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語文教案模板匯編8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教案 篇1
學習過程
一、誦讀
、僮杂烧b讀全詩,標注生字字音。
②小組分段齊讀,教師辨正字音。
③自由吟誦全詩,畫出動人詩句。
二、內(nèi)容
①概括詩作內(nèi)容
、谧プ÷曇裘鑼
三、詩眼“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明確: 琵琶聲是媒介
彼此心聲有共鳴
點撥:
“我” 聽 琵琶聲(比喻) 識 琵琶女
帝京朝臣 長安倡女
江州司馬 (謫居臥。 商人婦(獨守空船)泣
同是天涯淪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識
四、你怎么理解“司馬青衫濕”,詩人的眼淚是為什么而流?
、賹W生討論
、趥別回答
③點撥:官場失意、人事茫茫;遠別親人、他鄉(xiāng)孤苦;朋友離別、相見無期等等復雜感情交織在一起。
五、分角色誦讀全詩。
六、布置作業(yè):
有人對“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有不同理解,認為千百年來人們都這句詩當作對琵琶女害羞、矜持的神態(tài)描寫不符合詩人本意。理由在于:
、倥门缒陮W成琵琶,以賣藝為生,當眾表演已成習慣。
、谝磺K了,和詩人沒有充分的交流了解而自述身世及內(nèi)心隱秘,可見其性格外向。
、厶拼鐣L氣開化,男女大防并不嚴格,琵琶女雖為有夫之婦,禮教束縛不會成為她心頭顧忌。
④在白居易的小序中說琵琶女“曲罷憫然”,足見她內(nèi)心憂郁、惆悵、凄苦,結(jié)合其身世不難看出琵琶女此時正處于失落、后悔、孤獨、厭倦的'情緒中。
所以,“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主要是她不了解詩人,不愿表演供人作樂,
自己衷腸無法傾訴,沒有知音的郁郁寡歡的心理折射。對此種意見你有何看法?請寫一短文談談。
語文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理清文章的思路。
2、領會運用比喻的妙處。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和留心自然現(xiàn)象的習慣。
【教學重點】
1、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理清寫作思路。
2、體會運用比喻的妙處。
【教學難點】
分析、把握課文主體部分(怎樣看云識天氣)的內(nèi)容和結(jié)構層次。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媒體資源中的視頻──“《看云識天氣》電視短片”,并導入新課:
唐代詩人劉禹錫在《竹枝詞》中寫道,“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生動地描繪了一種有趣的天氣現(xiàn)象,說明作者對這種自然現(xiàn)象觀察得非常細致。因為天氣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千百年來,人們也一直在留心觀察自然界,以圖掌握規(guī)律,為人類服務。事實上,天氣的變化也自有它的規(guī)律,自有它的征兆。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科學小品文《看云識天氣》。
二、整體感知
教師范讀全文,學生聽讀課文,并思考:
1、云的分類有哪些?
2、云和天氣到底有怎樣的關系?
3、本文主要介紹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們各有怎樣的特征?分別預示怎樣的天氣情況?
請你設計一種表格來完成,看誰設計的好。
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共同完成上述題目。
明確:
1、教師播放媒體資源中的動畫,一邊點擊,一邊對云的分類作講解。
2、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
3、對于設計得好的同學要提出表揚。
教師播放媒體資源中的課件中對照分析部分,使學生加深對不同云彩特點的了解。
三、思考品味
1、分析第二自然段:
、爬首x,指出本段概括說明的作用。
、啤巴、“常!眱蓚副詞起什么作用?
2、詳細研究各種云同天氣的關系。
3、討論最后一段的作用。
⑴觀察云的形狀、光彩對我們有什么意義?
、迫绾尾拍苷莆账淖兓(guī)律呢?
四、研討探究
1、本文介紹了這么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們讀來條理清晰,作者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你能從課文中找出有關語句嗎?
學生速讀課文,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交流,最后師生共同明確:
文章第1段概述云和天氣的關系,先用“天上的云,真是姿態(tài)萬千,變化無!币痪淇傉f,然后描繪了萬千姿態(tài)的云。第2段是3、4、5段的“綱”:“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后面三段就是遵循這個“綱”展開的。第3段照應“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又將“薄云”分為“卷云”、“卷積云”、“積云”和“高積云”,并分別介紹了它們的特點及和天氣的關系。第4、5段照應“低而厚密的云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第6自然段開始寫“云的光彩同天氣的關系”,最后一段總結(jié)全文。
2、本文是一篇介紹科學知識的說明文,但語言生動,對云的描摹也細致形象。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辭方法?運用這些方法有何好處?試從課文中找出幾例加以體會。你能否仿照課文中的例子造幾個句子?
