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優(yōu)秀(9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材簡說
足球迷爸爸明明愛看球賽,卻關掉球賽換成奶奶愛看的京劇,這是爸爸的孝道;奶奶放棄自己喜歡看的京劇,換成了足球頻道,和我們一起拍手歡笑,這是老人的慈愛;看見媽媽的疲勞,我們都提議關掉球賽,讓媽媽聽音樂看舞蹈,這既有奶奶的慈祥,又有爸爸的關切,當然,也有“我”從父母那兒學來的孝道。
這首短小的詩歌,生動地描繪了一家四口看電視的感人場面,巧妙地將家庭的溫情與尊老愛幼的好風尚融為一體。語言樸實無華,卻飽含深情,精彩處既讓人忍俊不禁,又讓人感慨萬千。作者以“奇妙”為線索貫穿全詩,開頭、結尾兩次提到我家看電視有些奇妙,首尾呼應;整首詩也都在寫我家看電視的奇妙——放棄自己愛看的電視節(jié)目,換成別人愛看的頻道。最后,作者巧妙地拋給讀者一個問題,引起讀者思考——每個人的心里都裝著一樣什么東西?
教學目標
1、認識“會”、“洗”等14個生字,會寫“爸”、“全”等6個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家庭成員的親情。
3、初步感知詩歌的韻律美,喜愛讀詩歌。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德育目標
形成尊老愛幼的'好風尚。
美育目標
感知詩歌的韻律美,喜愛讀詩歌。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隨堂筆記
一、猜謎揭題、引入新課、
1、猜謎語
2、談話:電視這么有趣,我們都愛看,你們誰知道,自己的爸爸媽媽愛看什么電視節(jié)目?
3、唉,爸爸媽媽愛看這個,奶奶愛看那個,我卻愛看動畫片,這可怎么辦?別急,我們先去東東家看看,他們家是怎么看電視的?
4、出示課題。
二、讀文思考、感悟體會。
1、自由拼讀課文,讀準字音;
2、在課文中把生字劃下來,多讀幾遍;
3、數(shù)數(shù)課文共有幾個小節(jié),編上序號;
4、指名讀兒歌,
5、認讀生字卡片;
6、你最愛讀哪一段,請站起來讀給大家聽;
7、讀了課文,你明白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8、齊讀課文
(1)“我”家看電視奇妙在哪里?他們不愛看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是真的不愛看嗎?
(2)理解最后一小節(jié):每個人心里都裝著一個啥秘密呢?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說自己喜歡看的電視節(jié)目。
2、說父母喜歡看的電視節(jié)目。
1、借助拼音自由讀短文;
2、由輕聲讀,畫出生字詞;
3、同桌互相讀;
4、指名讀課文;
5、評價,說說為什么要這樣讀;
培養(yǎng)說話能力
激發(fā)興趣
培養(yǎng)合作學習能力
6、展示讀;
7、小組合作談體會。
8、推舉代表發(fā)言
9、在文中找出證明觀點的語句。
10、感悟,用“因為……所以……”造句,聯(lián)系自己家的情況,用“因為……所以……”造句。
培養(yǎng)質疑解疑的能力
發(fā)展語言能力
練習設計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觀察家里人喜歡看什么電視,你今后準備怎么做?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
二、識記生字,指導寫字。
1、好記的:
爸:上半部寫的扁窄,下半部不能太大;
全:“人”要把下面的“王”包住;
關:“天”的第二橫寫在橫中線上;
完:““的第二橫寫在橫中線上,最后一筆在豎中線上起筆。
2、難字記憶
寫:注意下邊的筆順,第二筆從豎中線起筆,橫中線折出;
家:上窄下寬,下邊的三撇漸序漸長
1、獨立寫字;
2、評議,再練寫,爭取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1、指名讀短文;
2、開火車讀文中生字。
3、齊讀要求會寫的字;
4、組合作分析字型;
鞏固知識
培養(yǎng)合作學習能力
5、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6、看老師范寫,抓住關鍵筆畫,在田字格里定位;
7、獨立寫字;
8、評議,再練寫,爭取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培養(yǎng)和提高寫字能力
練習設計
1、寫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把課文朗讀給爸爸媽媽聽,讓全家人談體會。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縱橫交錯”、“適宜”造句。
4.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資料,了解阿聯(lián)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營造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的壯舉,認識維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沙漠的圖片。
哪些同學了解“沙漠”?誰能說說“沙漠”的特點?
