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經(jīng)典7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取材于繪本圖書“多多什么都愛吃”,圖書以輕松愉快的色彩和自由奔放的蠟筆畫,給小讀者寬松自然的故事情境,圖書所表達了與小班孩子,小班孩子密切相關的飲食問題,故事內(nèi)容有利于孩子充分想象,并將故事推向高潮,孩子理解故事內(nèi)容之后,相比日常說教,產(chǎn)生更好的效果。原教材內(nèi)容較多,為了能在集體活動的盡短時間內(nèi)取得最好的效果,我圍繞目標和主題,篩減了部分內(nèi)容,使活動能夠更加緊湊。
[目標預設]:
1、愿意跟著老師一起看大圖書,理解故事內(nèi)容。
2、知道樣樣東西都要吃。
[教學重點]:
知道樣樣東西都要吃。
[教學難點]:
愿意跟著老師一起聽故事,理解故事內(nèi)容。
[設計理念]:
我班是新來園的小班孩子,在開學的一段觀察之后,發(fā)現(xiàn)孩子們身上存在著很大的.生活習慣問題,特別是挑食現(xiàn)象,吃飯的時候把自己不喜歡吃的菜就全部挑出來放到桌上的小碟子里。在之前的家訪中,家長也有反映到這個問題,但是家長也毫無對策。因此通過對繪本的閱讀理解,希望能感受到作品的內(nèi)涵“營養(yǎng)要均衡,身體更健康”。
[設計思路]:
1、通過觀察媽媽給麗麗吃,麗麗什么都不吃,引導幼兒聯(lián)系自身,解決要喜歡吃青菜、胡蘿卜、豆腐的問題。超大畫面之后的想象,引導孩子進一步自由講說表達理解故事。
2、用“我們什么都愛吃”的游戲形式,進一步引伸到小朋友什么都愛吃,就能長高又長大。
[教學過程]:
一、多多和麗麗目的:觀察封面,介紹故事名稱,引起聽說的興趣。
提問:
1、這幅畫上看看有什么呢(小姑娘、小狗、好吃的東西)——介紹:麗麗、多多,麗麗拿著好吃的東西想干什么呀?
2、你覺得多多喜歡吃嗎?為什么?(多多很喜歡吃,它的舌頭都伸出來了,它跳到麗麗的身上了)小結:多多什么都愛吃,今天我們就來看一本有趣的書,書的名字叫“多多什么都愛吃”,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和麗麗生活在一起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事呢?
二、閱讀:多多什么都愛吃目的:傾聽想象,理解故事提問:
1、媽媽讓麗麗吃了什么東西?(豆腐、青菜、胡蘿卜)——畫面停留,穿插食物演示,看看、嘗嘗說說綠油油的青菜,嫩嫩的豆腐,吃了眼睛會亮亮的胡蘿卜,引起孩子的關愛。
2、那么多有營養(yǎng)的東西麗麗吃了嗎?你從哪里看出麗麗不喜歡吃,她是怎么做的?(多多什么都愛吃,給多多)
3、媽媽怎么說的?食物都讓多多吃了,麗麗可能就會變呀變,看,麗麗變成什么樣啦?(麗麗變成很小很小,多多變成很大很大的狗了)
4、麗麗長不大了,她和心愛的小狗之間可能會有什么不方便呢?
。ㄓ變河^察講說:和多多一起玩不方便,洗澡不方便,喂東西不方便)
5、這么多不方便,這可不行呀,快快請小朋友來幫麗麗的忙,麗麗應該怎樣做呢?(麗麗自己來嘗嘗有營養(yǎng)的青菜、蘿卜、豆腐吧。)小結:麗麗什么都不愛吃,就會變得很小很小,這樣會帶來好多麻煩,所以麗麗要快快把所有的有營養(yǎng)的食物都自己吃,才能讓自己又高又大。
三、完整傾聽故事,進一步理解樣樣東西都要吃的道理提問:
1、為什么后來麗麗樣樣東西都要吃了呢?(讓自己快快長大)
2、小朋友,你們想想,怎樣才能讓自己也快快長高長大?
