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_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_波多野结衣国产一区二区三区_农村妇女色又黄一级真人片卡

中班教案

時間:2024-01-27 09:12:36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實用9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教案[實用9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萌發(fā)幼兒的責任感,懂得做事要替大家著想。

  2、培養(yǎng)幼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理解故事主要情節(jié),學習從身邊小事做起。

  重難點分析:

  重點:理解故事內(nèi)容,體會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動。

  難點:萌發(fā)幼兒的責任感,懂得做事替大家著想。

  活動準備:

  1、課件《路上有個小土坑》。

  2、有關幼兒在園中的環(huán)境和生活照片。

  3、有關的區(qū)域環(huán)境。

  活動過程:

  1、激發(fā)幼兒聽故事的興趣。提問:路上有個小土坑,假如你看到,會怎樣做?從幼兒回答中發(fā)現(xiàn)問題,進行有針對性地。

  2、演示課件,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引導幼兒體會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動。

 。1)邊出示課件邊提問:A看看路過這兒的小熊是怎樣做的?B小羊是怎樣做的?C小熊、小羊為什么看到土坑要繞過去?它們是怎么想的?D小豬是怎樣過土坑的?他是怎樣做、怎樣想的?

 。2)完整欣賞一遍故事,出示小熊、小羊、小豬的形象。展開討論:你喜歡誰的做法?為什么?(喜歡小豬的.做法,雖然摔疼了自己,但它怕再摔疼別人,就想辦法把土坑填平了,這樣別人不會再摔疼了。心中想著自己,更想著別人。)不喜歡誰的做法,講出理由。讓幼兒教育小熊和小羊向小豬學習。最后三只小動物成為替別人著想的好朋友,高興得跳起舞來。

  3、引導幼兒觀察環(huán)境和生活照片,回憶日常生活中幼兒的做法,引導幼兒要做一位有責任心的孩子。(戶外活動時,大型玩具亂扔亂放的照片;圖書室中,擺放亂的圖書;)

  4、引導幼兒觀察為幼兒創(chuàng)設的環(huán)境,辨別不妥的環(huán)境布置,請幼兒幫忙糾正,在實踐中萌發(fā)幼兒的責任感。

中班教案 篇2

  目標:

  啟發(fā)孩子相互協(xié)作,可以用不一樣教學材料表現(xiàn)春季的特征,產(chǎn)生孩子對春季的熱愛。

  預備:

  1、欣賞詩歌《春季的奧秘》。

  2、每一組1張圖畫紙片、皺紙片、彩泥、五顏六色紙片、蠟筆、剪小刀、漿糊等數(shù)個。

  過程:

  1訊息溝通:春季有哪一些奧秘

  春季來啦,將你捕捉到春季的特點推薦給大伙兒。讓孩子探討。

  如:草變綠色啦、柳樹生長出了綠色苞苞、桃花Open啦、小燕子飛來啦,冰化啦,水塘里有小蝌蚪游過來游過去,冬眠的小動物清醒了等。

  2。孩子表現(xiàn)春季的風景

  1)我們發(fā)現(xiàn)了如此多春季的奧秘,今日我們要幾個孩子一塊兒協(xié)作做1幅春季的美景。教師為你們預備了很多的教學材料,有五顏六色紙片、泥、蠟筆皺紙片、絨鉛絲等,請每組孩子先討論,做啥?怎么樣做?瞅瞅哪一組孩子表現(xiàn)春季的'風景最美、最好。

  2)孩子討論、動手操作,幼兒教師巡視來回指導。

  3、孩子一同分享作品,我們眼中的春季。

  如:春季來啦,柳樹發(fā)芽啦,桃花Open了等。

  匯總:春季來啦,我們明白春季的很多奧秘:青草變綠色啦、迎春花、小蝴蝶花、桃花都Open啦、柳樹開始生長出嫩葉啦。小溪里的冰化啦,小烏龜、鱷魚、小青蛙等冬眠的小動物清醒啦,小蝌蚪在水中游過來游過去。小小燕子飛來啦、小蝴蝶在花叢中飛舞。

  擴展:春季有很多的奧秘,此刻天氣愈來愈熱啦,夏季就要來啦,請孩子再找一找夏季有哪一些奧秘,下一次我們再一次來將你發(fā)現(xiàn)夏季的奧秘告知大伙兒。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會認讀數(shù)字1和2,能理解數(shù)字的實際意義。

