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_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_波多野结衣国产一区二区三区_农村妇女色又黄一级真人片卡

中班音樂教案

時間:2024-07-20 16:53:52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中班音樂教案錦集九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音樂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中班音樂教案錦集九篇

中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內容:拉拉勾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情緒變化,體會音樂活動帶來的樂趣

  2.學唱歌曲,唱準節(jié)奏

  3.懂得朋友間要友好相處、互相團結

  活動準備:

  1.圖片A:相互生氣;圖片B:高興拉勾和好

  2.音樂磁帶、錄音機

  3.字卡“拉拉勾”、節(jié)奏卡

  活動過程:

  一、律動《拉拉勾》伴奏進入教室

  師:小朋友們,讓我們跟著音樂跳起來吧!

  二、練聲 發(fā)聲練習:

  1 2 3 4 5 - ︳6 6 6 6 5 - ︳2 2 2 3 4 - ︳

  我們 來唱 歌 啦啦 啦啦 啦 挺起 小胸 膛

  5 6 5 4 3 -︱ 1 2 3 4 5 4 3 2 ︳1 - - -︱

  張開 小嘴 巴 啦啦 啦啦 啦啦 啦啦 啦

  三、出示圖A激發(fā)幼兒學習歌曲的興趣

  提問:小朋友們看,他們怎么啦?你從哪里看出他們生氣了?

  師:今天老師把這兩個小朋友生氣的事情編成了一首歌曲,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四、學習歌曲《拉拉勾》

  1.教師清唱歌曲前半段,幼兒學習歌詞

  師:誰來說說,你聽到歌曲里唱了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歌詞)

  2.學習節(jié)奏,唱準休止符和切分音符

  師:老師發(fā)現(xiàn)了一個節(jié)奏比較難唱的地方(出示節(jié)奏卡)我們一起來學學好嗎?

  師:我們先來看下這張節(jié)奏卡,下面畫橫線說明這個音要唱得?(快一點)這個小黑點說明前面這個音要唱得(慢一點)這個數(shù)字0說明什么呀?(這個地方不能唱,表示停止的意思)對了,我們可以用握拳來表示。就像老師這樣,你們也來試試吧

  3學習歌詞后半段,進行思品教育

  師:小朋友,你們覺得他們倆這樣不理不睬的做法對嗎?好朋友應該怎么樣?對了,我們中四班的小朋友們都是好朋友,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應該互相團結友愛,友好相處,不能因為小事就吵架就生氣,那你們想想有什么辦法可以讓這兩個小朋友重新做回好朋友呢?(握手、擁抱、親親、拉勾勾)小朋友們真聰明,想了這么多方法幫助他們,他們呀也想了一個好辦法,是什么辦法呢?我們一起來聽聽(出示圖B)。

  5.師結合圖片清唱歌曲后半段,幼兒學習歌詞

  師:這兩個小朋友是怎么和好的呀?對了,拉拉勾(出示詞卡)這也是我們這首歌的名字,小朋友再跟老師說一遍。原來,拉拉勾是消除朋友之間的誤會,重新做回好朋友的方法呀。這么好的辦法我們也來學學吧!

  6.引導幼兒看著圖片學唱歌曲

  師:老師又發(fā)現(xiàn)了一個難唱的'地方,我們一起來學學

  過渡:小朋友又把難的地方學會了,真厲害!現(xiàn)在讓我們大家一起看著圖再試著把歌曲唱一唱

  7.完整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演唱的情緒變化

  師:《拉拉勾》這首歌曲和我們以前學過的歌曲有點不一樣,前半段講的是兩個小朋友吵架了,后半段講這兩個小朋友和好了,那小朋友們想一想,這兩段歌曲在唱的時候情緒上有什么不一樣?(觀察表情)

  師:前半段生氣,我們可以用什么速度來演唱?(較慢)后半段他們和好了,心情很高興,我們又可以用什么速度來演唱?(較快)好,那等會兒我們唱這首歌曲時就要用上不同的速度來唱,那樣就更好聽了!

  五、活動延伸

  師:這首歌小朋友都學會了,而且還能用不同速度的聲音來表現(xiàn)生氣與高興的心情,真棒!如果小朋友們能邊唱邊用動作表演歌曲那就更棒了!這樣吧,小朋友回去想想動作,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表演好嗎?

