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教案實用[10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1、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適當曬太陽對人身體健康有好處。
2、學會在太陽直射下保護自己不受紫外線傷害。
3、激發(fā)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2、活動準備:
1、受日照傷害的皮膚照片。
2、帽子、防曬霜、太陽鏡、遮陽傘等。
3、活動過程:
1、帶幼兒到陽光下面曬太陽,說一說太陽曬在身上的.感覺。
2、回到室內討論:“曬太陽對身體有什么好處?你見過什么人曬太陽?”
引導幼兒回憶老人、小朋友、病人都需要曬太陽,有的人還會在沙灘上進行日光浴(曬太陽能使人體力充沛,還能減少憂郁癥、骨質疏松的發(fā)病率,幫助人體合成維生素D,經常接受日光浴可以防止缺鈣,增強免疫系統(tǒng)功能。)
3、出示受日曬傷害的皮膚照片:“這么人的皮膚怎么了?”引導幼兒猜一猜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
4、向幼兒解釋在強烈的陽光下要注意防護,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對人體有傷害(紫外線照射皮膚時,可引起血管擴張,出現(xiàn)紅斑,過量照射可產生彌漫性紅斑,并形成小水泡和水腫,長期照射可使皮膚干燥、失去彈性和老化。紫外線照射眼睛時可引起角膜炎)。
5、請幼兒找出可遮陽的有效物品:帽子、防曬霜、太陽鏡、遮陽傘等,說說他們分別有什么用。
活動延伸
請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協(xié)助老師、媽媽曬衣、曬被,感受陽光有殺菌的作用。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通過圖片講解、角色表演等方式讓幼兒了解碰到陌生人拐騙時的一些應對方式。
2、 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活動準備:
1、 角色扮演的道具,墨鏡、帽子、圍巾等。糖果、飲料、玩具等小朋友喜歡的東西。
2、 音樂《我不上你的當》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今天周老師和小朋友們來玩一個角色扮演的游戲,小朋友想不想玩?
基本部分:
老師扮演陌生阿姨,請一位小朋友一起表演。阿姨假扮小朋友媽媽的同事來接小朋友,看看幼兒怎樣應對。表演完畢后讓其他小朋友說一說幼兒的應對方式好不好?并討論如果你碰到這樣的情況會怎么辦?
老師扮演陌生人,和一位小朋友進行表演?纯串斝∨笥延龅侥吧擞煤贸缘暮猛娴臇|西誘騙時會怎樣應對。表演完后讓其他小朋友評價幼兒的.處理方式并說出自己碰到這種事情時會怎樣應對。
出示圖片,讓幼兒說一說如果碰到圖中的情況自己該怎么辦?怎樣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
教師總結:在生活中小朋友可能會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危險,平時一定要聽爸爸媽媽和老師的話,不自己亂跑到大人看不到的地方玩;碰到到陌生人和你套近乎說話時不要理他,要快跑開,陌生人給的任何東西都不要接受,如果陌生人把小朋友抱起來時要大聲呼救;在公共場所和大人走散時要找工作人員幫忙,或找警察幫忙,不能向陌生人求助;要知道自己是哪里人,是哪個省、市、鎮(zhèn)、村等,要記住家里人的電話號碼,知道報警電話是110;不能在外人面前炫耀自己家里人的財富和地位。
結束部分:
放歌曲,《我不上你的當》,活動結束。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激發(fā)幼兒喜歡聽、愿意講的愿望。
2、能聯(lián)系生活經驗大膽想象,樂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準備:
小老鼠皮皮,半個蛋殼實物,圖片五張。
教學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半個蛋殼,并運用生活經驗大膽想象。
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蛋殼)對,是半個蛋殼。這半個蛋殼象什么呀?(能力弱的幼兒可能會模仿別人的'想法,教師適當啟發(fā)幼兒拓展思路。對于能力強的幼兒,可以引導他們說出這樣想的原因)。
二、感受故事。
1、小老鼠皮皮它要去旅行,它來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出示圖一)它會把蛋殼當成什么了?(幼兒回答)
小老鼠皮皮到底把半個蛋殼當成什么?(出示圖二)提問:
2、小老鼠皮皮把蛋殼頂在頭上當成什么?師:皮皮把蛋殼頂在頭上,哈哈,可以拿來當?shù)皻っ弊印W咧咧,前面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沒有橋沒有船,皮皮會想什么辦法呢?皮皮會把蛋殼當成什么呢?(出示圖三)
3、小老鼠聰明,它一下子就想到頭上的蛋殼,拿下來放到河里,蛋殼輕飄飄,一艘小船開動了!小船劃呀劃,一會劃到河對岸。前面有座小山坡,小老鼠皮皮爬呀,爬呀,上山好累啊?下山怎么辦?它會把蛋殼當成什么呢?(提示:要是有輛小車多好呀?出示圖四)
4、皮皮坐上蛋殼車,劃下高山坡,皮皮心里真快活。皮皮回到家?它會把蛋殼當成什么?(出示圖五)你們看蛋殼怎么了?為什么會碎的?(幼兒回答)
三、完整欣賞故事。
1、師完整講故事。
提問:皮皮聰明嗎?它把半個蛋殼當成什么?為什么要把它當成小車呢?