2.板書課題:7、沙漠中的綠洲
看到課文的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既然沙漠是荒無人煙的窮山惡水,為什么會有綠洲呢?)
二、初讀課文
1.范讀課文。
教師范讀課文。讀后討論:聽讀課文后,你了解了什么?
2.自讀課文。
(1)幻燈出示自讀要求。
、倨醋x生字表中的生字,注意讀準每個生字的字音。
、谧杂删氉x從課文中畫出的生字組成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詞語的意思。
、圩⒁庾x順長句子,難讀的'地方可標上著重號。
、軜顺龈髯匀欢蔚男蛱,想想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2)同學依照要求自讀課文。
(3)檢查自讀情況。
、贆z查生字掌握情況。
指讀小黑板上的生字。
提醒注意下列生字的讀音:
、跈z查詞語掌握情況。
抽讀詞語卡片。
指名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
惡劣 侍弄 適宜 培植 縱橫交錯 窮山惡水
、蹤z查課文朗讀情況。
指名逐段試讀課文,要求不錯字、不加字、不減字、不破詞破句。
師生一起糾正讀錯的地方。
下列句子重點指導:
在這白茫茫的沙漠中,有著星羅棋布的綠洲——那是城市。
地上沒有—片落葉,更不見有人攀樹枝、摘鮮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他們又把咸而板結的沙石挖去,填上適宜種植樹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來水管。
、軝z查自然段段意,了解情況。
指名說說各個自然段的意思。
三、指導寫字
“夸、劣、宜”是上下結構的字,不要寫得太長。
“價、漂、侍”是左右結構的字,不要寫得太寬。
“良”要居中寫。
四、作業(yè)
1.描紅。在習字冊中描紅、仿影。
2.謄寫詞語。(文后練習3)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二、細讀課文
1.細讀第l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理解內容。
指名說說讀了這一段后,自身頭腦中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景象。
(抓住“到處、白茫!毕胂笊衬膹V闊無垠和荒涼,抓住“星羅棋布”想象大沙漠中綠洲遍及的情景)
(3)練習說話。
引導用“星羅棋步”說一句話。
(4)指導朗讀。
(“到處、白茫茫、星羅棋布、綠洲、城市”等詞要重讀)
指名試讀,全班齊讀。
2.細讀第2~6自然段。
(1)細讀第2自然段。
過渡:在這茫茫無邊的沙漠中,布滿廠象征生命的綠洲。這些綠洲究竟是什么樣子的?讓俺們跟隨作者到其中的一個綠洲去看看。
、僦该x第2自然段。
、诶斫庹n文內容。
這一段有幾句話?你能用自身的話說說“綠樹成陰,鮮花遍地”的情景嗎?從哪兒看出人們很顧惜花草樹木?
、壑笇Ю首x。(第二句要讀出贊美的語氣,第三句要讀出佩服的語氣)
(2)細讀第3自然段。
過渡:通過第2自然段的學習,俺們可以看出這一片片綠洲是那么美麗,那么迷人。而這迷人的綠洲卻是在荒無人煙的沙漠中,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同學們不由要問,這沙漠中的綠洲是怎么來的呢?俺們一起來看下文。
①自由讀課文。
邊讀邊做記號,用“——”畫出寫環(huán)境惡劣的句子,用“~~~~”畫出寫阿聯(lián)酋人民不怕困難建設綠洲的句子。
、诶斫馔洹
a、指名說說當?shù)氐沫h(huán)境怎樣惡劣。(相機理解:窮山惡水)
b、指名說說阿聯(lián)酋人民是怎樣建設綠洲的。(相機板:朽“買來、挖去、填土、埋下”等詞,同時理解“惡劣、適宜、縱橫交錯”等詞語)
c、指名說說阿聯(lián)酋人民為什么這樣做。(板書:有了……才……)引導用“有了……才……”練習說話。
③指導朗讀。
(3)細讀第4—6自然段。
①自由輕聲讀課文。讀后說說自身感覺到了什么。
、谀x課文。在能表示阿聯(lián)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的詞句下畫上圓圈。
、劬毩暩星槔首x。(邊讀邊感悟:通過“雨霧灑下來、淋得干干凈凈、樹葉更綠、小草更翠、鮮花更艷”等詞語的朗讀,體會阿聯(lián)酋人民保護花草樹木的情感)
3.細讀第7自然段。
齊讀課文,說說這段告訴俺們什么。
三、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瀆課文。
2.比一比,再組詞。
