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_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_波多野结衣国产一区二区三区_农村妇女色又黄一级真人片卡

科學教案

時間:2024-08-14 04:08:26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備】科學教案集合9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旅媸切【帪榇蠹沂占目茖W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必備】科學教案集合9篇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教幼兒知道小動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激發(fā)幼兒愛護動物的情感。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讓幼兒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組織幼兒進行課前對小動物的觀察、探索和關愛活動。

  2、投影設備、動物圖片、動物背景圖紙每人一張、彩筆、音帶、彩色短綢帶若干。

  活動過程:

  一、詩畫絕妙 揮筆瀟灑

  教師詩畫小狗,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引入主題:

  豎耳朵,搖尾巴,

  鼻子靈敏頂呱呱,

  看大門兒是專家,

  朋友個個都愛它。

  二、客人尋友 主題形成

  1、另一教師扮演小狗比比客人來到小二班尋找朋友,通過說兒歌、作詩畫 、猜謎、 表演 、 歌唱 等形式讓幼兒猜出自己的朋友是誰。

  2、教師引導幼兒講述每一種小動物的特點及生活習性。

  3、給幼兒及時的鼓勵和表揚。

  (1)由比比客人朗誦兒歌引出自己的'朋友。——小兔

  小動物,耳朵長,

  紅眼睛,白衣裳,

  前腿短,后腿長,

  愛跑愛跳本領強 。

  (2)由比比客人作詩畫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朋友。——小烏龜

  它的膽子真正小,

  出門先向四面瞧,

  碰到危險把頭縮,

  躲進硬殼靜悄悄。

  (3)通過猜謎語引導幼兒猜出自己的朋友!∝

  三角耳朵胡子翹,

  唱起歌來喵喵叫,

  白天就愛睡大覺,

  老鼠見他嚇的逃。

  (4)由比比客人形象生動的表演,模仿自己朋友的形態(tài)特征,激發(fā)幼兒的活動熱情,說出自己的朋友!『镒

  (5)通過歌表演引出自己的朋友!吓

  三、熱情幫助 尋找尾巴

  1、請幼兒幫助小動物找到自己的尾巴,進行一一對應連線,讓幼兒感受成功操作的愉悅感。

  2、教師巡回指導。

  四、游戲激趣 快樂無限

  聽音樂玩《找尾巴》的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總結(jié)分享

  請幼兒說說什么樣的尾巴最容易被人抓住,什么樣的尾巴不容易被人抓住。

  活動評價:

  1、幫助幼兒認知動物的習性和特點

  2、讓幼兒感受集體游戲的樂趣

科學教案 篇2

  第一單元

  1.1科學是……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肥皂泡,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

  2、學會歸納、總結(jié),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學科學、用科學、做科學的科學志趣。

  3、小組合作,運用探究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確定自己小組研究的問題并知道如何去研究。

  教學難點:用自己準備的材料進行合作性的研究。

  教學準備

  “七彩”(吹肥皂泡的器具)、肥皂泡的相關資料、錄像(彩虹的形成和各種肥皂泡)

  教學時間:第一課時

  教學活動過程

 。ㄒ唬┙虒W導入,激發(fā)學生研究肥皂泡的興趣

  1、談話:課間我看到有的同學在玩肥皂泡,同學們興趣很濃,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研究一下它,好嗎?

  2、生回答。(好!)

 。ǘ┳灾鲗W習,研究肥皂泡

  1、教師:請帶了“七彩”的同學吹一吹,大家仔細觀察:你看到了什么現(xiàn)象?你能提出關于肥皂泡的哪些問題?

 。1) 學生活動。

 。2) 學生回答問題。(鼓勵學生大膽提)

  2、教師:同學們觀察得非常仔細,提出了很多問題。請思考一下,這些問題歸納起來有哪幾個方面?

  3、生回答。(顏色、形狀、大小、彈性)

  4、教師:請你選擇一下最感興趣而且是你可以研究的問題來研究。

  <>(學生選擇問題)請大家按選定的問題自由結(jié)組。

 。▽W生自由結(jié)組)

  5、教師:每組同學對你們的問題先進行一下討論,你認為這個問題是怎樣的,準備怎樣研究?

 。▽W生討論)

  6、教師:請各組選一位代表,匯報一下你們的'研究方案,其他同學可以給他們提出建議和意見。

 。ㄉ鷧R報方案)

 。ㄈ┯^看錄像,改進自己的方案

  1、教師:老師也準備了一些資料,看完后,也許對你們的研究有所幫助。

  2、學生觀看錄像,改進研究方案。(可與學生先探討一下)

 。ㄋ模⿺U展

  1、教師:同學們的想法非常好,下課后,請同學們努力搜集有關資料,繼續(xù)豐富完善你們的研究方案,分工合作,準備研究所需的各種材料,也可以請老師、家長幫忙。

  2、學生準備。

  1. 2做一位小科學家

  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

 。1)能夠從“玩”中提出問題。

 。2)會提問題。

  2.知識與技能:

  找出與科學家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相似之處,認識科學是什么。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樹立起我們也能做科學的信心,立志做一位小科學家。

  二.教學準備

  學生自備:自帶各種玩具。

  三.教學過程:

  (一)導課:

  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發(fā)明家愛迪生。

 。ǘ┳灾鲗W習:

  1.講科學家的故事:

 。1)同學們相互講;

 。2)學生閱讀P5的愛迪生發(fā)明電燈的故事;

  (3)老師講青霉素的發(fā)現(xiàn)和濾毒罐的發(fā)明故事。

  2.將愛迪生發(fā)明電燈的過程與我們吹泡泡的游戲比較,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把它記在書后的活動記錄上。

 。1)學生比較并記錄;

  (2)學生相互交流;

  3.玩自己帶來的玩具。

 。1)玩一玩從自己家里帶來的玩具,能提出什么問題呢?