  2、初步學會數(shù)的形成,知道一個數(shù)添上"1"能形成另一個數(shù)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概括能力。

  活動準備:

  1、點子卡片和數(shù)字卡片1和2各一張。

  2、《數(shù)學》上p.1。

  活動過程:

  一、認識數(shù)字1、2的實際意義

  --教師根據(jù)畫面自編《捉迷藏》的故事,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說一說,大樹后面藏著幾頭獅子?可以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教師分別出示點子卡片和數(shù)字卡片1,使幼兒知道數(shù)字1可以表示一頭獅子。

  --想一想,樹上有1只松鼠,怎樣才能變成2只松鼠?引導幼兒說出1只松鼠再添上1只松鼠,合起來就是2只松鼠。

  --讓幼兒在圖中找出數(shù)量是1和2的.其它動物(或其它物品),并用語言正確表述。

  --說一說,樹干上藏著的數(shù)字分別是什么?

  二、引導發(fā)現(xiàn)

  --說出數(shù)字1和2分別象什么,教師引導幼兒由數(shù)字聯(lián)想到許多物體的形象及時肯定幼兒的每一個創(chuàng)意。

  --教師分別出示點子卡片和數(shù)字卡片1和2,引導幼兒從周圍環(huán)境中尋找數(shù)量1或2的物品。

  三、活動結束

  四、課后回顧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欣賞詩歌,理解詩歌主要內(nèi)容及所表達的“家”的含義,感受詩歌的意境美。

  2、根據(jù)兒歌提供的線索,嘗試初步創(chuàng)編兒歌內(nèi)容。

  3 萌發(fā)熱愛家園、保護地球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畫有藍天、樹林、草地、河水、花兒、幼兒園大幅背景圖。

  2.制作好的白云、小鳥、小羊、小魚、蝴蝶、小朋友貼絨學具。

  3.根據(jù)內(nèi)容制作的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策略,結合圖片與生活經(jīng)驗理解“家”的含義

  1、你看到了什么?這是哪里?誰能用好聽的話來說一說?

  2、為什么說天空是白云的家?家是什么意思?

  3、教師小結。

  二、欣賞詩歌,理解主要內(nèi)容

  1.交流理解

 。1)、出示“家”的背景圖,嘗試討論:圖上有哪些景物?它們各是誰的家?

  (2)、教師有感情地朗誦整首詩歌。

  2.教師范誦

  你聽到這首詩歌里介紹了誰的家?你知道它們的家在哪里嗎?

  3.教師指圖朗誦

  4.教師依據(jù)幼兒的回答逐漸增加句式小圖片

  5.嘗試復述兒歌,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身體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

  三、引導幼兒仿編詩歌

  詩歌里說:“藍藍的.天空是白云的家,密密的樹林是小鳥的家”,藍藍的天空除了是白云的家,還可以是誰的家?密密的樹林又可以是誰的家?(幼兒自由發(fā)言后,教師對幼兒的仿編詩句進行組合,并把詩歌念給小朋友欣賞)

  5、共同的家

  師:學了這首好聽的詩歌后,我們知道了,每種一動物、植物和我們都有自己的家。而且世界上所有的動物、植物和人類,都有一個共同的家,我們一起生活在那里。你們知道那是什么嗎?

  師:對,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老師也編了一句詩,放在這首詩的最后:美麗的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所以我們要愛護它。

  現(xiàn)在就用我們最好聽!最響亮!的聲音最后來一次。表達我們對地球媽媽的愛。集體朗誦。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1、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能看圖講述故事。2、培養(yǎng)幼兒相互關愛、相互謙讓的良好品德。

  教案設計:中班幼兒年齡小,心理發(fā)育尚未成熟,自我控制能力還很差。有的幼兒常常因為爭奪一個玩具或是被別人不小心碰一下,就理不饒人,甚至動手打人。因此,經(jīng)常有幼兒來告狀:“某某打我”,“某某搶我的玩具”……《小羊過橋》是一個以相互謙讓為主題的故事,通過活動使幼兒意識到友愛和謙讓是一種值得歌頌的美麗行為,從而使他們產(chǎn)生強烈的模仿愿望,明白相互謙讓的道理。

  活動準備:背景圖一幅,課件,小白羊和小黑羊的胸飾

  活動過程:

  一.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羊過橋》,讓我們來看看故事里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二、幼兒觀看課件前半部分大羊過橋。

  1)提問:這個故事叫什么名字?師:大白羊和大黑羊要過什么樣的橋啊?(獨木橋)

  2)師:什么叫“獨木橋”?教師出示平衡木,介紹獨木橋。一條河的中間只有一根木頭,只能過一個人的橋叫獨木橋.師:它們過橋了嗎?為什么?沒有,它們誰也不讓誰.師:它們各不相讓,結果怎樣?都掉到了河里去了.教師小結:兩只大羊都想自己先過橋,誰也不謙讓誰,結果都掉到河里去了。

  三、幼兒觀看課件后半部分小羊過橋。

  1)教師過渡:過個橋就這么難嗎?今天又有小白羊和小黑羊要過橋了,想請我們小朋友來幫忙出出主意,如果你是小白羊或小黑羊你會怎樣過橋?請幼兒互相商量后回答問題。

  2)師:小白羊和小黑羊究竟是怎樣過橋的呢?幼兒觀看課件后半部分小羊過橋。提問:小白羊和小黑羊有沒有成功過橋?它們是怎樣過橋的?

  教師小結:只要我們互相讓著對方,讓對方先過橋,自己再過橋就可以成功過這個獨木橋了。

  四、完整播放課件。

  師:現(xiàn)在請大家把故事從頭到尾看一遍,看的過程中,我們來學著說一說故事里黑羊和白羊的對話,學會了的小朋友老師等會兒請他來表演故事。

  教師和幼兒一起學說角色對話,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五、表演故事后半部分。

  老師這兒有小白羊和小黑羊的`胸飾,請你選自己喜歡的戴上,表演小羊過獨木橋。幼兒自選胸飾。

  師:請做小白羊的小朋友站到獨木橋的這邊來,做小黑羊的有小朋友站到獨木橋的那邊去。其它小朋友一起來幫忙講故事。幼兒表演故事。

  六、組織幼兒分組討論:師:小朋友,兩只大羊的表現(xiàn)好不好?你們想對大羊說什么?兩只小羊呢?它們的表現(xiàn)好不好,你想對小羊說什么?生活中,當我們小朋友之間有矛盾時,我們應該怎樣解決呢?

  教師小結:小朋友,你們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能爭吵、打鬧,同伴之間要相互謙讓,大家一起玩,這樣才能多交朋友。

中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充分利用自然環(huán)境中的各種因素進行鍛煉,開展各種富有野趣的活動,活動強調(diào)幼兒體質(zhì)的增強和綜合運動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也借助社區(qū)和周邊的環(huán)境資源,開展安全的,適宜的多種活動。通過藏一藏,找一找,說一說等多種形式,讓幼兒愿意和同伴共同游戲,體驗游戲樂趣。

  組織形式

  集體。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挖、壓、拍、埋等方法玩沙,鍛煉手部小肌肉的靈活性。

  2、理解玩沙的規(guī)則,體驗安全玩沙的快樂。

  活動準備:

  兒童經(jīng)驗基礎

  喜歡玩沙,曾玩過沙。

  環(huán)境準備

  1、事先整理好沙池,并在沙池一處設置好“花生地”、“番薯地”等場景,田地里有一些和花生、番薯形狀相似的小玩具。

  2、小鏟子、小桶、長柄的小勺、廢舊的調(diào)羹等。

  3、幼兒用書第一頁。

  重點難點

  嘗試用挖、壓、拍、埋等方法玩沙,鍛煉手部小肌肉的靈活性。

  活動過程:

  一、沙中尋寶,初次嘗試挖沙洞。

  1、找食物

  秋天到了,小倉鼠又要為儲存冬天的食物而忙碌了。讓我們一起到田地里幫小倉鼠們找食物吧!

  2、在沙地里一起挖“花生”、“番薯”等食物。

  剛才你挖到了什么?是什么樣的?你是怎么挖到的?借助了什么工具?

  二、藏寶藏,鞏固挖洞的技能。

  小倉鼠要把這些食物藏起來準備過冬。怎么藏才不會被他小動物吃掉呢?

  1、怎樣挖才能挖得又深又安全呢?

  2、挖出的沙子怎么處理?

  3、瞧,這里有一個長長的“番薯”露出來了。為什么會露出來?該怎么辦呢?

