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_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_波多野结衣国产一区二区三区_农村妇女色又黄一级真人片卡

科學教案

時間:2023-07-21 07:17:51 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科學教案【合集8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科學教案【合集8篇】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知道蟲兒最喜歡在草地玩,從而產(chǎn)生愛護草地的情感

  學習愛護蟲子和草地的方法

  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怎樣愛護蟲子和草地

  難點:理解不良行為對蟲子和草地的危害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帶幼兒到草地玩耍,獲得有關(guān)草地的感性經(jīng)驗

  物質(zhì)準備:分別貼著紅、黃、綠標志的透明瓶子三個,指偶6個(歡笑的、哭喪的蚯蚓、螞蟻、西瓜蟲各一)

  活動過程

  一、探索:蟲兒最喜歡在草地玩

  1.組織幼兒討論:小蟲子最喜歡在哪里玩?

  2.實地觀察:在哪里玩的小蟲子最多。 (帶領(lǐng)幼兒依次在走廊、塑膠地、草地上找小蟲子。)

  3.師生一起圍坐在草地上分享自己的`觀察結(jié)果,得出結(jié)論:蟲子最喜歡在草地玩。

  二、探索:蟲子希望我們愛護草地

  1.指偶表演

  “嗚——嗚——嗚——,是誰在哭呀?原來是小蚯蚓、小螞蟻、西瓜蟲!

 、俪鍪局概夹◎球尽R龑в變簡栃◎球荆盒◎球,你為什么哭啊?

  教師以小蚯蚓的口吻說: “我們喜歡在草叢里玩,可是有些小朋友喜歡拔草,草拔光了,火辣辣的太陽照下來,把我的朋友曬死了。我好傷心啊。我怕我也會被太陽曬干的。嗚——嗚——嗚——!

  ②出示指偶小螞蟻。引導幼兒問小螞蟻:小螞蟻,你為什么哭啊?

  教師用小螞蟻的口吻說:“我喜歡在草地上玩,有些小朋友把垃圾扔在草地上,擋住了我回家的路,我迷路了,天黑啦,我一個人孤孤單單在外面過夜,好難過啊!”

 、鄢鍪局概嘉鞴舷x,問西瓜蟲為什么哭。

  教師用西瓜蟲的口吻說: “嗚——嗚——,我很喜歡在草地里玩,可是有些小朋友在草地上亂蹦亂跳,萬一重重地跳到我身上,我就會被踩扁、沒命的,我好害怕啊!”

  2.組織幼兒討論:怎么樣才能使小動物不傷心呢?

  讓幼兒告訴小動物: “小蚯蚓,我以后不拔草啦。” “小螞蟻,我以后不把垃圾扔在草地上,我要放到垃圾筒里!薄拔鞴舷x,我以后不在草地上亂蹦亂跳,我輕輕走!

  3.出示歡笑的指偶“蚯蚓、螞蟻、西瓜蟲”:謝謝你們。

  4.提問:你們自己做到了,如果看見其他人沒有做到怎么辦?

  [page_break]

  活動結(jié)束:

  跟草地說“再見”,跟小蟲子說“再見”。

科學教案 篇2

  【設(shè)計意圖】

  在一次美術(shù)活動時,有一個小朋友發(fā)現(xiàn),一張紅色的紙掉進水里,水就變成紅色的了,小朋友們對這個現(xiàn)象很感興趣,于是我抓住這個教育契機,注意創(chuàng)造操作環(huán)境,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幼兒自己去探索,發(fā)現(xiàn)物品在水中是否褪色,從而萌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能比較主動的參與觀察和操作活動,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有的東西在水中有褪色的現(xiàn)象。

  2、樂意用語言表達觀察到的現(xiàn)象。

  3、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收集生活中的紅色物體,如紅色雪花片,紅色皺紋紙,紅色蠟光紙,紅布,紅毛線。

  2、一杯清水,二個罐子,每人四個透明盛水的杯子,水杯上分別帖有紅色物體的標記。

  3、記錄單一手一份,印章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1、變魔術(shù)引出活動,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出示一杯清水和兩個罐子,師:今天老師來給大家表演一個水的魔術(shù),你們想不想看?師:這有一杯水和兩個空的罐子,你們看看兩個罐子是不是一樣的?現(xiàn)在老師把杯子里的水同時倒進兩個罐子,等會兒再倒出來,你們看看會發(fā)現(xiàn)什么?(老師操作分別將兩個罐子里的水倒回到杯子里。結(jié)果一個罐子里的水還是清水,面另一個罐子里的水變成了紅色的)

