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_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_波多野结衣国产一区二区三区_农村妇女色又黄一级真人片卡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4-11-07 13:10:47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shù)學教案合集8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數(shù)學教案合集8篇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鞏固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計算法則,通過對商末尾有零的除法的學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兩位數(shù)除法法則的認識.

  2.理解商末尾添零的意義,掌握商末尾添零占位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初步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地進行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比較、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養(yǎng)成仔細觀察、認真思考、自覺驗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商的末尾添零占位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算理并比較熟練地計算這類除法題.

  教具學具準備

  幻燈片、小黑板.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52013= 90018= 24048= 75025=

  720036= 910013= 64016= 96024=

  在口算過程中說一說 52013 24048 910013是怎么想的.?

  2.二人板演,其余的學生在練習本上做.

  訂正板演時,要求學生說一說計算過程.特別要強調(diào),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數(shù)的哪一位不夠商1,就對著那一位商0.

  二、探究新知.

  1.導入.

  師:通過剛才的復習,說明同學們對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商末尾有0的除法掌握得很好.

  出示例 14 782023=

  師:除數(shù)由一位變成了兩位數(shù),仍然是商末尾有0的除法,你們還會做嗎?

  2.教學例14

 。1)學生試算例14 782023=

  一名學生在黑板上計算,教師在下巡視,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嘗試做題時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

 。2)教師提問:這道題的商是多少?為什么?被除數(shù)十位上的商是4,已經(jīng)沒有余數(shù),為什么還要在個位上商0?(將問題寫在小黑板上.)

  (3)小組討論,充分發(fā)表各種見解.

  因為根據(jù)除法的計算法則,除到被除數(shù)的哪一位,就要對著那一位寫商;如果不夠商1,就要在那一位上商0,所以商的個位上就寫0.被除數(shù)十位上的商雖然是4已經(jīng)除盡,但個位上的0除以23仍然得0,所以商的個位應寫0.

  因為782023商的首位在被除數(shù)的百位上,商應該是三位數(shù),所以應該是340.

  因為除到被除數(shù)的百位商3,除到被除數(shù)的十位商4,表示商是34個十,也就是340,所以個位要寫0.

  如果商的個位不寫0,商是兩位數(shù)34,不表示三位數(shù)340,經(jīng)驗算3423不等于7820,所以商不是34.

  教師對學生的各種見解充分給予肯定.然后指導商寫得不完整的同學把商寫完整,從而使學生再次體會到,做除法時除到被除數(shù)十位正好除盡,而個位是0,只要在被除數(shù)個位上補0就可以了.

  注意:教師要強調(diào)這個0不能丟,并用紅色粉筆描一描這個末尾0.

  (4)對比練習

  把倒排的被除數(shù)改成7830并指名板演.其余在練習本上試做.想一想這道題與剛才例14有什么不同?做題過程中有疑問同桌可以議一議.

  結(jié)合板演豎式提問:當十位上商4后,出現(xiàn)了余數(shù)1,為什么還要把被除數(shù)個位上的0移下來?

  引導學生明確因為十位上的余數(shù)1表示一個十,把個位上的0移下來,余數(shù)則表示是10.

  提問:商的末尾不添0行嗎?為什么?

  教師強調(diào):商末尾不添0,商就不是三位數(shù),也就不能表示3個百4個十,而只是34;若商末尾不添0,根據(jù)被除數(shù)=除數(shù)x商+余數(shù)驗算結(jié)果也不等于被除數(shù).

  教師提問:比較兩道例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學生口述:相同點都是商末尾有0的兩位數(shù)除法.

  不同點前一道沒余數(shù),而后一道有余數(shù).

  3.反饋練習.

  918054= 577854= 374931=

  全課小結(jié)

  商末尾有0的除法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沒有余數(shù),商末尾的0必須寫上.一種是有余數(shù)但不夠商1時,也要用0占位.為了防止商末尾的0丟掉,可在計算前判斷商的位數(shù).計算后進行驗算.

  隨堂練習

  1.筆算.

  2.判斷.

