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云識天氣》教案 推薦度:
- 《看云識天氣》教案 推薦度:
- 《看云識天氣》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看云識天氣教案1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看云識天氣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看云識天氣教案1
【課題名稱】看云識天氣
【教學目標】
1、認識說明文,理解文章主要內(nèi)容,比較之前學習的記敘文,結(jié)合課文區(qū)別記敘文和說明文,了解說明文的特點和說明方法,理解文章說明的思路及說明方法。
2、學習運用打比方的妙處,體味語言準確生動的特點;掌握并學習抓住事物特征進行說明的寫法。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和培養(yǎng)學生留心自然現(xiàn)象的習慣。
【教學重點】
1、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認識說明文的特點。
2、理解說明的思路及說明方法。
3、掌握并學習抓住事物特征進行說明的寫法。
【教學難點】
1、培養(yǎng)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
2、培養(yǎng)學生留心自然現(xiàn)象的習慣。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比較法、研討法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上課之前老師給大家猜一個字謎,現(xiàn)在運動會快到了,那老師就以運動會為謎面,運動會上都有它的,猜猜是什么字?——(云)板書:云
很好,大家知道繁體字的云是怎么寫的嗎?(雲(yún))結(jié)合課件的背景,從這個字上你又可以看出點什么呢?(下雨和烏云有關(guān)系……)繁體字與歷史文化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不可分離。我們從這個字也可以看出雖然古時候科技不發(fā)達,但古代勞動人民在生產(chǎn)生活中對云和天氣的關(guān)系有了一定的認識。我們大家都知道,烏云會帶來下雨的天氣,其實晴朗的天空上也會有各種各樣的云,(課件出示各種云的圖片)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就是生活中會出現(xiàn)的各種各樣的云,我們剛才看到的云和天氣有什么關(guān)系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說明文——看云識天氣(板書補充課題)。讓我們一起在作者的介紹下認識云和天氣的關(guān)系。
二、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邊讀邊把不懂的字詞圈出來。
2、認讀生字。每個生字讀兩遍。
、偬釂枺捍蠹覄倓傋x完這篇科普說明文,感受了一下說明文的感覺,誰能用自己的話給說明文下個定義。
。A(yù)設(shè):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來解說事物、闡明事理而給人知識的文章體裁;說明文是客觀的說明事物的一種文體,目的在于給人以知識。)
同學們剛剛明白了說明文的概念,現(xiàn)在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下說明文的分類,(出示PPT)說明文可以按照說明對象、寫作目的、語言風格進行分類。說明對象:事物說明文、事理性說明文;寫作目的:實用性說明文(PSP說明書的作用是什么?預(yù)設(shè):介紹某種產(chǎn)品的情況和主要用途)科學小品文;語言風格:平實性、文藝性。
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讀過了課文,比較一下我們之前所學習的記敘文,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有什么不同?大家可以翻到前面的課文,我們一起看看,記敘文是有幾要素的?我們一起回憶一下記敘文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那說明文有幾要素呢?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下,說明文有四要素,分別是:說明對象,說明方法(列數(shù)字、舉例子、分類別、作比較、下定義、打比方、摹狀貌、作詮釋、畫圖表)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說明語言(準確性)。板書說明文的四要素。
除了要素的不同,記敘文和說明文還有什么不同嗎?
。A(yù)設(shè):記敘文,是以敘述為主要表達方式,以寫人物的經(jīng)歷和事物發(fā)展變化為主要內(nèi)容的一種文體。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來解說事物、闡明事理而給人知識的文章體裁。記敘文抒發(fā)了作者的主觀感受,而說明文只是客觀地說明事實。)
同學們,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文,說明這篇文章的內(nèi)容具有——(科學性)。(板書:內(nèi)容科學性)
過渡語:剛才大家只是初步閱讀課文,接下我們在學習課文內(nèi)容的同時進一步學習說明文的特點。
3、再讀課文。
。1) 快速默讀課文,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看云識天氣最基本的經(jīng)驗是什么。
預(yù)設(shè):經(jīng)驗告訴我們: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層,叫卷云,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yù)兆。
提問:作者用了“往往”“常!弊飨拗圃~,可以去掉么?為什么?
。A(yù)設(shè):這兩個詞用在句中具有限制作用,表明一般情形是這樣,排除了特殊情況,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板書:語言的準確性))
。3)本文的課題叫做看云識天氣,那文章肯定會涉及到云,作者在本文介紹了哪些云呢?請同學們再瀏覽一遍課文,把作者介紹的.云的名稱圈出來,請同學們結(jié)合課文回答。
回答的時候,請用這樣的句子:請大家看到第幾自然段的第幾行,作者給我們介紹了……
卷云 卷層云
卷積云 高層云
積云 雨層云
高積云 積雨云
寫“積云”變化為“積雨云”的一段用了一些表示時間的詞,找出來,說說它們的作用。預(yù)設(shè):迅速、不一會、頃刻、馬上……說明變化速度之快,用詞又不雷同。說明了語言的準確性。
過渡語:這些介紹的都是云的——(形態(tài))。除了介紹云的形態(tài),作者還介紹了什么?——(云的光彩)文章的說明角度是怎么變化的?(第六自然段的第一句:我們還可以根據(jù)云上的光彩現(xiàn)象,推測天氣的情況——中心句)
云的光彩:暈、華、虹、霞。
本文介紹了這么多的云的形態(tài)和云的光彩,作者是怎么在文章中安排的?
老師給大家一個提示:大家看一些我們剛才圈注的云的形態(tài)和光彩的詞語,都集中在文章的哪幾段?(云的形態(tài)是第3、4、5段,云的光彩是第6段)說明這里是分別介紹云的形態(tài)和光彩的(板書:分),那文章前面的部分是——(總的概述)板書:總,后面的部分是(總的說明看云識天氣的意義和局限性)板書:總。
作者介紹了這么多種云的形態(tài)和云的光彩,但我們讀起來卻不覺得混亂,說明文章的結(jié)構(gòu)——(預(yù)設(shè):條理清晰)(板書:結(jié)構(gòu)的條理性)。
總板書:
看云識天氣
說明對象 內(nèi)容的科學性
說明文四要素 說明方法 特點 語言的準確性
說明順序 結(jié)構(gòu)的條理性
說明語言
三、小結(jié):
通過剛才對課文內(nèi)容的學習,我們認識了云的形態(tài)和云的光彩,也了解了說明文的知識。我們發(fā)現(xiàn)只要仔細觀察身邊的任何一樣細小的事物,都會發(fā)現(xiàn)它蘊藏著的獨特的魅力。但當我們需要將它們描述出來,又怎樣才能做到精彩、生動、有趣呢?那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品讀。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
(1)全班朗讀課文。(板書課題)(7mins)
。2)板書回憶說明文的特點。
二、重點研讀。
1、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了解說明文的說明方法。
。1)本文是一篇科普說明文,但是老師發(fā)現(xiàn)大家讀得時候十分投入,說明文章很吸引大家,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深奧的科學知識解說得生動活潑?(板書:說明方法)
(預(yù)設(shè):文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句。)
教師講解:記敘文中,比喻是一種修辭方法;說明文中,運用比喻來說明事物,稱為打比方(板書:打比方)。雖然本質(zhì)是一樣的,但放在記敘文和放在說明文中,它的叫法改變了。就如你在學校時是老師的學生,可是回家后你是父母的孩子。你的身份沒有變,但叫法變了。大家明白了嗎?