 。2)學生分組研究;

 。3)匯報交流;

 。4)得出結(jié)論。科學就是這樣的。原來科學離我們這么近。我們也能做科學家。

  4.看P6上的一幅圖,說一說科學是什么?

 。1)學生觀察研究;

 。2)師生講座后得出:

  自然界→提出問題→觀察測量 查問資料→思考→得出結(jié)論。

  5.觀察我們周圍的事物,每個小科學家提出10個科學的問題,記在書后P74頁的表格里。提出后最好能夠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

  附板書:

  2.做一位小科學家

  自然界→提出問題→觀察測量 查問資料→思考→得出結(jié)論

  第二單元 2.2尋找有生命的物體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去觀察我們周圍的世界。

  (2)能夠運用文字、圖表等記錄觀察、調(diào)查的結(jié)果。

 。3)能夠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動的方法與結(jié)果。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大自然中有種類繁多的有生命的物體,認識常見的動物和植物。(2)知道生物體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會到對有生命物體進行探索的興趣。

 。2)意識到生命是多種多樣的。

 。3)意識到生命是寶貴的,要珍愛生命。

  [教學準備]

  尋找一個合適的地點,準備調(diào)查用的工具材料等。

  [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獲得關于生物的親身感受是本課重點。討論這些物體為什么是有生命的是本課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尋找有生命的物體。

  1、談話:今天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去校園里尋找有生命的物體。

  2、室外活動:尋找有生命的物體。

 。ㄗⅲ┓攀肿屪约喝ふ,不要有引導,讓學生憑自己已有經(jīng)驗去感知“有生命”。

  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去觀察我周圍的世界,認識常見的動物和植物,體會到對有生命的物體進行探索的興趣。

  二、記錄有生命的物體。

  1、談話:在剛才的活動中,你尋找到有生命的物體了嗎?

  2、小組討論,交流。

科學教案 篇3

  3.1一天的食物

  教學目標:

  1、能積極參與討論,初步掌握調(diào)查記錄食物的方法。

  2、能利用簡單的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我們一天食物的問題和規(guī)律。

  3、能夠用多種方法對食物進行分類。 教學重點:通過記錄一天的食物,發(fā)現(xiàn)問題和規(guī)律。 教學難點:會給多種的食物進行分類。

  教學準備:

  1、事先對幾位學生的一天食物進行跟蹤調(diào)查,了解四年級孩子所吃食物的情況。

  2、設計按餐別統(tǒng)計的調(diào)查記錄表,供學生小組活動用。

  3、設計一張大的統(tǒng)計表,供記錄匯總學生食物情況。

  4、準備一些寫有食物名稱的卡片,供學生分類時用。

  教學過程:

  一、引入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物對于我們?nèi)说纳L發(fā)育來說十分需要。小時侯,我們吃媽媽的乳汁長大,現(xiàn)在人越長越高,活動也越來越多,光吃母乳一種食物已經(jīng)不夠了,我們開始吃各種各樣的食物了。

  二、探究過程

  1、記錄一天的食物 ? 以昨天為例:我們都吃些什么? ? 學生匯報。(1)討論活動:這么多食物我們該怎么來記錄呢? ? 討論記錄的一些方法:如按餐別進行記錄;按葷素記錄等; ? 討論記錄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如“炒三絲”算幾種食物?零食是否要記錄?喝過的水要不要記錄等; (2)小組記錄:要求學生對一天的食物按餐別進行記錄。組織小組活動,小組匯報,師記錄(或統(tǒng)計表)。 (3)思考:從這些匯報中,我們可以看出些什么? ? 一天中,我們要吃多少種食物? ? 吃的最多的是什么食物? ? 每餐都吃的食物有哪些?

  2、給食物分類 (1)圖片分類:這么多食物,除了可以根據(jù)每餐吃什么來分類以外,還可以怎樣進行分類?(2)匯報: ? 按喜歡吃的分類; ? 按味道分類; ? 按生活習慣分類; ? 按食物結(jié)構(gòu)分類; ? 按食物來源分類; (3)舉例說說葷食、素食還可以分為哪幾種?三、小結(jié) 師:食物中蘊藏著許多學問,比如人為什么要吃食物,吃哪些食物好,等等。請同學們課外去搜集一些資料,我們將作深入的研究。板書設計: 3.1 一天的食物 1、記錄一天的食物 2、給食物分類 教學后記:

  3.2 我們身體從食物中獲得什么

  教學目標:

  1、能夠自行查找食物營養(yǎng)成分的資料,知道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感受營養(yǎng)對人體的重要作用。

  2、能用簡單的方法來判別食物中含有的營養(yǎng)成分,激發(fā)探究營養(yǎng)成分的濃厚興趣。

  教學重點:知道食物有哪些營養(yǎng)成分。

  教學難點:能找出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

  教學準備:

  1、事先讓學生查找食物營養(yǎng)成分的相關資料,帶到課堂上進行匯報。

  2、讓學生帶一些食物。

  3、準備作業(yè)紙。

  4、碘酒、小刀、白紙、蠟燭、火柴。

  教學過程:

  一、引入: 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能促進我們的生長發(fā)育,維持我們的生命活動。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主要有哪些呢?