、艑W生在課文中畫出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方法的句子。(側(cè)重于比喻的修辭方法)
(學生朗讀自己找到的運用修辭方法的語句,重點談談體會)。
⑵齊讀課文第1自然段,體會說明語言的生動特點,并仿照課文造句。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巒,像河流,像雄獅,像奔馬……
造句:
遠處的霓紅燈亮了,像……
月光照在地上,像……
五、教師小結(jié)
本文介紹了種類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但文章層次清晰,很有條理,關鍵在于作者選取了合理的說明順序。先說什么,后說什么,作者做到了心中有數(shù)。另外,作為一篇科普說明文,作者寫得非常生動形象,這得益于運用了恰當?shù)男揶o方法。除此外,更重要的是對于自然現(xiàn)象的細心觀察。其實,只要我們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觀察,一樣可以寫出精彩的文章來。
六、拓展延伸
小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云的諺語、成語、俗語、詩詞及文章片斷等。
七、布置作業(yè)
留心自然界的各種現(xiàn)象,寫一則觀察日記。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設計]
《瀑布》是語文實驗教材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的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課文,是葉圣陶先生的作品。全詩共三節(jié),分別描寫聽見瀑布的聲音、遠看瀑布及近看瀑布的情景。這首詩語言簡練,韻味十足,比喻生動,詞句貼切,描繪了瀑布的雄偉壯麗,抒發(fā)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由于詩詞在表達上極其凝練、豐厚,如果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授課,學生不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鳴。利用多媒體集圖、文、聲、像于一體,以及它豐富的表現(xiàn)力,快速的信息傳遞,充分的資源共享性等優(yōu)勢整合語文教學,有利于學生獲得直觀豐富的欣賞角度,有利于學生自主、個性化地閱讀。這首詩以描寫的對象為題,突出主體,簡潔醒目。詩句使用疊句、對偶和排比,十分富于節(jié)奏感。讀起來瑯瑯上口。
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引導學生在朗讀、背誦時體會詩的意境,強調(diào)學生獨立識一部分生字。本課是本單元的開篇文,以描寫景物而見長,比喻手法的運用尤具特色。作者用詞準確,使讀者聞聲見形。例如一個“啊”加上感嘆,把令人驚喜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耙蛔渲榈钠痢,一個‘屏’字再加上“珍珠”兩字使一座晶瑩透明,酷似珍珠,在陽光下熠熠閃耀的壯觀瀑布躍然紙上。最后的“如煙,如霧,如塵”更是把風中的瀑布寫得白茫茫,輕飄飄的一片。
我把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確定為:
1、感受瀑布雄偉壯麗的畫面,體會作者對祖國山河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
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
2、學會本課生字詞,正確理解詞語和句子。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瀑布》使一首包含深情的風景詩,通過對瀑布的生動描寫,突出祖國山河的壯麗,抒發(fā)作者對祖國山河無比熱愛之情。據(jù)此,我的教學目的之一,就是要讓學生體會詩的意境,領略美好景色,受到美德熏陶,激發(fā)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本課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受詩歌的韻律美,體會瀑布的行為、壯觀。本課教學以新的課程標準為指導,力求在優(yōu)化課堂結(jié)構、改革閱讀教學上有所突破和創(chuàng)新,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學習。
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安排如下:
1、錄像引入,整體感知。
葉圣陶先生說:“入境始于親”。首先我們創(chuàng)設情境,把學生帶進詩中所描繪的又被多媒體所再造的游覽瀑布的情境中。真實的瀑布,動人的音樂,激情的范讀,三位一體,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學生的心弦被扣動,思維被激活,激發(fā)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2、初讀課文,認識生字。學生在小組內(nèi)讀文,自主合作識字。
3、細讀課文,感悟課文。
4、運用多種媒體,理解詩歌。
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感官感受景物,如教到“好像疊疊的浪涌上岸灘,又像陣陣的風吹過松林。”這里可播放浪濤聲、松濤聲讓學生用耳去感受瀑布的聲音。第二小節(jié)“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這里可放錄象片,讓學生通過視覺感受瀑布的磅礴氣勢:“如煙,如霧,如塵”,播放錄象片,讓學生身臨其境,通過多種感官領略大自然的美景,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
5、欣賞。講析完詩意讓學生再回味全詩,把自己最理解,最喜歡的地方說出來,并陳述依據(jù)。最后拓展延伸,讓學生欣賞各種各樣的瀑布,動情時結(jié)束新課,留給學生無窮的回味。
總之,在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作用,加強師生、生生互動,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有效進行自學,同時逐步引導學生積極動手動腦搜集所需的材料,擴展視野,讓學生逐步養(yǎng)成勤學、好問、多思、善疑的良好習慣,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評析]