大家知道比喻在記敘文里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動形象)那么課文中的打比方也有同樣的作用。
請找出文中用了打比方的句子。
預(yù)設(shè):
、偎鼈冇械南裼鹈,輕輕地飄在……像奔馬。(提問,說明了云朵——姿態(tài)萬千,變化無常)
②云就像是天氣的“招牌”!罢信啤边\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喻指云是天氣變化的標志,準確而形象地說明看云和識天氣的關(guān)系“招牌”時商店的標志,云是天氣變化的標志,比喻準確。
③卷云絲絲縷縷地飄浮著……綾紗。(提問,說明了卷云?——輕盈和潔白)
、苋绻碓瞥扇撼尚械嘏帕性诳罩校孟裎L吹過水面引起的鱗波,這就成了卷積云。(將卷云比喻成“白色的羽毛”和“潔白的紗”,說明其輕盈、潔白。把成群排列的卷積云比喻成“微風吹過水面引起的鱗波”,這就形象地說明了卷積云的特點。排列整齊)
、葸有一種像棉花團似的白云,叫積云。
、薷叻e云是成群的扁球狀的云塊,排列很勻稱,云塊間露出碧藍的天幕,遠遠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弋斶B綿的雨雪將要來臨……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綢幕。
過渡語:課文中大量運用打比方,使得行文生動活潑,饒有趣味,給人深刻的印象,激發(fā)人們閱讀的興趣。
課堂訓練:請仿照示例造句,從形狀入手,展開充分的想像和聯(lián)想,既考慮靜態(tài),又兼顧動態(tài),以求動靜結(jié)合之妙。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巒,像河流,像雄獅,像奔馬……
造句:①夜幕四合,周圍的群山,…… ②遠處的霓虹燈亮了,……
學生回答,教師示例:
、僖鼓凰暮,周圍的群山,像駝峰,像閘門,像臥佛、像長蛇,……
②遠處的霓虹燈亮了,像眼睛,像流星,像彩綢,像長虹,……
打比方使文章生動,更重要的是讓云的特征更加鮮明。
過渡語:打比方是說明文的其中一個說明方法,讓說明文顯得生動,不再枯燥。打比方的運用是為了將語言變得生動優(yōu)美,為了將事物說明得更加清楚,還得講究運用一定的說明方法。
。2)上節(jié)課我們還認識了云的各種形態(tài)和不同光彩,下面請大家閱讀課文中介紹云的形態(tài)和云的光彩的部分,一起來完成下表。
類別特征天氣情況
云
的
形
態(tài) 晴 卷云像羽毛,像綾紗陽光可以透過它照到地面
卷積云像鱗波它不會帶來雨雪
積云像棉花團在天空映著溫和的陽光
高積云像羊群云塊間露出碧藍的天空
陰 卷層云仿佛白色綢幕它向前推進,天氣將轉(zhuǎn)陰
高層云像毛玻璃它預(yù)示著將要下雨或下雪
雨 雨層云布滿天空雨雪就開始下降
積雨云形成高大的云山馬上就會下暴雨
云
的
光
彩 類別特征天氣情況
暈里紅外紫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
華里紫外紅華環(huán)由小變大,轉(zhuǎn)晴;由大變小,轉(zhuǎn)陰雨
虹彩色圓弧東虹轟隆西虹雨
霞云層變紅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從上面的表我們可以看到,作者根據(jù)云的不同特點,把云分成不同種類,這樣使說明條理更清晰,更明確。把事物按照一定的標準分成若干類別,一類一類加以說明的方法,這也是說明文說明方法的一種——分類別。(板書:分類別)這種分類說明不僅能夠把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說得更明白,而且會使說明的條理更清楚。
在文中,作者都是先介紹云的形態(tài)特征,再告訴我們這種云叫什么。這種說明方法叫做下定義。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內(nèi)容或主要問題,用簡明扼要的話給事物下定義,使讀者對被說明對象有個明確的概念。下定義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同提問結(jié)合起來,先提出主要說明的問題,再用下定義的方式回答。有的先下定義,再作具體說明,如“激光是一種最亮的光。它比太陽光亮一百億倍以上”。有的先具體說明,然后概括成定義:“綠色植物的葉綠素吸收了太陽的光能,把碳酸氣和水合成為含有高能的有機物質(zhì),同時放出氧,這叫做光合作用!毕露x。(板書:下定義)
按照不同的光彩,作者把云分為四種——暈、華、虹、霞,把它們之間的差別,進行了比較說明。這種作比較的方法更好地突出了云和天氣關(guān)系的特征。(板書:作比較。)
三、拓展延伸
云的光彩那一段引用了一些諺語。引用了諺語,簡短、通俗、鮮明、生動。諺語是人民群眾通過長期的觀察和實踐總結(jié)經(jīng)驗的結(jié)晶,它簡短通俗,鮮明生動,讀起來瑯瑯上口。積累文中的有關(guān)諺語,了解識別天氣變化的常識。
文中出現(xiàn)的諺語有:“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東虹轟隆西虹雨”“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教師適當補充,并做些解釋,如:⑴“天上鉤鉤云,地下雨淋淋”⑵“云往東,車馬通;云往南,水漲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曬麥”⑶“天上鯉魚斑,明天曬谷不用翻”⑷ “早上烏云蓋,無雨也風來”⑸“清早寶塔云,下午雨傾盆” ⑹ “久晴大霧陰,久陰大霧晴”⑺ “黃云上下翻,將要下冰蛋”。
四、小結(jié)
本文是一篇介紹云和天氣關(guān)系的科普文,本文介紹了種類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但文章的層次清晰,很有條理。先說什么,后說什么,作者做到了心中有數(shù)。關(guān)鍵在于作者選取了合理的說明順序。另外,作為一篇科普文,作者寫得非常生動形象,這得益于恰當運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為了使文章表達更加清晰,作者還用了分類別、下定義、作比較等說明方法。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作者對自然現(xiàn)象的細心觀察。其實,只要我們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觀察,細心思考,一樣可以從小事情中發(fā)現(xiàn)大道理來。
五、作業(yè)布置
【活動與探究】
1、你還懂得其他的看云識天氣的知識嗎?和同學一起查閱有關(guān)資料,搜集更多的看云識天氣的諺語。
2、你對什么天氣現(xiàn)象比較感興趣?能用生動的語言說明一下嗎?
