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實用7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班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隨著年齡的增長,中班幼兒獨立性逐漸增強,愿意嘗試不同的活動。但是,由于能力不足,他們常常會在困難面前退縮、回避。本次活動借助故事《小松鼠的新家》,引導幼兒懂得遇到困難不能哭鬧,要想辦法解決;顒娱_展過程中,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將幼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呈現(xiàn)出來,讓幼兒在交流、討論中學會解決的方法。同時通過讓幼兒展示自己解決困難的方法,更好地將活動深人推進,使幼兒在交流中體驗解決困難的成就感,逐步樹立有困難我不怕的態(tài)度,能夠做到遇到困難積極想辦法解決,進而增強自信心、提高獨立自主意識。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中小松鼠遇到困難的態(tài)度,能說岀小動物幫助小松鼠重新建“家”的過程。
2.積極參與討論、交流,能說出應對孤單、害怕的簡單辦法。
3.懂得遇事要積極動腦筋想辦法解決,愿意做勇敢的孩子。
活動準備:
1.幼兒提前繪畫表征生活中自己解決困難的簡單方法,布置“我會解決問題”展板。
2.教師自制課件:(1)小松鼠的圖片和小松鼠的哭聲;(2)小朋友獨自在家害怕的畫面,
夜晚小朋友獨自睡覺害怕的畫面,小朋友打針怕疼的畫面。
3. “幼兒學習材料”——《能干的我》,《幼兒素質發(fā)展課程?語言》CD。
活動建議:
一、播放課件(1):“小松鼠”哭聲的錄音,引出活動內(nèi)容。提問:誰在哭?它可能遇到了什么事?
二、請幼兒欣賞故事,了解故事中小松鼠遇到困難時的態(tài)度,說出小動物幫助小松鼠重新建“家”的過程,懂得遇到困難應該動腦筋想辦法解決。
提問:小松鼠遇到什么困難了?它的心情是怎樣的?誰來幫助它了?動物們分別是怎樣說的?
組織幼兒討論:哭能解決問題嗎?如果你是小松鼠,你會怎么辦?
小結:遇到閑椎不要害怕,要動腦筋想辦法,也可以向別人求助。
三、創(chuàng)設“我來幫助你”的情境,引導幼兒學習應對孤單、害怕的`簡單方法。
1.播放課件(2),呈現(xiàn)3幅圖片,引導幼兒討論,找到獨自在家害怕、晚上自己睡害怕、打針怕疼的簡單解決辦法。
引導幼兒討論.?圖中的小朋友獨自在家,心里害怕怎么辦?可以做些什么事情轉移注意力?晚上睡覺沒有爸爸、媽媽陪伴,有什么好辦法讓自己不害怕?打針怕疼怎么辦?在討論的過程中可請幼兒表征自己的想法。
2.結合幼兒想到的辦法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幼兒嘗試、體驗不同的解決辦法,感受遇到困難動腦筋想辦法的成功和自豪。
小結:每個人都可能遇到害怕的事,積極動腦筋就能想岀讓自己不害怕的好辦法,要做勇敢的孩子。
四、請幼兒參觀“我會解決問題”展覽,相互交流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體驗動腦筋解決問題的快樂。
引導幼兒交流:生活中你還遇到過哪些困難?你是怎樣解決的?你的心情是怎樣的?遇到困難有誰幫助過你?他(她)是怎樣幫助你的?
小結:遇到困難可以自己動腦筋想辦法解決,也可以尋求他人的幫助。
活動延伸:
請幼兒閱讀《能干的我》第22—24頁,進一步了解故事中小松鼠遇到困難時小動物幫助它的過程,積極動腦筋,為小松鼠想岀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
附:小松鼠的新家
小松鼠的家在大樹上的洞里。有一天半夜刮起了大風,“呼呼呼”地把這課大樹吹倒了“哎呀,這可怎么辦呀?”小松鼠急得哭了起來。
天亮了,小白兔跑過來,看見小松鼠在哭,就問:“小松鼠,你為什么哭呀?”小松鼠說:“大樹倒了,我沒有家了,沒有地方睡覺了,”小白兔說:“不要哭,和我一起住吒。我的家就在山下面的土洞里!毙∷墒髷[摞手說:我不住土洞!我要睡在大樹上。”小白兔聳聳肩膀說:“我不會爬樹,這可怎么辦?,一只花喜鴉飛過來,看見小松鼠在哭,就問:“小松鼠,你為什么哭呀?”小松鼠說:“大樹倒了,我沒有家了,沒有地方睡覺了。”“不要哭,和我一起住吧。我的家就在河邊的大樹上!被ㄏ铲o熱情地說。“你家沒有屋頂,下雨會被淋濕的。我要睡在有屋頂?shù)姆孔永!毙∷墒髶u搖頭說。花喜鵲拍拍翅膀說:“我不會搭有屋頂?shù)姆孔,這可怎么辦?”
