇散文,通過介紹近幾年來流行受寵的飾物中國結,表達了中華兒女“同根生”與“心連心”凝聚的濃情。課文首先描寫了人們對中國結的喜愛,接著說明了中國結豐富的寓意及人們寄托于它的濃濃的情誼,指出了中國結已經成為向世界傳遞祥和和喜慶的象征。課文表面上寫的是中國結,實際上表達的是中華各族兒女對祖國深深的熱愛。
本文具有感情強烈、語言精煉、意境優(yōu)美、音韻和諧等特點。尤其是第二、三、四自然段有些句子對仗工整。入情入境,令人陶醉,適合朗讀。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中心段落,要反復朗讀,引導學生體會中國結是炎黃子孫同根生、心連心的'象征。
一、課前引導學生了解中國結。中國結是學生熟悉的一種裝飾物,學生們對此并不陌生,教學時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和學生已有的經驗,了解中國結的制作過程,加深對中國結的了解。
二、準確把握文章的重難點。
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中國結的寓意,體會其中飽含的中國情、中國心無疑是本課教學的重點。特別是對于“頭”這個詞的理解,如何把實物說明與象征意義結合起來,使學生明白這個“頭”包含有兩層的意思:表面指的是編結中國結的那根繩子的起點,實際上指的是自己的祖國,自己的鄉(xiāng)土,是本課教學的難點。教師要循循善誘,讓學生細細品讀課文中的`含義深刻的句子和精美的詞語。從而與作者的情感達到共鳴。
我在設計教學時,十分注重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以教師自身美好的形象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師生關系自然融洽,是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的重要前提。其次,重視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和閱讀能力的訓練。教學中,老師注意引導學生獨立鉆研文本,自讀、自悟、自得,在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就重點句、關鍵句合作研讀、討論、品讀。如:在學習第五自然段的時候,老師抓住“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是編織中國結那根繩子的一部分”來理解下文中“頭”的含義。通過自由讀、范讀、集體讀、想像讀、感情讀等不同方式,讀出感情,讀出意蘊,在此基礎上,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
三、引導學生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這是一篇典型的總分結構的文章,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段與段之間的聯(lián)系,理解表達順序。
四、注重精彩詞句的品味。課文語句優(yōu)美,特別是第2——4自然段描寫出了中國結的美和人們對它的喜愛。教學中,首先讓學生仔細閱讀這些段落,并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朗讀、背誦,同時知道某些段落是圍繞中心句來展開的,知道作者是怎樣具體寫的,體會文中幾處排比句的精彩與作用,還有過渡段所起的作用等。
四年級語文 《中國結》教案2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課
教師出示一根編中國結的紅絲線,同學們這是什么?
教師出示一個中國結,這優(yōu)勢什么呢?你能說說它們之間的關系嗎?
教師總結:
。⑦@跟繩子扯的再遠,也離不開這個"頭".這就形成了這個"中國結".
板書課題:中國結
二、整體認讀了解課文內容內容。
1、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解決課文中新的生字朋友。
2、思考:課文中寫的中國結都在什么地方出現(xiàn)?
三、細讀課文,交流品讀。
通過對課文第二段的閱讀,對中國結進行進一步的了解。
默讀二、三段,思考:你喜歡中國結嗎?為什么?
讓學生展開想象除了書上的這些描寫你還能想到什么?
孩子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通過學生的相互補充達到完美的境界。
你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人民喜歡中國結,在課文中找出有關語句畫下來,全班互相交流。
指名讀一讀畫出的語句。
指導朗讀,通過個別的詞語體會中國結的意義,應該讀的速度快一點,聲音響亮。讓學生根據(jù)課文中的上下理解。
過渡:
中國結不僅代表著你們說的意義?它還代表著中國心,飽含這中國情.
自由讀第四自然段
讀完后集體交流你是怎樣理解文章中所說的"頭"的。
中國結中寄托著所有華夏子孫的濃濃深情,有一種怎樣的感情?課文中那些詞語表達這種情感?
通過課文的分析讓學生試著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
四、總結:
根據(jù)板書,由學生總結從課文中學到了寫什么?
文章最后一個自然段介紹了中國結受歡迎的原因.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通過課文的學習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五、作業(yè):
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第二課時
一、導入揭題
1、你喜歡的中國結,他們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貞浺幌,你都見過什么樣的中國結?
2、我們繼續(xù)來感受文章中給我們怎樣來解釋中國結的
[板書課文標題]
播放課文錄音。
二、重新認識全文
1、速讀課文,找出你喜歡的句子,并用筆畫下來。
2、你能讀出自己喜歡的語氣嗎?
3、小組研究:
它包含了什么樣的.民族感情?
4、反復閱讀第5自然段,然后把這個課文復述給大家聽。說說你很快能復述出來的秘訣
三、總結全文
1.再讀全文:跟著課文錄音輕聲讀課文。
2.縱觀全文,說一說:
中國結代表了什么?
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二句話說出來。
四、學習本課的生字詞
1、學習生詞
A、本課中你還還有哪些不理解的詞語?
B、集體用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嘆為觀止
憧憬
2、學習寫本課生字。
A、出示生字“寵 飾 頸 僑 憧 憬 乞”。
B、讀字組詞。觀察字形,想一想: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個共同特點是什么?
C、認真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模仿寫。
D、寫完后在班里展示寫的好的學生的作業(yè),進行評價。
五、課堂小結
對于本節(jié)課你想說點什么?