小結:什么都愛吃,我們長高又長大。
四、游戲:我們什么都愛吃目的:通過游戲,進一步懂得樣樣東西都愛吃,我們才能長得快。
提問:(老師扮演媽媽),今天媽媽準備了好多有營養(yǎng)的食物,看看有哪些好吃有營養(yǎng)的食物呢?
一同游戲:好吃的東西多又多,青菜青菜營養(yǎng)好,啊嗚一口吃掉它!覀兪裁炊紣鄢裕汩L大了,我長大了,我們都長大了!
小班教案 篇2
目標:初步培養(yǎng)幼兒敢于放筆大膽畫的能力及畫出較長的線,感受繪畫的樂趣。
準備:口琴、彩色油畫棒、白紙。(已經(jīng)感受過線條的變化)
過程:
1、故事導入:
小蠟筆要學跳舞,快來看一看都什么顏色的小蠟筆來學習了。(紅色、綠色、蘭色、黃色……)。
2、小蠟筆是怎么跳舞的,你們猜一猜?(隨意做動作)
跳舞需要什么伴奏?(音樂)
小朋友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教小蠟筆跳舞?(鼓勵幼兒大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3、教師:“我來給你們伴奏,請小朋友拉著你喜歡的.小蠟筆的手,隨著音樂開始跳舞吧。”
幼兒隨著老師吹口琴的速度在空中劃線。(根據(jù)音樂的快慢節(jié)奏畫出線的長短、曲線。)
4、老師:“你們跳的真好看,小蠟筆學會跳舞了。我把小蠟筆跳舞的樣子畫下來了!(老師示范線條的畫法)
5、請幼兒根據(jù)音樂的快慢節(jié)奏在紙上畫出線的長短、曲線。(糾正幼兒的握筆姿勢)
6、幼兒作品欣賞,并請幼兒講述畫的內(nèi)容,讓全體幼兒感受繪畫的樂趣。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
1、愿意和覓音熊一起修公路,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
2、能正確識別三角形、圓形和正方形等平面圖形。
3、能按給定泥坑的形狀、大小、顏色為標準,找出對應的材料進行匹配。
4、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ppt、《動物狂歡節(jié)》片段、紙制小路(上面鏤空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正方形、三角形、每人兩個籃子(內(nèi)裝三角形、圓形、正方形若干)
2.經(jīng)驗準備:對正方形、圓形、三角形有所經(jīng)驗。幼兒看過《動物狂歡節(jié)》
活動過程:
一、用故事引起幼兒興趣,激發(fā)幼兒幫助覓音熊的欲望。
1、演示覓音熊和房子圖片。
師:這是誰?我們一起來看看覓音熊和爸爸的新家吧。
引導幼兒觀察房頂、墻、門是什么形狀的。
幼兒:房頂是三角形的、墻是正方形的、門是圓形的。
(覓音熊的出現(xiàn)立刻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老師一說去看覓音熊和爸爸的新家孩子們都很興奮,在老師的引領下孩子們都能辨識三角形、圓形和正方形。)
2、激發(fā)幼兒幫助覓音熊的欲望。
師:風怪抓走了獅子大王,我們和覓音熊他們一起去森林之心把獅子大王救出來吧!