  三、驗證寶藏藏好了。

  1、引導幼兒踩一踩、壓一壓,把寶藏藏好。

  2、引導幼兒輕輕地將工具里的沙抖掉,拍掉身上的沙子,收拾好工具。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我始終以游戲“尋寶藏”來調(diào)動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幼兒始終在有趣的游戲情景激勵下,在“復雜”的地理位置中,進行活動。整個活動旨在發(fā)展幼兒動作的協(xié)調(diào)能力、相互合作以及學習自我保護的.能力,讓幼兒在有趣的游戲情景中,充分體驗野外活動的快樂。改變了以往狹隘的、單一的幼兒園活動模式,大膽地讓我們的孩子走出幼兒園,走向社區(qū),從而更好地來體現(xiàn)幼兒園教育向社區(qū)拓展的大教育觀的新思路。

中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為培養(yǎng)幼兒的記憶能力和表達能力,能完整的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并注意傾聽別人說話,而設計了這節(jié)語言活動。

  一、活動名稱:星期天里最高興的一件事。

  二、活動目標:

  (1)使幼兒樂意在集體面前說話,能用較完整的句子較連貫地講述自己星期天經(jīng)歷的事。

 。2)引導幼兒能耐心傾聽同伴說話,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3)教幼兒學會從同伴的談話內(nèi)容中找出自己也喜歡的活動。

  三、活動準備:周末時,請每個幼兒事先要幼兒記住星期天里最高興的事,讓幼兒準備自己畫的作品和手工作品或自己采到一些自然物品帶到幼兒園。

  四、活動過程:

  (1)啟發(fā)幼兒談論星期天里最高興的事。

  活動開始時,將幼兒的作品及自然物品展示,引導幼兒觀察各種幼兒帶來的'物品,激發(fā)幼兒的談話興趣。

  教師可以用提問的方式引出談話內(nèi)容:"小朋友,你們能給大家講講你星期天里最高興的事嗎?"

 。2)讓幼兒分組談論星期天里最高興的一件事。

  將幼兒分成若干組,請幼兒把自己在星期天做的手工等物品放在面前,然后互相討論星期天里最高興的事。

  教師注意參與和指導,可以到一個小組里講講自己星期天里最高興的事,引導幼兒將話題集中在"最高興的一件事"上。

 。3)幼兒集體討論:"星期天里最高興的一件事。"在分組談話的基礎上,教師集中全部幼兒,每組請兩個幼兒來講講,內(nèi)容涉及各個方面,有勞動、游玩、學習等。

  (4)教師通過啟發(fā)提問,逐層深入拓展談話內(nèi)容。

  教師提問:聽了別的小朋友星期天的活動,你喜歡那一種?下個星期天你準備做什么?小朋友應該怎樣過才有意義?

  教師小結:引導幼兒過個有意義的星期天。

  五、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在戶外活動中干他們愿意干的事,比如玩游戲、滑滑梯、玩體育用具。

  六、活動評價與反思:

中班教案 篇8

  目標:1、體會親人對自己的關愛,為自己長大感到高興。

  準備:1、每人三張相片(出生、兩歲、現(xiàn)在)。

  2、絨面板一塊。

  3、歌曲錄音磁帶《世上只有媽媽好》。

  過程:1、介紹自己:

  幼兒將自己的相片分別按出生、兩歲、現(xiàn)在三個年齡段貼在絨面板上。

  談談小時候開心、有趣的事情。

  看看自己和朋友有什么變化。

  2、交流討論:

  重點觀察出生時候的“我”:

  ——“剛出生時候的你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你出生的`時候有多重?你長得像誰?”

  (人剛生下來的時只會哭,不會說話,也不會走路;每個人體重是不一樣的。)

  重點觀察兩歲時候的“我”有哪些變化:

  ——“兩歲時候的我和出生相比較有什么不同?”

