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_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_波多野结衣国产一区二区三区_农村妇女色又黄一级真人片卡

《比一比》教案

時間:2023-02-12 13:20:58 教案 我要投稿

《比一比》教案15篇

  作為一名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比一比》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比一比》教案15篇

《比一比》教案1

  發(fā)展要點:

  1、引導寶寶和大人比一比高矮以及身體各部位的長短、粗細、大小。

  2、通過游戲增強親子間情感與語言的交流。

  活動準備:

  寶寶在情緒愉悅情況下開展此活動。

  活動價值:

  1、當寶寶看到記錄身高、墻壁上記號在不斷上升時,寶寶對自己身高變化有了具體的、獨特的體驗,這是培養(yǎng)自我意識的最好機會。

  2、記錄身高、身體各部位長短、粗細、大小的數字從小到大,在不斷變化著。

  數字的比較,高矮的比較,都讓寶寶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字。這是培養(yǎng)寶寶堅持性的最好示范。

  活動過程:

  一、指導員與家長互動:

  剛出生時,您的寶寶可能只有50厘米左右。可有一天,你會驚奇地發(fā)現,

  寶寶比桌子高了,比鞋柜高了、比隔壁的小姐姐高了……是的,您的寶寶每天在身體、智能、情感等方面都在迅速得變化著……

  開展此活動,主要是引導寶寶和大人比一比高矮以及身體各部位的長短、粗細、大小。同時,通過游戲增強親子間情感與語言交流。

  二、親子游戲:

  1、指導員和寶寶比高矮。

  2、家長和寶寶比高矮:

  寶寶長到媽媽的什么地方了?

  誰的手更長、更大、更粗?

  誰的腳大、誰的腳?

  3、寶寶和寶寶比高矮。

  觀察要點:

  觀察寶寶能否正確感知大人與自己身體部位的大小、高矮、粗細等。

  觀察寶寶喜歡比較身體的哪個部分?并作出相應的動作。

  溫馨提示:

  1、在比較的過程中,家長應注意不要以誰更高、更大等為勝者,否則容易挫折寶寶游戲的積極性。應讓寶寶體驗到自己是可愛的,也是會慢慢長大的。

  2、有的`寶寶語言發(fā)展可能遲緩,家長不要強迫寶寶說,可以細心觀察寶寶的反應與表情等,再引導寶寶表達。

  活動遷移:

  1、為寶寶制作一本成長記錄冊,可以保存一些寶寶不同年齡階段拍的照片,記錄一些寶寶成長中的趣事,讓寶寶體驗成長的快樂。

  2、在家庭中,設計身高記錄表,還可以畫一張成長曲線圖,讓寶寶更清楚地看到自己身體的變化、發(fā)展的過程,增強活動的趣味性。

《比一比》教案2

  教學目標:

  1. 掌握“多--少”、“大--小”兩對反義詞,理解本課量詞的意思,能正確使用量詞。

  2. 學生熟讀韻文,并能掌握韻文規(guī)律,自編兒歌。

  3. 培養(yǎng)學生留心周圍事物、善于觀察比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反義詞,并能正確使用數量詞。

  2、自編兒歌。

  正文:

  比一比

  教學目標:

  1. 掌握“多--少”、“大--小”兩對反義詞,理解本課量詞的意思,能正確使用量詞。

  2. 學生熟讀韻文,并能掌握韻文規(guī)律,自編兒歌。

  3. 培養(yǎng)學生留心周圍事物、善于觀察比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反義詞,并能正確使用數量詞。

  2、自編兒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師:孩子們,咱們一塊兒做個游戲好嗎?(師請一生到講臺前,師對學生說“我比你高”、“我年紀比你大”、“我頭發(fā)比你長” 等等.-比一比教學設計_比一比教案

  2. 這個游戲的名字就叫,讀---“比一比”。

  3. 聲音-頭腦靈活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比一比,誰的------。

  二、 復習詞語

  1. 聲音-比一比,誰會讀詞語師:第一關,誰會讀詞語。

  2. 生字大轉盤 字停音樂不停 停6下一詞游戲:生字大轉盤。開始。

  3. 師總結:在這一輪比賽中___大組獲得了勝利。

  三、 讀韻文:

  1. 我們馬上進入第二關,誰會讀兒歌(音樂-比一比,誰會讀兒歌。小朋友還記得這幅圖畫嗎?這幅圖畫多美呀!有個小朋友根據這幅圖編了一首兒歌,這首兒歌就藏在書89頁,看誰能把這首兒歌讀流利?

  2. 看小朋友都讀得特別認真,老師想你們肯定準備好了.現在我們來比一比,看誰讀的`最流利? 請你來!

  3. 誰來說說?(生評字音哦!我聽明白了,這兩個小朋友有個共同的優(yōu)點就是(師拍手說

  一個大,一個小掌握了節(jié)奏。可以邊拍手邊讀,你們來試試!(課件:一二節(jié)(全班讀

  4. 小朋友剛剛讀得可好了,讓我們男女生來比比賽,看哪一邊更棒。

  ____比_____大,_____比______小。小伙子,這里應該填什么?(指名男生填黃牛和花貓比什么?

  5. 剛才男女生都很棒,不分勝負。怎么辦呢?老師想了個辦法,小朋友給這兩節(jié)配個動作,比一比誰想的動作最有趣。(指名生

  6. 我們一起來讀讀,配上自己喜歡的動作和表情.(全班齊讀

  7. 三四小節(jié)小朋友們真可愛,做的動作太有趣了。那你能像剛才這樣(師拍手和同桌一起把三四小節(jié)讀一讀嗎?(

  8. 小朋友在一起這么開心,老師也想和你們比一比。

  你一句,我一句,看誰讀得更好聽。

  我一句,你一句,看誰讀得最好聽。

  9. 同學們讀得這么好聽,老師真為你們高興!我們一起來吧!(齊讀

  10. 一二三四,再來一次。全班一起來……。

  這里邊有個字和我們以前學過的一個字特別像-顆棵讀一讀!(齊讀小朋友會不會用這兩個字,老師考考你! (出示句式一棵樹;(為什么一棵樹的棵用這個棵?一顆棗;一顆黃豆。還可以說一顆什么?(一顆心一顆糖一顆星星

  師總結:兩個字讀音一樣,字型也很像但是用在不同的地方.

