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_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_波多野结衣国产一区二区三区_农村妇女色又黄一级真人片卡

語文教案

時間:2023-09-16 09:30:03 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熱]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熱]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理解現(xiàn)代詩歌的基本特征

  2、 體會中國現(xiàn)代詩歌的生命律動

  3、 體會詩歌抒情主人公的人格魅力

  4、 理解中國現(xiàn)代詩歌的思維方式

  教學方式:

  1、 自讀品味法

  2、 導讀提升法

  3、 討論交流法

  4、 讀寫結合法

  教學內(nèi)容: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安排:

  1、 閱讀講解討論《走進詩的世界》

  2、 誦讀本單元所有課文,感受詩歌情感。

  教學過程:

  一、中國現(xiàn)代詩歌的基本特征

  (一) 外部特征

  1、 分行。

  2、 音樂性。

  (二) 內(nèi)在特征

  1、 精美的語言

  2、 雋永的滋味

  3、 純粹的情感

  4、 深刻的哲理

  5、 異常的美感

  二、生命的律動——現(xiàn)代詩歌魅力探密

  (一) 反復誦讀本單元各首詩歌

  這些詩歌的創(chuàng)作年代比較久遠,但至今都還有其獨特的`魅力,獨特的價值。要求靜心誦讀,進入詩歌的世界,體會詩歌的意韻,讀出滋味。

  要求先不看導讀分析文字。

  (二)品讀現(xiàn)代詩歌的方法

  誦讀——直覺,混沌(寫什么——怎么寫——寫得怎么樣)

  初解——表層意義、字面意義

  深入——知人論世、技法應用與目的

  咀嚼——深層寄寓(滋味、情感、哲理、美感)

  (三)結合導讀分析文字,從語言(技法)、滋味、情感、哲理、美感等角度中,選擇一兩個方面進行思考和交流。要求:

 、抛灾魇降乃伎(即要求讀出自己的感覺,品出自己的滋味,作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斷)

 、崎_放式的交流(即與同學、老師進行多向的交流探討,)

 、怯袟l理的表達

語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命年的回想》是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中的第三篇課文,是劉紹棠所寫的一篇記敘文。這篇文章十分樸實的展現(xiàn)了春節(jié)的風貌。文章雖沒有華麗的詞匯,但記敘簡樸濃厚,所表現(xiàn)的春節(jié)場景栩栩如生。

  學情分析

  學習本課一方面有利于學生掌握記敘文的寫作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生民族風格、地方色彩的感受。

  教學目標

  1.了解過年習俗中所蘊含的鄉(xiāng)土風情,進一步體會民俗文化和豐富內(nèi)涵。

  2. 品味文章生動傳神的語言。

  3. 體會父老鄉(xiāng)親的純真可愛及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學習重點:概括文中所寫過年習俗,體會其中的文化內(nèi)涵

  學習難點:能說出蘊含的文化內(nèi)涵和對過年的獨特感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國(或者說我們的家鄉(xiāng))有哪些節(jié)日嗎?你們認為最隆重的節(jié)日是什么呢?為什么說這個節(jié)日最隆重呢?春節(jié),對中國的老百姓來說是件很重要的事情,為什么呢?民俗作家劉紹棠在他60歲高齡時回憶小時候過年的情景,仍是津津樂道,這又是為什么呢?這節(jié)課讓我們一起走進《本命年的回想》,去感受那濃濃的年味兒吧!

  二、檢查預習

  1.檢查預習生字詞。

  灶膛 zào 烙 餅 lào 簸箕 b ji 晾 liàng 生瘡chuāng 穿梭 suō 糖黏兒nián

  糝兒shēn 涿州zhuō 吆喝yāo he 疙瘩鬏gē da jiū 秫秸棒shú jiē 鬼祟sui

  大吃大嚼jué 漬酸菜zi 闔家hé

  2.了解“本命年”、介紹作者

  本命年:我國習慣用十二生肖記人的出生年,每十二年輪回一次。

  劉紹棠:現(xiàn)代作家。40多年的文學生涯,致力于“中國氣派,民族風格,鄉(xiāng)土題材,地方特色”。著有《劉紹棠文集?大運河鄉(xiāng)土文學體系》。

  三、研讀課文

  1、整體感知課文。

  讀一讀:正確流利

  想一想:寫了幾件事

  比一比:哪一組概括得正確又簡潔(如:吃臘八粥)

  2、學生大聲朗讀課文。

  3、自主思考,寫了幾件事。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學生抓住關鍵詞句圈點批注,理清條理,加以概括。

  4、小組合作,集中各成員的概括,并交流明確。

  四、深入探究:

  春節(jié)習俗中所蘊涵的文化內(nèi)涵

  1、 媒體出示送灶圖和包團子圖,這些習俗包涵了人們的哪些期盼?

