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語文教案集合9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 理解融情入景,虛實相濟的特點。
2 理清思路,熟讀成誦。
教學重點
鑒賞詞,體味融情入景,虛實相濟的藝術特點。
教學難點
品位詩詞意像,體會作者感情。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步驟
導入新課
我們在講宋詞簡介的時候說過,宋詞可以分為幾個流派?(生:兩派。豪放派和婉約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蘇軾、辛棄疾)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是?(柳永、李清照)
傳說蘇軾曾問一個善于唱歌的幕士:“我詞何如柳七(柳永)?”這個人回答:“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zhí)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庇纱舜蠹铱芍@兩個流派的不同特點。。
能讓蘇軾與之一爭高下的“楊柳岸曉風殘月”出自哪首詞?(生:《雨霖鈴》)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雨霖鈴》 (板書)
一 關于柳永
柳永,原名三變,排行第七,世稱柳七。 他少年時到汴京應試,由于擅長詞曲,熟悉了許多歌妓,并替她們填詞作曲,表現(xiàn)了一種浪子作風。當時有人在仁宗面前舉薦他,仁宗批了四個字說:“且去填詞”。柳永在受了這種打擊之后,別無出路,就只好以開玩笑的態(tài)度,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在汴京(即開封),蘇州,杭州等都市過著一種流浪的生活。大約在少年時的“怪膽狂情”逐漸消退時,才改名柳永,考取進士,在浙江的桐廬、定海等處做過幾任小官。晚年死于潤州(江蘇鎮(zhèn)江縣)。死時家無余財,群伎和金葬之于南門。
他精通音律,變舊聲為新聲,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礎上創(chuàng)制了大量適合于歌唱的慢詞,這首詞調(diào)名《雨霖鈴》,就是取唐時舊曲翻制。據(jù)《明皇雜錄》云,安史之亂時,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棧道雨中聞鈴音,起悼念楊貴妃之思,“采其聲為《雨霖鈴》曲”。所以這支曲本來就是寄托相思的,詞調(diào)極盡哀怨!绷莱浞掷眠@一詞調(diào)聲情哀怨、篇幅較長的特點,寫委婉凄側(cè)的離情。此詞當為詞人從汴京南下時與一位戀人的惜別之作。
二 整體感知。
1 范讀《雨霖鈴》。
(讓學生感受詞的感情基調(diào))
師:能感受到這首詩的感情基調(diào)嗎?
生:能。哀婉、悲傷、凄清。 (板書)
2 指導誦讀。
我們講過詩詞誦讀要把握的幾個要點,首先要讀準字音;
其次要讀出節(jié)奏,宋詞不比唐詩那樣整齊劃一,每句是不同的。再注意韻腳的讀法,要短促而清晰;帶領學生試讀一遍,劃分節(jié)奏。
最重要的要讀出感情,剛才大家已經(jīng)感受到了,現(xiàn)在就試讀一遍,自己體會體會。
學生自由朗讀——指明學生朗讀——學生齊讀。
3 疏通詞句:(注釋中有的不在講解之列。)
寒蟬:初秋乍寒時的蟬,偶尚自鳴,但短促無力,至深秋則噤。
煙波:煙霧彌漫水波動蕩的水面。
無緒:古,沒有心思。今,沒有頭緒。
念去去:想到將來……(“行行重行行”)。
應是:即便是。
三鑒賞
學生自讀,思考:從時間角度看,這首詞的層次應如何劃分?
明確:別前、別時、別后。(板書)
師:這首詞的重要特點是情景交融、虛實相濟。(板書)鑒賞時注意詞中哪些是景語,哪些是情語?哪些是情景和說?詞中哪些是實寫?哪些是虛寫?
上片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師:起首三句寫什么?是情?是景?
生:寫景。
明確:對。寫別時景。點明了季節(jié)、時間、地點和事件。勾勒了一個情人離別的典型環(huán)境。
師:地點呢?(長亭)時間呢?(晚上)季節(jié)(秋季)
提到秋季會有怎樣的感覺?(蕭瑟)
時當秋季,景已蕭瑟;且值天晚,暮色陰沉,而驟雨滂沱之后,繼之以寒蟬凄切:詞人所見所聞,無處不——凄涼。加之當中“對長亭晚”一句,句法結(jié)構是一、二、一,極頓挫吞咽之致,更準確地傳達了這種凄涼況味。
起首句已給全詩定下了基調(diào):“凄切”。
“都門暢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
師:這寫什么?(寫情) 極寫?zhàn)T別時的心情,委婉曲折,欲飲無緒,欲留不能,依依不舍,難舍難分。
戀人在都門外長亭擺下酒筵給他送別,然而面對美酒佳肴,詞人毫無心思。(問:為什么?他的思緒正在想什么?)正專注于戀人,所以詞中接下去說“留戀處、蘭舟催發(fā)”。這七個字以精煉之筆刻畫了典型環(huán)境與典型心理:一邊是留戀情濃,一邊是蘭舟催發(fā),這樣的矛盾沖突何其尖銳。
關于這樣的環(huán)境和心理描寫古人有很多。
林逋《相思令》云:“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jié)未成,江頭潮欲平。”這僅是暗示船將啟碇,情人難舍。劉克莊《長相思》云:“煙迢迢,水迢迢,準擬江邊駐畫橈,舟人頻報潮!彪m較明顯,但仍屬含蓄之作?墒橇赖摹疤m舟催發(fā)”,卻以直筆寫離別之緊迫,雖沒有他們含蘊纏綿,但卻直而能迂,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可見留戀之情濃。
于是后面便迸出
“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師:這句寫情態(tài)。語言通俗而感情深摯,形象逼真,如在目前。
啟發(fā)學生想象這副畫面,把語言形象化進而圖象化,以體會詩的意境。(提示:兩人相對而立,手握手,眼對眼,淚眼婆娑。是“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是“此時無聲勝有聲”,是“相對無言,惟有淚千行。”也既然這么不舍得,那詞人為什么要離開呢?也許是統(tǒng)治者不欣賞,也許是迫與生計?傊遣坏貌浑x開。古往今來戀人離別都是一樣的。所以江淹在《別賦》中說:“黯然消魂者,唯別而已矣!”)
