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_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_波多野结衣国产一区二区三区_农村妇女色又黄一级真人片卡

語文教案

時間:2024-03-24 09:53:12 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精選(6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精選(6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喜歡經典文章,感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為熟讀成誦奠定基礎。

  2、初步掌握經典誦讀的方法,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

  3、基本了解誦讀內容,提高語文素養(yǎng)。

  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

  學習理解“一粥一飯……物力維艱”

  教學難點:

  理解誦讀內容,能有節(jié)奏有韻味地朗讀。

  過程設計

  一、簡介《治家格言》

  《治家格言》是明末清初學者朱柏序所作,雖然只有短短五百余字,文字通俗易懂,卻飽含著為人處世的哲學。三百年來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經常誦讀這些經典,不僅能陶冶我們的情操,豐富我們的文化積淀,而且能規(guī)范我們的言行。從今天開始,我們將一起誦讀《治家格言》。

  二、教師有感情、有節(jié)奏、有韻味地范讀

  要求:

  1、學生看教材認真傾聽,標記出生字、新詞、難點。

  2、結合譯文初步感知誦讀內容。

  3、體會教師誦讀的'節(jié)奏和韻律。

  三、結合注釋幫助學生理解重點句:“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钡囊馑肌

  1、學生結合注釋理解該句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師小結。

  四、學生練讀

  1、學生認真跟讀。

  2、學生自讀。

  (1)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指導,幫助朗讀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發(fā)現學生朗讀中出現的共性問題并隨時加以指導。

  (2)同桌互讀。相互評價優(yōu)點與不足,通過練習加以糾正。

  (3)同桌合作讀,一人一句。

  3、小組交流。

  4、指名讀,師生針對誦讀時是否正確、流利、有感情進行評價。

  5、師生共同放聲齊讀。

  五、課外延伸

  1、與父母一起多形式誦讀。

  2、與父母交流誦讀心得。

  3、課外搜集資料,了解有關《治家格言》的故事,先講給父母聽,到校后與老師、同學交流。

  六、作業(yè)練習

  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你會怎么做?當別人幫助了你以后,你怎么做?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 會認9個生字,會寫9個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春天的美景,體驗投身到大自然懷抱中去的情趣。

  3. 熱愛春天,愿意去觀察,發(fā)現。

  教學重、難點:

  認記生字,朗讀課文,體會課文所表達的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準備:

  生字卡、課件。

  教學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

  一、 畫面引入。

  播放早春的課件,學生說說早春的特點。

  師:春天剛剛到來的.時候,腳步輕輕,若隱若現,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們必須留心觀察,才會發(fā)現春天的蹤跡。當我們發(fā)現春天的時候,心里一定會蕩起一陣驚喜,體驗到發(fā)現的快樂。讓我們先讀讀課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發(fā)現了什么。

  二、 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 自由輕聲朗讀課文,注意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2. 在小組里由組長帶領大家學習自己不認識的生字,想辦法記住生字。

  3. 小組派代表匯報本組認識的生字,交流識字方法。

  4. 口頭擴詞,看誰最能干。

  三、 再讀課文,感知發(fā)現。

  1. 讀著課文,你感受到我們幾個孩子是懷著怎樣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帶著這個問題讀第二自然段。

  2. 讀第三自然段,能讀出什么?

  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樣的?帶著這個問題反復讀課文,從找春天的過程中感悟春天,體會找春天

語文教案 篇3

  教材依據:

  《青蛙與蜻蜓》是北師大版小學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丁丁冬冬學識字(一)”的第二課文。課文是一首兒歌,語言淺顯生動,主要寫了兩個為稻田除害蟲的“小英雄”——青蛙和蜻蜓。

  設計思路:

  《課標》中指出識字寫字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識字教學要運用多種識字教學方法和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提高識字教學效率。本冊教材開始滲透有關形聲字聲旁表音的規(guī)律,本課所處的第三單元就是一個集中識字的單元。從第二冊教材開始滲透有關聲旁的知識,但是由于比較復雜,學生還不能真正掌握它,并用識字。本單元將對這方面知識作一個概括,因此本節(jié)課以“青”為聲旁來識字,做到觸類旁通,成批識字,同時認識到聲旁表音的局限性,學習利用聲旁猜字與其他方法結合起來識字;其次結合本課內容,通過指導朗讀背誦,體會兩個“小英雄”各自的性格特點。

  教材分析:

