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認識本課生字7個“基、妻、姹、嫣、晃、陣、霞”;積累詞語若干個;能正確地在田字格內書寫“基、妻、晃、陣、霞”5個漢字,并能在寫的過程中有意記憶這些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4、5兩節(jié)。
3、熟讀課文,了解內容;聯系課文有關內容讀懂課文最后一句話,知道在生活中能留給人們美好的東西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教學重、難點重點: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高爾基信中兩段話的含義。
難點:理解高爾基信中兩段話的含義。
教學媒體高爾基的畫像、小黑板、田字格黑板、生字卡片
課前學生準備充分預習課文
教學流程備注
一、名言引入,揭示課題:
1、名言交流:在學習中,我們已經積累了不少名人名言,現在讓我們來交流一下吧。(指名幾人)
2、出示文中的句子:老師也有一句子要和大家交流,自己輕聲念念。
。ǔ鍪荆┮悄懔艚o人們的都是美好的東西,那你的生活該多么愉快呀!
3、出示高爾基像:這是前蘇聯一位偉大的作家——高爾基在寫給兒子信中的一句話。讀了之后,你們有什么問題嗎?
4、總結:
。1)為什么要寫這句話?
。2)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5、揭示課題: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塊兒來學21、高爾基和他的兒子
教學生字:基。(變形的其加土)
二、整體感知,讀文識字:
1、那么高爾基為什么要寫這句話?自由輕聲地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并把課文讀正確。
2、逐段檢查,尤其注意指導學生讀好:矍頭、栽花等詞語。
3、學習生字:妻、晃、陣、霞(妻:正確書寫上半部分。霞:正確書寫下半部分,并組詞。)
4、把生字送回文中,自己再輕聲讀讀課文,邊讀邊想高爾基為什么要寫這句話?
5、師小結:兒子種花,將美好的鮮花留給高爾基。高爾基寫信,將深刻的道理告訴兒子,讓他知道留給別人美好的東西,會使自己感到快樂。
三、走進課文,解讀“給予”:
(一)兒子的“給予”
1、仔細讀讀課文,想想兒子是怎樣留下這美好的鮮花的?(指名讀相關內容:第三自然段)
【投影出示】高爾基的兒子只有10歲,個兒還沒有矍頭那么高。來到爸爸身邊以后,他顧不上休息,一直在忙著栽種各種各樣的花草。(自由讀)
2、從這段話里我們讀出兒子留下這美好的鮮花容易嗎?(不容易)從哪兒看出呢?
顧不上:千里迢迢來到父親這兒,卻沒有休息。
一直:一直都沒有閑著。
各種各樣:栽種了許許多多的花草。
只有……還:這些事對于一個10歲的小孩來說更不容易。
3、看提示,想象說話:
【投影出示】高爾基的兒子忙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但他絲毫不覺得,因為,他心里一直想。
4、小結:從這段話里,我們體會到高爾基的兒子對爸爸深深的愛,一心想把美好的東西留給他,我們稱這種行為為給予。(板:兒子、種花、給予)
。ǘ└赣H的“得到”
1、過渡:我們說有給予就必然有得到,下面我們再
來讀讀文中的“得到”。2、學生自由讀課文4、5自然段。
3、高爾基得到了什么?(鮮花)美嗎?從哪兒看出?
。ㄦ弊湘碳t、陣陣芳香、引來蜜蜂)
理解:“姹紫嫣紅”一詞。教學生字:姹、嫣(在字形上都有“女字旁”,在字義上都有美麗嬌艷的意思。所以,“姹紫嫣紅”就是指各種各樣美麗的花。)
4、教師范讀,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眼前的美景(也可出示相關的圖片)。(指名說)學生讀課文。(引背)
5、高爾基欣賞著這些美麗的花兒,心里有——(期待學生回答:說不出的高興)。都會有哪些高興呢?我們幫他說出來。
【投影出示】傍晚,彩霞染紅了天空。高爾基坐在院子里,欣賞著兒子種的花,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因為。
6、師小結:(板書:高爾基、賞花、得到)
四、學習書信,領悟“給予”:
1、過渡:高爾基看到這些美麗的花兒,除了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還有許許多多的`感想,于是,他把這些感想寫在信中,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封信。
【投影出示】高爾基給兒子的信。(用書信的格式)
2、學生自由讀書信,指名讀。
3、讀了信后有什么不理解的嗎?(指名)信中“要是你留給人們的都是美好的東西,那你的生活該多么愉快呀!”這句話你們都理解了嗎?“給予”了之后,兒子的生活會獲得哪些快樂呢?(學生自由回答)(板:、寫信、明理)
4、其實你們想的也就是當時高爾基兒子想的,讓我們把這些想法寫下來告訴高爾基,好嗎?