參考題目:《流星雨》《月亮圓缺與潮汐的關(guān)系》《日蝕》《極光》等。
3、用課文中學到的知識去實地驗證一下,并寫一二篇觀察日記。
總板書:
看
云 ? ?內(nèi)容的科學性 打比方
識 ? ?特點 語言的準確性 說明方法 分類別
天 ? ?結(jié)構(gòu)的條理性 下定義
氣 ? ?作比較
看云識天氣教案2
看云識天氣
教學目標
1、掌握并學習抓住事物特征進行說明的寫法。
2、理解說明的思路及說明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熱愛自然的情趣。
教學重點
理解說明事物要抓住特點,理解說明的思路及說明方法的應(yīng)用。
教學難點
理解說明事物要抓住特點,理解說明的思路及說明方法的應(yīng)用。
教學流程
一、教學準備階段
。ㄒ唬┙處煖蕚浜檬谡n內(nèi)容及多媒體課件,收集各種看云識天氣的資料,以便啟發(fā)學生有效地閱讀和欣賞。
(二)學生做好預(yù)習,注意觀察天空中的云與天氣的關(guān)系,為課堂交流做好充分準備。
。ㄈ┙處燁A(yù)計教學過程中的生成目標,以便及時開發(fā)課堂教學資源。
。ㄋ模┙處煷_定自學、合作、探究的具體學習過程,進行有效的跟蹤指導和評價。
二、創(chuàng)境設(shè)疑
1、請學生從課前準備中談?wù)勛约旱姆e累和觀察。比如:你觀察過天空中的云嗎?有怎樣的感受?用簡短的話說明。
學生看教師制作的多媒體,多媒體投影:天空中不同的云朵,出現(xiàn)不同的天氣。點明:云朵與天氣有關(guān)系。
2、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是:
。1)掌握并學習抓住事物特征進行說明的寫法。
。2)理解說明的思路及說明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熱愛自然的情趣。
3、學生自讀課文,看看云與天氣變化有怎樣的關(guān)系?
明確:不同形態(tài)的云與天氣和不同光彩的云與天氣都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
學生對課文有了簡要的認識后,明確了與教材有關(guān)的學習主題后,開始進一步學習課文。
4、教師導學:科普說明文的學習,可以遵循規(guī)律,即抓特征、理順序、用方法、語言準。從以上四個方面去研讀一篇文章,文章的脈絡(luò)會更加清晰。
自主探究:出示表格,讓學生分小組討論表格,準確列出云及光彩的種類、特征和它們分別表示的天氣情況。(學生可用作參考)
可讓學生自行設(shè)計表格,在閱讀中思考:(1)共有幾種類型的云?(2)表格如何設(shè)計得簡潔明了?(3)可以每個小組設(shè)計一種,設(shè)計后同學之間相互交流。也可以通過實物投影儀在班上講述自己的設(shè)計和理解,教師進行總結(jié),幫助學生清楚地理解課文。
教師小結(jié):按云的形態(tài)可分為晴天的云與雨雪天的云,再按云的光彩分四種。表格只要順序合理即可,設(shè)計得簡潔些、詳細些都可以。
學生討論填表后,教師進一步指導:用表格與原文對照,我們就清晰的發(fā)現(xiàn),作者抓住了說明事物的特征(云和天氣的關(guān)系),同時有一定的合理說明順序(總分)。
三、導學講析
教師進一步導學:為了將事物、事理說明得更加清楚,除了合理的說明順序之外,還要有準確、美麗的語言文字將文章表述出來,和說明文獨有的說明方法來進行說明。我們來看看這篇說明文的生動說明,請同學們研讀討論。
1、能舉例說明文章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嗎?它們的作用分別是什么?
2、能舉例說明文章語言的準確性嗎?它們的作用如何?
學生可以討論并暢所欲言,也許所說的不一定完全準確,但只要敢于探索,大膽講述,教師都應(yīng)表示贊賞,并進一步引導學生明確:按照不同的光彩,作者把云分為四種——暈、華、虹、霞,并把它們之間的差別進行了比較說明。這種作比較的方法更好地突出了云和天氣關(guān)系的特征。許多句子運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不僅使文章生動,更重要的是讓云的特征更加鮮明,用詞準確。
四、固本訓練
學生再次速讀課文,看大屏幕所展示的題目,交流思考,看看本節(jié)課有哪些收獲。比一比,哪一組的思維更敏捷。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第一自然段的內(nèi)容。
(2)“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yù)兆”,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3)第三自然段中總結(jié)薄云特點的一句話是什么?