皮皮把蛋殼拿下 當椅子坐,不小心跌了一跤,蛋殼怎么樣了?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講述這個故事。
2、共同看圖講述故事。
四、延伸部分:這個故事好聽嗎?請小朋友將《半個蛋殼》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小班社會:小貓愛清潔
活動目標:使幼兒知道應及時排泄;排泄應在適當?shù)牡胤?初步懂得要講衛(wèi)生,愛清潔。
活動準備:認識衛(wèi)生間的有關標志和圖片;自編故事“愛清潔的小貓”;搜集或自編事例:關于幼兒貪玩尿濕了褲子。
活動過程:
1、教師用某位小朋友由于玩得高興,忘了及時去方便而尿濕褲子的事例,讓幼兒知道,需要大小便時,應及時去方便,然后再去做游戲。
2、請幼兒說一說尿濕褲子后的感受,如:不舒服、身體難受等,使幼兒了冬天尿濕褲子還會著涼。
3、帶領幼兒認識本班的衛(wèi)生室(廁所),向幼兒介紹大小便應去的地方,并告訴幼兒,只要需要,隨時可以去大小便。
4、講述自編故事“愛清潔的小貓”,讓幼兒了解小貓方便的時候也有固定的地方,并用土等將排泄物掩埋好,進一步加深幼兒對排泄衛(wèi)生的認識。
活動建議:
1、在3~4歲幼兒的游戲中,教師應注意提醒他們大小便,幫助他們逐步養(yǎng)成講衛(wèi)生、愛清潔的習慣。
2、教師可以安排適當?shù)腵活動,教育幼兒不嘲笑尿濕褲子的小伙伴。如發(fā)現(xiàn)有尿濕褲子的幼兒,應及時向老師報告。
3、請家長協(xié)助,為幼兒提供穿脫方便的衣褲,以便幼兒自我照料。
教學反思:
從這堂課,我們也看出一堂教學活動是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性,不放任自流,還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順其自然。不管哪種占主導,都應該處理好教的方式,讓孩子們感覺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場游戲活動。教無定法,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式,都必須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發(fā)揮作用。教學方式實質上是一種刺激手段。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在高 25cm ,寬 15cm 的平衡木上走。
2.通過有趣的情境,感受體育游戲的快樂。
3.逐步養(yǎng)成勇敢、不怕困難的`品質。
活動準備:
平衡木,大積木若干,洋娃娃一個,小熊頭飾一個。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1)出示洋娃娃,告訴幼兒"洋娃娃有許多好朋友,都是可愛的小熊,你們想不想來做她的小熊朋友?"(2)放音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老師拿著洋娃娃,幼兒隨著音樂,圍在老師身邊自由地跳一跳。
2.游戲活動-小熊過橋。
。1)介紹游戲內容:這里有一座小橋,河對岸住著洋娃娃,小熊想到洋娃娃家去玩,就必須從橋上走過去,你們瞧,小熊是怎樣過橋的教師戴上頭飾邊念兒歌,邊走過平衡木。教師對小朋友說:你們敢過這個小橋嗎?我們來試一試吧。
。2)幼兒排隊一個跟著一個過平衡木,教師站在一旁觀察。
。3)討論:你是怎么走的?小結:兩臂側平舉,眼睛看前面。
。4)幼兒再走一次平衡木,老師站在一旁重點幫助個別較膽小的幼兒。
(5)幼兒多次練習走平衡木過小橋。
3.放松活動。
(1) 教師帶領幼兒在河對岸,與洋娃娃一起手拉手,跳一跳圓圈舞。
評價:表揚大膽走過小橋、身體不搖晃的幼兒。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學習用恰當?shù)脑~匯描述物體的顏色、形狀等。
2、能大膽地用語言表述自己的觀察、猜測與想象, 感受幽默有趣的情節(jié)。樂意和老師一起分享故事。
準備:
繪本書《好餓的小蛇》;課件;其他食物圖片(西瓜、)
過程:
一、導入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我們一起來看故事。
二、看課件,講故事
1、封面上有誰?小蛇餓了,它會找什么吃呢?