本節(jié)課教師以展示自己在黃果樹瀑布前的照片開始,一下子拉近學生與瀑布的距離,產(chǎn)生情感上的親近,自然的引入課題,接著教師在畫面與音樂襯托下的范讀,引領學生整體感受文章所蘊涵的美好意境。教師設計出在字詞學習、問題提出、深入理解三個層面上展開富有成效的學習活動。教學過程,緊緊圍繞問題展開,教好的體現(xiàn)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理念。最后,在文本學習的基礎上,進行適當?shù)耐卣,顯得自然而有意義。應該說,這是一節(jié)教好地體現(xiàn)新課改精神,富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展示。
這是一節(jié)充滿激情的課。情感具有感染性。教師富有激情的語言,營造出濃郁的情感氛圍,極大的激發(fā)出學生的情感共鳴,情感互動,畫面與美文交融,通過欣賞瀑布畫面,聆聽松濤聲音、朗讀文章美句、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的想象,全身心的體驗,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充分展現(xiàn)出來。從學生搖頭晃惱、入情入境的閱讀神態(tài)上,不難體會到學生的心靈在美好情感中得到熏陶。
這是一節(jié)充滿探索的課。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是新課程重要理念。在自主閱讀。小組討論的基礎上,讓學生提出千仗青山襯著一道白銀、疊疊的浪涌上岸灘、珍珠的屏三個問題,將本文的難點一下子凸現(xiàn)出來,體現(xiàn)學生較強的問題意識。教師及時圍繞問題組織有效的教學活動,體現(xiàn)教學活動的生成意義。在教師有效的組織引導下,學生表現(xiàn)出積極的參與熱情,發(fā)表富有個性體驗的理解,有效的促進了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體驗。
讀的充分,品的細致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特色。范讀、齊讀、重點讀、自讀、分角色讀等形式多樣。讀賞結(jié)合,讀評結(jié)合,讀思結(jié)合,讀說結(jié)合。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不是簡單的講解,而是通過形象生動的畫面,強化感性認知喚起學生豐富的想象空間,在反復吟誦中體會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xiàn)在情感的激發(fā),適時的點撥引導,以促進學生思考的深化。
本節(jié)課重視讀、說等基本能力的訓練,又體現(xiàn)對學習方法的引導,學生在文本朗讀的基礎上,感受自然神奇、體會語文學習的愉快等情感方面得到滿足。師生互動,以情激情,表現(xiàn)出較強的學科感染力。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掌握影視評論的初步方法。
2、能用簡潔明白的語言表述自己對影視的看法,培養(yǎng)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設計:
一、導入:同學們平時除了學習之外,最喜歡什么活動(看電視、看電影),你們最喜歡看哪些節(jié)目,為什么喜歡看這些節(jié)目呢?(節(jié)目精彩吸引人)。最不喜歡看什么,為什么,說主理由。
二、學生交流:剛才同學們說的影片,節(jié)目的好與不好,就是一種評論,那么怎么去評論呢?
三、例文指導:
1、示例:《哪吒鬧!返'兩評論
2、討論指導:
、耪Z言表達應清楚、明了,使人一聽就明白。
如:少兒節(jié)目《大風車》同學們都看了,我覺得這個節(jié)目特別有趣,適合我們看,特別是節(jié)目主持我金桂子的語言動作,穿著常引得我們好笑,而笑中又使我們學到一些知識,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
、圃u論的范圍易小不易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評。
、偃宋锏男蜗蠓矫妫ㄩL象(扮相)著裝、性格)
、诠适碌那楣(jié)方面(驚險、扣人心弦、感人淚下)
③畫面或場景、插曲等。
、峭瑢W們在評論前,一定要注意想好了再說,好與不好,前后應一致,不能說到哪是哪,這樣自己分析問題的能力才能提高。
看圖同桌練說。
四、小組交流,共同評議。
五、全班展示,鞏固學法。
六、作業(yè):練習寫一評論電視的文章。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A:學習本課的生字詞
B: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C:讀懂課文,明白馬哈多看著他的兩個好伙伴,為什么激動得流下了眼淚?
2、過程與方法
A:獨立閱讀,了解“好伙伴”的表現(xiàn)
B:抓住重點,體會動物的可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A:體會烏鴉與獵狗間互相關心、愛護的深情。
B:激發(fā)學生對動物的喜愛
重難點、關鍵:
抓住“好伙伴”的表現(xiàn),體會它們之間如親人般互相關心、愛護的深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好伙伴》,(板書:好伙伴),我們來回憶一下課文講了關于伙伴的哪些事。(生回答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教師隨生回答板書:馬哈多
獵狗伙伴烏鴉
師:發(fā)生在獵人馬哈多、獵狗、烏鴉三個好伙伴之間的故事,給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學生談初讀課文后留下的感受)
師: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受再來好好的讀讀課文吧!請同學們把書打到52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生自由讀課文)
二、細讀文本,升華感動
師:讀著課文你有沒有被具體的內(nèi)容所深深的打動以至于想說點什么?
(學生談自己讀文后的感受)
師:看來,我們真的是被三個好伙伴的故事深深的感動著,下面就請大家默讀課文,看看那些地方使你深受感動,勾畫出相關的`語句,并想一想為什么使自己感動。
(學生默讀課文,勾畫感動)
師:好了,如果你有了感動就找你小組的伙伴說一說,把感動傳遞給他。
。▽W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感動)
師:好了,誰愿意把你的感動與大家說一說,讓大家分享?
。ㄈ嘟涣鞲袆樱
(1)第二段:“馬哈多把受傷的烏鴉帶回了家,給它抹藥,幫它養(yǎng)傷!