。4)根據(jù)課文舉例說明云是天氣變化的標志(舉一例即可)。
。5)舉例說明看云識天氣對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好處。
學生思考,回答問題后,教師引導小結(jié):(1)第一自然段指出了云和天氣的密切關(guān)系,說明看云可以識天氣。(2)這句話的作用是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3)卷云、卷積云、積云、高積云都是很美麗的云。(4)雨層云形成,連綿不斷的雨雪也就開始下降。(5)論述有理即可。
五、評結(jié)延伸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
學生進行自己分析學習內(nèi)容,梳理本課所學知識。
教師明確:通過對文章的學習,我們不僅了解了看云識天氣,學習到了怎樣將事理說清楚的方法,還把握了一般說明文的說明方法,那就是抓特征,理順序,用方法,語言準。
2、用本課學過的說明方法,寫一篇小小說明文,向同學們介紹一種自然現(xiàn)象。題目自擬。
看云識天氣教案3
一、第一個教學板塊:導入,檢查預(yù)習
1、導入語:
請學生七嘴八舌地說識別天氣的方法,我們還可以根據(jù)云來預(yù)測天氣狀況,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文章《看云識天氣》,看一看,如何根據(jù)云來推測天氣的陰晴雨雪。
2、點出常用雅詞和諺語,并指出這個詞需要了解什么。
二字雅詞:峰巒招牌點綴預(yù)兆輕盈綾紗鱗波崩塌彌漫征兆
四字雅詞:姿態(tài)萬千變化無常白云朵朵陽光燦爛烏云密布大雨傾盆絲絲縷縷朦朧不清密密層層連綿不斷群峰爭奇聳入天頂
諺語:“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東虹轟隆西虹雨”;“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二、第二個教學板塊:整體感知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找出文中過渡句或中心句。并用“我認為是過渡或中心句,因為”
教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把握過渡句的位置及文章的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
云的形狀卷云卷積云積云高積云卷層云高層云雨層云積雨云
板書:云招牌
云的光彩暈華虹霞
三、第三個教學板塊:演讀,理清層次
1、明確任務(wù):請大家任選一種云,以第一人稱的口吻作自我介紹。
介紹要求:①充分利用描寫云彩的語言材料;②讓別人明白你將會帶來怎樣的天氣。
教師示例:“Hai!大家好,我叫卷云,我常絲絲縷縷地飄浮著,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別看我身子很單薄,可我最輕盈,站得也最高,陽光可以透過我照到地面。我很受歡迎,因為我會給大家?guī)砬缋实奶鞖!?/p>
2、對照課文,學生自說自講,在書上作記號
3、學生課堂交流自評。(邊演邊完善板書)
4、小結(jié):通過自我介紹,我們認識了各種云彩,明白了它將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天氣,這樣我們對課文內(nèi)容與層次是不是更熟悉了?
四、第四個教學板塊:說讀,品味語言
1用一個字來評價語言上的特點。(美)
2、下面請大家用“美在……,因為……”的句式,就文章的語言說一句評論式的話。怎么說呢?像這么說:
1)運用貼切的比喻:
“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說明卷云的輕盈和潔白;
“好像微風吹過水面引起的粼波”比喻卷積云的形態(tài)特征;
“像棉花團似的白云”比喻積云的形態(tài)特征;
寫卷云聚集成卷層云時用“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綢幕”作比喻。
。2)運用擬人的手法:
寫卷層云變成高層云時,用“這時的卷層云得改名換姓,該叫它高層云了”;
寫高層云變成雨層云時,用“太陽和月亮都躲藏了起來”。
。3)用描寫的語句:
“陽光透過云層……依然很清晰”,寫出了“卷云”的“薄”;
用“向上凸起”、“高大的云山”、“群峰爭奇”、“聳入天頂”等詞語寫由積云到積雨云;“云底變黑”、“云峰模糊”、“云山崩潰”、“烏云彌漫”描繪“積雨云”的發(fā)展變化。
。4)用詞準確:
問:寫“積云”變化為“積雨云”的一段用了哪些表示時間的詞,找出來,說說它們的作用。迅速、不一會、頃刻、馬上……說明變化速度之快,用詞又不雷同。一
。5)引用了諺語,簡短、通俗、鮮明、生動。
五、第五個教學板塊:尋讀,課外延升
1、點示:課文講的是“看云識天氣”,其實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不僅僅是通過“看云”才能識別“天氣”,我們可以看“動物”、“植物”、“某種現(xiàn)象”或“一些感覺”等都可以幫我們識別天氣,有的方法特別靈,有的已形成了諺語,被廣為流傳。你能說出一兩條來嗎?
2、學生活動:學生自由講述。
3、學生收尋并積累識天氣的方法。
看云識天氣教案4
〖教材分析〗
1、單元教學目標:
、艈卧獌(nèi)容:第四單元是反映自然世界的單元。共安排了五篇課文,其體裁、題材等豐富多樣,主題集中,《化石吟》是一首科學抒情詩;《看云識天氣》是科普說明文;《綠色蟈蟈》是觀察隨筆;《月亮上的足跡》是記敘文;《山市》是一篇文言文,總體上是繼第三單元之后,以對自然界進行科學探索為內(nèi)容組成。
、茊卧虒W目標:
情感態(tài)度目標: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知識和能力目標:豐富學生的科學知識,提高學生閱讀現(xiàn)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篩選信息的能力;
過程和方法目標:練習用較快速度默讀課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內(nèi)容大意;在探究活動過程中獲得一些搜集資料和研究問題的方法。
、墙虒W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對于本單元教材的處理方面,教參提出了以下幾點意見:
、僮⒁饧骖櫲齻維度,注意滲透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
②淡化文體,強調(diào)綜合,以培養(yǎng)閱讀能力和研究能力為主;
③不要把閱讀課上成地理課、生物課或其他科學課;
、芏嘁杂懻撜n或探究課的方式來進行教學,目的是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菁訌娬n外語文實踐(包括閱讀),開展科學活動;
、藜訌娬Z言積累,讓學生每人備一本“摘抄本”,摘抄優(yōu)美的詞、句、段。
2、《看云識天氣》教材分析:
、艃(nèi)容分析:《看云識天氣》是一篇舊課文,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從兩個方面介紹了云和天氣的關(guān)系:不同形態(tài)的云和天氣的關(guān)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氣的關(guān)系。從寫作上看:。層次清楚,有綱有目;。能抓住云的特點來進行說明;。語言準確,運用比喻、擬人和排比等修辭手法,把云寫得生動形象;運用了下定義、列數(shù)字、打比方、分類別等說明方法。
、平滩牡奶幚恚哼@篇課文特點鮮明,做為教學內(nèi)容來看,切入點很多,過去通常把它當作說明文來處理,學習說明文的寫作方法和說明方法,但從新教材看,第一二冊并不強調(diào)文體的學習,強調(diào)的是練習學生的閱讀概括和搜集篩選信息的能力,甚至提出,教學時不必指出它是什么文體,顯然課文作為教材的功能發(fā)生了變化,因此,在教材處理內(nèi)容取舍方面,我兼顧了兩個方面:一是重點練習學生快速閱讀,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內(nèi)容大意,提高學生搜集篩選信息的.能力;二是適當復習介紹說明文的文體知識。
〖教學目標〗
1、練習快速閱讀,概括課文內(nèi)容要點,理清文章思路。
2、豐富科學知識,提高搜集篩選資料的能力。
3、積累課文中的比喻句,并領(lǐng)會運用這種修辭方法的好處。
4、培養(yǎng)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和留心自然現(xiàn)象的習慣。
〖課時劃分〗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練習快速閱讀,概括課文內(nèi)容要點,理清文章思路。
2、豐富科學知識,提高搜集篩選資料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和留心自然現(xiàn)象的習慣。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積累課文中的比喻句,并領(lǐng)會運用這種修辭方法的好處。
2、學習課文語言準確的特點,復習說明方法,了解本文寫作特點。
第一課時教學重難點:
1、練習快速閱讀,概括課文內(nèi)容要點,理清文章思路。
2、豐富科學知識,提高搜集篩選資料的能力。
教學難點:概括課文內(nèi)容要點,理清文章思路。
〖學情分析〗
朗讀能力方面方言較重,對語文學習來說是一大障礙,對課文的整體把握能力比較欠缺,缺乏比較系統(tǒng)的學習方法,因此我在問題的設(shè)置和學法指導方面盡量做到具體,注意梯度,易于操作。
〖教學方法〗
教法:導讀法──創(chuàng)設(shè)情景,指導、點撥。
學法:小組學習和自學相結(jié)合,指導學生在小組學習中掌握方法,在自學中實踐提高。
看云識天氣教案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觀察、交流中,了解云的顏色、形狀是多變的,云還會變成雨、雪、霧等落下。
2、激發(fā)幼兒關(guān)注和探索天氣現(xiàn)象的興趣。
3、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xiàn)象。
4、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jié)果的能力。
活動準備:
不同天氣情況下云的PPT,觀察適宜的天氣,并選擇適當?shù)臅r間。
活動過程:
一、帶領(lǐng)幼兒到室外觀察、認認識天上的云。
活動前要求:
1、請小朋友抬頭看看天上有什么?云是什么顏色的'?有什么形狀和樣子?你覺得云象什么?