  能不能說一頭貓啊?對了!這些詞都有幾個固定的好朋友,是不能亂搭配的.他們帶著好朋友來了!快跟他們打個招呼吧!(課件:出示所有數量短語 齊讀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數量詞,我們來說一說.(引導說教室數量詞辣椒,很多個串在一起是一串辣椒

  休息!(比尾巴音樂 比一比教學設計_比一比教案

  (-比一比,誰會寫兒歌孩子們,你們真是太棒了,下面我們進入下一關:誰會寫兒歌。

  1 比一比誰會寫兒歌。你能不能像課文一樣,也來編一編小兒歌呢?(:圖 圈物:貓鳥 句式一個大一個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課件圖句子:兩句話 黃牛貓 貓鳥

  你有什么問題嗎?(指名生 總結:看貓和誰比

  圖 圈物:辣椒桃 (師指黑板多少你能用比多少來編句兒歌嗎?(指名生

  小朋友編的兒歌真棒,王老師也想來試一試!一個高,一個矮,一棵大樹一座房.

  還可以用別的反義詞來編呢!除了大小,多少,高矮以外,你還知道別的反義詞嗎?(粗細高矮胖瘦

  3 孩子們,生活中有許多可比的事物呢,你能用身邊的一些小事物來編一編兒歌呢?(指名生編兒歌還有大自然中,超市,公園的事物也能編! (指名生編兒歌

  寫字:小、少

  1、請學生讀這兩個字,組詞。

  2、請小朋友們比一比這兩個字的字形,你發(fā)現了什么?

  3、請認真觀察寫這兩個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4、師范寫,生書空。

  5、音樂:生描紅,師巡視。

  12. 師總結:-不比不知道,比比真奇妙總結:小朋友們說得太好了,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以比一比.真是不比不知道,比比真奇妙!

  13. 總結:今天比賽的結果是……

  14. -在這堂課上王老師今天非?鞓,因為我認識了這么多的新朋友,我們一塊兒讀書, 一起比賽,學會了比大小,比多少, 學會了編兒歌、認識了數量詞,太有趣了。老師發(fā)現你們聰明,活潑,發(fā)言積極,讀書姿勢正確.

  那你有沒有發(fā)現身邊的小朋友表現很棒?來夸夸他們吧!(強調:這個同學會比較了

  其實每個小朋友都表現的很棒,來說說自己吧!

  在這堂課上你學會了……

  聽王老師上課……(老師記在心里你的評價讓老師很感動 (貼紙獎勵

  四、 板書:

  比 一 比

  大--小 多--少

《比一比》教案3

  教學目標:

  1、教幼兒認識1——3的數字形。

  2、讓幼兒能用手指頭表示數字1——3。

  3、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準備:

  1、卡通數字1——3。

  2、1——3的大數字卡以及相應圖片。

  3、魔術口袋以及小水果。

  4、小數字卡片1——3幼兒人手一套。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用歌曲引出課題:教師唱自創(chuàng)歌曲:“一象鉛筆細又長,二象小鴨水中游,三象耳朵聽聲音,我們請他們來做客!闭埑鰯底謱殞1、2、3。那么數字寶寶是不是象歌曲里唱的那樣象鉛筆、小鴨和耳朵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請出數字寶寶,用數字和圖片相對應,讓幼兒看看數字是否象歌曲中唱的一樣,加深幼兒對數字的理解和記憶。

  2、游戲:我出幾你念幾。教師隨意出示大數字卡,讓幼兒念出卡片上相應的數字。

  3、用手指表示數字:教師:現在請小朋友伸出你靈巧的小手,告訴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領?(幼兒自由回答)那么你會用小手表示1、2、3嗎?教師帶領幼兒用手指表示1、2、3,同時糾正幼兒的錯誤手勢。

  4、游戲:我來說,你來比。教師說出數字,幼兒用手指來表示。同時也可以選擇幼兒擔任小老師。

  5、游戲:看實物出手指。教師從魔術口袋中拿出相應數量的實物,讓幼兒說出數字同時用手指頭來表示其數量是幾。

  三、結束部分:小朋友們真棒,現在數字寶寶請小朋友和他們一起做游戲。帶領幼兒隨音樂走出活動室,(草坪上撒上1——3的小數字卡,帶領幼兒玩找數字寶寶的游戲。)自由結束。

  教學反思:

  本次的教學活動,目標完成。通過游戲活動,幼兒對數字1,2,3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并能夠手口一致的表示實物的數量。在教學活動中,我采用讓幼兒能動手,動腦的學習方法,使幼兒對學習有了興趣,學有所獲。

《比一比》教案4

  設計理念:

  1、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引導者,本節(jié)課是以識字為主,在學習中尊重學生獨特的識字方法。

  2、讓學生在愉悅中識字。識字相對于閱讀教學是枯燥的、抽象的。低段的孩子注意力不持久,思維處在形象向抽象過度的階段,喜歡感性的,具體的東西,在教學中應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主動參與識字,體驗識字其實也是一件快樂的事。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會認讀本課的12個生字,學習新的筆畫豎勾,會寫生字“牛羊”。

  認識一個新偏旁提土旁。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圖文對照認識表示四種動物、四種水果的八個詞語。

  2、通過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反復再現本課的生字,幫助學生掌握字詞。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體驗識字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師:同學們,今天來了這么多的老師想看看你們的表現,那我們就來比一比怎么樣?比一比誰坐得端正,比一比誰聽得認真。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識字二1、比一比。(相機板書)齊讀課題。

  師:呀,讀出了氣勢,都想比個高低哦。那好,張老師帶同學們去一個地方,比一比你們的眼力,看看這是哪?(農家小院)

  師:這院子里的.東西可多了,你們看看都有什么呀?

