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_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_波多野结衣国产一区二区三区_农村妇女色又黄一级真人片卡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4-08-31 14:45:20 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中班科學活動教案模板集合9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應(yīng)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學活動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中班科學活動教案模板集合9篇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1

  一、活動題目

  科學活動——會發(fā)出聲音的扣子

  二、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感知扣子的彈性勢能、動能、慣性、旋轉(zhuǎn)時與空氣的摩擦力。讓幼兒探索扣子會響的'方法。培養(yǎng)幼兒動手動腦的習慣。

  三、適用對象

  中班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棉線、扣子、取掉尖的牙簽(與幼兒人數(shù)一樣多)。

  五、活動的內(nèi)容及過程

  解決的問題:怎樣才能讓一根棉線穿過扣子的兩個孔,使扣子穿在線上。

  幼兒討論。

  (1)把線穿在扣子的小孔里,再從另一個小孔中穿出來。

  (2)把線的一頭穿在一個小孔中,把線的另一頭穿在另一個小孔中。

  做一做。

  (1)把線穿在扣子的小孔里,再從另一個小孔中穿出來。

  (2)幼兒把穿好的扣子兩頭打上結(jié)。

  (3)用牙簽套在線的兩邊,扣子在中間。

  試一試:怎樣使扣子發(fā)出聲音?

  (1)用手拉在線的兩邊,使扣子在中間。用嘴吹。

  (2)兩手作順時針旋轉(zhuǎn),把兩線絞起來,再用力向兩邊拉。

  (3)用線把扣子掄起來。

  說一說我的實驗結(jié)果。

  (1)用嘴吹不響扣子。

  (2)用兩只手一同旋轉(zhuǎn)扣子,線都擰在了一起,把手向外一拉,扣子歡快地唱起歌。

  (3)用線把扣子掄起來,也能發(fā)出聲音,但是不安全。

  比一比:聽聽誰的扣子最響?

  (1)扣子旋轉(zhuǎn)的圈數(shù)越多,聲音越大。

  (2)越使勁向外拉繩子,聲音就越大。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2

  分析:

  沙子具有細小、松軟、加水后可以任意造型等特點,容易誘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欲。但平時,幼兒園的沙池或沙箱中的沙經(jīng)常是干的或是濕的,而且玩沙活動大多安排在戶外活動時間,因此幼兒在玩沙時經(jīng)常是在重復(fù)著鏟沙、倒沙和堆沙動作,玩得不豐富,沒有創(chuàng)造性。其根本原因在于幼兒不了解沙的特性,尤其不了解干沙河濕沙的區(qū)別,所以玩沙活動停留在淺表的動作上,玩法上沒有創(chuàng)造性。

  目標:

  1.通過幼兒吹、分離、挖、塑造、經(jīng)驗回憶等活動,感知和探索沙輕、細小、不溶于水及加水后易造型的特性,了解沙的用途。

  2.發(fā)展幼兒的感知能力,誘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欲。

  3.引起幼兒對周圍自然物的關(guān)注,培養(yǎng)幼兒愛護周圍自然物的情感。

  4.學習能兩人和四人合作玩。

  重點:

  感知和探索沙的特性。

  難點:

  加水后沙在造型功能上的'不同。

  環(huán)節(jié):

  一、用不同的感官感知干沙的特性:

  1.用紗窗布代替篩子分離出小石子和細沙,并通過觸摸、抓捏感受和體驗沙細小的特點。

  2.用吸管吹一吹干沙,體驗干沙輕的特點。

  3.把篩出的細沙倒入塑料杯中,通過觀察和攪拌體驗沙不溶于水的特點。

  4.尋找寶藏——通過用手扒開沙子找玩具的游戲。體驗干沙松軟的特點。

  二、體驗干沙與濕沙的區(qū)別:

