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_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_波多野结衣国产一区二区三区_农村妇女色又黄一级真人片卡

大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3-10-25 11:17:22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大班科學教案8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大班科學教案8篇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懂得任何事物都是可以變化的。

  2、大膽嘗試用各種方法變化事物,體驗變化的樂趣。

  3、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各種紙、回形針、粗麥管、夾子、繩子、剪刀等。

  活動過程

  一、分組活動。

  ——這里是變變變俱樂部。有許多小東西,只要我們靈巧的手動一動,這些東西都是可以變化的。你們相信嗎?

  ——教師示范用報紙揉成紙球和用回形針彎成小鉤子的過程,激發(fā)幼兒產(chǎn)生“變”的興趣。

  ——幼兒自主選擇物品,并嘗試使物體發(fā)生變化。如果幼兒束手無策,教師就多示范幾個變紙的例子。如:把小紙條撕一下,變成旋轉降落傘;用夾子夾住長長的`紙條,變成飛鏢;將粗麥管一段段剪下,連接成項鏈,等等。

  二、自由參觀。

  ——互相觀看其他組的小朋友用什么辦法使什么東西發(fā)生了變化。他的辦法你想到了嗎?

  ——教師應及時請幼兒欣賞有創(chuàng)意的想法,以拓展幼兒的思路。

  三、交流與分享。

  ——鼓勵幼兒把自己的好辦法介紹給大家。重點介紹變化過程,展示變化結果。

  ——在參觀其他組使,你發(fā)現(xiàn)誰的辦法特別好,為什么?

  ——教師現(xiàn)場演示將一張紙折疊,剪幾刀后變成長長一條紙拉花的過程。

  活動反思

  科學活動《變變變俱樂部》是為了加強幼兒的探索及動手能力,在變的過程中通過提供的材料引導幼兒用多種感官參與并進行聯(lián)想及驗證。從而使幼兒可能獲得最大限度的發(fā)展!毒V要》中提出既要符合幼兒的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fā)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或課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和視野,因此在這活動的開始部分我就圍繞一個變字展開,也用這個變字為主線開展活動的。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學習由大到小排列物品,體會大小的相對性,并用語言表達比較的結果。

  進一步了解動物的生活環(huán)境。

  活動準備

  提前把6-10個不同動物的圖片,例如老虎、小鳥和魚等,按比例印制成不同大小的圖卡,放進神秘袋。

  大自然的風景畫。

  活動過程

  學習領域:

  形式:小組

  1.出示神秘袋,請幼兒輪流抽出動物圖卡,并說說每種動物的外形特征。

  2.告訴幼兒動物要排隊回家,請幼兒把同種動物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好隊。

  3.待幼兒正確排列圖卡后,請他們分別指出最大和最小的動物,并引導幼兒比較發(fā)現(xiàn),除了最大和最小的動物外,其他動物會比有的動物大,又比有的動物小,體會大小的相對性。

  4.請幼兒用“……比……大!焙汀啊取!钡木涫奖容^動物的體形,進一步體會大小的相對性。

  5.出示大自然的風景畫,如森林、沙漠等,請幼兒觀察畫中環(huán)境的特點,并把動物圖卡貼在適當?shù)?位置上。

  6.請幼兒想一想,還有什么動物住在這樣的自然環(huán)境中,鼓勵幼兒搜集有關的圖片,帶到幼兒園與同伴分享。

  活動評價

  能由大到小排列動物圖卡,體會大小的相對性。

  能運用句式“……比……大!焙汀啊取。”比較動物的體形。

  活動建議:

  教師可以通過讓幼兒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如:幫教師取一個比乒乓球大、比蘋果

  小的圓形的東西等,使幼兒進一步體會大小的相對性。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光的種類、光的特性及光的用途。

  2、激發(fā)幼兒探索光的奧秘的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水、玻璃杯、小鏡子、水盆、放大鏡、硬幣、手電筒、三棱鏡、泡泡液等。

  2、多媒體課件(一):各種照明燈、浴霸、歌廳里的燈光、裝飾的彩燈、港口和馬路上的信號燈。

  多媒體課件(二):醫(yī)用的胃透鏡、x光、激光、汽車的反光鏡、潛艇的潛望鏡、南極考察用的冰透鏡、照相機、放大鏡等。

  活動過程

  1、設置場景。(拉上多媒體教室的窗簾使室內(nèi)變暗)

  老師提問:小朋友們,屋里為什么變暗了?(幼兒自由回答)

  (打開燈)提問:為什么屋里又亮了?(幼兒自由回答)

  老師:那么,誰能說說自己都見過哪些光嗎?

