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數(shù)學西師大版一年級上冊《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教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shù)學西師大版一年級上冊《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討論和交流,經(jīng)歷探索20以內(nèi)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的過程。理解并掌握20以內(nèi)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認識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3、在主動探索新知識的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20以內(nèi)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通過觀察、操作、討論和交流,經(jīng)歷探索20以內(nèi)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的過程,并熟練掌握。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能重復使用的口算卡片、實物投影儀、小棒、給學生的小禮品等 。學生每人準備學具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建議:可以預設幾個情景來進行導入。如
復習舊知導入法、開門見山,直接引入法等。
復習舊知法導入
1、口算大比拼:10以內(nèi)的加減法口算。(卡片出示)
2、填一填。(課件出示)
。1)1個十和5個一是()。
。2)19里面有()個十和()個一。
(3)17 = 10 + ( ) 13 = ( ) + 10 12 = 10 + ( )
訂正第(3)小題時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設計意圖】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初步感知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
開門見山,直接引入
。ㄒ粓D四式雖然學過,十加幾及相應的減法是新知識,所以為了保證每一個學生都學會,在這里仍采用老師引導。)
師:(出示卡片13)這是多少?
師:請你迅速在桌上擺出13根小棒,能讓老師一眼看出是13根。
師:看著你自己擺的小棒圖,說一說可以列出什么算式?
小組討論,學生回答。
教師板書:10+3。
師:等于多少?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指導學生看圖列出兩道減法算式。
板書:13-3= 13-10=X k B 1 . c o m
師:怎樣算?
二、探求新知
1.教師:看來孩子們對前面的知識學得不錯。下面這道題有點難度,你們敢不敢來挑戰(zhàn)?
教師板書:13+2。
這個算式怎么算呢?請同學們先拿出13根小棒擺在桌子上,再拿出2根小棒擺在桌子上(教師多媒體課件展示),那合起來是多少根呢?
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先思考,然后和同桌互相說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教學中讓學生同桌間互相說一下的做法比較容易開展,而且時間效益高。
抽學生上講臺交流算法,學生可能有以下算法
學生曱:13+2=15,因為13再往后數(shù)兩個數(shù),就是15。
教師:對,我們在計算加法時,可以用這種接著往下數(shù)的方法來計算。
學生乙:我是用擺小棒來得到答案的,左邊先擺13根,右邊再擺2根,合起來就是15根小棒。
教師:下面的同學有沒有問題想問?
若學生不能提問,則教師問:你怎么知道合起來就是15根小棒的?
引導學生說出:我把兩部分小棒合起來就是1捆零5根小棒,也就是15根小棒。X k B 1 . c o m
【設計意圖】讓學生“問問題”,是引導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這也是新課標中的一個重要的、新的要求。
教師介紹各部分的名稱,并在算式下面板書:加數(shù)、加數(shù)、和,板書后教讀2遍。
教學“試一試”。讓學生用小棒進行操作練習。
學生操作后,寫出答案。教師巡視輔導明了學情。
訂正:師問,得數(shù)是多少?哪些是接著數(shù),數(shù)出答案的請舉手?哪些是零頭和零頭相加算出答案的,請舉手!
【設計意圖】舉手是一個動作語言,無聲中讓老師明了學生思考的方法。
師問:“我們可以不擺小棒算出得數(shù)嗎?怎樣算呢?”
學生總結。
師總結:個位相加,十位上寫1.
2、探索不退位的減法的算法。
師用課件出示小棒圖。“誰來說一說圖的意思?并列出算式?”
學生說出圖的意思,并列出算式。師適時板書:15-2=
師:這種算式的計算方法我們還不知道。但我們可以擺小棒看看,就知道怎么算了。大家動手擺一擺吧。
師巡視輔導明了學情。
指名說一說得數(shù)是多少?你是怎么擺的?怎么算的得數(shù)?(學生的計算方法可以多樣。)
教師著重讓學生理解:“把15分成10和5,用5減去2,再加上10就可以了!
教學“試一試”。讓學生嘗試獨立完成,師巡視輔導了解學情。生做完后師生評議,并總結計算方法。
師:“像這樣的式子,怎樣計算最快?”
引導學生說出“個位相減,得數(shù)的十位寫1!
師介紹減法算式各部分之間的名稱,板書后教讀2遍。
15 - 2 = 13
被減數(shù) 減號 減數(shù) 差
3、教學例題3.
教師出示例題3主題圖,并提問:誰能寫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減法算式?
學生根據(jù)圖意寫出算式,然后說說這兩個算式表示的意義。
同桌交流算法后,師指導全班學生交流。
4、教學例題4.
教師用課件出示主題圖后,問:誰來說一說圖的意思并列出算式?
學生說出圖的意思后并列出算式:13-2+3
師:同桌說一說這道題里的數(shù)字是什么意思?這道題應該怎樣算?
學生同桌討論后,師總結算法。
師:這是一道既有加法又有減法的題目,我們把這種題目叫“加減混合運算”,這樣的題目也是從左往右算。
教學例題4下面的“試一試”。學生獨立計算后,說說先算那邊的。
三、達標反饋
完成課本第63頁“課堂活動”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研究了什么?哪些同學表現(xiàn)很棒?
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這節(jié)課我們研究的是十幾加幾,十幾減幾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指著課題: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教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都有些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回憶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同時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同學的學習過程在腦海里重放,既可以鞏固所學知識,也能幫助學習注意到本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學習方法,從而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數(shù)學西師大版一年級上冊《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教案】相關文章:
加法和減法教案01-30
《小數(shù)加法和減法》教案03-20
小數(shù)加法和減法教案11-07
小數(shù)加法和減法的教案02-26
萬以內(nèi)的加法和減法教案05-01
小數(shù)加法和減法練習教案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