  2、尋找原因

  師:咦!這杯水怎么會變成紅色的呢?(幼兒猜測)

  師:讓我來告訴你們這個秘密吧,請你們閉上眼睛大聲數(shù)一、二、三(當幼兒數(shù)到三的同時把罐子的蓋子打開,讓幼兒發(fā)現(xiàn)原來里面有一張皺紋紙)

  師:有的小朋友說,是紙身上的顏色跑到水里了,是不是真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3、教師示范小實驗:觀察皺紋紙浸在水里會褪色

  師:看清楚這張是什么顏色的?現(xiàn)在老師把它放在水里,仔細看,紙有什么變化?師生一邊觀察一邊發(fā)現(xiàn),紙的顏色變掉了,變深了還是變淡了?

  師小結(jié):東西放在水里顏色會變淡,這就叫褪色。

  師:那么褪掉的顏色跑到哪里去了,水有什么變化?

  4、幼兒實驗

  (1)認識材料

  剛才我們知道皺紋紙浸在水里容易褪色外,老師這里還準備了幾樣紅色的東西,看看是什么?我們也來自己動手做實驗把它們放在水里看看會不會褪色?

  (2)介紹操作方法

  每人準備了四個裝有水的杯了,每只杯子上都貼有每樣東西的標記,就是告訴你應(yīng)該把哪樣東西放進去。

 。3)出示記錄單,

  講述記錄方法這是一張記錄單,記錄單上也貼著四樣東西的標記,等一會兒實驗后你發(fā)現(xiàn)哪樣東西會褪色,就用印章在這個東西的標記下面印個印。

 。4)幼兒實驗

  每個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把四樣東西分別放進相應(yīng)的杯子,觀察該物體是否有褪色的現(xiàn)象。

 。5)幼兒記錄實驗結(jié)果。

  教師幫助幼兒一起在實驗記錄單上記錄實驗結(jié)果。

  (6)幼兒講述實驗過程。

  我們一起來看看實驗結(jié)果,這些材料放在水里都褪色了嗎?哪些材料容易褪色,哪些材料不容易褪色?

 。7)小結(jié)

  并不是所有的東西放在水里都會褪色,有的容易,有的不容易。

  是不是各種各樣的.紙都會褪色呢?讓我們在活動時間再來做實驗,是不是各種布料都會褪色呢?那就要我們小朋友在媽媽洗衣服時仔細看一看,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我們。

  【活動反思】

  幼兒對這次科學活動很感興趣,積極的探索什么東西會使水變成紅色但是,由于引導不夠,幼兒對褪色這個概念沒有認識。。對于記錄單的使用,有些幼兒還沒有掌握。記錄單的作用也沒有完全的體現(xiàn)出來。給幼兒的操作時間也短了一點。

  上一篇:小班科學活動:紅紅的小東西

  下一篇:小班科學活動:愛吃蘿卜的小兔

  【相關(guān)推薦】

  小班科學活動:餅干變魔術(shù)

  小班活動:有魔力的顏色寶寶

  科學活動:吹泡泡(小班)

  小班科學活動:小手摸到了什么

  科學:按形狀分類(小班)

  小班科學活動——水果切切切

  小班數(shù)學教案(上學期):小貓釣魚

  小班科學活動——瓶子和蓋子

  小班科學活動:我的蔬菜寶寶

  糖怎么不見了(小班科學)

科學教案 篇3

  思索:

  不必膠水、膠布等粘合的東西,報紙就能貼在墻上掉不下來。你曉得這是為什么嗎?

  準備:

  1支鉛筆;1張報紙。

  步驟:

  1、開展報紙,把報紙平鋪在墻上。

  2、用鉛筆的側(cè)面敏捷地在報紙上摩擦幾下后,報紙就像粘在墻上一樣掉不下來了。

  3、掀起報紙的一角,而后松手,被掀起的.角會被墻壁吸回去。

  4、把報紙漸漸地從墻上揭下來,留意聆聽靜電的聲響。

  解釋:

  1、摩擦鉛筆,使報紙帶電。

  2、帶電的報紙被吸到了墻。

  3、當屋子里的空氣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假如你把報紙從墻上揭下來,就會聽到靜電的劈啪聲。

  提問:請試一試,還有什么物品能不必粘和劑,而用靜電粘在墻上。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觀察糖在水中溶解的過程以及所發(fā)生的變化,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對溶解的現(xiàn)象產(chǎn)生好奇,能主動思考"糖怎么不見了"的問題。

  3.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糖、透明杯。

  活動重點、難點:

  理解溶解現(xiàn)象。

  審美元素:

  幼兒通過實踐操作,了解糖在水中溶解的過程以及所發(fā)生的變化,激發(fā)幼兒對溶解這一科學現(xiàn)象的興趣。同時也培養(yǎng)幼兒耐心、細致的探究品質(zhì)。

  活動過程:

  1.出示糖讓幼兒觀察,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桌上有什么?糖是什么樣子的?(白色的,小顆粒狀)如果把糖放在水里會怎么樣?