究竟小蛇會發(fā)生一件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2、出示蘋果,小蛇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誰能用好聽的.話說說是怎樣的蘋果?小蛇會怎么吃呢
3、吃下蘋果的小蛇的圖片,蘋果到哪兒去了呢?誰來指一指
4、翻開香蕉圖片,小蛇又要去吃東西了,發(fā)現(xiàn)了什么?它會怎么吃?
5、翻開吃下香蕉的小蛇圖片,香蕉到哪兒去了?像什么?
6、師:小蛇還要去找吃的呢!這次小蛇吃了什么?
7、出示三角形的飯團,原來小蛇吃了一個三角形的飯團。真是一條貪吃的小蛇
8、原來吃了一串紫色的葡萄。
9、出示菠蘿圖片。
10、出示一棵蘋果樹,小蛇會怎么去吃呢?
11、翻開吃了大樹的小蛇圖片,小蛇到哪兒去了?
三.完整講述故事
這個好聽的故事就藏在這本圖畫書里,你知道這個故事叫什么名字嗎?
完整看圖書講故事。老師講,幼兒大膽表演
四.游戲:
小朋友,你肚子餓的時候你會找什么好吃的呢?我們也來學學小蛇,出去找東西吃吧!
老師帶領幼兒學小蛇扭啊扭的去找吃的東西,學小蛇“啊嗚”吃掉,說說自己的肚子變成了什么?
幼兒園小班繪本故事教案2:《小藍和小黃》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聽聽、講講中理解故事,感受朋友間、親人間的愛意。
2、積極參與閱讀活動,并能在活動中大膽地想象和表述。
3、學習一頁一頁輕輕翻閱圖書,產生對閱讀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大繪本《小藍和小黃》;
2、繪本《小藍和小黃》準備幼兒人手1本。
活動過程:
一、引出繪本故事的主人公
通過撕紙出現(xiàn)“小藍”和“小黃”,引導幼兒用語言問候兩位新朋友。
二、翻開大繪本《小藍和小黃》,逐頁講述
內頁一:介紹小藍家
、儆變河^察畫面并提問:我們一起去小藍家參觀一下,看,家里有誰?
、谝龑в變捍竽懴胂螅簽槭裁从X得它是爸爸(媽媽)?
、坌〗Y:小藍的家里有爸爸有媽媽還有小藍,真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內頁二:介紹小黃家
、儆變河^察畫面:小黃就住在街對面,來看看,小黃的家里有幾個人?都有誰?
、谝龑в變捍竽懴胂笕宋镄蜗。
3、內頁三:介紹小藍和它的朋友
、儆變河^察畫面:小藍有許多好朋友,你們認識嗎?它們都是誰?
②引導幼兒逐一說說顏色朋友的名字。
4、內頁四:小藍還有一個最要好的朋友,它是小黃。
5、內頁五:小藍和朋友的游戲——捉迷藏
①幼兒觀察圖片并引導其大膽想象:小藍和它的朋友經常在一起玩游戲,看看它們在干什么?
、谟變簠⑴c捉迷藏游戲,能運用游戲語言“XX——XX——快出來!