幼兒:好。
。◥蹘椭耸怯變阂粋良好的品德,聽說要去幫助覓音熊,孩子們都很樂意)
3、演示風怪刮風后破壞的道路。
師:路怎么了?有些什么形狀的坑?走在有坑的路上會發(fā)生什么事?覓音熊他們應該怎么辦,請你幫他們想想辦法。
幼兒A:走在有坑的路上會摔倒。
幼兒B:可以把路給補好。
。ā暗缆贰币怀霈F(xiàn),孩子們就七嘴八舌的說了起來,“路壞了”“路上有洞”,當老師提出“走在有坑的路上會發(fā)生什么事?”時,孩子們馬上運用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想到了可能發(fā)生的事情,也想到了很多的辦法,有的孩子說“可以把路補起來”,有的孩子說“用針線給它縫起來”還有的孩子說“找石頭把路修好”……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孩子們很好的運用了自己積累的生活經(jīng)驗來解決遇到的問題。)
4、引導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辦法。
二、游戲“修公路”。
1、帶領幼兒來到布置好的森林之路,幼兒嘗試用各種圖形進行匹配,完成修公路的操作。
師:路上有什么形狀的坑?有哪些形狀的石塊?我們一起來修公路吧。
指導重點:引導幼兒找出最快進行匹配的方法。
(教師給孩子們準備了修公路的工具箱——放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圓形的籃子。來到森林之路前面,教師請孩子們?nèi)ツ闷鹆斯ぞ呦洌凑摺奥贰鄙系目雍褪掷锏?工具箱,孩子們迫不及待的開始了“修公路”。)
2、請幼兒說說自己修公路的方法,總結出修公路的方法。
幼兒A:把石塊放在洞上就修好了。
幼兒B:把三角形的石塊放在三角形的洞那里。
幼兒C:把大的圓形放在大的那個圓形的坑那里。
……
師總結:要大小、形狀都一樣的石塊才能把路修平。
。ê⒆觽冇蓄愃频纳罱(jīng)驗,在教師的引導下,基本都能進行匹配。最后教師再進行總結,這樣孩子們的累積的經(jīng)驗就更加的系統(tǒng)。)
3、帶領幼兒走往“森林深處”,再次修公路。
師:路是什么顏色?路上有些什么形狀的坑?有什么形狀的石塊?一起把這段路修好吧。
觀察重點:幼兒修公路的方法。
重點提問:這一塊為什么不合適?是哪兒不合適?你為什么用這一塊?等等
。ㄉ稚钐幍穆肥且欢尾噬挠锌拥穆,教師直接提出問題引導孩子們觀察道路的顏色、坑的形狀。有了前一次探索的經(jīng)驗,再加上對道路的仔細觀察,孩子們馬上就想到了修公路的辦法,修起了破壞的道路。)
4、一起檢查路是否修平,重點觀察匹配錯誤的坑,請幼兒說出為什么錯了,并找出正確的進行填充。
。z查路況,既可以讓孩子們檢驗自己匹配的圖形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還可以及時的修補正確。孩子們在這個過程中體驗到了成功修公路的快樂。)
三、結束部分:慶祝修公路成功
師:路修好了,獅子大王回到森林里,于是,動物狂歡開始了。我們一起動起來吧!
。ò殡S著《動物狂歡節(jié)》視頻片段的播放,孩子們和視頻里的動物們一起狂歡起來,動物們慶祝獅子大王回到森林,小朋友們慶祝自己成功的修好了道路,結束環(huán)節(jié)和整個活動情境相呼應,為活動結束畫上完美的句號。)
活動延伸:
和父母一起找找生活中還有些什么需要“修補”的地方,想想可以用什么修好。
活動反思: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次活動教師抓住激發(fā)幼兒興趣這個關鍵點,創(chuàng)設了有趣的情境,并結合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開放式的提問,比如:“路上有坑怎么辦?”“走在有坑的路上會發(fā)生什么事情?”等,幼兒都能主動解決出現(xiàn)的問題。
本次活動進行了兩次探索,旨在通過這兩次探索引導幼兒掌握圖形匹配方法,既:根據(jù)圖形的形狀、大小、顏色進行匹配。第一次探索教師只提供了兩個匹配因素:形狀、大小,引導幼兒根據(jù)圖形的形狀、大小進行匹配。因為難度較小,所以幼兒都能進行匹配。第二次探索在第一次探索的基礎上增加了難度:形狀、大小、顏色都要匹配才行。有了第一次探索的經(jīng)驗,第二次探索大部分孩子都能對應的進行匹配。第二次探索是第一次探索的升華,幼兒在循序漸進的活動中體驗了成功所帶來的快樂。
幼兒的發(fā)展是一個長期的,連續(xù)不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隨時可能發(fā)生消極變化甚至暫時的倒退行為,所以鞏固、強化目標的延伸活動顯得更加重要。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可以利用匹配的知識去解決的問題:比如衣服上的洞,包上的洞,桌布上的洞等,利用本次課的經(jīng)驗,孩子們可以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問題,并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小百科:公路的字面含義是公用之路、公眾交通之路,汽車、單車、人力車、馬車等眾多交通工具及行人都可以走,當然不同公路限制不同。民間也稱作馬路,如“馬路天使”里的用法,不限于馬匹專用。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幼兒能有順序、較整齊的排列魚鱗。
2.感受和手擺魚一起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老師成品范例一個、半成品一個;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的半成品手擺魚;魚鱗若干;音樂《三條魚》。
幼兒準備:律動《三條魚》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出示手擺魚,引入主題。
師:小朋友們好!你們知道我是誰嗎?(魚)我不是一條普通的魚,我是手擺魚。(教師輕輕把手伸進手擺魚的身體里,游一游。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我最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了,那你們喜歡我嗎?