 。1)被除數(shù)的末尾有幾個0,商的末尾也就有幾個0.( )

 。2)被除數(shù)的末尾有0時,得出的商末尾可能有0.( )

 。3)下面的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錯在哪兒,講清理由.)

  布置作業(yè)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除法的計算法則及驗算方法。

  2、能比較熟練地計算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重點:

  掌握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

  三、教學難點:

  較快地進行試商

  四、教學過程:

  一、揭題展標

  二、組織練習

  (一)基本練習

  1、口算

  840÷70 27×4 960÷4 36×5

  24×3 720÷60 18×5 320÷20

  650÷50 46×2 42÷3 25×7

  2、( )里最大能填幾?

  46× ( )<378 74× ( ) <310

  27 × ( )<132 69× ( ) <512

  83 × ( )<442 35× ( ) <284

  (1)你是怎樣想的?

 。ǘ⿵娀毩

  1、計算

  992÷16 8457÷51 6216÷28

  315÷45 1472÷32 2298÷39

 。1)學生獨立計算

  (2)指名板演

 。3)集體評議,校正。

  2、分組練習

  133 1846

  171 ÷19 2132

  684 3528 ÷26

  228 8086

  提問:若兩位數(shù)除三位數(shù),商可能是幾位數(shù)?

  若三位數(shù)除四位數(shù),商可能是幾位數(shù)?

 。ㄈ┚C合練習

  1、判斷

  9 46 212

  42)431 28)1288 34)8208

  378 112 68

  53 168 40

  168 34

  0 68

  68

  2、想一想;

 。 )÷34= 48……26

 。 )÷29= 51……14

  三、全課

  1、今天我們練習了什么知識?

  2、通過練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一、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復習舊知識,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出本節(jié)要研究的內(nèi)容.

  活動1 紙幣問題

  小明手頭有12張面額分別是1元、2元、5元的紙幣,共計22元,其中1元紙幣的數(shù)量是2元紙幣數(shù)量的4倍.求1元、2元、5元的紙幣各多少張?

  學生活動設(shè)計:

  設(shè)1元2元分別為x張、y張,如何列方程組?用什么消元法比較好呢?

  只設(shè)一個未知數(shù),用一元一次方程能否求解?(能,但不方便。對未知量較多的問題,所設(shè)的未知數(shù)越少,方程往往越難列。其實題中有三個未知量我們就設(shè)三個未知數(shù)來解決。)

  自然想法是,設(shè)1元、2元、5元的紙幣分別是x張、y張、z張,根據(jù)題意可以得到下列三個方程:

  x+y+z=12,

  x+2y+5z=22,

  x=4y.

  這個問題的解必須同時滿足上面三個條件,因此可以把三個方程合在一起寫成

  教師活動設(shè)計:

  在學生活動的基礎(chǔ)上,適時給出三元一次方程組的概念,并激發(fā)學生探究其解法的熱情.

  板書:三元一次方程組:含有三個相同的未知數(shù),每個方程中含未知數(shù)的項的次數(shù)都是1,并且一共有三個方程,像這樣的方程組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組.

  活動2 討論如何解三元一次方程組

  我們知道二元一次方程組可以利用代入法或加減法消去一個未知數(shù),化成一元一次方程求解.那么能否用同樣的思路,用代入法或加減法消去三元一次方程組的一個或兩個未知數(shù),把它轉(zhuǎn)化成二元一次方程組或一元一次方程呢?觀察方程組:

  ①

 、

 、

  仿照前面學過的代入法,可以把③分別代入①②,得到兩個只含y,z的方程:

  4y+y+z=12

  4y+2y+5z=22

  即

  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組后就不難求出y和z的值,進而可以求出x了.(問題:同學們還有不同的消元法嗎?比較一下哪種方法較好。)

  總結(jié):

  解三元一次方程組的.基本思路是:通過“代入”或“加減”進行消元,把“三元”轉(zhuǎn)化為“二元”,使解三元一次方程組轉(zhuǎn)化為解二元一次方程組,進而再轉(zhuǎn)化為解一元一次方程.即

  板書:

  三元一次方程組

  二元一次方程組

  一元一次方程

  消元(代入、加減) 消元

  三元變二元最佳方法:

 、

 、

  ③

  1、有表達式的用代入法;2、缺某元,消某元;3、相同未知數(shù)的系數(shù)相同或相反或整數(shù)倍的用加減消元法。例分析:p114習題1

  二、主體探究,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題分析:解三元一次方程組

 、

 、

 、

  分析:方程①只含x,z,因此可以由②③消去y,得到一個只含x,z的方程,與方程①組成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

  解:②×3+③,得

  11x+10z=35 ④

 、倥c④組成方程組

  解這個方程組,得

  把x=5,z=-2代入②得

  因此三元一次方程組的解為

  板書:(可略)解三元一次方程步驟、格式:1)、三元變二元(有的可直接變一元),利用代入消元法或加減消元法或其他簡便的方法,把三元變二元的方程組;2)、解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組,求得兩個未知數(shù)的值;3)、將這兩個未知數(shù)的值代入原方程組中較簡單的一個方程,求出第三個未知數(shù)的值;4)、把這三個數(shù)寫在一起就是所求的三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64頁

  教學目標:

  1. 初步認識正方體,認識正方體的面、棱和頂點。

  2. 能夠動手制作正方體的模型。

  3. 培養(yǎng)探究能力、歸納能力、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長方體和正方體、生活中的實物(長方體和正方體),小正方體若干塊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

 。ㄒ唬⿵土曊襟w和長方體的基本特點

  1. 分類:媒體演示

  2. 初步認識:頂點、棱、面

  生操作:頂點,手指點一點

  棱,手指畫一畫

  面,手掌摸一摸

 。ǘ┍容^中引入

  1. 辨析:正方體和長方體的異同點

  出示表格,填一填

  2. 小結(jié)并板書:長方體和正方體一樣都有8個頂點,12條棱,6個面。

  二、探究正方體的面和棱的特點

  1. 導入:長方體和正方體也有各自的特點,填表。

  2. 探究

  師:我們下面來重點研究正方體的頂點、棱和面的特點。

 。1)猜想:搭一個正方體需要幾個小球,幾根小棒?

  (2)思考:同桌互相說說準備怎樣搭?

 。3)驗證:動手操作

 。4)交流

  口答要求

  ①我選用了()根小棒,()個小球來搭。

 、谶@些小棒是()。

 、畚蚁却睿ǎ,再搭()。

 。5)媒體演示:搭正方體的過程。

  (6)小結(jié)并板書:我們可以用8個小球,12條一樣長短的小棒搭一個正方體。

  想一想:8個小球就相當于這個正方體的什么?小棒相當于正方體的`什么呢?

  3. 提高

 。1)出示:要搭成正方體,還缺幾個小球?幾根小棒?

 。ńY(jié)合學生的回答,可以出示完整的模型和殘缺的模型比一比)

  (2)出示:1個小正方體

 、俨孪耄褐辽儆眠@樣的幾塊小正方體可以搭成一個大正方體?

  ②小組合作搭一搭。

  想一想:這個圖形是正方體嗎?為什么?

 、劢涣鳎河茫ǎ〾K小正方體搭成了一個較大的正方體?

 。3)描一描:把正方體的每個面在白紙上描一描,看看是什么圖形?有什么關(guān)系?

  三、練習提高

  1. 填空

  (1)正方體有()個面,每一個面都是()。每個面都有()個直角。

  (2)用小棒和小球搭一個正方體,一共需要()根同樣長的小棒,()個小球。

  2. 下面哪些圖形是正方體?

  說說:為什么(2)、(3)號圖都不是正方體?

  3. 下圖中,要想搭一個正方體還需要多少個小球?多少根小棒?

  師:試一試把這兩個正方體補畫完整。

  4. 總結(jié):今天學習了什么新知識?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一、課前調(diào)節(jié)

  今天巢老師來跟大家一起上一節(jié)數(shù)學課,你們開心嗎?在這節(jié)課上,巢老師希望你們能做到:“眼睛仔細看,耳朵仔細聽,開動小腦筋!毕嘈抛约耗茏龅絾?