  二、探究過程:

  1、食物有哪些營養(yǎng)成分 按組進行匯報交流 (1)蛋白質(zhì)組: ? 蛋白質(zhì)是人體肌肉、皮膚、內(nèi)臟、頭發(fā)、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 含有豐富蛋白質(zhì)的食物例舉; (2)糖類組: ? 就是白糖嗎? ? 淀粉也是糖類; ? 變成熱量、力氣的食物; (3)脂肪組: ? 你認為脂肪是什么? ? 哪些食物中含有脂肪? (4)維生素組: ? 你知道哪些維生素? ? 調(diào)節(jié)身體機能的作用; ? 看圖說說哪些食物有較多的維生素? (5)礦物質(zhì)組: ? 礦物質(zhì)是什么? ? 缺鈣會得軟骨; ? 含有礦物質(zhì)的食物。 小組活動:將帶來的食物進行分類(作業(yè)紙) 含有豐富蛋白質(zhì)的食物 含有豐富糖類的食物 含有豐富脂肪的食物 含有豐富維生素的食物 含有豐富礦物質(zhì)的食物

  2、找出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 (1)過渡:剛才我們通過交流對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有了一定的了解,當然,我們還可以通過實驗的方法,親自來找一找這些食物所含有的營養(yǎng)成分,那就更有趣了。(2)找找糖類。 ? 復習: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糖類,我們可以采取什么辦法?(滴碘酒) ? 滴碘酒該怎么做呢?(一小片食物,幾小滴,用滴管要稍離開食物) ? 學生操作;匯報。(3)找找脂肪。 ? 嘗一粒花生米和一粒蠶豆,說說有什么不同? ? 想想可以用什么辦法檢驗脂肪?(在紙上捻一下,看看有沒有留下油跡。) ? 學生操作;匯報。(4)找找蛋白質(zhì)。 ? 你有辦法嗎?(可以看看標簽) ? 學生看食物包裝袋上的標簽,找找不同食物的蛋白質(zhì)含量。 ? 用蠟燭燒頭發(fā)、指甲,聞聞發(fā)出的氣味。這是蛋白質(zhì)燃燒時產(chǎn)生的。 ? 燒一塊瘦肉,繼續(xù)檢驗。

  三、小結(jié)

  1、說說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

  2、繼續(xù)檢驗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制成一份常見食物營養(yǎng)成分表。

  板書設計: 3.2 我們身體從食物中獲得什么 1、食物有哪些營養(yǎng)成分 2、找出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 教學后記:

  3.3 吃什么還吃什么

  教學目標:

  1、知道人需要不同的營養(yǎng),懂得營養(yǎng)均衡的重要性。

  2、通過探究理解食物的“金字塔結(jié)構(gòu)”,初步學會合理搭配食物。

  3、在討論、交流、研討過程中逐步養(yǎng)成合理飲食的習慣。

  教學重點:初步學會合理配搭膳食營養(yǎng)。

  教學難點:了解怎樣使營養(yǎng)均衡。

  教學準備:

  1、 根據(jù)上節(jié)課的研究,教師從學生的作業(yè)中選擇一份較科學的食物營養(yǎng)成分表。 2、食物的`“金字塔結(jié)構(gòu)”圖。

  3有條件的學校,教師可與食堂聯(lián)系,請他們提供學生親身體驗的機會。

  教學過程:

  一、引入: 一天中,我們要吃很多食物(出示食物營養(yǎng)成分表),哪些是支持我們生長發(fā)育的食物?哪些是給我們提供活動能量的食物?哪些是使我們保持健康的食物?

  二、探究過程:

  1、怎樣使營養(yǎng)均衡 (1)出示青菜、米飯和肥肉圖片:說說哪種食物最有營養(yǎng)? (2)出示一位孩子的一天食譜:說說發(fā)現(xiàn)什么? (3)口頭回答:為了使我們均衡地獲得各種營養(yǎng),我們每天應吃什么?還應吃些什么?(板書課題)思考:我們應該怎樣吃食物? ? 方法指導,如細嚼慢咽; ? 衛(wèi)生指導,如飯前洗手。 2、搭配膳食營養(yǎng) (1)小組活動:怎樣搭配我們的食物? ? 小組設計; ? 匯報(3—5人):構(gòu)建“飲食結(jié)構(gòu)圖”。 (2)觀察“金字塔結(jié)構(gòu)”,理解食物搭配的原則。 ? 葷素搭配; ? 粗細糧搭配; ? 多種搭配; ? 適當吃一些新鮮水果和蔬菜; ? 喝一些水; …… (3)根據(jù)以上原則,請你為自己配制一份營養(yǎng)晚餐。 ? 學生配制; ? 3—5人匯報; ? 學生評價:這頓飯,富含我們所需要的各種營養(yǎng)嗎? 三、課外延伸 請按自己的食譜進行實踐,我們將評出“美食大師”。

  板書設計: 3.3 吃什么還吃什么 1、怎樣使營養(yǎng)均衡 2、搭配膳食營養(yǎng) 教學后記:

  3.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教學目標:

  1、知道食物分為生吃和熟吃。

  2、能用酒精燈燒熟食物。

  3、能通過觀察具體描述生、熟食物的變化。

  教學重點:觀察比較生、熟馬鈴薯,了解生與熟的不同。

  教學難點:通過觀察能描述生、熟食物的變化。

  教學準備:

  1、給每組學生準備一份生、熟馬鈴薯,水果刀。

  2、準備酒精燈、石棉網(wǎng)、火柴、燒杯、水、鐵匙、玉米等器材。

  3、設計一張觀察記錄紙,以記錄玉米粒到玉米花的變化過程。

  4、準備爆玉米花圖片、玉米餅圖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同學們,平時喜歡吃生的肉片還是熟的肉片?有些食物經(jīng)過烹飪之后更好吃,而有的食物生吃味道更好。今天我們一起來觀察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看誰發(fā)現(xiàn)得多?

