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陽定稿》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歐陽定稿》教案(錦集3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歐陽定稿》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歐陽定稿》教案1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學習文言文斷句的方法,感受文言文的特點。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歐陽修煉字的經(jīng)歷,理解課文的意思。
3.品讀體會課文,學習古人精益求精的嚴謹態(tài)度。
教學重點:
1.讀通并借助注釋讀懂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課文的意思。
2.品讀體會課文,學習古人對知識的.嚴謹態(tài)度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簡介歐陽修,導入新課
歐陽修(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天圣進士。官館閣校勘,因直言論事貶知夷陵。慶歷中任諫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誣貶至滁州。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時,對青苗法有所批評。主張文章應“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靡麗、險怪的文風表示不滿,并積極培養(yǎng)后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婉麗,承襲南唐余風。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并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對宋代金石學頗有影響。有《歐陽文忠集》。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關于他修改文章的佚事。
二、練習朗讀課文
1.組間巡視,隨機指導。
2.指導斷句。
(1)歐公/文/亦是/修改到/妙處。
思考,該怎樣斷句?
交流,指名讀。
(2)頃/有人/買得/他的《醉翁亭記》/初稿。
3.組織學生進行朗讀匯報(指名讀、同桌間合作讀、齊讀)
三、指導學生理解古文的大概意思
1.組織學生通過注釋和聯(lián)系上下文來了解古文的意思。
2.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講一講課文內(nèi)容。
四、討論
歐陽修修改前后有何異同?
五、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抄寫注釋。
《歐陽定稿》教案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讀出古文的韻味。
2.借助注釋或工具書讀懂課文內(nèi)容。
3.體會古人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精神。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nèi)容,體會古人的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精神。
[教學準備]
查閱有關歐陽修修改文章的資料以及朱熹的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一、導入新課:
導言:同學們,在了解了王安石和賈島潛心推敲煉字,創(chuàng)作時一絲不茍的故事后,大家一定深受鼓舞,在宋代,還有一位著名的文學家,在寫作時潛心鉆研,深受后人尊敬。他就是歐陽修。今天我們就來讀讀《歐陽定稿》這篇小短文。
1.請同學們把書打開,自由輕聲讀文,注意讀準字音。
2.指導讀文,讀出古文的韻味。注意斷句。
3.有誰查到關于這篇文章的資料,交流一下。
4.文章主要寫什么內(nèi)容呢?
5.請同學們結(jié)合注釋以及工具書弄清短文的意思。
6.組內(nèi)交流
二、繼續(xù)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歐陽修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精神。
1.在組內(nèi)交流后,全班交流課文中每句話的意思。
2.從“凡數(shù)十字”到“五字而已”的`修改,你能體會到什么?
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說說原文用數(shù)十字寫“滁州四面都有山”,具體都寫了么?怎樣修改的。
這樣修改的好處是什么?
三、總結(jié)全文。
1.讀完本課后,你有什么感受?
2.聯(lián)系《賈島推敲》《荊公改字》《歐陽定稿》,請你們總結(jié)一下,應該怎樣修改文章。
大家可以先討論一下。讓學生明白積極認真、精益求精、反復誦讀、細細揣摩,是修改文章的基本要求。修改時從字、到詞、到句、到段、到標點都要細致朗讀,發(fā)現(xiàn)問題后進行認真修改。
四、拓展與運用
1.讀下面一段話,修改一下,再說說理由。
2.可以這樣修改:
國慶節(jié)期間,公園里的人摩肩接踵,真是人山人海。讓學生親自實踐一下,體會語言簡練對準確表達意思的好處。
《歐陽定稿》教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出古文的韻味。
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感悟、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使學生能夠在結(jié)合注釋和工具書的情況下,自讀感悟理解課文內(nèi)容。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品讀課文的基礎上,體會古人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在讀出古文的韻味的基礎上,結(jié)合注釋和工具書,自讀感悟理解文章內(nèi)容。
難點:體會古人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精神。
【教法】
朗讀指導法、多媒體展示法、情境創(chuàng)設法、談話法、評價獎勵法等
【學法】自主探究法、朗讀感悟法、想象質(zhì)疑法、實踐法等
【教具】多媒體課件、有關于值得推敲的句子、段落。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課激疑
1、同學們,今天的語文列車開向哪里呢?請大家看黑板,板書課題。
2、學生齊讀課題。
3、看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呢?(學生自由發(fā)言,質(zhì)疑課題)
4、下面就讓我們帶著這一串問號走進文本,請大家把教材翻到105頁。
二、誦讀釋疑
(一)初讀
1、請大家自由讀文,在讀通順的基礎上,嘗試讀出文言文的韻律。
2、生范讀。
3、教師相機指導,共析課題。(注意感受文言文的節(jié)奏和韻律,在你認為該停頓的地方劃一條斜線)
(二)試讀
1、請同學們帶著這樣的節(jié)奏齊讀。
2、學生再次自由地讀,以把握文言文的韻律。
3、個別讀,教師相機指導。
(三)譯讀
1、我們以前也學過文言文,知道它不像現(xiàn)代文那樣通俗易懂,那誰來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再現(xiàn)文言文的內(nèi)容的呢?或者說你是怎么把文言文翻譯成通俗易懂的白話文呢?(生自由交流,教師總結(jié)歸納,相機出示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2、那下面就讓我們結(jié)合這些方法,再次走進文本,邊讀邊議邊寫,看看你從文章都讀到了什么?
