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經典(6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綠線內的12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魯班愛觀察、善聯(lián)想、能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品質和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第四自然段。
教學具準備和輔助活動:
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書:
26.魯班和櫓板
看竹篙撐吃力
盯想鴨子蹼、撥水輕快
。ㄓ惺裁崔k法)
圓形
找削櫓板扁形省力快
作業(yè)安排和設計:
課內:抄寫生字、口述故事。
課外: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板書:魯班
介紹魯班。
2.繼續(xù)板書:和櫓板(領讀,指插圖):那人是艄公,手上握的就是櫓板。
二.初讀課文
1.這是一個什么故事。學生自由讀課文。
2.再讀課文。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看哪寫詞語的意思你已經理解了。
3.重點指導理解:吃力、對岸、盯著、撲通、安。
4.認讀要求只識不寫的字詞。
5.各自試讀課文。
三.指導寫字。
力岸已經盯
四.作業(yè)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3.寫字。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指名認讀字詞。
2.朗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
1.默讀課文。思考:
。1)魯班造的櫓板是什么樣子的?它有什么好處?
結合插圖指名口述本自然段的內容。
。2)他怎么想到造櫓板的?
a.指名讀第一、二段。討論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b.指名讀第三、第四自然段,想想:魯班怎么想到櫓板的樣式的?哪幾個詞告訴我們他看得很認真?
2.師范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小結:櫓板的名稱就是這么來的。
3.練習概括各自然段所寫的.內容。
輕輕讀課文,想想:各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內容?
。ㄗ搿带喿訐芩鰴┌濉笕朔Q呼)
4,練習口述《魯班和櫓板》的故事。
三.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口述故事。
3.學習生字詞,想辦法記住它們。
第三課時
一.指名認讀生字詞
出示卡片,指名認讀。
二.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的理解程度
1.理解“吃力“的意思。找出課文中哪個句子、告訴我們用竹篙撐船十分吃力。
2.指名做“盯”的動作。用簡筆畫畫出河兩岸,要求指出“對岸”。“老艄公拿去安在船尾”,把“安”換個說法,怎么說?演示動作。
三.各自想辦法記住生字
指名學生說說各字的記法。
著重指導“安”的寫法。
四.總結談話
1.魯班怎么發(fā)明櫓板的?
2.講述故事《鋸子是怎樣發(fā)明的》
語文教案 篇2
一、教學設想: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告訴我們: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要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
《小池塘》是國標本語文實驗教材第二冊課文第三課。是一寫景狀物的散文。描寫了小池塘如同明亮的眼睛,映出五彩繽紛的世界,給人以生動形象的美感享受。全文由于比喻的切當運用,所以全文情意盎然,使人讀來頓生美感、歷久難忘,為學生的語言積累了很好的素材。
根據(jù)本課教材的特點,結合一年級學生處于形象思維的階段,想象豐富、求知欲強的特性。我準備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多元的學習情境,以讀、畫、演、悟為主要學習方式,努力實現(xiàn)讓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交流,進行心靈碰撞。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學會本課生字,認識新偏旁“口”、“女”、“魚”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和積累語言的能力。