  (學生答:平安、團聚……)

  2、課文中還有哪些習俗分別寄托了人們的哪些期盼?

 。▽W生閱讀課文,抓住關鍵句,大致能回答:健康、幸福、美滿、來年豐收、鄰里和睦……)

  五、品讀感悟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第四段,找出你喜歡的'句子,并說說理由。

  師引導生體會父老鄉(xiāng)親的純真可愛,熱愛生活。(圖片導引)

  2.引導生體會習俗中所寄托的期盼。

  六、拓展延伸

  1、比較今昔過年習俗的異同,說出自己的感受。

  2、現(xiàn)在的年是怎么過的?與過去相比哪些過年習俗已消失或被發(fā)揚光大了?

  3、現(xiàn)在過年又出現(xiàn)了哪些新的方式?

  七、布置作業(yè)

  在家長幫助下收集家鄉(xiāng)春節(jié)的習俗材料,通過回憶,寫一段自己在春節(jié)所見所聞所歷的文字(要注意寫出民俗風情)。題目自擬。

  板書設計:

  本命年的回想

  劉紹堂

 、俪茨曦 ②吃臘八粥 ③買糖果 ④挑絨花 ⑤殺牲畜

 、迋涫澄 ⑦送灶神 ⑧換門神 ⑨過除夕 ⑩拜新年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理解“驕奢、清吟、蔭庇”等詞的詞義并學會運用。

  2.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本質(zhì)的認識。

  能力目標

  1.反復朗讀課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體會文章景、情、理和諧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語言美。

  德育目標

  認識生命的客觀法則,豁達樂觀地對待生命中的一切,包括快樂和痛苦。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1.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鮮活的形象。

  2.揣摩文章重要的語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蘊。

  3.感知作者的情感變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調(diào)。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生命,偉大而神秘,豐富而奇妙,樸素而美麗。生命,猶如一只萬花筒,它的形態(tài)和色彩變幻多端,面對這一瑰麗的世界,作為生命高級形式的“人”,我們必然會有說不盡、道不完的“生命話題”,觀不盡、賞不完的“生命花朵”,彈不盡、唱不完的“生命曲凋”,F(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欣賞一曲韻律悠遠的生命詠嘆調(diào)吧。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配樂朗讀課文,學生聽讀,注意正音,并勾畫出自己喜歡的語句。

  多媒體顯示:挾卷(xieacute;)芳馨(xīn)怡悅(yiacute;)云翳(yigrave;)

  2.學生互讀課文,一人讀,一人聽,糾正讀音。

  3.選三位同學范讀課文,每人讀一部分,其余同學評點。

  教師評點:朗讀時要注意語調(diào)的把握。感情激越處聲音要響亮,情調(diào)應激昂;感情平靜處要讀得深沉些。

  4.學生放聲讀課文,力求聲情并茂。

  三、思讀課文,把握文意

  1.理清行文思路

  提問:本文為“一片作”,一氣呵成,但思路清晰,章法嚴整。清說說你對文章思路的看法。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明確:全文大致可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僅一句話,“我不敢說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說生命像什么”。這是全文的領起句,也是思路的起點,提示話題,引起下文,

  第二層:從“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到“也不敢信來生”。描寫生命像春水東流的狀況。

  第三層:從“生命又像一棵小樹”到“也不敢信來生”。描寫生命像一棵小樹成長和衰亡的狀況。

  第四層:從“宇宙是一個大生命”到結尾,總結上文。抒發(fā)感想,闡發(fā)哲理。

  2.精讀課文,把握文意

  教師設計相關問題,指導學生研討課文。多媒體顯示:

  (1)“生命是什么”與“生命像什么”只有一字之差,作者為什么對前者“不敢說”而對后者“能說”?根據(jù)文意說說你的理解。

  (2)作者將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樹”并充發(fā)展開,請聯(lián)系思路,分析作者這樣寫的用意。

  (3)最后一層在全文結構和表達主題方面起什么作用?

  同桌之間討論、交流。

  明確:(1)“生命是什么”涉及生命本質(zhì)的終極回答,而“生命像什么”是文學性的表述—借助通俗易懂的比喻作答,使行文更容易選擇切入的角度,引出下文對生命過程的形象化描繪,便于作者抒發(fā)對生命的獨特感受。

  (2)“一江春水”側重闡明生命的力量,“一棵小樹”側重揭示生命的價值,兩個比喻的內(nèi)涵相互補充,形象又完整地闡明了生命的過程和意義。

  (3)最后一層綰結全文,點明、深化主題。作者在這一層揭示生命的本質(zhì)(由卑微、渺小到生長、進化),點明快樂和痛苦是生命之的基本旋律。這是在前文對生命的現(xiàn)象作比喻性的描寫之后得出的結論。