后來傳奇戲曲中常有這樣一句唱詞:“流淚眼看流淚眼,斷腸人對斷腸人”,語出于此,然卻不如柳詞凝煉有力。詞人“竟無語凝噎!蹦敲丛~人凝噎在喉的是什么話呢?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念去去”二句便是他的內(nèi)心獨白。
師:這句寫什么?
生:寫景。
這里的“念”字用得特別好!澳睢弊质巧下曔是去聲?(是去聲。)“名詞轉(zhuǎn)折跌蕩處,多用去聲,何也?非去則激不起!贝嗽~以去聲“念”字作為領格,承上啟下,表明是設想別后的道路遙遠。
“念”字后“去去”二字連用,則愈益顯示出激越的聲情,讀時一字一頓,遂覺去路茫茫,道路修遠。“千里”以下,聲調(diào)和諧,景色如繪。既曰“煙波”,又曰“暮靄”,更曰“沉沉”,著色可謂濃矣;既日“千里”,又曰“闊”,空間可謂廣矣。
。ㄌ崾緦W生想象這副畫面:作者站在河邊,放目遠眺,面前所見:一望無際的海面,遠處山色朦朧,海面上層層灰蒙蒙的霧氣升騰,整副畫面是灰色調(diào)。好象一副山水畫。)這樣的畫面給人怎樣的感覺?(生:壓抑、苦悶)詩人想到前路茫茫,自己將越走越遠,離心愛的人越來越遠,心越來越苦,愁思也越來越深。全句寫景,又全句寫情。
下片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師:下片換頭寫情,嘆息古往今來離情之可悲。“傷別離”點名這首詞的主旨!案强袄渎淝迩锕(jié)”一句,又推進一層,更何況我正在這冷落凄涼的秋季,多么難以忍受!江淹在《別賦》中說:“黯然消魂者惟別而已矣!绷腊堰@種感受融化在自己的詩中,又擴大了這種感受,以“更那堪”襯托自己的離情比古人更深。
師:“清秋節(jié)”一詞,照應前面哪句?
生:起首一句“寒蟬凄切”
師:前后照應再次點明離別時的凄清氛圍。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為明顯、深刻。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今宵”三句蟬聯(lián)上句而來,后來竟成為蘇軾相與爭勝的對象。那么它究竟好在什么地方?————詞中有畫,景中含情。(提示學生想象畫面:一舟臨岸,詞人酒醒夢回,只見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彎殘月高掛楊柳梢頭。)
聯(lián)系特定情境。畫面出現(xiàn)在“酒醒”之后,離人借酒消愁,但舉杯消愁愁更愁,帳飲時已然無緒,更何況酒醒之后?詩人此時,前晚“執(zhí)手相看淚眼”的圖景依然鮮明的留在心上,而前路是“千里煙波”,繼續(xù)前行離愛人越來越遠,可以想見他的心情。
感受畫面色調(diào)。古人有折柳送行的習慣!拔粑彝,楊柳依依”,折柳送行,取其依依之態(tài)。另外,“柳””留”諧音,折柳贈人有挽留之意。所以古代文人寫離別之情,往往要寫到楊柳。清秋的曉風是涼的,恰合別后心境的凄涼。殘月清冷的形象暗合凄清冷落之感。詞人寓情于景,借景傳情,以風之涼,月之殘透露離情別緒。
結(jié)合全詩旨趣。這首詞的主題句是“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這兩句敘述全篇本意,是詞的主文,“今宵酒醒何處”兩句烘染本意,將詩人的.立意渲染為—幅深秋羈旅圖!皸盍丁薄ⅰ皶燥L”、“殘月”三個典型意象“列錦”式的組合在一起,引起讀者無盡的想象和遐思。這兩句詩暗含旨趣,畫面生動。
師:整個畫面的基調(diào)如何?
生:整個畫面充滿了凄清的氣氛。
師:客情之冷落,風景之清幽,離愁之綿邈,完全凝聚在這畫面之中。比之上片結(jié)尾二句,雖同樣是寫景,寫離愁,但前者仿佛是潑墨山水,一片蒼茫;這里卻似工筆小幀,無比清麗。詞人采用了畫家所常用的點染筆法。“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二句點出離別冷落;“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在上兩句的基礎上進一步渲染這種離別時的凄清。這四句密不可分,相互烘托,相互陪襯,中間若插上另外一句,就破壞了意境的完整性,形象的統(tǒng)一性。
“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此去經(jīng)年”四句,構成另一種情境。因為上面是用景浯,此處則改用情語。他們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總感到歡娛;可是別后非止一日,年復一年,縱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賞的興致,只能徒增棖觸而已。
師:“此去”二字,遙應上片“念去去”!敖(jīng)年”二字,近應“今宵”。在時間與思緒上均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推進。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益見鐘情之殷,離愁之深。
其以問句做結(jié),更留有無窮意味。
如此歸納全詞,猶如奔馬收韁,有住而不住之勢;又如眾流歸海,有盡而未盡之致。
師:我們再回頭看整首詞,情語在寫情,景語也并非只寫景,每句中都包含無限情思。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誦讀時注意體會詞融情入景的特點。
再就是虛實相濟。哪些寫虛?別后想象。寫實?別時情景。
再想想詞中的三副畫,給人的感覺都是:哀婉、無奈、凄清。這是這首詞的特點,也是婉約詞共同的特點。
四 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了婉約詞的代表作《雨霖鈴》,重點讓大家把握詞融情入景,虛實相濟的特點。另外還讓大家品位詞中意象,體會作者感情。在此基礎上了解婉約詞的風格。
學生齊背《雨霖鈴》。
五 作業(yè)
1 誦讀
2 自己任選一句詩,做副畫,再現(xiàn)詩中意境,體味作者感情。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丁丁的愿望是什么?