  二、講授新課

  1、圓片出角

  師:我們先來活動活動手指,做個小手工吧。ǔ鍪緢A片)老師這兒有個大圓片,看,老師將要干什么呢?

  師:(圓片對折兩次)你能像老師這樣折一折嗎?試試看。

  師:請你像巢老師這樣拿著,找到這兒(頂點位置),戳戳你的掌心,你有什么樣的感覺?請你說。為什么會有痛的感覺呢?

  生:它是尖尖的。

  師:接下來,從這個尖尖的地方往這兒摸一摸(邊),再從這尖尖的地方往這兒摸一摸(邊),說說這又是什么感覺呢?請你說。

  師:對的,這是直直的,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把紙片輕輕夾到書中。

  師:現(xiàn)在,老師要把剛才我們摸的那部分描在黑板上,小朋友們,請看。想想,當老師把紙片移開后,留在黑板上的是什么圖形呢?

  師:他就是我們今天認識的新伙伴——角。(板書課題:角)

  2、圖形出角

  課件出示剪刀、三角形、鬧鐘

  師:像角這種圖形,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請看大屏幕,小剪刀、三角形、小鬧鐘都跑出來了,它們都說自己身上藏著角,巢老師就是找不出來,你能幫巢老師找到它們身上的角嗎?學生口答或是直接指出角,課件逐一顯示物體面上的角(剪刀開口處有角、三角形有三個角、在鐘面上,時針和分針組成了角)

  師:老師把它們身上的角畫下來了,就是這樣的。(課件出示)

  3、各部分名稱

  師:繼續(xù)仔細觀察,這些角都有那幾個部分組成?睜大眼睛仔細觀察。(留有時間,學生仔細觀察)那么多想說的,同桌相互說一說。

  師:小朋友,誰有發(fā)現(xiàn)的?請你說,還有什么?

  師:是的,每個角都有一個點,這個點,我們給它取個好聽的名字叫頂點。(齊讀:頂點、角的頂點)角還有兩條直直的線,這直直的線我們把它叫做邊,(齊讀:邊)這一條直直的線我們也把它叫做邊。(同時在相應的位置板書頂點、邊、邊)我們通常用小圓弧作為角的標記?匆豢,這個角的頂點和邊在哪兒呢?請你說,這是(頂點)?這是?(一條邊)這是?(另一條邊)這個角,誰來說?很好,誰來指一指黑板上這個角的頂點和邊?你來。說的真好。

  4、畫角

  師:想知道巢老師是怎樣畫出這些角的嗎?好的,小朋友們,要看仔細哦。先畫。(頂點)再畫?(對,兩條直直的線)這是頂點,這就是邊。你能學著老師的樣畫出一個角嗎?拿出作業(yè)紙,試試看。

  畫完了嗎?畫完了就坐正。誰能將黑板上的這句話補充完整?問:角有()個頂點()條邊。(板書這句話,多指名幾位學生回答)

  5、辨角

  過渡:今天,還有位小伙伴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看,是誰?(小蝸牛)它也畫了一些角,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些角畫的對不對?

  師:(課件出示)下列圖形是角的在()里畫笑臉,不是角的在()畫哭臉。第一個……(重點講述第二題)

  師:第二個圖形為什么給它哭臉?(因為它有一條線是彎的)第二個……有人說笑臉,有人說哭臉,怎么回事?覺得是笑臉的舉手,你的意思是它就是角了,請你說說你的'理由。同意嗎?又有人覺得它不是角,說說你的理由。聽清楚了嗎?誰能把話說的清楚些?誰能再說一遍,讓大家都能明白?(反復讓學生自己說出理由)是的,角有一個角和兩條邊,而且這條邊必須是什么樣的?直直的第三個……第四個……為什么是哭臉呢?第五個……等等,它不是有兩條直直的邊嗎?怎么不是角呢?

