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模板集合十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對撕紙活動感興趣,在撕紙的基礎上,學習撕長紙條的技能。
2、嘗試仿編兒歌,感知仿編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喜歡裝飾。
活動準備:
1、彩色色紙人手1—2張,每人一個小碗或一個小筐子,每人一個小勺子和小叉子。
2、一碗白色的紙條面。
3、幼兒用書《大老虎》
活動過程:
1、看書念兒歌《大老虎》,引出主題。
教師:看圖說說,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讓我們也變個大老虎來吃飯吧!師生一起念兒歌《大老虎》。
教師:我們小朋友除了吃大米飯,還吃什么呢?
2、出示一碗面條,引起制作興趣。
教師:這是一碗什么?是什么顏色?是用什么做的?鼓勵幼兒大膽的講述自己的看法,探索制作的方法。
3、 教師示范講解制作的方法,引導幼兒一條接一條慢慢的撕長條紙,不要撕的太快。
4、 幼兒進行面條加工活動。
教師:今天我們班要舉辦一個《好吃的.面條》集餐活動,每個小朋友都要做一碗香噴噴的面條,好嗎?幼兒進行撕紙活動,教師對幼兒進行個別指導和幫助,對能力弱的孩子重點學習撕長紙,對能力強的孩子重點學習撕細長紙條。
5、 讓幼兒與同伴相互交流,介紹自己碗里的面條,再假裝吃面條,感受交流和吃面條的快樂,教師給予積極的評價。
6。 帶幼兒嘗試仿編兒歌《大老虎》。
教師:我們小朋友扮演大老虎,吃面條好嗎?我們一起說:長長面條,噴香噴香,豆腐雞蛋,青菜肉湯。
活動建議:
1、將小朋友做成的面條放在生活區(qū)域中,讓小朋友喂娃娃吃面條。
2、在區(qū)域活動中提供紙張,鼓勵幼兒撕紙做許多細細的長面條,不斷提高孩子靈活撕紙的能力。
活動反思:
小朋友都可以積極參與到撕紙的活動中,并與老師互動,大膽的說自己吃過或想到的各種面食;撕揪片時精細動作發(fā)展好的小朋友能撕的很小,很碎,有的小朋友則不行,是一大塊,一大塊的,撕的比較慢。在炒面時整個教學過程達到一個高潮,孩子們玩的特別開心。
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偻ㄟ^學習讓學生感受和認識黃色和藍色,增強對色彩學習的興趣,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到它們使畫面構成的藝術效果,并試著采用各種不同的黃色和藍色,分別畫出以黃色為主的畫和以藍色為主的畫。
②☆重點認識和感知黃色、藍色帶給人的不同的感受及其在畫面上的運用。
、邸麟y點繪畫時注意主體和背景的色彩對比關系以及同類色之間的深淺對比。
情感態(tài)度目標
培養(yǎng)學生更加關注生活、熱愛生活,引導學生在情感體驗中提高對色彩美的認識。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訓練學生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表現(xiàn)能力。
教具
圖畫紙、繪畫工具
學具
圖畫紙、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課題
上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三原色中的紅色,這節(jié)課我們去了解黃色和藍色,看看它們與紅色到底有哪些區(qū)別。
播放動畫片《冰河世紀》片段,提出問題:這一段動畫片,它的主色調是什么?用藍色組成的畫面優(yōu)美嗎?
。ò鍟n題)
二、師生探討,表現(xiàn)創(chuàng)新
1.一起看一看畫家為《賣為柴的小女孩》配的插圖,你會對黃色和藍色有更深的了解。
創(chuàng)設情境: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的夜里,一個可憐的小女孩兒赤著腳蜷縮在馬路邊的墻角,她的衣服非常單薄,寒風吹得她瑟瑟發(fā)抖,但她不敢回家,因為她沒有賣掉一根火柴.她想象著對面窗里溫暖的火爐,豐盛的晚餐……
2.師:同學們如果讓你用畫面來表現(xiàn)上面的情節(jié),你用什么顏色來表現(xiàn)寒冷的冬夜?又用哪些顏色來表現(xiàn)窗里溫暖的火爐和豐盛的晚餐呢?(生答)
3.師:看看畫家是怎樣來表現(xiàn)的。(畫家主要用不同的藍色表現(xiàn)了夜晚的寒冷,用窗口透過的黃色燈光來表現(xiàn)室內的溫暖.)
