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中班音樂教案集合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音樂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音樂教案 篇1
武進區(qū)卜弋幼兒園園本教研課教案: 音樂領域
中班音樂活動:《摘果子》
一、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性質(zhì),初步學習摘果子的動作和踵趾小跑步。
2.通過觀察教師的示范動作,總結(jié)并歸納出與動作相一致的語言提示,并根據(jù)語言提示 模仿學習舞步。
3.積極參與活動,感受摘果子的樂趣。
二、重、難點:初步學習摘果子的動作和踵趾小跑步。
三、活動準備:《摘果子》的音樂、動作圖譜、PPT(果園豐收視頻)、一籃水果
四、活動過程:
。ㄒ唬┛垂麍@豐收的視頻,引起活動興趣。
1.幼兒圍坐成半圓,教師播放果園豐收視頻。
。1)師:秋天到了,果園里的.果子都怎么樣了。浚úシ臥PT圖片)(2)師:農(nóng)民伯伯想請小朋友們?nèi)兔φ,你們愿意嗎?怎么去?/p>
。ǘ⿲W習、掌握踵趾小跑步的動作要領,能跟著音樂節(jié)奏合拍的表現(xiàn)踵趾小跑步的動
作。
1.教師示范踵趾小跑步,幼兒說一說、學一學。
(1)教師示范,幼兒說一說、學一學。
。2)出示圖譜1,看圖譜分析動作。介紹這叫“踵趾小跑步”
(3)教師小結(jié):原來是腳跟、腳尖、跑、跑、跑,跑著去的,一共跑三下。
(4)師幼一起看圖譜練習踵趾小跑步。
2.師幼一起聽音樂練習做“踵趾小跑步”。(前奏及第一段)
。1)師幼聽音樂練習做“踵趾小跑步”。
。2)再請兩名幼兒上前做一做“踵趾小跑步”,再次播放音樂,師幼再來一邊。
。ㄈ⿲W習拿籃子,找果樹;摘果子的動作。
1.學習拿籃子,找果樹的動作。圖譜2
2.學習摘果子的動作。圖譜3
(1)提問:我們要去幫農(nóng)民伯伯摘果子了,怎么摘?
。2)幼兒自由練習,教師重點提示:眼睛看著手摘果子、放果子。
。3)教師示范正確動作并總結(jié)。
。4)師幼共同練習摘果子的動作。
3.師幼聽音樂練習拿籃子,找果樹;摘果子的動作。
。ㄋ模⿲W習展示成果,擦汗;跑去送果子的動作。
1.學習轉(zhuǎn)一圈展示成果,擦汗的動作。圖譜4
2.學習跑去送果子的動作。圖譜5
。1)師:我們摘了這么多的果子,那我們把果子去送給農(nóng)民伯伯吧。可以怎么去?
最后可以怎么送?
3.師幼聽音樂練習展示成果,擦汗;跑去送果子的動作。
。ㄎ澹┏鍪就暾膱D譜,一起說一說圖譜內(nèi)容。
1.師幼共同完整的說一說做一做圖譜內(nèi)容。
(六)幼兒學習表演摘果子。
1.播放音樂:聽音樂,完整做律動。(第一遍音樂完了后:這邊的果子摘完了,那邊還
有很多果子,我們再到那邊去摘一摘吧。第二次音樂教師可帶領幼兒往相反方向去摘果子)
五、結(jié)束活動
1.教師出示農(nóng)民伯伯為感謝小朋友們幫忙摘果子送的水果。
2.回教室品嘗水果。
中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理解歌詞內(nèi)容。
2、遷移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通過教師圖片的提示,較準確地唱出襯詞,記憶歌詞。
3、感受歌曲給人們帶來的活潑、歡快的新年氣氛。
4、讓學生了解新年的習俗。
5、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學CD。
2、鞭炮、鼓、跳舞的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1、導入。
。úシ鸥枨缎履甑健罚┙處煟盒∨笥褌儯斈愕男《渎牭竭@首歌曲時,你想到了什么呢?
2、介紹春節(jié)習俗。
教師:小朋友們對春節(jié)的習俗了解多少呢?