2、云會不會動?是怎么動的?
二、引導幼兒觀察后回教室交流各種各樣的云1、你看到的云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
2、除了今天見到的云,你有沒有見過別的云?是什么樣子的?你在什么時候看見的?
2、為什么會有各種各樣不同的云呢?
、庞變鹤杂杀硎觫瞥鍪綪PT師幼共同介紹、小結(jié)不同的云與天氣的關(guān)系。
三、引導幼兒討論云隱含的變化1、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云的形狀會變化,那么云除了形狀會變,其他還會變嗎?會變成什么?
四、延伸活動結(jié)合不同的天氣,在一日活動中隨機引導幼兒觀察不同的云,豐富幼兒的感受。
看云識天氣教案6
教學內(nèi)容:
《看云識天氣》
教學目的:
一、學習并啟發(fā)學生運用條分縷析的方法去觀察研究事物。
二、理解生動的比喻對說明事物特征的作用,體會說明語言準確性。
教學重點:
掌握總分結(jié)構(gòu)順序及分類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
生動的說明表現(xiàn)抽象、復雜天氣特征。
教學時間:
安排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出示小黑板、檢查字詞預(yù)習情況。
二、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云和天氣有著密切關(guān)系,看云可以辨別,推測天氣的好壞,這篇說明文是怎樣把有關(guān)云和天氣的'氣象知識告訴我們的?
三、討論全文結(jié)構(gòu)。
四、著重研究一、二部分層次及語言特色。
(一)講讀第一自然段
1、朗讀首句提問什么叫姿態(tài)萬千、變化無常?2、哪些語句分別說明姿態(tài)萬千變化無常?
3、朗讀指出修辭手法?
4、這一節(jié)按什么順序?qū)懙模?/p>
。ǘ┓治龅诙匀欢巍
1、朗讀并背誦指出概括說明作用。
2、往往、常常兩個副詞起什么作用?
。ㄈ┰敿氀芯扛鞣N云同天氣的關(guān)系。
1、卷云、卷積云、積云和高積云形狀、位置、厚度怎樣,是什么樣天氣?
2、雨天的招牌呢?三種云的特點、高度、厚度、顏色在怎樣變化?
3、改名換姓、躲藏是什么修辭手法?
4、從積云到積雨云,則是夏天出現(xiàn)的一種特殊情況,它的變化速度和以上有什么不同呢?
5、歸納與第二節(jié)關(guān)系。
。ㄋ模┯懻撊绾胃鶕(jù)云的光彩,推測天氣的情況。
1、云上有哪幾種光彩?(暈、華、虹、霞)
2、這些光彩特征怎樣?預(yù)示著什么天氣?
3、引用諺語有什么作用?
五、討論最后一段作用。
1、觀察云的形狀、光彩對我們有什么意義?
2、如何才能掌握它的變化規(guī)律呢?
3、最后告訴我們局限性作用?
六、總結(jié)課文。
七、布置作業(yè):
1、說出收集的有關(guān)氣象諺語試辨識天氣。
2、完成練習二。
板書設(shè)計:
看云識天氣
。ㄓ^察)(推測)(天氣的變化)
一、總說云的變化同天氣關(guān)系。[總]{現(xiàn)象}
姿態(tài)萬千,變幻無常。(總)
有的像-----有的像-----(比喻、排比)剛才-----一霎時------(對比)(分)
云就像天氣的招牌(總)
二、分說云的形態(tài)、光彩同天氣變化的關(guān)系。(分類說明)[分]
1、形態(tài):經(jīng)驗:(高、輕、。┩纾唬ㄏ瓤偤蠓郑
。ǖ汀⒑、密)常常陰。
2、光彩:暈、華、虹、霞
三、概述看云識天氣的意義和局限性。[總]{本質(zhì)}
語言生動用詞準確條理清楚
通俗形象科學性強層次分明
(比喻、擬人、排比(一般、可能、漸漸等)
對比、引用;諺語)幻燈片內(nèi)容:(一)云的形狀與天氣關(guān)系
云類形狀特征天氣
卷云:輕晴
卷積云:高
積云:薄朗
高積云:
卷層云:低陰
高層云:厚
雨層云:雨
積雨云:密雪
(二)、云的光彩同天氣關(guān)系(略)
板書設(shè)計:
看云識天氣
。ㄓ^察)(推測)(天氣的變化)
總說:看云可以識天氣。[總分總][現(xiàn)象]
條理清楚高、輕、薄
層次分明形態(tài)(分類)
分說:怎樣看云識天氣。低、密、厚(先總后分)
。ǚ诸悾┕獠剩簳、華、虹、霞[本質(zhì)]
總說:意義與局限。
用詞準確往往、常常
科學嚴密一般、可能、漸漸等
語言通俗像.....像.....;剛才-----一霎時------;招牌;改名換姓
生動有趣比喻、排比、對比、擬人;諺語
幻燈片內(nèi)容:
(一)、云的形狀與天氣關(guān)系
(二)、云的光彩同天氣關(guān)系(略)
看云識天氣教案7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概括文章要點。
2、理清文章整體思路。
3、了解相關(guān)科學知識,開拓思路。
4、培養(yǎng)科學精神,激發(fā)求知欲望。教學課時:兩課時教學難點:課文中比喻、擬人、比較、引用等修辭方法的作用以及運用。教學重點:說明方法(打比方、分類別、下定義、列數(shù)字),說明文語言的生動性。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人們常說:“云往東,車馬通;云往南,水漲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曬麥!保ㄟ呏v邊放音樂—下雨、打雷時的聲音)人們?yōu)槭裁催@么說呢就讓我們帶著這個搞笑的問題一齊來走進云的世界
二、學習課文
1、掃清字詞障礙(找人讀課文,標段)
魚鱗(lìn)峰巒(lùan)一霎(shà)間彌(mí)漫勻(yún)稱綾(líng)紗頃(qǐng)崩(bēng)塌(t。┏▃hāo)霞