學生讀后談感動,從哪些詞體會到馬哈多對烏鴉的關愛?抓住帶回家、抹藥、養(yǎng)傷來理解。
師:是呀,交朋友就得用真誠打動對方,就得用心去交。板書:用心交。
。2)第三段:“馬哈多和獵狗外出護林,烏鴉就守在家里。護林回來,烏鴉‘哇哇’地叫著迎接他們,日子過得很富有詩意!睂W生讀后談感動。
師:你怎樣理解富有詩意?
師:從中你體會到三伙伴在一起相處得怎么樣?
師:是呀,好伙伴在一起生活會很幸福,很開心。板書:幸福、開心。
(3)第四段:“馬哈多兩天兩夜都沒見到可愛的獵狗了。他很擔心,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像得了一場大病!睂W生讀后談體會。
師:你生過大病嗎?當時你心里感覺怎樣?你能想象得到馬哈多當時的心情嗎?
師:是呀,好伙伴就該互相牽掛。板書:互相牽掛。
師:你能把這種擔心牽掛之情讀出來嗎?
感情朗讀這一段。
。4)第五段:“‘獵狗你究竟在哪里呀?’馬哈多抬頭望望烏鴉,那烏鴉也飛出飛進,焦急不安!睂W生讀后談感動。
師:焦急不安是什么意思?
師:你能把那種焦急不安讀出來嗎?
重點指導“獵狗你究竟在哪里呀?”這句話。多找?guī)讉同學來讀,讀后學生之間進行評價。讀出那種焦急不安之情。
順便課件出示:獵狗你究竟在哪里呀?
烏鴉叼著肉在前面飛,馬哈多緊緊地在后面追。他要去看個究竟。
師:讀讀這兩句話,你知道究竟在兩個句子中意思嗎?
師:像這樣同一個詞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不一樣,叫做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貞浺幌略谖覀兤綍r的學習中有沒有遇到過這種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誰能舉一個例子?(學生舉出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
。5)第八段:“烏鴉怕它餓死,就一次一次地給它送食物!睂W生讀后談感動。
師:你怎樣理解“一次一次”?
師:是呀,好伙伴就該互相關愛,互相幫助。板書:互相關愛、互相幫助。
。6)第九段:“馬哈多看著他的兩個好伙伴,激動得流下了眼淚!睂W生讀后談感動。
師:馬哈多心理在想什么?
師:是呀,擁有這樣的兩個好伙伴怎能不讓人感動呢?
三、回憶全文,質(zhì)疑問難
師:剛才,同學們暢談了感動,愿意與老師合作把這種感動讀出來嗎?
師:你們來讀使你感動的地方,我來讀
讀剩下的部分。(師生配樂合作朗讀全文)
師:讀完三個好伙伴的故事,我們沉浸在感動中,再讀讀課文看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ㄉ僮x全文,質(zhì)疑問難,全班解決)
四、升華理解,擴展再創(chuàng)造
師:讀到這里你是不是對“伙伴”有了更深的理解?你能用一句話說說你對“伙伴”的理解嗎?
師:那就根據(jù)你對“伙伴”的理解按照這樣的格式編一首小詩,送給自己的好伙伴。
課件出示:送給好伙伴的詩
伙伴就該……伙伴就該……伙伴就該……與好伙伴在一起會……
五、故事擴展
師:生活中什么樣的伙伴才是真正的好伙伴呢?讓我們來看一個故事,看一看誰才是瑪莎的好伙伴?
課件播放故事。
六、友誼格言欣賞
師:交朋友就得用心去交,課下我們收集了一些關于如何結(jié)交朋友,如何與朋友相處的格言,讀一讀,選自己喜歡的讀給同學們聽,并說說自己的理解。
師:選自己喜歡的格言背下來,作為自己結(jié)交朋友時的座右銘。
七、歌曲升華
師:最后讓我們伴著《永遠是朋友》這首歌,找到自己的好伙伴,說一說自己的心里話。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認識12個生字,會寫3個字。認識1種筆畫:撇折,認識兩個偏旁八和鳥。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讀好問話的語氣。
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特點。
教學重點
認識12個字,會寫3個字。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讀好文中的問句。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學習詞語
師:咱們班的小朋友一直都很聰明,今天朱老師特意帶來了幾個謎語給大家猜!愿意嗎?請聽老師把謎面說完再舉手回答,好嗎?