2、過程、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讀、畫、演等活動,進行充分的感悟,讓學生喜歡閱讀。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會小池塘的美麗,激發(fā)學生仔細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初步誘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
三、教學重點: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朗讀、背誦過程中感受小池塘所映出的美麗世界。感知語言的韻律美,體驗閱讀的興趣,并獲得語言的遷移。
四、教學流程:
。ㄒ唬、設境質疑、激發(fā)興趣。
1、(出示課件)(畫有小池塘的春景圖)老師描述,引入新課。
2、板書小池塘,指題(與小池塘打個招呼)。
3、針對課題,學生質疑。
。ㄎ覀冎,學生學習的需要是受到內部心理驅使的。直觀的畫面、求知的愿望喚起了學生對課文的向往,在不知不覺中調動了學生的情感)
。ǘ⒎蹲x課文,感知積累。
1、課件展示課文及配樂范讀。
2、學生緊接著借助拼音自讀課文,把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
。ㄔ谶@里動態(tài)的畫面、清晰的旋律和老師聲情并茂的范讀,對學生無疑是一種心靈的啟迪、一種美的熏陶。學生通過多種感官的刺激,感知了語言文字,為語言積累做好鋪墊。另外,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從一開始就有意識地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從而逐步培養(yǎng)起對課文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能力。)
。ㄈ、創(chuàng)境細讀,理解積累。
第一段,采用多種方法,體驗感悟。
1、第一句以演促讀,以讀促演。
(1)、出示第一句,指準、讀通。
。2)、老師當小池塘,學生當春風姐姐,表演春風 怎樣喚醒小池塘。
。3)、指導朗讀。
。ㄎ覀冎赖湍昙壍慕滩闹泻芏嗍前阎車膭游、植物等擬人化,讓學生仿效、表演、體會春風的溫柔,既調動了語言積累,又在演與讀的促進中積累了語言。)
2、第二句我注意了聯(lián)系生活,從而加深體會。
(1)、出示第二句,指名讀。
。2)、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了解哪些東西會一閃一閃的。
。3)、指導朗讀。
。ㄒ驗樯钍墙虒W的源泉,也是學生們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所以“一閃一閃”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不僅很好的理解了語言,而且豐富了學生的語匯,更能讓學生體會到小池塘的美麗。)
3、第三句運用圖畫來增加領悟。
。1)、指導看圖。出示池塘邊的蘆葦長起來了。
(2)、學生自讀。
。3)、老師運用課件引導學生說出長長的睫毛。
。4)、學生練讀。
。ㄟ@里通過課件突破了“長長的'睫毛”這一難點,讓學生加深了對語言文字的領悟。)
第二段,運用即興作畫,幫助積累。
1、先讓學生自由讀。
2、再根據(jù)文字轉化為畫面。
。▋和瘯r代是幻想的時代,加上低年級的孩子對繪畫懷有濃厚的興趣,所以通過繪畫激活了學生已有的經驗,既增加了學生的直觀感受,又豐富了語言文字的外延。)
3、然后學生展示圖畫,師生共同評議。
4、最后反復誦讀。把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第三段,找尋關鍵詞,加深記憶。
在這里,我讓學生找出優(yōu)美的詞,有感情的讀一讀這一段。在腦中重現(xiàn)小池塘的美麗畫面。
。ㄋ模然Z言,讀中遷移。
1、我給學生配上音樂來朗讀,在愉悅的氣氛中增加對語言的感受。
2、然后通過在情境中誦讀,使學生熟讀成誦。
。ū痴b是語言內化的重要過程。通過背誦不僅可以積累語言材料,同時還可以積淀語感經驗。這里設計的在情境中熟讀成誦,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進行語言的同化和改造,在不知不覺中幫助學生重構語言模式。)
3、最后出示練習:仿照文中的句子,用“ 倒映在水里,像 ”練習說話。
(學生的想象力是無窮的,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情境,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而且進行了語言訓練。)
。ㄎ澹、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體會敘事、寫景中抒發(fā)的感情。
2、 了解詩句含義,領悟詩詞的意境。
3、 熟讀背誦詩歌。
教學重點及難點:
1、 忠而獲罪的憤慨。
2、 敘事、寫景、抒情的融合。