澆( ) 漂( ) 侍( ) 宜( )
燒( ) 飄( ) 待( ) 宣( )
3.照樣子,寫詞語。
白茫茫 ( ) ( ) ( )
千干凈凈 ( ) ( ) ( )
4.寫出近義詞。
培植( ) 適宜( ) 美麗( ) 侍弄( )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通過節(jié)奏、視唱、聽唱等學習方法感受樂曲的旋律,體驗樂曲學習的過程,并通過對樂曲的欣賞、舞蹈動作扮演感受軍隊樂曲的風格。
2、 通過對重點樂句的分析,感受樂曲中的重復與變化重復,并通過樂曲分析了解作曲方法,并引導同學運用 1 2 3 三個音嘗試作曲。
教學重難點:
1、感受體驗旋律。
2、分析樂曲,嘗試作曲。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光盤、電腦、投影。設計發(fā)聲練習。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跳音練習
51 11 ︱ 51 11 ︱ 54 32 ︱ 1 — ‖
li lo
引導同學對氣息的感受。
2、認識節(jié)奏
6 6 5 3 5 ︱ 6 — ‖
X x x x x ︱ x — ‖
尋找樂曲中的.節(jié)奏。
節(jié)奏的演變過程的感受。
旋律視唱,學習找音的方法。
二、教學過程
1、聽旋律,找重復樂句
教師示范演唱樂曲歌譜,請同學根據(jù)耳朵找出重復樂句。
找出重復樂句,聽唱 1 2 遍。
2、哼唱
師生合作,生唱重復樂句,師唱其他旋律
用 拉 哼唱旋律,同時可用li lu 等鞏固音高。
3、樂曲分析
問:幾次重復,有何規(guī)律?
師生合作,看譜演唱。
分析:完全重復 變化重復
劃分樂句,找出樂句相同點、不同點。從節(jié)奏、旋律上分析。
4、填詞演唱
三、結尾
1、運用 1 2 3 三個音作曲
嘗試用重復與變化重復的方法創(chuàng)作旋律,找出核心樂句,然后從這基礎上進行變化重復。結束在 1 上。
2、拓展
演唱自身的效果,修改后可填詞演唱。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互相關心,經常想到別人。
2.用“先因后果、先果后因”的不同順序練習說話。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落實導行目標,教育學生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心,經常想到別人。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抽讀生字卡片。
。2)組詞。
清()客()姐()
請()各()祖()
情()
。3)回顧課文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要“輕一點,再輕一點V
(二)提出學習目標
為什么腳步、開門、說話要輕一點,再輕一點呢?這是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的目標。
(三)學習第一段
。1)輕聲讀第一段,想一想:為什么腳步要輕一點,再輕一點?板書:讀、想
。2)填空:上夜班的阿姨,在屋里正睡得(),我們()要輕一點,再輕一點。
。3)說一說:用”先因后果、先果后因“的不同順序練習說話。板書:說
A、因為上夜班的阿姨,在屋里正睡得舔,所以腳步要輕一點,再輕一點
B、腳步要輕一點,再輕一點,是因為上夜班的阿姨,在屋里正睡得甜。
。4)指導朗讀。板書:讀
冬冬想到阿姨正在睡覺,不能驚醒她。我們讀這一節(jié)也要輕一些,別把阿姨吵醒!币埂、”正“”甜“讀重音,以示強調。
。ㄖ该x一評議一齊讀)
(四)學習第2段
。1)回顧學法自學第2段。
剛才我們是按讀、想、填、說、讀的方法學習第1段的,接下來請小朋友按這一方法自學第2段。
。2)討論、交流。
A.指名讀第2段,想一想為什么開門要輕一點、再輕一點?
B.填空:樓上的大姐姐正把習題(),我們()要輕一點,再輕一點。
“細細算”是什么意思,(算得很仔細)
C.說一說:用“先因后果、先果后因”的不同順序練習說話。
D.試讀這一節(jié),說說為什么要這樣讀,然后齊讀。
(五)學習第3段
按一、二兩段的學習方法放手讓學生自學,然后檢查、討論。教師就“親切”、“交談”的詞義作些點撥。
(六)學習第4段
。1)教師指著板書小結,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
上夜班的阿姨睡覺的時候,為了不影響她的睡覺,冬冬走路很輕很輕;大姐姐學習的時候,為了不影響她的學習,冬冬輕輕地開門,爸爸和客人交談時,為了不影響他倆的談話,冬冬說話很輕很輕。大家想想:冬冬為什么能這樣做?