中班音樂教案 篇2

  情況分析 我班的幼兒經過小班一學年的幼兒園生活,大部分幼兒均對音樂活動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們喜歡唱歌,平時自由活動時還喜歡將老師教的歌曲進行歌詞創(chuàng)編、隨意加上動作進行表演。在前幾個音樂活動如:《大拇指》、《打電話》、《好朋友》中,幼兒在創(chuàng)編歌詞方面也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因此我設計了此活動以滿足幼兒對創(chuàng)編活動的欲望。

  在內容上我選取了節(jié)奏、歌詞、旋律都較簡單的《拍拍小手擺擺頭》為載體,讓幼兒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就能學會,從而進入創(chuàng)編活動。創(chuàng)編不僅僅是歌詞,還加上動作,整個活動的設計讓幼兒在動口、動腦、動手的過程中的到潛移默化的發(fā)展。

  活動目標

  1、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幼兒在說、唱的基礎上很快掌握歌曲的'節(jié)奏及旋律;

  2、能根據歌曲的節(jié)奏、旋律大膽的進行歌詞幾動作的創(chuàng)編;

  3、激發(fā)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及表現(xiàn)的欲望。

  活動準備

  1、多媒體、投影儀、電子琴;

  2、配音幻燈片、場地布置、獎品“智慧星”若干

  活動過程

 。ㄒ唬┯變郝犚魳犯處熥鰟幼鬟M入活動室,師幼問好。

 。ǘ┎シ呕脽簦M入主題:

  1、請幼兒說說大屏上在做什么動作;

  2、教師將所做動作按節(jié)奏說出來;

  3、跟著琴聲按節(jié)奏說出來;

  4、老師還能把它唱出來呢!教師范唱。

 。ㄈ┯變簩W唱歌曲:

  1、跟琴聲學唱歌曲兩遍;

  2、教師帶幼兒邊唱邊做動作一遍。

 。ㄋ模﹦(chuàng)編:

  1、你們還喜歡什么動作?請個別幼兒用“做動作――按節(jié)奏說動作――唱出來”的程序上前進行創(chuàng)編;

  2、集體跟著邊唱邊做動作:

  3、播放幻燈,引導幼兒進行積極創(chuàng)編。

  (五)游戲――當小老師:

  1、組織幼兒在布置的場地上圍成大圓圈,幼兒聽音樂邊走邊唱邊做動作繞圈走;

  2、音樂完一遍時,誰走到處,誰就當“小老師”,小老師要教大家“做動作――按節(jié)奏說動作――唱出來”;

  3、師幼一起游戲;

  4、組織幼兒邊唱邊做再見的動作,出活動室結束活動。

中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唱出歌曲中“快別搖樹”的焦急和“快來澆水”的迫切心情。

  2、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礎上,理解歌詞內容,主動學唱歌曲。

  3、懂得要愛護小樹苗、關心小樹苗的成長。

  4、學會歌唱本首歌曲。

  5、能跟著節(jié)奏打節(jié)拍。

  【活動準備】

  在日常活動中,進行愛護公共財物的教育。

  【活動過程】

  1、熟悉歌曲旋律。

  (1)在《愛護小樹苗》的旋律聲中進入教室。

  ——我們一起去散散步,好嗎?找個小椅子坐下來。

  (2)隨音樂合拍地拍手。

  ——寶寶們,我們一起跟著音樂來拍拍手。

 。3)創(chuàng)編其他身體動作,隨音樂律動。

  ——除了拍手,我們還可以做些什么動作?

  教師根據幼兒創(chuàng)編的動作帶領幼兒隨音樂律動三遍。

  ——我們來學學他的動作。

  2、理解歌詞內容。

 。1)教師范唱歌曲。

  ——剛才我們聽的那首曲子,老師還能把它唱出來呢!

 。2)教師組織幼兒討論歌曲中所唱的內容,理解歌詞,并學念歌詞。

  ——你聽到歌里唱了些什么?師根據幼兒回答幫助幼兒歸納歌詞,并引導幼兒一起學念。

  ——小朋友做了些什么?周圍的人是怎么說的?

  (3)教師再次范唱歌曲2—3遍。

  ——后來小樹苗怎么樣了?我們再來聽一聽。

 。4)完整念歌詞2—3遍。

  ——這個曲子的名字就叫《愛護小樹苗》。

  3、學唱歌曲。

  (1)隨歌曲旋律念歌詞。

  ——下面,我們聽著音樂來說一說愛護小樹苗的'事情。

 。2)合著歌曲旋律主動學唱歌曲。

  ——我剛才看見有的小朋友已經跟著琴聲唱起來了,你們想不想來唱呀?