  四、美點尋蹤,發(fā)掘課文的審美價值

  1.請學生談談初讀課文的感受,對課文進行美點尋蹤。

  生1:作者把生命還原成具體的物象,把”生命”理念形象化,描繪出一幅幅生命的圖畫。

  生2:本文語言優(yōu)美,比喻、排比處處皆是。

  生3:本文意境優(yōu)美,情景交融。

  生4:本文富含哲理,表達了作者對生命本質(zhì)的認識。

  ……

  教師總結:大家談得都很好。本文情、景、理交融,是一篇難得的美文。下面我們將從意境、哲理、語言三方面欣賞本文的美。

  2.賞析課文的意境美(美在形象,美在情感)。

  “美在形象”賞析:

  (1)話說“一江春水”

  多媒體播放一江春水東流入海的動感畫面。雪山、峭壁、嶝巖、平原、斜陽草樹、夾岸桃花、激電迅雷、新月晚霞、大海等畫面依次迭出,春水一路走來,奔流激蕩。

  學生齊讀“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也不敢信來生”,結合畫面,想象春水一路高歌的情形。

 、偾宕蠹野凑赵牡乃悸,試著閑自己的話描述—下這個過程。

  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提醒學生注意體現(xiàn)這個過程的歡樂和痛苦。

  ②品味相關詞句。體味一江春水的特征,感受這個鮮活的形象,

  學生自主品評。

  成果展示:

  四個“有時候”。體現(xiàn)流程的豐富多彩。

  聚集、奔注、沖倒,挾卷、奔騰、回旋等詞體現(xiàn)了高昂激越的氣勢和不可阻擋的力量。

  快樂勇敢、享受、憤激、心平氣和、快樂又羞怯、心魂驚駭、憩息睡眠等詞刻畫了“春水”的性格、情懷。

  (2)話說“一棵小樹”

  多媒體播放動漫flash,顯示一棵小樹的'成長歷程:泥土中欠伸、破土而出、長出嫩葉、開出繁花、蜂蝶飄翔、小鳥歡唱、濃陰如蓋、碩果累累、黃葉翻飛、葉落歸根。

  學生齊讀“生命又像一棵小樹……也不敢信來生”。

 、僬埌凑赵乃悸。用自己的話描述上小樹的生命歷程。

  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提醒學生注意體現(xiàn)時序(早春、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體現(xiàn)特有的平靜和溫柔。

  ②品味相關詞句,感受一棵小樹鮮活的形象。

  學生自主品評。

  成果展示:

  小樹生命歷程中的幾個連續(xù)的階段代表了人的童年、青年、中年、老年、生命終結。

  聚集、欠伸、破殼、伸出、吟唱、跳舞、掙脫、挺立、抬頭等詞體現(xiàn)了小樹生命力量的沖動與奮進。

  勇敢快樂、寧靜怡悅體現(xiàn)了小樹勃發(fā)的生機、恬淡從容的情懷。

  “美在情感”闡釋:

  教師提示:

  在形象的描摹過程中,流露出作者動人的情思。

  在描寫一江春水時充滿激情,從“憤激”“怒吼”“奔騰”等詞可以讀出這種感情來;繼而面對種種境遇,心情是快樂的、平靜的;最后描寫春水到了大海,表達的心情是平靜的,沒有快樂。也沒有悲哀。

  描寫一棵小樹則不同,一開始充滿喜悅、希望,繼而是“寧靜和怡悅”,最后冬天來臨,葉落歸根,則懷有超乎尋常的平靜。

  本文表達的感情是豐富多樣的,但總的說來感情基凋是積極樂觀的。

  學生大聲讀課文,悉心體味作者的情感。

  3.教師總結:作者將抽象的生命形象化、人格化,將生命的流程物象化,描繪出一幅幅優(yōu)美、生動的圖畫,傾注了自己的滿腔深情。讓我們在充分感受意境美的同時,領悟、認識生命的本質(zhì)。

  五、布置作業(yè)

  1.描繪“一江春水”時,“一路上他享受著他所遭遇的一切”,“一切”指什么?請根據(jù)文意回答。

  2.仿照下列句子的句式和修辭,另寫兩句話,組成一組排比句。

  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他從最高處發(fā)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體會冬冬觀賞冰燈后異常興奮的心情。

  2.學會本課15個生字,理解“引人注目”“晶瑩”等詞語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第3自然段,能說出這一段是按什么順序?qū)懙,寫了哪些?nèi)容。

  二.教學重點

  1.體會抓住事物特點描寫的方法。

  2.掌握按方位順序?qū)懙亩温涞拈喿x方法。

  三.課前準備

  課文錄音課件詞語卡片

  四.教學時間 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要點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概內(nèi)容。學習生字,理解有關詞語。