  生回答。老師相機出示詞語卡片。(黃牛、花貓、小鳥、鴨子、杏子、蘋果、桃子、紅棗)

  師:有這么多。你們的觀察還真仔細,可細心的孩子還能發(fā)現其實這些詞語屬于兩類。

  生:動物和水果。

  師:你真棒,F在我們要離開農家小院了?墒沁@些動物和水果們可舍不得我們了。都希望你們可以和他們說再見呢。(除去圖讓學生讀詞語。)隨機指到詞語上來。

  二、學習生字

  師:這些詞語中藏著我們今天要學的生字。老師都把他們標出來了。你能讀準他們的字音嗎?

  師:你們都有那些好的方法可以記住他們?

  生交流識字方法。

  師:同學們可以用不同的識字方法記生字了?晌疫是要請同學們來比一比,看看哪個小組的同學最棒。

  開火車讀。

  三、學習韻文

  師:你們可真不錯,可我們的動物和水果們可調皮了,跑到我們的課文里去大比拼了。那我們也來比一比誰能把我們的課文讀通順,字音讀準。

  生自由讀。

  師:比一比,誰來讀一讀?

  分組讀、同桌互讀、男女賽讀、全班讀。

  師:他們都在比什么呀?(大小多少)

  師:都有誰在比?

  相機學習:群、顆、堆

  以及他們的用法。

  四、學寫字

  師:下面我們還要來比一比誰的字寫得好。那么寫字前我們先來學習一個新的筆畫:豎勾。他和我們以前學的哪個筆畫很像?(豎提)

  請生提示當小老師。

  師范寫,學生描紅,練寫。

《比一比》教案5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感知痛體積的液體在不同粗細容器中的高度變化。

  2、初步理解體積的守恒,知道物體的體積不隨容器的形狀、大小的變化而改變。

  3、發(fā)展幼兒的邏輯推理能力。

  4、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5、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yǎng)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粗細不同的礦泉水瓶各一個(裝有等量的水,一瓶紅色,一瓶綠色);兩個形狀、大小相同的空瓶;等量的橡皮泥活動過程:

  一、幼兒操作,感知液面高度的變化1、觀察桌上的兩瓶水,請幼兒目測比較紅色水多還是綠色水多,說說是怎樣知道的?

  2、請幼兒把紅色水和綠色水分別倒入兩個形狀、大小相同的瓶中,提問:紅色水和綠色水的高度有什么變化?誰多誰少?

  3、幼兒討論:為什么水變成一樣多了?是怎樣比較的?

  4、引導幼兒觀察剛才盛水的兩個瓶子,提問它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請幼兒把紅色水和綠色水分別倒回原來的瓶中,觀察液面高度的變化,并說說哪個瓶子的液面高?哪個瓶子的'液面低?水一樣多嗎?

  6、引導幼兒發(fā)現并總結:裝等量的水,粗瓶子液面低,而細瓶子液面高。

  二、幼兒操作,比較橡皮泥的多少1、幼兒取出等量的橡皮泥,捏出各種各種形狀的物體,相互比一比:誰做的大?是怎樣比較的?

  2、幼兒討論:誰用的橡皮泥多?誰用的少?怎樣比較的?

  3、請幼兒演示比較、并表述比較的過程與結果。

  4、再次改變橡皮泥的形狀、請幼兒觀察:橡皮泥的總量有沒有改變?變的是什么?幼兒感知思考:物體體積的大小不隨形狀的變化而改變。

  三、游戲:我會變規(guī)則:教師說長高了,幼兒就站直;說變矮了,就蹲下;說變圓了,幼兒抱成球狀。引導幼兒在游戲中感知體積的守恒。

  活動反思

  這部分幼兒掌握的不是太好,還需要加深幼兒對物體多少的理解。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我將取長補短,引導幼兒們在活動中學習更多的知識。

《比一比》教案6

  目標:

  1、教幼兒學習不受物體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判斷7以內數的多少。

  2、要求幼兒聽清老師的問題,并在集體面前大聲地回答。

  3、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準備:

  教具,貼絨藍色大圓片5個,紅色圓片從大到小6個,桔黃色小圓片7個(圖一),貼絨數字5、6、7,實物卡(圖二"八)。

  學具:

  第一、二組:3排點圖卡(圖九)若干張,數字印章,印泥,幼兒用書畫面25;第三組:看標記貼圖形紙卡,糨糊,各種圖形紙片;第四組:填空格圖卡,點子印章;第五組:添、去點作業(yè)紙,鉛筆;第六組:印比6、6少的點子紙,印章。

  過程:

  1、集體活動。

  (1)逐一出示圖二"八,“請小朋友仔細看,說說卡片上有幾個什么?”

  (2)正確判斷7以內數量。

  出示圖一,“黑板上有什么?”“哪種顏色的`圓片最多?哪種顏色的圓片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為什么我看時覺得紅圓片最多,橘黃圓片最少?誰能想個辦法,換一種排法讓我們一看就清楚,誰的數目最多,誰的數目最少!眴l(fā)幼兒將每種顏色片片排成一行,“現在看看誰最多、誰最少?”“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薄耙龑в變簩⑷艌A片一一對應比較)請小朋友說說每一排有幾個圓片,誰來給每排圓片送數字朋友。

 。3)小結。

  ”要想知道誰多誰少,不能看物體大、小,也不能看排隊長、短。而是要數一數每排有幾個,才能比出誰多誰少!