  2、了解光的種類。

  幼兒各自說說自己見過的光。

  老師講解:像太陽光、月光、星光、火光、閃電光、螢火蟲發(fā)出的光是自然界產(chǎn)生的光,叫自然光;像燈光、激光、X光、熒光棒發(fā)出的光是人們制造出的光,叫人造光。(讓幼兒知道光有自然光和人造光兩種。)

  3、探索光的特性。

  老師:下面我們來做幾個小實驗,看看光是怎樣走路的。

  實驗(一):將活動室窗簾拉上,使室內(nèi)變暗,打開手電筒,讓幼兒觀察手電筒的光是怎樣走路的;還可以在有太陽時,在窗玻璃上貼上一塊中間剪有洞的黑紙,讓幼兒觀察太陽光是怎樣射進來的。

  老師引導幼兒了解:手電筒的光是一直向前跑的,太陽光是直著射進來的`。

  老師小結:這是光的第一個特性,叫做光的直射性。

  實驗(二):(拉開窗簾)讓幼兒在有陽光的地方玩小鏡子、水盆里的水。

  老師:小朋友邊玩邊觀察光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老師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小鏡子會反光;水盆里的水也反光;小鏡子讓光拐彎了。

  老師小結:這叫光的第二個特性。光的反射性。

  實驗(三):把硬幣和筷子放到盛水的玻璃杯中,引導幼兒觀察硬幣和筷子的變化。

  老師引導幼兒觀察:筷子折了;硬幣從玻璃杯側面看變得很大,從玻璃杯的上面看沒變。

  老師小結:這種現(xiàn)象叫光的折射,是光的第三個特性。

  老師與幼兒一起總結光的特性:光的直射性;光的反射性;光的折射性。

  4、討論光的用途。

  老師: 人們利用光的這些特性發(fā)明了許多有用的東西,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

  給幼兒觀看多媒體課件(一):了解光的一些用途:照明、取暖、娛樂、裝飾、用作信號等。(二)知道光的特殊用途:診療、美容、科學考察、照相等。老師結合課件一一介紹光的這些用途。讓幼兒說說自己還知道光有哪些作用。(作手影、 幫助找東西等。)

  5、游戲。

  用泡泡液吹泡泡和用三棱鏡反射太陽光,讓幼兒觀看光的顏色:紅、橙、黃、綠、青、藍、紫。

  活動結束

  鼓勵幼兒長大后探索、發(fā)現(xiàn)更多的還沒有被人類發(fā)現(xiàn)的光。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課件和講述等活動,初步了解有關動物卵生和胎生的基本常識。

  2、激發(fā)對動物的探索興趣,增強對小動物的熱愛情感。

  【活動準備】

  ppt課件、蜻蜓和母雞生寶寶的多媒體課件、紅、綠彩帶、小紅旗若干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今天我們教室來了一位客人,看,是誰來了呀?(小鳥)小鳥長大了,它想飛到外面去看看周圍的世界,我們跟著小鳥一起去看看吧。

  評析:幼兒對小動物都很喜歡,導入時借用小鳥這一小朋友都熟悉的動物形象,以引起孩子的專注力和探索的興趣。

  二、觀看課件、了解動物的兩種基本的生殖方式:卵生、胎生。

  (一)看課件了解卵生動物的常識。

  1、觀看蜻蜓的課件。

 。1)提問:故事里小鳥碰到了誰?蜻蜓媽媽在干什么?

 。2)蜻蜓媽媽是怎樣生小寶寶的呢?它把卵子生在哪?它的寶寶是怎樣長大的?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出示ppt課件,(卵→幼蟲→蜻蜓)

 。3)師:還有哪些動物和蜻蜓一樣也是產(chǎn)卵的?(出示ppt課件:蝴蝶、蒼蠅、蚊子)

 。4)師:你們知道得真多,小鳥謝謝你們告訴它這么多知識,它繼續(xù)往前飛,又會看見什么呢?