  幼兒觀察、猜想。

  2.請幼兒觀察溶解的過程。

  師:現(xiàn)在我們把糖放入水中來看看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師:你們看到的.糖放到水里怎么不見了?它真的沒有了嗎?猜一猜,它到哪里去了?水變成什么樣子?嘗嘗看。引導幼兒討論溶解現(xiàn)象。

  師小結(jié):糖放入水里后就慢慢融化,溶解在水里,水會變得有些混濁,喝到嘴里甜甜的。

  3.引導幼兒聯(lián)系其他溶解現(xiàn)象,拓展幼兒經(jīng)驗。

  師:你還知道有什么東西像糖一樣,在水里會"化掉"呢?(鹽、飲料果粒)

  4.教師總結(jié)。

  今天小朋友又學到新本領(lǐng)了,知道了糖會溶化在水里,水會變甜,回到家里我們還可以用鹽、飲料顆粒繼續(xù)做實驗好嗎?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對引導幼兒好奇心、獨立思考、表達等習慣是非常有益的。但在教學組織形式上還有待改進,本次活動可以進行分組教學,以此來增強幼兒的競爭意識。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玩水的活動中初步感知水的特性——會流動、是透明的,享受玩水的樂趣。

  2、讓幼兒知道水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教育幼兒知道節(jié)約用水。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水盆、大小不一的瓶子、破塑料袋、漏斗、籃子、毛巾、磁帶、錄音機等。

  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玩水,感知水會流。

 、、教師提供各種嬉水玩具,幼兒自選喜歡的材料,自由嬉水。

 、凇⒔處熝惨晢l(fā),鼓勵幼兒創(chuàng)造多種玩水的方法,并講述出來,引導幼兒觀察水會流。

 、邸⒄垈別幼兒演示自己的玩水方法,進一步感知水會流。

 、堋⑿〗Y(jié):水是會流動的。

  2、火眼金睛捉小魚,了解水是透明的。

 、、請幼兒按教師的指令在水里捉魚,比比誰捉得又快又準。

 、、請冠軍幼兒講講自己是怎樣捉魚的`,為什么能看得那么準。

 、邸⑿〗Y(jié):水是透明的。

  3、談話:水的作用大。

  啟發(fā)幼兒說出生活中那些時候需要水,知道水的作用大,并教育幼兒懂得節(jié)約用水。

  4、送水小精靈

  請幼兒給需要水的小動物、小植物送水、澆水,體驗水的用處大。

  活動延伸:

  1、在區(qū)角活動中投放玩水材料,啟發(fā)幼兒進一步探索水的特征。

  2、鼓勵幼兒創(chuàng)造更多更新的玩水方法,做有關(guān)水的實驗。

科學教案 篇6

  板書設(shè)計:

  為什么一年有四季

  地球公轉(zhuǎn) 地軸傾斜

  教學后記:

  8、極晝和極夜的解釋

  教學目標:

  1、知道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與地球公轉(zhuǎn)、自轉(zhuǎn)和地軸傾斜有關(guān)。

  2、知道地軸傾斜的角度大小和極晝極夜發(fā)生的范圍大小有關(guān)。

  3、能用模擬實驗、模型、示意圖等方法來解釋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

  4、在小組合作探究過程中能認真聽取其他同學的意見。

  教學重點: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與地球公轉(zhuǎn)、自轉(zhuǎn)和地軸傾斜有關(guān)。

  教學難點:地軸傾斜的角度大小和極晝極夜發(fā)生的范圍大小有關(guān)。

  教學準備:地球儀,光源,極晝極夜現(xiàn)象的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學習:

  1、談話:地球的南極和北極,會出現(xiàn)很多令人奇怪的'現(xiàn)象,比如:北半球到了夏季,太陽就會掛在天空幾個月而不落下,北極中心地帶的白天甚至可以長達半年之久;而到了冬季,就會連續(xù)幾個月不見太陽,北極中心地帶的黑夜甚至可以長達半年之久。我們把這樣的現(xiàn)象叫做極晝和極夜。

  2、問題:我們已經(jīng)知道,晝夜交替是地球自轉(zhuǎn)形成的,晝夜交替就是一天,可是極地的白天和黑夜竟然長達半年!我們能用所學的知識解釋這一現(xiàn)象嗎?