五、體驗習作,實踐“給予”:
1、小練筆,兩個話題,自選一個:
。1)高爾基的兒子讀了爸爸的信之后,一定有許多的快樂,讓我們幫他寫一封回信,把心中的快樂傳達給遠方的爸爸。
。2)生活中,你也一定給予過別人美好的東西,當時你的心情也一定非常得愉快,以“給予是一種快樂”為題,寫下當時的情景和你的心情。
2、指導寫字:基、妻、晃、陣、霞。
教學反思
想象是孩子們的天性,是孩子們巨大的資源寶庫,所以,我們必須充分利用。在教授《高爾基和他的兒子》這一課第四節(jié)時,我創(chuàng)設情景,利用多媒體的輔助教學,讓孩子在舒緩音樂聲中,配上優(yōu)美的美景圖,范讀這一小節(jié),帶領著孩子一起去看看這塊芳草地,然后再讓孩子自己讀讀這一小節(jié),想象:你仿佛聞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又聞到了什么?同學們頓時展開了豐富的想象,躍躍欲試,“我聞到了花兒散發(fā)出陣陣迷人的花香!薄拔衣牭搅诵▲B在枝頭快樂地唱著歌!薄拔铱吹搅松拾邤痰暮诨▍仓恤骠嫫鹞!薄痪渚鋬(yōu)美的語言從孩子們口里冒出來。這個環(huán)節(jié),充分發(fā)揮了他們的想象空間,提高了口語交際能力。
語文教案 篇2
內容預覽:
2 、走一步,再走一步
一、教學目標
、僬_地朗讀課文。
、谳^完整地復述故事情節(jié),做到條理清楚,詳略合適。
、劢Y合語境理解重點詞、句的深刻含義。
、苈撓底陨砩铙w驗,感悟人生哲理。
二、教學重點
①復述故事情節(jié)。
②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蘊含的生活哲理。
三、課前準備
投影儀。
第一課時
四、教學內容
學習字詞,復述課文,大致上理解文章主旨。
五、教學設計
1、導入新課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比如,父母突然下崗了,家中經濟陷入困境;你自以為學習挺努力的,可升人中學后,卻發(fā)現自己和別人差距挺大,不會學習;你想和同學們搞好關系,可又感到大家都不理解你……面對這些,你也許感到困惑,也許感到茫然,其實,人生路上遇到困難是正常的。今天,我們學習《走一步,再走一步》,從課文中這個孩子的脫險經歷中尋求啟示吧;
2、學習字詞
①指導學生快速閱讀課文,劃出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
、谕队俺鍪揪毩暋
a.給加點字注音。b.按拼音填空。c.結合語境解釋詞義。(略)
3、指導學生整體感知故事情節(jié)
、僦笇W生朗讀課文并思考問題。
[要求]朗讀時姿勢端正,雙手拿書,聲音洪亮,讀音準確,停頓合理,較恰當地表達語氣。
(教師可以投影出示以下問題組)
其他學生邊聽讀邊思考,在書上標記。
a.課文主要記敘了什么事情?(可以概括回答)
b.這件事情發(fā)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發(fā)生的原因是什么?
c.“我”為什么“一時拿不定主意”?后來又為什么跟著伙伴們去爬山了呢?
d.“我”在爬山途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難?當時“我”是怎么想的?
e.后來“我”又是怎樣脫險的?脫險以后“我”有什么感覺?