介紹鞭炮、鼓、對聯(lián)等。
教師:關(guān)于年的由來,這里還有一個小故事。(教師講故事)
3、學唱歌曲。
教師:今天,老師就帶你們來學習一首有關(guān)年的.歌曲,名字叫做《過新年》,教師范唱。
(1)聽歌曲《過新年》(幼兒學唱,并模仿其中一句),看誰學得快。
。2)聽歌曲,分組學唱自己組里的那一句(播放音樂),教師琴聲伴奏。
(3)聽歌曲,并學習別人組里的那一句,看誰學得多、學得快。
(4)教師彈琴,幼兒齊唱(歡快、活潑的情緒)。
。5)分角色演唱(師生間配合、男女間配合)。
4、認識器樂、并伴奏。
。1)認識"鼓"、"鈸"兩種樂器。學習其單獨的演奏方法(聽聲音、模仿)。
。2)教師與幼兒在音樂中的配合示范。
(3)用手模仿學習樂器在《過新年》中的表現(xiàn)。
。4)請幼兒上臺當"小樂手",其他幼兒充當"小歌星"。
5、歌曲音樂文化擴展。
教師:過年的風俗每個地區(qū)都不一樣,我們一起來看看南方的熱鬧氣氛。幼兒活動:帶著新年的喜慶與快樂完整的演唱歌曲,咚咚咚咚嗆"的歌詞部分,師生一起用自制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教師:大家的演唱和樂器把新年的喜慶和熱鬧都表現(xiàn)出來了。最后,讓我們在過新年美妙的音樂聲中,我們一起來歡度新年!
播放《過新年》伴奏音樂,與幼兒一起活動。
活動延伸:可以在幼兒熟悉了歌曲以后,為歌曲加入動作進行表演,也可以幾個人合作,編排一個舞蹈。
小百科:新年,即一年的第一天,為世界多數(shù)國家通行的節(jié)日。世界各國,特別是古代都有不同的日期,現(xiàn)代世界多數(shù)國家為公元制紀年的1月1日。現(xiàn)代將“元旦”稱為公歷新年,將“春節(jié)”稱為農(nóng)歷新年。當日,人們會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慶祝新年的到來。
中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抒情性質(zhì),注意休止符的停頓。
2、通過歌曲,了解與中秋節(jié)有關(guān)的風俗。
3、能大膽表現(xiàn)歌曲的內(nèi)容、情感。
4、借助已有經(jīng)驗、圖片和老師的提問,理解并記憶歌詞。
活動重難點:
能表現(xiàn)歌曲的抒情性。
演唱時注意歌曲中的停頓
活動準備:
音樂《爺爺為我打月餅》、課件與圖片(見加密狗)
活動過程:
一、引入活動
。ㄒ唬⿵土暡糠
復習歌曲《大中國》,讓幼兒有精神地唱出聲勢。
(二)、 討論:中秋節(jié)
1、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什么時候吃月餅嗎?(中秋節(jié))
2、提問:那你們知道中秋節(jié)除了要吃月餅外,還有什么和其他節(jié)日不一樣的地方呢?
小結(jié):中秋節(jié),全家聚在一起吃月餅賞月。
3、教師播放課件【視頻欣賞一】,讓幼兒了解有關(guān)中秋節(jié)的習俗
二、 學習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一)、教師彈琴,幼兒欣賞。
1.關(guān)鍵提問:這首歌曲的名字叫《爺爺為我打月餅》,你們聽完有什么感覺?是歡快的還是抒情的?
小結(jié):這首歌曲舒緩優(yōu)美,歌詞充滿對爺爺?shù)膼,是非常抒情的歌曲?/p>
2、提問:歌曲里你聽到了什么?
教師總結(jié)歌詞
。ǘW唱歌曲
1、教師彈歌曲旋律部分,幼兒跟隨拍旋律節(jié)奏
1)有節(jié)奏的拍腿
2)有節(jié)奏地拍手
2、幼兒跟隨鋼琴有節(jié)奏地邊拍手邊念歌詞
3、演唱歌曲
重點指導:注意休止符停頓部分,用舒緩的聲音演唱
1)集體演唱
2)個別幼兒演唱
三、延伸活動
1、播放課件【故事欣賞】嫦娥奔月,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
2、播放課件【視頻欣賞二】,了解月餅的制作過程。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活潑、歡快的歌曲。整個活動中,層層遞進,生動感人,啟發(fā)幼兒積極投入。談話的方式引入中秋節(jié),農(nóng)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讓孩子們親身置身于過中秋節(jié)的'情景之中。讓幼兒討論:中秋節(jié)有哪些風俗?最喜歡吃什么?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也是本次活動的可取之處。在教唱歌曲的過程中,主要以幼兒模仿學習為主,充分體現(xiàn)了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只重點教唱難唱準的句子。表演部分,基本交給幼兒自己完成,自己想怎么表演就怎么表演,我比較喜歡用這種讓幼兒自由發(fā)揮的方式培養(yǎng)幼兒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感悟了音樂的情緒與情感,享受到了和諧聲音的美妙。
通過這次的活動,我覺得要上好一個活動,老師要通過各種手段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這樣才能讓活動起到更好的效果。