4.繼續(xù)欣賞圖片,引導學生探究黃色與藍色的表現(xiàn)。
5.聽了這段故事,看完這些圖片,黃色與藍色分別給了你們哪些感受?(黃色:溫暖、明亮的感覺。藍色:清冷的感覺。)
6.繼續(xù)欣賞作品。進一步感受黃色與藍色帶來的不同感覺。
7.欣賞黃色的.作品。
8.這些畫為什么稱其為藍色或黃色的畫?
9.在畫面中如何處理黃色與藍色的搭配。(以什么色為主就是什么色的畫)
三、出示要求,學生實踐
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創(chuàng)作一幅以黃色或藍色為主的畫。
四、展示交流,多元
1.展示學生作品
2.組織學生
3.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作業(yè)設置
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創(chuàng)作一幅以黃色或藍色為主的畫。
板書設計
黃色和藍色的畫
藍色:清冷
黃色:明亮、溫暖
課后反思
本課與上節(jié)《紅色的畫》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都是與“造型·表現(xiàn)”為主的學習領域,讓學生體驗色彩的情緒、提高審美情趣是教學的重點。藍色賦予我們一種虛幻、圣潔、閑適、一種隱藏于平靜之下的激情,燦爛、陽光的黃色又是那么活潑、熱情。欣賞大量的圖片使學生能理解黃色和藍色,并知道黃色和藍色分別給人帶來什么樣的感覺,從而讓學生明白,黃色是屬于暖色調,而藍色是屬于冷色調。一幅黃色為主的畫面是不是所有黃色都一樣,一幅藍色為主的畫是不是所有的藍色都一樣呢?從畫中讓學生明白無論黃色還是藍色,都隨其深淺的不同,有著不同的藍和黃,在作業(yè)中讓學生能了解到畫一幅黃色或藍色的畫,不是從頭到尾就一種顏色,而是隨著深淺的不一樣,有變化。
美術教案 篇3
類型:
教學活動
內容:
自如地運動手臂
材料:
用白色油畫棒畫的'兔子若干個、底紋筆、藍色水彩顏料
方法:
1、教師出示圖片:——“請你們看一看圖片里有什么?”
2、請幼兒圍在紙旁仔細看看、摸摸,確認到底有沒有東西。
3、教師示范底紋筆蘸上顏色涂在紙上,圖紙上慢慢呈現(xiàn)出一只兔子。
4、教師邊刷顏料邊說:“小兔子在XX地方。”
5、幼兒學樣動手操作。
6、學講“小兔子在XX地方”。
提示:
1、教師在活動中用語言講述兔子的外形特征。
2、有條件的話,可讓幼兒穿上專用衣服,以免弄臟幼兒的衣服。
3、圖畫紙最好貼在75cm高的墻上,利于幼兒自如地運動手臂。
美術教案 篇4
小學色彩繪畫教案
一、教學目標:
通過對繪畫色彩的學習,進一步培養(yǎng)和提高在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欣賞、運用色彩美的意識和潛能,激發(fā)學生對生活和藝術的熱愛。
二、教學重難點:
培養(yǎng)他們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欣賞、運用色彩的意識和能力。
三、教學策略:
1.講授法:講述色彩相關的基本概念與規(guī)律。
2.對比法:(1)對比生活中光源與環(huán)境影響下的物體色彩的變化。
。2)原色、間色、復色、類似色、互補色等對比。
(3)冷暖色調的對比。
。4)不同因素影響下的繪畫作品色彩的對比。
3.討論法:引導學生討論光源、環(huán)境等因素對色彩的影響。
四、教學用具:
相關圖片和資料,多媒體,
五、教學過程:
1.導入課題:(以莫奈畫倫敦霧為例,以問題形式導入)
提出問題:我們生活在一個五光十色、絢麗多彩的世界,美麗的色彩從何而來,我們又該如何表現(xiàn)它們呢?