  二、探究過程

  1、生食和熟食 (1)出示一些食物圖片:說說哪些可以生吃?哪些要熟吃? (2)揭示題目。 (3)舉例說說生食和熟食。

  2、觀察比較生、熟馬鈴薯 (1)教師提供生、熟馬鈴薯,組織學生分組觀察它們的變化。 ? 看看馬鈴薯的大小變化 ? 摸摸馬鈴薯的軟硬異同 ? 嘗嘗馬鈴薯的味道 ? 把馬鈴薯切開,觀察里面的變化 (2)匯報:馬鈴薯的營養(yǎng)會變化嗎? (3)討論:把馬鈴薯燒熟了吃有哪些益處?

  3、從玉米粒到玉米花 (1)預測:玉米從生到熟會有哪些變化? (2)說說玉米變熟的方法,鼓勵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講出多種辦法。(3)操作指導: ? 放在水中煮。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好實驗裝置,練習使用酒精燈。 ? 置于火上烤。手拿在塑料柄上,在酒精燈外焰上加熱。 (4)實驗要求:注意安全;注意觀察和記錄。(5)分組選擇實驗,并操作。 (6)匯報:將觀察到的現(xiàn)象盡量用語言描述出來。

  三、鞏固延伸

  1、圖片出示其他燒熟玉米的方法:玉米餅、爆玉米花等

  2、嘗嘗爆玉米花。

  板書設計: 3.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1、生食和熟食 2、觀察比較生、熟馬鈴薯 3、從玉米粒到玉米花

  教學后記:

  3.5 面包發(fā)霉了

  教學目標:

  1、仔細觀察發(fā)霉的面包,初步感知食物放久了會長出霉菌。

  2、能根據(jù)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假設,并能設計實驗研究霉菌的生長與環(huán)境的關系。

  3、能堅持記錄霉菌的生長情況,會分析、整理自己記錄的數(shù)據(jù)。

  教學重點:觀察發(fā)霉的面包,了解霉菌。

  教學難點:觀察霉菌的生長情況。

  教學準備: 小組:發(fā)霉的面包、新鮮的面包若干,放大鏡、載玻片、牙簽、水、滴管、塑料袋等,有條件的學校準備顯微鏡若干臺。

  教學過程:

  一、引入 觀察新鮮的和發(fā)霉的兩塊面包,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二、探究過程

  1、觀察發(fā)霉的面包 (1)用放大鏡繼續(xù)觀察發(fā)霉的面包,你又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2)怎樣才能看清楚面包上霉菌的樣子? 學生討論,小組嘗試。師引導學生用牙簽取一些面包上的霉菌放在載玻片,用放大鏡和顯微鏡進行觀察。(3)用語言來描述你看到的霉菌的樣子。 (4)你還在什么物品上看到過霉菌?(5)觀察了面包上的霉菌,你還想研究些什么?

  2、哪一塊面包上的霉菌生長得快 (1)討論:面包上怎么會長出霉菌?可能是什么原因使面包長出霉菌? (2)你能設計實驗證明霉菌的生長與水的多少有關? 小組討論,交流實驗的方法。設計一種研究霉菌的生長與溫度的關系的實驗方法,學生小組操作。提問:為什么要在每塊面包上放一些霉菌? (3)你能設計一個實驗證明霉菌的生長與溫度的關系? 小組討論,匯報實驗的方法,說說為什么要這樣做?(4)霉菌的生長還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能用實驗來證明嗎?

  3、后續(xù)觀察活動 根據(jù)你的實驗方法,注意每天觀察記錄兩塊面包上霉菌的生長情況,下一次上課時帶上你的觀察研究成果。

  三、小結(jié) 板書設計: 3.5 面包發(fā)霉了 1、觀察發(fā)霉的面包 2、哪一塊面包上的霉菌生長得快

  教學后記:

  3.6 減慢食物變質(zhì)的速度

  教學目標:

  1、通過孩子們的比較觀察活動,知道引起食物變質(zhì)的原因,從而了解儲存食物的各種方法。

  2、培養(yǎng)孩子們的觀察比較能力,能對觀察的結(jié)果作出合理的解釋,會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和認識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初步的歸納和綜合。

  3、使學生養(yǎng)成注意觀察周圍的事物的習慣,會關注身邊的科學。

  教學重點:了解儲存食物的各種方法。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1、 小組觀察:小魚干、干面條、壞的小魚、發(fā)餿的潮面若干,鑷子每人一把。

  2、演示用圖片、食物罐頭等若干。

  教學過程:

  一、引入 你吃過什么魚干?味道怎樣? 每人嘗一點新鮮的魚干,說說你吃魚干時的感受。

  二、探究過程

  1、觀察變質(zhì)的食物 (1)小組各一份新鮮的小魚干和干面條。 ?討論:你可以用哪些方法來觀察? ?小組觀察活動,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有關小魚干和干面條的信息?(2)小組各一份壞了的小魚和發(fā)餿的潮面。 ?討論:這條小魚已經(jīng)壞了了,可能帶有很多細菌,我們怎么來觀察這些壞的物品? ?小組觀察活動,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信息? (3)比較新鮮的小魚干和壞的小魚、干面條和發(fā)餿的面條,有哪些不同的地方?(4)匯報上一節(jié)課的后續(xù)實驗記錄情況,你從實驗中發(fā)現(xiàn)面包上霉菌生長快慢的原因了嗎? 討論:?小魚為什么在短時間壞了? ?魚干為什么能長時間地保持好聞的氣味? (5)小結(jié):閱讀48頁小資料。