、诮M織學生討論以上問題組,幫助學生掌握記敘要素,理清故事情節(jié)。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看書,不要脫離課本,要抓住課文中的一些關鍵詞、句。
在理清以上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復述課文
4、教師可提要求:
、偬x課文,抓住以上討論要點。
、谥攸c細節(jié),尤其是脫險部分,盡量用課文原句。
、劭邶X清楚,能正確表達感情。
可以找兩位學生復述,其他同學聽后評析復述情節(jié)。以上環(huán)節(jié)主要為了幫助學生熟悉本文故事情節(jié),尤其是細節(jié)描寫,為下一步探究性閱讀、多角度閱讀打基礎。
5、討論: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教師引導學生理解文章主旨,學生只要能扣住課文說出自己的主要感受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有爭議的地方,可課后思考,留待下節(jié)課繼續(xù)探究。
齊讀課文最后一段,背誦
6、布置作業(yè)
、賹懮。
②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
深入理解文章主旨,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文章。
二、教學設計
1、探究性品味“脫險”部分,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上節(jié)課我們通過朗讀課文,復述故事,已經大致熟悉了本文所記敘的.事件,而且也悟出這篇文章主旨就是通過“我”的脫險經歷告訴人們不要害怕困難,不要被困難嚇倒,不管這困難多么嚇人,都要努力去克服它。但是這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應該通過研讀重點情節(jié)再進一步領會文章。
①全班有感情朗讀脫險部分。
、诮M織學生深入思考、討論問題組。
a.找出這部分開頭的自然環(huán)境描寫,想想有什么作用。
b.父親為什么指揮“我”先邁出左腳的一小步?這對你有什么啟示?
c.“你能辦得到的!薄斑@似乎能辦得到!薄拔夷苻k得到的!崩首x這三句話時應把重音放在哪個字上?三句話的語氣有什么不同?后兩句寫出了我的什么變化?
d.我在父親的指導下僅僅是爬下了幾米高的石架,為什么還說“我產生了巨大的成就感”?
e.結合文章最后一段,說說你對題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
探究性品味是本課的重點環(huán)節(jié),應幫助學生扣住文章主題討論理解這些問題。
指導多角度地閱讀,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反思,進一步拓展思維空間,獲得啟示
、儆懻摚耗阕钕矚g文中的哪個人物?為什么?你最不喜歡文中的哪個人物?為什么?
這個環(huán)節(jié)是為了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認識文中的人物特點,對人物做出合理的評判,也鼓勵學生從中有所感悟,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
如果學生在喜歡的人物中選擇父親和“我”,都應視為正確的,關鍵是把喜歡的理由說足、說全,可互相補充。不喜歡的人物可選在“我”困難時嘲笑“我”的孩子,這一點比較簡單。
有爭議的人物可能是杰利。可能有的同學喜歡他,有的不喜歡他,可引導學生評論他做得對的和不好的方面。這樣來談,針對性可能強一點。
、谟懻摚杭偃纭拔摇钡母赣H急忙趕到懸崖下面,一面安慰“我”,一面急忙爬上石架,把“我”扶下來,這種做法和文中父親的做法你更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這個問題討論時也許有爭議,但應該傾向于文中父親的做法,因為孩子的路終究要靠自己去走,總靠別人扶,不是長久之計。父親指導兒子獨立走下來,恰恰是讓兒子經過這種歷練增加獨立克服困難的勇氣和經驗。在我們的生活中,家長、老師其實也給了我們很多這類的指導。
、劾^續(xù)組織討論,讓學生結合自身生活體驗進一步拓展思維,深刻領悟文中的啟示:你在生活中曾經遇到過什么困難?當時你是怎么對待的?結果如何?如果現在碰到這種情況,你會怎么辦?
討論這個內容,最好能讓學生理解得深刻一點,對“困難”的理解全面一點:既可以是努力一下就能解決的小困難,如一道難題做不出來,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賣報紙時不好意思張嘴等;更應該是比較大的,短時間內難以解決的困難,如自己學習成績落后;父母下崗,家庭經濟拮據……
2、總結全文
①讓學生再談學習本文之后的體會。
、诮處熜〗Y:一個人在人生的旅途上,不可能坦坦蕩蕩,一帆風順;遇到困難,感受挫折,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我們不失自信,牢記“不要想著距離有多遠,你只要想著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辦得到的”,那什么樣的艱難險阻都將被你踩在腳下。別忘了,還要把你的這些感受傳給那些正在遭遇困難的人們。
、郾痴b(或朗讀)課文最后一段。
3、布置作業(yè)
閱讀《迷途笛音》,簡單寫寫自己的心理感受。
4、信息反饋: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正確理解這篇文章的中心。
2、體會這篇文章語言的特點。
3、學習欣賞聲音,仿寫聲音。
【教學重點】
體會這篇文章語言的特點。
【教學難點】
學習欣賞聲音,仿寫聲音。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眼睛,給了我們色彩,讓我們看到了大千世界的絢麗多姿!