學生發(fā)言,教師引導,導入新課。
2.提出問題:美麗的色彩從何而來?
展示圖片,以問答的.形式引導學生認識色彩的來源:
。粒逃猩
B.光源色
。ńY合圖片與生活中的色彩,引導學生分別對三種類型的色彩認識和理解。)鞏固知識點:
展示莫奈《草垛》(系列),提出問題:
同一組景物,同一位畫家的作品,為什么會有如此不同的色彩呢?
學生發(fā)言,教師引導。
3.結合色環(huán)講述色彩的一些基本概念與名詞: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純度
原色:紅、黃、藍
間色:兩種原色等比例混合(橙、綠、紫)
復色:不同比例混合三原色或任意兩種間色
類似色:色環(huán)上相鄰近的顏色
互補色:色環(huán)上任何直徑兩端的對比色
色彩的冷暖:色彩給人的冷與暖的感受
。ǘ嗝襟w展示相關圖片,引導學生對比欣賞,以加深理解。)
4.提出問題:在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中,藝術家是如何駕馭色彩、創(chuàng)造迷人的色彩效果的?結合相關的美術作品,引導學生鑒賞、分析。
學生發(fā)言,教師歸納、總結:
對立與統(tǒng)一、對比與協(xié)調:
(1)色彩對比:明度對比
純度對比
補色對比
冷暖對比
。2)色彩的協(xié)調:類似色協(xié)調
中性色間隔協(xié)調
面積協(xié)調
5.引導學生鑒賞相關繪畫作品,分析其色彩的運用,進一步理解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西方繪畫在色彩運用方面的發(fā)展。
古典主義→現(xiàn)實主義→巴洛克繪畫→洛可可繪畫→浪漫主義→印象主義→后印象主義→抽象藝術
6.布置作業(yè),總結下課:
利用所學的色彩知識,創(chuàng)作一幅抗震救災的宣傳畫或有關北京奧運的裝飾畫作品。
七、教學評價:
1.是否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與發(fā)言。
2.對繪畫色彩基本知識與規(guī)律的認識與掌握。
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感受各民族臉部造型藝術的魅力及特征。
2、采用揉、捏、粘、壓等技法進行簡單的泥塑,創(chuàng)作一張奇特的臉,提高非寫實性造型能力,培養(yǎng)感知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3、培養(yǎng)學生耐心細致、持之以恒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熱愛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提高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用泥塑的方法表現(xiàn)一張造型奇特、富有創(chuàng)意的臉。
難點:五官的造型與裝飾。
教學準備:
1、古埃及面具、京劇臉譜等圖片資料;
2、泥、羽毛、彈珠、瓶蓋等小物品或各種廢舊材料。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 教師出示古埃及面具、京劇臉譜、貴州面具等圖象,看看跟我們普通的臉有什么不一樣?請同學們看了以后,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這些藝術品。
2、揭示課題:今天這一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做一張奇特的'臉。
二、組織學生討論
1、 為什么這些臉看上去比較奇特?(分析這些藝術品用了哪些藝術手法)
五官:夸張變形
色彩:對比強烈
2、 讓學生說說在哪里還見過類似的藝術化的臉,和同學們交流交流。
3、 現(xiàn)在讓我們來看看一些小朋友做的臉有多奇特!出示學生作品,看看他們是從哪些方面來表現(xiàn)奇特的?
。1)臉的形狀
師:這些臉的形狀都各不相同,同學們觀察一下,它們接近什么形狀?
