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中班優(yōu)秀繪本語言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優(yōu)秀繪本語言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優(yōu)秀繪本語言教案1
【教材分析】
《螞蟻和西瓜》是一本極富于趣味性的圖畫書,漫畫似的夸張和簡單的線條,讓這本書從頭至尾都散發(fā)出一種輕松、幽默的味道。它描述了一群螞蟻是如何將一塊西瓜,通過分割、搬運回螞蟻窩,在搬運的過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麻煩”的事情,最后用西瓜皮做了個滑滑梯的小故事。繪本幾乎沒有太多的文字,但是每只螞蟻的神態(tài)和動作以及表達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如此的栩栩如生,讓我們仿佛置身在螞蟻的世界里。
【活動目標】
1.喜歡閱讀繪本,了解圖畫的內(nèi)容,知道螞蟻具有聰明靈活愛動腦筋的優(yōu)點。(重點)
2.善于觀察繪本,大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難點)
3.模仿小螞蟻的動作,充分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螞蟻和西瓜圖片,故事PPT。
2.繪本《螞蟻和西瓜》。
3.教師自制大西瓜一個。
【活動過程】
一、教師利用歌曲《螞蟻搬豆》導入,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1.教師與幼兒一起表演唱歌曲《螞蟻搬豆》。
2.教師出示西瓜和螞蟻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今天螞蟻要干什么?(出示西瓜)哦,原來螞蟻發(fā)現(xiàn)了一塊大西瓜。
二、教師分段講述故事,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學說故事對話。
1.出示大西瓜畫面,教師講故事:在一個好熱的夏天的下午,不知是誰在草地上放了一塊大西瓜,甜甜的大西瓜,引來了幾只很小的小動物,你們猜猜會是什么小動物呢?
引導幼兒暢所欲言,猜猜會是哪種小動物?我們一起來看看會是什么小動物呢?
2.出示有螞蟻的圖片,提問:這么大的西瓜,請你用好聽的詞形容西瓜的味道。如果你是螞蟻,你最想怎么做?
引導幼兒用夸張的動作模仿螞蟻吃西瓜的樣子。
3.出示吃剩下西瓜的畫片,教師講述故事:螞蟻們ー下子就吃飽了,還剩那么多西瓜怎么辦呢?嗯,一只螞蟻搬不動,嗨喲,兩只媽蟻也搬不動,嗨喲,四只小螞蟻還是搬不動,圖片上的小螞蟻是怎么搬西瓜的?他們用力了嗎?你是怎么看出米的?(引導幼兒學習使用合適的動詞,并模仿相應的動作。)
4.請幼兒為螞蟻們出主意想辦法把西瓜搬回家:螞蟻們怎么樣都搬不動,螞蟻數(shù)量太少,力氣又小,即使非常用勁也搬不動大西瓜。我們快來想想辦法幫幫他們吧。
教師小結(jié):西瓜實在是太大了,看來光靠人多沒有工具是不行的,靠工具整塊搬也是行不通的。
5.開動腦筋,幫螞蟻們想辦法。
教師提示:怎么分工好呢?用什么辦法搬既快又省力?請幼兒分組討論。
6.幼兒討論后出示螞蟻分頭行動的圖片,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圖片上的小螞蟻們用的辦法和你們想的一樣嗎?它們是怎樣分工的?想了什么辦法搬運西瓜?我們一起來和小螞蟻鏟西瓜、背西瓜、抱西瓜吧!)
7.故事最后部分:西瓜都吃完了,還剩下什么?(西瓜皮)把西瓜
皮搬回去做什么呢?“哈哈,這是螞蟻的西瓜滑梯,真是太好玩了,小螞蟻們正在玩西瓜滑梯和跳水呢。
四、幼兒完整欣賞故事。
1.播放故事《螞蟻和西瓜》,讓幼兒完整的聽故事。
2.組織幼兒討論:為什么一開始小螞蟻搬不了西瓜,后來卻成功了?
3.教師小結(jié):小小的螞蟻終于搬走了大大的西瓜,我們小朋友只要肯努力、肯動腦筋,和朋友們團結(jié)合作、互相幫助,就沒有什么戰(zhàn)勝不了的困難!