一只啄木鳥飛來了,看見小松鼠在哭,就問:“小松鼠,你為什么哭呀?”小松鼠說:“大樹倒了,我沒有家了,沒有地方睡覺了! “這個簡單,我來幫助你吧。”啄木鳥飛到一棵很高的大樹上,“篤篤篤”地啄起來,很快便在樹上詠了一個洞。小松鼠一看,連忙爬上大樹,和啄木鳥一起挖洞。不一會兒,樹洞挖成了。小松鼠鉆進去,睡在里面又舒服又暖和。小松鼠又有新家了。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不受物體大小和排列順序的影響,初步感知5的守恒。
2、嘗試用棋子在插板上插出不同的排列樣式,發(fā)展想象力。
3、在游戲中養(yǎng)成良好的操作習慣和傾聽習慣。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shù)學道理。
5、引導幼兒對數(shù)字產(chǎn)生興趣。
活動準備:
1、三只小豬的圖片、15個蛋寶寶、一棵大樹、小草若干堆。
2、教師演示板、幼兒插板。
活動過程:
一、思維訓練:“圣誕老人躲閃”
1、講解玩法:圣誕老人向上,請你拍拍手;向下,請你跺跺腳;向左,請你抬舌頭;向右
請你拍拍肩;躲到背后,請你點點頭。
2、幼兒游戲。
二、情境游戲,初步感知5的守恒。
1、故事導入,初步感知蛋的不同排列樣式。
師:森林里的三只小豬看到這么好的天氣也出來玩了。(教師講述故事內(nèi)容)
師:它們都說自己的蛋多,結果爭吵起來!小朋友,你能告訴它們正確的答案嗎?
2、幼兒觀察、討論蛋的不同排列樣式,感知數(shù)的守恒。
師:誰來說說三只小豬到底撿到了多少蛋呢?為什么?
3、教師小結:
師:這下大家都明白了,這些蛋不管是大的、橫著排的、豎著排的、還是堆在一起的,我們通過數(shù)一數(shù)的辦法知道了它們都是一樣多的,豬兄弟們每人都撿到了5個蛋。
三、借助演示板,進一步感知5的守恒。
1、出示各種不同的排列樣式,充分觀察。
師:我這里還有一些棋子寶寶,請你也來說說它們誰多誰少?
2、幼兒討論、交流。
3、小結:大家用數(shù)一數(shù)的方法知道了,不管這些棋子怎么排、怎么變,它們的數(shù)量始終都是一樣的,都是5個。
四、幼兒操作,嘗試插出不同的排列樣式。
1、借助插板,按要求插出各種樣式。
師:請大家輕輕從插板里取出5個紅色的棋子,橫著插一插。(再拿出5個黃棋子豎著插一插……)
2、經(jīng)驗交流、共享。
3、嘗試用棋子插出各種不同的樣式,體驗成功。
師:請大家再拿出棋子插一插,看一看、比一比你還能插出幾種不同的花樣?
4、教師小結:雖然只有5個棋子,但是在大家的積極動腦下可以插出許多種不同花樣,我發(fā)現(xiàn)小朋友們可真能干!
五、游戲:馬蘭花
師: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游戲“馬蘭花”,要聽清楚我的要求哦!
教學反思
通過本堂課的`學習,大部分孩子能在游戲中掌握5的守恒,能用5以內(nèi)的數(shù)字表示不同形狀、顏色,但數(shù)量相同的事物;其中的拼圖游戲不僅鍛煉了孩子的協(xié)作配合能力,還能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但是這種活動方案容易造成老師只注意整體,從而忽視了孩子的個性化發(fā)展。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掌握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組成的節(jié)奏,感受說唱結合形式的歌曲結構。
2.初步學唱歌曲《數(shù)高樓》,體驗理解與學唱歌曲的快樂。
3.愿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4.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活動準備:
歌曲PPT、音樂伴奏
活動過程:
一、看看玩玩:弟弟妹妹來運動
師:看,草地上誰來了?他們在干什么?