  2、儲存食物的各種方法 (1)我們已經(jīng)知道引起食物變質(zhì)需要有一定的空氣、水分和溫度等條件,如果要儲存一條新鮮的小魚,可以用什么方法?小組討論交流,并說說運用這種方法儲存食物的理由。 (2)出示圖片和食品罐頭等實物,說說為什么可以用這種方法能儲存食物?(3)你還知道哪些儲存食物的方法?為什么這些方法能減慢食物變質(zhì)的速度? (4)討論:你還能用什么方法來儲存食物?(5)小結(jié):閱讀49頁小資料。

  三、后續(xù)活動 課后收集一些食品包裝袋或包裝盒,思考為什么用這種方法來儲存食物?

  板書設計: 3.6 減慢食物變質(zhì)的速度 1、觀察變質(zhì)的食物 2、儲存食物的各種方法

  教學后記:

  3.7 食物包裝上的信息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食品包裝袋上的信息,知道我們可以從食品包裝袋上獲取很多有關食物的信息;

  2、能根據(jù)食品的保質(zhì)期、配料表等信息,正確選擇適合的食品;

  3、指導學生收集信息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重點:觀察食品包裝袋或包裝盒上的信息。 教學難點:會比較幾種食品的保質(zhì)期、配料,正確選擇合適的食品。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每人收集3—5種食品包裝袋和包裝盒;

  2、食品的生產(chǎn)日期和保質(zhì)期的記錄表、牛奶餅干的配料表。

  教學過程:

  一、引入 說說你帶來了哪些食品的包裝袋和包裝盒。你從包裝袋上了解到什么內(nèi)容?

  二、探究過程

  1、觀察食品包裝袋或包裝盒 (1)觀察活動:仔細觀察包裝袋上的介紹,你能從中獲得哪些信息? 小組觀察、交流、匯報。(2)討論:一般的食品包裝袋上的信息有哪幾類? ?匯報并請學生板書。 ?提問:你從這些信息中能了解些什么?你想研究些什么?

  2、比較幾種食品的保質(zhì)期 (1)小組活動:記錄五種食品的生產(chǎn)日期和保質(zhì)期。 (2)觀察比較:你從記錄的五種食品的生產(chǎn)日期和保質(zhì)期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 引導學生找出最近和最早生產(chǎn)的食品、最新生產(chǎn)的食品、保質(zhì)期最長和最短的食品。(3)小組討論:選擇保質(zhì)期最短和最長的兩種食品,是哪些原因影響了食品的保質(zhì)期? 引導學生從兩種食品的特點、包裝和保存的方法、配料等方面去尋找原因。(4)如果是同一種食品,你選擇保質(zhì)期長的食品,還是選擇保質(zhì)期短的食品?

  3、調(diào)查了解食品的配料 (1)出示一份牛奶餅干的配料表。 看了這份牛奶餅干的配料表你有什么想法? (2)找出表中你熟悉的配料名稱,推測它們在食品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3)找出表中你不熟悉的配料名稱,猜猜它是什么東西?三、課后拓展 1、各種配料在食品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2、食品添加劑是否會對人體產(chǎn)生有害的影響?

  板書設計: 3.7 食物包裝上的信息 1、觀察食品包裝袋或包裝盒 2、比較幾種食品的保質(zhì)期 3、調(diào)查了解食品的配料 教學后記:音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數(shù)字1、2、3,理解它們表示的實際意義。

  2.能根據(jù)數(shù)字匹配相應數(shù)量的物體。

  3.能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操作和整理材料。

  活動準備:

  動物卡片:小貓1只、兔子2只、小雞3只;1—3數(shù)卡。

  活動過程:

  1.感知3以內(nèi)的數(shù)量并按相應數(shù)量排列卡片。

  教師出示動物卡片,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卡片上有什么?每種動物有幾只?

  引導幼兒按序排卡片。

  教師:請小朋友按動物數(shù)量的多少給給它們排隊,最少的`排最前,最多的排最后。

  師幼集體驗證是否按數(shù)字排列卡片,并引導幼兒說一說卡片是怎樣排列的。

  2.認識數(shù)字1、2、3。

  教師:我們可以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一只貓呢?(出示相應的數(shù)字)這是數(shù)字幾?它像什么?

  教師逐一引導幼兒為2只兔子、3只雞匹配數(shù)字,并引導幼兒觀察數(shù)字1、2、3的字形。

  3.理解數(shù)的實際意義。

  教師:數(shù)字1除了可以表示1只貓,還可以表示什么?數(shù)字2除了可以表2只兔子,還可以表示什么?數(shù)字3呢?

  4.幼兒分組操作。

  5.交流與評價

科學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手是非常常見的身體器官之一,小小班的幼兒非常喜歡用手來做游戲,但是要讓他們說出自已的手能做什么,有什么用途,確實不知,這節(jié)課就是認識手,讓幼兒通過這節(jié)課來認識他們的小手,手上有幾個手指頭,或是小手能夠干什么,并且,兩只手也能做很多的事情,讓幼兒能進一步的了解手的用途及認識自已的小手。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自已有兩只手,而且還能做很多的事情。

  2、在活動室中增強幼兒和同伴與老師的情感交流和互動能力。

  活動準備小豬布偶 泡沫地毯若干 幻燈片活動過程:

  一、 出示布偶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晃恍】腿,小朋友們知道他是誰嗎?