。2)學生回答后,出示重點句子:“我們做什么事情,都要把別人掛在心間!
這里的.“掛”是什么意思?你能舉一個“把別人掛在心間”的事例嗎?
(3)指導朗讀。“把什么......都、掛”讀得稍重一點,“別人”、“心間”是次重音。
。4)總結課文。(出示課文插圖)這個小朋友的心中裝著許多人,她每時每刻做什么事情都會想到他們,我們要向她學習,不論做什么事情,都把別人掛在心間。
(七)談話導行
(1)冬冬真好,做什么事情都把別人掛在心間。你也是這樣做的嗎?
(2)學生回答后,表揚做得好的,啟發(fā)大家向冬冬學習,時時處處想到別人。
(八)聽寫句子(《課堂作業(yè)》第6題。)
我們做什么事情,都要想到別人。
(九)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第4、5題。
板書設計:
40、輕一點,再輕一點
腳步做什么事情
開門輕一點,再輕一點都要把別人
說話掛在心間
讀、想、填、說、讀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背景知識】
。、這是現(xiàn)代著名作家巴金的散文。課文描述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的情景,抒發(fā)了作者對鳥的天堂的贊美之情。課文可分為四段。第一段(第1~4自然段)寫作者和朋友們晚飯后劃船去游玩。第二段(第5~9自然段)寫作者和朋友們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情景。第三段(第10~13自然段)寫作者和朋友們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看到的情景。第四段(第14自然段)寫作者不由得發(fā)出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的感慨。
。病⑦@篇課文作者觀察細致,描寫生動,特別是通過聯(lián)想寫出了大榕樹的勃勃生機,應當繼續(xù)訓練學生分辨事物和聯(lián)想的能力。
【教學目標】
。、認讀1個生字。
。病⒛苷f出我們兩次去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
3、懂得這棵大榕樹為什么是鳥的天堂,并能把理由簡要地寫出來。
。础⒏惺艽箝艠涞钠嫣孛利悾区B的天堂;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
了解鳥的.天堂的奇異景象,寫出大榕樹成為鳥的天堂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出示課題。
。、理解課題:
、 天堂原來指的是什么?
。ㄔ瓉碇溉怂篮箪`魂住的極樂世界,這當然是一種迷信的說法,F(xiàn)在一般用來比喻美好幸福的生活環(huán)境。)
、 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二、初讀課文
1、聽錄音,思考:
、 鳥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 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病⒂懻、交流上面的思考題答案。
。、默讀課文:
給課文分段,并說說分段的依據(jù)。
。ò磧纱谓涍^鳥的天堂所見所聞來分,分成兩部分,也可以把出發(fā)和離開單獨列出,全文分成四段。)
。、深入閱讀課文第一、二大段,著重分辨第二大段中哪些是作者的聯(lián)想,起什么作用。
三、學習課文第一段
。薄⒅该x課文。
2、這一段主要寫什么?
。场⒈容^句子讀起來有什么不同:
、 太陽落下山坡,只留下一段燦爛的紅霞在天邊,在山頭,在樹梢。
⑵ 太陽落下山坡,只留下一段燦爛的紅霞在天邊、山頭和樹梢。
學生討論后,教師小結:
課文用了短句,讀起來更有韻味。
4、我們陸續(xù)跳到一只船上。其中的陸續(xù)能不能換成繼續(xù)?
(比較詞語意思:陸續(xù)──繼續(xù)。陸續(xù)表示一個接著一個。)
。怠⒆x句子:
說說句子中哪些是作者看到的景物,哪些是作者的聯(lián)想。
幻燈片出現(xiàn):
船平靜地在水面流動,三支槳有規(guī)律地在水果劃動。
(都是作者看到、聽到的,是作者的見聞。)
。、第4自然段的三個句子,次序能不能換?為什么?
(不能,課文是按水面、船、槳由遠到近地寫的。)
。、小結:
這一段具體描寫黃昏后美麗的景色和幽靜的環(huán)境。
四、學習課文第二段
。、聽錄音,思考:
這一段寫的是作者第幾次經過鳥的天堂所見到的情景?看到了什么?