梯形 長方形 圓形橢圓 扇形
。2)臉的裝飾
設計時,要先想好臉的外形,可以是三角形、圓形,也可以是長方形,面具上的五官、花紋越奇怪越有趣。臉上除了涂上鮮艷的顏色,還可以用羽毛、樹葉、骨頭、繩子、刀劍來進行裝飾,這樣的臉就變得更奇特了。
三、學生創(chuàng)作
1、師:看了這些小朋友做的臉,你們是不是也很想玩一玩啦?好!現(xiàn)在請同學們想一想,你準備設計一張怎樣奇特的臉。和你的小組伙伴說說自己的想法。(生討論交流)
2、學生創(chuàng)作,教師巡視輔導。
四、作業(yè)展評
1、學生作品展示,請設計者介紹設計意圖、制作經驗,請其余同學發(fā)表對作品的看法或修改建議。
2、教師對同學們的制作過程給予評價,對作品提出思考性建議并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繼續(xù)研究、完善。
教學后記:
由于上學期學過一堂面具設計課,和這一課有異曲同工之處,所以,學生學來比較輕松。更主要的是這一課的主要材料是學生非常喜歡的泥,他們把這堂課當作了一堂玩泥的課,所以,在感興趣的前提下,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了更大的開發(fā),造型和裝飾能力有了一定的進步。如果要說有不足的地方,我想,在裝飾材料上還可更豐富些,這樣,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還會得到更多的啟發(fā),更多的發(fā)展。
美術教案 篇6
課題:
面具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初步了解非洲的原始面具藝術和我國少數(shù)民族的面具藝術。
2、能力目標:利用多種廢舊材料設計制作面具,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提高他們的動腦,動手,動眼的綜合能力。
3、情感目標:從制作中體會變廢為寶的樂趣,體驗制作成功的喜悅之情,懂得藝術來源于生活,并用自己的雙手去創(chuàng)造美。
教學重點:
面具的設計和制作。
教學難點:
如何巧妙利用各種材料進行制作。
課時:
1課時
年 級:
小學三年級
教具準備:
多媒體電腦,CAI課件,面具實物
學具準備:
有色紙袋,廢舊物品(毛線,紐扣,雞毛,布頭,金屬片……)
剪刀,膠水,雙面膠。
教學方案:
一、創(chuàng)設情境,聽音樂入室。
二、導入:
欣賞原始森林的音樂
師:老師今天帶來一段很優(yōu)美的原始森林的音樂,請大家仔細的聽一聽,想象一下,你從音樂中聯(lián)想到了誰,他們在干什么?
師:原始人要穿什么服飾,頭上要戴著什么呢?
設計意圖:通過音樂,把學生帶入原始部落的情境中,激起學生的情感,使學生的審美情趣得到培養(yǎng),情感得到誘發(fā)。
三 、揭示課題:
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學做面具。
四、講授新課
1、欣賞非洲面具:
師:你看過遠古人類的面具嗎?那么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你看了這些面具有什么樣的感覺?
你從哪里看出來嚇人,恐怖?
有誰知道原始人為什么要戴這么恐怖的面具嗎?
小結:原來,在古代的原始部落里,人們對一些疾病或自然現(xiàn)象不能做科學的解釋,他們以為是妖魔鬼怪在作惡,于是他們就戴上這些他們認為能給人們帶來神奇力量的面具,手舞足蹈,來驅妖降魔。還有些將士在打仗的時候,帶上兇猛的面具,使自己顯的更威武,起到威嚇敵人的作用。
2、欣賞儺戲面具:
設計意圖:用提問形式欣賞非洲面具和中國儺戲面具,使學生感受原始藝術的美,并為建立世界多元的文化態(tài)度奠定基礎。
師:我們再來欣賞一下來自貴州的儺戲面具,這幾個面具的特點是怎樣的?色彩是怎樣的?
古代的'人們把面具當作除魔消災的工具,那么我們現(xiàn)在把面具用來干什么呢?
。ㄑb飾,娛樂,演戲)
3、出示現(xiàn)代面具,引導欣賞
設計意圖:使學生從這些藝術品中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師:同學們,你們在商店里看到過或者買過哪些面具,你喜歡哪個?(孫悟空,奧特曼……)
設計意圖:通過回憶身邊的面具,開拓學生思維,為學生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提供豐富的素材。
4、探討面具的制作方法
師:老師這里也帶來了幾個面具, 我們一邊觀察一邊討論幾個問題:
1、這些面具是用哪些材料做的?