  1.愛喝水的沙——往沙箱中加水,用手感知干沙與濕沙在捏合上的區(qū)別,即干沙輕,不易捏合;濕沙重,易捏合。

  2.小組造型活動,體驗濕沙可以任意造型。

  三、談話、討論,了解沙的用途:

  1.交流、分享關(guān)于沙的用途的經(jīng)驗。

  2.介紹沙漏。

  延伸:

  一、沙能不能種養(yǎng)植物:

  提供兩盆植物(一盆用泥,一盆用沙),提出管理要求:每天給于一定的陽光;澆同量的水,一周施一次肥;每組做好紀錄。

  二、制作“七色彩泥”:

  在細紗中加入水和顏料,混合攪拌,把沙染成多種顏色的沙,然后將彩沙晾干,分層裝入或分色裝入物色透明的器皿內(nèi)。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實驗,了解幾種區(qū)分生熟雞蛋的方法

  2.在制作美味雞蛋的過程中,激發(fā)對科學探究的興趣活動準備:生熟雞蛋若干,煎蛋器,奶鍋,小碗若干,小勺若干,盤子若干,小刷子,油壺,鹽

  經(jīng)驗準備:會打雞蛋

  活動重點:了解雞蛋生熟的變化

  活動難點:能夠用自己的方法區(qū)分生熟雞蛋,并能夠進行猜想和驗證

  活動過程:

  (一)導(dǎo)入玩一玩電子互動墻,熟悉雞蛋制作的美食。

  任務(wù):用生雞蛋制作美食

  (二)基本過程師:小朋友面前的盒子中有雞蛋,有生的'也有熟的,請小朋友在不弄破的情況下把生的挑出來,將自己的方法畫在表格上,一會驗證自己挑出來的雞蛋(生的放在打碎了放在帶走生雞蛋標志的盒中,熟的剝開一個小口放在另外的盒中)

  方法師:①剛才誰的方法成功區(qū)分生熟雞蛋了?(幼兒舉手)②請你說一說你的方法(a.手電筒照 熟→深顏色,生→透光 b.稱重 生→輕 c.搖晃,生→晃 d.轉(zhuǎn) 生→慢)③請你把你的方法畫在黑板上的紙上④請小朋友用紙上的一種或多種方法挑出一個生雞蛋,打進自己的小碗

  師:為什么不能看顏色區(qū)分?

  師:因為生雞蛋的顏色有深有淺老師挑一個雞蛋(多種方法)師:我們用雞蛋可以做什么常見的美食(雞蛋羹,荷包蛋)教師指導(dǎo)做荷包蛋和雞蛋羹師:做荷包蛋有什么現(xiàn)象 幼:

  師:雞蛋有什么變化(液體到固體)

  師:要和小朋友互相分享美食,回家可以給爸爸媽媽做早餐活動分析:活動讓小朋友探究區(qū)別雞蛋生熟的方法,雞蛋是生活中常見的食材,(教案:)小朋友每天都會吃到,從幼兒自身來說,對雞蛋具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探究過程中,幼兒有聽覺,視覺的體驗,使幼兒有更深的印象,這次的活動,教師很好的將教育活動和生活聯(lián)系,對雞蛋的基本認識從生活中來,最后用雞蛋做了美食,又回到生活中去,做美食對幼兒是一種滿足,生雞蛋打出來,做成美食,更能加深幼兒對此次活動的印象和體驗,教師讓兩組小朋友進行分享,這也是一種社會性教育。

  我的收獲:我覺得科學教育活動要和幼兒的生活相聯(lián)系,可以通過多種感官體驗,加深幼兒印象,這次的活動中,天平稱重的結(jié)果不是很明顯,幼兒也提了出來,老師也讓幼兒畫在紙上,老師給予了支持,科學活動并不是讓幼兒局限一個理論,讓幼兒多探究,應(yīng)該允許幼兒有自己的見解,發(fā)散幼兒的思維,也應(yīng)該烏云幼兒有失誤或是誤差。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探索發(fā)現(xiàn)落葉樹樹葉逐漸變色的現(xiàn)象,學習用排序的方式表現(xiàn)樹葉顏色變化的過程。

  2、體驗操作、游戲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錄像片段 、PPT、各色樹葉若干、音樂cd

  活動過程:

  一、 觀看錄像,導(dǎo)出問題。

  1、幼兒觀看錄像。

  2、討論:葉子是慢慢變黃的.,還是一下子變黃的?