  師:小朋友們好,我的名字叫“小豬”你們知道為什么我會動嗎?

  師:因為是老師的手在幫助小豬動起來。

  1、小手變魔術(shù)師:小朋友知道自已有幾只手嗎?(兩只)師:一個手指頭呀,變呀變.一直到五個手指頭.

  2、認識手心、手背我們一起來和小手玩?zhèn)游戲。請你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如果我說“手心手心拍拍”小朋友們就要手心手心拍拍,看看誰的小手最能干。

  手心手心拍拍,我的小手轉(zhuǎn)起來。

  手背手背拍拍,我的.小手舉起來。

  手心手心拍拍,我的小手藏起來。

  師:小朋友們真棒,給自已鼓鼓掌吧。

  3、出示小手能干的圖片(幻燈片)比一比師:小朋友們把自已的小手伸出來,來和老師的手比下和自已的好朋友比下看看誰的手大,誰的手小。

  師:看看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呀?它們用自已的小手在做事情。

  師:你的小手會做什么事情呢?

  二、保護小手:

  總結(jié):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要懂得保護自已的小手,不讓自已的小手受傷,并且講衛(wèi)生、勤洗手,做一個講衛(wèi)生的好寶寶。

科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學習活動,使學生掌握杠桿尺的探索性實驗,從而了解杠桿尺的工作原理。

  教學重點:掌握杠桿尺的探索性實驗,從而了解杠桿尺的工作原理的學習活動。

  教學難點:學生分析整理數(shù)據(jù)、合理運用科學方法的指導。

  能力目標:通過學生的探究學習活動,使學生能夠觀察記錄杠桿尺的狀態(tài),學習使用圖示法簡化問題。能夠從眾多看似雜亂的數(shù)據(jù)中,通過分析整理,發(fā)現(xiàn)杠桿省力的規(guī)律。

  學情分析:在生活中,使用工具來完成一些事情的經(jīng)歷是很多的,如用剪刀剪紙、用老虎鉗夾斷鐵絲、用鑷子夾東西等。會使用這些工具很大程度上來源于經(jīng)驗的積累,學生可能并不清楚或者沒有思考過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但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已經(jīng)對等臂條件下的平衡有了初步的認識,借助學生的經(jīng)驗,以杠桿尺作為研究材料,采用實驗的方法,讓學生發(fā)現(xiàn)杠桿省力的規(guī)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使學生能夠合理解釋身邊杠桿工具的工作原理;滲透科學與藝術(shù)相結(jié)合的思想。

  課前準備:

  1.學生自帶的工具:剪刀、開瓶器、木棍、鐵榔頭等。

  2.分組實驗器材:杠桿、鉤碼、鐵架臺、刻度尺等。

  3.演示實驗器材:桿秤、石子、多媒體教學課件等。

  杠桿尺、鉤碼、科學記錄表、相關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問題

  一、引入新課

  1、老師這里有一塊大石頭和一根棍子,請問:你能利用這根棍子,比較省力地抬起這塊石頭嗎?(指名演示撬石頭)

  2、為什么棍子能撬起這塊石頭呢?

  探索體驗解決問題1.認識杠桿

 。1)分組實驗1(用直尺撬磚)。

  實驗時先讓學生用一小拇指抬起磚,然后組裝好撬棍用小拇指撬起磚。

  (2)講解。(出示杠桿三點示意圖)

  當這根棍子,按實行的方法去撬重物時,它就不再是一根普通棍子了。它是一種簡單的機械,這種簡單的機械叫做杠桿。(板書課題)

  在杠桿上有三個著力點。杠桿上被小石頭支撐的那一點,叫做支點,杠桿兩端圍繞支點轉(zhuǎn)動。被重物壓的那一點叫做重點。手對于杠桿用力的那一點叫做力點。(邊講解邊在示意圖上出示名稱)

 。3)分組指出杠桿三點位置。

  分組組裝好撬磚的`杠桿,每人在杠桿上指出三點的位置

  2.指導學生認識扛桿的作用

  (1)討論:

  通過以上的實驗,你知道了杠桿有什么作用(省力)

  談話質(zhì)疑,使用杠桿是不是一定能省力?有什么情況下才能省力呢?

 。2)分組實驗2(用直尺橇磚)。

  移動支撐小木塊的位置,改變支點位置或改變力點位置,再用小姆指用力壓杠桿有什么感覺?

  實驗后討論:使用杠桿一定省力嗎?什么情況下省力?

 。3)分組實驗3(杠桿尺定量實驗)。

  講解:為了準確地弄清這個問題,我們再來做一個實驗。

  師:為了更準確地測定出力的大小和杠桿省力的規(guī)律,我們在力點上懸掛鉤碼使杠桿尺平衡,來測定力的大小。

  講解:距離按格記量,力的大小按鉤碼數(shù)量記量。按表中規(guī)定進行實驗。

  實驗可分成哪三種類型?

  實驗1:支點到重點距離=支點到力點距離

  實驗2:支點到重點距離>支點到力點距離

  實驗3:支點到重點距離<支點到力點距離

  實驗記錄表:

  實驗次數(shù)物重重點到支點的距離拉力力點到支點的距離

  實驗1

  實驗2

  實驗3

  請分析對比數(shù)據(jù),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三組實驗的結(jié)果:

  實驗1:重物(力)=拉力(不省力、不費力)

  實驗2:重物(力)<拉力(費力)

  實驗3:重物(力)>拉力(省力)

 、鄹鶕(jù)以上的分析,誰能找出使用杠桿工作的規(guī)律?