6、內頁六:小藍和朋友的.游戲——拉圈圈
、儆變河^察圖片并引導其大膽想象:小藍和小黃又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谟變簠⑴c吹泡泡游戲,感受朋友游戲的愉悅。
7、內頁七:幼兒觀察圖片并說說小藍和小黃在干什么?(排排隊)
三、繪本閱讀
幼兒圍繞桌子坐下,老師發(fā)給幼兒人手一本《小藍和小黃》。
觀察封面,并跟隨老師的故事講述逐頁閱讀。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正確說出小動物名稱,準確發(fā)出“咕、汪、喵、呷、嘰、蹦”等音,能協(xié)調模仿小動物動作。
2.提高參與集體游戲積極性,做到在集體面前說話響亮。
3.學會傾聽教師講解游戲要求和規(guī)則,掌握游戲方法,遵守規(guī)則。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5.遵守游戲規(guī)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背景圖(畫有草地、藍天、白天)
2.教具:小雞、小鴨、小花貓、小黃狗、小白兔、小鴿子。
3.汽車方向盤1個。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出示背景圖,教師:“今天,有很多小動物要到我們班作客,看看誰來了?”
2.教師一一出示小動物教具
、傩▲澴樱哼@是誰呀?小鴿子的本領可大了,能飛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送信還能飛回來,不會迷失方向,小鴿子怎樣叫?(咕咕咕)
②小鴨:身上的毛是什么顏色?它的嘴巴長的什么樣子?(扁扁的);它有什么本領?(游泳);小鴨怎樣叫?(呷呷呷)
、坌‰u:小雞的嘴巴和小鴨的嘴巴長的不一樣,小鴨的嘴巴長的扁扁的,小雞的嘴巴是什么樣的?(尖尖的');它會怎樣叫?(嘰嘰嘰)
④小花貓:它有什么本領?(捉老鼠);它是怎樣叫的?(喵喵喵)
、菪↑S狗:它喜歡吃什么?(肉骨頭);它會怎樣叫?(汪汪汪)
、扌“淄茫核亩洌ㄩL長的);眼睛(紅紅的);它們怎樣走路?(蹦蹦跳)
那么多小動物到我們班來作客,我們小朋友非常高興、特別開心。
3.教幼兒學習兒歌《可愛的小動物》,知道小動物的名字、叫聲和動作。
、 教師示范兒歌,并配合動作,讓幼兒仔細聽和看。
、 幼兒學習兒歌,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4.游戲兒歌《可愛的小動物》
④ 老師說小動物的名字,小朋友模仿小動物的叫聲,并做動作。待幼兒熟悉玩法后,適當加速,要求幼兒一定要老師說完后才能說和做。
、 引導幼兒游戲,請個別幼兒上臺做小老師說小動物的名字,小朋友模仿小動物的叫聲做動作,要求做小老師的小朋友說話聲要響亮,吐字要清晰。
、 改變游戲玩,老師模仿小動物的叫聲,小朋友說小動物名字,并做動作。
附游戲兒歌:
可愛的小動物
小鴿子咕咕咕,
小鴨子呷呷呷,
小雞嘰嘰嘰,
小花貓喵喵喵,
小黃狗汪汪汪,
小白兔蹦蹦跳。
5.游戲《動物汽車》
老師放“開汽車”音樂
、倮蠋熥鰟游锲囁緳C,脖子上掛動物汽車掛件,手握汽車方向盤。
司機說:“嗨!嗨!動物汽車就要開”。
小動物問:“誰來做?”