  (在親人的照顧、撫養(yǎng)下,我長大了長高了,會說話會走路,會自己吃飯、上廁所等。)

  重點觀察現(xiàn)在的“我”,介紹“我”的本領:

  ——“現(xiàn)在的‘我’和小時候相比本領已經(jīng)很大了,說說自己的本領。”

  3、感謝父母:

  每位幼兒說一句感謝父母的話,教師用錄音 錄下幼兒的話。

  全班合唱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中班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農(nóng)村辦園條件有限,許多游戲材料的數(shù)量遠遠不能滿足幼兒需要,但是豐富的農(nóng)村資源又讓我抓住了教育契機。我利用我村唾手可得的紙管下腳料--紙圈,讓幼兒進行親身操作,平等參與,使幼兒感受到游戲的樂趣。

  一、活動目標:

  1、教幼兒套球,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2、練習投、擲、踢、滾的準確性和靈活性。

  3、鍛煉幼兒單腳跳,單腳踢球,保持身體平衡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球1個、若干筐紙圈、酒瓶蓋若干、紙箱2個、臉盆2個、小紅旗20面、金牌10個、鼓勵獎牌若干。

  三、活動過程:

  1、導入:

  師:今天的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到外面做游戲好嗎?

  幼兒:好!

  1、老師與幼兒一同做準備活動。

  師:游戲前,我們需要先伸展一下筋骨,做一做早操,《今天天氣真正好》。(師生一起做早操)師:剛才小朋友們做操時很認真,老師對大家提出表揚(師:鼓掌)(幼兒情緒很高,面露微笑)

  2、出示球:

  師:小朋友們玩過球嗎?

  幼兒:玩過。

  師:老師手里拿的球是幼兒園買來的,你玩過的球是怎么來的?

  幼兒:“媽媽買的,”“爸爸買的”…….

  師:今天我們要玩一種不用花錢買的球,你們知道是什么球嗎?

  幼兒:不知道。(幼兒一片茫然,都用期待的目光看著老師)師:(面露神秘表情)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拿出若干個紙球。一、二、三、睜開眼吧!

  幼兒:這是什么球?紙做的嗎?

  師:老師給這些紙球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套套球。因為他們是用一個一個的紙圈套在一起做成的。小朋友們想玩套套球嗎?

  幼兒:很想。

  師:這需要大家自己動手做出一個套套球,愿意跟老師學做的把小手舉起來。

  幼兒:紛紛舉起自己的小手。(這時幼兒的興趣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

  3、教師示范做套套球,幼兒跟著老師學。(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2、組織幼兒游戲。

  師:大家做的套套球真漂亮啊!走,玩套套球嘍!

  幼兒:一起跟隨老師來到指定游戲場地。

  師:現(xiàn)在,老師把大家分成2組,男孩一組,女孩一組。游戲前我們先做一個小小的熱身運動--單腳跳。教師示范:幼兒興高采烈地跟學。(教師及時給予孩子們肯定與鼓勵,鍛煉幼兒保持身體平衡的能力)<一>第一個游戲--踢球入門。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每組前方有一個紙箱,哪一組最先把套套球單腳踢入紙箱內(nèi),為獲勝組,可為本組奪得一面小紅旗。(教師示范一次踢球入門)組織幼兒游戲時,老師注意觀察幼兒單腳跳的.動作,糾正不正確的姿勢,游戲結束時評出獲得小紅旗最多的優(yōu)勝組。

  <二>第二個游戲--投籃大比拼。游戲規(guī)則:分成男、女兩組。每組前面有一個臉盆,看哪組把套套球投入臉盆內(nèi)的最多,為獲勝組。兩組游戲綜合評比獲小紅旗最多的一組為金牌組,該組隊員每人發(fā)金牌一枚。另一組得參與獎。

  3、教師小結。

  通過不同玩法,練習了幼兒的投擲,踢的準確性、靈活性;鍛煉了幼兒單腳跳,單腳踢球,保持身體平衡的能力。真是一物多玩兒,一物多用呢!

  4、集合幼兒整理游戲用品。(對幼兒滲透玩后整理玩具,物歸原處的養(yǎng)成教育)

  5、活動延伸。

  活動課后,自由結伴玩滾球。

  6、教育反思:

  《好玩的套套球》這節(jié)活動課,充分挖掘和利用了我村特有的自然資源,為幼兒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必要條件。引導幼兒自由探索,主動掌握,跳、投擲、滾的動作技能。有趣的游戲不僅使幼兒感受到了快樂,更鍛煉了幼兒強健的體質(zhì)。一物多玩的游戲材料,使幼兒嘗試了與眾不同的游戲方法,培養(yǎng)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30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教案(經(jīng)典)11-26

中班教案【精選】11-02

中班教案(精選)11-12

中班教案【經(jīng)典】10-30

(經(jīng)典)中班教案11-19

(精選)中班教案09-20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8-05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