2、整體感知按邏輯順序把課文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段):云是天氣的“招牌”。
第二部分(2~6段):介紹云的.形態(tài)、光彩與天氣的關(guān)系,從而導出如何看云識天氣!2~5段)云態(tài)與天氣的關(guān)系(6段)云的光彩與天氣的關(guān)系
第三部分(7段)看云識天氣的好處和局限性。
3、一齊說一說(放視頻Flash,一邊看視頻一邊請同學說說這些分別都是什么云。)
4、演讀
自己扮演一種云,以第一人稱的角度作自我介紹。
示例(徐夢橋):“Hai!大家好~我叫卷云,我常絲絲縷縷地漂浮著,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紗布。別看我身子單薄,可我最輕盈,站的也最高,陽光能夠透過我照到地面。我很受歡迎,因為我會給大家?guī)砬缋实奶鞖!睂φ照n文,請大家按照各種云的特點自說自演。
5、說明方法
為了將事物說得更加清楚、明白,作者用了不少的說明方法。(畫龍點睛)
(1)打比方“云就像是天氣的‘招牌’:天上掛什么云,就將出現(xiàn)什么樣的天氣!庇邢嗨泣c,“招牌”是商店的標志,而云是天氣變化的標志!熬碓平z絲縷縷地漂浮著,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卷云最輕盈,站得最高。一個“站”字,就把卷云人格化了。副詞“最”的準確運用,突出了卷云的輕和高;用貼切的比喻描述出了潔白和輕盈。
。2)分類別根據(jù)云的不同特點,將云分成不同種類,條理清晰。
。3)作比較按照不同的光彩,作者把云分成四種——暈、華、虹、霞,把它們的差別進行了比較說明。
小結(jié):“綜上所述”,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講了整體感知、說明方法,使大家對文資料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
作業(yè):序列作業(yè)
看云識天氣教案8
教 案 首 頁
教材版本人教版學段七年級學科語文
章節(jié)第四
單元課題名看云識
天氣課時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體會本文寓準確于生動形象的語言特點。
2.積累有關(guān)諺語。
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用準確的語言作生動說明的能力。
2.能將有關(guān)諺語的知識運用于生活。
思想教育目標
1.培養(yǎng)良好的觀察習慣和科學精神。
2.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積極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體會本文寓準確于生動形象的語言特點。
教學難點能將有關(guān)諺語的知識運用于生活。
教具課件
時間
安排導入新課——賞美句——析佳詞——品方法——拓展延伸——布置作業(yè)
課后
小結(jié) 學生課前準備還不到位,在交流諺語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有的學生無話可說,影響了教學效果。在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yù)習的習慣這方面,教師還要重視。
備注
教 案 內(nèi) 容
一、導入新課
《看云識天氣》以生動的文筆,形象地介紹了云與天氣變化的關(guān)系,給人知識的滋養(yǎng)與啟迪。同時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也構(gòu)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吸引我們愉快的閱讀。這節(jié)課讓我們走進課文進行美讀欣賞。
二、賞美句
1.默讀課文,找出自己認為生動、優(yōu)美的.句子,讀一讀,說說你的理解。
2.說說打比方的作用。
3.妙筆生花。
仿照課文第一段寫幾句話。(任選一題)
。1)夜幕四合,周圍的群山,……
。2)遠處的霓虹燈亮了,……
示例:
夜幕四合,周圍的群山,形態(tài)各異,寧靜無比。它們有的像瘦弱的駱駝,被背上的重物壓得挪不開步;有的像臥佛,神態(tài)安詳?shù)卮蛑;有的像巨蟒,在流云的映襯下慢慢潛行;還有的像一堵閘門,像天上倒掛的垂幔,像高高的谷堆……
3.學生交流。
三、析佳詞
1.思考:“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 ;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yù)兆!边@一句中“往往”“常!蹦芊駝h去,為什么?
2.找找課文中還有哪些起到類似作用的詞語。
3.學生交流其他運用生動巧妙的詞語。
四、品方法
1.文中清晰的思路主要是通過什么說明方法來表現(xiàn)的呢?
2.歸納:分類說明法(分類別)是把事物按照一定的標準分成若干類別,一類一類加以說明的方法。這種分類說明不僅能夠把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說得更明白,而且會使說明的條理更清楚。
五、拓展延伸
1.小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guān)天氣的諺語。
2.學生解釋自己收集的一至兩條諺語。
3.討論探究: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氣象衛(wèi)星的科學預(yù)報,還有沒有必要依據(jù)老經(jīng)驗看云識天氣?