司機一人,被選中者必須說,如:“我是小羊咩咩叫,坐上汽車快快跑,笛笛……”,小羊還必須做小羊的動作走到司機身后,用雙手拉著司機的衣服,在活動室開一圈后,游戲繼續(xù)進行。
、诳烧1-2名幼兒做動物汽車司機,手握方向盤,帶領幼兒開展“動物汽車”的游戲活動,游戲活動中,教師提醒幼兒,汽車的速度不要過快,兩輛汽車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防止發(fā)生碰撞。
③老師和全班幼兒開著動物汽車出教師,教師提醒幼兒要一個接著一個不擁擠,有秩序地開動物汽車。
活動反思:
我選擇的是聽說游戲活動《可愛的小動物》,這節(jié)課富有形象性、趣味性和啟發(fā)性。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有一定的語言基礎和知識經驗,而小班幼兒已經能說一些簡單的句子,并已掌握了大量的象聲詞:喵喵喵、呷呷呷、嘰嘰嘰等,并對小動物有一定的認識,因此本內容在小班教學是符合幼兒認知特點的。我在上課的時候,幼兒的想象力是很豐富的,也許小鴿子在生活當中與小朋友接觸的比較少,對于小鴿子的叫聲孩子們總是會說成“唔”,可能是孩子的“g”和“w” 的音混淆了,這節(jié)課下來,讓我感到滿意的是通過最后《開汽車》游戲環(huán)節(jié),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伴隨著《開汽車》的音樂,幼兒都想來做我的小汽車,我記得在選擇幼兒坐小汽車時,首先我是引導他們,學會說句式“我是小鴨嘎嘎嘎,坐上汽車快快跑。”然后我開始與幼兒進行游戲,我發(fā)現(xiàn)了平時的積累還是比較重要的,還要時刻幫助幼兒拓展一些知識,豐富幼兒的知識面。
我在活動結束之后,感到很熱,因為開汽車是要圍著教室跑一圈的,孩子們參加的機會沒有很多,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參與了,所以有的寶寶感到有些的失落,沒有來坐到小汽車,于是我突然想到讓所有的寶寶最后都來坐我的小汽車,然后一起開回來,果然,這個環(huán)節(jié)滿足了一些沒有游戲到的寶寶的需求,他們高興的笛笛開小汽車。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會觀察自己的家人的一些特點,如臉型、發(fā)型、穿著等。
2、嘗試畫一畫自己的父母、家人的一些特征,提高作畫能力。
3、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4、在想象創(chuàng)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一張全家福照片、蠟筆。
活動過程:
一、欣賞照片,學會觀察
1、教師出示幼兒帶來的全家福照片,讓幼兒自己觀察一下自己的爸爸、媽媽,說一說自己的爸爸媽媽有哪些地方是你喜歡的。如發(fā)型、臉型、穿著等方面。
2、說一說覺得自己長得像誰?為什么?
3、告訴大家你自己的一些特征,如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長長的頭發(fā)……
二、出示范畫,幼兒嘗試作畫
1、教師出示范畫,讓幼兒自己觀察老師畫的畫怎么樣啊?
老.師!這是老師的全家福。老師的爸爸是怎么樣的?媽媽是怎么樣的?老師是怎么樣的?
2、你們想不想畫一畫自己的全家福呢?
3、幼兒嘗試畫一畫自己的全家福。畫自己的爸爸、自己的媽媽還有自己,一共三個人。在作畫時可以加一些動作,如媽媽的手是搭在自己的肩膀上的等等。
4、根據自己家庭的不同特征,畫一畫不同的全家福。
三、涂色、展評
1、把畫好的.全家福進行涂色,根據不同的人物涂上不同的顏色。盡量涂得好看些。
2、把畫好的畫進行展評,比一比誰畫的畫最漂亮,把它展示出來。
教學反思:
每個人都有一個家,每個人都對自己的家有深深的感情,“我愛我家”這主題活動的開展更有剛煩的意義。爸爸媽媽是家庭教育中永恒的話題,幼兒對此永遠有話可說,有話想說。通過這樣的情感體驗活動,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幼兒關愛他人的意識。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活動分析:
滑梯是幼兒喜聞樂見又經常接觸到的玩具,戶外活動時,滑滑梯是孩子們的最愛。每次一問孩子們出去玩什么?都是爭先恐后的說:“滑滑梯”。但是由于小班的幼兒年齡小,四肢運動不協(xié)調,在玩的過程中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比較弱,不能很好地把握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對一些可能會造成傷害的的事件缺乏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也就使得“滑滑梯”存在著一定的危險,容易導致意外事故的發(fā)生。因此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本次活動《滑滑梯真快樂》。通過直觀的課件以及討論之后的`現(xiàn)場體驗,輕松學習,自然習得,讓幼兒懂得滑滑梯的正確方法,同時增進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規(guī)則意識。
活動目標:
1. 知道玩滑梯的正確方法,懂得在玩中要保護自己。
2. 有初步的安全意識,感受和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活動重點:知道玩滑梯的正確方法,懂得在玩中要保護自己。
活動難點:有初步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 幼兒已有玩滑梯的相關經驗。
2. 玩滑梯視頻。
3. 歌曲《滑滑梯》flash。
活動過程:
一、談話討論,梳理經驗。
教師和幼兒自由討論,幫助幼兒梳理生活中的零散經驗。
“寶寶們到戶外活動的時候,你最喜歡做什么?”(蕩秋千、玩滑梯……)“你是怎樣玩滑梯的?”