2、這是一棵榕樹還是幾棵榕樹?從哪里看出來?
。场⒛x第8自然段,用( )劃出作者的見聞,用 劃出作者的聯(lián)想。
全班討論、交流。
重點句燈片出示:
、 翠綠的顏色明亮地在我們眼前閃耀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 只有無數(shù)的樹根立在地上,像許多根木樁。地是濕的,大概漲潮時河水常常沖上岸去。
小結:有了這些聯(lián)想,把樹當作動物或人來寫,寫出了樹的勃勃生機。
。、作者為什么要著重描寫榕樹的大和茂盛?
。ㄟ@環(huán)境適宜鳥兒生活,使得大榕樹成為鳥的天堂。)
使大榕樹成為鳥的天堂的,還有哪些原因?
。、作者和他的朋友們這次經過鳥的天堂,有沒有看到鳥?為什么?
6、概括第二段的段意。
五、學習課文第三大段
1、聽錄音,思考:
作者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是什么時候?他見到鳥兒了嗎?
。、指導學習第12自然段:
燈片出示:
、 找到一對反義詞。
。ㄇ屐o──熱鬧。)
、 課文怎樣寫出熱鬧?讀一讀,完成作業(yè)本第5題。
、 小結:
寫了鳥的聲、影、種類、動作,用了排比的寫法,短小而節(jié)奏鮮明,讀起來聲音短促,給人美不勝收的感覺。
。场⒆髡邔戻B多,用了哪個詞來形容?圈出來。
。☉硬幌荆迷谶@里說明什么?)
小結:
這一段運用了先概括、后舉例的寫法。
。础⑴錁俘R讀第12、13自然段。
5、為什么作者這次經過鳥的天堂看到了那么多的鳥的呢?
。、歸納段意。
六、學習課文第四大段
。、指名讀課文。
。病⒘魬俦憩F(xiàn)在哪里?為什么昨天我的眼睛騙了我?
。场⒗斫庾詈笠痪湓挘
為什么前一個鳥的天堂加引號,而后一個不加引號?
。ㄇ耙粋鳥的天堂加上引號,表示特殊稱謂,指的是那棵大榕樹。后一個鳥的天堂是說大榕樹適合鳥兒生活,鳥兒在這里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真像在天堂一樣。作者用相同的詞語,借助不同的標點符號,表達了對鳥的天堂的熱情贊美。)
七、布置作業(yè)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與作者的感受產生共鳴。悟出“時間無時不在,要珍惜時間”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具準備】
幻燈、錄音機、vcd。
【設計理念】
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就是讓學生讀,教師應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通過讀,自己獲取體驗,引發(fā)聯(lián)想,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感悟文中所包含的意蘊。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引發(fā)興趣
(師生問好后,沉默一分鐘)問:剛才,我們大概沉默了多少時間?
(生答)是呀!1分鐘又從我們身邊溜走了,它輕輕地來,又悄悄地去,就在我們不經意間,它無影無蹤地消失了。
我們來算算,自己大概走過了多少日子?如果以人的壽命七十歲計算,你們大概走過了人生的幾分之幾?
聽了這幾個數(shù)字,你們有什么感受?