  課文是一首兒歌,主要寫了兩個為稻田除害蟲的“小英雄”——青蛙和蜻蜓,每一小節(jié)分別寫一個。青蛙做了好事“呱呱呱,叫不!保瑦坌麚P自己的功勞;蜻蜓則“靜靜飛去不吱聲”。相比之下,蜻蜓更謙虛一些。但是我們不能用傳統(tǒng)的價值觀評判這兩個小英雄,在除害蟲這一點上,它們都值得稱道,只是性格不同而已。兒歌內容淺顯,語言生動。

  學情分析:

  學生學習本課前已經學會根據上下文猜字、看拼音識字等識字方法,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分析青蛙和蜻蜓兩個形象,能夠體會兩個“小英雄”各自的性格特點。

  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生字“蜻、蜓、呱、吱”,會正確、工整地書寫本課生字“除、害、晴、湖、靜”。

  2、利用熟字,辨析比較,識記生字,體會漢字聲旁表聲、形旁表義的特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兩個“小英雄”各自的性格特點。

  4、了解益蟲對人類的貢獻,培養(yǎng)保護益蟲的意識。

  教學重點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生字。學會根據漢字的偏旁來辨析形近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學習根據形聲字的聲旁猜字的識字方法,激發(fā)識字興趣。

  教學方法 實踐法、研究法、朗讀法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猜謎、激趣揭題

  1、同學們喜歡猜謎嗎?我們來猜一個,仔細聽:

 、倬G衣小英雄,說話呱呱呱。冬天它休息,夏天捉害蟲。

  學生猜謎,說出謎底。教師隨機出示課件,板書“青蛙”,學生書空。它的名字里面有個表示顏色的字(青),生齊讀一遍。

  ②小飛機,紗翅膀,飛來飛去捉害蟲。不吃糧食不吃菜,人們夸它小英雄。

  學生說出謎底,教師隨機出示課件,板書“蜻蜓”,齊讀一遍。

  今天學的兒歌有兩種動物,是——(引導學生說出),對,是青蛙與蜻蜓。

  2、今天我們就一起走近——青蛙與蜻蜓。補齊板書,齊讀課題。

  二、字文結合,隨文識字

 。ㄒ唬┏踝x課文,相機正音。

  1、師范讀。

  2、學生自由讀,圈出不認識的生字,用平時喜歡的識字方法去認識。

  教師巡視指導,讓學生自主識字。

  3、男女生合作分節(jié)讀。

  4、正音并指導正確朗讀句子。

  (二)字文結合,相輔相成。

  1、學習“呱、除”字和第一節(jié)。

 。1)借助音效,形象感知青蛙的叫聲。

 。2)引導學生根據左耳旁了解“除”的'本義并認讀。

  (3)展示圖片,結合生活實際理解“除害蟲”。

  (4)指導朗讀,體會青蛙的性格特點。

  2、學習“蜻、蜓、吱”和第二節(jié)。

 。1)圖與字結合,認識“蜻蜓”。

 。2)聯系生活實際,了解蜻蜓。

  (3)指導朗讀,體會蜻蜓的性格特點。

 。ㄈ⿲W生帶動作表演讀、分角色讀,背誦。

 。ㄋ模⿴煟合袂嗤苎剑唑蜒竭@些可愛的小蟲子,我們叫他們“益蟲”。它們幫我們消滅了許許多多的害蟲,保護莊稼,是我們忠實的朋友喔,我們應該想辦法保護它們,而不能去傷害它們。

  三、發(fā)現規(guī)律,正確認寫。

  1、出示“害”,生讀。引導學生說說“兩注意”,并指導書寫。

  2、出示“晴”,引導學生與“青”字對比字形、讀音,指導進行形聲字分析,進一步鞏固對形聲字的認識。

  師:漢字真是奇妙,一個“青”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就能組成這么多意思完全不同的字,這樣我們就可以在識字的時候只看他們的聲旁來猜字,這種識字方法叫——“讀半邊”。其實,在漢字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形聲字,我們可以利用形旁表義,聲旁表音這一特點來識記漢字。

  3、引導找出文中聲旁表聲的字。

  4、出示:猜、靚、倩

  猜一猜,再標出音節(jié),讀一讀,體會聲旁不一定表示讀音的特點。師:看,這些形聲字的聲旁也是“青”字,但是他們的讀音在漢字的演變過程中發(fā)生了變化,所以我們在識字的時候還得查我們的無聲的老師字典來驗證它們的正確讀音。