二、掌握方法,鞏固經驗。
通過觀看錄像,了解玩滑梯時會遇到的危險,掌握玩滑梯的正確方法,鞏固經驗。
1. 幼兒討論:怎樣才能安全玩滑梯。
。1)“誰來告訴大家,怎樣玩滑梯才安全呢?”“你覺得哪種方法又好玩又安全?”
教師小結:玩滑梯時,先要用手扶著滑梯兩邊的扶手 ,從臺階爬上去,坐好后再往下滑。人多時要排好隊,一個跟著一個不推不擠;聛硪院笠s緊離開滑梯,排到隊伍的后面去。
。2)“有哪些方法是不正確的?做了不正確的動作,可能會發(fā)生哪些危險?”
。3)“玩滑梯時要怎樣保護自己呢?”
教師小結:玩滑梯時要做到不爭不搶、不推不擠,看到別人做危險動作要告訴老師,萬一不小心受傷了也要及時告訴老師。
2. 觀看歌曲《滑滑梯》flash,并學唱歌曲。
“有一首歌曲就是關于滑滑梯的,我們一起來學學吧!
三、實踐體驗,提升經驗。
“剛才我們唱了歌曲,你會不會像歌里唱的那樣滑滑梯呢?”教師帶領幼兒到戶外玩滑滑梯,注意及時糾正幼兒不正確的動作,鼓勵幼兒用正確的方法玩滑梯。讓幼兒在實踐玩耍中體驗正確玩滑梯的方法,理解自我保護的重要性,體驗玩滑梯的快樂。
教師小結:
今天我們跟巧虎一起學了怎樣滑滑梯才是正確的,還學了關于滑滑梯的歌曲,說說看你們剛才是怎么玩滑梯的。(孩子自由發(fā)言)我們今后玩滑滑梯的時候一定要一個一個排著隊用正確的方法玩,注意安全。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0
活動一:撿落葉、玩落葉(略)
活動二:樹葉分類
活動目標:
1、能用自己的方法給樹葉分類。
2、能大膽地進行實踐活動,并能積極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樹葉數(shù)份。
2、每人兩個簍子。
3、集體記錄表一張。
活動過程:
一、出示樹葉,引導幼兒觀察
1、這是什么?
2、這兩片樹葉什么地方一樣,什么地方不一樣?
二、提出分類要求,幼兒進行分類
要求:1、想一想怎么分?
2、分好的樹葉放在簍子里。
三、展示、猜測、介紹活動
1、教師幫助幼兒向同伴展示自己的分類方法,請大家
猜測可能的分類標準,并用語言表達出自己的猜測。
2、教師對幼兒的分類方法進行記錄。
四、師生共同總結、統(tǒng)計分類的方法。
五、按自己感興趣的分類方法再進行嘗試分類。
活動三:葉子里的水
活動目標:
1、區(qū)別枯葉和綠葉,發(fā)現(xiàn)綠葉中有水。
2、初步嘗試用簡單線條或圓圈記錄的方法。
3、培養(yǎng)幼兒觀察、比較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枯葉、綠葉數(shù)份
2、積木、白紙等操作材料。
3、記錄表、記錄筆等。
活動過程:
一、提出問題:
1、這是什么?
2、他們有什么不一樣?(
學習
詞:枯葉、綠葉)
3、猜一猜,葉子里面有什么?有沒有水?
。1)、介紹記錄表,教師交待如何記錄。
。2)、幼兒把自己的猜測記錄下來。
二、幼兒進行實驗,探索綠葉里的水。
1、教師介紹操作材料及操作方法。
2、幼兒實驗操作并進行記錄
三、幼兒交流:
1、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為什么綠葉里有水,枯葉里沒有水?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幼兒園教案12-09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07-09
幼兒園小班教案05-11
幼兒園小班的教案02-19
幼兒園小班經典的教案01-28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22
幼兒園小班教案06-08
幼兒園小班教案01-17
小班幼兒園教案03-01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