六、布置作業(yè)
請同學們連續(xù)觀察云的變化與天氣狀況,兩星期后上交一篇觀察報告。
七、板書設(shè)計
看云識天氣
賞美句
析佳詞
品方法
看云識天氣教案9
教材分析:
《看云識天氣》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從兩個方面介紹了云和天氣的關(guān)系:不同形態(tài)的云和天氣的關(guān)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氣的關(guān)系。作者在說明的過程中,選取了恰當?shù)恼f明角度和說明順序,因此顯得層次清晰,條理分明。文章語言優(yōu)美,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把云寫的生動形象,學習本文時,應(yīng)讓學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礎(chǔ)上學以致用,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學情分析:
經(jīng)過初中二年的語文學習,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說明文的能力。本文應(yīng)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概括能力,培養(yǎng)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和留心自然現(xiàn)象的'習慣,領(lǐng)會并運用文中的各種修辭手法。
教學目標:
1、 理清本文的結(jié)構(gòu),體會本文層次清楚、有綱有目的結(jié)構(gòu)特點。
2、 了解云和天氣的密切關(guān)系,獲得識別陰晴雨雪天氣的知識。
3、 朗讀感悟,整體把握文章內(nèi)容,了解所用的說明方法。
4、 學習本文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品味生動形象的描寫。
5、 培養(yǎng)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和留心自然現(xiàn)象的習慣。
6、 積累有關(guān)諺語。
教學重難點:
1、分析把握文章的結(jié)構(gòu)層次。
2、體會比喻、擬人修辭手法的妙處。
3、分析、把握課文主體部分怎樣看云識天氣的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層次。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云”,陰晴風雨的變幻真的是無常難測嗎?人們在生活實踐中又是靠什么識別天氣變化的呢?(學生回答:看云),的確,云就像天氣的“招牌”,“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天上鉤鉤云,地下雨淋淋”這些諺語,就是勞動人民在生產(chǎn)實踐中看云識天氣的經(jīng)驗總結(jié)。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科普文《看云識天氣》,它將告訴我們?nèi)绾谓庾x這大自然的文字,天氣的“招牌”——飄浮的云彩。(板書文題)
二、預(yù)習檢測
(1)正音:
峰巒(luán) 點綴(zhuì) 一霎間(shà) 勻稱(chèn)
(2)解詞:
峰巒:山峰和山巒。 一霎間:一會兒,形容時間極短。
預(yù)兆:事前顯露出來的跡象。 征兆:即將出現(xiàn)的跡象
輕盈:這里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動作、體態(tài)一樣輕巧優(yōu)美。
彌漫:(煙塵、霧氣、水等)充滿,布滿。
看云識天氣教案10
知識點:復習分類說明的方法;了解幾種主要的說明方法的作用;進一步學習和鞏固有關(guān)說明順序的知識;領(lǐng)會運用比喻的妙處。
能力點: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積累語言的能力;體會諺語這種語言的形式美。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要點:1.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2.理清如何看云識天氣。3.打比喻、分類別的說明方法。
過程:一、導入新課
唐代詩人劉禹錫在《竹枝詞》中寫道:“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生動地描繪了一種有趣的天氣現(xiàn)象,說明作者對這種自然現(xiàn)象觀察得非常細致。因為天氣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所以,千百年來,人們也在一直留心觀察自然界,以圖掌握規(guī)律,為人類服務(wù)。事實上,天氣的變化也自有它的規(guī)律,自有它的征兆。我們先看一組圖片,你能說出它們與天氣有怎樣的關(guān)系嗎?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科學小品文――《看云識天氣》。
二、整體感知
本文是一篇事理說明文,具體、生動地介紹了云的形態(tài)、變化及云上的光彩現(xiàn)象同天氣的關(guān)系,說明了怎樣看云識天氣。
1.解題
(1)從題目上看,這是說明什么的文章? ――說明云和天氣關(guān)系的文章。
。2)從題目上看,你還能讀出什么來? ――體裁:說明文;說明順序:邏輯順序。
2.讀課文第1段老師范讀,第2段全班女生齊讀,第3、4兩段分別由兩名女同學朗讀,第5、6段分別由兩名男生朗讀,第7段全班男生齊讀。
3.劃分段落,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就像是天上的“招牌”,從而說明為什么可以看云識天氣。
第二部分(第2-6段):具體介紹云的形態(tài)變化,云上的光彩現(xiàn)象同天氣的關(guān)系,從而說明怎樣看云識天氣。
第三部分(第7段):說明看云識天氣的意義和局限性。
4.這樣分段,體現(xiàn)了什么說明順序?――邏輯順序(由現(xiàn)象到本質(zhì))。
三、導讀課文
1.閱讀第1段,回答下面各題。
。╨)這段的結(jié)構(gòu)是怎樣的?――總分總。
(2)如何分層?――第一句是第一層,最后一句是第三層,中間是第二層。
(3)第一段中哪些內(nèi)容照應(yīng)“姿態(tài)萬千”,哪些內(nèi)容照應(yīng)“變化無!?――“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有的像羊群,來來去去;有的像一張大棉絮,滿滿地蓋住了天空;還有的像峰巒,像河川,像雄獅,像奔馬……”這些內(nèi)容與“姿態(tài)萬千”相照應(yīng)。――“它們有時把天空點綴得很美麗,有時又把天空籠罩得很陰森。剛才還是白云朵朵,陽光燦爛;一霎間卻又是烏云密布,大雨傾盆”,這些內(nèi)容與“變化無!毕嗾諔(yīng)。
2.分組討論制表。把同學們分成三個組,第一組閱讀第3段,討論并制出晴天云彩簡表;第二組閱讀第4、5段,討論并制出雨雪冰雹云層變化簡表;第三組閱讀第6段,討論并制出云彩識天氣簡表。
晴天云彩簡表名稱 形態(tài)變化 位置 厚度 天氣征兆卷云 絲絲縷縷地飄浮著,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 最高 最薄 象征晴朗卷積云 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風吹過水面引起的粼波 很高 很薄 無雨、雪積云 像棉花團,上午出現(xiàn),傍晚漸漸消散 兩千米左右 較薄 陽光溫和高積云 像草原上潔白的羊群,成群的扁球狀排列 兩千米左右 較薄 天晴雨雪冰雹云層變化簡表名稱 形狀變化過程 位置 天氣征兆卷層云 卷云聚集著,仿佛蒙上白色的綢幕,卷云慢慢向前推進 高 晴轉(zhuǎn)陰高層云 卷層云越來越低,越來越厚,像毛玻璃遮著太陽 低 將下雨雪雨層云 高層云變得更低更厚,暗灰色云塊布滿天空 更低 雨雪連綿積雨云 積云迅速形成高大的云山,烏云密布 更低 雷雨冰雹云彩識天氣簡表光名 產(chǎn)生和分布情況 色彩 天氣征兆暈 產(chǎn)生在卷層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圍 里紅外紫 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華 日華和月華大多出現(xiàn)在高積云的邊緣 里紫外紅 華環(huán)小到大晴華環(huán)大到小陰雨虹 雨過天晴,太陽對面的云幕上 彩色圓弧 東虹轟隆西虹雨霞 出現(xiàn)在早、晚,太陽照紅云層 云層變紅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3.同學交流如何看云識天氣。