用這些問題,調動學生的生活感受和學生對時間的認識,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導入新課,新奇有趣。
二、配樂朗讀,整體感知
教師配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初步感受朱自清語言的優(yōu)美。
此環(huán)節(jié)設計,能讓學生進入情境,受到感染,陶冶情操。
三、自由朗讀,領悟情感
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把句子讀通順,同時還要思考;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讓學生自由朗讀,感悟文本,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四、交流展示,研讀感悟
學生自己說出讀后感受,找出有關句子,教師指導朗讀,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說一說,并試著仿照朱自清的語言寫幾句話。
讓學生暢談感受,感悟寫作手法,引導學生仿寫,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提高寫作能力,并能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活躍思維,激活創(chuàng)造力。
五、質疑問難,合作探究
讓學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小組合作討論后,讓學生自己解答。
讓學生學會質疑,在質疑中學會通過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讀書方法。
六、總結全文,交流資料
通過學習《匆匆》這篇課文,我們感受到了語言的優(yōu)美,領悟了作者巧妙的寫作手法,更讓我們知道了時間來去匆匆,我們要珍惜時間。
下面請同學們把自己搜集到關于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拿出來,讀給大家聽。
讓學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資料,一是讓學生對時間有比較清楚的認識,加深對文章的理解;二是讓學生積累語言,拓寬語文學習領域,培養(yǎng)有目的的收集資料的能力。
七、布置作業(yè),課外延伸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推薦《朱自清散文集》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認真去讀。
3、搜集有關朱自清的資料,寫出《我所了解的朱自清》。
作業(yè)布置有層次,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條件選擇其中的一項或兩項。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第1單元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以頌春為專題,選編了《走,我們去植樹》、《第一朵杏花》《燕子》《古詩兩首》等四篇課文,一個語文練習,一篇習作。前三篇為精讀課文,后一篇為略讀課文。四篇課文多角度地贊美春天、親近自然,我們可以從這些綠柳飛燕、鳥語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來臨,傾聽大自然的聲音,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從而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本單元的其他活動,都是圍繞這個專題安排的。學習本單元課文,要反復誦讀,直至背誦,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體會課文中的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還可以從課文中了解作者觀察的方法,積累文中優(yōu)美的句段。通過讀、說、寫及課外了解、搜集的活動,擴大對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鄉(xiāng)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二、教學目的:
1.知識:掌握本單元的生字,正確讀寫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指定段落。
2.能力:要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揣摩語言文字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品味賞析之余還要從中了解作者的觀察方法,積累優(yōu)美句段。
3.思教: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留心觀察春天的景物,記下自己的感受和發(fā)現(xiàn)。讓學生走進大自然,進一步觀察身邊的景物,加深切身體驗,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熱情。
三、教學重點:
1.運用情境教學法,再現(xiàn)課文情境,較快把學生帶入“最近發(fā)展區(qū)”,使其既可感受課文本身的藝術美,又可由此感受到課文所表現(xiàn)的自然美和社會生活美。
2.在古詩的學習上,解字詞、明詩意、誦詩句,引導學生欣賞古詩的語言美、意境美。我們主要以誦讀為主,可以采取多種形式來讀,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鑒賞能力。
3.引導學生讀課文,抓住關鍵詞句,展開想象,感受春景。
4.讓學生自讀自悟中了解春天的美麗景色,感受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四、教學難點:
1.通過不斷的閱讀,熟記并達到背誦。
2.在古詩學習上,注意把握節(jié)奏、注意停頓,讀出詩的韻律。
3.重點理解本單元課文中的關鍵詞句,并體會句子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4.理清課文段落,掌握課文大意。
五、教學方法:
1.初讀課文,寫會字詞,畫出文中不懂的詞語,閱讀時邊閱讀邊想象畫面。
2.小組進行合作學習、交流討論文中不理解的語句。
3.通過小組讀、師生對讀、小組接力讀、分角色朗讀、配樂表演等多種形式指導學生的朗讀。
4.通過閱讀主題學習叢書,擴展視野,掌握大量好詞佳句,增加知識量。
建議本單元教學用14課時。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輔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受到思想啟發(fā)。
2、通過教學配養(yǎng)和增進學生的自讀自學課文的能力
3、本課要求會認的字有:怨、載、罷、沾、捷、悅。
教學重點:
體會“為什么不反過來試試”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難點:
同上
教法:
以讀代講法、引導點拔法、指導朗讀法
學法:
朗讀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學法、
教具準備:
掛圖、生字卡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要學習“為什么不反過來試試”這一課!盀槭裁床环催^來試試”是什么意思,課文為什么取了這樣一個題目呢?老師不作解釋,大家也不要去猜,要認真讀課文。你把課文讀好了,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2、這篇課文是略讀課文,需要同學們自己去讀去理解。
二、出示讀書提示,鼓勵同學們自讀自學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和人物表現(xiàn)。
提示:
1、先要一段一段地讀,認真了解每一段的意思,然后再通讀全文。
2、自學生字新詞,認清字形,把字音讀正確。
3、注意了解課文寫的是誰?講了他的什么事?
三、檢查閱讀情況,了解學生的疑難。
1、抽讀課文。找三個人,每人讀一部分。讀后,請同學們評議,肯定優(yōu)點,指出不足,糾正錯誤。
2、提問:課文里寫了哪些人物?主要是寫誰的?