耳朵,給了我們聲音,讓我們聽到大千世界的奇妙交響!
現在就來做一個聽聲游戲,請同學們把聽到的聲音說出來。
世界上有許許多多奇妙的聲音,只要你用心去聽,你一定會聽見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你一定會聽見的》,這是一篇隨感式的小品文,它既有文藝性說明文的特點,又有散文的特點。在文中,作者都聽到了哪幾種聲音?
她對聲音有著怎樣的認識和感受?
請同學們帶著這兩個問題,快速默讀課文,把關鍵的語句、詞語勾畫出來。
。、預設字詞教學:
頃刻(qǐng)面頰(jiá)噴嚏(tì)嘈雜(cáo) 過濾(lǜ)
2、預設學生回答:
生答:
⑴作者寫了“蒲公英梳頭的聲音”、“螞蟻小跑步的聲音”、“雪花飄落的聲音”、“風吹的聲音”、“動物的聲音”、“水聲”。
、票憩F作者對聲音的感受和認識的語句有:“從聲音里,人學會了分辨,感受各種喜怒哀樂,也吸收了知識。”“用心聽,用心看,也用心想,構成了一個豐富奇妙的世界。”“這些聲音,充實了他的生活,使他得到很多樂趣!钡取
師:從作者對聲音的認識和感受中,我們知道用心聆聽能讓我們的世界更豐富奇妙,得到很多樂趣。這是聆聽聲音的好處和意義,那么不聽或充耳不聞,又會怎樣呢?
三、精讀課文,品味語言
可見,聆聽聲音是多么重要。∪绻馨崖牭降穆曇魧懴聛砟蔷透昧。本文就是一篇很好的范文。品讀課文1~8節(jié),選擇你最喜歡的語段,先讀一讀,再想一想,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教師預設:
。、“蒲公英有一蓬金黃色的頭發(fā),當起風的時候,頭發(fā)互相輕觸著,像磨砂紙那樣沙沙地一陣細響……”
。ㄆ压⒁灿蓄^發(fā),還要梳頭,采用擬人、比喻的手法,把它寫得很可愛,也很漂亮。語言生動形象。)
。病ⅰ拔浵亗兣帕性诩t紅的'楓葉上準備做體操,‘噗!’一粒小酸果從頭頂落下,‘不好,炸彈來啦!’……”
。ㄎ浵佭會跑步,做體操,好似進入童話世界。也用了擬人的手法,讀后感覺活潑有趣。)
。场ⅰ耙粋寧靜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從天上輕輕地、輕輕地飄下,飄啊飄,飄落在路邊一盞孤燈的面頰上……”
。ㄍ怀隽搜┗ǖ奶攸c,溫柔輕盈。語言詩情畫意。)
。、第5、6、7節(jié),運用排比,寫一個方面的聲音,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
四、學會聆聽,仿寫聲音
課文向我們展現一個多么奇妙的聲音世界,作者對聲音的描寫又是多么生動有趣啊。ǘ嗝襟w展示)老師現在播放一段聲音,請同學們仔細地用心地聆聽,把聽到的聲音和感受寫出來。
結束語:
讓我們學會聆聽,用心去聽,隨時把耳朵聽醒,你一定會聽見的,讓世界因為我們的傾聽而更精彩!