謎語1:三瓣嘴,胡子翹,一動一動總在笑。(課件:兔子圖片)認識生字兔子
謎語2:小老鼠,真奇怪,降落傘,隨身帶。(課件:松鼠圖片)認識詞語松鼠
謎語3:腦袋聰明,手腳靈巧,喜歡爬樹,最愛吃桃。(課件:猴子圖片)認識詞語猴子
師:看到大家表現(xiàn)這么棒,公雞、孔雀、鴨子也趕過來湊熱鬧了,跟它們打個招呼吧!學習詞語:公雞、孔雀、鴨子。
4、動物們今天要進行一場比賽,想請大家做評委,可它們比什么呢?猜猜看。(課件:比尾巴)板書課題
二、學習生字
1、觀察圖片,說說這些動物尾巴的特點。(相機出示生字卡片:短、把、扁、最)
2、學習生字
、僦该x卡片上生字
、谡堊x得好的孩子當小老師帶讀
、埤R讀生字
3、識記字形,學習部首
矢字部、曰字頭
4、說短、扁的反義詞
5、認讀生字(課件:不帶拼音的生字)
三、學習課文
1、師:動物們到底比尾巴的`什么呢?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前三問句)
2、指名讀、教師范讀、評價、齊讀
3、指名說答案,(課件:猴、兔、松鼠圖片)
4、分男女生以問答形式對讀。
師:這組動物比得可真起勁!看另一組在比什么呢?
5、(課件出示三問句,齊讀)
6、指名說答案,指導把話說完整(課件相機出示)
7、分大組以問答形式對讀。
四、課中休息
五、指導背誦課文
1、開書自由讀課文。
2、老師范讀課文
3、學生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4、配樂背誦課文。
六、拓展
1、看圖編兒歌
2、說說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尾巴的特點和用處。
語文教案 篇7
一、導入
。ńM織課堂,布置同學預習課文,還可結(jié)合當時的情況導)
師:請同學們跟著老師用心寫兩個字“母親”我們把什么人稱作母親呢?
生:把生我的媽媽稱作母親。
(生:生我們養(yǎng)我們的人)
師:那有時我們還把什么比作母親呢?
生:祖國 土地 大海 地球 老師等
師:(鼓勵性的語言)我們把土地、祖國也稱作母親,因為它是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又是我們大展身手的用武之地,是我們所有炎黃子孫一起的母親。母親給予我們最多的是什么呢?
生:關心 照顧 呵護 和愛
師:(同學們都是非常懂得感恩的人)那我們也應該回報母親以“愛”不同時代的人以不同的方式表達著對于祖國土地的熱愛(黃河大合唱的音樂)正是這種對祖國的熱愛將我們緊緊的團結(jié)在一起克服了一切的困難。今天我們來學習著名詩人艾青的《我愛這土地》聽聽他是怎么歌唱對祖國的熱愛的。(這里要不要聽朗讀帶或者是老師朗讀一遍)
二、進入課文
。ㄟ@里會不會冷場,怎么啟發(fā)同學)
師:詩歌,詩歌,詩是用來唱的,請同學們先以自身喜歡的方式來讀讀這首詩。讀完之后可以結(jié)合具體的語句來談談你初讀的感受。
生:好象有一種很深沉的愛吧,因為最后一句詩“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生:好象還有一種悲憤的感情吧“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這無止息的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生:好象讀不太懂,為什么要說假如我是一只鳥,還有這些土地,河流什么指的是什么呢?
生:好象和我們以前學過的一些歌唱祖國的詩歌不一樣。還有一點點悲傷在里面。
師:同學們真是些老實、坦率的人,老師初次讀這首詩時也有同感。因為詩歌是高度凝練的藝術,語言又極富跳躍性,往往讓我們發(fā)生一種距離感。需要我們結(jié)合當時的時代背景用聯(lián)想和想象去補充。我們來了解一下這首詩創(chuàng)作的背景和作者的一些情況。
師:1937年“七七事變”之后,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開始任意踐踏蹂躪中國的國土和人民,1938年連續(xù)侵占了華北、華東、華南的廣大地區(qū),所到之處瘋狂肆掠,妄圖摧毀中國人民的抵抗,制造了一系列駭人聽聞的慘案,我們的祖國母親遍體零傷,滿目倉痍,我們的同胞、兄弟姐妹被任意的殺戮。中國人民沒有退卻而是奮起反抗,進行了百折不撓的`斗爭。(解說伴著影片同時進行)愛國詩人艾青正是在這國土淪喪,民族危亡的關頭。滿懷著對祖國的深沉的愛和對侵略者切齒的恨寫下了這首跳動著時代最強音的慷慨激昂的詩。
師:(這里有沒有必要介紹一下作者呢?)艾青(1910~1996)浙江金華人,原名蔣海澄,1932年由法國回國,因參與愛國運動被捕入獄,獄中創(chuàng)作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詩集《向太陽》 《黎明的通知》主旨:詛咒黑暗和丑陋,謳歌光明與進步,抒發(fā)愛國愛明之情。
師:《我愛這土地》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一首廣為傳誦的詩歌,唱出了許多人的心聲。請同學們小組成員之間互相讀讀這首詩歌,討論討論哪些詞語或者句子打動了你,該怎么去讀。(同學能不能到這個層次)(與上一次的讀是不是在逐層深入,聯(lián)系緊不緊密)
生:我覺得這個句子特別打動我“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感到非常的憤怒,還有一種抗爭在里面。
。ü膭钔瑢W“聲音真洪亮,讀得棒極了,為大家開了個好頭,等等)
師:能不能試著讀讀,表達強烈感情的地方我們要讀成重音。
生:這一句“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應該要讀得深沉一點,有個省略號聲音要拖一點。
師:體會的真不錯,感情深沉我們可以把音調(diào)壓低一點,語氣舒緩一點,試試能不能用聲音表示出來呢?