布斯是哪里的人?課文是講他什么時候的事?(英國人,1910年的事。)講了他的什么事?(研制吸塵器的'事——他看到掃地機揚起大量灰塵,給人們帶來危害,下決心要研制不揚起灰塵的掃地機,經過反復試驗,終于成功了。)
3、鼓勵學生質疑,老師對所提問題進行歸納,鼓勵學生思考答案或解決辦法。
四、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學習收獲,加深感受文章中心思想。
圍繞的主要問題是:
1、什么事情引起了布斯的注意,使他產生了研制掃地機的念頭?(熟悉課文第一部分——“嗚嗚”的響聲,濃濃的塵霧,沾滿了灰塵,灰塵搬運機。)
2、布斯的母親給予了他哪些幫助?(深入理解課文第二部分有關段落——母親很支持布斯的工作,想辦法讓布斯放松,幫助布斯動腦筋:“為什么不可以把木塞壓進去呢”?)
3、布斯的研制工作陷入困境的時候,媽媽說的哪句話對他有很大的啟發(fā)?后來他又是怎么想和怎么做的?(媽媽說:“為什么不可以把木塞壓進去呢?”布斯說:“是啊,為什么不反過來試試呢?”)這時,布斯的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把“掃灰塵”變成“吸灰塵”,也許就不會揚起灰塵了。他又想到最近發(fā)生的一場龍卷風,把地面上的房屋和樹木都“吸”走的情景。如果把掃地機設計成一種小型的“龍卷風制造器”,不就可以把灰塵吸起來嗎?想到這里,興奮地布斯連忙放下已打開的葡萄酒瓶,找來一塊手帕,蒙住自己的嘴巴和鼻子,然后趴在地上。他猛地一吸氣,緊挨著嘴巴和鼻子的地面變干凈了。取下手帕一看,手帕上沾了不少灰塵。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把地面清掃干凈,而且不會揚起灰塵。)
4、你認為布斯的成功說明了什么?(做事要有決心,肯動腦筋。布斯“為什么不反過來試試”的念頭,說明了他善于靈活調整自己的思維。)
五、再讀課文,拓展思維
1、讓學生再讀課文,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2、你從布斯發(fā)明掃地機這件事受到什么啟發(fā)?布斯能發(fā)明掃地機,你一樣可以發(fā)明東西,請想想,你準備發(fā)明什么?
六、教師小結。(略)
七、課后練習
(一)填詞語,讀句子。
(二)課文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選擇正確的答案。
板書設計:
為什么不反過來試試
母親啟發(fā)、幫助布斯
布斯發(fā)明吸塵器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重點抓住三個孩子的對話領會他們的創(chuàng)意。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重難點:
分角色朗讀課文,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三個小朋友的頭像、繪畫用品、有風的聲音的磁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猜謎語。出示謎語:云兒見它讓路,花兒見它點頭,小樹見它招手,禾苗見它彎腰。(謎底:風)你們知道“風”是什么樣嗎?風摸不著看不到,但是有三個小朋友卻把它畫下來了。這是怎么回事呢?(板書:畫風)
2、談話。聽,這是什么聲音?(播放風“呼呼”吹的聲音)
你能說出有關“風”的詞語、兒歌、歌曲嗎?(指名暢所欲言)
你能把它畫出來嗎?(板書:畫風)
二、識字
1、出示三個小朋友的頭像,請小老師試著領讀他們的名字。
2、鼓勵學生和他們三個做朋友,與他們三個打招呼,作簡要的自我介紹。
例如,宋濤、陳丹、趙小藝,你們好!我叫×××,很想和你們做朋友。
3、卡片認讀“宋、濤、陳、丹、趙、藝”六個生字了。
4、想一想、找一找:“宋、濤、陳、丹、趙、藝”這幾個字在我們身邊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現(xiàn)了。
三、感知
1、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有不認識的字互相請教。
2、指名分段讀課文,正音。
3、他們是怎樣畫風的?默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畫出答案。
四、交流
1、小組內互相匯報自己的讀書體會。
2、全班交流。
A、隨學生回答出示有關句子:
(1)她在房子前面畫了一根旗桿,旗子在空中飄著。
(2)她在大樹旁邊畫了幾棵彎彎的小樹。
(3)他把畫上的太陽擦去,畫了幾片烏云,又畫了幾條斜斜的雨絲,說:“下雨了,風把雨絲吹斜了!