  評析:課件的出現(xiàn),給孩子們一個視覺的探索空間,幼兒通過觀看了解蜻蜓媽媽生寶寶的過程。

  2、觀看母雞的課件。

 。1)小鳥看到誰在干什么?母雞是怎樣生寶寶的?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出示ppt課件(母雞→雞蛋→小雞)

 。2)師:還有哪些動物會生蛋呢?(出示ppt課件:鴨、鵝、鳥)

  小結:像這些動物媽媽先產(chǎn)卵,小寶寶呆在卵里,吸收卵里的養(yǎng)分,然后不斷的變化長大,最后長成和媽媽一樣的動物叫卵生動物。這種動物媽媽生寶寶的方式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卵生。

  評析:對于常識的概念如果沒有形象的感知,對于大班的幼兒來說理解有一定的困難,“像這些動物媽媽”從具體再到抽象,并及時的幫助幼兒梳理并小結,讓孩子對”卵生”的概念更加的形象。

  (3)擴散思維:還有哪些動物也是卵生動物?(出示ppt課件:鷹、螞蟻、魚、壁虎)

  師小結:其實動物界里,很多鳥類、昆蟲累、魚類、爬行類都是卵生動物。

 。ǘ┝私馓ド鷦游锏挠嘘P常識。

 。1)是不是所有的動物都是卵生動物的呢?(不是)

  (2)出示ppt課件,貓的圖片,貓媽媽生下的寶寶是誰?它長的怎么樣?

 。3)出示ppt課件,狗的圖片,狗媽媽生下的寶寶是誰?它長的怎么樣?(引導幼兒觀察小貓、小狗一生下來就和媽媽長的一個模樣就有頭、身體、四肢、尾巴,還要喝媽媽的奶長大呢。)

  小結:像小貓、小狗一生下來就和媽媽長的一樣的動物叫胎生動物。這種動物媽媽生寶寶的方式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胎生。

 。4)發(fā)散性思考:出示ppt課件,大象是胎生動物還是卵生動物?還有哪些動物也是胎生動物?(出示ppt課件,豬、牛、兔……)

  師小結:其實在動物界,許多哺乳動物都是胎生動物。

  三、鞏固卵生動物和胎生動物。

  (1)分別出示各種小動物ppt課件,讓幼兒猜猜它是卵生動物?還是胎生動物?

 。2)幼兒講述后,教師逐一出示答案。

  評析:圖片的的一一展示,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對動物的探索欲X,也是幫助幼兒記憶胎生、卵生的一種直觀、有效地方式。

  四、出示ppt課件,以競賽的形式,幼兒進行搶答,進一步鞏固對卵生、胎生的知識。

  1、師介紹參賽小組:紅隊:紅隊必勝,耶。綠隊:綠色綠色,健康快樂!耶。

  2、師介紹游戲規(guī)則:當出示動物圖片時,請每隊隊員進行舉手搶答,答對的小組隊員自己插上一面小紅旗,搶答結束后以紅旗多的一隊獲勝。

  3、總結得分情況,祝賀獲勝小組。

  評析:“比賽”是大班孩子很喜歡的一種競技形式,能有效的激發(fā)幼兒的合作、團結意識。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整個活動的高潮部分,幼兒的主動參與性強,都想通過努力得到小紅旗為自己隊爭光。

  五、活動延伸:

  師:大自然還有許多動物,哪些是卵生動物,哪些是胎生動物呢,請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查閱資料,收集一些圖片帶到幼兒來,介紹給其他小朋友聽,好嗎?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讓幼兒知道物體振動產(chǎn)生聲音,了解聲音的特性,引起興趣。

  2、知道噪音影響人的身體健康,養(yǎng)成不大聲喊叫的習慣。

  3、豐富詞:振動、噪音。

  二、活動準備

  1、鼓,鼓槌,紙折的青蛙一只。

  2、各種操作器具:響筒、糖紙、撥弦、小鈴、水杯、響板各6份。

  3、時鐘1只,錄音機、磁帶。

  三、活動過程

  (一)感知聲音的產(chǎn)生

  1、出示青蛙和鼓,讓幼兒感知聲音的振動。

 。1)出示青蛙和鼓

  師:這是什么?(青蛙)

  誰能讓青蛙在鼓面上跳舞?(敲擊鼓面)

 。2)幼兒討論,青蛙為什么會跳動?

  師:請兩位小朋友上來摸一摸,鼓面有什么變化?(振動)

 。3)知道振動能產(chǎn)生聲音。

  鼓面振動還聽到了什么?(聲音)

  現(xiàn)在呢?振動停止,聲音也就停止了。(豐富詞:振動)

  2、幼兒介紹自己,并用手摸摸頸部喉嚨處,體驗發(fā)聲時聲帶也在振動。

  師:鼓面振動能發(fā)出聲音,人的聲音是怎么發(fā)出來的,讓我們摸一摸自己的喉嚨。

  當我們不發(fā)出聲音時,喉嚨怎么樣?