五、課后作業(yè)
。、課外閱讀:《大外套的秘密》、《思想貓》、《班長下臺》,它能讓你積極樂觀地去看待人生,讓更多的人擁有童趣。
2、課文結尾處寫了幾種聲音游戲,選擇其中一種,把聲音和感覺寫出來。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片、回、皮”3個生字,認識新筆畫“橫鉤”,認識新偏旁“王”,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初步了解邊讀邊勾畫的閱讀方法。
3、在學習中體會“只有認真仔細地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難點是懂得“只有仔細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認識王字旁。
2、初步了解邊讀邊勾畫的閱讀方法。
3、在游戲識字的過程中感受識字的樂趣。
【課時重難點】
認字、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ㄒ唬┕适聦耄海ǔ鍪菊n件,師講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
鄉(xiāng)村里有一個美麗的菜園。到了豐收的季節(jié),西紅柿把臉兒笑得通紅;黃瓜穿上了綠衣裳;茄子高高掛起燈籠;冬瓜卻躺在地上睡得正香……美麗的菜園引來了燕子媽媽和小燕子,它們就在菜園旁邊一座房子的屋檐下安了家。小燕子可喜歡菜園了,常常飛到那兒去玩。有一天,燕子媽媽就布置了一個任務給小燕子。這是一個什么任務呢?小燕子能不能完成這個任務呢?學了下面這個故事你就知道了。
。ǘ┙翌}、讀題:
1、這個故事的題目叫——(出示課件)生讀題。
2、來,認識一下這個生字娃娃,學習生字“次”。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師:學得真不錯。現在,我都等不及想知道發(fā)生在小燕子和燕子媽媽身上的故事了。你們呢?那就打開課本來讀讀。
2、出示自學要求:
我會學:
1、我能給自然段標出序號;
2、我能用喜歡的符號標出生字娃娃;
3、遇到難讀的字,我想多讀幾次;
4、我有辦法記住生字娃娃的樣子,還能說給同桌聽。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師:小朋友們學得真認真,現在讓我們輕松一下,到大森林里去玩玩。(課件音樂)
2、師描述畫面:你看,參天的大樹遮天蔽日,幽靜的小路上鋪滿碧綠的小草。多美呀!你覺得還缺什么呢?是啊,要是草地開滿鮮花一定更好看。我們把鮮花姑娘叫出來,好嗎?鮮花姑娘就藏在生字娃娃的背后,誰能讀準生字,她就會出來和你見面。(課件出示,做“開花”游戲,自由讀,同桌讀,開火車讀)。
3、師:小鼠巴比也來到這里玩,F在,它該回家了。聰明的巴比在來的路上扔下石子做了記號。只要你讀對句子,就可以幫它回到家。(課件出示)(在檢查過程中,師生共同評議,糾正讀錯的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4、師:小朋友們真能干,F在誰愿意站起來讀一讀自己最喜歡的一個自然段?(要求讀得正確、通順。)師生共同評議。
四、識記生字:
1、師:讀得太棒了!這么可愛的生字娃娃,你能把它們記住嗎?說說你有什么好辦法。(生交流識字方法,共同學習。)
重點指導“燕”和“現”的字型(課件輔助);區(qū)別“在”和“再”(課件)
2、猜猜它們都是誰?(課件)
五、布置作業(yè)
1、你還有別的記住生字的好辦法,說給同桌或好朋友聽聽。
2、給生字找朋友。
3、熟讀課文。
找小朋友一起表演這個故事。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鞏固13個生字,并能用于拓展性閱讀。
2、會寫“回、片、皮”3個生字,認識新筆畫“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學習中體會“只有認真仔細地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課時重難點】
寫字、讀文;明白燕子媽媽為什么夸小燕子。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生字詞
1、做“送蔬菜”游戲,復習生字。
小朋友,老師和小燕子、燕子媽媽通過電話,告訴它們我們讀了它們的故事。大家都很喜歡可愛的小燕子。小燕子知道后可高興了。它托人捎來了菜園里剛收來的新鮮蔬菜送給大家。(在黑板上貼出蔬菜生字卡片)小燕子說,每樣蔬菜上都藏了一個生字,哪個小朋友看得最認真,記得最清楚,讀得最正確,它就先把蔬菜送給誰。
2、復習詞語(課件出示)指名、開火車、齊讀詞語。
3、換環(huán)境識字。
師:我們給生字娃娃搬個家,看你還認不認識它。(課件出示由生字編成的閱讀材料。)
二、朗讀感悟
師:拇指姑娘向燕子告別,我們卻要回到課文,再次去看看燕子媽媽和小燕子。
。ㄒ唬┨岢鰡栴}:燕子媽媽幾次叫小燕子去菜園?小燕子都有什么發(fā)現?請小朋友們
自由讀課文,用不同的記號標出有關的句子。
(二)學習第一次對話
1、第一次,燕子媽媽是怎么說的?(課件出示燕子媽媽的話)
指導朗讀,說話時態(tài)度親切,語速較慢,要讀出啟發(fā)、激勵的.語氣。
2、小燕子有什么發(fā)現呢?