生:“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個“嘶啞”似乎有一種很執(zhí)著的感情。
師:(同學們的感情真的是非常細膩,讀得把老師都感動了)再讀幾遍肯定會更好,我們來聽聽朗讀帶,注意聽他的節(jié)奏、重音和感情是怎樣掌握的。
三、品位、感受詩歌(這里單獨列出來好象有重復的感覺,不流暢)
師:(同學假如在跟讀或者是在標停頓和重音,和時的鼓勵褒揚)通過反復的朗讀,我們已經(jīng)體會了詩人一局部的感情,比方說對祖國、土地的愛,對敵人的恨等等,詩人的感情又是通過哪些具體的事物,用什么方式表達出來的呢?(用什么方式同學是否明白)請同學們細讀這首詩,動動腦,大膽的發(fā)現(xiàn)問題,并將你們發(fā)現(xiàn)的問題先在小組進行討論,待會推選代表匯報小組學習的效果,還不是很明確的,我們一起討論解決。
生:我們這小組主要是找到了作者對于祖國的愛主要是通過對土地、河流、風等的描寫體現(xiàn)出來的,被暴風雨打擊的土地,應該是指侵掠者踐踏的國土,悲憤的河流和激怒的風應該是說面對侵略者中國人民感到很憤怒,奮起反抗,但是這個溫柔的黎明不知道指什么?
師:你們小組可真棒,剛剛你們提到被暴風雨打擊的土地應該是指侵略者踐踏的國土,這種通過對一種事物具體形象的描繪來暗示另一事物或某一普遍意義的表示手法就是──
生:象征手法。
師:這些事物也就是詩歌中常用的“意象”──飽含著詩人感情的事物。
師:那么根據(jù)同學們的理解“土地象征著歷經(jīng)磨難的祖國”“河流和風象征著人民的悲憤以和百折不撓的反抗”經(jīng)過人民的反抗,我們中國就必將迎來什么呢?
生:勝利。所以這個溫柔的黎明應該是指革命斗爭的光明前景,敵后根據(jù)地的希望。
生:我們這小組主要找到了這兩句話“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我們認為“嘶啞”應該也能表達對祖國的愛,但是我們有個疑問為什么不能用“圓潤或者是嘹亮來形容他的喉嚨呢?”
師:這小組的同學真不錯,會換一個詞語來體會詩歌。同學們無妨假設自身是這只鳥在什么情況下會用嘶啞的喉嚨歌唱,因為什么,都已經(jīng)嘶啞了還要歌唱,我們看哪個同學回答的又快又全面。
生:應該是當時的中國被帝國主義侵略,感到很悲憤,所以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師:還有同學要補充嗎?
生:應該是他一直在歌唱,唱到喉嚨都嘶啞了還在唱。
師:嘶啞了還在不停的唱,標明了什么呢?
生:對祖國執(zhí)著而深沉的愛
師:所以歌唱的不只僅是鳥,還是作者,是作者借鳥的形象來歌唱對祖國的愛。
生:我們這小組還認為“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這句詩很能體現(xiàn)出詩人對祖國的熱愛。死了之后羽毛都腐爛在土地里面,說明死了都要和祖國大地融為一體,充沛表達了對祖國的眷念和為祖國獻身的愿望。
師:生前是用嘶啞的喉嚨歌唱,死后魂歸這片自身深愛的大地,這是一種怎樣的深情呀。詩歌是不是就此結(jié)束了呢?
生:沒有,最后一個自然段,詩人用“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是直接表達了對祖國的愛,但是這一段和第一段有什么關系呢?
師:這個問題提的非常好,第一節(jié)是借鳥的形象抒發(fā)對祖國的愛,第二節(jié)直接抒發(fā)對祖國深沉的愛,他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生:正是因為有了第一節(jié)的感情的抒發(fā),才會有第二節(jié)直接的抒情,應該是一種升華。
師:我們一起來小結(jié)一下這首詩,這首詩以“假如”領起,用“嘶啞”來形容鳥兒的歌喉,進而續(xù)寫歌唱的內(nèi)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轉(zhuǎn)寫鳥兒死后魂歸大地,最后將鳥兒的形象代之以詩人自身形象,詩意層層遞進。貫穿始終的是對祖國深沉的愛。請同學們順著這個思路,滿懷深情的讀讀,我們等下請同學們結(jié)合關鍵詞語齊背這首詩。
四、拓展延伸
。、常用意象的積累:
師:詩人的感情通過一些具體的事物的描寫體現(xiàn)出來,它們就成了詩歌中的意象,他往往象征著另一普遍的意義,就象本詩中的土地、河流、風和黎明等,他們使詩歌形象生動,含蓄雋永,讓人回味無窮,同學們回憶一下以前學習過的古詩文,哪些意象或者象征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結(jié)合具體的詩句說說?