  3.指導學生認識杠桿的應用

 。1)分組觀察剪子。

  思考:剪子是由幾個杠桿組成?找出三點的位置。分析剪子工作時力的關系。

  (2)分組觀察鑷子。

  思考:鑷子是由幾個杠桿組成?找出三點的位置。分析鑷子工作時力的關系。

 。3)你知道還有哪些工具利用杠桿原理設計的?

  拓展延伸應用創(chuàng)新觀察哪些裝置應用了杠桿原理:分析它的三點,研究它是省力杠桿,還是費力杠桿?

  思考:為什么有的工具設計成費力的?

  板書設計:

  杠桿

  力點支點重點

  支點到重點距離=支點到力點距離不省力`不費力

  支點到重點距離>支點到力點距離費力

  支點到重點距離<支點到力點距離省力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中我以學生熟悉的蹺蹺板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入探究發(fā)現(xiàn)了其中所蘊含的科學規(guī)律,激發(fā)了學生進行深層次科學研究的興趣。

  科學探究要尊重證據(jù),體會科學技術(shù)與社會生活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樂于探究,大膽想象的意識。

科學教案 篇7

  一、 學習目標:

  通過這一課的學習,使同學們對竹子有一定的了解。

  二、 學習重點:

  通過這一課的學習,使同學們對竹子的生長特征有所了解。

  三、 學習難點:

  對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竹子通過圖片和查找資料進行觀察和比較。

  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這一課的學習,進一步培養(yǎng)同學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五、學習準備:課件

  六、學習過程:

 。ㄒ唬┱乙徽遥

  師:同學們,中國古代人們所指的'“梅蘭竹菊”,其中“竹”指的就是竹子。同學們,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竹子”這一課。

  師:下面我們進入“找一找”環(huán)節(jié),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么?

  生:進行觀察圖比較。

 。ǘ┱f一說:

  師:同學們,你們對竹子都有哪些了解?

  生:小組討論進行回答。

  師:通過觀察圖片和查找資料,竹子對我們生活有哪些用途?

  生:小組交流進行回答。

 。ㄈ┛家豢迹

  師:下面到了考考你們的環(huán)節(jié)了,文竹和水竹是竹子嗎?

  生:小組討論進行回答。

  七:板書:

  2.竹子

  (1) 找一找

  (2) 說一說

  (3) 考一考

科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了解自然界水資源的分布,知道淡水資源十分缺乏,知道常用的節(jié)水措施。

  過程與方法:

  能從適當?shù)那榫爸,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能向大家表達自已的發(fā)現(xiàn)和感受。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意識到水資源的缺乏,我們應該保護它,體驗缺水的痛苦和節(jié)水的好處,養(yǎng)成節(jié)水的行為習慣。

  教學準備:

  1、教材配套錄相資料、各種美麗水體的圖片;燒杯、小勺、滴管。2、學生查找水的分布資料,調(diào)查學校、家庭浪費水的現(xiàn)象,收集節(jié)水的有關措施。

  教學過程:

  引入:

  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水的神奇功能,它會向上爬、會團結(jié)、會噴射、會托舉,還可以溶解許多物質(zhì),水對我們?nèi)祟愓媸翘匾恕D敲吹厍蛏系乃饕谀睦锬?我們廈門市是一個海島,四面都是大海,我們的水資源真的是多到用不完嗎?今天我們來學習第4課《地球上的水》。

  一、欣賞自然界美麗的水體。

  (1)教師導入:同學們,當你打開世界地圖或面對地球儀時,呈現(xiàn)在眼前的大部分面積是什么顏色?你知道,那是什么嗎?那就是地球表面數(shù)量最多的水。它覆蓋了地球的大部分表面。前面幾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水在生命活動、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其實,水在旅游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上也有重要作用。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2)教師出示多幅美麗水景的圖片,先問學生:你知道這是哪里嗎?看到這些景象你有什么感受?再請學生把自己知道的美麗水景的事情告訴大家。

  (3)教師小結(jié):這些美景都是地球上的江河湖海的`水給自然界帶來的種種奇觀,把大自然打扮得絢麗多姿,給我們生活帶來歡樂,給當?shù)芈糜螛I(yè)的發(fā)展帶來效益。

  二、指導學生親身感受淡水資源的缺乏。

 。1)教師講授:盡管地球表面大多數(shù)被水覆蓋著,但這些水中絕大部分是海水,真正與我們生產(chǎn)、生活關系最為密切的淡水卻很少很少。(講解教材P34頁的比較)

 。2)教師提出要求:請你們參照教材第34頁上圖,用杯子、小勺、滴管分別取出“地球上的水”、“淡水”、“可開發(fā)利用的淡水”。

  (3)學生分組活動。

 。4)學生匯報動手做后的感受。

  三、引導學生討論淡水的用途

 。1)學生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充分發(fā)表意見。

 。2)教師介紹工業(yè)用水、農(nóng)業(yè)用水事例。

 。3)師生小結(jié):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人們的生活都需要水。

  以上的活動,要求學生通過“頭腦風暴”的形式,把本組的觀點,用畫畫出來,張貼在黑板上,由本組代表發(fā)言。

  四、引導學生尋找身邊的浪費水現(xiàn)象,提出節(jié)水措施。

 。1)教師提出問題,生活中有哪些浪費水現(xiàn)象?你能為節(jié)水做些什么?

