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科學活動教案模板集合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鼻子的作用及重要性,知道要保護自己的鼻子。
2.能根據(jù)聞到的氣味辨別物體,或找到氣味的來源。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香水 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出示香水,引導幼兒聞氣味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尋找氣味來源,鼓勵孩子大膽說出。
2.引導孩子分辨氣源,知道衛(wèi)生間的.名稱及位置。
3.引導孩子聞不同物體,并說出味道。
4.引導幼兒知道要保護自己鼻子,以及安全聞氣味的方法。
三、結束部分
到處去聞一聞,說一說自己聞到的氣體。
活動反思:
活動結束后,我反思到這節(jié)課有著不足的地方,魏老師的點評更是讓我茅塞頓開,這節(jié)課我應該讓孩子多說(放開讓孩子說)多做 多練(說完讓孩子練習體驗),老師不要限制包辦,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讓孩子聞氣味中,我就應該顧及到每個孩子,讓他們都聞一聞,說一說。在課前準備所需東西時也要考慮到是否每個孩子都能操作到,操作的材料要豐富。在教育孩子保護鼻子的環(huán)節(jié)中,我應該讓孩子們?nèi)ニ伎,讓孩子們(nèi)フf一說結果?茖W是比較嚴謹?shù),一定要讓孩子先猜想在驗證。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道垃圾能污染環(huán)境,對人體健康有害。
2、學會將垃圾分成玻璃、電池、紙張、金屬、塑料等幾大類,培養(yǎng)分析,探究問題的能力。
3、懂得“垃圾分類的意義,樹立環(huán)保意識。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過程
1、教師講述故事《窗外的垃圾堆》的前半部分,引導幼兒續(xù)編故事的后半部分。使幼兒懂得垃圾會無污染環(huán)境,對身體的健康有害。
2、讓幼兒了解我們在幼兒園里產(chǎn)生的垃圾,如用過的廢紙、吃點心時扔掉的包裝袋等。在家里產(chǎn)生的垃圾,如廢棄的牙膏皮、舊牙刷,裝味精、鹽、糖的袋子,盛洗滌劑的瓶子,吃剩下的`飯菜,丟棄的果皮,果核等。
幼兒討論:有了垃圾應該怎么辦?教育幼兒要愛護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無論在家、在幼兒園、還是在公共場所,有了垃圾要扔到垃圾箱中,不要污染環(huán)境。
3、教師和幼兒一起倒出被放置一個月的塑料杯里的東西,看看哪些東西腐爛了,哪些東西根本沒有變。使幼兒知道不能亂扔那些不會腐爛的廢品,學會垃圾分類的方法,教師和幼兒共同制作垃圾分類箱,并畫上回收標志。
幼兒討論:怎樣進行垃圾分類?教師可示范一些組合型垃圾的分類,如香煙盒最外層的包裝屬塑料類,中間的香煙盒屬廢紙類,最內(nèi)層的錫箔屬金屬類;啤酒瓶的瓶蓋大多為金屬類,瓶身為玻璃類,包裝紙屬廢紙類。
請幼兒操作,將塑料杯里的東西進行分類。按照廢紙、廢塑料類、廢金屬、廢玻璃、不可回收的廢品分別放入自己制作的貼有回收標志的紙箱內(nèi)。這樣將垃圾分類,即可以減少污染,又能節(jié)約能源,一舉兩得。
4、教師請幼兒觀看《垃圾分類與再生利用》的錄像,使幼兒進一步了解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利用這種方式是防止環(huán)境污染,達到循環(huán)使用的目的。
教學反思