  2、小組活動。

  一、二組,給最多的點子印數字。三組,看標記貼圖形。

  四組,按序填空格。五組,添、去點子。

  六組,印比6、7少的點子。

  教師重點指導第一、二組的活動小組。

  3、活動評價。

  表揚能邊操作邊講述的幼兒,并提醒幼兒將游戲材料整理好。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比一比》教案7

  教學要求:

  1. 認識12個生字,會寫“牛、羊、小、少”4個字。認識1個筆劃“豎勾”和1個偏旁“提土旁”。

  2. 掌握“多少”、“大小”兩組反義詞。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3.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2課時

  課前預習要求:

  1.中找出本課要學的生字,做上記號。

  2.借助拼音認讀生字。

  3.借助拼音朗讀課文,讀熟為止。

  課前準備:

  1. 本課掛圖

  2. 詞語卡片:黃牛、花貓、鴨子、小鳥、杏子、桃子、蘋果、紅棗熟字卡片:棵

  3. 錄音帶:兒歌《一邊大,一邊小》

  4. 把本課生字卡片貼于黑板上。(拼音部分折疊起來。)

  一、認讀生字詞

  1. 昨天你們在家預習時都作了哪些工作?本課的生字都會認了嗎?老師把生字上的拼音都去掉,再把他們從書上搬到黑板上,你們還會認嗎?自己認認看。哪些字你記不起來了,你可以看看書,或者向你的同座請教一下。

  2. 你再讀這些生字時發(fā)現那些字音不容易讀準?提示一下同學們。

  3. 認讀生字卡片。

  4. 這些生字組成詞語以后,你還會認嗎?(讀詞語卡片,讀完后貼于黑板上)

  5. (出示掛圖)這幅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6. 對照圖,再讀詞語卡片,看看他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引導學生把詞語卡片貼于對應的事物旁邊。)

  7. 用一句話說說,圖中都有些什么?

  二、學習量詞

  1. 圖中的這些事物各有多少呢?

 。1)當學生用上“群、堆”時,先引導學生從生字卡中找出來,再相機點撥,了解他們表示的數量較多。

 。2)當學生說到“一棵紅棗樹”時,出示“棵”字,引導學生說出“一顆棗”后,比較“棵”與“顆”。

  2. 我們的課本把這些都編進了一首有趣的'兒歌里,不信,你讀讀看。(學生自由朗讀)

  三、指導讀文

  1. 指名讀短文。訪問其中一名學生:是看漢字讀的還是看拼音讀的?提示學生讀書時,會讀得要看漢字讀,遇到困難再借助拼音讀。

  2. 聽兒歌錄音,鼓動學生隨著節(jié)奏做拍手游戲。

  3. 這個孩子(指錄音)讀的好嗎?你們可以比她讀得更好。同做同學互相讀讀看。

  4. 指名讀、齊讀,老師、學生拍手伴奏。

  四、理解短文,指導說句

  1. 看看課題“比一比”,到底在比什么呢?

  2. 指導說句:________比________多,________比________少。

  ________比________大,________比________小。

《比一比》教案8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籃球、足球,說說圖中有什么?哪種球較大?哪種球較。吭俪鍪咀闱蚝推古仪,說說哪種球較大?哪種球較。砍鍪疽粋籃球,三個足球,說說哪種球多?哪種球少?再出示三個足球和八個乒乓球,說說哪種球多?哪種球少?(學生通過觀察課件中的圖畫,認真比較,知道哪種球大,哪種球小,哪種球多,哪種球少。)

  2、通過比較,你知道了些什么?可見大小、多少等都是通過比較才能知道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識字(二)第1課比一比》。(學生通過圖畫中實物的比較,得出結論。通過比較,才能知道物體的區(qū)別。)

  3、板書課題,比一比,生齊讀課題。(學生齊讀課題2遍。)

  二、創(chuàng)設情境,認識事物

  1、課件出示插圖——農家小院。(學生認真觀察課件中的插圖。)

  2、今天的“比一比”大賽是在一戶農家小院里舉行的,都有哪些朋友參加了比賽呢?請同學們隨老師一起去看看。(學生邊觀察圖片,邊思考有哪些朋友參加了比賽)

  3、看著碧綠的禾田,聞著泥土的芬芳,聽著青蛙的鳴唱,我們已來到了一戶農民伯伯的家,輕輕推開院門,走進小院。(課文插圖定格)你們看它們閃亮登場了!它們分別是誰?(學生隨著教師的講解,再次認真觀察圖片,思考圖畫中有哪些東西)

  4、學生說出一種,課件中圖片一一閃爍,同時動物配有黃牛、花貓、鴨子、小鳥的叫聲。并在圖片旁邊出示相應的帶拼音的詞語。(學生觀察圖片后,說出圖片中動物和水果的名稱。)

  三、自主識字,學會方法

  1、誰能借助圖畫的`提示讀出這些詞語?(課件中圖片一一閃爍,圖片旁出示相應的詞語)。(學生借助圖畫的提示,讀出圖片中的詞語。)

  2、離開圖畫你能讀出來嗎?怎么辦?請同學們借助拼音讀一讀。(學生借助拼音讀詞,自由讀,指名讀。)

  3、去掉拼音你會讀嗎?試試看。(學生自由讀已經去掉拼音的詞語。)

  4、現在我們要帶生字出門了,千萬別喊錯它們的名字呀,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根據學生讀的情況糾正讀音(“黃、杏、蘋、紅”都是后鼻音,“邊、群”是前鼻音,“少”是翹舌音)。(學生開火車讀教師出示的生字卡片。

  5、你能給這些生字再找一找朋友嗎?(學生給生字組詞,找朋友)