  二、了解落葉樹的樹葉逐漸變色的過程及其原因。

  1、播放PPT,探索葉子變色的秘密。

  2、幼兒操作,比較綠葉和枯葉的不同。

  3、教師小結(jié)。

  三、樹葉排序

  1、將形狀相同的樹葉按照由綠逐漸變黃或變紅的順序進行排序。

  2、把排序好的樹葉,依次粘貼。

  四、游戲《小印第安人》

  1、按要求裝扮印第安人服飾。

  2、隨音樂進行游戲《小印第安人》。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5

  一、活動名稱:

  中班科學活動:水資源的利用——巧澆菜園

  二、活動內(nèi)容:

  把收集來的水資源,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

  三、活動準備:

  1、物質(zhì)準備:各種收集雨水的工具

  2、精神準備:觀察雨量與植物的關(guān)系、雨中體驗

  四、活動目標:

  1、會用不同的工具收集雨水,觀察記錄收集情況。

  2、培養(yǎng)幼兒在生活中學會利用水資源的意識。

  五、活動過程:

 。、下雨了

  下雨了,孩子們高興極了,潤潤說:“我們菜園的菜寶寶可以喝飽水了,雨下得非常小,我想帶著孩子出去看看,這么小的雨會讓菜寶寶喝足水嗎?

 。、觀察雨量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孩子們拿著小鏟子在挖地下的土,倩蕓驚訝的`發(fā)現(xiàn)地下的土還干著呢,這時有人提議說:“我們還是接一點兒水來澆菜吧,這樣快一些”,我說:“用雨水澆不是更好嗎?”開心說:“可是雨太小了,澆不到菜根呀”,我請孩子們一起來想辦法怎樣利用雨水才能澆到菜根?

 。、用雨水澆菜

  孩子們很聰明,想了很多辦法用雨水澆菜:

 。ǎ保┱襾硇⊥啊⑿∑孔、大盆收集雨水澆菜

 。ǎ玻┙优潘芾锏挠晁疂膊

 。ǎ常┩谇疂膊

  沿著排水管挖幾條小溝,排水管里的雨水就會集中起來順著小溝通向菜地,這樣匯集起來的雨水會就會很快流入菜地,慢慢滲入到菜的根部。

  六、擴展:

  收集資源

  想想你用什么方法收集生活中的水資源?

  七、延伸:

  資源的用途

  你知道收集來的水資源有什么用途嗎?

  八、活動后反思:

  孩子們發(fā)現(xiàn)自然角中種植的菜根越長越高,我們就一起在戶外開辟了一個小型種植園,把瓶子里種植的蔬菜移到種植園中,孩子們非常喜歡種植活動,他們更關(guān)心植物的生長情況,每天都用很多水去澆花、澆菜,我在想:水是寶貴的資源,我們不可以這樣浪費,我們可不可以收集一些其他的水資源來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呢?

  生活中,我們收集能源的意識很差,水不是再生資源,很多資料顯示,我們的水位在不斷下降,這就意味著我們不能再繼續(xù)浪費,在活動中我們要鼓勵幼兒想辦法收集可以再利用的水資源,使孩子從小有節(jié)約能源的意識。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身邊的事物比較快和慢,并且引導(dǎo)幼兒感知快和慢之間的變化。

  2、培養(yǎng)幼兒合作的能力以及謙讓的精神。

  3、發(fā)展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

  二、活動準備:

  1、平衡木兩張、球3—4個、陀螺、風車等。

  2、音樂磁帶(快和慢兩段音樂)、錄音機。

  三、活動過程:

 。ㄒ唬、音樂進場,讓孩子直接感受到快和慢。

  1、我們一起聽一段好聽的音樂吧!