雖然孩子們對本次活動中設置的實物分類游戲也是很感興趣,但是由于投放的材料較單一,造成能力強的孩子很快就完成了,而能力一般的孩子也沒沒困難,因此在后面制作分級分類的標志時孩子的思維很活躍,設計出各種各樣的標志,但是本次活動也存在著許多的不足,也需要往后的學習,來改正和提升自己。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設計想法:
1、利用身邊經(jīng)?吹降氖挛镒鳛榭茖W活動的內(nèi)容是《新綱要》科學活動的要求之一,紙是非常普遍的東西,容易收集和準備。
2、活動與環(huán)保、動手能力、語言表達有機結合。
3、撇開平常人們對紙的了解,從紙的另一面出發(fā),讓幼兒嘗試探索學習,感覺到科學的神奇。
活動目標:
1、在實踐和操作過程中,發(fā)散幼兒的思維能力,激發(fā)探索的欲望。
2、嘗試中愿意接受新方法,體驗成功的快樂。
3、初步嘗試讓洞越來越大的方法。
4、喜歡活動,愿意參與。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紙若干、剪刀、垃圾筒、小熊和幼兒人數(shù)相同、大的小動物若干、泡沫墊子和幼兒人數(shù)相同
活動過程:
一、嘗試
1、老師出示一張紙?zhí)岢鋈蝿眨航裉煳覀円獊砗图堊鲇螒,用剪刀在紙的中間開一扇門,讓小熊從你的門中走過去。
2、想想看,你會怎么剪?請幼兒交流自己的想法。
3、幼兒嘗試,教師巡回觀察了解幼兒操作情況
二、探索
1、其他大個子的'小動物也想進門,你動動腦筋試試看讓它也能從你開的門里走過。
2、幼兒可以在原來的紙上進行修改,也可以再取一張紙。
3、巡回指導,在指導過程中,把交叉剪的方法和幼兒共同分享,幫助幼兒解決困難。
三、再次探索體驗
1、我也想進門,請你們用剛才學會的方法繼續(xù)開動一休的小腦袋,讓門開的更大一點,讓我也走過去。
2、和幼兒共同嘗試,分享交流,探索讓洞變大的方法。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按顏色的特征,進行按ABAB、ABCABC的規(guī)律排序,感知物體排序的規(guī)律美。
2.能用語言描述排序的規(guī)律。
活動準備:
排序ABAB板、排序ABCABC板,磚塊、雪花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以情景導入,引導幼兒感知色彩的規(guī)律美并講述色彩排列的規(guī)律。
1.師:今天呀小兔要搬新家了,我們一起看看小兔家的這面墻飾怎么裝飾的?
2.師:小兔家的墻是按照紅黃、紅黃兩種顏色交替的規(guī)律排序的。
3.幼兒操作。
(1)師: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紅色和黃色的雪花片,等一下請小朋友按照這面墻紅黃、紅黃兩種顏色交替的規(guī)律在托盤里排序,F(xiàn)在請小朋友輕輕拿起椅子底下的托盤按規(guī)律排序。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師:老師這面墻還沒裝飾,現(xiàn)在請一名小朋友上來按照紅黃、紅黃兩種顏色交替的規(guī)律排序裝飾這面墻,小朋友們認真看你的排序和他一樣嗎?
二、復習ABCABC的排列順序。
1.師:那現(xiàn)在我們接著看小兔的另外一面墻飾怎么裝飾的呢?
2.師:小兔的`這一面墻是紅黃藍、紅黃藍三種顏色交替排序的。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紅色、黃色、藍色三種顏色的雪花片,等一下請小朋友按照紅黃藍、紅黃藍三種顏色交替排序的規(guī)律在托盤里排序。
3.師:老師這還有一面墻沒有裝飾,現(xiàn)在老師請一名小朋友上來給這面墻排序,小朋友們認真看你的排序和他一樣嗎?