我們也來跟他們一起玩一玩吧。ǜ魳酚螒。)
弟弟妹妹們在草地上玩的時候,唱了首好聽的歌,剛剛你聽到我唱了嗎?我唱了兩句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二、說說唱唱:弟弟妹妹數(shù)高樓
師:看看,這位小妹妹發(fā)現(xiàn)了什么?房子有幾層里面會住著誰呢?
我們把好朋友叫過來一起去看看?誰會把草地上好朋友叫過來?
請小弟弟和小妹妹和我一起來數(shù)高樓。(教師示范歌唱)
帶領幼兒一同歌唱。
師:好朋友都來了,我們?nèi)タ纯捶孔永锏降鬃≈l?
啟發(fā)聯(lián)想?偨Y:“一層樓,住著誰?一只小貓喵。”
聽聽聲音。總結:“二層樓,住著誰?兩只小狗汪!汪!!
看看圖形?偨Y “三層樓,住著誰?三只老鼠,吱吱吱!
猜猜謎語?偨Y:“四層樓,住著誰?四只青蛙,呱呱呱呱。”
數(shù)數(shù)念念?偨Y:“五層樓,住著誰?五只小雞,嘰嘰嘰嘰嘰!
完整練習A歌唱與B說唱。
三、走走逛逛:弟弟妹妹看高樓建筑
我們的上海也有很多的高樓,你們知道有哪些嗎?
以后我們也來把這些高樓編到歌詞里面去唱給小弟弟小妹妹聽。
活動反思:
《數(shù)高樓》是一次音樂活動,歌曲節(jié)奏歡快,歌詞朗朗上口,歌曲有唱和念白兩部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睘榱吮苊庖魳方虒W中單一傳授知識、枯燥無味的教唱等,在學習過程中充分采用激勵性學習方法,使教學環(huán)環(huán)相扣,幼兒能積極主動的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感受到生活的美,并覺得學習也是一種樂趣,活動中,我采用了圖片法,使幼兒很容易的記住歌詞;采用節(jié)奏卡,使幼兒更輕松地掌握節(jié)奏;采用手勢法,使幼兒能分清唱“喲”。
首先在音樂學習過程中,喚起的音樂表象越豐富,越具體,越準確,那么幼兒對音樂的理解和體驗也就越深刻。然后再圍繞歌詞內(nèi)容提問,便于孩子熟悉記憶數(shù)高樓整首歌詞,重點放在數(shù)高樓的節(jié)奏上,一層二層樓也是吸引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因素,為了讓孩子們邊唱邊體驗節(jié)奏的變化,我提出了:念白時用手來表示變化,想通過手部的節(jié)奏動作烘托氣氛,一開始,幼兒顯得有些手忙腳亂,但是幾遍下來,就能夠非常準確的表現(xiàn)節(jié)奏了。
由于歌曲旋律的歡快跳躍,歌詞內(nèi)容適宜表演,孩子們情不自禁的隨著音樂舞動起來了,為了讓他們體驗歌曲表現(xiàn)數(shù)高樓的樂趣,我請孩子們自由創(chuàng)編,利用游戲的形式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和表現(xiàn)的能力。
孩子們講自己創(chuàng)編的動作組合起來,大家一起游戲,在游戲中體驗快樂。這次的.活動場面雖然比較混亂,但是幼兒的興趣都很高。希望下次活動,能夠更好的抓住幼兒的心里特點,適時的引導幼兒情緒的發(fā)揮!