2、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3、對稱的部分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
4、面具還可以做成什么形狀?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觀察,討論,讓學生自主尋找面具的制作方法,發(fā)現(xiàn)并掌握新知識點和技能點。
5、布置作業(yè):下面我們也來做一做面具,我們這里有這么多的材料,大家可以互相討論一下,這些材料適合做面具的哪一個部分,不會做的地方你可以請你小組里的同學幫忙,面具做好后,老師想邀請大家參加一個假面舞會,好嗎?
6、學生制作,師巡回指導(背景音樂):我們可以一邊欣賞音樂和圖片,一邊制作。
7、自我評價:請幾個學生上臺介紹自己的面具,同時也讓其他同學評評他的面具。
設計意圖:給學生展示自我的空間,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
8、播放《幸福拍手歌》,參加假面舞會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
9、課外延伸:
今天我們用了這些的廢舊材料做了這么美的面具,回去之后我們還可以再動動腦筋,用這些廢舊材料做出更美的藝術品,讓我們用智慧的雙手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
美術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探訪活動,了解、感受歷史街區(qū)建筑物的文化特點,讓學生學習運用形、色、肌理和空間結構等美術語言,來描繪有特色的歷史建筑物。
2、通過對傳統(tǒng)歷史文化的觀察、感受、寫生、描繪等探訪記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鑒賞力、造型表現(xiàn)力及對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探訪能力。
3、通過對傳統(tǒng)歷史文化的探訪,培養(yǎng)學生關注、熱愛地方傳統(tǒng)文化,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二、教材分析
1、編寫思路。
在我們的身邊,會有很多歷史遺留下來的傳統(tǒng)文化。這些文化有的正以驚人的速度在流失,有的正在被我們重新認識和保護。這就迫切需要我們關注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本身就具有很多審美價值的文化遺存,可以從藝術的角度去感受、理解、欣賞,用美術手段來記錄、表現(xiàn)。
本課選擇杭州西湖邊著名的歷史街區(qū)————北山街,讓學生從美術角度去感受、體會其中的歷史文化內涵并學習用簡潔的文字和速寫、攝影等方法記錄下來,作為創(chuàng)作素材。
本課首先選用北山街在不同季節(jié)、時間的風光照片,啟迪學生對特色街區(qū)的審美感受,激發(fā)探訪歷史文化活動的熱情。展示了北山街的不同歷史時期的建 筑、纜船石、摩巖石刻、造像、繪畫等文化遺跡,在讓學生感受傳統(tǒng)歷史文化特色的同時,讓學生從美術角度和用美術表現(xiàn)方式去進行探訪活動。尤其是通過對歷史文化建筑和現(xiàn)代建筑的對比,讓學生在對不同建筑的造型結構、裝飾風格的對比中,學會了解欣賞歷史文化建筑的特點,并用線描、鉛筆淡彩等寫生的手法畫一畫, 學習用美術的手段記錄傳統(tǒng)歷史文化的方法,培養(yǎng)欣賞、尊重、熱愛傳統(tǒng)歷史文化的情感。
2、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用美術的手段對傳統(tǒng)歷史文化進行探訪、記錄、寫生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關注和尊重傳統(tǒng)歷史文化的情感。
難點:經過有效的探訪活動,通過記憶思考后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現(xiàn)。
三、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W生)學生計算機上準備《探訪傳統(tǒng)歷史建筑文化記載表》,北山街的風光、歷史文化、歷史建筑相關資料,鉛筆、水彩等創(chuàng)作工具。
。ń處煟┯嘘P北山街的風光、歷史文化、歷史建筑等資料。