三、引導幼兒按顏色特征排序進行操作。
1.師:小兔家的圍墻還沒有弄好,我們一起來幫助。老師準備了不同顏色的磚塊,F(xiàn)在請小朋友按照紅黃、紅黃兩種顏色交替的規(guī)律來砌小兔家的圍墻。
2.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朋友砌的圍墻有沒有對了。
3.師:小朋友做的真棒,墻都砌對了。小兔家的還有一面圍墻沒有弄好,我們再一起來幫助。老師準備了不同顏色的磚塊。現(xiàn)在請小朋友按照紅黃藍、紅黃藍三種顏色交替的規(guī)律來砌小兔家的這一面圍墻。
4.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朋友砌的圍墻有沒有對了,小朋友做的真棒,墻都砌對了。
四、活動結束。
1.師:今天我們學習了紅黃、紅黃兩種顏色交替排序和紅黃藍、紅黃藍三種顏色交替排序,小朋友回家后可以找找生活中有哪些東西也是這樣排序的。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引導幼兒認識時鐘,能區(qū)分時針、分針,學會看整點、半點。
2、引導幼兒講出幼兒園一天的生活,并學習運用文字、符號、圖畫等形式制作作息時間表。
3、培養(yǎng)幼兒珍惜時間,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激發(fā)幼兒對數(shù)字的興趣。
【教學準備】
。、教具:大的鐘面一個(能撥動時針和分針),時鐘課件。
。、學具:小時鐘、表現(xiàn)幼兒一日活動的圖片每人一套,每人一套作畫工具、廢舊材料、膠水、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通過聽音樂《謝謝你小鬧鐘》引出課題。
二、引導幼兒認識鐘面,能區(qū)分時針、分針。
師:要遵守時間做事,我們就先來認識一下鐘表,今天,小朋友都帶來了小鐘表。
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鐘表上有什么?把你的發(fā)現(xiàn)和小朋友交流一下。(引發(fā)幼兒有目的的觀察并產(chǎn)生了幼兒間的互動)
師:小朋友你們發(fā)現(xiàn)鐘表上有什么?
幼:(幼兒齊聲回答)有數(shù)字、針。
師:有哪些數(shù)字?
幼:(幼兒齊聲回答)1、2、3、4、5、6、7、8、9、10、11、12、
師:有幾根針?它們的長短一樣嗎?粗細一樣嗎?(幼兒自由發(fā)言)
教師小結:鐘面上有小朋友說的12個數(shù)字,有兩根針,它們都有自己的名字,短的叫時針,長的叫分針。請小朋友用自己的小手指一指哪是時針?哪是分針?
。ㄓ變翰僮,并學說)
三、通過演示課件時針、分針賽跑,引導幼兒感知時針、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并在此基礎上認識整點、半點。
1、教師通過課件演示讓幼兒發(fā)現(xiàn)時針和分針轉動的規(guī)律。
師:今天呀,時針和分針要進行一次跑步比賽,現(xiàn)在它們都站在數(shù)字12的起跑線上了。請你們猜猜誰會贏?好,比賽就要開始了,預備—開始。ń處煵僮髡n件 )
提問:誰跑的快?(分針)
議論:分針和時針跑的時候,它們之間有什么秘密呢?教師反復操作。
。ǚ轴樑芤蝗Γ瑫r針走一格。)分針時針誰會贏,(分針)
小結:長針長,短針短;長針走得快,短針走得慢;長針走一圈,短針走一步。
(評析:大屏幕上的課件把知識準確的傳達到孩子們的眼睛里,通過老師的反復演示課件時針、分針賽跑,讓幼兒明確了時針、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
2、認識整點、半點。
師:那小朋友分針走一圈指到12上,時針指在幾上,就是幾點整。分針指向6,時針指到兩個數(shù)字之間,就是半點。如:分針指向6,時針指向3和4兩個數(shù)字之間,就是3點半。
。ń處煵僮麋姳---請幼兒說出是幾點。引導幼兒說出分針指向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
師:今天小鐘表還給我們帶來了幾位小伙伴一天的生活圖片我們來看一看吧!
(1)、來小朋友看看兩位小伙伴是幾點起床穿衣服,洗臉刷牙的呢?(7:00)你能不能把你的小鐘表撥到7:00呢?來試一下吧。ㄐ∨笥颜姘!及時鼓勵)
。2)、看小朋友是幾點上學呢?小朋友撥一撥吧!