你們看我的衣服是什么顏色的?是什么形狀的?
2.示范粘貼
我還帶來了一位好朋友,我們一起把它請出來吧!
這兩條手擺魚有什么不同呢?(一條手擺魚沒有魚鱗只有線)我這里有一些魚鱗,怎樣粘呢?(把魚鱗彎一彎,讓上面的雙面膠翹起,把雙面膠的紙撕下來,把魚鱗和魚身上的線對齊,粘好。)
每一片魚鱗都要像小朋友站隊一樣把腳站在線上,排排隊,站整齊。
請每位小朋友都拿一片魚鱗排排隊,站整齊,給手擺魚貼魚鱗的'時候,也要把魚鱗貼整齊。
二、制作
衛(wèi)生要求,碎紙要受到小框里。幫助個別能力差的幼兒。
三、游戲
帶上手擺魚,一起做《三條魚》的律動。
活動提示:
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目標明確,不要過多干預孩子的制作過程。
活動難點:
魚鱗的排列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全景圖來回顧故事內(nèi)容,同時讓孩子感受到語言的節(jié)奏感。
2、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3、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
4、能分析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想象力。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圖大書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故事情節(jié),激發(fā)幼兒興趣。
1、這是一個美麗的池塘,池塘里面和周圍住著許多的小動物,它們會經(jīng)常串門做客。想知道它們是怎樣串門做客的嗎?
2、教師出示大圖書,引起幼兒的興趣。
二、教師引導幼兒用手指做出蟲蟲爬的動作,幼兒自由做。
蟲蟲、蟲蟲爬,爬到蝴蝶家。
教師:還可以爬到哪?
出示第二幅圖,引出第二句內(nèi)容:蝴蝶蝴蝶飛,飛到青蛙家。
教師:還愿意飛到哪呢?(幼兒做動作)
三、聽音樂:呱、呱、呱,提問:是什么在叫?
引出下面的內(nèi)容:
青蛙青蛙跳,調到魚兒家。魚兒魚兒游,游到誰的家?
四、幼兒進行猜測,進行續(xù)編。
教師出示圖片,問:孩子們看,這是什么?那我們的小朋友怎么辦?幼兒各說出自己的辦法。
小朋友跑啊跑,跑到自己家。
師:這就是我們好看的書,那我們再來看一次。
五、教師再次放圖片,請幼兒看圖書內(nèi)容。師:那我們配上節(jié)奏來一次。
幼:我喜歡快的,我喜歡慢的。
師:那我們就用拍手打節(jié)奏的方法來讀兒歌。
六、分組看書,四人一組,幼兒邊看圖書邊讀。
教師出示小動物卡片,幫小動物找家。
七、請幼兒邊朗誦邊用動作表演。
活動反思:
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小班幼兒在直接行動思維基礎上,逐漸演變?yōu)橹饕獞{借事物的具在調動了幼兒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后,和孩子逐頁的觀察和閱讀時除了觀察小動物的.表情和動作,還有部分細節(jié)的觀察,引發(fā)孩子的好奇心,是孩子專注投入到閱讀活動中,鍛煉了孩子的觀察力和想象力;顒又胁聹y的部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感受到了享受美的過程。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與孩子之間還形成了溫馨、和諧、信任的關系,教師的表揚和鼓勵是孩子閱讀的原動力,是讓孩子自主閱讀的前提,是孩子們快樂閱讀的開始。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樂意玩滾動玩具,體驗并分享玩滾動玩具帶來的快樂。
2、樂意為“骨碌碌玩具店”提供合適的玩具。
活動準備:
1、搜集一些圓形、圓柱形的玩具可以用來玩的常見生活物品。
2、輪子、球狀物、玩具車、各種形狀的積木。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玻璃球,啟發(fā)幼兒發(fā)現(xiàn)玻璃球可以骨碌碌的滾著玩。
。1)師:老師今天帶來一個既好玩又好看的玩具你們看是什么?小朋友玩過嗎?你們是怎么玩的?(請個別小朋友演示)
(2)師:小朋友還玩過什么玩具是能滾動的?