教學設想:
1、 以朗讀、吟誦來體會詩歌所蘊含的感情。
2、 一課時。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 導入課文。
二、 揭示目標。
。ㄍ希
三、 檢查預習情況。
1、 給下列加點詞注音。
朝奏( ) 九重天( ) 衰朽( )
知汝遠來( ) 瘴江( ) 弊事( )
2、填空:
。1)本詩作者是( )代( ),字( ),他倡導( )運動,改變了當時的文風,推動了文學的發(fā)展。
。2)寫出詩歌中描寫冬景的句子( );為國家赤膽衷心袒露一片豪情的句子( )。
四、 指導閱讀、感悟體會。
1、學生自由朗讀全詩。
2、簡介作者,了解背景。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人;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謚文,又稱韓文公。唐代著名文學家。文學上提出“文以載道”的觀點,與柳宗元同是古文運動倡導者,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元和十四年(819)正月上書諫迎佛骨,觸怒憲宗,由刑部侍郎貶為潮州刺史。這是他在南行途中所作。左遷,猶言下遷,古代貴右賤左,故將貶官稱為左遷。當韓愈到達藍田關時,他的侄孫韓湘趕來送行,于是寫了這首詩送給韓湘,抒寫忠而獲罪的憤慨、為國除弊的決心和眷戀朝廷的心情。
3、自由朗讀,學生互相點評。
要求:從字音、節(jié)奏、停頓、感情等方面入手。
4、教師范讀全詩,體會老師對節(jié)奏與感情的處理。
5、學生放聲朗讀,揣摩感受;也可相互之間交流心得,互相提高。
6、齊讀全詩。
五、 譯釋詩句,了解大意。
1、結合書下注釋,同桌互相譯釋詩句,圈點疑問。
2、學生質疑:
。1) 奏:向君主進言或上書,這里是獻上、呈上的意思。
貶:降職。
圣明:指天子。
惜殘年:愛惜殘年的生命。
藍關:即藍田關,又稱崾關。
。2)詩的前四句皆敘“左遷”,后四句轉寫“至藍關示侄孫湘”。
詩的.開端直敘自己獲罪被貶的原因,第三四句申訴自己非罪遠謫的憤慨,第 五六句寫征途中回望遠瞻,流露出隱隱的悲哀,結句更加沉痛地表達了將會客死他鄉(xiāng)的憂怨。
。3)翻譯大意。
早晨向朝廷呈上一封奏章,傍晚就貶往八千里外的潮陽。
一心想替皇上消除國事中的弊政,哪里肯因為老病而顧惜殘年余命。
陰云遮蔽秦嶺,不見家鄉(xiāng)何處;大雪阻塞藍關,征馬不愿前行。
我知你遠道而來的心意,好為我收尸于瘴氣彌漫的嶺南水濱。
六、 討論交流。
1、詩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表明了什么?
2、仔細體會“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這兩句詩。詩人是怎樣融情于景,抒寫途中的感受的?
分析:1、肯將衰朽惜殘年。 表明自己凜然無悔、剛直不阿的品格。
2、這兩句借景語言情思。詩人忠而獲罪,遠貶潮陽,拋妻別子而南行,心中是極其傷痛的。這兩句詩就是通過景物描寫委婉地表達這種情感。
云橫秦嶺、雪擁藍關語意雙關,明寫天氣寒冷,暗寫政治氣候惡劣。上一句是回顧,詩人不獨系念家人,亦傷懷國事。下一句是前瞻,立馬藍關,大雪寒天,聯(lián)想到前路的艱危,因而徘徊不前。“馬不前”其實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英雄失落之悲。
七、 總結歸納,質疑練習,拓寬延伸。
1、 這首詩敘事高度概括,寫景境界開闊,抒情真摯動人,三者融合一體,形成了悲愴壯美的藝術效果,讀來令人感慨不已。
2、學生小結,質疑詢問。
3、面對詩人此種情形,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你以為該如何處理這種問題,又該以何種心態(tài)來面對呢?
八、 布置作業(yè)。
1、 完成課后練習,背誦全詩。
2、 預習下一課《錢塘湖春行》。
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能讀通讀懂課文,并能很流暢的讀。
2、能根據(jù)課下注解理解課文內容。
3、能對課文中的描寫部分展開豐富的想象。
4、了解對山市的科學的解釋。
二、重點和難點:
1、第2、3、4點為重點。
2、第3、為難點。
三、課時安排:共四課時(本教案主要為第4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對鬼的認識:
1、世界上有沒有鬼?
2、鬼是什么樣子的?
3、你看過鬼沒有?
4、為什么稱之為鬼?
——————在黑板上板書《鬼市》
二)、作者及背景介紹:
見教材全解
三)、文意疏通(預計三個課時)
學生剛接觸文言文,學起來難免會有些吃力,所以在授課的時候老師一定要詳細,最好能把重要字詞的解釋都板書在黑板上(具體見課本)。此過程非常重要,一定要強化和深化
EG: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吃驚疑惑不解心想附近,近處
一切烏有
通“無”沒有
第四課時 -
1、什么叫山市?