教學過程
1、學生進入計算機房。
2、導課,對北山街的風光感受,揭示課題。
課件出示:北山街的秀麗風光,如北山街夜景、棲霞嶺、寶石流霞。引出課題《悠悠北山街》。
3、對北,山街文化遺存的感受。
(1)課件出示:感受北山街文化遺存,如秦始皇纜船石、棲霞嶺巖崖題刻、紫云洞詩詞題刻、寶石山稚僧擔物造像等。教師講解,激發(fā)學生探囊取物訪活動興趣。
。2)小結:風光秀麗歷史悠久的北山街,是一幅絕佳的西湖山水畫;是一座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文化博物館。
4、對北山街的歷史文化建筑探訪。
。1)讓學生視覺感受北山街上的各種歷史建筑,引發(fā)實地探訪興趣。
美麗的北山街吸引很多人在此造別墅、旅館,也吸引很多名人來此建造別墅,居住。課件出示:北山街的歷史文化建筑。教師簡單講解建筑名稱及來歷,如春潤廬、新新飯店、秋水山莊、孤云草舍、西湖博覽會博物館、菩提精舍、如廬、息廬。
。2)出示《探訪傳統(tǒng)歷史建筑文化記載表》,使學生能深入進行探訪活動,讓學生通過計算機聯(lián)網教師的計算機,查詢自己最感興趣的北山街歷史建筑及文化背景。激發(fā)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探訪資料收集活動。
。3)讓學生學會把查詢的信息復制、粘貼在表格內。學生分小組或個人探訪,教師個別指導,完成網絡探訪歷史建筑活動。
5、網絡探訪活動結果交流。
教師鼓勵探訪成功的學生代表交流探訪活動結果,并通過計算機,把學生的探訪活動記載表傳到教師計算機上,進行交流。
教學反思:
悠悠北山街,目睹西湖百年滄桑,有著豐富的歷史遺跡和文化遺存,所以北山街得以悠悠。
介紹課文,只是作為一個引子,因為畢竟杭城與我們還是有著 距離,所以我選擇我們的歷史街區(qū)和學生交流。課文實際就是一個參考,只是一個課程資源,不必斤斤計較于文本的'這些內容。老師有了更大的自主權,可以根據(jù)實際進行修改取舍,這也是新課程理念的一個閃光點。相比于杭城的北山街,我們的歷史街區(qū)更是可憐!有歷史,我覺得更多是曾經的。悠悠北山街離我們鄉(xiāng)下的孩子 實在是太遙遠了,所以,我們采用了照圖片寫生的形式,雖讓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后面的幾個班級的教學過程中,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探訪我們平湖的歷史文化建筑,如報本塔,莫使莊園等,把鄉(xiāng)土融入課堂,使教學更加接近學生的生活。
《悠悠北山街》的作業(yè)來看, 樹還是那棵一年級的樹,房子還是一 座沒有底座飄忽的一片 。我在思考,到底要帶給學生什么,讓他們學到些什么?現(xiàn)在又有老師提出要注重技能教學,感覺很有道理,但對于五六年級的學生,技能教學到底怎么實施,怎樣的實施才是符合五六年級的學生接受能力和心理特點。通過《悠悠北山街》這堂課,我有這樣的思考。 對于五六年級的學生,我個人覺得只要注意了這兩個方面,其他的還是象過去一樣強調學學生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帶著思考去畫畫,帶著生活經驗去畫畫。同時要注意的是,雖然強調了技能,但 此技能非彼技能,不需要強調^觀察關系、素描關系,小學階段只要繪畫注重科學性,注意生活細節(jié),注意畫面的前后關系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的就給給初中的老師了。
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區(qū)分大小并且運用大小不同的圓進行粘貼。
活動準備:
環(huán)境布置(區(qū)域角布置一些動物圖片要有大有小,有大有小的雞蛋、糨糊、抹布、雙面膠)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咯咯咯咯噠!是誰在叫呀?老母雞叫咯咯咯咯噠干什么呢?(生雞蛋)
二、區(qū)分大小
1.咯咯咯咯噠,老母雞生了幾個雞蛋?(一個)雞蛋像什么?(幼兒自由說說)咯咯咯咯噠,老母雞又在干什么了?(生雞蛋)又生了幾個蛋?雞媽媽生的.兩之雞蛋一樣嗎?(有大有。
2. 今天雞蛋寶寶要和小朋友做游戲。
這一大一小的雞蛋碰在一起可以變成什么?(幼兒自由說說)一大一小的雞蛋碰在一起變成了小雞。
3.你們想不想和雞蛋寶寶一起變小雞。
老師示范粘貼小雞的方法。
師生共同參與并幫助幼兒完成粘貼小雞。
4.幼兒把小雞粘貼在身上,講講現(xiàn)在你是誰了?