  教學過程

  一.點擊課件導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你們?nèi)ヒ粋神奇的世界。(點擊課件:哈爾濱的冰雕燈會)

  2.說說人們在干什么。(引出課題:24 看冰燈)

  3.你看到過用很大很大的冰塊雕成的冰燈嗎?請說說。

  二.初讀課文

  1.聽錄音讀課文,感受冰燈之美。

  2.自讀課文。

  3.學習生字。

 。1)認讀生字。重點:濱()瑩()爍()

  (2)分析字形。重點:佛騰廊檐

  (3)按結構說生字:上下結構( ) 左右結構()

  左中右結構()半包圍結構()

  4.聽老師配樂朗讀課文。思考:冬冬在看冰燈的過程中到過哪些地方?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

  5.默讀課文,想一想,說一說,課文是按什么順序?qū)懙,寫了哪些?nèi)容。

  討論后板書:

  什么地方 公園門口 冰橋前 冰雕長廊 冰雕動物園 冰迷宮 冰燈前

  看到什么

  6.說話訓練

  (1)冬冬來到______(什么地方),看到________(什么東西)。

  (2)冬冬看到_______(什么東西),在_________(什么地方)。

  三.細讀課文

  1.冬冬到了很多地方,看到了許多神奇美麗的冰燈。那么哪一個地方的冰燈你最喜歡呢?請你美美的讀讀它吧!(學生自由讀)

  2.學習第2段

  (1)指名讀。

  (2)品味佳句:公園里一座座冰雕晶瑩透亮,閃爍著五彩的光芒。

  “一座座”寫出了什么?“閃爍”是什么意思?從“晶瑩透亮”上你知道什么?

 。3)朗讀第2段。

  3.課文哪一段最吸引你? (這里暫以第4段為例教學)

  (1)有感情地讀讀第4段.說說自己最喜歡的內(nèi)容及原因。(學生各抒己見)

  (2)點擊課件:栩栩如生的冰雕動物

  理解“奔騰”“報曉”“神氣活現(xiàn)”“揮舞”等詞語。也可以做做動作理解。

 。3)除了這些冰雕動物,還會有哪些冰燈?用“()的()怎么樣地干什么”句式說一說。

 。4)完成作業(yè)本第2題,正確搭配詞語。

  (5)朗讀訓練。

  4.學習第3自然段

  (1)默讀第3段,說說這一段是按什么順序?qū)懙?寫了哪些內(nèi)容.

  (2)再邊默讀邊用“===”劃出表示地方的`詞語,用波浪線劃出寫看到什么的詞語。

 。3)讀讀第2、3兩句,你認為哪些詞用得好?

 。4)讀第4、5兩句,哪些詞突出冰雕特點?有不理解的詞嗎?

  四.回顧總結

  如此美麗的冰雕讓人流連忘返,讓我們有感情地讀出來,介紹給別人。

  五.課堂練習

  1.抄寫生字詞語。

  2.讀熟全文并背誦自己喜歡的段。

  第2課時

  教學要點

  通過回顧課文內(nèi)容,用作家、導游、播音員等形式進行讀、說、寫的訓練。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我們面對這神奇的冰雕世界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2.齊讀全文。

  二.能力訓練

  1.回顧課文內(nèi)容:什么地方看到什么?

  什么地方

  看到什么

  2.能力訓練。

  (1)板書:作家播音員導游你想當什么?用什么形式把這美麗神奇的冰燈介紹給別人?

 。2)學生自由選擇學習內(nèi)容、學習方式、學習伙伴進行自由學習。

 。3)交流。

  請播音員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出來。

  請當導游的同學把自己喜歡的內(nèi)容用自己的話說出來。

  請當作家的同學把自己想象的東西寫出來。(投影顯示)

  (4)評選最佳表現(xiàn)獎和創(chuàng)意獎。

  3.評價。

  三.總結全文

  1.冬冬面對多姿多彩的迷人冰燈,心情怎么樣?請齊讀最后一段。

  2.理解“天寒地凍”。為什么天寒地凍而冬冬卻一點也不覺得冷呢?

  3.指導朗讀。

  4.自由感情朗讀全文。

  四.課堂練習

  1.聽寫詞語。

  2.把兩句話合成一句話。(作業(yè)本第5題)

 。1)冬冬鉆過冰“迷宮”。

  冬冬來到冰燈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爺爺帶冬冬到公園去。

  爺爺帶冬冬去觀賞冰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事情發(fā)展順序整理句子。(作業(yè)本第7題)

  4.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背誦最吸引自己的段落。

語文教案 篇5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認識18個生字,學會其中13個;正確讀寫“任憑、無憂無慮、閉息凝視、溫柔可親、豐富多腔、變化多端、枝折花落、生氣勃勃”等詞語,語文教案-貓。

  2、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教學重難點:

  掌握課文生字新詞,初步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教學過程:

 。ㄒ唬⿲

  出示課題:貓(齊讀) 板書:貓

  導語: 誰養(yǎng)過貓?能用一句話說說你對貓的整體感覺嗎?(學生發(fā)言)同學們,老舍先生也很愛貓,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的課文——《貓》,就體現(xiàn)了他對貓的喜愛之情。

 。ǘ⿲W習新知

  1、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一類生字要求會寫),理解字義。

  (1)學生自己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2)課堂反饋自學情況。

 、僦该x生字:媒體演示13個生字。

 、谡簦罕 p@

 、郾嫖龆嘁糇郑汉

  運用媒體解決:

  A.出示“和”字,讓學生讀出它的字音,同時點擊畫面出示相應的拼音;

  B.讓學生用“和”字的不同讀音組詞。

 、芊治鲎中谓Y構,記憶生字。

 、堇斫庠~語:(可用查字典法、知字義解詞義的方法)

  任憑:不論,無論。

  無憂無慮:沒有憂愁和擔心。

  閉息凝視:有意識地暫時抑制呼吸,聚精會神地看。

  生氣勃勃:形容富有朝氣,充滿活力。

  2、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

  (1)初步感知課文。

  思考:老舍先生筆下的貓留給你怎樣的印象?

  讀完課文,先標序號,再用一句話說一說老舍先生筆下的貓留給你的印象。(只要與課文內(nèi)容有關均可。)

  板書: 古怪 淘氣 可愛

 。2)再讀課文,梳理文章脈絡。

  思考:課文中哪幾自然段寫了貓的性格古怪,哪兒又寫了貓的淘氣?并分別用曲線畫出概括介紹的句子,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貓》。

  1——3自然段:貓的性格古怪。(成年的貓)

  4自然段:滿月的小貓?zhí)詺饪蓯邸?/p>

  思考:成年的貓和滿月的小貓既有不同的特點,又有相同之處,請你從概括介紹的句子中找找答案。

  兩句話分別是:“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小貓滿月的時候更可愛,腿腳還不穩(wěn),可是已經(jīng)學會淘氣。”從兩句話中,我們可以分別知道成年的貓性格古怪,滿月的小貓?zhí)詺獾牟煌攸c,從“更可愛”的“更”字,可以想到作者認為成年貓和滿月的小貓的共同之處是它們都可愛。(教師根據(jù)學生發(fā)言修改板書)

  板書:

  小結:老舍先生用風趣親切,通俗曉暢的語言,表現(xiàn)了貓的性情,字里行間流露著對貓的喜愛之情。下節(jié)課我們再深入學習。

  3、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附: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讀懂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nèi)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產(chǎn)生仔細觀察事物的興趣和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讀懂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ㄒ唬⿲耄

  同學們,默讀課文,想想兩種貓有什么不同特點,又有什么相同之處?

  板書:同上節(jié)課板書

 。ǘ⿲W習新知

  1、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1)默讀課文第1自然段,思考:這一段是從哪幾方面寫貓的性格古怪,可以畫一畫,可以作批注,還可以讀一讀,再說說作者是怎樣寫具體的?

  第一自然段:從性情方面寫貓的性格古怪。寫了貓既老實又貪玩,既貪玩又盡職。

  板書:老實——貪玩——盡職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在學生分析的'同時,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第一自然段時,要讀出作者行文時的多重轉折、回環(huán)婉轉的語氣。并結合課文理解“無憂無慮、閉息凝視”等詞語。

 。3)總結學法:

  A.默讀思考從哪方面寫貓的性格古怪;

  B.勾畫、批注、朗讀理解課文;

  C.說一說具體表現(xiàn)。

  2、學習第2、3自然段。

 。1)運用剛才總結的學習方法,學習第2、3自然段。理解詞語:溫柔可親、豐富多腔、變化多端等。(先自學,再小組交流,最后匯報)

  第二自然段:從脾氣方面寫貓的性格古怪。主要寫了貓高興時溫柔可親,不高興時一聲也不出。

  板書:溫柔—一固執(zhí)(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總結出來的)

  第三自然段:從貓的膽量方面寫它的性格古怪。主要寫了貓什么時候都害怕,有時又非常勇敢。

  板書:害怕——勇敢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總結第一部分。思考:為什么說貓的老實、貪玩、盡職,溫柔、固執(zhí),害怕和勇敢這些表現(xiàn),構成了它古怪的性格呢?