——————山里面的海市蜃樓
2、誰知道海市蜃樓是怎么產生的?
——————(這一問題應該很少有同學能回答上來)
大家現(xiàn)在對這個問題應該是很難解釋的,我們想想遠在好幾百好幾千年前的古人他們知不知道是怎么產生的了?——他們不知道,不明白海市蜃樓象產生的真正的原因,如果硬要他們來解釋的話這種現(xiàn)象的話,猜猜
他們會怎么解釋——————鬼神在作怪————所以在古代人們又把海市蜃樓叫做“鬼市”。
鬼市:古時的人們由于科學知識不夠全面法解釋山市等大自然的現(xiàn)象,總以為是鬼神在作怪,所以把這些解釋不了的現(xiàn)象稱做“鬼市”
海市蜃樓產生的現(xiàn)象:海市蜃樓,是大自然中一種光的折射與反射現(xiàn)象。
首先要明白為甚么光線在空氣中會被折射。原來,不同溫度的空氣有不同的折射率,就好像許多不同的.介質一樣。靠近地面的空氣較熱,折射率較低。我們可以把空氣想像為許多層的介質,而每一層的折射率都不同,越接近地面,折射率越低。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知道甚么是全內反射。如果光線微微傾斜地從玻璃射進空氣,一部分的光線會被反射回去,另一部分就會被折射,從玻璃中走出來。由于玻璃的折射率較空氣高,所以折射角總是大于入射角。當入射角越來越大,被折射的光線便會越來貼近空氣與玻璃的界面,直至入射角大于臨界角度,光線便只會被反射,而不會折射出去。這個現(xiàn)像叫做全內反射
3、(海市蜃樓不是每天可以看到的,但是因為他的神奇和變換,它仍然被評為縣里的八大景觀之一,作者在寫孫公子他們看到的山市時也寫得非常的詳細,我們一起再來看一下課本,)
作者筆下的山市是怎么樣的?
孤塔————宮殿————城郭————危樓————常樓高舍————消失
4、作者一共寫了山市的六種景象,這五種景象都是同時產生的嗎?它們是按照一種什么順序來寫的了?
——————不是,時間順序
忽見————無何————未幾————繼而————逾時————倏忽
。ㄒ辉~多義)
文中一詞多義的例子:
然:然數(shù)年恒不一見(但是)塵氣莽莽然(。。。。。。的樣子)
數(shù):然數(shù)年恒不一見(數(shù)詞,幾)層層指數(shù)(點數(shù),計算)
5、海市蜃樓變換多端,數(shù)年都見不到一次,大家想想孫公子他們看到山市時他的心情是怎么樣的(要答出變化)
疑惑————明白————驚嘆————驚奇————可惜————可惜
相顧緊疑——始悟為山市—居然城郭矣—惟危樓一座——漸小———不可見
6、小結:
目睹山市奇景,是偶爾機緣里的幸運。蒲松齡《山市》文景皆佳,韻味蕩漾。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過程歷歷如畫,無論大筆勾勒或工筆描摹,都給人以身臨其境、賞心悅目之感。我們有理由相信《聊齋志異》中其他近似小品的篇章如《木雕人》(記木偶戲)《鐵布衫法》(記氣功表演)等也有此種妙處。同學們不妨開闊視野,看看這些作品。
7、作業(yè):(學習指導第六、七大題P45)
六、把下列這段話中省略的內容補寫在括號中
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于)樓上,(他們)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孤塔)高插青冥,(孫公子與同人)相顧緊疑,(他們)念近中無此禪院。
七、初生階段:孤塔宮殿
發(fā)展階段:城郭
高潮階段:危樓
消失階段:常樓高舍如拳如豆遂不可見 8、板書:
山市————————————鬼市
山市變幻:孤塔————宮殿————城郭————危樓————常樓高舍——消失
時間順序:忽見————無何————未幾————繼而————逾時————倏忽
心情變化:疑惑————明白————驚嘆————驚奇————可惜————可惜
相顧緊疑——始悟為山市—居然城郭矣—惟危樓一座——漸小———不可見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 在反復的朗讀中感受濟南冬天帶給人們的美好感覺。
2 、能說出濟南冬天的特點,了解文章抓住特征寫景的方法和寫景層次,從而發(fā)現(xiàn)它獨特的美。