  現(xiàn)在請你們介紹一下自己,這時你發(fā)現(xiàn)有什么不同?

  3、通過操作,讓幼兒感知聲音的產(chǎn)生(分6組)

 。1)我這里有許多東西,你們能讓它們發(fā)出聲音嗎?我們?nèi)ピ囈辉嚢桑。?種顏色為6組)

 。2)從小組的形式回答

  師:剛才你們都試過了,現(xiàn)在,每組派一位代表來說一說:你是怎樣讓這些東西發(fā)出聲音的?

 。ǘ└兄曇舻奶匦

  1、讓幼兒知道聲音是靠空氣傳播的

 。1)請1——2位幼兒上來敲擊樂器(響板和小鈴)

  師:現(xiàn)在,我想和小朋友玩一個游戲,請一位小朋友上來做動作,請你們猜一猜他在干什么?

  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那響板、小鈴的聲音是通過什么傳到你們的耳朵里的?(空氣)

  2、感知聲音的大小

 。1)教師擊鼓,你們聽到鼓聲了嗎?

 。2)教師拿出一只時鐘,請幼兒聽一聽(不讓幼兒看到)

  師:現(xiàn)在你們聽到什么聲音?(有:你聽到什么樣的聲音)

  拿時鐘請每一位幼兒聽一聽

 。3)教師:

  聲音是靠空氣傳播的,沒有空氣,我們就聽不到別處的聲音,聲音大,傳播得遠;聲音小,傳播得近。

 。ㄈ┲涝胍魧θ梭w有害,教會幼兒保護嗓子

  1、請幼兒說一說在生活中你還聽到哪些聲音?喜歡聽什么聲音?

  2、放錄音

  師:錄音中的聲音你喜歡聽嗎?為什么?這些令人感到難聽的是噪音。

  3、:

  在生活中,有的聲音優(yōu)美動聽,使人感到舒服,而噪音會損害人的健康,在平時,我們不能大聲說話,要保護好自己的.嗓子。

 。ㄋ模┞曇舻谋4

  師:春天是美好的季節(jié),讓我們一起來歡慶一下吧!

  現(xiàn)在請小朋友自己去找一樣東西,合著春天的音樂,發(fā)出美妙的聲音吧!

  1、幼兒在老師的哼唱中伴奏

  2、讓我們把這些美妙的聲音用錄音機錄下來吧。ń處熤笓])

  四、活動結束

  1、

  2、

大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探索紙筒的粗細與承受積木數(shù)量間的關系。

  2、鼓勵幼兒積極猜測、討論,表達自己在探索中的發(fā)現(xiàn)。

  3、在科學操作活動中,能耐心、細致地與同伴合作。

  4、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操作1:人手一張長條形的白紙;

  操作2:兩人合作,各長短不一的白紙一張。

  2、膠水,記錄表,鉛筆,積木。

  活動過程:

  一、怎樣讓紙站立。

  1、提出問題:

  師:我這兒有一張長方形的紙,你有辦法讓這張紙站穩(wěn)在桌上嗎?

  2、幼兒自己探索。

  3、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方法。

  4、肯定和表揚小朋友好的方法。

  5、教師與幼兒一起分享自己的方法:將紙制作成紙筒。

  二、制作紙筒,發(fā)現(xiàn)紙筒的粗細與紙的長度的關系。

  1、師:我們也來制作一個可以站立的紙筒吧,請小朋友看看虛線部分的.邊表示什么意思?

  2、幼兒:是卷起來后涂膠水的地方。

  3、師:請小朋友每人拿一張,制作紙筒,做好后讓它站立在桌上。

  4、幼兒制作。

  5、提問: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紙筒粗,有的小朋友的紙筒細?

  6、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紙筒的粗細與長度有關。

  三、蓋高樓。

  1、師:我們一起來玩蓋高樓的游戲吧,把積木一塊一塊放在紙筒上,怎樣放才能放得又多又穩(wěn)?

  2、輕拿輕放積木,注意不碰撞自己和別人的積木。

  3、出示記錄表:不同粗細的紙筒到能能放幾塊積木呢?我們兩個孩子合作實驗,把結果記錄在這張記錄表里。

  4、記錄方法:放一塊數(shù)一塊,邊放邊數(shù),當積木倒掉的時候,數(shù)到幾就把它記錄下來。

  5、幼兒兩人合作,教師巡回指導。

  6、介紹結果。

  請幼兒說說自己的記錄結果。

  7、分析記錄表。

  聽著這么多小朋友的記錄結果,你發(fā)現(xiàn)了記錄表上的秘密了嗎?