2、識字15個。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識字15個。
教學難點:理解課后題。
教法:猜謎語、朗讀法
學法:讀一讀,說一說、合作交流。
教具準備:識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fā)情趣。(3’)
1、同學們,老師知道大家特別喜歡猜謎語。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有趣的謎語,請大家猜一猜。
說出謎面:它是美麗的花,長在藤蔓上。吹著小喇叭,慢慢往上爬。謎底:喇叭花
2、你們見過牽;▎?它是什么樣的?誰來說一說?
牽;ú粌H長得美麗,它還幫我們的好朋友丁丁實現(xiàn)了愿望。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丁丁和牽牛花》。(出示課題,讀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5’)
1、聽范讀課文。
要求:(1)聽清字音。(2)思考:丁丁的愿望是什么?實現(xiàn)了嗎?
2、聽完后請學生說一說。
指名回答
三、自主識字,小小組合作學習. (10’)
1、學生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
2、小朋友們,你們準備怎樣處理這些生字呢?
可以看生字表,聯(lián)系課文猜一猜,向其他同學請教
3、小小組合作學習生字,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才能記住這些字?
4、出示生字,檢查自學情況。
讀一讀,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再組詞
5、誰愿意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讀?誰能組個詞帶大家讀?
6、小小組活動:用生字卡片互相考一考,你學會了嗎?
7、游戲:
小朋友們,看這些漂亮的牽;ǎǔ鍪緺颗;ㄐ螤畹脑~語卡片),告訴你們,每朵牽;ê竺娑加幸粋詞語,誰會讀了,老師就請你讓這朵牽;ǖ教俾先,誰愿意?
四、再讀課文,讀準字音. (10’)
1、這些生字寶寶太調(diào)皮了,他們又回到了課文里,你們還能認出它們嗎?
小小組內(nèi)互相讀課文,讀后評議。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檢查是否讀準字音。
3、齊讀全文
五、課堂檢測:(10’)
1、認讀詞語:
不久 發(fā)芽 盼望 晚上 一根 竹竿
繩子 滿足 記著 感謝 實現(xiàn) 或者
2、丁丁的愿望是 。
板書設計: 丁丁和牽;
久 芽 盼 晚 根 竿 或 者
繩 足 記 往 感 謝 實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能正確讀寫。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長城雄偉和高大堅固,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及寫作特點。
。、通過學習,認識到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jié)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
。病Ⅲw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課件。
2、學生準備:
廣泛搜集長城的文字、圖片、影像資料及民間故事等。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信息,資料共享
1、師:據(jù)報道1969年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宇航員阿斯特報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辯識出地球上兩項特大的工程。一項是荷蘭的圍海大堤,另一項是我國的一項偉大的工程,你們知道它是什么嗎?
(長城)
關于長城,你們還知道些什么呢?請大家展閱和簡介課前搜集到的關于長城的資料和信息。
2、師:大家的課前準備工作令老師相當滿意。對于長城,你們都有了相當?shù)恼J識和了解。下面,我們來讀一篇專門描寫長城的文章,看看作者筆下的長城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板書課題:
長城
二、充當導游,感知課文
。薄⒆寣W生結(jié)合課文插圖讀課文:
感知課文內(nèi)容,在不明白處做記號。
。病⒔M織學生談讀后感。
3、師:看來大家的感受和老師一樣,這篇《長城》真是景奇文美呀,稍作加工,便能成為絕佳的解說詞。大家知道嗎,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人去游覽這個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跡之作。誰愿意充當小導游,把長城介紹給大家?
。ㄔ趯W生試著解說時,教師提醒其注意生字、新詞讀音,并幫助其梳理解說詞的結(jié)構,培養(yǎng)其語言表達能力及組織材料的`能力。)
。、請學生通過多種方式練讀課文:
初步讀出語言的靈魂感,然后在全班自由展讀,互評提高。
三、觀察遠景,感受雄壯
。、課件出示長城遠景圖:
請大家看這張圖,試著用一句話來描述。
(學生描述長城的雄偉時,教師提示學生運用多種修辭手法,使表達更形象和更有吸引力。)
。、師:這張圖是在飛機上拍攝的,從中可以看出長城從遠處看的一個大概模樣。同學們的描述各有特色,我們來看看作者是怎樣寫的,請大家齊讀第一段。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场⒆寣W生在文中找出詞語來概括長城從遠看的模樣,并讓學生對照圖片體會“蜿蜒盤旋”的意思。
4、讓學生思考:
作者說長城像條龍,這說明了什么?
。▽W生從“龍”字中體會出作者對長城的敬重之情。)
四、近看長城,剖析結(jié)構
。、在飛機上鳥瞰可長城后,作者又來了長城腳下,對長城進行了一番近距離的考察。我們接著看課文,思考一下:
讀了這一節(jié),你知道了長城的哪些建筑?
學生讀書后回答。
。病⒄n件出示長城近景圖:
讓學生走上講臺,對照圖介紹課文第2段的內(nèi)容。師生共評,歸納出長城各建筑的特點。對于跺子、了望口和射口這三個部分,學生可能認識不夠清楚,教師可以用圖示來講解。
。场⒂懻摚
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寫長城的構造的?