3 、通過品味語言,欣賞并學習本文描寫景物的語言技巧,感悟景物描寫中情與景的融合。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它美在景物美,情感美,作者善于從美的景物中發(fā)現(xiàn)美,并能用美的語言飽含深情地表現(xiàn)出來。學習這篇文章,要引導學生學習抓住景物的特征寫景的方法和寫景的層次;要引導學生去欣賞散文優(yōu)美的語言,學習描寫景物的語言技巧,感悟景物描寫中情與景的融合。
教學設想:
好的詩文往往是教者言不可盡傳,必須經過欣賞者自己的品味、體悟,才能獲得其藝術美的真諦。欣賞優(yōu)美的散文,貴在多讀,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感受濟南冬天帶給人們的美好感覺;學習寫景狀物的散文,學生要能說出景物的特點,通過問題解決教學法, 學生在討論、交流中,了解文章抓住特征寫景的方法和寫景層次,從而發(fā)現(xiàn)它獨特的美;美的事物和情感需要美的語言表現(xiàn),學生通過品味語言,從修辭的運用、用詞的講究、虛實結合等方面欣賞并學習本文描寫景物的語言技巧,感悟景物描寫中情與景的融合。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老舍先生說:“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痹谧髡叩墓P下,濟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詩如畫,別具情致。今天,我們就來欣賞濟南冬天的美景,學習《濟南的冬天》。
二、檢查預習
1、學生介紹老舍及其作品
參考:老舍(1899~1966),現(xiàn)代小說家、戲劇家。被譽為“人民藝術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出生于北京一個城市貧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開始用白話創(chuàng)作。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并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1929年離英回國,先后任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教授。1946年赴美講學。1949年應召回國。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終年67歲。老舍一生著作豐富,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和話劇《龍須溝》《茶館》是其代表作。以描寫城市人民生活著稱,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語,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和濃厚的生活情趣。
2、學生展示重點字詞的讀音,自由朗讀,掌握字詞
濟南(jǐ) 倫敦(dūn) 鑲(xiāng) 水藻(zǎo) 貯蓄(zhù)
發(fā)髻(jì) 澄清(chéng) 看護(kān)著落(zhuó)著急(zháo)
三、朗讀感悟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傾聽,與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及朗讀的處理相比較,作好點評的準備。
2、學生點評教師的朗讀。
3、學生聽讀朗讀錄音。
4、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①用溫和、親切、喜愛的語氣語調朗讀。
、诟惺軡隙斓奶攸c,注意文中抓住了濟南冬天的哪些自然景象來描寫它冬天的特點的。
明確② 主要抓住濟南冬天的山、水、陽光、雪來寫的。
5、學生選讀課文任一自然段并說出選讀這一自然段的理由。
四、問題解決
。ㄒ唬⿲W生代表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聽讀,思考問題,多媒體顯示要求:
1、在文中找出一個最能概括濟南冬天的氣候特點的詞語嗎?
2、濟南不僅是個“寶地”,更是作者心中“理想的境界”,作者筆下“理想的境界”是怎樣的?
3、作者用三個自然段寫濟南的山,每一段各側重于哪個方面?
4、作者寫水,突出了水的哪些特點?