幼:輪胎、呼啦圈等。
二、師幼共同玩滾動玩具,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1、教師出示所有玩具,請每個幼兒自由選擇玩。
師:今天老師遇到困難了,看,老師這有很多的玩具,可是不知道它們的名字也不知道怎么玩,請小朋友幫我好嗎?
2、提問:
(1)先請幾個小朋友介紹自己手里的玩具?
。2)哪些小朋友手里的玩具是能滾著玩的?它是怎么滾動的?
(3)哪些小朋友手里的玩具不能滾動?為什么?
小結:有角有邊的不能滾動,沒有角邊圓滑無棱的能滾動。
三、玩游戲
1、幫玩具找家
請小朋友把能滾動的玩具放到藍色筐子里。把不能滾動的`玩具放到黃色筐子里。
2、聽口令找出不同滾動的玩具。
a、請小朋友找出站起后能滾動的玩具?(如:圓圈、瓶蓋)
b、請小朋友找出可以隨便滾動的玩具?(如:球)
四、指導幼兒做滾動玩具
1、教師出示用報紙做好的紙球,請幼兒欣賞,激發(fā)幼兒產(chǎn)生想自己動手制作的興趣。
師:老師要開個骨碌碌玩具店但里邊能滾動的玩具太少了,現(xiàn)在老是需要你們動動小手幫老師制作更多的滾動玩具你們愿意嗎?
2、教師演示將報紙撕成小塊,用手團成小紙球。
教師將材料放在每組中間,請幼兒自己動手制作會滾動的玩具,教師巡回指導。
小班教案 篇7
一、 活動目標
1、 學習從高處往下跳,嘗試擺造型。
2、 積極參與體育游戲活動,感受集體游戲的快樂。
二、 活動準備
歡快的音樂以及安靜的音樂。凳子每人一張
三、 活動過程
1、 熱身活動
幼兒跟著老師做健康操
2、 基本部分
。1)教師示范從高處往下跳。
教師講解并示范從高處往下跳的動作要領:雙腳并齊,從高處往下跳,腳尖先著地,輕輕羅下。
幼兒練習,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注意安全,落地時膝蓋彎曲。
。2)示范講解游戲:小鳥找食物
老師扮演鳥媽媽站在場地中央,鳥寶寶站在周圍的凳子上當做巢,待鳥媽媽發(fā)出指令:孩子們,我們一起去找食物吧,雙腳并齊,輕輕從凳子上跳下,做鳥飛、吃蟲等動作,鳥媽媽說,天黑了,小鳥回家了的`指令時,幼兒回到各自的凳子上。
3、 放松活動
跟著老師一起做,然后,小鳥們自由飛出場地,活動結束
反思:
健康是一切活動的基礎,只有健康的體魄,其他的活動才能開展,所以健康活動是幼兒必不可少的。這次活動大部分幼兒都比較活躍,能夠積極參與活動,但仍然有一部分幼兒還是不怎么喜歡體育活動的,只是坐在凳子上看,由于活動時間有限,所以沒有太強調這些幼兒,但是接下來的日常活動中會注意觀察這部分幼兒,私下引導他們多運動,這樣才能身體好。由于場地的原因,幼兒園的綠化比較少,夏天太陽也比較強烈,所以選擇在沙池里面開展這個活動,但是效果一般。有的幼兒只顧著玩沙子,注意力不是很集中,關鍵的一點是由于是沙子,所以幼兒在跳下來的時候沒有照著老師說的膝蓋彎曲,而是隨意的自己想怎么跳就怎么跳了,所以以后這個活動場合還是要注意選擇的好。
經(jīng)過這次活動反思,意識到很多問題,將在以后組織活動時盡量給予改正,希望能組織得更好。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17
小班綜合教案:襪子_小班綜合教案07-08
小班美術教案模板 小班美術 教案05-11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8-25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25
小班教案(精選)09-28
【精選】小班教案10-09
(精選)小班教案10-02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9-24
[精選]小班教案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