  二、探究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

  1、談話:晝夜現(xiàn)象是地球自轉(zhuǎn)形成的,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夜可能與地球的運動有關(guān)。還記得地球是怎樣運動的嗎?

  2、解釋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

 。1)思考:利用手電筒、地球儀、示意圖等材料,我們怎樣能解釋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

  (2)學生分組實驗。

  (3)全班交流。

 。4)小結(jié)。

  三、研討地軸傾斜的角度和極晝極夜范圍的關(guān)系:

  1、討論:我們知道地軸傾斜的角度是23度,如果傾斜角度加大,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對地球有什么影響?

  2、交流。

  四、總結(jié)延伸:

  1、交流并記錄:

 。1)在本單元中,我們研究了地球的運動,地球的運動主要有哪兩種形式?

 。2)地球自轉(zhuǎn)的方向怎樣?周期多長?自轉(zhuǎn)有什么特點?地球公轉(zhuǎn)的方向怎樣?周期多長?公轉(zhuǎn)有什么特點?

  (3)有什么證據(jù)表面地球在自轉(zhuǎn)?有什么證據(jù)表面地球在公轉(zhuǎn)?

  (4)地球的運動出生了哪些自然現(xiàn)象?

  2、延伸拓展:

  我們還想知道地球運動的哪些問題?

  板書設(shè)計:

  極晝和極夜的解釋

  地球自轉(zhuǎn) 公轉(zhuǎn) 地軸傾斜

  2、人類認識地球及其運動的歷史

  傅科擺——地球自轉(zhuǎn)

  三、認識相對運動:

  5、北極星“不動”的秘密

  6、地球在公轉(zhuǎn)嗎

  7、為什么一年有四季

科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在觀察的基礎(chǔ)上進行合理的假設(shè)的過程;經(jīng)歷利用測量、實驗等方式尋找證據(jù)驗證推測的過程。

  2、認識幾種常見的植物散播種子的方式;認識各種植物的種子和果實在外部形態(tài)上是不同的,都有其獨特的傳播方式;認識種子和果實的結(jié)構(gòu)與種子傳播方式之間的聯(lián)系;激發(fā)探究植物種子和果實的興趣。

  3、在觀察活動中,獲得關(guān)于植物的多樣性、植物與動物、植物與人類等知識的直接認識。

  教學重點:觀察種子傳播的方式。 教學難點:測量栗子跳動與滾動的距離。

  教學準備

  1、選擇一些常見的植物果實和種子:油菜、栗子、蒲公英、蒼耳等。

  2、在校園里尋找一塊適于測量栗子跳動與滾動的草地或泥地,落差也盡量選擇與栗子樹接近。(可以根據(jù)自己學校的植物進行代替栗子樹。)

  3、蒲公英飛行距離的測量記錄紙(表格由學生自己設(shè)計)。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一株油菜大約能產(chǎn)生多少粒種子?

  2、模擬實驗:用紙剪一棵植物的模型,頂端放上油菜種子,下鋪一塊厚的絨布,讓種子散落在附近。

  二、探究過程

  1、觀察油菜散播種子的方式 討論:種子成熟后,都掉落在植物近旁,會產(chǎn)生怎樣的情況? 觀察油菜的果實。 請你推測一下:你覺得油菜的種子是怎樣散播到遠處的? 你有什么方法來驗證你的推測? 匯報驗證推測的方法。

  2、測量栗子跳動與滾動的距離 觀察栗子樹的圖片,認識栗子的果實。 栗子成熟了,從高高的樹上掉落下來,你估計會掉到什么地方? 你能想出一個在我們課堂上進行驗證的方法嗎? 到校園里分組進行測量。 測量提示:負責拋落栗子的同學不能將栗子往下扔,而讓栗子自由垂直落下。測量的起點應(yīng)該是栗子的垂直落點。 匯報測量結(jié)果:跳得最遠的`是多少距離?在測量過程中你還有什么 新的發(fā)現(xiàn)?怎樣的栗子跳、滾得最遠? 得出結(jié)論。

  3、觀察隨風飛行的蒲公英種子 用放大鏡仔細觀察蒲公英的種子: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推測一下蒲公英是怎么散播種子的? 設(shè)計實驗驗證你的推測。 分組設(shè)計記錄表,測量蒲公英的飛行距離。 匯報測量結(jié)果,得出結(jié)論。

  4、收集有關(guān)植物散播種子的資料 你還知道哪些植物散播種子的方式? 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總結(jié)。