(二)學生思考后相互交流上述問題,教師做適當?shù)刈穯柌⒆鞅匾鍟?/p>
1、最能概括濟南冬天的氣候特點的詞語是“溫晴”。
教師追問:作者是從什么角度,運用了什么方法來突出濟南冬天的“溫晴”。明確:文章開頭,作者從自己的親身感受,運用了對比的手法,把北平冬天的風多與濟南冬天“沒有風聲”對比,把倫敦冬天的多霧,不見陽光和濟南冬天的“響晴”對比,把熱帶的毒日、響亮的天氣和濟南冬天的“溫晴”對比,突出濟南冬天“溫晴”美景,贊賞它是個“寶地”。
教師板書:總特點:溫晴(寶地)——對比
2、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作者筆下“理想的境界”!皶瘛薄八薄靶选边@一連串相關的擬人手法,創(chuàng)造了一個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
教師追問:文章主要抓住濟南冬天的山、水來寫,這句話在全文結構上有何作用?明確:“有山有水”一句起著總起課文第二部分的作用。
3、第2自然段寫陽光朗照下的山,側重寫濟南冬天氣候溫暖晴朗,小山的可愛,給人溫存、體貼、慈祥之感;第3自然段寫薄雪覆蓋下的山,著重寫小雪后濟南小山的秀美;第4自然段寫城外遠山,勾畫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畫,著重寫小山的遠景,略寫。
老師板書:山 陽光朗照下的山:可愛
薄雪覆蓋下的山:秀美
教師追問:第2自然段寫陽光朗照下的山,從哪些方面來寫的?第3自然段寫薄雪覆蓋下的山,按照怎樣的空間順序來寫的?
明確:第2自然段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是:①從濟南的地理環(huán)境來寫。“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苯淮鷿隙鞙厍绲脑颉"趶臐先说谋砬、感受、幻想和心情來寫。表情是是“面上含笑”;人們感覺“有了著落,有了依靠”;產生“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的幻想就是這點幻想;心情“ 并不著急”。這些描寫洋溢著人們對濟南溫晴冬天的喜愛和感激之情。
第3自然段寫薄雪覆蓋下的山,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間順序層層鋪寫,吧各個細部的色、態(tài)、光一一展現(xiàn)出來。山上寫矮松,山尖寫山和藍天的色彩,山坡上寫雪色和草色相間的美景和由此產生的聯(lián)想,山腰著重寫光和色。
4、第5自然段作者寫水,突出了水的綠,水的溫暖,水的清亮。
老師板書:水:溫暖、清亮
小結:文章抓住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先總寫老城全貌,有山有水(第2自然段),然后再飽覽一城山色,雪后斜陽(第3、4自然段),最后再到垂柳岸邊領略“水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的水上景色(第5自然段),由大到小地寫來,從山到水地寫去,層次分明。
五、品味語言
學生再次細細品味課文,找出欣賞的語言并說明欣賞的理由。
1、學生讀課文,作批注。
2、學生交流,教師據(jù)實際情況點評,突出本文表現(xiàn)美的技巧。(針對相同的表現(xiàn)技巧,學生展示2到3句)
參考材料:
第1自然段“沒有風聲”并不是沒有風,只是沒有那種發(fā)出呼嘯之聲的北風,如果說成“沒有風”,那就不符合實際情況。(用詞準確)
第2自然段“曬”“睡”“醒”這一連串相關的擬人手法,把濟南擬人化,寫得很有溫情,創(chuàng)造了一個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擬人修辭的運用)
第2自然段“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全安靜不動的低聲的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薄靶u籃”的比喻和“安靜不動”、“低聲”的.擬人的語言將一圈小山寫得像慈母般溫存、體貼、慈祥,賦予這一圈小山以慈母之情。(比喻、擬人修辭的運用)
第2自然段“慈善”通常形容人的態(tài)度仁慈謙和,這里把濟南的冬天當做人來寫,表現(xiàn)濟南冬天給人的感覺是充滿溫情、暖和的。(用詞準確)
第3自然段“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頂”準確地表現(xiàn)了樹尖上一髻兒白花的位置和形狀:只有樹尖上積了一小堆白雪。(用詞準確)“好像日本看護婦”這個比喻貼切地表現(xiàn)了小雪后矮松的秀美形態(tài)。(比喻的修辭)