小雞有什么本領(幼兒自由說說)
5.小雞到草地上去吃蟲子吧。
美術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設計出造型新穎的紙袋。
2啟發(fā)幼兒用學過的花紋裝飾紙袋,要求色彩鮮艷。
3.培養(yǎng)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照片(紙袋樣品)
2.掛歷紙、剪刀、膠棒、油畫棒、粘畫。
幼兒園環(huán)境布置
活動過程
1.欣賞美麗的春天風光,感受美麗的環(huán)境。
激發(fā)幼兒愛家鄉(xiāng)的情感,讓家鄉(xiāng)的春天更美麗,啟迪幼兒環(huán)保意識。
2.引導幼兒思考:如何讓家鄉(xiāng)更美麗呢?
。ㄏ麥缥廴,消滅最可怕的'白色污染;塑料袋。)
3.啟發(fā)幼兒找出代替塑料袋的最好材料。
4. 課件演示:欣賞紙袋
。ぐl(fā)幼兒制作的愿望)
5.啟發(fā)幼兒觀察紙袋的外形特點,裝飾上表現(xiàn)的不同風格。
6.引導幼兒進行設計,提醒幼兒在提包外形設計上進行大膽的突破,
制作出新、奇、特與眾不同的紙袋。
7.提供半成品,成品及其制作圖解,供幼兒參考。
8.幼兒自由結合,設計制作紙袋,教師巡回指導,針對幼兒情況給予提示和幫助。
9.展示幼兒作品,集體評出創(chuàng)造獎、精品獎、時尚獎。
說出獲獎幼兒在設計制作上的優(yōu)點,并為幼兒祝賀。
10.做一名環(huán)境保護宣傳員,宣傳紙袋給人們帶來的益處。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玩角色游戲,《紙袋商店》
美術教案 篇10
一、學科:美術
二、年級:三年級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樹葉貼畫的方法。能選擇不同形狀和顏色的樹葉,貼出自己喜愛的動物。
(2)能力目標:通過引導學生用樹葉拼貼動物畫,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高雅的審美情趣,學會創(chuàng)作生活、美化生活。
四、教學重點:
學習粘貼畫的方法與步驟,學會利用現(xiàn)有材料,進行想象與創(chuàng)作。
五、教學難點:
在樹葉貼畫制作中,培養(yǎng)學生畫面的設計及創(chuàng)新能力。
六、教學準備:
1.同桌討論制作“葉畫”的設想,并準備材料工具(秋葉、雙面膠、水彩筆等)。 學具:
。1)搜集并壓平大小不同,形態(tài)各異的樹葉數(shù)十張。
。2)16開色卡紙作底板、剪刀、膠水(雙面膠)。
七、教學過程:
。ㄒ唬⒌谝画h(huán)節(jié),激發(fā)興趣:
1、導語:秋天是一首詩,五彩繽紛,秋天是一幅畫,多姿多彩。同學們在前一個階段的學習活動中認識并了解了秋天,領略了秋天的美妙和神奇,讓我們再次欣賞秋天之美。
(播放課件,關于秋天的圖片)
2、師:這些圖片中都有什么呀?(樹和樹葉)是呀!大樹媽媽抖抖手臂,刷刷!樹葉寶寶紛紛落下來,有的像蝴蝶,有的像蜻蜓,有的像小精靈,他們非常漂亮,小朋友們知道嗎?這些漂亮的樹葉還會變魔術呢!你們想知道他們變成什么嗎? (出示樹葉粘貼畫作品,課件中播放)
師:你們能叫出他們的名字嗎?(生:??)觀察的真仔細!老師看見這些這么美麗的圖片也忍不住動手做了幾張。大家請看!(出示教師制作的樹葉粘貼畫) 拿出范圖,出示課題:
師選擇其中一張范圖《兩條魚》
師問:你們看到了什么?