 。3)有重點地練習。歌曲中兩種不同的呼喚語氣。

 。4)有表情地歌唱。第一段因為很焦急速度稍微快一些;第二段快樂而迫切,速度稍加快。

  4、即興歌表演。

  組織幼兒邊唱邊做動作,教師集中幼兒的動作,帶領大家邊唱邊表演。并從中進一步懂得要愛護、關心小樹苗。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yǎng)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小百科:樹苗也簡稱苗木,各種果樹苗、喬木、灌木幼苗的總稱。樹苗 :具有根系和苗干的樹苗。凡在苗圃中培育的樹苗不論年齡大小,在未出圃之前,都稱樹苗。

中班音樂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孩子非常喜歡玩娃娃家的游戲,喜歡模擬爸爸、媽媽炒菜、做飯等動作,幼兒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因此我將歌曲融于幼兒喜歡的娃娃家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學會歌曲,體驗歌曲愉快的情緒,嘗試替換歌詞,感受歌曲中的說唱情趣,能根據角色較準確地唱出歌曲中的接唱與齊唱部分。

  活動目標:

  1、喜歡和老師一起模仿炒菜、喂娃娃的動作并演唱歌曲。

  2、進一步感受爸爸媽媽等長輩對自己的關愛,養(yǎng)成不挑食的好習慣。并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創(chuàng)編歌詞。

  活動準備:爸爸眼鏡一副、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設置情境,理解歌曲內容。

 。1)老師這兒有一個很大的娃娃家,想進去看看嗎?咦,這里有個小娃娃,她怎么哭了?原來,小娃娃的肚子餓了,想吃東西。我們來炒小菜給她吃,好嗎?先看老師怎么炒的?

  教師示范炒小菜: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開飯了。并喂給娃娃吃:娃娃,我給你炒了雞蛋,快吃吧!

 。2)“小朋友,娃娃還沒飽,你們愿意給娃娃炒小菜嗎?”教師抱娃娃走下去,一個個與幼兒互動。

  (3)小娃娃吃飽了,心里可高興了,她想跟大家玩辦家家的游戲,咦,什么是辦家家呀?我們平時玩的娃娃家家里有誰?誰來做爸爸?我們請神氣的男孩子來做爸爸,好嗎?誰來做爸爸?男孩回答:我來做爸爸。你會把爸爸神氣的樣子做出來嗎?誰來做媽媽?我們請神氣的男孩子來做媽媽,好嗎?誰來做媽媽?女孩回答:我來做媽媽。請你做一做媽媽漂亮的樣子。

  教師扮爸爸,幼兒扮媽媽,面對面,眼睛看著對方,合作表演一次。再請兩對幼兒和全體幼兒表演一次。至“炒好小菜開飯了!”

 。4)看,小菜炒好了,聞一聞,味道怎么樣?娃娃肚子餓了,我們來喂她。老師會把這些好吃的小菜唱出來呢,想不想聽?你們也來唱唱看。

  2、學習歌曲《辦家家》。

  (1)教師:辦家家的游戲好玩嗎?電視里面也有小朋友在玩辦家家的游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看完教師提問:你聽到了什么?教師可清唱小朋友說到的內容。

 。2)哥哥姐姐玩辦家家的游戲可真有趣,想不想再聽一遍?如果你覺得有點會了,可以輕輕地跟著她們唱。

 。3)電視里的小朋友唱得真好聽,我們小朋友一定也可以唱得很好聽,是嗎?一起來試一試。(鋼琴伴奏)

 。4)客人老師說:小朋友真能干,不但小菜炒得好吃,歌也唱得很好聽,你們愿意轉過去唱給客人老師聽嗎?(鋼琴伴奏)

  3、用接唱、齊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4、欣賞幼兒的表演,激發(fā)幼兒表演的興趣。

  5、讓幼兒學習表演炒菜的動作指導語:“你看到爸爸媽媽是怎樣炒菜的?你能學一學嗎?”

  6、集體表演分角色兩兩結伴進行表演。提出表演要求:表演時眼睛要看著和你一起表演的小朋友,像玩娃娃家游戲時一樣。你也可以請客人老師參加你的表演。

  7、結束語:小朋友的'表演真棒老師為你們高興,現(xiàn)在我們一起跟著歡快的音樂跳起舞吧!