“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穿”準確表現(xiàn)了雪、草覆蓋的狀態(tài),又引起了“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的比喻。把山坡上雪色和草色斑相間斑駁的色彩,說成是“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秀美動人;(用詞準確)
“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用擬人的手法,把夕陽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擬為害羞的少女,情態(tài)可掬,寫出了夕陽斜照下雪色的嬌美。(擬人修辭的運用)
3、加以總結描寫景物的語言技巧:用詞的準確;運用生動的修辭手法。
4、賞析語言還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
從①虛實結合,聯(lián)想豐富②直抒胸臆③創(chuàng)設意境,流露深情④ 對比烘托等方面。
六、創(chuàng)設情境,仿作練習。
當你被濟南的冬天深深吸引的時候,也許你沉睡的關于冬天的記憶在被喚醒,也許你神往的某地的冬天也童話般浮現(xiàn)在你的腦海里,那么就讓我們也拿起筆,抓住一個最有代表性的景象,運用你剛剛學到的語言技巧,寫下你心中最美的一處冬天。(習作交流,作恰當點評。)
七、布置作業(yè):
1、從課文中找出運用①虛實結合,聯(lián)想豐富②直抒胸臆③創(chuàng)設意境,流露深情④ 對比烘托等寫法的句子各一個。
2、修改課堂小習作,謄寫在練筆本上。
3、讀課文2遍,背誦課文第3自然段。
推薦課外閱讀:老舍《濟南的秋天》、《駱駝祥子》、《茶館》
附:板書設計
總特點:溫晴(寶地)——對比
山: 陽光朗照下的山:可愛
濟南的冬天
薄雪覆蓋下的山:秀美 比喻、擬人 冬天的濟南
城外遠山:小水墨畫
水: 溫暖、清亮
語文教案 篇6
預期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感受風景的美好和小潔心靈的美好。
3、產生保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意識和培養(yǎng)自我控制的能力。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湖水)齊讀,誰能說說怎么樣的湖水?(學生自由講)
2、(板書:清澈的)齊讀,注意澈是翹舌。指名讀出清澈的感覺。
3、你見過清澈的湖水嗎?在清澈的湖水里可以看到什么?
4、過渡:這節(jié)課老師就和你們一起去欣賞清澈的湖水!打開書129頁,在讀書之前你要給自己和小伙伴提什么要求嗎?
這幾個小朋友提的要求也是你們每個人想給自己提的是嗎?你們學習的態(tài)度可真是認真,那么接下來就帶著你們的要求自由地讀讀書吧!
二、初讀課文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
2、反饋:
師:從你們的讀書聲中老師感受到你們個個都是愛讀書的孩子。課文美嗎?還想讀嗎?誰想讀第一小節(jié)?
。1) 指名讀第一小節(jié)
你的普通話真準,老師要獎勵你一個智慧果。ㄕn件出示帶有兩側的蘋果)請你讀。(再指名讀這個詞語齊讀,注意側是平舌音)
說說你的左側是誰,右側是誰。
說得這么好,老師再獎勵你們一個智慧果(課件出示卷起,讀)你在哪兒見過卷起?
。2) 第二小節(jié)誰來讀呢?(指名讀)
你讀得真好,聽的同學更認真,所以老師要獎你們一個大智慧果(課件出示石龜)高興地和它打聲招呼吧!(讀:親切地、生氣地、驚訝地)
。3) 第三小節(jié)我要請一個小組來讀,哪個小組想讀?
。ㄕn件出示:映出、鏡子、變幻)這三個智慧果獎給我們班最自信的孩子!指名學生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讀好這三個詞語。
你覺得幻字跟哪個字很像?(比較:幼)
(4)第四小節(jié)中有幾個生字特別難讀,哪個勇士敢于挑戰(zhàn)嗎?(指名讀,正音:攥、扔、企盼等)
(5)最后一小節(jié)留給最需要鍛煉的小朋友。(指名讀)
(6)師剛才大伙讀得很認真,聽得很仔細,老師要送你們一份大大的禮物(出示欣賞指導讀好,賞字跟哪個字很像?)
通過剛才的讀課文,你欣賞到了什么?(生自由講)
過渡:美麗的景色需要我們細細欣賞,接下來我們就跟著主人公小潔去欣賞吧!