  2、“聽完了這段音樂,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3、“原來音樂有的快有的慢,那我們就聽著有快有慢的音樂中讓身體動起來吧!”

 。ǘ、感知周圍事物快和慢的關(guān)系。

  1、請小朋友找一個好朋友到老師給你們準備的區(qū)域中玩一玩,并且比一比誰快,誰慢?

  2、集合:“剛才你們都玩了什么?你們在玩的時候誰快誰慢一點呢?”

  3、你們想過這是為什么呢?這樣吧 你們再去玩一次吧!

  4、集合:“你們這次誰快誰慢呢?為什么?”

 。ㄈ、拓展幼兒的思維,發(fā)展發(fā)散性思維。

  1、快的`東西是不是一直都是快的,而慢的東西是不是就一直都是慢的呢?

  2、怎樣才能把快的東西變成慢的,而把慢的東西變成快的呢?

  3、小結(jié):小朋友說的很好想的辦法也很多,快的東西不一定會永遠都是快的,而慢的東西也不會一直都是慢的,就像有的小朋友吃飯很慢,但是只要你愿意改變,努力一點就可以變得快起來。

 。ㄋ模⑿∨笥,其實時間過得很快,那我們怎么樣才能在這么快的時間里做什么?能不能浪費時間呢?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幼兒在觀察和探索中,了解刷子的異同點、不同用途和使用方法。

  2、激發(fā)幼兒對生活中的小工具產(chǎn)生興趣,體驗刷子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活動準備】

  1、發(fā)動家長和幼兒共同收集各種各樣的刷子,如牙刷、杯刷、鞋刷、長柄刷、眉刷、衣刷、浴缸刷、廁所刷等擺放于活動室的周圍。

  2、杯子、瓶、娃娃、衣服、褲子、抹布、皮鞋、盆等標記。

  3、錄象:各種新的電動刷子。(如機器設(shè)備上的電動刷、馬路清潔車等)

  【活動過程】

  一、觀察各種刷子,了解刷子的名稱、特點、用途。

  1、幼兒觀察刷子。

  A:師:小朋友!我們的周圍是什么呀?(刷子)你們?nèi)タ匆豢、摸一摸,這些刷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什么時候看見過?人們用它干什么?

  B:幼兒下位觀察并自由交流。

  2、集體交流:

  A:你認識哪些刷子?它有什么用?

  B:這些刷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的毛長、有的毛短,有的毛軟、有的毛硬,毛的顏色不一樣,有的是鐵絲做的……)

  3、教師介紹幾種特殊的刷子:眉刷、床刷等。

  4、交流:你還見過哪些刷子?人們用它干什么?

  師作小結(jié):生活中有這么多的刷子,它們可以幫我們做許多事。真是我們的小幫手。

  二、拓展經(jīng)驗,了解先進技術(shù)帶來的刷子變化。

  A、師: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我們生活中又出現(xiàn)了許多電動刷子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便利,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B、幼兒觀看錄象,感受刷子的新變化。

  三、送刷子回家。

  A、游戲:送刷子回家。

  引導(dǎo)幼兒根據(jù)刷子的不同用途進行分類。(幼兒將牙刷貼上牙寶寶,將鞋刷貼上鞋子……)

  B、幼兒操作。

  幼兒自由選擇、相互合作模仿成人的活動。(用牙刷給寶寶刷牙,用鞋刷相互刷皮鞋,用衣刷模仿媽媽刷衣服,刷褲子,用杯刷刷杯子,用長柄刷刷地,用眉刷相互化妝等等)。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根據(jù)問題探索變長的方法,有解決問題的信心。

  2、能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3、在嘗試過程中感受幫助朋友的快樂,能積極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

  1、黑板上貼一棵大樹。

  2、小樹枝一根,插塑、繩子、紙條、毛線、吸管、橡皮筋、膠水、回形針、扭扭棒若干。

  3、兩只小螞蟻,問號。

  活動過程:

  1、故事導(dǎo)入

  師:今天給大家?guī)硪粋故事,這是個帶問號的故事。

  (1)教師講述故事開頭,理解詞語樹梢,

 。2)思考第一個問題:點點和小黑可能看到了什么美麗的美景?