作者先寫整個長城高大堅固,再寫城墻頂,接著寫城墻頂上的跺子,垛子中的射口和了望口,這是先整體、后部分的說明順序。
。、讓學生就這一段內(nèi)容發(fā)表感想,體會長城構造科學,利于防守。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熟悉課文內(nèi)容,理清文章層次結(jié)構和主要內(nèi)容。
2.理解通過比較的寫法突出事物的特點。
3.潛移默化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點
目標1、2
教學難點
目標2
教學過程
[預習指導]
1.背誦課文1-3段。
2.解決生字詞。
[三分鐘演講]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 新課:
請一同學描述此地春天的感受,由此引出北中國的冬天,由于學生沒去過,可造成疑問,激發(fā)學習欲望。
二、作者簡介
三、檢查預習:
1.6人背書片斷
2.5人上黑板默寫生字詞,師生共同評價。
四、解題
引導學生理解題目中的提示的地點和季節(jié)。
五、分段朗讀課文,師生混讀,隨機停頓,請其他學生接力。這樣可保證學生注意力集中,進一步熟悉課文內(nèi)容。
六、理清文章脈絡:
1.問題設計:本文從哪幾個方面寫濟南的冬天的?
2.學生獨立思考,找出答案的舉手,直到絕大多數(shù)學生行了進行提問。
3.提問若干人,保證各種答案都有,言無不盡。
4.教師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進行評價訂正歸納小結(jié)。
參考:天氣 山景 水色
七、分析第一部分:
1.問題設計:
(1)濟南的冬天有什么特點?
(2)用了什么寫法?
教學過程
2.學生思考(方法同上)。
3.抽簽提問
4.學生補充后教師評價歸納小結(jié)。
參考:溫晴:
對比:北平(大風) 濟南(無風聲)
倫敦(無日)濟南(響晴)
熱帶(日毒)濟南(溫晴)
八、堂上練習:
九、小結(jié)課文,提示學生熱愛祖國的河山。
A類:完成課后練習二
教師視察后核對答案。
布置作業(yè) :
1.背誦課文后半部分:A類
2.鞏固生字生詞。A類
說課精要
未學之前首先背誦,此做法很好地保證了學生對課文的熟悉程度和寫作及語言的積累。其次解決課文采用先總后分法,易于總體把握。
教學后記
濟南的冬天(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2.學習景物描述的方法。
3.培養(yǎng)寫景抒情散文的自讀能力。
重點難點
1.重點:如何自學寫景抒情的散文。
2.難點:景物描述的方法。
教學過程 :
一、三分鐘演講。
二、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 新課
寫景文章,要學會分析寫的是什么景,是怎樣寫景的,為什么要這
樣寫,這樣分析才能懂得文章主旨,對自己今后寫作也會有收益。
三、學習新課
1.朗讀第2自然段,想想,文章怎樣轉(zhuǎn)入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景。
討論并歸納:用過渡句“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轉(zhuǎn)到寫冬天的山。
2.提問:濟南的這些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
討論并歸納:小山把整個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寫出濟南小山圍城的地理環(huán)境。
3.提問:作者怎樣寫出陽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別可愛?
(l)用擬人手法: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用一“曬”、-“睡”、-“醒”,一連串相關的擬人手法,烘托舒適溫暖的環(huán)境。
(2)用比喻、擬人手法: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用“小搖籃”比喻小山圍城的地理環(huán)境,用“看護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溫存體貼的撫慰,寫出這一圈小山的特別可愛。
(3)從人們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有了依靠;人們的幻想,不僅描繪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動。
4.朗讀或背誦第3自然段,文章按怎樣的順序描寫雪后的山景。
討論并歸納:按照空間順序,從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層次地寫出秀美的山景。
5.“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處?
討論并歸納:
(l)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發(fā)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智兒 白花”,松的翠與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根 邊”,如洗的藍天與似銀的雪相映生輝;“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白雪與暗黃的草色,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態(tài):“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 的山的肌膚”以動寫靜,寫出動人的形態(tài);哪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點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寫出雪的情態(tài)。
6、提問;這段文字用什么修辭手法寫雪后的山景?
討論并歸納:
(1)比喻:用“日本看護婦”比喻雪光;用“花衣”比喻雪色
(2)擬人:“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運用比喻、擬人手法,寫出動人的雪態(tài)。
7.朗讀第4自然段,想想這一段怎樣寫城外的遠山。
討論并歸納:用城內(nèi)的“狹窄”映襯城外的“寬敞”,用兩個“臥”字,傳神、形象地照應了上文“暖和安適地睡著”用“唐代名手畫的小水墨畫”比喻城外的遠山。三筆兩筆就勾畫了濟南冬天城外遠山的特點。
8.朗讀第5自然段,想想這一段寫濟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點。
討論并歸納:
(l)水的綠:作者描寫綠萍的綠、水藻的綠、水面柳影的綠,襯托出水綠。由水的綠聯(lián)想到綠的精神,聯(lián)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機。
(2)水的清、亮:作者描寫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9.提問:這段文字運用什么修辭手法?
討論并歸納:
(1)擬人:“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突出水的綠的特征。
(2)比喻:“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9.提問:本文的寫景抒情有什么特點?
討論并歸納:情景交融是本文寫作的一個特點。文章在描寫濟南的冬景時,處處流露出作者的贊美之情。
(l)直接抒發(fā)感情。如開頭寫“對于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對于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通過對比,得出“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的結(jié)論,既寫出了自己的獨特感受,又顯得情真意切!