三、學習1-3小節(jié)
1、(動畫課件播放)你看到了什么?(注意指導學生把話說完整)
課文又是怎么寫的呢?(出示第一小節(jié))自由讀
指名讀,評價:聽了他的讀你有什么感覺?誰也想來試試?
你的波紋更加長了,也更加美了!還有誰也想感受一下?
聽了你們的讀老師仿佛也看到了船頭兩側卷起白色的浪花,船尾拖著一條長長的波紋,真是美極了!大家一起試試吧!
2、我們的主人公小潔在哪兒呢?你發(fā)現(xiàn)了嗎?課文中兩次重復出現(xiàn)一個小潔的動作,看誰很快找出來? (緊緊攥著面包紙)小潔干嗎緊緊攥著張面包紙不放?帶著這個疑問我們讀讀2、3小節(jié)吧!
4、反饋:小潔為什么緊緊攥著面包紙呢?(估計學生會說被景色吸引或怕弄臟湖水之類,據(jù)生回答可以再提示:課文又是怎樣寫湖水的?找出來讀一讀)
重點句:湖水平得像一面鏡子
。1)指名讀:誰想第一個站起來讀給大家聽?
你讀得真好,還有誰比他讀得更好?
讀得真美,完全有資格當小導游了!
。2)小游客們,讀了這句話,你們有什么問題想問問小導游嗎?(引導質疑)
點撥:山巒?(山峰)這位同學能抓住自己不懂的詞語來提問,真不錯!
變幻的山巒?(播放課件:山的倒影隨著水波在動)請你自己看看畫面,根據(jù)畫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為什么湖水平得像一面鏡子?能抓住不懂的句子提問。(看圖解決:水面平,湖水清)
為什么小潔覺得像在天上飛,又像在水里游?
(3)看著這迷人的湖水你想夸夸它嗎?(指名讀,齊讀)
。4)欣賞了這么美的湖水,聽了你們的美讀,老師真想說真是美不勝收。。ǔ鍪境烧Z卡片美不勝收齊讀一次)難怪小潔覺得引讀最后一句話。
5、過渡:(指圖)倒映在水中的山巒是如此的奇妙,那課文又是怎樣寫山巒的呢?自己讀一讀,找一找。
(1)指名讀(出示句子:看,那邊的山石像這邊的山石像半山腰的.)
(2)誰來做做展翅欲飛的動作?(如果學生飛了,點撥:石頭在那飛呀飛的?)
(3)其他幾塊山石請小朋友自己試著邊加動作邊讀一讀。
。4) 指名表演讀。師:真有意思,還有誰向他挑戰(zhàn)?
。5) 男女生賽讀。
(6) 出示圖:看著圖說一說(意在指導背誦)
6、小潔只欣賞到這幾塊石頭嗎?(想象說話:有的山石像 )
7、小朋友們的想象力真豐富,那誰也能用上句式說一說呢?
出示句式:看,那邊 ,這邊
8、師:我們的同學真厲害,把這些靜止不動的山石仿佛變成了一只只可愛的小動物,真是千奇百怪,栩栩如生。。ǔ鍪境烧Z:千奇百怪、栩栩如生)
9、小朋友們,我們跟著小潔蕩舟湖面,欣賞了如此美麗的風景,我們的心深深地被陶醉了,讓我們一起讀一讀1-3小節(jié)吧!
10、現(xiàn)在你們終于明白了小潔為什么緊緊攥著面包紙了嗎?老師想說的是:小潔手中攥的僅僅是面包紙嗎?她攥住的是美!那手中的面包紙怎么辦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解決吧!
四、鞏固字詞
課件出示智慧樹:剛才我們吃了許多智慧果,讓我們再來和它們打打招呼吧!
五、寫字指導
師:這節(jié)課我們跟著小潔欣賞了清澈的湖水,我們的眼睛變得更美了,也更亮了,下面讓我們把眼睛這兩個字寫好。
1、引導觀察字型。(請睜大眼睛看著這兩個字,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2、書空筆畫。(拿起小手在空中寫一次)
3、學生書寫,注意姿勢。
4、展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