四年級語文 《中國結》教案3
教學目標:
1、識記、掌握生字、生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中國結外形變化無窮,寓意豐富的特點。
3、體會作者對中國結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名組自豪感。
教學重點:
1、了解中國結的特點。
2、體會作者對中國結的贊美之情,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方法:
朗讀、交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猜謎語,導入新課。
1、謎語:一縷紅絲線,交錯接龍鳳。心似雙絲網(wǎng),中有千千結。(中國結)
2、板書課題,說說:你對中國結有哪些了解?(指名回答)
3、展示中國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情況,質疑問難。
(1)出示生字新詞,學生認讀。
典雅、風韻、憧憬、巧奪天工、嘆為觀止、不離不棄、圖騰、烘托、滲透
(2)指名分段讀課文,檢查學生讀課文的情況。
2、默讀課文,讀的同時思考問題。
(1)每段寫了什么?
(2)這篇文章寫了什么?
3、指名回答,師生共同交流。
第二課時
一、聽寫詞語。
二、精讀課文,深入感知。
1、指名讀第1、2自然段,你讀懂了什么?
中國結這幾年特別受寵;中國結富有絲綢質感;中國結造型典雅;中國結風韻獨特。
2、指名讀第3自然段。
(1)為什么說中國結是民間藝人的杰作?(巧妙編結,配以各種飾品,變化無窮)
(2)說說中國結的象征意義。
(3)有感情地朗讀第3自然段。
3、齊讀第4--6自然段。
(1)為什么說中國結是炎黃子孫心連心的象征?
中國結是一根絲繩纏結而成,是圍繞起點曲折纏繞的,不離不棄像中華兒女同根生,不論離國家多遠,都永遠離不開自己的祖國,自己的鄉(xiāng)土。
(2)“中國結不但中國人喜歡,外國人也喜歡。”這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過度句。說一說過度句的作用。
(3)外國人為什么也喜歡中國結?
因為它帶著東方的神韻,滲透了既古老又現(xiàn)代的文明,代表祥和、喜慶。
4、總結:中華兒女同根生,這根繩子扯的再遠,也離不開它的`“頭”。這個頭就是自己的祖國,自己的鄉(xiāng)土。中國結是炎黃子孫心連心的象征,因此,中國結又被稱為“同心結”。
三、拓展延伸。
激發(fā)興趣。試這編中國結,體會絲繩繞著起點,曲折纏繞,不離不棄的特點。
四、布置作業(yè)。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中國結
繞著起點,曲折纏繞,不利不棄(炎黃子孫心連心)
中國結 中國情
滲透著文明,傳遞著祥和、喜慶
四年級語文 《中國結》教案4
班級情況:
學生通過摘抄好詞佳句積累了一定的詞語,口語表達能力有所提高;攫B(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有一定的學習自主性,愿意閱讀,喜歡閱讀。
教學內容:
全文圍繞中國結,從中國結的外形寫到它滲透的世界意義,層層深入地說明了中國結特別受寵的原因,表達了作者對中國結的喜愛,表達了中華兒女“同根生”與“心連心”凝聚的濃情。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理解中國結的寓意。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理解中國結的寓意。
2、如何理解課文中的“頭”。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今年過年的時候,老師收到了一個很特別禮物,請你來猜一猜。(一縷紅絲線,交錯結龍鳳。心似雙絲網(wǎng),中有千千結。)板書課題。你對中國結有那些了解?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品有關中國結的文章。中國結是一種飾物,以它為題,如果你是作者朱杰人,有可能寫哪些內容?
過渡:同學們想到的內容可真不少,現(xiàn)在老師就請你們讀一讀課文,看看作者的`想法和你們一樣嗎?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2、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3、說說課文中安排了哪些內容?
三、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你喜歡中國結嗎?為什么?從課文中找一找自己喜歡的段落,美美地讀一讀,并說一說喜歡的原因。
1、第二、六自然段:從哪里可以看出中國結特別受寵?(如果中國結掛在外國朋友的家中,有什么寓意?)
2、第三自然段:
從哪些詞語中可以看出中國結市民間藝術的杰作?(巧奪天工、變化無窮、嘆為觀止)理解詞語的意思。
從中可以看出中國結凝聚著勞動人民的聰明與智慧,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也將自己美好的愿望寄予其中。引讀:他們或象征幸!
中國結不僅外形變化無常,而且寓意極其豐富,F(xiàn)在在很多的家庭中都掛著中國結,這有什么寓意?你還看見哪掛著中國結?他有什么不同的寓意?
3、第四、五自然段:如何理解課文中的“頭”。
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如何理解課文中的“頭”?指導學生畫出文中的相關語句。
小結:這個“頭”就是自己的祖國,自己的鄉(xiāng)土,中國結是炎黃子孫心連心的象征,因此,中國節(jié)又被稱為“同心結”。
課堂練習:
文章中,作者用排比句向我們反復強調中國結的寓意豐富,你能仿照著寫一句話嗎?
作業(yè)設計:
1、摘錄優(yōu)美的詞語、句子
2、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課后反思:
學生對中國結這種飾物很喜歡,但對于它們所包含的深刻寓意卻不理解,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中國結的寓意,體會其中包含的中國情、中國心無疑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從而與作者的情感達成共鳴。
【四年級語文 《中國結》教案】相關文章:
美麗的中國結美術教案06-04
大班美術教案中國結04-15
大班美術欣賞中國結教案02-13
幼兒園大班教案《中國結》01-06
中國結婚的禮儀02-23
大班主題教案:紅紅中國結01-08
大班美術教案詳案:美麗的中國結03-07
大班主題教案:紅紅中國結05-19
大班主題教案《紅紅中國結》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