朗讀指導:語速稍快,讀出它有新的發(fā)現后的興奮、高興的心情。
。ㄔ谥笇Ю首x時,可抓住提示語中表示心情、動作的詞語和話尾的“!”和“?”,幫助學生體會說話者的心情、語氣,通過聽錄音、教師范讀、分角色讀、齊讀等多種形式進行朗讀實踐。
。ㄈ┥孕〗M為單位自主學習第二、三次對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匯報。
師:真能干!聽你們朗讀,老師好象看見了燕子媽媽和小燕子,燕子媽媽在耐心、親切地啟發(fā)小燕子;小燕子發(fā)現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點是那么開心。我相信你們一定可以自己讀好第二和第三次對話。怎么樣,敢不敢試試?
1、生小組合作,自主學習。
。ㄕn件出示自學提示):
a、先自己動腦筋讀讀練練;再小組合作,讀給其他同學聽聽,也可以當小老師教別人讀。
b、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匯報,派代表讀、小組成員分角色讀、表演讀、齊讀都可以。
2、匯報交流,及時點撥。
(第二次對話:“再”、“還有”“紫”、“綠”強調,可讀重音;第三次對話:強調“仔細”,抓住“點點頭”、“高興”感受說話者的心情,指名讀、分角色讀、表演讀。)
(四)提煉中心
1、感悟“仔細觀察”
你們再去讀讀小燕子的話,,你覺得它每一次的發(fā)現有什么不同?(課件)
。ㄍㄟ^朗讀,引導學生悟出小燕子觀察得一次比一次仔細、認真,才有更多的發(fā)現。)
2、表揚“仔細觀察”(課件)
指導讀燕子媽媽夸獎小燕子的話,讀出贊揚的語氣。
3、實踐“仔細觀察”
師:小朋友,除了小燕子發(fā)現的冬瓜和茄子的三個不同特點之外,你還發(fā)現它有什么不一樣?
引導學生學習第一自然段,找到另一個不同之處(躺、掛),同時表揚學生觀察得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有了新的發(fā)現。
。ㄎ澹┯米约旱脑捳f說冬瓜和茄子的不同。(出示課件)
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達,;接觸“對比”這一說明方法。
三、寫字指導
1、師:剛才老師看到了小朋友們出色的表現,希望大家學寫漢字也能這么棒?凑l觀察得最仔細,寫得最漂亮。(出示課件)
仔細觀察動畫演示筆順,學習新筆畫“乛”。
2、生在田字格中描一描,找到關鍵筆畫。
3、教師范寫,告知如何把字寫得工整、美觀;生練寫。
四、指導完成課后練習“讀讀說說”。
五、布置作業(yè)
1、認真書寫生字。
2、課外收集蔬菜、水果或它們的圖片,從形狀、大小、顏色、味道等方面說說它的特點;也可選擇兩種蔬菜或水果,說說它們有哪些不同。
續(xù)編故事,說說小燕子還會發(fā)現什么。
語文教案 篇5
一、導入
板書“生命”兩字。問:同學們,看到生命兩字,你們立即會聯想到哪些詞語、景物、或者句子。
那有沒有看到過關于生命的一些感人畫面呢?(講解電影《可可西里》藏羚羊的被獵殺畫面,營造有關生命的沉重氛圍)
師:所以說,生命自古就是一個深刻的話題。歷代文人墨客都會談到生命,認為它是一種偉大而又神秘,豐富而又奇妙的東西。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闡釋它的內涵。那么,生命的奧秘到底是什么呢?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世紀老人冰心先生的散文《談生命》(說話時故意把重音放在“先生”兩字上,引起學生質疑)
二、教學過程
1、朗讀課文,感受冰心散文的優(yōu)美。(齊讀)
2、圈劃幾個重點字詞,強調讀寫并解釋意思:
巉巖 驕奢 挾卷 休憩 梟鳥 蔭庇 芳馨 怡悅 清吟 云翳
(分析后請學生把每個詞語齊讀兩遍)
3、明確目標:分四個步驟學習文章
4、首先,初讀,感受文章的美感
師問:文章美不美?你能說一說美在哪里嗎?用這樣的句式,比如。。。。。。美,從哪些句子看出來的?