  四、布置作業(yè) 收集有關(guān)植物散播種子的資料,分類整理成冊。

  板書設(shè)計:

  2.5 把種子散播到遠處

  1、觀察油菜散播種子的方式

  2、測量栗子跳動與滾動的距離

  3、觀察隨風飛行的蒲公英種子

  4、收集有關(guān)植物散播種子的資料

科學教案 篇8

  一、 教材依據(jù)

  未來出版社 中班下冊《科學》第34頁。

  二、 設(shè)計思路

  孩子們在游戲及日常生活中,會發(fā)現(xiàn)一些奇怪的現(xiàn)象如:船為什么會浮在水上?為什么有些東西會浮在水面而有些東西會沉在水里?等等,為了滿足中班幼兒園強烈的好奇心,并結(jié)合《綱要》關(guān)于“科學”方面的目標,我讓幼兒親身探索身邊的科學,讓他們自己去接觸沉浮的現(xiàn)象,并對沉浮現(xiàn)象做出簡單的分析、判斷和理解。因此,我設(shè)計了這個科學學習活動。

  三、 活動目標

  1、使幼兒了解哪些東西放在水里使沉下去的,哪些是浮起來的,并學會分類。

  2、使幼兒通過觀察、實驗、記錄等方法,了解物體具有浮力這一特性。

  3、激發(fā)幼兒對浮沉現(xiàn)象的興趣。

  4、充分暈用一些實驗材料和多媒體來輔助幼兒更好的完成實驗,更清晰地感知沉浮現(xiàn)象。

  四、 活動重點

  幫助幼兒了解物體沉浮的特性,并能按照要求完成實驗。

  五、 活動難點

  培養(yǎng)和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

  六、 活動準備

  1、實驗材料:積木、乒乓球、玻璃珠、塑料瓶、鐵釘、塑料、泡沫、石頭、樹葉、硬幣、鑰匙、筷子、指甲刀等

  2、每組一盆水,一塊擦手毛巾。

  3、記錄表、鉛筆。

  4、透明的水槽一個。

  5、圖片(會浮的物體)。視頻播放:輪船、小木船、竹筏、救生圈、小鴨子游泳。

  七、 活動過程

 。ㄒ唬牖顒

  1、律動《小小椅子轉(zhuǎn)過來》

  2、老師:小朋友,我們來看看老師桌子上放著什么東西?(展示裝滿水的水槽)

  3、教師出示筷子、指甲刀、大塊積木、鑰匙四種材料,請幼兒猜測把他們放入水里會出現(xiàn)的情況。

  4、幼兒猜測后,教師依次實驗來驗證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有的是沉下去的,有的是浮起來的,告訴幼兒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叫“浮力”。

  (二)、浮沉小實驗

  1、教師展示實驗的材料,交代具體的實驗方法和記錄方法以及實驗的注意事項。

  2、教師在每組選出一個記錄員,然后分發(fā)實驗材料,組織幼兒開始實驗。

  3、全班幼兒分六個組進行實驗,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ㄈ⒏〕敛牧戏诸

  1、展示幼兒的實驗結(jié)果,教師用實驗再次驗證,對表現(xiàn)好的小組給予獎勵。

  2、請四個幼兒到前面來對所有的材料進行分類,并集體復(fù)習依次實驗結(jié)果。

  (四)、活動延伸

  1、告訴幼兒“浮力”帶給我們生活的便利,播放圖片(木船、竹筏、輪船、救生圈等)

  2、請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觀察哪些東西會沉下去,哪些會浮起來。

  八、 活動反思

  本節(jié)課是一節(jié)實驗課,由于這種類型的活動在我們?nèi)粘=虒W中開展的較少,幼兒顯得格外興奮,參與的熱情很高。“浮沉原理”本是生活中一種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但是對于中班的幼兒來說還缺乏這方面的經(jīng)驗。因此,這節(jié)課我主要通過觀察、實驗、記錄、展示實驗結(jié)果、材料分類等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充分感知物體的浮沉現(xiàn)象,課堂效果較好,活動目標基本達到。但是在實驗過程中,少數(shù)幼兒紀律不夠好,課堂場面一度較混亂,這是我事先沒有預(yù)料的,在以后教學中,課前準備方面我還要多下功夫,以便更好應(yīng)對課堂突發(fā)情況。

【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科學教案04-06

科學教案07-20

《種子》科學教案09-30

科學教案優(yōu)秀11-04

昆蟲科學教案11-28

科學教案模板03-26

關(guān)于科學教案11-03

科學教案:刷子04-16

科學教案范文07-21

實用的科學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