。3)、小伙伴是幾點上課的(幼兒操作)
。4)、小伙伴是幾點做操的(幼兒操作)
。5)、小伙伴是幾點吃午飯的(幼兒操作)
(6)、小伙伴是幾點課外活動的呢?(幼兒操作)
。7)、小伙伴是幾點放學看電視的呢?(幼兒操作)
(8)、小伙伴是幾點睡覺的呢? (幼兒操作)
師:這是小伙伴一天的生活也是他一天的作息時間!那你能說一說你在幼兒園的一天。幾點鐘做什么事情嗎?小朋友和你的`小伙伴講一講撥一撥你是幾點起床?上學然后正確地撥鐘表,看誰撥得又對又快,并啟發(fā)幼兒要遵守作息時間。
四、幼兒制作“我的一天”(休息日或幼兒園的一天)作息時間表
請幼兒用文字、圖畫及符號等形式進行表征活動,用畫鐘表表示具體時間。
師:小朋友都知道你的一天幾點鐘所做的事,我們來做一份作息時間表吧?來小朋友看老師制作的我的一天作息時間表。布置幼兒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記錄作息時間表(幼兒制作)
五、幼兒制作欣賞與介紹。
幼兒陸續(xù)畫完,相互介紹“我的一天”作息時間表。
師:小朋友制作的作息時間表真漂亮,小朋友之間相互介紹“我的一天”作息時間表,小朋友作息時間表做好了你們可要珍惜時間,遵守時間養(yǎng)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吆。小朋友我們可以把制作好的作息時間表貼在家里或者我們教室的作品區(qū)。我們要按作息時間去做事。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制作泡泡水的興趣,從中體驗探索游戲的快樂。
2、培養(yǎng)幼兒的感知能力、觀察比較力、及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
3、引導幼兒認識制作泡泡水的材料,探索制作泡泡水的方法,并從中了解泡泡的特征。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糖、鹽、洗衣粉、洗餐凈、水、盆、吹泡泡工具(每人兩種)、
瓶子(每人一個)、記錄表(每組一張)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剛才洗手時小朋友看到了什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二、展開
1.出示泡泡水杯和吸管。
教師:小朋友吹過泡泡嗎?誰愿意給大家表演一下。
2.觀察了解泡泡的大小、特征。
教師與幼兒一起吹泡泡,請幼兒說出泡泡有大小和各種形狀。
3.操作體驗,發(fā)現(xiàn)問題。全體幼兒人手一份,觀察大小、形狀和顏色。
4.選擇有陽關的地方吹泡泡,看泡泡顏色。
討論:為什么泡泡會有顏色?
三、結束
教師與幼兒一起朗誦兒歌《吹泡泡》
活動反思:
在進行幼兒的盥洗活動時,肥皂泡泡滿手飛的現(xiàn)象,曾經(jīng)引起了孩子們極大的興趣。孩子們非常喜歡看泡泡飛,也非常喜歡捏破一個個的小泡泡。就在這五彩的泡泡世界里蘊藏著很多的科學道理,何不讓孩子們通過實驗“自制泡泡水”來打開探索泡泡世界的大門呢?在這個活動中,重點是幼兒探索制作泡泡水的方法。活動以幼兒探索、教師發(fā)現(xiàn)為主。引導幼兒在嘗試多種材料制作的過程中感知材料遇水后的不同現(xiàn)象,由此觀察比較出像洗衣粉、餐洗凈這樣的洗滌用品可以制成泡泡水。通過感知操作法和觀察比較法進行突破。難點是幼兒能夠投放適量的材料,吹出泡泡。在幼兒的操作過程中,運用嘗試法一次一次進行試驗,直到能達到幼兒滿意的效果為止。圓形吹泡泡工具會吹出圓形的泡泡,那不同形狀的泡泡工具會吹出什么形狀的泡泡呢?在延伸活動中,幼兒將繼續(xù)探索。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的活動教案11-25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07-22
科學活動教案05-31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07-28
科學活動教案模板 科學活動教案模板怎么寫04-14
科學教育活動教案12-16
【精品】科學活動教案07-23
實用的科學活動教案07-23
[集合]科學活動教案07-21
科學活動教案【通用】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