(4)她畫了個拿風車的小男孩,風車在呼呼地轉。
B、請學生在黑板上畫畫文中的景色。
C、請學生給所畫的景物配上文中的話,同時指導朗讀。
(1)教師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提示:宋濤應該用疑問的語氣說“誰能畫風”這句話,而且說的時候心里應該很得意,因為他認為風是畫不出來的,他其實想為難一下陳丹和趙小藝。陳丹說“誰也畫不出來”這句話時,應該帶有為難的語氣。趙小藝說“我能”這句話時,應該是非常自信的語氣,語調比較高,聲音較大。宋濤說“是風,風把旗子吹得飄起來了”這句話時,應該用驚喜的語氣,大聲地說,因為他是受到小藝的啟發(fā)突然明白原來風是可以這樣畫的,所以他非常高興。)
(2)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3)每組派代表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朗讀表演。
五、書寫
練習寫前六個字,重點指導:
(1)不要多筆畫:“丹”字只有一點!盀酢弊种虚g沒有點,加迠就成了“鳥”字!敖z”字上邊的兩絞絲沒有點。
(2)不要少筆畫:“忽”字下面的三點,不能少。
(3)美觀書寫。如,“顯”字上小下大、上短下長;“忽、絲”二字上長下短!八嚒弊植葑诸^的橫宜略長,下面的“乙”字“折筆”應盡量向左邊斜,“彎”應寫平,“鉤”直上。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用“找朋友”游戲的方式檢查生字。
2、指名讀三個小朋友的對話,并說說他們是怎么畫風的?
二、朗讀
1、齊讀最后一自然段:為什么說一陣風吹來,畫顯得更美了?
2、仿說句子。
一場大雨過后,樹葉顯得 。
, 顯得 。
三、拓展
1、你喜歡課文中的哪一位小朋友?為什么? (我們喜歡這些小朋友,是因為他們愛動腦筋,遇到困難不退縮,積極思考。)
2、 你還有什么方法畫風?在小組內說一說,然后畫一畫,再寫下來。
3、創(chuàng)新畫展:聲音、氣味與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們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如果由你來畫聲音、氣味,你會畫什么?請你們把自己的奇思異想用五彩的畫筆描繪出來。
四、書寫
練習寫剩下的六個字。教師重點指導:“眨”左邊是目字旁,不能少一橫!皾弊肿筮吶c,右下還有一點“桿、眨、濤”左窄右寬;“桿”左高右低,“眨、濤”左短右長。
1、學生練習書寫,教師根據(jù)實際情況指導。
2、交流評價,舉辦“優(yōu)秀作業(yè)”展。
教學后記:
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量少,且要求認識的七個字中有六個出現(xiàn)在課文的人物姓名中,所以識字教學時我安排“打招呼、交朋友”的活動,先展示宋濤、陳丹、趙小藝的畫像,號召同學和他們三個做朋友,與他們打招呼,作簡要的自我介紹。在此過程中,學生不但能在活動中認識了生字,還鍛煉了口語交際的能力,同時也體現(xiàn)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此外,這篇課文以人物對話的形式,講了三個小學生一起動腦筋想辦法,把無形的風生動的展現(xiàn)在畫紙上的故事。人物多,對話多,又是三個人的互相交流,學生不易理清課文中人物的態(tài)度、觀點、做法,所以在講課中我們如果先讓學生弄清哪個小朋友是怎樣畫風的,再練習朗讀,這樣效果會更好。最后,還可以組織學生演繹課本劇,除練讀課文中的人物對話外,還可以加入新的人物,表述其他畫風的方法,讓學生在趣味盎然的活動中理解人物之間的關系,并去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意。
但在教學的過程中,也產生了一些值得探究的問題。例如,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上,我還設計了拓展:讓學生說說還有什么方法可以畫風,或者畫聲音、味道。學生的想像力都非常不錯,說出了很多方法,積極性也不錯。但這方面的時間就花了幾乎十分鐘,所以讓學生在文本上的感情朗讀和課本劇表演的時間就比較倉促,學生沒有什么時間去消化、吸收文本文字。然而這部分的內容是不能這樣拉過去的,只能留到下一課時。課后有老師想我提議,拓展不是重點,有時間可以說多一點,沒時間就算了。雖然我很認同朗讀文本的重要性,但也產生了困惑: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訓練學生思維、口語表達能力,等等方面的拓展。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5-30
小學語文古詩的教案02-07
小學語文《春》教案01-29
小學語文《鯨》教案02-23
小學語文貓的教案03-14
小學語文北京教案02-27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10-24
小學語文優(yōu)秀教案10-24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9-28
小學語文教案(經典)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