學生說:兩條魚。
然后教師將一條金魚拆成幾片樹葉,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金魚是由不同幾片樹葉拼成的。
師:像這樣由幾片樹葉拼成的圖畫叫做《樹葉粘貼畫》
板貼課題:樹葉粘貼畫
。ǘ┑诙h(huán)節(jié),新授方法:
1、講授新課:揭示講解樹葉粘貼畫的方法:
過渡:那么怎么樣來有序粘貼我們手中的.樹葉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a、看------樹葉
教師出示各種形狀的樹葉,要求學生“看樹葉聯(lián)想動物”想想這些樹葉可以作為動物的哪些部位,如:熊貓的頭、公雞的尾巴孔雀的羽毛、老鼠的頭、長頸鹿的脖子等,這時教師引入第二步;
b、想------動物
教師拿出一組樹葉,要求學生看看、想想能擺出什么動物,學生可能會回答,可以拼一只孔雀,教師引導:剛才的樹葉可以拼做羽毛,尖葉子可做身子,在剪一片細長的葉子做脖子。
教師提示,當我們決定拼孔雀后,還想一想,拼一只怎樣的姿態(tài),在干什么呢?導入下一步:
c、擺------姿態(tài)
根據(jù)尾巴的樣子可以想象出,這是一只正在開屏的孔雀。
接著,教師引導學生,樹葉不僅可以拼孔雀、金魚,還可以拼其它小動物。 教師出示多媒體課件,播放各種形態(tài)的動物,(樹葉粘貼畫),使學生拼、看、想,三者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d、貼------平整
指導學生貼畫,稍微不合適的地方,用小剪刀幫忙修剪一下。
貼——這是粘貼畫的最后一步。
師:讓我們拿出準備好的東西一起來變一個魔術吧!可以拼動物也可以拼其他好看的圖案。
這時播放輕音樂,學生開始貼畫,教師巡回輔導。
。ㄈ┑谌h(huán)節(jié),學生活動,展示評價
1、學生動手操作:教師讓學生拿出提前準備好的樹葉以及其他用具,學生進行操作活動。教師巡回指導:
(1)指導學生的粘貼方法,保持畫面整潔干凈。
。2)提醒學生團結協(xié)作,不要爭搶樹葉。
。3)幫助能力差的學生確定主題,完成任務。
。4)啟發(fā)能力強的學生補充內容,使畫面更加精彩。
。5)在右下角寫上自己的名字和制作日期。
。6)最后我們能干的孩子還可以在樹葉粘貼畫的旁邊配上幾句詩或寫上幾句美美的話。
2、展示作品:
。1)學生完成作品,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展示,個別學生對作品講解,說說作品的內容,其他學生指出它的優(yōu)點與不足。
。2)教師啟發(fā)學生給以分類點評,對有創(chuàng)新的作品進行鼓勵。
。3)對有進步的學生進行鼓勵。
。4)對畫面整潔的學生進行鼓勵。
(5)學生在評價作品的過程中,增長知識,提高審美能力。
3、活動評價:
。1)教師對學生的合作情況進行評價,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2)教師對回答問題積極的學生進行鼓勵表揚。
5、板書設計
1、看----------樹葉
2、想----------動物
3、擺----------姿態(tài)
4、貼----------平整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美術教案模板 小班美術 教案05-11
美術的教案11-08
小學美術教案電腦美術03-15
美術教案模板 小學美術教案模板范文12-16
中班美術教案:臉譜 大班美術教案《臉譜》11-18
《天鵝》美術教案12-12
走進美術教案02-21
蜻蜓美術教案04-24
《愛心》美術教案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