  8、紙筒越粗,積木放的越多。

  延伸活動:

  出示兩個粗細一樣,高低不同的紙筒。

  師:如果是同樣粗的紙筒,高低不同,哪個放的積木會更多呢,我們到活動區(qū)再去試一試,好嗎?

  活動反思:

  一、有效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的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這節(jié)課的成敗,而教學設計是基于對本班孩子的了解以及對于教材知識熟練把握上做的較高層次的教學課堂管理。結合小班幼兒對動物的喜愛之情,我選擇了故事《鱷魚和長頸鹿》作為活動的導入,以此來激發(fā)幼兒的參與興趣。展開環(huán)節(jié)分為了兩部分:首先設計選擇同樣形狀、大小的積木玩具引導幼兒合作蓋高樓環(huán)節(jié),借此給幼兒提供一個蓋高樓的初步經(jīng)驗,激發(fā)幼兒對嘗試活動的興趣。第二部分給幼兒提供充足的各種操作材料,讓幼兒自由探索操作,從而學會運用各種材料來堆高、堆穩(wěn)的方法。第三部分運用多媒體技術播放幼兒成功搭建高樓的照片,引導幼兒在欣賞過程中總結出搭建高樓地方法。結束部分沒有特意設計,在幼兒自由操作中自然結束活動。本教學設計的不足:首先知識目標的制定偏于簡單,幼兒很容易完成。其次,活動流程設計不是很合理孩子坐下站起來頻率太多,影響了孩子的注意力。第三,照片的放映設計雖很有新意,但效果不是很好,孩子過多的關注的是人而不是高樓。

  二、有效的分配課堂時間。有效的分配課堂時間,可以對教材內(nèi)容做出更準確的闡釋、敘述從而引導孩子參與各項活動,最終完成活動目標。本次《蓋高樓》活動的不足在于沒有合理分配好課堂時間,使得各環(huán)節(jié)活動開展有蜻蜓點水的感覺,顯得都不夠扎實,尤其是自由操作環(huán)節(jié)的活動提供的時間不夠充分。

大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有多種方法可以使瓶中的水位升高。

  2.能夠發(fā)現(xiàn)烏鴉能否喝到水與水量的多少及加入瓶中物體的大小有關系。

  3.愿意動腦思考,體驗合作與探索發(fā)現(xiàn)的樂趣。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大石子、小石子、沙子、貼有水位線并標有1號、2號的塑料瓶若干、漏斗、小勺子、小抹布、小組活動記錄單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講述烏鴉喝水的故事,引起幼兒興趣

  二、交流驗證,知道“填石頭”能夠增高水位

  1.提出問題:剛才的故事中,小烏鴉用什么方法喝道了水?

  2.驗證猜測:請一位小朋友來驗證“填石頭”的方法是否可行

  小結:經(jīng)過小朋友的驗證發(fā)現(xiàn)小烏鴉的'方法是可行的,石頭放進瓶中,水位線真的升高了。

  三、動手實驗,探索并發(fā)現(xiàn)烏鴉能喝到水的方法

  第一次實驗:取三個2號瓶,并放入不同的材料,觀察是否都能讓烏鴉喝到水。

  1.提供2號瓶,觀察與1號瓶有什么不同。(水位)

  2.引發(fā)猜想,2號瓶里的水少,填入哪一種材料能讓烏鴉喝到水?為什么呢?

  3.操作實驗,發(fā)現(xiàn)往2號瓶里填小石子和沙子,烏鴉可以喝到水。填入大石子則不能喝到水。

  4.交流思考,影響水位上升的因素

  小結:水位線受石子間縫隙大小的影響,加入小石子或沙子后,水會流到縫隙中,但因縫隙小,剩下的水被擠到上面來,烏鴉就能喝到水了。而大石子見得縫隙較大,可以容納大部分的水,被擠出的水就變少,烏鴉就不容易喝到水了。

  第二次實驗:怎樣做才能讓烏鴉在填了大石子的2號瓶里喝到水呢?

  1.提出問題,引發(fā)猜想:怎樣做才能讓烏鴉在填了大石子的2號瓶里喝到水呢?