  5、學生自學“湖”,找同音字組詞。

  6、學生練寫“除、害、晴、湖、靜”。

  7、展示,評議。

  板書設計:

  主板青蛙與蜻蜓

  除害蟲 做好事

  益蟲

  副板 晴

  情 青 靜 除 害

  睛 蜻

  形聲字

  課后反思:

  本節(jié)課,我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先以猜謎引入新課,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課標》要求,我在識字教學時采用了個別讀、拼讀、組詞,用詞說話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在熟讀的基礎上進行了寫字的教學。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己觀察字形,讓學生提出書寫應注意的地方,強化對字的識記,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觀察和書寫的好習慣。

  結合本課內容,我還以“晴”字為例進行了形聲字知識的滲透。讓學生明確形聲字是漢字的一種構字方法,它是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聲旁兩部分構成,我們可以利用形聲字的形旁表意和聲旁表音的特點來識字。但是,在漢字的演變過程中形聲字聲旁表音的特點逐漸弱化,因此,教學中設計了“猜一猜”的活動,出示“猜、倩“兩個漢字,該內容只是點到為止,沒有深究,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形聲字聲旁表音的局限性,并且教孩子們做學問要有科學的態(tài)度,那就是要通過查字典來驗證漢字的讀音是否準確。

  由于本課兒歌淺顯易懂,語言生動,是兒童朗讀訓練的好材料,所以,教學中以讀為主,通過教師范讀、學生大聲齊讀、根據自己的喜好讀、帶動作表演讀等多種方式,學生從讀中體會到兩個“小英雄”不同的性格特點,最后結合生活實際告訴學生青蛙和蜻蜓都是益蟲,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繼而增強了孩子們保護益蟲的意識。

語文教案 篇4

  駱駝尋寶記

  一、導入課文:

  本學期你們學過童話嗎?

  你能用一兩句話介紹一個丑小鴨的故事嗎?

  寫這只普通的丑小鴨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寫一個人的人生)

  所以我們學習童話的意義所在是認識社會,認識人生。今天我們還要學習一篇童話〈〈駱駝尋寶記〉〉

  二、感知內容:

  1、教師范讀課文。

  要求:我讀到幾種動物去尋寶?同學們要用筆粗略記下來。)

  教師只讀到“駱駝一路前去……”

  2、在學生沒有讀到課文的情況下,以下的內容讓學生去猜。

  思考題:

  其它動物堅持到底了嗎?

  駱駝尋寶會有怎樣的遭遇?它是怎樣對待的?

  結果會如何?

  三、討論:學生自己在想象;發(fā)表個人的想法。

  四、給學生發(fā)下文章,學生自己出聲任意讀教師沒有讀到的內容。

  教師重申提示學生思考的以上的三個小題。(1、2、3)

  提示:1、動物們都一個個走回頭路了。沒有堅持下去。

  2、駱駝不灰心,踽踽獨行,涉過了冷水灘,趟過冰凌湖,穿行熱風洞。尤其是穿行熱風洞它用了四個小時,進行詳寫。

  3、它闖出了峽谷,來到了珍寶關。真是應了那句“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它來到了美麗的“世外桃源”。

  教師過渡語言:

  1、讓我們一起來朗誦一下這美麗的仙境。

  2、一駱駝艱難跋涉到來的目的是尋寶,它馬上開始找寶了嗎?(學生可能眾說紛紜,但教師一定提示:它碰到了仙女。

  3、面對仙女送到手的寶物,駱駝的態(tài)度如何?(學生能答出來所給的寶物)這一段是駱駝面臨命運的抉擇的`時候。同學們,越是在舒適幸福的環(huán)境中或者一帆風順時,人都會迷失,而駱駝卻是這樣面對的。

 。ú迦胗嘘P作者介紹)

  4、駱駝的正是具有堅強屈的精神,找到了 “寶”?這個寶是什么呢?

  5、我們生活中的寶又是什么呢?

 。ɡ收b詩歌)

  五、作業(yè):

  同學們的收獲還真不少,那你想不想也成為象陳伯吹那樣優(yōu)秀的童話作家?那老師給大家個機會。課后創(chuàng)作一篇童話,題目自擬,內容不限,留待下節(jié)課我們進行評比,看誰的想象力最豐富,聯想最奇特。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用喜歡的方式自主認字15個,學會寫8個字。

  2、通過朗讀課文、表演課文使學生感受友情的可貴,培養(yǎng)學生尊重朋友、愛朋友的品質,珍惜朋友的情誼。

  3、通過質疑、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質疑導入

  1、聽錄音:你聽到了什么有趣的聲音?聽出他們是誰了嗎?跟著學一學(小貓、小鴨、小雞、牛、馬、老虎、羊等)

  2、課件(傍晚,周圍靜悄悄的,忽然傳來一陣蛙鳴):同學們,這是什么地方,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學生質疑(篩選、板書)

  導言:好吧,就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到課文《池塘邊的叫聲》中去尋找答案。

  二、讀文識字、初淺感知

  1、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ㄌ岢鲎詫W要求)我們自讀課文時,都要做什么呢?