 。1)分

語文教案 篇6

  一、教學內(nèi)容:這篇課文由美國影片《泰坦尼克號》的結尾引入,以倒敘的方式,記敘了三個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小故事,表現(xiàn)了遇難者對生命的渴望以及永不放棄的精神,贊揚了搶險人員為了搶救他人生命,全然不顧自己安危的高貴品質(zhì),譜寫了一曲曲蕩氣回腸的生命之歌。

  二、教學要求:

  1、通過閱讀課文,了解發(fā)生在唐山大地震中的感人故事,體會救生人員一心排險救人的急切心情以及遇險人員奮力自救的不屈精神,從而感受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的那種人間真情以及那種不可折服的民族精神。

  2、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體會課文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3、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重難點:感悟“還有人活著嗎?”這句話在當時對救生人員和遇險人員都意味著什么?

  四、教學準備:

  1、 課外閱讀錢鋼的報告文學《唐山大地震》。

  2、 搜集有關唐山大地震的錄象資料。

  五、教學時間: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課題

  1976年唐山發(fā)生了大地震。對每一個唐山人來說,這都是一場特大災難。值得慶幸的是,黨和政府對災區(qū)人民及時伸出了援助之手,派出了醫(yī)療隊和解放軍戰(zhàn)士趕往災區(qū),搶救生命財產(chǎn),妥善安排受傷人員,與災區(qū)人民一起重建家園。

  二、學習生字新詞

  1、 初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2、 指名讀課文,糾正字音。

  3、 學習生字:泰 瓷 墟 揪 賠

  4、 利用形近字來記憶生字,重點是“泰、瓷、墟”三個字,還要注意同音字的區(qū)分。

  5、 解決詞語意思:似曾相識 、 天國福音 、 魂飛魄散 、 賠罪、兩世為人

  三、初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

  1、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nèi)容?

  2、交流:課文記敘了唐山大地震中三個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小故事,表現(xiàn)了遇難者對生命的渴望以及永不放棄的精神,贊揚了搶險人員為了搶救他人生命,全然不顧自己安危的高貴品質(zhì),譜寫了一曲曲蕩氣回腸的生命之歌。

  四、感知課文內(nèi)容。

  1、 指名讀課文,思考課文可以分成幾部分?

  2、 交流:第一部分(1——4)寫作者于1998年夏天在電影院觀看美國電影《泰坦尼克號》時深受感動的場面,一句“還有人活著嗎?”深深觸動了作者的心,自然引起下文。第二部分(5——9)作者生動地給我們講述了1976年大地震時三個遇難者死里逃生、被人救起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自己永不放棄,不斷爭取,就有生的希望;人間自有真情在。

  五、作業(yè)

  1、完成習字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課文

  聽寫詞語:廢墟 陶瓷 泰山 揪住 賠罪

  二、 感知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體會情感。通過老師聲情并茂的范讀,讓學生感知文字所負載的情感。

  2、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通過自己的語氣、表情等方面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

  三、學習課文

  1、緊扣重點,讀中有所感悟。

  2、感悟“還有人活著嗎?”這句話在當時對救生人員和遇險人員都意味著什么,讓學生充分表達個人意見的基礎上,由老師進行小結!斑有人活著嗎?”對救生人員來說,體現(xiàn)了他們對每一個生命的珍惜和對生命高度負責的精神,要讓更多的人活下來;對遇險人員來說,則意味著生還的希望、被救的可能。

  3、談一談,課文中的哪些事情感動了你?“我的淚,為人類高貴的`精神而拋灑!边@“高貴的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一方面指的是面對大自然帶給我們的災難,要有一種不氣餒、不服輸、不放棄的精神,另一方面指的是救生員高度負責、決不留下一點兒遺憾、視他人生命如自己生命的崇高思想。

  4、總結寫法(文章以救生員的問話“還有人活著嗎?”為作文題目,貫穿課文全過程,使文章形散神聚,中心突出。

  四、感悟真情 這篇課文,作者以自己的真情實感,以生動傳神的言辭,描繪了在災難和不幸面前,人們對生的留戀、對生的渴望。唐山人是不幸的,唐山人又是幸運的,因為在這場災難中,他們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濃濃深情,感受到了哪里有困難,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可親可敬的解放軍戰(zhàn)士。真可謂“蒼天無情,人有情”。

  五、災難再現(xiàn)

  1、觀看唐山大地震的錄象資料,感受地震時的場景,激起學生對戰(zhàn)士的敬仰之情和對現(xiàn)實生活的無限熱愛。

  2、談地震災區(qū)孤兒的安置問題,感受黨對災區(qū)人民的關懷之情。

  六、作業(yè)

  1、完成同步

  2、寫一讀后感

語文教案 篇7

  師:小孩正在專心致志地釣魚,行人匆匆走來向他大聲提問,他心里會怎么想?

  生:這么大的聲響會把魚兒嚇跑的。

  生:千萬別再叫喊了,不然俺就捉不到魚了。

  生:俺應該做個手勢讓行人不要再叫喊了。

  師:假如你是那個小孩,你會對行人做什么手勢?