。ㄗ寣W生自由回答)
5、思路引導:找出作者在文中把生命比成了什么?可見有生動的比喻。那除了有比喻這一修辭以外,還有其他修辭嗎?并找出相關例句?梢娙倪\用到了多種修辭,多處修辭,最大的作用使語言達到什么效果?(語言生動形象,具有美感)
6、思路引導:作者具體描寫生命像一江春水的時候整個流動的過程就是一副完美的圖畫,寫像一顆小樹的時候,樹的成長歷程又經歷了不同的景色,情景交融,又是一副畫面。這種畫面的效果在文學上叫作什么?(意境美)
7、最后,比完江水,比完樹,冰心又怎么樣了呢?談論了自己對生命的看法和感悟,這是講道理,講自己的人生觀。而這種深刻的道理叫什么?(哲理美)
8、歸納全文的三大美:語言美、意境美、哲理美。第一步教學完成
9、按以上三大美得特色把全文劃分三個層次。然后重點品味“生命像一江春水”。(學生齊讀)
10、提問:感受“一江春水”的生命歷程,喻示著人生命歷程的哪些階段?(逆境、逆境中的奮斗、順境、以及困難過大或環(huán)境過于安逸時想放棄但仍堅持前進,永不止步等階段)
引導學生挖掘語句進行品味。品中讀,讀中品
11、最后,“一江春水”由“一滴水”匯成奔流入海,完成了整個人生的旅程,那么它歸入大海后的這幾句話有說明了什么?
12、這就是人生的過程,曲曲折折,生生死死。那么這一江春水的生命歷程你可以看出作者對生命本質有著怎樣的`認識?
(生命是由無到有,由小到大,最后消亡。其中有順利與挫折,有幸福與痛苦。生命就是一個不斷進取、勇于斗爭、永不停息的過程)
13、第二步教學完成,引導學生按以上的方法和思路自讀品味“生命像小樹”,感受這又是一個怎樣的生命歷程?(從出生、少年、中年、老年到最后落葉歸根的過程,表明生命是一個痛并快樂的過程)
14、思考:那么,小樹在最后死亡的時候,作者也用到了一個句子:“大地莊嚴地伸出臂兒來。。。。”為什么同樣的句子要重復兩遍呢?(強調豐富多彩的生命過后,面對死亡的冷靜與坦然)
15、較閱讀:讓學生思考“一江春水的生命歷程”與“一棵小樹的生命歷程”之間有什么異同?
16、適時表揚,鞏固賞析。第三步教學任務:既然冰心老,比喻句來詮釋一下,你對生命的理解。
17、齊讀文章結尾部分冰心對生命的感悟,體會幾個富有哲理的句子。像“要記。翰皇敲恳坏澜鞫寄苋牒#涣鲃拥谋愠闪怂篮;。。。。!、“愿你生命中有過多的云翳,來造成一個美麗的黃昏”。
18、以上冰心對生命感悟的語句,體現了冰心對人生的一種怎樣的態(tài)度?(堅強樂觀、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三、延伸積累
讓學生任選其一,完成練習:
19、請學生談談,學完課文后關于人生觀、價值觀的一些收獲。
20、如此優(yōu)美的散文,你能否從中找一找自己喜歡的詞語或者句子。可以從多方面加以點評,也可以不點評,背下來,做語句的積累。
四、總結
師:學完這篇課文,其實我們得到的是一種至美的藝術享受。生命是珍貴而又短暫的。在我們的人生中,快樂與痛苦相輔相成。但需要我們奮斗不息,才能成就美好的人生。就像現在的你們,十幾歲的生命如此年輕,還有大半的生命要走。為了讓以后的生命燦爛。請珍惜和把握好現在吧。好好奮斗,同學們。最后,八個字送給你們“酸甜苦辣都有營養(yǎng),成功失敗都有收獲!”
《談生命》教案7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樹立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觀念
2、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理解能力。
3、熟讀、背誦精美的篇段。
教學重點:
樹立珍愛生命的觀念
教學難點:
品味、探究精妙語言的內涵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的教案04-05
有關語文教案范文 語文優(yōu)秀教案06-02
《語文樂園》語文教案11-20
【精選】語文教案08-02
(經典)語文教案07-23
語文教案07-20
[經典]語文教案07-24
語文教案【經典】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