  師:你們的速度真快,老師必須送個你們個大拇指。

  總結(jié):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角,一定要注意看是不是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還要看這條邊是不是直直的。

  6、數(shù)角

  過渡:為了感謝小朋友的幫忙,小蝸牛特地帶來了禮物盒要送給大家,可是,它把密碼忘了,盒子打不開了。你愿意幫它找回密碼嗎?小蝸牛說啊,只要你們能數(shù)出下面圖形中有幾個角,就能找到密碼了,有信心嗎?拿出作業(yè)紙,自己完成第二題。

  師:這個可不容易哦,我們要先判斷它是不是角再來數(shù)一數(shù),做完了還要記得再檢查檢查。重點講述第一題。

  師:第一個圖形有幾個角?1個,同意嗎?你上來指一指。還有嗎?還有呢,你來指一指,一共3個。有誰反對?請你說。你說的真清楚,你來指給大家看看,哪條不是直的?有幾個角?正確答案只有1個。

  總結(jié):我們在找角的時候,也要記住了,角有尖尖的,有一個頂點,兩條邊,這兩條邊必須是直直的。

  師:密碼是什么?盒子打開了。

  7、找出身邊的角

  過渡:小蝸牛給大家?guī)砹艘粋五角星,你喜歡嗎?老師在這個面上找到了許多的角,你能找到嗎?別著急,老師也找到了一個角。下面仔細聽,聽巢老師是如何介紹這個角的。我找到的是這個角,這是角的頂點,這是它的一條邊,這是另一條邊。你學會了嗎?你能像巢老師這樣介紹你所找到的角嗎?好的,你來介紹。說的真不錯。誰還找到了不同的角?你來介紹。聲音真響亮啊。

  小朋友們的眼睛真厲害,能很快地找到圖形中的角,其實,我們的身邊處處存在著角,我們一起去找一找吧。

  找一找:和你的同桌找一找,我們的課桌上和教室內(nèi)哪些物體的面上藏著角,并指出它的頂點和兩條邊。

  師:同桌互相幫忙。小朋友,哪些物體的面上有角呢?請你上來指一指。(糾正學生指角方法)學生若指出課桌的面、鉛筆盒的面、黑板的面上有角就指出生活中的角和數(shù)學上的角是有區(qū)別的:為了安全起見,我們生活中如果做出尖尖的角就可能傷害到別人,所以工人叔叔就想辦法將它磨圓了。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guān)系,學會根據(jù)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guān)系,把低級單位的名數(shù)改寫成高級單位的名數(shù)以及解答"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的應用題。

  教學重點:名數(shù)之間的互化。

  教學難點:名數(shù)之間的互化的實質(zhì)理解。

  教學課型:新授課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鋪墊復習,導入新知

  1,用分數(shù)表示下面各式的商。[課件1]

  5÷6 14÷25 12÷12 18÷35

  2,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或字母。[課件2]

  12÷35=( )/( ) ( )÷( )=4/7

 。 )÷( )=a/b 8÷( )=( )/9

 。 )÷17=7/( ) 1÷( )=( )/d

  3,把5個餅分給9孩子吃,每個孩子分得多少個 [課件3]

  4,小新家養(yǎng)雞30只,養(yǎng)鴨10只。養(yǎng)的.雞是鴨的幾倍

  5,填空。[課件4]

  30分米=( )米 180分=( )小時

  二,變式類推,深化理解

  1,教學P91 。例4: (1)3分米是幾分之幾米

  (2)17分是幾分之幾時

  思考:A,這兩題與復習題有什么區(qū)別 有什么相同

  B,第(1)題要把分米數(shù)改寫成米數(shù)應該怎么辦 怎樣計算

  板書: 3÷10=3/10(米)

  C,第(2)小題是要將什么改寫成什么 怎樣求得

  板書: 17÷60=17/60(時)

  ※ P91 。做一做

  2,教學P92 。例5: 小新家養(yǎng)鵝7只,養(yǎng)鴨10只。養(yǎng)的鵝是鴨的幾分之幾

  (1)提問:A,用誰作標準 該怎樣計算

  B,與復習題對比,有哪些不同點和相同點

 。2)歸納。

  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與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都用除法計算,除數(shù)都作標準數(shù),得到的商都表示兩個數(shù)之間的關(guān)系,都不能寫單位名稱。

  ※ P92 。做一做

  習前提問:說說用什么作標準數(shù)