 。ㄕ埻瑢W邊演示,邊說說手勢的含義)

  生:(做擺手的動作)讓行人不要叫喊了,免得驚嚇了魚兒。

  生:(做手指向外甩的動作)讓行人走開,不要打擾俺釣魚。

  生:(做手指向外甩的'動作)讓行人走近說話,這樣就不會影響俺釣魚了。

  師:你認為課文中的那個小孩做的是什么手勢?

  生:那個小孩做讓行人走近的手勢,行人走近后輕輕地回答他的問題,這樣就不會嚇跑魚兒。

  生:俺也認為這樣。小小朋友愿意回答行人的問題,只不過不想驚嚇魚兒,所以讓行人走近說話。

  生:俺想那個小孩應該先擺手讓行人不要大聲叫喊,再招手讓他過來輕聲說話。這樣既協(xié)助了他人,又不會把魚兒嚇跑。

  師:大家說得非常對。這位鄉(xiāng)村小男孩十分機靈,他陶醉在垂釣樂趣之中的時候,還不忘協(xié)助他人,真是十分可愛。老師想,同學們也愿意像這位小男孩一樣處處樂于助人吧。

  [評析]

  小朋友的靈魂嫩如面粉團,不當心碰它一下,你的指紋就印在他的靈魂深處。隨著他的年齡增加,那指紋就發(fā)展成腦組織紋路,發(fā)展成一種人生方式。因此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應從細微之處塑造兒童健康向上的美好心靈。這位教師正是從一個不引人注目的小動作動身,讓同學進行發(fā)散思維,同時結合行為規(guī)范的準則,引導同學養(yǎng)成禮貌待人、樂于助人的好習慣、好品質(zhì)。

語文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在炎熱的夏天,驕陽似火,一場雷雨,送來一陣涼風,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欣賞著美麗的彩虹,耳邊傳來聲聲蟬、蛙鳴,淘氣的孩子光著小腳丫,在積滿雨水的路上嬉戲。這就是夏天的雷雨后的情景,雷雨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課文描寫了雷雨前、中、后的自然景象。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4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默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聲音表達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下觀察天氣的興趣,能寫觀察日記。

  三、教學重難點

  1、學習課文的生字,新詞,初步認識雷雨前、中、后的景象變化特征。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按一定順序觀察圖畫,培養(yǎng)觀察能力,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能寫觀察日記。

  四、教學過程

 。ㄒ唬、謎語導入

  1、猜謎語:有位老兄脾氣大,愛發(fā)怒的就是他,發(fā)起怒來大聲吼,伴著成串淚珠下。請大家打開課文,學習18課(板書課題:雷雨, 學生齊讀兩遍)

  講析:有積雨云產(chǎn)生的一種天氣現(xiàn)象,降水伴隨著閃電和雷聲。

  2、一般夏天的午后,常常會出現(xiàn)雷雨的現(xiàn)象。誰能說說雷雨時的'景象嗎?

  3、欣賞錄音讀課文(邊聽邊看課文),剛才大家聽了錄音讀課文,感覺雷雨怎么樣,請看看課文兩幅圖畫。(仔細觀察兩幅圖的不同之處)

  問:第一幅圖是什么景象(雷雨前)?第二幅圖又是什么景象(雷雨后)?能說出圖的意思嗎?

  圖一:天空烏云密布、電閃雷鳴,空中大風,大雨嘩嘩,樹枝亂擺,小朋友關上窗戶賞雨。

  圖二:藍天白云,彩虹高掛,空氣清新,小朋友呼吸涼爽空氣。

 。ǘ、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默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畫出生字

  2、學習生字 齊讀、個別讀、認讀生字、開火車讀。

  3、認識詞語。(壓下來,垂下來,彩虹,黑沉沉,逃走)

  出示小黑板:越來越亮、一陣、蟬叫、蜘蛛。(齊讀)

  4、請大家從課文中找到帶有生字的詞語和句子讀一讀。

 、佟骸獕合聛,滿天的烏云,黑沉沉的壓下來。

 、、亂——亂擺,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

 、、垂——垂下來,一只蜘蛛從網(wǎng)上垂下來。

 。ㄈW習課文,理解內(nèi)容

  1、自由讀,邊讀邊想象。課文哪個段落寫雷雨前、中、后。

  2、自由朗讀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3、問:課文中,寫了雷雨幾個方面

  4、問:大家找找課文哪幾個段落寫雷雨前、中、后的景象,并在課文上做記號。

  5、教師引讀課文。(滿天的烏云。。。。。。樹上的葉子。。。。。忽然一陣大風。。。。。嘩嘩嘩雨下起來了。。。。。。雨停了。)

 。ㄋ模、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指名讀雷雨前的句子.(板書:烏云密布,葉子不動,蟬也不叫,大風,樹枝亂擺,蜘蛛逃走)