小百科:高樓即高層建筑,按傳統(tǒng)來說,一般9層以上,帶電梯的樓宇即可以被稱為高樓。
中班教案 篇4
一、設計意圖:
數(shù)學教學活動是比較枯燥的。通過游戲和幼兒動手操作來感知數(shù)字的豐富變化,從而大大提高了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
二、活動目標:
1、復習鞏固7以內(nèi)的數(shù)字、數(shù)數(shù),感受數(shù)字的變化。
2、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3、對生活中的數(shù)字感興趣,了解數(shù)字與人們現(xiàn)實生活中的聯(lián)系。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shù)學道理。
5、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中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1、教師布置的背景圖一張。
2、人手一份1—7數(shù)字卡片和7以內(nèi)的實物卡片、大圖片一幅(里面有7以內(nèi)的實物)、記錄表一張,水彩筆人手一支。
3、活動室周圍放置若干身上有1—7圓點或數(shù)字的動物。
四、活動過程:
。ㄒ唬┙處煂牖顒
1、師:小朋友,我們來做一做手指游戲。
2、教師和幼兒一起念:1頭牛、2匹馬,3只小羊找媽媽。4只雞、5只鴨,6只小鳥叫喳喳。7條魚、8只蝦,9條小蟲慢慢爬。10個數(shù)字真有趣,我們一起學習它。
。ǘ┞犫徆穆暷脭(shù)字1、教師出示數(shù)字,幼兒讀一讀卡片上的數(shù)字,教師示范把數(shù)字卡片整齊的擺在桌子上。
2、聽鈴鼓、拿數(shù)字。操作要求:耳朵聽、心里數(shù)、手里拿。
。ㄈ┙處熞龑в變赫J識數(shù)字"7"并說說數(shù)字"7"像什么?可以表示什么?(請個別幼兒回答。)(四)游戲《找朋友》,鞏固對7數(shù)量的正確判斷。
1、(播放背景音樂)幼兒找出身上有7個圓點或數(shù)字是7的小動物,音樂停,比一比誰找的'動物又對又多。
2、幼兒游戲,教師觀察、指導幼兒正確找出身上有7個圓點或數(shù)字是7的小動物。
3、幼兒相互檢查誰找到的小動物又對又多。
。ㄎ澹┯螒颉洞螂娫挕
森林里要開動物運動會,數(shù)字寶寶要通知所有的小動物來參加,怎樣來聯(lián)系小動物們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打電話給小動物。我們先打給小白兔吧,教師出示背景圖,寫有電話號碼的卡片,請小朋友用眼睛仔細地看一看、找一找。教師讀電話號碼(數(shù)字),幼兒找出來。反復練習幾次。
(五)活動延伸:今天小朋友們真能干,完成了許多任務,可是數(shù)字寶寶很頑皮,它們會跑到我們教室里、幼兒園、家里各個地方去玩,最后再請你們想一想,你在哪里還見過數(shù)字寶寶。(汽車的牌照、鐘、門牌號……)現(xiàn)在我們一起到外面去玩一玩吧。(教師帶領幼兒隨著音樂去戶外活動)
五、活動反思:
由于活動是結合幼兒游戲和動手操作,幼兒在整個活動中興趣極高,大部分幼兒都能掌握"7"以內(nèi)數(shù)字的認識。在引導幼兒認識數(shù)量的同時教師可引導幼兒用正確的量詞來表達物體的數(shù)量,如:7個蘋果,讓幼兒有個完整的慨念。
中班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學習兒歌,使幼兒記住故事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并且學會描述。
2.讓幼兒理解朋友的重要性,有朋友的快樂。
3.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動作表演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1.兒歌音頻
2.三段有關魚視頻(分別包括一條魚、兩條魚、三條魚在水里游的視頻)
三、活動過程
1.首先,讓幼兒欣賞一遍兒歌
2.引導幼兒用語言描述一下魚的特征,讓后觀看有關魚的視頻。
3.再請幼兒聽一遍兒歌,然后分開解釋每一句。
(1)第一句,"一條魚,水里游,孤孤單單在發(fā)愁",教師請幼兒想象并發(fā)言一條魚在水里游心里會想些什么,會不會很孤單想朋友什么的,然后教師再觀看一條魚在水里游的'視頻,請幼兒表演一條魚孤孤單單在發(fā)愁的表情。
(2)第二句,也請幼兒想象兩條魚,它們會想些什么,它們會有什么感覺,接著觀看視頻,與幼兒一起表演三條魚的情境。
(3)第三句,請幼兒發(fā)言三條魚會發(fā)生什么,它們會不會交朋友,等等。接著觀看三條魚的視頻,然后用動作表演魚的心情。
4.帶全體幼兒齊聲朗誦兒歌,有表情地并加以動作表演。
5.拓展談話范圍教師提問小朋友"小朋友們,是一條魚快樂,還是兩條魚快樂還是三條魚一起快樂呢?",提問小朋友們想不想有很多朋友呢,接著請小朋友說己的朋友的名字,并簡單描述自己的好朋友。請幼兒想象,如果沒有好朋友會不會很孤單,不開心之類的。那有了好朋友,應該怎么對待自己的好朋友呢?