  三,加強練習,深化概念

  1,P93 。4

  要求說說題目的思路和單位之間的進率。

  2,P93 。6

  提問:這兩個問題中的標準量相同嗎 請說說標準量分別是什么

  3,P93 。7

  四,全課小結(jié),抽象概括

  1,本節(jié)課所學的兩個內(nèi)容分別是什么

  2,你還有問題要問嗎

  五,家作。

  P93 。5,8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7

  教學內(nèi)容:

  第71-72頁、試一試、練一練,練習十四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轉(zhuǎn)化的策略分析問題,靈活確定解決問題的思路,并能根據(jù)問題的特點確定具體的轉(zhuǎn)化方法,從而有效地解決問題。

  能力目標:使學生通過回顧曾經(jīng)運用轉(zhuǎn)化策略解決問題的過程,從策略的角度進一步體會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感受轉(zhuǎn)化策略的應用價值。

  情感目標:使學生進一步積累運用轉(zhuǎn)化策略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主動克服在解決問題中遇到的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靈活確定解決問題的思路,理解轉(zhuǎn)化策略的價值,豐富學生的策略意識。

  教學難點:初步掌握轉(zhuǎn)化的方法和技巧。

  教學準備

  電子白板 相關(guān)課件

  教學過程 :

  一、觀察交流,明確轉(zhuǎn)化的策略

  出示圖片,讓學生比一比兩個圖形面積大小。

  學生觀察,討論,猜測結(jié)果

  指名匯報結(jié)果,并說出比較的方法

  教師根據(jù)學生敘述,在電子白板上出示相應操作。

  (剪切、平移、對于圖2加xy原點,可以根據(jù)需要進行旋轉(zhuǎn),平移至相應位置)

  將兩個圖形都轉(zhuǎn)化成長方形,學生非常明顯可以比較出兩個圖形的大小。

  白板:同時出示兩個圖形的轉(zhuǎn)化過程,要學生小結(jié)比較特殊圖形大小的方法

  引出課題:用轉(zhuǎn)化的策略解決問題

  師生小結(jié):為什么要把原來的圖形轉(zhuǎn)化成長方形?(原來的復雜,轉(zhuǎn)化后簡單便于比較)

  二、回顧轉(zhuǎn)化實例,感受轉(zhuǎn)化的價值

  師引導:在以往的學習中,我們曾經(jīng)運用轉(zhuǎn)化的策略解決過哪些問題?

  學生列舉: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分數(shù)小數(shù)計算等等

  白板出示以往學習過的平面圖形,要求回答這些圖形是轉(zhuǎn)化成什么圖形來計算面積的,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拖動原始圖形,轉(zhuǎn)變成新的圖形。

  白板出示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回顧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都是先轉(zhuǎn)化成同分母分數(shù)進行加減

  師:這些運用轉(zhuǎn)化的策略解決問題的過程有什么共同點?

 。ò研聠栴}轉(zhuǎn)化成熟悉的或者已經(jīng)解決過的問題。)

  師小結(jié):轉(zhuǎn)化是一種常用的,也是重要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在我們以往的學習中,早就運用了這一策略分析并解決問題了。以后再遇到一個陌生的問題時,你會嘗試用什么方法?

  應用白板進行新課教學,可以根據(jù)學生實際靈活進行操作,學生在自主探索過程中通過自己的觀察、討論得到結(jié)論,教師在課前的課件制作中也可以盡量減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三、分層練習,運用轉(zhuǎn)化的策略

  第一次:空間與圖形的領(lǐng)域

  1、練一練1

  白板在方格紙上出示題目,讓學生思考怎樣計算圖形的`周長比較簡單。

  學生獨立思考后,指名回答方法。師在白板上根據(jù)回答移動邊,最后拼成規(guī)則圖形。

  明確:可以把這個圖形轉(zhuǎn)化成長方形計算周長

  提問:如果每個小方格的邊長是1厘米,這個圖形的周長是多少厘米?你是怎樣計算的,有沒有簡便方法?