五、隨音樂搬著西瓜走出活動室。
附:螞蟻和西瓜
在一個好熱的夏天的下午,螞蟻們發(fā)現(xiàn)了一塊西瓜。西瓜紅紅的、大大的,有好多好多的'汁,看起來真誘人呀!
螞蟻們很興奮,興奮得一蹦三尺高,兩眼放著綠光,眼睛直盯盯地看著西瓜,饞得直流口水。它們迫不及待的爬上大西瓜嘗了起來“真好吃啊,咱們把它搬回家吧!”。
一只小螞蟻跳下來,伸開了胳膊,蹬開了兩腿,咬著牙使出了渾身力氣推西瓜,可是西瓜沒有動,兩只螞蟻來幫忙,三只螞蟻來幫忙……“嘿呦!嘿呦!”盡管它們使出吃奶的勁,可是西瓜還是一動也不動,累得大家趴倒在地上直喘氣。于是,他們只好跑回家,請來更多的螞蟻兄弟幫忙。
螞蟻兄弟們看見大西瓜直呼:“太棒了!”大伙兒馬上忙開了,瞧!它們有的抬,有的頂,有的推,可是西瓜紋絲不動。他們只好想別的辦法。它們找來棍子,拿石頭墊著,想把這個大家伙撬起來!“一、二,嘿呦!”“哎呀,怎么不動呀!”還有什么別的辦法嗎?
螞蟻們又想到了新的辦法,用鏟子鏟,但是西瓜太大了,每次只能鏟出那么一點點。不過沒關(guān)系,它們有許許多多的兄弟。只見成千上萬只螞蟻,歡呼著爬上西瓜,它們有的拿起鏟子,使出吃奶的勁,用力地鏟呀鏟,有的把鏟出來的西瓜放在吊車上,像起重機一樣往下放,還有的站在下面等,一有西瓜放下來,它們就抱著西瓜走。大家干得熱火朝天。
螞蟻們搬呀搬,直到家里都放不下了才停下來。一只螞蟻說:“好,剩下的大家一起吃掉吧!”大家吃得肚子圓滾滾的,像個大西瓜!
最后剩下的西瓜皮被大家搬回去做成了一個西瓜滑梯!
中班優(yōu)秀繪本語言教案2
一、活動來源:
圖畫書《點點點》整本書揮灑著魔力,吸引孩子熱烈參與,隨著一頁一頁的互動,書的內(nèi)容也開始產(chǎn)生奇妙的變化,非常能滿足中班孩子的好奇心。同時,《指南》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jīng)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所以,我們組秉著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的宗旨,根據(jù)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了一本好玩的圖畫書——《點點點》,讓孩子一起在體驗如魔術(shù)般的游戲中學習數(shù)量、顏色、排序、方位、大小等的變化!并以集體游戲的方式重新演繹繪本故事,在游戲參與過程中,鍛煉孩子的注意力、聽覺能力,反應力,并享受一起協(xié)作的愉快和成就感。
二、活動目標:
1.在看看、說說、想想中,了解繪本的內(nèi)容。
2.在動作指令的`操作中,感知點點的數(shù)量、顏色、排序、方位、大小等變化,動手操作按規(guī)律排序涂顏色。
3.在魔術(shù)般的互動游戲情境中,體驗閱讀帶來的快樂。
4.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nèi)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jié)。
5.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在看看、說說、想想中,了解繪本的內(nèi)容。
難點:在動作指令的操作中,感知點點的數(shù)量、顏色、排序、方位、大小等變化。
四、活動準備:
繪本、繪本圖書一本、紅黃藍三色點點若干、透明魔法袋一個
五、活動過程:
一、導入——點點魔術(shù)師
(一)出示透明魔法袋,激發(fā)孩子興趣。
師:孩子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神秘的東西,猜猜看是什么?