。ㄍ瑢W一下說不出來老師可提示,其實在我們身邊很多花草樹木等就有它常用的象征意)
生:荷花是純真、清高的象征 周敦頤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師:不錯,講過的東西記得很牢固,還有沒有,
生:明月象征思鄉(xiāng)之情“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但愿人持久,千里共嬋娟”。
生:柳樹象征離別。“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見好就收,鼓勵“同學們知道的真不少,看來平時就很注意積累了)
。病⑽乙矔
師:“詩緣情,言志”詩歌是表達感情抒發(fā)志向的很好的方式,同學們對于自身的祖國、故鄉(xiāng)、自身的親人朋友應該也有許多要表達的感情,我們就以“假如我是……”來寫一首小詩,能用象征就最好了,一兩句能夠表達你的感情志向就可以了。
。蕚鋷讉提示的句子,讓一兩個同學說說就可以了,注意對同學的點評)
。、詩歌閱讀欣賞:
師:學習了這首詩歌,我們知道要閱讀欣賞一首詩歌要從哪幾個方面入手呢?
生:時代背景、重點詞句、意象象征等等。
師:概括,課件展示,希望同學們能學以致用,課外多搜集一些詩歌進行閱讀欣賞,提高文學修養(yǎng)。
五、結(jié)束全文
音樂(愛國歌曲)或者是齊背。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詩歌賞析的能力,把握本詩沉雄悲壯、博大深遠的意境。
2.領會《登岳陽樓》通過描繪雄偉壯闊的藝術境界和個人孤苦的境遇,表達詩人感受時傷世,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教學重點:
把握詩中的經(jīng)典名句,品味作者遣詞造句的匠心;品味作品觸景感懷、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教 具:PPT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設問,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大屏幕投影)
1.江南有哪三大名樓?
江西南昌的滕王閣、湖北武漢的黃鶴樓、湖南的岳陽樓,被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與“山東的蓬萊閣”并成“四大名樓”)而其中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盛譽的岳陽樓,以其雄偉的氣勢和巍峨壯麗的風采,古往今來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登樓抒懷。
2.你能背誦出多少句古人描繪洞庭湖的佳句?
、偾 原:“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②劉長卿:“疊浪浮元氣,中流沒太陽”
③許 棠:“四顧疑無地,中流忽有山”
、苊虾迫唬骸皻庹粼茐魸,波撼岳陽城”
、荻 甫:“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迍⒂礤a: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咴娚擅鳎骸八煊伴,山拔地形高”
3.你記住了幾副寫岳陽樓的名聯(lián)?
①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范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我滄然涕下!
諸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岳州城東道巖疆:潴者、流者、峙者、鎮(zhèn)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
、诤髽废葢n,范希文庶幾知道;昔聞今上,杜少陵可與言詩。
、鄱赐ノ飨掳税倮; 淮海南來第一樓。
、芩拿婧由綒w眼底; 萬家憂樂到心頭。
、莘挪婚_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樓把酒; 吞得盡胸中云夢,方可對仙人吟詩。
二、回顧作者及作品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世稱杜工部,我國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其人有“詩圣”之譽,其詩有“詩史”之稱。
詩作:“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安吏》
“三別”——《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
《春望》、《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
三、 知人論世,背景介紹
唐代宗大歷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峽漂泊兩湖,此詩是詩人登岳陽樓而望故鄉(xiāng),觸景感懷之作。是年(769)詩人已五十七歲,距生命的終結(jié)僅有兩年。當時,詩人處境艱難,凄苦不堪,年老體衰, 患肺病及風痹癥,左臂偏枯,右耳已聾,貧病交加,再加上北歸無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著洞庭湖向南漂泊。
四、誦讀并默寫這首詩
這首詩內(nèi)容極為豐富,感慨也極深沉,要讀得深沉緩慢。
首聯(lián):從“昔聞”到“今上”長達數(shù)十年,包含著人世滄桑的感慨,讀得快了則意味不同。
頷聯(lián):寫岳陽樓景色,讀時須有縱目遠眺之意,“日夜浮”三字尤應慢讀——似乎說“多少個日日夜夜就這樣過去了”。這是為下文蓄勢。
頸聯(lián):說個人,有無限辛酸,調(diào)子低些為好。
尾聯(lián):說國家,有滿腔悲憤,調(diào)子稍稍上升——這是全詩高潮所在。
五、賞析詩歌
1.首聯(lián):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俜g:過去就聽說洞庭湖水勢浩瀚,名揚海內(nèi),今天我有幸登上湖邊的岳陽樓,俯仰江山。
、趩栴}:“昔聞”、“今上”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
早聞洞庭盛名,早有渴望盡興一游的夙愿,然而無奈戰(zhàn)亂頻繁,身世漂蕩,到了暮年才實現(xiàn)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陽樓之喜悅,其實意在抒發(fā)早年抱負至今未能實現(xiàn)之情。用“昔聞”為“今上”蓄勢,歸根結(jié)蒂是為描寫洞庭湖醞釀氣氛。
、鄹爬ê單觯菏茁(lián)側(cè)重寫洞庭湖水面廣闊,汪洋萬頃。
2.頷聯(lián):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俜g:大湖廣闊浩瀚把吳楚兩地東南隔開,天地象在蒼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漂浮蕩漾。
、趩栴}:“坼”“浮”兩個字煉得好,好在哪里?