(2)創(chuàng)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協(xié)…··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這是張小水墨畫”。在優(yōu)美的意境中,表達作者贊美的真情。
(3)虛實結(jié)合,展開想象,抒發(fā)熱愛之情。如“樹尖上頂著一會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了一道銀邊”等,不但寫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飽含喜愛的心情。
四、小結(jié)
本文布局謀篇層次井然、以“濟南的冬天”作標題,表明所寫時間、地點的范圍,接著文章開頭一段,寫濟南冬天的天氣,通過三組對比,贊譽濟南是個“寶地”,這是貫串全文的主線。再接著寫濟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篇末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為全文的結(jié)束語,抒發(fā)了作者對“冬天”這個特定時令里的濟南的總的觀感。這樣結(jié)尾,既和開頭“濟南其得算個寶地”相呼應,又點了題,抒發(fā)了作者的贊美之情,給人以回味的余地。文章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寫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動貼切。此外,情景交融也是本文寫作的一個特點。從語言上看,作者老舍是語言大師,在詞語的選用上十分講究。
五、堂上練習:
寫一段描寫校園景色的文字,要求運用上面學到的觀察方法。寫完交流。
六、作業(yè)
1.課后練習第一、2題,第二大題。A類
2.完成掌握語文本課的有關內(nèi)容。B類
語文教案 篇5
一、案例背景
這篇課文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全文層次清楚,首尾呼應,語言生動優(yōu)美,具體形象,處處洋溢著對頤和園的贊美之情。
課文移步換景,按游覽的順序記述。一寫長廊的景色:先抓住“長”的特點從總體介紹,然后抓住每一間橫檻上五彩的畫的特點從內(nèi)部介紹,最后抓住長廊兩旁風景宜人的特點介紹外部環(huán)境;二寫萬壽山的景色:先寫從山腳下抬頭看到佛香閣和排云殿的壯觀景象,再寫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從山上向下、向前、向東遠眺所看到的美麗景色;三寫昆明湖的景色:分別介紹了長堤、湖心島、十七孔橋。
二、學習目標
。、識7個生字,會寫12個字。正確讀寫“頤和園、長廊、畫舫、神清氣爽、建筑、佛香閣、金碧輝煌、宮殿、堤岸、遠眺、雕刻”等詞語。
2、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和課文的優(yōu)美語言,激發(fā)探究我國的“世界遺產(chǎn)”的興趣。
4、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三、學習過程
一、錄像介紹景點,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愛看錄像嗎?今天,老師為大家?guī)砹艘粋小短片,希望同學們喜歡。(放映頤和園的錄像)
抽生交流:你知道短片中的景點是哪里嗎?短片向我們介紹了什么?你能說出這里的一兩個景點嗎?
生交流時,師出示《頤和園》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薄⒆杂勺x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抽生讀課文,師評價朗讀
。、瀏覽課文,思考:課文按什么順序來游覽的?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
三、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ㄒ唬┳宰x感悟
學生借助《頤和園》學習網(wǎng)頁自學課文,邊讀書邊欣賞邊體味:頤和園的美是如何在作者的筆下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出來的?你最喜歡哪一部分?
。ǘ┙涣餍牡
。▽W生自由交流,教師可根據(jù)學生回答的情況,點擊不同的段落。相機指導,引導學生理解感悟)
。、理解描寫長廊的段落(課件出示長廊的.段落:第二自然段)
。ǎ保┏鍪鹃L廊的圖片,引導學生思考:長廊的特點是什么?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
。ǎ玻┏鍪鹃L廊上彩繪的不同圖片,引導學生理解“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使學生感受理解勞動人民的創(chuàng)新智慧。
。ǎ常┏鍪鹃L廊兩邊花的圖片,感受長廊一年四季的美。
2、理解描寫萬壽山的段落(課件出示三、四自然段)
。ǎ保┏鍪痉鹣汩w與排云殿,使學生認識這兩處建筑的構造及歷史地位。
。ǎ玻┮龑W生理解“金碧輝煌”的意思。
。ǎ常├斫庹驹谌f壽山上,向下望、向正前面、向東遠眺都可以看到什么?(出示相應的圖片,使學生更直觀地了解萬壽山的位置以及它周圍的景色)著重出示圖片并推近鏡頭理解昆明湖的靜和綠,讓學生在朗讀和欣賞圖片的過程中感受頤和園的美。
。、理解描寫昆明湖的段落(出示第五自然段)
引導學生找出昆明湖上有哪些景點?它們有什么特點?(師出示長堤、湖心小島、十七孔橋、小獅子的圖片)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昆明湖的美景.并引導學生理解“雕刻和姿態(tài)不一”的意思
。ㄈ╅喿x指導
播放配樂朗讀,讓學生感受如何用優(yōu)美動情的聲音來表達頤和園的美。
四、選讀課文,情感升華