這個魔法袋里裝的什么呢?(魔法袋里有許多點點,有紅色的點點、還有黃色的和藍色的點點。)
(二)孩子們自選喜歡點點,變身小小魔術(shù)師。
師:這些點點也全部被施了魔法,現(xiàn)在我把所有的點點全部倒在桌子上面,請現(xiàn)在你們趕緊來選一個點點貼在自己胸前,讓我們一起來當點點魔法師!
二、采用魔術(shù)游戲,感知繪本內(nèi)容。
(一)出示黃點點,激發(fā)閱讀興趣。
師:今天,老師還請來了我的小伙伴,你們看它是誰?(黃點點)
(二)調(diào)動幼兒思維,進行想象猜測。
師:黃點點會是什么呢?(幼兒猜想)黃點點也是一個神奇的魔術(shù)師,想不想和它玩一玩?
(三)通過多種指令,完整感知圖書。
1、按一按,點點會變多。
師:按一下這個黃點,看看會有什么變化?(一個黃點變成兩個黃點)
再來按一下,又會發(fā)生什么變化?(變成了三個黃點)
2、點一點,黃點會變色。
師:現(xiàn)在用手指輕輕地點一點左邊的黃點,小黃點變成了什么顏色?
就是這樣,再來點點右邊的黃點,小黃點變成了什么顏色?
3、按五次,點點又變多。
(1)黃點點魔術(shù)師徒手按五次黃點。
師:太神奇了,現(xiàn)在請黃點點魔術(shù)師施魔法,遠遠地按五次黃點,看變成了幾個黃點?(五個)
(2)紅點點魔術(shù)師徒手按五次紅點。
師:紅點點魔術(shù)師,趕緊給紅點點也按五次,看變成了幾個紅點?一起數(shù)一數(shù)。
(3)藍點點魔術(shù)師徒手按五次藍點。
師:藍點點魔術(shù)師,你們也按五下藍點,會有什么變化呢?
4、搖一搖,點點會移動。
(1)請一個小朋友搖一搖書,看點點的變化。
師:現(xiàn)在請一個魔術(shù)師上來,拿起書搖一搖,點點怎么樣了?
(2)魔術(shù)師們集體用身體左右搖動來施魔法,點點又有新變化。
師:點點魔術(shù)師們,現(xiàn)在你們?nèi)繐u搖你們的身體,看看魔法會讓點點發(fā)生什么新的變化呢?
(3)魔術(shù)師身體往左邊傾斜,看看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再往右呢,試試看?
(4)再請一個最棒的魔術(shù)師來搖一搖,變魔術(shù),讓點點們排列整齊。
師:點點聽話嗎?怎么排的隊?
5、使勁按,點點換位置。
(1)魔法師雙手按住自己胸前的點點。
師:哎呀,天黑了,點點睡覺了。
(2)魔法師放開手,讓胸前的點點漏出來。
師:天亮了,點點會出來嗎?咦,點點睡了一覺醒來有什么變化嗎?
有兩個點點沒睡醒,站錯了位子,你發(fā)現(xiàn)了嗎?
(3)魔法師跺跺腳,點點變成了什么?(彩虹)
6、吹一吹,點點會飛走。
(1)孩子們,我們一起來吹口氣看看,點點會變化嗎?再使點勁兒。
(2)魔法師們勁兒太大了,把點點都吹到書最上面去了,趕快請了最厲害的魔法師把書立起來,看點點能不能掉下來?
7、拍一拍,點點會變大。
中班優(yōu)秀繪本語言教案3
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故事,理解繪本內(nèi)容,了解生活在地底下的動植物。
2.能根據(jù)情節(jié)對閱讀內(nèi)容進行大膽猜想,清晰表達自己的想法。
3.能積極參加活動,感受故事幽默有趣的情節(jié)。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jié)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備
課件,實物:紅薯、蘿卜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根據(jù)故事的名稱猜故事內(nèi)容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個故事,故事名字是《啪啦啪啦—砰》。
師:《啪啦啪啦—砰》,這個故事會講些什么呢,請你們先來猜一猜。
小結(jié):根據(jù)故事的名字就能想出這么多好聽的故事,你們真了不起。故事的作者寫了一個什么事情,我們來聽一聽。
(二)圖文共讀
1.小鼴鼠搬家的原因
提問:(1)春天來了,花兒開了,小草和大樹都穿上了嫩綠的衣裳。在地洞里,有個可愛的小動物在和我們玩捉迷藏呢,會是誰呢?(讓我們來聽聽它的自我介紹:大家好,我是小鼴鼠,我生活在泥土里,這里就是我的家。我們和小鼴鼠打個招呼!)