  學生計算后,再讓學生說說解決這個問題的策略是什么?(把精確圖形轉(zhuǎn)化成簡單圖形)

  2、練習十四 第二題 用分數(shù)表示圖中的涂色部分

  讓學生各自看圖填空,學生解決問題后,指名學生到講臺上說說是怎樣想到轉(zhuǎn)化的方法的,以及分別是怎么轉(zhuǎn)化的。邊說邊用筆在白板上操作。

  其中第3小題的圖形要先旋轉(zhuǎn),再移動,讓圖形與方格紙重合。

  3、練習十四 第三題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再讓學生到白板前進行操作,其他學生進行點評,進一步指出轉(zhuǎn)化策略在解題過程中的作用。

  第二次 數(shù)與代數(shù)的領(lǐng)域

  1、教學試一試

  出示算式,提問:這道題可以怎樣計算?

  2、指名學生回答后,出示正方形圖,提出要求:你能說說圖中哪一部分表示這幾數(shù)的和嗎?

  3、引導看圖想一想,可以把這一算式轉(zhuǎn)化成怎樣的算式計算?

  對學有困難的學生可以提示:空白部分是大正方形的幾分之幾?能不能根據(jù)空白部分求出涂色部分?

  4、師生小結(jié):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我們要善于從不同的角度靈活地分析問題,這樣有利于我們想到合理的轉(zhuǎn)化方法。

  5、練習十四 第一題

  出示問題,指導學生理解題意。

  白板出示分析圖,幫助學生理解。

  讓學生數(shù)一數(shù),一共要進行多少場比賽后才能產(chǎn)生冠軍?明確數(shù)的時候可以根據(jù)圖一層一層地數(shù)。

  啟發(fā):如果不畫圖,有更簡單的方法嗎?

  在白板上指圖提示學生,產(chǎn)生冠軍,一共要淘汰多少支球隊?

  進一步提出問題:如果有64支球隊,產(chǎn)生冠軍一共要比賽多少場?

  四、師生總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運用轉(zhuǎn)化的策略解決問題,你對轉(zhuǎn)化的策略又有了什么新的認識?

  本課練習大部分內(nèi)容通過學生自主練習,共同探索,達到教學目的。由于簡單,可操作性強,學生可以到白板上進行實際演示,非常直觀。

  五、拓展練習,鞏固轉(zhuǎn)化的策略

  1、立體圖形中,我們有沒有用到過轉(zhuǎn)化策略解決問題?怎樣求圓柱的體積?

  2、你能不能求出燈泡的容積?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鞏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結(jié)果同樣多。

  2、初步體驗除法運算與生活實際的密切關(guān)系。

  3、通過分一分活動,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準備:

  筷子、蘋果、盤子、小棒、計算機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激趣引新

  1、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號里畫“√”。

  2、把8個面包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哪種分法對?對的`在括號里畫“√”。

  二、擴充“平均分”方法,鞏固概念

  1、解讀題意

  8個果凍,每2個一份,能分成幾份?分一分。 “每2個一份”是什么意思?你想怎樣分?

  2、感知不同分法

  請學生用擺一擺、畫一畫等方法展示不同的分法。 根據(jù)乘法意義來分:2個2個地數(shù),8里面有4個2。 2×4=8,4個2合起來是8。

  8個果凍,每2個一份,能分成( 4 )份。

  3、提煉不同分法的共同意義

  8個果凍,每2個一份,能分成幾份?也就是看8里面有幾個2.

  三、鞏固練習

  1、基本練習

  12塊餅干,每3塊一份,可以分成( )份。 12輛小汽車,每2輛一組,可以分成( )組。 12里面有6個2。

  2、提升練習

  16罐蜂蜜,每4罐分給一只小熊,可以分給( )只小熊。 有15個木塊。

 。1)每3個木塊擺一個長方體,可以 擺( )個長方體。

 。2)用這些木塊擺5個一樣的長方體,每個長方體用( )個木塊。

  四、課堂作業(yè)

  作業(yè):第10頁“做一做”,第1題、第2題。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20

[經(jīng)典]小學數(shù)學教案04-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11-14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7-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8-02

(經(jīng)典)小學數(shù)學教案08-31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8-18

小學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8-23

【經(jīng)典】小學數(shù)學教案08-23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