中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通過教師講解舞蹈動作學會跳。
經(jīng)過舞蹈活動促進全身運動。
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活動準備
《快樂小豬》舞蹈視頻
活動過程
一、熟悉音樂節(jié)奏
1、大家一起來欣賞音樂。
2、跟著音樂雙手打節(jié)拍,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感。
3、學著跟著音樂試唱歌曲讓幼兒慢慢熟悉歌曲內(nèi)容。
4、老師一句句的讀歌詞,幼兒也跟著說。
5、欣賞《快樂小豬》舞蹈視頻,激起幼兒對舞蹈的興趣。
二、學《快樂小豬》舞蹈
1、教師分幾步講解舞蹈動作,讓幼兒掌握動作要領。
2、教師邊講解邊教幼兒舞蹈動作,指導幼兒舞蹈姿勢要做到位。
3、多次重復舞蹈動作,讓幼兒更好的記住動作。
4、講解舞蹈動作的時候要語言簡便,不要用幼兒聽不懂的'專業(yè)術(shù)語。
5、要用兒化音講話,讓幼兒更加有興趣去學習。
三、小結(jié)
1、本節(jié)舞蹈課可以增加幼兒的運動量。
2、《快樂小豬》的舞蹈動作鍛煉幼兒全身肢體活動。
活動結(jié)束
中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設計
本次活動先進行發(fā)聲練習,在教師和幼兒之間的問候中,使幼兒感受“高音、低音”,再通過小動物之間的活動讓幼兒欣賞、感受音樂并能區(qū)分這首音樂中的高音部分和低音部分。其次,以幼兒了解果樹的生長過程為主線,創(chuàng)設一個活動情景作為本次活動的載體,使幼兒了解水果也是來之不易的,是果農(nóng)們辛苦種出來的,不能遇到不愛吃的水果,咬一口就扔到,在幼兒表演過程中引導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感知音的高、低變化。
活動目標
1、認知:培養(yǎng)幼兒樂于參與藝術(shù)活動,并積極地投入到藝術(shù)活動當中。
2、情意:了解果樹的生長過程,體會果農(nóng)的辛苦。
3、技能:能聽辨高低旋律的變化,并嘗試用肢體語言來表現(xiàn)不同的旋律。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能聽辨高低旋律的變化。
活動難點:利用肢體語言來表現(xiàn)音樂的旋律。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帶領幼兒到果園觀看果農(nóng)們摘梨的情景。
活動準備:課件磁帶動物手偶彩帶背筐和毛巾若干情境創(chuàng)設—果園。
活動過程
一、發(fā)聲練習:
1、教師與幼兒問好(利用高音、低音)。
2、拍手、拍腿等動作感受高、低。
二、欣賞音樂:
1、利用小鳥和大象的動作表演,讓幼兒邊聽音樂邊感受音的高、低變化。
2、利用小白兔和烏龜?shù)那榫氨硌輥砀惺芤舻母、低變化?/p>
三、了解果樹的生長過程。
1、觀看課件,回答問題。
2、討論:果樹的生長過程中有哪些步奏(剪枝——刮樹皮、噴藥——剪枝、摘蘋果——撿蘋果、慶豐收)
3、創(chuàng)編動作——利用肢體語言表現(xiàn)果樹的生長過程。
4、邊聽音樂邊用肢體語言表現(xiàn)果樹的生長步奏。
四、情景表演:“我是小果農(nóng)”
教師分配角色后,帶領幼兒邊欣賞音樂邊進行表演。
五、:叔叔、阿姨們種植水果辛不辛苦,我們小朋友以后吃水果時要注意不能遇到不愛吃的水果,咬一口就扔到,你們能做到嗎?
延伸活動:請幼兒隨樂曲創(chuàng)編游戲,充分感受音樂。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主要目標是:
1、認知:培養(yǎng)幼兒樂于參與藝術(shù)活動,并積極地投入到藝術(shù)活動當中。
2、情意:了解果樹的生長過程,體會果農(nóng)的辛苦。
3、技能:能聽辨高低旋律的變化,并嘗試用肢體語言來表現(xiàn)不同的.旋律。
活動首先進行發(fā)聲練習,在教師和幼兒之間的問候中,使幼兒感受“高音、低音”,再通過小動物之間的活動讓幼兒欣賞、感受音樂并能區(qū)分這首音樂中的高音部分和低音部分。其次,以幼兒了解果樹的生長過程為主線,創(chuàng)設一個活動情景作為本次活動的載體,使幼兒了解水果也是來之不易的,是果農(nóng)們辛苦種出來的,不能遇到不愛吃的水果,咬一口就扔到,在幼兒表演過程中引導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感知音的高、低變化。本次活動中存在的問題:觀看課件部分過長,導致幼兒的欣賞時間不夠。
【中班音樂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中班音樂教案(經(jīng)典)07-29
中班音樂教案05-18
中班音樂教案:蘋果01-11
中班音樂教案(實用)07-10
【集合】中班音樂教案08-04
(必備)中班音樂教案07-20
【精華】中班音樂教案07-31
中班音樂教案:《撈魚》02-05
中班音樂教案《郊游》10-19
中班音樂教案模板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