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練讀,讀給同學聽,或者背誦積累。
五、拓展延伸
。薄⒊鍪绢U和園其他地方的美景、名人對頤和園的評價、頤和園相關的典故等。使學生感受頤和園的美無處不在,說也說不盡,本文只是選取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幾處景點進行了介紹。
。、同學們可以選取其他景點,仿照課文進行描寫。
六、在線測試,自主選擇作業(yè)
出示不同類型的作業(yè)題,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能力選擇不同的作業(yè)。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回顧、交流學習本組課文后的收獲,引導學生學習作者如何通過環(huán)境和人物的心理活動進行細致的描寫。
2.讀背并積累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名言警句。
教學準備
學生收集有關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名言警句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交流平臺
1.學生讀例句,討論這些句子對于抒發(fā)美好情感的作用。
A、地掃得干干凈凈,爐子里的火還沒有熄,食具在擱板上閃閃發(fā)亮。
。▊(cè)面烘托出桑娜對家人的熱愛)
B、她的心跳得很厲害,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
。ū砻魃D确浅I屏,寧愿自己吃苦也要幫助他人的品質(zhì))
C、林子里靜極了。沙沙的足音,聽起來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ū憩F(xiàn)了我第一次到林中拉琴時那種興奮的心情,暗示我對拉好琴充滿了信心)
2.回憶本組課文,找出其他類似的句子,交流各自的體會和感受
3.交流自己在習作中是如何運用環(huán)境描寫和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
4.課后積累相關的句子。
[評:通過交流讓學生再次回顧本單元文章中,作者是如何通過環(huán)境和人物的心理活動等方面的描寫來抒發(fā)美好情感的,還安排了交流自己的習作中這樣的典型描寫,使學生的學習落到實處,活學活用,不但豐富了積累,還教會了學生理性寫作,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習作的能力。]
日積月累
1.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幾天我們一起欣賞有關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的名言警句。
2.自由讀句子,把句子讀通順。
3.同桌互讀,借助工具書理解交流句子的意思。
4.全班交流,交流句意。
輕諾必寡信意思是輕易向別人承諾的人,一定很少講信用。
民無信不立意思是如果百姓對當局失去信心,那么國家就失去生存之本。
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意思是不真誠就不能打動別人。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意思是真誠,是萬事萬物共同遵循的準則;真誠待人,是做人的基本準則。
有所期諾,纖毫必償;有所期約,時刻不易意思是答應給別人的東西,一絲一毫都不能少;與人約好的時間,一時一刻也不能改。
5.學生自由吟誦。
6.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名言警句。
課外書屋
1.自由讀。
2.交流最感興趣的地方。
3.交流課外閱讀的其他歌頌人的美好心靈的作品。
4.拓展閱讀:
綠山墻的安妮(片段)
那天晚上的節(jié)目是一連串激動人心的節(jié)奏,至少對于觀眾席上的一位傾聽者來說是這樣的。當唱詩班唱起《飛翔在遠處的嬌嫩的雛菊上》時,安妮凝視著天花板,好像那上面有著彩繪的天使;當薩姆?斯隆用動作表演塞克里怎樣使母雞抱蛋時,安妮大笑不止,使得坐在她附近的人們也笑了起來,不過他們是受了她的感染,并非覺得有趣,因為這個選篇即使在阿馮利也已經(jīng)老掉牙了;當菲利斯先生用最激動人心的語調(diào)朗誦馬克?安東尼在凱撒遺體前的演說時,安妮感到,只要有一位羅馬公民帶頭,她就會當場站起來參加叛變。
只有一個節(jié)目使她不高興。當吉爾伯特?布萊恩背誦《萊茵河畔的狂歡》時,安妮拿起羅達默里從圖書館借來的書,一直看到他背誦結(jié)束,而當她一動不動直僵僵地坐著時,黛安娜卻把手掌都拍痛了。
她們回到家里,已經(jīng)十一點了。她們飽嘗了歡樂,又懷著更大的喜悅議論將要到來的幸福時光。每個人好像都睡熟了,房子里靜悄悄的,一片漆黑。安妮和黛安娜踮著腳尖輕輕走進客廳。這是一間狹長的屋子,有門通向客房。屋子里溫暖舒適,壁爐的余火把屋子照得朦朦朧朧。
[評:語文教材及其課堂,對學生的學習起到的應該是鑰匙作用,它通過有限的篇章,開闊學生眼界,打開學生心門,有目的地將學生引領至真善美的世界。但更多的積累感悟,人生觀的樹立,高尚人格的形成,都應該來自于學生廣博的閱讀,故學生的學習不應局限于課堂,不應局限于教材。這兩個環(huán)節(jié)特別注重課外的積累,使課內(nèi)外閱讀有機結(jié)合起來,使學生對人間真情的體會從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最延展至自己的生命。]
語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我真希望》這首詩是語文S版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全詩用生動的語句、渴望的心情,真摯地表達了人們希望治理煙塵、整治污水、潔凈空氣、還我藍天的美好愿望。警示人們:維護環(huán)境,刻不容緩!