  活動反思:

  1、在活動過程中,我大膽創(chuàng)新,改變以前的教學思路,將學習的主動權大膽地放手給孩子。如對歌詞的導入,教師不是死板地教幼兒死記硬背歌詞,而是將歌詞巧妙地蘊含在角色游戲、談話中,提高了幼兒學習的興趣,便于幼兒理解記憶。

  2、教師不是以教唱為目的,而是根據目標設計了第四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仿編歌詞,創(chuàng)編動作,然后進行歌表演,放手讓幼兒大膽嘗試、自由表現(xiàn),體現(xiàn)了“幼兒是學習主體”的教育觀念,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

  3、教師與幼兒的“雙主”關系也體現(xiàn)得恰到好處;顒又杏變菏冀K保持著愉快的情緒,并對歌唱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正是我們在音樂活動中所追求的。

  4、由于班級過大,幼兒太多,在活動中對幼兒的組織欠佳,少數(shù)幼兒自由散漫,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中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設計背景

  主要是因為本土環(huán)境因素,幼兒多為3、4歲的留守兒童,家庭教育不夠,有部分幼兒動作協(xié)調能力不足,同時為了激發(fā)幼兒對于音樂游戲的興趣愛好。

  活動目標

  1.鞏固認識五官的名稱和位置,樂意用小手指出來。

  2. 認識五官的名稱及位置

  3.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五官的名稱和位置

  難點:在音樂游戲快速的用手指出五官的位置

  活動準備

  《小手拍拍》的音樂、組織幼兒坐好準備學習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做“指五官”的游戲。

  師:今天老師要來考一考小朋友的小手本領大不大,我們來玩一個“指五官”的`游戲。老師問XX在哪里?小朋友就要很快地用小手指出來,還要說XX在這里,好嗎?

  2、教師示范歌曲。

  音樂伴奏,教師唱歌曲《小手拍拍》,讓幼兒初步感受歌曲內容。

  3、幼兒學唱歌曲。

  在老師的帶領下,請幼兒跟著學一學《小手拍拍》,并反復幾次,加深印象。

  4、引導幼兒邊唱邊隨歌曲做相應的動作。

  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請幼兒嘗試邊唱邊做動作,鞏固五官的名稱和位置,并從中體驗游戲的樂趣。

  5、請個別幼兒上臺表演《小手拍拍》。

中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借助手指游戲與身體韻律,初步學會遵守游戲規(guī)則。

  2.感受音樂的趣味性,在游戲中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3.享受角色游戲帶來的樂趣,并能從中理解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活動準備: 故事背景圖、竹籬笆、牽牛花頭飾、音樂

  活動過程:

  一、律動進場師:孩子們,見到你們真高興!讓我們隨著一段有趣的音樂跳起來吧。ǚ磐暾魳罚

  二、情景導入師:你瞧這,又老又舊的`竹籬笆,沒有一個人來看他,他的心情會怎么呢?(幼兒自由述說)有一天,他聽到一陣哭聲,是誰在哭?

  三、借助手指游戲與身體韻律,幼兒初步感受樂曲旋律(部分旋律)

  1.操作教具,初步感知游戲規(guī)則

 。1)師:竹籬笆說‘別難過,別難過,讓我你’!牽;犃烁吲d地跑過去了!“竹籬笆會想到什么辦法他呢?“(教師操作教具)

 。2)根據教具操作,幼兒自由述說“辦法”

  師:原來竹籬笆是讓牽;◤乃纳砩侠@著爬上去的。

 。3)牽;ㄊ窃趺蠢@的?根據音樂感受重音。

  (4)講解規(guī)則:重音時,停!

  2.借助手指游戲與身體律動玩游戲

 。1)師:一只手臂變成竹籬笆,一只手指變成牽;ā

 。2)幼兒個別、集體角色游戲。

  四、幼兒完整感受樂曲,初步會玩游戲。

  1.完整聽音樂,找出藏有牽牛花繞著向上爬的音樂。

  2.根據音樂,集體站在同心圓玩游戲五、充分享受游戲帶來的樂趣,并能從中得到理解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的教育。

 。1)講述故事后半段。

  師:幫助別人,原來就是幫助自己呀!

  (2)那別人要是遇到難過的事情,你都有什么開心法寶讓他快樂起來呢?