  2.操作驗證,交流討論:“繼續(xù)在裝有大石子的2號瓶內(nèi)加入小石子和沙子還能繼續(xù)增高水位線,讓烏鴉喝到水。”這又是為什么呢?將實驗結果用對號、或錯號標記到小組活動記錄單上。

  活動延伸:

  聯(lián)系生活,交流經(jīng)驗。讓小朋友們想想說說還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幫助烏鴉成功的喝到水。

  小結:經(jīng)過我們一起齊心協(xié)力的合作,開動腦筋的思考,找到了很多方法來幫助小烏鴉,那么在生活中,我們也會像小烏鴉一樣遇到大大小小的難題,希望我們都能學習小烏鴉多動腦筋,多觀察思考,然后去動手把它解決掉!

  活動反思:

  烏鴉喝水,這個故事雖然很簡單,但轉而變成一個科學活動之后,卻讓我遇到了一系列的問題。從一開始內(nèi)容的選擇,到后來目標的制定,再到環(huán)節(jié)的不斷調(diào)整,可以說是一個不斷突破、不斷蛻變的過程。

大班科學教案 篇8

  一、教學內(nèi)容:大班科學活動《動物怎樣過冬》

  二、教學目標:

  1、進一步知道動物會采用不同的過冬方式(冬眠、南飛、儲存食物、換皮毛等)保護自己。

  2、對動物的過冬方式感興趣。

  三、教學準備:

  1、歸納動物不同的過冬方式,制作成PPT課件。

  2、收集了解有關動物過冬的圖片資料。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進一步知道動物會采用不同的過冬方式(冬眠、南飛、儲存食物、換皮毛等)保護自己。

  五、教學方法與手段:討論法、講述法、多媒體課件輔助法

  六、教學過程:

  一、談話活動,引起興趣。

  1、師: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冬天的天氣怎么樣?那小朋友會怎樣使自己不怕冷呢?

  2、總結:我們是穿棉衣、開空調(diào)、取暖器、加強鍛煉讓自己不怕冷的。

  討論:小動物們是怎樣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的呢?

  二、介紹自己搜集的資料。

  1、交流自己搜集的關于動物怎么過冬的資料。

  師:我們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也在書上呀、網(wǎng)上,找到了許多關于小動物是怎樣過冬的資料,現(xiàn)在請你拿著你的資料介紹給班級里的其他小朋友好嗎?說說什么動物,它是怎么過冬的?

  2、幼兒相互交流,教師以參與者的身份傾聽幼兒的介紹,并適當?shù)倪M行引導。

  3、請個別幼兒進行介紹。

  解釋:

 。1)冬眠:比如小青蛙整個冬天都躲在洞里,不吃也不喝,一動不動地睡覺,到春天才蘇醒,這樣的.過冬方式叫“冬眠”。

 。2)南飛過冬:北方的氣候太冷了,小燕子們都是飛回南方過冬的,因為南方比北方更溫暖。像小燕子這樣南飛過冬的鳥類,我們把它們稱作“候鳥”。

 。3)換毛過冬:小朋友冷了會穿上厚厚的衣服,小兔身上會換上一層厚厚的毛,就象穿上了厚厚的衣服,所以不怕冷,這就是換毛過冬。

 。4)貯食過冬:冬天的天氣很冷,小動物是很難找到食物,所以它們在秋天里就找了許多食物貯存在自己的窩里,冬天就靠吃這些貯食過冬。

  4、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進行小結。

  總結:小動物們有很多過冬的方法?慷哌^冬的有狗熊、蛇、烏龜、蝸牛;南飛過冬:大雁、天鵝、黃鶯;換毛過冬的有兔子、狼、狐貍等;貯食過冬的有螞蟻、松鼠;大雁、候鳥都是遷徙到南方過冬的等等。

  三、欣賞PPT課件,歸納。

  1、觀看PPT課件。

  2、認識更多的小動物是怎么過冬的。

  提問:剛才,我們說的是生活在陸地上和天上的動物,誰能告訴我,生活在水里的魚類將怎樣過冬呢?

  介紹魚類過冬:冬天,河面上的水都結冰或是非常冷,但是河底的水更暖和,所以河里的魚都游到河底去過冬。

  3、了解動物與季節(jié)的關系,知道動物有各種方法過冬,這是保護自己生存的最好方式。

  提問:假如這些動物不想法過冬,那將會怎樣?

  總結:如果動物們不過冬很有可能會餓死會冷死。動物們過冬是為了保護自己生存。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06-14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9-28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10-02

(經(jīng)典)大班科學教案09-23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7-27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08-04

大班科學教案06-28

大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1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08-06

大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