“坼”,分裂!案 ,漂浮蕩漾。廣袤數(shù)千里的吳、楚兩地就因為有了這個湖,一下子斷裂為二,這氣勢何等磅礴;而日、月、星辰仿佛都飄浮在這湖水上面,緩緩行進,這景象又何等宏麗。
這兩個字寫出了洞庭湖浩瀚無際的磅礴氣勢,宏偉奇麗的景色,給讀者勾勒出一幅氣象萬千的畫面。
曹操詠!叭赵轮,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觀滄!) 體現(xiàn)了一種“雄渾闊大”的意境,而杜甫此聯(lián) “氣壓百代,為五言雄渾之絕”。(宋代劉辰翁語)被王士禛贊為“雄跨今古”。
、鄹爬ê單觯侯h聯(lián)側(cè)重寫洞庭湖氣勢宏大,吞吐乾坤。
3.頸聯(lián):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俜g:我漂泊江湖,親朋故舊早不知聞,竟無一字寄給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
、趩栴}:頸聯(lián)的意境,由寬闊突然轉(zhuǎn)入狹窄,聯(lián)系尾聯(lián),試分析這種表達技巧的作用。
從頷聯(lián)到頸聯(lián),詩的意境從寬闊轉(zhuǎn)到狹窄,但這兩聯(lián)是相輔相成的。清代史學家浦起龍說:“不闊則狹處不苦,能狹則闊境愈空!钡轿猜(lián),意境又轉(zhuǎn)到寬闊,詩的前后相互襯托,全詩意境構成一個整體。
、墼嚪治鲱i聯(lián)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詩人面對汪洋浩淼的洞庭湖,回想自己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懷才不遇,得不到精神和物質(zhì)方面的任何援助。眼前既“老”且“病”,郁居木船,飄流湖湘,更是身世危亡,苦不堪言。其凄涼之境、哀痛之心、憤怨之情,不言自明。詩人抒發(fā)了一種憂己傷世無限悲苦之情。
4.尾聯(lián):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俜g:站在岳陽樓上,遙望關山以北,仍然是戰(zhàn)火紛飛,生靈涂炭;憑窗遙望,胸懷家國,我不禁涕淚奔流。
、趩栴}:尾聯(lián)在抒發(fā)個人悲苦的感情上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體現(xiàn)了詩人作者怎樣的情感?
在尾聯(lián)中,詩人在凄苦萬狀的`情況下登樓觀景,眼望國家動蕩不安,自己報國無門,不禁涕淚縱橫,難以抑止。這種憂國傷時之感與身世凄涼之情一齊襲上心頭,詩的意境從狹窄轉(zhuǎn)到寬闊,由個人的悲苦轉(zhuǎn)而想到國家的衰頹。由此可見,詩人總是不會停留在個人痛苦上,他總是以國事為念,體現(xiàn)了詩人同情人民疾苦關心國家命運(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操。
六、探究總結(jié)全詩
1.主旨意境
這首詩寫詩人登樓時所見所感。詩人通過 對洞庭湖浩翰汪洋、雄偉壯闊的景象的描繪,觸景傷情,把個人的悲苦、國家的憂患和自然界宏奇?zhèn)惖木吧舷乱r托,表現(xiàn)了詩人憂國憂民的偉大胸懷。意境宏大,情調(diào)悲壯,是登岳陽樓的千古名篇。
2.藝術技巧
、僖饩巢┐笊钸h,風格沉雄悲壯
、谌妼Ρ葟娏遥瑢φ坦ふ
、塾迷~精當,含意深刻。
七、課后練習
1.熟讀、背誦這首詩,在朗讀中進一步理解全詩的意境和感情。
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 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陽而作此詩。
、僭娭械摹把阋钚娜ァ币痪,有的版本寫作“雁別秋江去”。你認為哪一句更妙,為什么?
答:“雁引愁心去”運用了擬人手法,寫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興心情。這一句寫大雁有意為詩人帶走愁心,下句寫君山有情為詩人銜來好月,愁去喜來,互相映襯!耙钚摹北取皠e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月更新穎。(意思對即可,如答“雁別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趯Φ谌(lián)“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所運用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做簡要分析。
第三聯(lián)運用夸張手法寫出了岳陽樓高聳入云的情狀,同時這兩句詩想象神奇,在云間連榻,在天上“行杯”,寫出了詩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對即可)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優(yōu)秀教案優(yōu)質(zhì)教案語文03-07
有關語文教案范文 語文優(yōu)秀教案06-02
《語文樂園》語文教案11-20
語文下冊教案12-14
語文小學教案08-31
關于語文的教案02-02
語文教案(經(jīng)典)10-01
語文教案02-09
語文教案02-05
語文教案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