  :你們想的方法真多,可以幫助好多的人,因為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我們都要做樂于助人的好孩子!

中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音的高低。知道音階中共有七個音符。

  2.了解音階的變化規(guī)律,上行越來越高,下行越來越低。

  3.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能力,想像力和表現(xiàn)力。

  活動準備

  每個幼兒七個玻璃杯(形狀、高低一樣)、一雙筷子、一桶水(教師一套)、水彩筆、圖畫紙。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小朋友,你們猜,老師在你們桌上放7個杯子是干什么的?你們能讓它發(fā)出聲音嗎?試試看。

  (有的用嘴吹,有的拿筷子敲……)

  小結:我發(fā)現(xiàn)了,有的小朋友用嘴吹,有的拿筷子敲,都能發(fā)出聲音。

  (讓個別幼兒吹一吹,敲一敲,)請小朋友說說,這七個瓶子發(fā)出的聲音高低一樣嗎? (老師敲擊自己桌子上面裝了不同水的杯子。)好聽嗎?想一想,老師的杯子為什么能發(fā)出高低不同的動聽的聲音? (里面裝了水。)

  2.你們試一試,能讓杯子發(fā)出的聲音,有高有低嗎? (自己嘗試)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彈奏一首動聽的鋼琴曲,問幼兒好聽嗎?這個曲子是由1、2、3、4、5、6、7七個音符不同排列組成的,這就是我們音樂中的七個音階。教師彈奏上行音階,引導幼兒討論。這幾個音符有什么規(guī)律? (越來越高。)教師彈奏下行音階,引導幼兒感受音符的變化規(guī)律(越來越低)。

  2、游戲,用動作表現(xiàn)音階中各音的高低。

  ①教師彈1、2、3、4、5、6、7,幼兒分別摸腳、膝蓋、大腿、肚子、肩膀、耳朵、頭。(下行倒著做)

 、诼犚,自己用動作來表示越來越高的'音和越來越低的音。(自己創(chuàng)編動作)

  ③小朋友,你們能讓你們的杯子發(fā)出的聲音越來越高和越來越低嗎?自己嘗試。

 、芷綍r還能用什么來表示越來越高的音呢?

  幼兒:早上起床喊媽媽(聲音很低),吃飯時喊媽媽(高一點)到幼兒園和媽媽再見時喊媽媽再見(聲音又高了),下午用最高的聲音喊媽媽。

  吹笛子、彈鋼琴、彈吉它……

  三、剛才我們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了越來越高的聲音和越來越低的聲音,現(xiàn)在我們用畫表示出來好嗎?鼓勵幼兒充分發(fā)揮作畫。

  有的畫了個樓梯。

  有的畫了越來越高的泡泡。

  有的畫了越來越高的小樹

  ……

  自然結束。

中班音樂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用愉快好聽的聲音學唱歌曲,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2、會用適當?shù)膭幼鞅憩F(xiàn)螞蟻搬豆的情景。

  活動準備:小螞蟻的頭飾若干,布縫制的“大豆子”一個,豆子頭飾若干,圖片2張,《螞蟻搬豆》的歌曲錄音帶;用一個大輪胎當螞蟻洞口

  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小朋友今天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你看是誰來了?(出示一只小螞蟻讓幼兒認識)提問:它長得什么樣子?你在哪里見過它?引導幼兒討論。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圖1提問:圖上畫的是什么?(一只小螞蟻一粒豆)這只小螞蟻在干什么?它在哪里看見一粒豆?(在洞口看見了一粒豆,)它看見一粒豆想怎么樣?(搬回家。)那么,它能搬得動嗎?(搬不動)為什么在螞蟻的眼里豆子會這么大?(因為螞蟻太小,豆子太大了。)們一起來學一學螞蟻搬豆時用力、著急的樣子好嗎?教師提示,幼兒自由表現(xiàn)。

  2、下面?zhèn)円黄鹂磮D1編一首兒歌好嗎?教師邊說邊用肢體語言來表現(xiàn)動作(一只螞蟻在洞口,看見一粒豆,用力搬也搬不動,急得直搖頭。)引導幼兒一同邊說邊創(chuàng)編動作。討論:“小螞蟻搬不動豆子怎么辦?誰有好辦法?”請幼兒根據自己的認識自由回答;老師給予肯定。3、出示圖2:“讓們來看一看,小螞蟻想了個什么好辦法?”引導幼兒看圖后自由交談。教師運用歌詞小結:“小小螞蟻想一想,想出好辦法,回洞請來好朋友,一起抬著走!膘柟谈柙~:“小螞蟻想的什么好辦法?”幼兒:“回洞請來好朋友---”