  6、組內討論學習:說說你早已認識哪些字?怎么認識的?其他的怎么記住?(學生小組自由討論)

  7、交流匯報。(學生根據討論情況,分小組交流匯報)

  8、小組賽讀(讀詞時,學生邊讀邊學動物叫,黃牛、黃牛,哞哞哞,花貓、花貓,喵喵喵,鴨子、鴨子,嘎嘎嘎,小鳥、小鳥,嘰嘰喳喳。水果邊讀邊說特點:蘋果、蘋果,又大又紅,杏子、杏子,又黃又多,紅棗、紅棗,又紅又多,桃子、桃子,又大又紅)。

  四、初讀韻文,自由朗讀

  1、這些參賽朋友的名字,我們都認識了,比賽也要開始了,那它們首先會誰和誰比,比什么,比的結果怎么樣呢?你們想往下看嗎?請你們趕快打開語文書,自由去讀一讀童謠吧。▽W生打開課本,自由讀課文)

  2、借助拼音,自己小聲地讀一讀課文。要求:圈出要求會認的字,標出小節(jié)數。(學生借助拼音,邊讀課文,邊圈出生字,標出小節(jié)數)

  3、再讀韻文,思考:誰和誰比,比什么,比的結果怎么樣?(學生再讀課文,思考問題)

  五、布置作業(yè)

  1、練讀課文,熟讀生字。

  2、熟讀課文,思考:誰和誰比,比什么,比的結果怎么樣?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開火車讀生字)

  2、師出示詞語卡片上的詞語,指名讀。(學生輪流讀出卡片上的詞語)。

  二、朗讀韻文,體會韻味

  1、我們來繼續(xù)我們的比賽。我們也來比一比,看誰的課文讀的好。(全班學生自由讀課文)

  2、指名讀,師生共同點評,指導讀出節(jié)奏感。

  3、全班同學邊拍手邊讀。

  4、男女生賽讀

  三、讀文解疑

  1、通過讀課文,你們知道誰與誰比,比什么,比的結果怎么樣了嗎?(學生讀完課文后,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

  2、根據學生的匯報交流,相機用圖片板書。(學生匯報交流回答老師的提問)

  一頭黃牛圖片、一只貓圖片、一群鴨子圖片、一只鳥圖片

  大——小 多——少

  一個蘋果圖片、一顆棗圖片、一堆杏子圖片、一個桃圖片

  3、教師讓學生觀察鴨子和小鳥的圖片。(學生看圖比較鴨子和小鳥的數量,說說一群、一只各是多少,還可以說“一群”什么)

  4、教師讓學生觀察杏子和桃的圖片。(學生看圖比較杏子和桃的數量,說說一堆、一個各是多少,說說還有“一堆”什么)

  5、師出示圖片:一顆黃豆、一顆紐扣、一顆珍珠,讓學生看看這些東西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學生說說圖片中的東西,有哪些共同的地方。討論探究:“顆”的適用對象,與“棵”的區(qū)別。說說還有“一顆”什么?討論“一顆樹”對不對,為什么)

  四、游戲拓展,自編韻文

  1、玩“我問你說”游戲。(學生選擇課后練習“我會說”中的物品,請同學說量詞。)

  2、創(chuàng)編兒歌。(學生看圖模仿課文編一句,再把創(chuàng)編的句子連起來。說一說。)

  五、指導書寫

  1、師出示漢字,引導觀察

  (1)學生讀一讀:牛、羊、小、少

  (2)看一看,這四個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有一畫落在中線上)(學生認真觀察)

  2、分成兩組,逐個練寫

  指導第一組:牛、羊

  (1)先試著描一描,說一說你發(fā)現了什么,哪些地方值得注意。

  (2)師根據學生剛才的試寫情況示范指導。先仔細看老師示范書寫,再由學生認真練寫。

  (3)賞析。自己圈出比較滿意的字,同桌互看,相互學習,師邊指導,邊挑選典型的作業(yè),最后實物投影展示并評析。

  指導第二組:小、少

  (1)觀察:這兩個字哪兒不同?引導學生學習新筆畫“豎鉤”,注意“少”上邊的“小”沒有鉤。

  (2)教師展示書寫過程,書寫筆順如何?(先中間后兩邊)

  (3)學生書空,描紅。

  六、布置作業(yè)

  畫出你喜歡的物品,并在旁邊標明名稱,要用上量詞。

  板書設計

  比一比

  一頭黃牛圖片、一只貓圖片 一群鴨子圖片、一只鳥圖片

  大——小 多——少

  一個蘋果圖片、一顆棗圖片 一堆杏子圖片、一個桃圖片

《比一比》教案9

  活動目標

 。1)能比較物體的粗細與寬窄

 。2)愿意用語言講述比較的結果,獲得探索的樂趣

  重點:

  學會比較物體的粗細與寬窄

  難點:

  講述比較的.結果

  活動準備

  準備一些粗細、寬窄不同的物體,如:鉛筆、毛線、積木、寬窄卡紙等

  活動過程

  (1)導入,孫悟空的故事,引導幼兒觀察 老師:小朋友們知道孫悟空嗎?孫悟空的金箍棒讓它變粗可以變粗,變細可以變細,今天老師也來教你們這種本領幼兒:…………

 。2)觀察物體,出示毛線和鉛筆,區(qū)別粗細 老師:看老師手里拿的東西,我們比較一下哪個粗?哪個細?

  幼兒:……(引導幼兒說xx比xx粗,xx比xx細)

 。3)出示彩色卡紙,區(qū)別寬窄 老師:寶貝們,看下老師手里拿的卡片,我們觀察比較一下,哪個寬?哪個窄?

  幼兒:……(引導幼兒說xx比xx寬,xx比xx窄)

 。4)比一比,說一說 A.玩游戲,請小朋友找物體,比一比,說一說,并說一說你是怎么知道它是粗的或細的?