  學生總結:一遍讀:大聲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生字,用喜歡的方法學會生字。

  二遍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三遍讀:劃分自然段。

  四邊讀:思考同學們的問題。

  學生按要求自學課文。

  2、小組合作、檢查自學合作學習,小組成員按自學要求互相檢查自學成果。

  3、集體匯報交流

  (1)匯報學習成果,同學之間互相評價讀課文。

 。2)課件出示生字,檢查字音

 。3)指導解答質疑,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三、合作表演、深入感悟

  導言:我們都知道,池塘邊的叫聲是青蛙每天在給小魚江岸上的故事。讓我們來扮演青蛙和小魚表演這個小故事。

  1、同桌合作、排練故事

  2、欣賞表演

  引導:欣賞表演,認真觀看,他們表演的怎么樣,哪演的好,哪演的'需要改進,讓我們都來當小導演。

  (表演中,學生互相評價,教師注意指導“好奇、連連及青蛙的大眼睛轉了一下、兩下”的理解,并指導朗讀。引導學生反復表演,表演出青蛙、小魚的動作和神態(tài)。)

  3、創(chuàng)編表演

  自主建構聽!靜靜的用心聽,小青蛙在給小魚講什么故事呢?聽完了故事,小魚和青蛙又會說什么呢?

  4、拓展延伸

  引導思考:你還有哪些辦法幫助小魚了解岸上的事情?

  四、自主分析、指導書寫

  1、認讀生字

  課件出示生字,指名認讀

  2、獨立分析字形

  學生獨立分析字形,通過當“小老師”匯報。

  3、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過、連、邊

 。1)寫“走之兒”

  實物投影:教師書寫“走之兒”學生邊觀察,邊書空。

  引導思考:老師是怎樣寫的?怎樣寫更好看?

  學生先描紅再書寫。

 。2)寫字

  觀察字,說一說:這三個字怎樣寫好看。

  學生自己寫一個,比一比,邊寫邊比,再說一說。

 。3)展覽

  評出同學中自己最喜歡的字,說說為什么喜歡。

  五、總結

  發(fā)現了寫字不太漂亮的同學,你準備怎么辦?

語文教案 篇6

  【內容簡析】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寫“我”派一只鳥兒去偵察鳥類,收到鳥兒的偵察報告,知道了許多鳥兒因生態(tài)環(huán)境受到污染,有的死亡,有的正受到威脅,連去偵察的鳥兒也沒有飛回來,告訴人們要增強環(huán)保意識,自覺保護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保護動物。

  【設計理念】

  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結合實踐,在自讀自悟中明理悟情,獲得啟迪。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增強環(huán)境保護意識,自覺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愛護動物。

  2.引導學生在閱讀課文時,注意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認識本課要求會認的字。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注意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教具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錄音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設計流程】

  一、出示課題,據題質疑

  1.板書課題,齊讀。

  2.啟發(fā)質疑:同學們讀完課題后,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自由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多讀幾遍。(可借助生字卡片讓學生認讀。)

  2.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邊讀邊想:課文寫了什么事?

  3.聽課文朗讀錄音,讓學生感受如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讀中感悟,探究發(fā)現

  1.再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讀了鳥兒的三份偵察報告,你知道了什么?(以小組為單位,組織討論交流,可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子、結合掛圖理解。)

  2.讀了本課以后,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了解到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所受到的污染,進而增強環(huán)保意識,愛護動物。

  3.引導學生質疑問難,交流討論。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總結全文

  五、課外延伸

  1.讓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環(huán)境,看看是否被污染。

  2.開展“愛鳥、護鳥”活動。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的教案04-05

語文優(yōu)秀教案優(yōu)質教案語文03-07

有關語文教案范文 語文優(yōu)秀教案06-02

《語文樂園》語文教案11-20

語文樹教案12-05

語文備課教案11-12

語文下冊教案12-14

語文古詩教案11-07

語文趙州橋教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