6.,結束活動。
教師:魚兒有朋友才快樂,我們也一樣,所以我們要好好與我們的小伙伴相處,珍惜朋友。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愿意參與家務勞動及社會活動的積極性。
2、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感悟勞動中存在很多智慧。
3、感受勞動帶來的快樂和對美的創(chuàng)造力。
4、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扮老奶奶用的(花鏡帽子圍裙)、各種蔬菜(有些已熟)和水果、塑料盤若干、一次性手套若干、課件、相機、磁帶。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情景表演:"發(fā)愁的奶奶"(由老師或一名幼兒扮演老奶奶在家獨白:"哎!今天奶奶我要請許多客人來家里吃飯,可眼看時間快要到了,我的飯菜還沒有準備好呢,怎么辦呀!誰來幫助我?")提問:小朋友想什么辦法來幫助老奶奶呀?
小結:拼盤又快又好做,讓我們一起來做一些水果拼盤或蔬菜拼盤幫助老奶奶好不好?
2、活動展開。
(1)、觀看課件,欣賞各種美麗的拼盤。提問:誰看出它們是用哪種水果或蔬菜做的?
(2)、示范表演,請幼兒觀看老師操作。提問:我們怎樣拼擺出來的水果或蔬菜才能既好看又有營養(yǎng)?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播放輕音樂)。幼兒每人一個塑料盤,可以按自己的喜好拼擺出一份自己認為滿意的水果或蔬菜拼盤。提醒幼兒先戴上手套再進行操作,不要邊吃邊做。
(4)、觀看錄像,集體評價。教師在幼兒操作完成后,逐一為他們錄像,并播放給大家看,小朋友們可以觀看大屏幕的同時互相欣賞、互相評價。
小結:水果拼盤主要講究花色搭配,而蔬菜拼盤既要注意花色搭配還要注意營養(yǎng)合理。
3、活動結束老奶奶非常感謝這些可愛的孩子們幫了自己一個大忙,并請幼兒把自己做好的水果或蔬菜拼盤送給客人品嘗,還請他們說出品嘗后的感覺。
【活動延伸】
為了讓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請小朋友端著盤子到其它班級,請更多的小朋友品嘗,大家一起感受勞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反思:
向幼兒展示了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密切關系,也向幼兒揭示了合作的重要性。在語言的學習與運用上,重點訓練幼兒的語言流楊性和表現(xiàn)力,正確運用時間概念進行表達也有助于幼兒日?谡Z的發(fā)展和思維的訓練。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買水果的讓幼兒感受秋天的水果很多,色彩很豐富。
2、目測數(shù)群、接著數(shù)的'能力。
活動準備
水果籃若干,水果圖片若干,任務卡兩套,檢驗底板一塊,果盆若干,回形針若干,雙面膠若干
活動過程
一、分享交流
1、請幼兒說說在超市里看到過什么?
2、感知秋天是水果豐收的季節(jié)。
二、幫助家人買水果
1、看任務卡買水果(根據(jù)卡片上的內(nèi)容來買水果)(先將第一套任務卡發(fā)給幼兒。)請與旁邊的孩子說說今天你的任務是什么.(發(fā)給幼兒水果籃)
2、幼兒買水果
3、集體檢查幼兒買得對不對(依次檢驗,并改正錯誤的。)
4、交流經(jīng)驗(將第一套任務卡從水果籃上收走)
5、接著買水果(拿出一張展示給幼兒看)(簡單演示一遍)
6、再次檢驗介紹目測數(shù)群的方法(將幼兒貼好水果的籃子和任務卡用回形針別在一起,貼在檢驗底板上。)(依次檢驗,并改正)
三、總結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30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8-05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8-20
中班教案(精選)08-17
[精選]中班教案07-25
中班教案07-20
【精選】中班教案10-04
(經(jīng)典)中班教案10-07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