  B.再請二組小朋友比較寬窄(引導幼兒說通過比較知道的)

  C.總結:我們小朋友都很棒,都學習到了像孫悟空一樣的本領,知道了我們是通過比較知道粗細、寬窄,能掌握辨別粗細、寬窄的本領

  活動延伸

  我們小朋友以后在游戲過程中,也可以對物體的粗細寬窄作出對比,回到家里也可以并做好記錄。

《比一比》教案10

  【活動目標】

  1、發(fā)展幼兒的運動水平,提高幼兒的肌體協調能力。

  2、激發(fā)幼兒積極參與競爭的意識,并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

  【活動準備】

  一些小型的籃球架和小籃球(幼兒分成幾組,數量就為幾)。

  【活動過程】

  1、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

  2、每一小組都排成一列,站在統(tǒng)一的起跑線后。

  3、排頭小朋友跑到籃球架處(距離幼兒隊伍10~15米),然后跳起來投籃。

  4、要求撿起投進籃筐的球,抱著球跑回出發(fā)地,把球交給后面的.幼兒。

  5、第二名幼兒接到球后,重復第一名幼兒的動作。

  6、以此類推,直至排尾幼兒抱著球回到隊伍中,才算結束任務。

  7、比較哪組幼兒投進的最多則贏得比賽。

  【注意事項】

  活動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幼兒的安全,特別是隊伍中幼兒會出現推搡的動作,尤其要當心。應多做提醒!

《比一比》教案11

  大班科學:

  《身高比一比》

  活動目標:

 。ㄒ唬﹪L試用多種方法測量自己和同伴的身高并進行比較。

 。ǘ┐竽懙嘏c同伴分享交流自已的比較方法。

  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習測量自己和同伴的身高。

  難點:用繩子測量、比較身高。

  活動準備:

 。ㄒ唬┖捅=♂t(yī)生聯系,取得配合。

  (二)測量用的繩子和其他可以幫助幼兒進行測量比較的材料。

 。ㄈ┯涗浖埡凸P。

 。ㄋ模┯變河脮1冊第25-27頁。

  活動過程:

 。ㄒ唬┍缺日l高(設計意圖:大班幼兒對測量有一定的經驗,而身體的成長讓他們對自己到底有多高、班里的同伴誰高誰矮都有了探索的興趣。先讓幼兒用自己的方式比較身高,從而引發(fā)他們對本活動的興趣。)

  1.測量身高方法多。

  (1)今天我們來比比大家的身高,請你找個朋友想辦法比一比,看看誰高誰矮。(鼓勵幼兒結伴后用各種方法比較身高。)

 。2)交流分享經驗。

  說說你和好朋友是怎樣測量身高的。(引導幼兒大膽交流分享自己的方法,如:背靠背站立后目測比較;躺下來后請其他同伴在地上畫記號,再進行比較;使用教室里的身高尺圖進行測量比較。

 。ǘ├K子量身高(設計意圖:使用繩子作為統(tǒng)一的活測量工具來測量和比較身高,讓孩子們突破測量這一難點。)

  1.量一量。

 。1)這里有繩子,請每人拿一根,和你的朋友互相用繩子來量量身高吧。ㄓ變菏褂美K子量身高:一名幼兒筆直站立,其他幼兒幫助把繩子從頭頂垂落下來,到地面后在繩子的相應部位做上記號或者直接把多余的部分剪掉。)

  2.比一比。

  請一個組的小朋友把量出你們身高的繩子放在一起,比一比誰高誰矮。(引導幼兒把記錄身高的繩子一頭對齊,排列在地板或者固定到墻面上,進行比較。)

  3.高矮來排隊。

  把你們的`繩子按從高到矮的順序排成一排,然后你們也來排隊。恳唤M幼兒把繩子按順序排列,再按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順序排隊,讓其他小組檢查是否正確。)

  4.誰最高?

  我們全班,誰的個子最高?(每個組選出自己組里最高的幼兒,再次進行比較。)

 。ㄈ┑降渍l最高(設計意圖:用標準的儀器進行測量,一方面是讓幼兒獲得關于自己身高的準確數據,另一方面有助于他們了解正確的測量方法。)

  1.帶幼兒到保健室,請保健醫(yī)生使用測身高的儀器給每名幼兒進行測量,讓幼兒用紙筆記錄下自己的身高數據。

  2.再來比一比。

  醫(yī)生為我們每個人測出了精確的身高數據,這次我們再來比比,全班小朋友到底誰最高?(共同比較數據,并在幼兒用書上記錄下自己的身高和好朋友的身高,找出全班最高的幼兒。)

《比一比》教案12

  教學目標:

 、背醪礁兄帽孀C的觀點來看問題,知道大小、多少的比較。

 、舱J識10個生字,會寫其中5個字,認識3個部件。

 、陈撓瞪,了解更多可用大小、多少、高矮、長短作比較的事物。

  教學重點:認識10個生字,會寫其中5個字,認識3個部件。

  教學難點:聯系生活,了解更多可用大小、多少、高矮、長短作比較的事物。

  教學方法:聯系生活實際、比較法

  學習方法:自主合作

  學準備:生字卡片、教學掛圖、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游戲激趣引入

  開課時,先搞一個小活動:教師喊起立,學生就坐下。教師喊向左轉,學生就向右轉。活動后再來學習意思相反的`字詞,學生興趣盎然。

  二在觀察中比較意思相反的詞

 、背醪綄W習比較。讓學生觀察自己身上的重要器官手、足,有什么相同與不同。手指、腳趾數量一樣多,長得可不一樣,引出手指長,腳趾短。

 、渤浞钟^察,多角度比較。讓兩位學生站在講臺上,比一比,他們有什么不同,看誰觀察最仔細,找出的不同點最多。

  從個頭上看:一高一矮從體型上看:一胖一瘦

  從年齡上看:一大一小從膚色上看:一黑一白

  從所站的位置上看:一左一右

  學習句子:哥哥高,弟弟矮。學習從不同方面去比,就會有不同結果。

  ⒊在比較中滲透用辨證觀點看問題的意識。地球、太陽:太陽大,地球小。如果以地球、月亮比較,就變成地球大,月亮小。

  學習句子:太陽大,地球小。大小的意思是相反的,是通過比較確定,不是固定不變的。用課件讓學生自己觀察得出結論。

  三鞏固識字,指導寫字

  ⒈游戲一,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如:長,學生就要說意思相反的詞短。

 、灿螒蚨,學生上臺舉起大,學生齊問:什么大?上臺學生自主回答后,又舉起小問全班:什么小?并抽其他同學回答。

 、辰處熤攸c指導學生寫好長、足等。

  四擴展活動

 、庇么、、小造句說話。

 、沧寣W生說說爸爸、哥哥、弟弟的大小關系。

  ⒊同桌比高矮,再與別的同學比,看看高矮的變化。

  板書:

  比一比

  大小

  多少

  高矮

  長短

《比一比》教案1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6頁上的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認識高矮、長短、大小、多少的讀;過程與方法――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呈現實物,進行數一數;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讓同學們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

  1.讓同學們在數一數、比一比、擺一擺的活動中,體;2.能大膽地用數學語言表達比較的結果和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事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6 頁上的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認識高矮、長短、大小、多少的讀寫并理解其意思;讓同學們在數一數、比一比、擺一擺的活動中,體驗一些比較的方法;能大膽地用數學語言表達比較的結果和方法。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觀察能力、小組合作意識。

  過程與方法――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呈現實物,進行數一數、比一比、擺一擺這些實際活動,掌握比較的方法和對結果的流利表達。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讓同學們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同學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fā)同學們學習數學的熱情;培養(yǎng)同學們認真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同學們初步的觀察能力,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1.讓同學們在數一數、比一比、擺一擺的活動中,體驗一些比較的方法。

  2.能大膽地用數學語言表達比較的結果和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ㄒ唬⿴煟捍蠹蚁矚g《神探柯南》中柯南嗎?柯南抓壞人可能干呢,為什么呢?

  生:因為他觀察事物非常仔細,細小的差別也能看出來。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這種細致入微的觀察精神,看誰觀察最仔細!

  (二)老師出示課本5-6 頁圖片請學生觀察圖片上有什么,同時引導學生認識“高矮”、“長短”、“大小”、“多少”等字。

  二、探究新知

 。ㄒ唬╅L短比較

  1.完整表達對物體“長短”的比較

 、倌贸龆L短不同的繩子,請學生認真觀察:

  師:大家發(fā)現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話完整的話來描述它們呢?(提醒學生先思

  考,再舉手,回答的.完整性與準確性、多樣性)

 、诮處熌贸龆L短不同的尺子

  師:請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誰比誰長,誰比誰短?

  2.掌握比較物體長短的方法

 、僬埫總小朋友拿出一支鉛筆,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誰比誰長,誰比誰短?(同桌互相說)

 、谡埼恍∨笥哑饋斫o大家展示一下他是怎樣比較鉛筆長短的?

 、蹘熆偨Y:大家覺得他比得好嗎?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主要應說到:比較的時候,兩支鉛筆的一端要對齊,不能一前一后。)

  3.掌握“一樣長”的概念

  師:請每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兩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發(fā)現了什么?( 板書:一樣長)

 。ǘ└甙谋容^

  1.比一比兩人的高矮。

  ①師:請小朋友先估計一下,小華和小明兩個人,誰高?誰矮?(學生舉手回答,

  注意學生答語的完整性與準確性、多樣性)

 、诠室庾屍渲幸粋學生踮著腳,再比。學生馬上會叫:“不公平”。師:為什么不公平?讓學生明白:事物比較,要在同一起點上。

 、蹘熆偨Y:比身高應該站在同樣高的地方比。跟長短的比較一樣,在比較的時候,一端要對齊,不能一前一后。

 、芾蠋熢偻赃呉徽荆哼@時問同學:這時又是誰高,誰矮呢?我們三個人,誰最高,誰最矮?(學生隨意回答)

  教師小結:高矮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

  2.小組活動。

  內容:前后四人一組,比一比,誰最高,誰最矮? 要求:小組先商量一下,準備怎樣比才能又快又好,商量好以后,再下位比. (在反饋時,得到 3 種方法,

  A、兩兩相比;

  B、一個人和 3 個人依次相比;

  C、站一排相比。

 。ㄈ┐笮〉谋容^

  大小的比較多媒體出示不同大小的2 個皮球。 教師:誰大誰?有什么辦法可以比出來?老師拿出不同大小的2 個皮球。

  教師小結:在桌面上一比,小球沒有大球高,也沒有大球寬。

 。ㄋ模┒嗌俚谋容^

  1.多媒體出示教科書上第6 頁“多少的比較”第一幅圖(蘋果和梨)。什么多?什么少?你是怎么看出蘋果多,梨子少的?

  2.花盆的個數和小樹的棵數怎么比的呢?教師強調::一個花盆放一棵樹,剛好放完,所以花盆的個數與小樹的棵數同樣多。

  三、課堂練習

  1.基礎練習教科書第6 頁“課堂活動”,先思考,再回答。說說比的方法。

  2.綜合練習

 。1)比一比,哪條線長?哪條線短?

 。2)把3 塊同樣的糖分別放入3 個水杯中,溶化后哪杯最甜?

  3.開放練習

 。1)同桌的兩個同學拿出同樣的文具,比一比它們的長短、大小和多少。

 。2)說一說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我們進行高矮、長短、大小和多少的比較?