  2、嘗試把各種材料變長,營救小螞蟻點點。

 。1)繼續(xù)講述故事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提出第二個問題:點點一小心掉了下去,危急時刻身邊的材料就可能幫到朋友,你們能把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變長嗎?

 。2)探索變長的.方法,引導(dǎo)孩子說出變長的方法。

  (3)集體分享變長的方法。

  師:你用了什么方法變長的?

  教師小結(jié):有的材料可以用擰呀自己可以變長,有的材料要借助工具才能變長。

 。4)出示第三個問題:你們一共用了多少個辦法呀?

  總結(jié):只要你愿意想、愿意去試一試,辦法總比問題多。

  3、嘗試不借助工具把紙條變長,結(jié)束活動。

 。1)師:你用什么方法把紙條變長了?

 。2)如果只有一張報紙你能把它變長嗎?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樂意與同伴交流,討論一些取暖的方法;

  2、愿意積極動腦,并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重點:

  樂意與同伴交流,討論一些取暖的方法。

  活動難點:

  愿意積極動腦,能夠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dǎo)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1、教師:冬天到了,許多小朋友來到幼兒園,跟著老師鍛煉身體,做游戲,可開心啦!可是,有一個叫貝貝的小朋友,她的好朋友卻有點不高興了,因為她發(fā)現(xiàn)貝貝已經(jīng)許多天沒有上幼兒園了。原來貝貝沒上幼兒園是因為怕冷。他也不知道有什么方法可以取暖。

  2、教師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貝貝為什么沒有來上幼兒園嗎?

  教師:貝貝遇到了困難,你們愿意想辦法幫助他嗎?

  (教師請個別幼兒進行回答。)

  二、幼兒交流、討論,說出自己知道的取暖方法

  1、教師:故事中的'貝貝遇到了什么困難?怎么辦呢?

  (請部分幼兒進行回答)

  2、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觀察畫面里都有哪些取暖的方法。

  (請幼兒根據(jù)畫面的內(nèi)容,說一說圖片上的人們是怎么樣取暖的。)

  三、教師出示掛圖,鼓勵幼兒觀察圖片上幼兒的取暖方法

  1、教師:圖畫上的小朋友用了哪些取暖的方法呢?

  (請幼兒進行回答)

  教師小結(jié):

  我們在冬天可以多穿一些厚的衣服,多進行運動,鍛煉身體。在家和在園睡覺的時候,我們還可以開上空調(diào)來防寒。

  2、遷移幼兒生活經(jīng)驗,說一說圖畫上的取暖用具的名稱和一些簡單的使用方法。

  教師小結(jié),告訴幼兒一些正確的使用方法。

  四、鼓勵幼兒通過飲食、運動等方法防寒。

  1、教師:剛才我們一起說了那么多有關(guān)冬天保暖的一些方法,那現(xiàn)在老師就要帶著小朋友們一起來學做防寒操。

  (教師帶領(lǐng)幼兒進行活動。)

  2、總結(jié):如果平時我們不挑食,身體強壯了就不會怕冷。在冬天里經(jīng)常鍛煉身體也可以防寒。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01-17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水01-18

中班科學領(lǐng)域活動教案01-29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模板11-09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沉與浮教案12-27

中班科學活動方案中班科學活動03-17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精選15篇)10-15

中班科學《多變的顏色》活動教案11-17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秋天的水果03-06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精選14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