全詩緊緊圍繞“維護環(huán)境”這一主題,分四個小節(jié)來寫,每個小節(jié)都以“我真希望”開頭,前三節(jié)還運用“不是……而是……”這樣的句式,表達“我”急切的希望。
【學習者分析】
受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學生的知識經(jīng)驗、認知水平和語言能力都存在著差別。一些學生思維活躍,語言理解與表達能力強,善于推薦,樂于推薦;而有一些學生只能初步感知一些淺顯的內(nèi)容,口語表達能力相對較弱。在教學中,應關注個體差別,關注他們不同的需求,以利于促進每位學生的發(fā)展。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指導,啟發(fā)學生主動,具體指導。
【教學目標】
1.認識“希、囪、而”等10個生字,會寫“而、囪、揚、潔、彩、芬、芳、晶”8個字以和以下詞語:而是、潔白、煙囪、云彩。
2.朗讀感悟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引導學生關注自身周圍的環(huán)境,使學生具有環(huán)保意識和維護環(huán)境的行動。
【教學理念】
依據(jù)課改精神,以學生為主體,提高人文素養(yǎng),重視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為指導,設計理念有以下幾點:
1.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布置教學,尊重學生的朗讀體驗,學生愿學哪一段,就學哪一段,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身的感受。
2.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運用多種方式識記生字,結(jié)合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
3.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感受到生活環(huán)境被污染,治理污染刻不容緩,并為維護環(huán)境做出自身的貢獻。
4.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應用信息技術依據(jù)】
1.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再現(xiàn)生活,使學生發(fā)生維護環(huán)境的強烈愿望。
2.充沛發(fā)揮電腦課件的動畫優(yōu)勢,激發(fā)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欲望。
【課前準備】
1.字卡、詞卡。
2.多媒體課件。
3.環(huán)境污染的資料。
【教學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
學生在初讀課文談自身的想法時,由于理解比較淺顯,可能會表達不準確,這時教師應注意維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通過教師引導,逐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另外,在課外調(diào)查實踐的過程中,由于學生年齡較小,調(diào)查的內(nèi)容可能會局限于某些方面,教師需要課前準備大量的有關環(huán)境污染的資料,以提綱挈領的方式出現(xiàn)給學生,教給學生搜集資料的途徑,處置信息的方法,幫他們擴大調(diào)查內(nèi)容的范圍。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
1.師:小朋友們,你們希望自身能住在什么樣的地方?(播放課件)人人都想住在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地方,那里綠樹成林,空氣清新,多美!這是我們一起的心愿。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7課《我真希望》。
2.板書課題,指導有感情讀好課題。
。c評:通過課件中的圖畫、音樂和教師生動的描述,創(chuàng)設情境,把學生帶入美好的希望之中。)
二、初讀課文,認知生字
1.師:借拼音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讀正確,圈出文中的生字,和詞語在一塊多讀幾遍。
2.字詞教學(課件顯示生字)。
、傩±蠋燁I讀(有注音),想領讀哪個就讀哪個。
②集體讀(有注音)。
、坶_火車讀(無注音)。
④搶讀(無注音,打亂順序)。
、萦螒颍鹤x字救小羊。(課件顯示情境:大森林里,小羊站一邊,大灰狼站在另一邊。大灰狼慢慢走近小羊,學生同時大聲快速準確讀出生字。假如學生還沒讀完,大灰狼就走到了小羊跟前,大灰狼就會吃掉小羊;假如學生讀完生字大灰狼還沒走到小羊跟前,大灰狼就會停下來,小羊就得救了。)
3.學生自由讀課文,并選擇自身喜歡的小節(jié)讀給同桌聽。
。c評:這一板塊的教學活動,體現(xiàn)教師在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教師發(fā)明多種朗讀方式,加強漢字的復現(xiàn)和鞏固。由于生字教學比較枯燥,課件“讀字救小羊”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積極參與到學習生字的快樂當中。)
三、朗讀感悟
師:讀了這篇課文,你們有什么想法?
1.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引導學生梳理歸類,并找出問題,四人小組帶著問題邊讀邊討論。
2.小組推薦并討論:“我”為什么有這樣的希望?該怎么讀才干表達出我的心情?屏幕上隨機出現(xiàn)相應的畫面內(nèi)容。
3.全班匯報,朗讀感悟。
、僬w要求每小節(jié)以“我真希望”開頭,重音應落在“真”上,突出一片真心。后兩句“不是……而是……”,語調(diào)應由低沉,逐漸轉(zhuǎn)向明快;用輕柔、向往的節(jié)奏和語調(diào)讀好每小節(jié)的最后一句話,把無限的希望、美好的神往表達出來。
、诘谝恍」(jié)屏幕顯示:濃濃的黑煙——輕盈潔白的云彩。
引導學生理解“輕盈潔白”,從而指導學生讀好這個詞。
第二小節(jié)屏幕顯示:灰灰的粉塵——清澈晶瑩的泉水。
引導學生想像泉水清澈見底,晶瑩透亮的'樣子,理解“清澈晶瑩”一詞,并讀好它。
第三小節(jié)屏幕顯示:渾濁的氣體——象征香味的略帶彩色的氣體。
引導學生體會渾濁氣體刺鼻的味道,理解“芬芳”一詞,從而指導學生讀好“淡淡的芬芳”。
第四小節(jié):美好的環(huán)境——樹綠、花紅、小鳥鳴叫。
引導學生理解“我真希望”反復出現(xiàn)的含義,和最后省略號所代表的意思,從而指導學生讀出內(nèi)心希望的強烈,感受結(jié)尾意蘊深遠。
(學生先說哪一節(jié),就先出示哪一節(jié),隨機指導朗讀,感悟。)
4.感情朗讀
、賹W生自由讀全詩。
、谀信肿x全詩。
、劢處熞x:我真希望……
不是……
而是……
、芸雌聊,學生配樂齊背。
。c評:教師在課堂上充沛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把讀書的權力交給學生,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會讀書。并通過小組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朗讀感悟和與他人合作學習的能力,鼓勵學生把自身的感受和體會,充沛表達出來,自由發(fā)揮自身的朗讀技巧。)
四、聯(lián)系實際,加深感悟,指導實踐
1.播放有關環(huán)境污染的錄像資料。
師:小朋友們,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我們不希望看到,請看屏幕。
2.指導實踐,安排作業(yè)(課件顯示提綱)
師:這些現(xiàn)象離我們并不遙遠,就在我們的生活中,請大家根據(jù)老師的提示,課后對自身身邊的環(huán)境做一次調(diào)查,存在哪些污染,如何治理,咱們下一節(jié)課推薦。
(點評:通過觀看有關環(huán)境污染的資料,結(jié)合實際情況,深化本課主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環(huán)境維護重要性的認識。通過安排實踐作業(yè),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并為動筆寫小詩做好準備。)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課文,導入
1.讀生詞卡片;
2.背誦課文。
師:小朋友們,上節(jié)課,我們深入調(diào)查了周圍的環(huán)境,你有什么收獲嗎?