  (3)比較誰喝的多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二瓶飲料,我要請二個小朋友來喝,誰想來?

  先請大家比較它們的多少,然后讓兩個小朋友背對著大家喝,然后問其中一個小朋友:

  1)你認為自己與他相比,誰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

  2)小組討論:想一想,到底是誰喝得多?為什么?

  教師小結:能從剩下的水比較出誰喝得多,真了不起!

  四、課堂小結你學到了什么? (學生自由說)

  教師作全課總結:我們學習了高矮、長短、大小和多少的比較。知道了比較高矮和長短可以把他們一端對齊,另一端長的就高、長;反之就矮、短。注意比較長短和高矮,要在同一個起點。比較大小可以把幾個物體放在一起觀察看看誰大誰小。多少的比較,我們可以通過數數進行判斷,如果數量小就少,數量大就多。

《比一比》教案14

  活動背景:大班的孩子對于文字非常感興趣,尤其是生活中常見的漢字。我班的大部分孩子識字量較高;顒舆^程中,教師和幼兒之間的互動,幼兒和幼兒之間的互動,意在讓幼兒的思維在活動中得到發(fā)展與強化,通過這樣的相互帶動和影響,以此增強孩子的識字愿望,在活動中主動認識和運用常見的漢字。

  《幸運52》是近期熱播的電視節(jié)目,小朋友們經常收看,喜歡各種激蕩腦力的挑戰(zhàn)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模仿節(jié)目的形式,每一關內容的設計上更注重了生活化、多樣化、層次性,逐步增加難度,讓孩子在激烈的競爭中充分感受團隊合作的成就感,獲得更多的知識經驗,確保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活動中獲得滿足與成功。

  活動目的:1、學習運用生活中常見的漢字。

  2、培養(yǎng)幼兒對漢字的'興趣,愿意主動學習常見的漢字,增強對文字符號的敏感性。

  3、培養(yǎng)幼兒的團隊合作精神及主動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意識。

  活動準備:隊伍名稱的招牌、漢字卡片、象形文字的圖片、獎品、娃娃等。

  活動過程:(一)師生喊口號,進入主題:

  1、非常比一比,快樂在一起!耶!

  ——通過口號調動幼兒的激情,激發(fā)幼兒參與比賽的欲望。

  2、“現場的小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參加本期非常比一比節(jié)目。我是主持人快樂,今天我們要來一場關于漢字的比賽!痹诒荣惖淖詈笪覀冞有一個幸運大抽獎,看誰能把大獎帶回家。

  ——師以節(jié)目主持人的身份出現,將幼兒帶入電視節(jié)目的氛圍,讓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3、依次介紹三隊成員和小組長,并喊口號互相加油。

《比一比》教案15

  教學目標

  1、 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一種筆畫和一個偏旁。

  2、 知道多——少,大——小兩對意思相反的詞語,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學習正確使用量詞。

  3、 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 導入

  1、 課件:比較多——少,大——小。

  3、 揭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識字二第一課比一比》。(板書課題)

  二、 看圖識詞

  1、 看圖畫,提問: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哪些動物和植物?

  2、 詞卡與實物相對應

  A、 學生將詞卡貼在相應的植物和動物旁邊。

  B、 請學生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讀準這些音節(jié),詞語。

  3、 認讀帶拼音的生字

  個別認讀,全班認讀,開火車讀。(蘋果的“蘋”,杏子的`“杏”,黃牛的“黃”是后鼻音,“少”是多音字,要注意正音。)

  4、 出示不帶拼音的詞卡認讀

  先全班讀,在分男女生讀,比一比。

  三、 記憶生字

  1、 學生選擇生字,用自己的方法記憶。

  2、 學生選擇生字進行組詞或說句的練習。(引導學生在組詞時理解“堆”的詞義,理解堆的偏旁。)

  四、 學習韻文

  1、 自由讀韻文。(兩遍)

  2、 小組合作學習

  A、 交流朗讀成果。

  B、 交流讀韻文后的發(fā)現。(有四句話,兩句比大小,兩句比多少。)

  3、 比一比,認識量詞。

  圖上的桃子和杏子有多少?(一堆杏子一個桃。)

  杏子可以一堆一堆的數,還可以怎么樣數?桃子呢?(一個,一箱,一筐……)

  4、 提出疑問,開展互相解疑的活動。

  相機引導學生理解同一種物品可以使用不同的量詞。如:一只鴨子,一群鴨子;一只小鳥,一群小鳥;一個蘋果,一堆蘋果,一籃蘋果,一筐蘋果………)

  五、 指導書寫

  1、 出示“牛,羊”,學生觀察,說說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牛的豎要出頭,豎要壓豎中線;羊的豎不能出頭,豎也是壓在豎中線上的。)

  2、 師范寫,生練習。(書空)

  3、 學生寫,師巡視指導。

  綜述

  本課依據課文創(chuàng)設情境,在情境中作到認字和學詞相結合,學詞和認識事物相結合,鼓勵學生在誦讀中熟悉量詞的用法,逐步學習正確使用量詞。本課12個生字,在字音上,“蘋,杏”是后鼻音,“少”是翹舌音,上課時要提醒學生注意讀準音!靶樱,蘋”的偏旁和字義有關,要提醒學生注意。韻文淺顯易懂,節(jié)奏感強,瑯瑯上口,非常適合兒童朗讀。因此在學習韻文這一塊注重學生朗讀,用比賽讀,展示讀,拍手讀這些形式激發(fā)學生讀的興趣,學的興趣。

【《比一比》教案】相關文章:

比一比的教案09-12

比一比教案02-26

《比一比》教案01-29

比一比教案及反思08-22

《比一比》中班教案11-13

比一比大班教案10-23

幼小銜接比一比教案11-30

幼小銜接比一比的教案11-30

小學數學比一比教案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