  4、讓幼兒一起來學一學小螞蟻們是怎樣把豆子抬回家的'。師生共同把兩幅圖編成一首兒歌讀一遍。

  5、教師談話:“老師把小螞蟻搬豆子的事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好嗎?”(好)教師看著圖完整的清唱一遍歌曲。提問:這首歌好聽嗎?(好聽)你想不想學唱這首歌?(想)那么們先給這首歌起個名字好嗎?(好)引導幼兒給歌曲起名字,師生通過討論確定名字叫《螞蟻搬豆》。

  6、學唱歌曲,創(chuàng)編動作。

  1)放錄音,幼兒邊聽邊用手打節(jié)奏。

  2)引導幼兒一起看著圖片唱一唱。

  3)跟著琴聲再來唱一遍。跟隨錄音機唱兩遍。

  4)聲音由低到高唱二遍,幼兒邊唱邊自由創(chuàng)編動作。

  5)整體唱,分組唱,個別唱。引導幼兒用好聽、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6)請幼兒自由選擇頭飾,隨音樂進行分組表演。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大膽創(chuàng)編動作,表現(xiàn)螞蟻搬豆的情景。

  教師小結:為什么一只螞蟻搬不動豆子呢?結合實際幫助幼兒理解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教育小朋友同伴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三、結束活動,做游戲:

  請小朋友當“豆子”坐在椅子上,另一名幼兒當找到豆子的螞蟻,輪胎當洞口。邊唱邊動作,唱到“請來許多好朋友”時,另外幾名小朋友趕緊跑過去圍在豆子周圍做抬豆子動作,“豆子”這時也隨音樂一起走動。游戲反復進行。

  四、活動延伸:

  在表演區(qū)做音樂游戲《螞蟻搬豆》進一步體會團結

  五、小結與反思:

  本節(jié)課是一節(jié)音樂游戲,通過本次活動幫助幼兒懂得如何與同伴友好相處,使幼兒初步理解一個人的力量小,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知道有困難找大家?guī)椭。用音樂游戲來培養(yǎng)幼兒的道德品質,讓幼兒能在愉快的氛圍中體會到幫助別人的快樂,以此來促進幼兒之間的友好交往。

中班音樂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能創(chuàng)編動作大膽表現(xiàn)歌曲內容。

  體驗表現(xiàn)袋鼠媽媽的動作和表情的樂趣。

  活動準備

  袋鼠媽媽頭飾、大口袋、布絨袋鼠玩具、音樂《袋鼠媽媽上學去》、播放器。

  活動過程

  1、以神秘的口吻導入,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

  引導語:小朋友,你們知道今天誰來了嗎?你們知道袋鼠媽媽要去哪兒嗎?袋鼠媽媽是怎么樣上學的呢?我們聽聽袋鼠媽媽怎么說的。

  2、引導幼兒完整欣賞歌曲,理解歌曲內容,熟悉旋律。

  (1)出示布絨袋鼠玩具,清唱歌曲,引導幼兒認真欣賞。

  提問:袋鼠媽媽是怎么上學的?她的書包是什么樣的?藏在哪兒?書包里有什么?

  (2)讓幼兒知道"哎嗨"是表示驚訝的語氣。

  3、引導幼兒根據歌詞的內容,創(chuàng)編、表現(xiàn)動作,教師根據幼兒的表現(xiàn)情況進行指導。

  (1)鼓勵幼兒根據歌詞的內容,創(chuàng)編袋鼠媽媽跳躍上學,打開書包以及發(fā)現(xiàn)是個小寶寶時驚訝的.樣子。

  (2)播放音樂,引導幼兒隨音樂表現(xiàn)動作。

  4、表演結束后,讓幼兒接受"小袋鼠"的親吻,體驗活動的樂趣,感受獲得鼓勵的滿足。

【中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音樂教案05-18

中班音樂教案(經典)07-29

中班音樂教案【優(yōu)秀】07-24

中班音樂教案【優(yōu)】07-25

中班音樂教案范文04-12

【集合】中班音樂教案08-04

中班音樂教案:蘋果01-11

中班音樂教案模板12-31

中班音樂教案【精】11-16

【熱門】中班音樂教案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