  蜘蛛在雷雨逃走這一景象,我們回憶在一年級學過的《要下雨了》這一課知識的內(nèi)容,這都是下雨之前的景象

  小結:1、作者寫什么景象

  2、烏云--大風--閃電--雷聲--越下越大--雨漸漸小了。(板書)

 、、第二部分

  A、指讀雷雨中的句子。結合看圖下雨時遠處是模模糊糊、看不清。

  B、看圖2:雨過天晴,空氣新鮮,雨聲雷聲從大到小,無色,由暗到亮,空氣清新。

  個別讀句子,嘩嘩嘩,雨下起來了。。。。。

  ③、學習第三部分

  雨過天晴,彩虹掛天空

  學習后部分,齊讀,板書:

  蟬蛙叫,蜘蛛坐網(wǎng)上

  指名讀句子,天亮起來了,打開窗戶,清新的空氣,迎面撲來。(邊讀邊體會)

  歸納

  用幾句話概括雷雨前后的變化(雨前天色暗,雨中電光閃,雨后彩虹出現(xiàn)。)

  (五)、小結

  雷雨是自然現(xiàn)象。我們學習這篇課文要體會雷雨前、中、后的景象。前幾天我們這里剛下了幾場雷雨,請大家把觀察到的寫下來。

 。㈧柟叹毩

  填空

  1、清新的空氣迎面( )來

  2、一條彩虹( )在天空

  3、蜘蛛從網(wǎng)上( )下來

  4、蜘蛛又( )在網(wǎng)上結網(wǎng)了。

  A、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課文為什么先寫閃電,后寫雷聲?

  B、彩虹是怎么形成?

  C、分角色讀,雷雨前、中、后。

  D、齊讀全文。

  板書設計

  烏云密布,葉子不動,蟬也不叫

  雷雨前

  一陣大風,樹枝亂擺,蜘蛛逃走

  雷

  雷雨中 越來越大----漸漸小了 抓住特點,觀察有序

  雨

  雨過天晴,彩虹掛天空

  雷雨后

  蟬蛙叫,蜘蛛坐網(wǎng)上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學會前鼻韻母an en in un ün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yuan yin yun,讀準音,記清形,正確書寫。

  2、學習聲母與前鼻韻母組成的音節(jié),準確拼讀音節(jié),讀準三拼音節(jié),復習ü上兩點省寫規(guī)則。

  3、能夠看圖說話,根據(jù)音節(jié)拼讀詞語和句子。

  4、能夠自己拼讀兒歌,做到詞語連讀。

  5、認識“山、田、左、片、右、風、云、她”8個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語境中使用。

  教學重點:學會前鼻韻母an en in un ün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yuan yin yun。

  教學難點:掌握en in yun的讀音,掌握整體認讀音節(jié)yuan。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學會前鼻韻母an en in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yuan yin,讀準音,記清形,正確書寫。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卡片認讀復韻母: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

  教師小結:我們已經(jīng)學了8個復韻母,1個特別韻母。

  2、出示整體認讀音節(jié)ye yue,讓學生找出和它們讀音相同的復韻母。

  (二)提出教學任務。

  今天我們要學習鼻韻母,板書:an en in。這三個復韻母后面都有-n,這個-n,不是聲母n,只表示鼻音。發(fā)音時擺好發(fā)“n”的準備,舌尖頂住上顎的前部,讓氣流從鼻孔出來。(教師用手勢演示。)因此,這樣的韻母叫前鼻韻母。領讀“前鼻韻母”2遍。

  (三)教前鼻韻母an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yuan。

  1、看插圖說話引出an:圖上畫著什么?(天安門)領讀2遍,讀準“安”的音。指名讀“天安門”。簡介天安門,天安門的“安”就是韻母an。

  2、教學an的'發(fā)音。

  (1)講解發(fā)音要領:把an和-n合在一起,先發(fā)a,口不宜張得太大,馬上用舌尖頂住上腭的前部,使氣流從鼻孔出來,要念成一個音。

  (2)教師范讀、領讀、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3)看看an是怎么寫的。先寫a,再寫n,團結友愛不分開。學生書空。

  3、an的四聲練習:ān(天安門)ǎn(俺家)àn(黑暗)

  4、教學整體認讀音節(jié)yuan,看圖,圖上畫著什么?

  5、教學發(fā)音,yuan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板書yuan。教師范讀、領讀。

  6、yuan的聲調(diào)標在a上,進行四聲練習:

  yuān(冤家)yuán(原因)yuǎn(遙遠)yuàn(庭院)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優(yōu)秀教案優(yōu)質(zhì)教案語文03-07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的教案04-05

有關語文教案范文 語文優(yōu)秀教案06-02

語文下冊的教案01-10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7-24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7-23

(精選)語文教案08-15

【精選】語文教案08-02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