3、成果匯報。(讓學生匯報自學情況,教師抓住學生的問題走進文本)
(三)文白互讀
1、學生以游戲的形式,文白互讀,以考驗學生對文言文的記誦和理解能力。
2、師讀白話文,生讀文言文。
三、探究悟疑
1、同學們,文中說歐陽修初稿時,寫“滁州四面有山”總共用了幾十個字,而文中只出現(xiàn)了幾個字?
2、那就讓我們穿越時空,回到965年前,你也當一次歐陽修,看著這四面環(huán)山的滁州,(相機出示滁州及周邊地貌)你想怎樣寫“滁州四面有山”的呢?(學生大膽想象,自由發(fā)言)
3、嗯,大家有理有據(jù)的想象真豐富,用古人的話說哪真是妙哉!妙哉!在和大家一起回到965年前這會兒,老師呀找到了買得歐陽修手稿的那個人,那就讓我們看看歐公最初是怎么寫的吧?
4、相機出示《醉翁亭記》初稿這段,進而與修改后的對比,讓學生探討那種寫法好,好在哪里?
5、嗯,大家的精彩討論讓老師明白了文章言簡意賅的好處,明白了簡潔也是一種美。
6、昨天啊老師在批改習作《美德在我身邊》時,讀到了這樣一段話,大家?guī)屠蠋熆纯,這段話哪里改修改一下呢?(相機出示片段,讓學生修改,使學生體會到正確使用動詞在表詞達意上得重要性)
四、討論析疑
同學們,經(jīng)過上述習題演練,你認為應該怎樣修改文章呢?
五、總結(jié)全文
同學們,正是有了這種積極認真、精益求精、反復誦讀、細細揣摩的`態(tài)度,才使我國文壇上佳作輩出,讓我們把這種推敲精神,應用到習作中,反復的研讀你的作品,細細品味用詞之妙、用字之妙。
六、板書設計
歐陽定稿
凡數(shù)十字
↓
五字而已
↓
字斟句酌 精益求精
【設計理念:】
《歐陽定稿》這篇課文講的是宋代著名的文學家歐陽修將《醉翁亭記》中“滁州四面有山”等數(shù)十個字修改為“環(huán)滁皆山也”五個字的故事。其設計意圖在于讓學生進一步領略古人那種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精神。
這是一篇簡短的文言文,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誦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誦讀;重點在讀,難點也在讀。因此,在朗讀上必須有時和量的保證。特別是六年級學生,已經(jīng)接觸過文言文,更應該多讀少講,使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悟,從而完成《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小學文言文教學,對學生的積累記誦能力培養(yǎng)以及學生能否結(jié)合書下注釋及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能力的考察。
【《歐陽定稿》教案】相關文章:
《歐陽定稿》教案03-13
歐陽修采桑子教案推薦優(yōu)秀12-13
歐陽修《蝶戀花》閱讀練習及答案06-21
歐陽修采桑子閱讀答案11-10
歐陽修《舟中望京邑》閱讀練習及答案06-15
歐陽修《五代史記一行傳敘》閱讀練習及答案06-20
中班教案教案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