  (2)學生討論,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3)教師補充農(nóng)業(yè)、工業(yè)等高科技節(jié)水技術(shù)。

  (4)教師小結(jié):節(jié)水是全社會的大事情,我們小學生一定要從自己做起,從日常小事做起,人人樹立“節(jié)約水光榮,浪費水可恥”的思想。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做節(jié)約用水小標兵!

  五、布置作業(yè)

  體驗活動:水污染的危害。將兩個洋蔥頭分別置于盛滿清水和滴有洗發(fā)水的杯口。幾天后觀察洋蔥要部生長的情況。

科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物理性質(zhì)可以用來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吸水性是指材料對水的滲透能力,與材料的組成和結(jié)構(gòu)有關。

  過程與方法:

  1.用觀察的方法檢驗材料的物理性質(zhì),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選擇適當?shù)脑~語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發(fā)展對物質(zhì)世界的探究興趣。

  2.認同物理性質(zhì)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

  3.增強材料循環(huán)使用,節(jié)約資源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 用觀察的方法比較材料的吸水性。

  教學難點 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吸水性與材料的組成和結(jié)構(gòu)有關。

  教學準備

  學生(每小組):

  1.大小、厚度盡量相同的紙片、塑料片、鐵片、木片(紋理較疏松的)各一片;稀釋的紅墨水、滴管。

  2.放大鏡、餐巾紙、鉛畫紙。

  3.浸泡好的廢報紙、筷子、棉布

  老師:古代造紙的錄像。

  教學過程

  一、導課

  小游戲:各取所需

  具體規(guī)則:教師出示木頭、紙、鐵、塑料,讓學生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材料,并簡單說明理由。具體情境設置舉例:做一個杯子、擦去桌上的`水、造一艘船……

  導語:剛才同學們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了不同的材料,我們認為,不同材料遇到水的反應是不一樣的,我們把材料對水的滲透能力叫做材料的吸水性。這節(jié)課,讓我們來研究材料的吸水性吧。

  二、誰更容易吸水

  1.出示大小、厚度盡量相同的紙片、塑料片、鐵片、木片(紋理較疏松的)各一片,猜一猜,誰更容易吸水,為什么這樣想?把猜測結(jié)果記錄在實驗記錄單上。

  2.怎么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呢?出示稀釋的紅墨水、滴管,我們請這兩位朋友來幫忙,你們打算怎么做?(學生小組設計實驗,只要求簡單設想)

  3、教師補充觀察、實驗要點:

 、伲畬嶒灥墓叫裕翰牧系拇笮『癖、水滴的大小位置等要盡量保持相同。

  ②.從側(cè)面觀察水滴的變化,既要觀察水滴的變化,也要關注材料遇水部分的變化。

 、郏⒁庥涗洠梢杂脠D畫和語言相結(jié)合,來描述觀察到的觀察。

  ④.根據(jù)觀察到的現(xiàn)象把四種材料按吸水性從強到弱排序。快的小組思考:材料的吸水性可能跟什么有關?

  4.學生分組實驗后匯報。

  可預期的發(fā)現(xiàn):

 、伲埖奈芰ψ顝、木頭次之、塑料和鐵最弱。

 、冢埡湍绢^都能把水吸到內(nèi)部,它們的表面比較粗糙,可能中間有空隙。

  三、紙的觀察

  1.提供放大鏡、餐巾紙、鉛畫紙。

  導語:紙的吸水性最強,有些同學猜想紙的中間可能有空隙,是不是這樣呢?讓我們更仔細地來觀察兩種紙吧。

  2、我們可能用什么方法進行更深入的觀察呢?進行觀察方法的指導(可以折、撕、揉、用放大鏡看、放到水里泡一泡……)教師應提醒學生注意觀察的順序。

  3、小組觀察后全班交流。學生可能會說出許多紙的特點,均應給予肯定,要注意將學生的關注點引向紙的纖維和結(jié)構(gòu)上去。

  4、我們在鉛畫紙和餐巾紙里都發(fā)現(xiàn)了纖維,紙的纖維是怎么樣的呢?我們可以把紙放入水中,輕輕攪拌一下,進行觀察。(學生觀察懸浮在水中的紙纖維)

  四、介紹造紙術(shù)

  導語: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知道,紙是由許多纖維組成的。但不知道同學們了解過沒有,世界上第一張紙正是由我們中國人造出來的呢!造紙術(shù)是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我們來看一看古人是怎樣造紙的,想想跟我們今天的研究有哪些相關的地方。

  播放古代造紙的錄像。

  說說古人造紙與我們的研究所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纖維)

  五、我們來造一張紙

  1.有沒有興趣用短纖維來造一張紙呢?出示造紙方法。

  2.出示浸泡好的廢報紙。學生動手造一張紙.

  3.觀察:我們造的紙是怎么樣的?與我們使用的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相同:都由纖維組成,里面都有空隙。

  不同:厚薄、疏密、紙纖維疊加的方式等。

  4、我們能造一張厚薄均勻一些的紙嗎?紙也有不同的種類,它們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六、課堂小結(jié):

  1、通過對紙的研究,我們明白了材料的吸水性與什么有關了嗎?

  2、用過的紙還能再利用嗎?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用過的紙?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jīng)典】科學教案10-15

科學教案(經(jīng)典)10-11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9-10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8-06

【精選】科學教案08-09

科學教案07-20

(精選)科學教案10-03

科學教案(經(jīng)典)10-02

科學教案[精選]09-22

科學教案【精選】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