(2)有一天,天空中下起了大雨,路面積滿了水,小鼴鼠的家里,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3)小鼴鼠的家被水淹了,不能再住下去了,誰來幫它想想辦法?(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過渡語:我們幫助小鼴鼠想出了很多的辦法,小鼴鼠也想出了一個辦法,它決定去找一個新家。
2.小鼴鼠找新家
提問:(1)小鼴鼠在啪啦啪啦地挖洞找新家,讓我們和小鼴鼠一起挖洞,啪啦啪啦,啪啦啪啦,突然“砰”,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2)這是什么東西呀,撞的我好疼啊,誰知道撞到我的是什么呀?
小結(jié):小鼴鼠撞到的是香噴噴的紅薯呀,嘗一口,喀嚓,真甜哪。
3.小鼴鼠又繼續(xù)向前找家了
提問:(1)小鼴鼠又繼續(xù)找家,它挖土的時候又發(fā)出了什么聲音?
(2)哎呀,好疼啊,小鼴鼠又撞到了什么?從哪看出來的?
(3)你平常是怎么吃蘿卜的?那你生吃過蘿卜嗎?味道怎么樣?
(4)小鼴鼠覺得味道怎么樣呢?那蘿卜生長在什么地方?
(5)原來紅薯和蘿卜都生長在地底下,還有什么植物也生長在地底下呢?
小結(jié):原來地底下長著這么多好吃的,這可把小鼴鼠高興壞了,于是,小鼴鼠決定繼續(xù)挖洞,啪啦啪啦,啪啦啪啦。
4.繼續(xù)挖洞,遇到動物大蛇
提問:(1)咦,小鼴鼠聽到了奇怪的聲音,嘶嘶,嘶嘶……會是誰呢?
(2)這是一條什么樣的蛇?你覺得小鼴鼠看到大蛇之后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5.教師和幼兒一起完整講述故事
(三)完整講述故事
1.出示圖片,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2.幼兒講述故事
教師:好了,我的故事講完了,你能看著圖完整講一講嗎?如果你愿意,你可以講給你旁邊的小朋友聽。(幼兒看圖片講述)
(四)你猜,我猜,大家猜
教師:小鼴鼠趕快逃走了,咦,接下來小鼴鼠又會遇到誰,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幼兒講述
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說出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一定還會有許多有趣的`事情,請小朋友把你的想法畫下來。老師會把它們裝訂成冊,做成一本新書,請你講給小班的弟弟妹妹聽。現(xiàn)在請小朋友回到班里,完成你們的作品!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選材比較好,不僅生動有趣,而且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顒又形疫設計了自主閱讀環(huán)節(jié),更是讓孩子能夠自己親自翻閱書本,體驗一頁一頁翻書的過程,不僅豐富了孩子閱讀的經(jīng)驗而且讓孩子有了動手的機會,并不是一味的坐在聽故事,看圖片。但是由于我的經(jīng)驗還不夠豐富,上課時不夠機智靈活,不能很好地和幼兒靈活互動,活動中我對孩子們的回答所給出的回應不夠到位,對現(xiàn)場教學不夠靈活,照搬教案等。所以我還需要繼續(xù)改進,多預設一些孩子的想法,不斷提高,爭取更大的進步。
【中班優(yōu)秀繪本語言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中班語言繪本優(yōu)秀教案09-04
中班語言繪本教案01-06
中班語言繪本優(yōu)秀教案(5篇)09-04
中班繪本優(yōu)秀教案03-10
中班語言領域繪本教案01-14
中班語言繪本教案精選15篇01-07
中班語言繪本教案15篇01-06
中班語言繪本教案(15篇)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