。c評:把學生從課前的狀態(tài)迅速帶入情境中,將入境和復習結(jié)合起來。)
二、推薦調(diào)查結(jié)果,拓展延伸
1.全班推薦匯報自身的調(diào)查結(jié)果;
2.談自身的感受。
師:做了這么細致的調(diào)查,此時此刻,你們有什么感受嗎?有什么新的希望嗎?該為環(huán)境維護做點什么呢?
3.語言實踐,拓展延伸。
師:請大家模仿課文中詩歌的表達形式,用上“我真希望”的開頭,把自身對改變環(huán)境的愿望寫一寫,可以寫一段,也可以寫二至三段。
4.小組推薦。
5.全班推薦,適當點評。
。c評:通過實際調(diào)查推薦匯報,使學生深深感觸到污染無處不在,維護環(huán)境,治理污染已經(jīng)刻不容緩。通過寫小詩,對學生進行思維拓展、口語表達和寫話的訓練。)
三、鞏固課文,加強語言文字的練習
1.出示問題,填上恰當?shù)脑~語
潔白的()芬芳的()動聽的()
2.指導“我會寫的字”
①出示我會寫的字,引導觀察。
、趯W生試寫感悟,推薦體會。
③根據(jù)書寫情況,教師范寫指導。
、軐W生再練。
3.采集本課中表達環(huán)境美的詞語。
。c評:通過這個板塊的練習,強化對學生語言文字的訓練。將教師的示范指導放在學生試寫感悟之后,實現(xiàn)了教師由“主宰者”向“服務者”的角色轉(zhuǎn)變,使指導更有針對性。)
四、總結(jié)
師:學了這一課,讓我們大家趕快行動起來,為維護環(huán)境,維護地球母親,做出自身的貢獻吧!
教學反思:
將語文教學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學習,來指導自身的行動,樹立環(huán)境意識,積極參與治理污染,并通過實際調(diào)查,鍛煉能力,是本節(jié)課的勝利之處。在教學中,充沛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獨特的感悟,也是本節(jié)課力求達到的目的。在學生感悟朗讀時,應盡可能多的給更多學生展示的機會,這是我今后在教學中應注意的。
專家研討:
這篇課文以環(huán)境維護為題材,寫了小作者看到生活中的污染而發(fā)生的美好愿望。全詩用兒童的語言表達兒童的內(nèi)心感受。根據(jù)本文的特點,教師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的朗讀感悟上。通過自主、合作的方式,架設了文本與學生之間的推薦平臺,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
。ㄒ唬┹^好地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理念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學習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本案例中,教師在教學中,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并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鼓勵學生表達自身的觀點和見解!皩W生愿讀哪一節(jié),就先讀哪一節(jié)”,體現(xiàn)了審美價值的個性化、多元化,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堅持高漲的情緒。
(二)以“悟”為主,落實“讀”的訓練
朗讀感悟是本案例的教學目標之一,也是本案例的教學重點。教學中,教師將“讀”、“悟”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學生由“讀——悟——讀”,經(jīng)歷了語言訓練,培養(yǎng)了良好的語感,也體會到作者蘊含的感情。
(三)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有機的整合
在本案例中,教師充沛利用多媒體,將生活實際的不同局面引入課堂,使學生入情入境,引起共鳴,喚起了他們強烈的環(huán)境意識。(王巖)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初讀破題,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
。玻纷x、美讀,賞析語言,理解重點。
。常ぐl(fā)學生熱愛自然、研究自然、利用自然的熱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祖國大好河山風光圖片導入,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熱情。
二、介紹作者:伊林(1895—1953),前蘇聯(lián)自然科學家、科普作家。代表作有《十萬個為什么》《在你周圍的事物》《自動工廠》《原子世界旅行記》《人怎樣變成巨人》等。
三、字詞:淫 雨 鐵 砧 漂 礫 毒 蕈
四、介紹伊林作品特點:內(nèi)容豐富 文筆流暢 深入淺出 回味無窮
五、串講課文:主要內(nèi)容:⑴說明書本上的'文字及其作用,引出大自然的文字
、平榻B了幾種大自然的文字,說明其中蘊含的知識和生活的智慧。
⑶學會大自然文字的方法及意義。
結(jié)構形式:總——分——總 結(jié)構清晰 詳略得當
說明方法:打比方 分類別 舉例子
寫作特點:
1.語言生動淺顯,明白如話
2.比喻、擬人修辭方法的運用
3.說明與記敘、描寫、抒情相結(jié)合
4.多種說明方法的運用
六、作 業(yè)
1、寫一篇說明文,向大家介紹一種你熟悉的大自然的文字。
2、課外閱讀《十萬個為什么》 《生存手冊》
語文教案 篇9
學習總目標:
(一)漢語拼音
1,全書共分為八塊內(nèi)容,其中漢子拼音有兩塊內(nèi)容(1課到復習二,9課到復習四);識字與課文共有六塊內(nèi)容,以語文園地為標準,共六個園地。
2、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diào)和整體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jié)。
3、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說普通話。
(二)識字與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
2、認識常用漢字400個,會寫其中的100個。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guī)則寫字。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
4、初步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三)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習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4、對讀物中感興趣的內(nèi)容,樂于與他人交流。
(四)口語交際
1、學說普通話,逐步養(yǎng)成說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nèi)容。
3、能與別人交談,態(tài)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4、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口語交際,踴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漢語拼音-------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優(yōu)秀教案優(yōu)質(zhì)教案語文03-07
《語文樂園》語文教案11-20
有關語文教案范文 語文優(yōu)秀教案06-02
關于語文的教案02-02
語文樹教案12-05
語文下冊教案12-14
【經(jīng)典】語文教案11-08
語文教案[經(jīng)典]11-29
語文教案(精選)01-02
語文小學教案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