4.由多媒體演示云和天氣的變化,并伴隨音樂,同學們看著畫面進行復述。
5.速讀課文,指出下列各句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1)“卷云、卷積云、積云、高積云是天氣晴朗的象征;卷層云、高層云、雨層云,積雨云,這些云低而厚密,是陰雨風雪的預(yù)兆!报D―分類別。
。2)“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打比方。
6.本文的說明方法是分類別、打比方,在文中再找出例子來。――運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的句子有:
。╨)有的像羊群,來來去去;有的像一張大棉絮,滿滿地蓋住了天空;還有的像峰巒,像河川,像雄獅,像奔馬……(2)云就像是天氣的“招牌”。
。3)卷云絲絲縷縷地飄浮著,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風吹過水面引起的粼波。
。4)還有一種像棉花團似的白云,叫積云。
。5)遠遠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6)隔著云著太陽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層毛玻璃,朦朧不清。――分類別:光彩有暈、華、虹、霞。
7.擬題訓練。 閱讀課文的最后一部分即最后一段,分組擬題。 ――結(jié)尾總結(jié)全文、點題,同時說明了看云識天氣的局限性。
四、課堂小結(jié)
這篇課文緊扣題目進行說明,層次十分清晰:首先說明看云可以識天氣。因為云和天氣變化的關(guān)系十分密切,云是天氣變化的“招牌”。再說怎樣看云識天氣。這是全文的重點,寫得詳細、縝密,從高層云依次說到低層云,從象征晴朗天氣的云,依次說到帶來暴風雨的云,又從云的形態(tài)特點和天氣變化的關(guān)系,再說到云的光彩和天氣變化的關(guān)系。在說明中,從現(xiàn)象入手,進而觸及事物的本質(zhì)。云的形態(tài)和光彩是現(xiàn)象;云和天氣變化的關(guān)系,就是本質(zhì)。云的種類很多,但說明層次不亂,先說什么,再說什么,后說什么,有助于把“看云識天氣”的事理說清楚。最后畫龍點睛,說明看云識天氣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項。五、布置作業(yè)在課外,練習看云識天氣。試著根據(jù)天空中的云彩形狀,判斷一下當天或第二天的天氣情況,把結(jié)果寫在日記本上。
第二課時要點:1.理解恰當?shù)谋扔鲗φf明事物特征的作用。
2.引用、擬人、排比、對比等大量修辭方法的運用及作用。
3.進一步學習和鞏固有關(guān)說明的知識過程:
一、鞏固知識
1.給下列字注音。 燚yí 霎shà 剎chà(那) 暈yùn(圈) 盈yíng2. 解釋下列詞語。 巒:又小又尖的山或連著的'山。 點綴:加以襯托或裝飾。 輕盈:輕巧優(yōu)美。 彌漫:布滿。姿態(tài)萬千:姿態(tài)多種多樣。
2.說明云與天氣的關(guān)系時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 ――由現(xiàn)象到本質(zhì)的邏輯順序。
3.卷云、卷積云、積云、高積云都是晴朗天氣的征兆;卷層云、高層云、雨層云、積雨云都是陰雨風雪的征兆,光彩包括暈、華、虹、霞。這些是什么說明方法? ――分類別。
4.云就像是天氣的“招牌”。這一句是什么說明方法? ――打比方。
5.天氣晴朗的云有什么特點?陰雨雪風的天氣,云有什么特點? ――輕、高、;低、厚、密。
6.第一段中,結(jié)構(gòu)是怎樣的?哪個短語是總寫云的形態(tài)?哪個短語是總寫云的特征? ――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姿態(tài)萬千總寫云的形態(tài),變化無?倢懺频奶卣。
二、感悟語言(配樂朗誦第1自然段)聽完后有什么感覺?――生動。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使用了多種修辭方法;動態(tài)、靜態(tài)結(jié)合描寫。 寓準確于生動中,是這篇說明文的特點,作者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辭方法,分別說明云的形態(tài)與天氣的關(guān)系等,同時還用了擬人、排比、引用、對比的修辭方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 分析本文寓準確于生動的語言特點,研究討論以下問題。
1.文中用了大量的比喻,作用是什么?舉例說明,說明文中運用比喻要注意什么? ――本文中比喻的作用:一是知識性,如“卷云絲絲縷縷地飄浮著,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如果卷云成群成行的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風吹過水面引起的粼波,這就成了卷積云!边@里的比喻分別說明了卷云和卷積云的特征;二是形象性,便于讀者理解,比如:還有的像峰巒,像剛川,像雄獅,像奔馬……說明文中運用比喻要注意:喻體能夠準確地說明事物的特征和事理。
2.生動的語言不僅是因為使用了比喻以及動態(tài)描摹事物,還有擬人、排比、對比、引用的多種修辭的使用,在文中找出例子來體會作用。
。╨)還有的像峰巒、像河川、像雄獅、像奔馬…… ――比喻、排比,增強了語言的氣勢和節(jié)奏感。
(2)有時把天空點綴得很美麗,有時又把天空籠罩得很陰森。 ――對比,能使人們對事物獲得深刻的認識和鮮明的印象。
。3)站得高的云,叫卷云!@時的卷層云得改名換姓,該叫它高層云了。 ――擬人,使被說明的對象具體生動形象。
。4)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對比、引用,引用諺語可簡潔、通俗地說明有關(guān)問題。
3.本文作者準確地使用了表示時間、范圍……的副詞,在文中找出例子并分析。
。╨)積雨云越長越高,云底慢慢變黑,云峰漸漸模糊,不一會兒,整座云山崩塌了,烏云彌漫著天空,頃刻間,雷聲隆隆,電光閃閃,就會嘩啦嘩啦地下起暴雨來,有時竟會帶來冰雹或者龍卷風。
。2)但是,天氣變化異常復雜,春云識天氣有一定的限度。
(3)出現(xiàn)了高層云,往往幾個鐘頭內(nèi)便下雨或者下雪。
。4)卷云和卷積云的位置很高,那里水分少,它們一般不會帶來雨雪。 ――表明天氣的陰晴變化雖有一定規(guī)律可循,但又不是絕對的。
看云識天氣教案11
【學習目標】
了解說明文的相關(guān)知識。速讀課文,能概括課文內(nèi)容,理解說明的思路及說明方法。
【學習重難點】
理解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理解說明的思路及說明方法的應(yīng)用。
【資料準備】
1、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一種文體,或介紹食物或闡明事理,目的是給人一知識。
2、說明文可分為: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
3、說明對象:一看標題;二看首尾總結(jié)句;三看反復出現(xiàn)的詞句。(說明對象一般是一個名詞或名詞短語)
4、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5、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shù)字、打比方、作比較、分類別、作引用、摹狀貌、下定義、作詮釋、列圖表等等。(其中前五種常用)
6、語言特點——準確、嚴密、簡明、科學。
7、常見結(jié)構(gòu)方式: 總—分—總;總—分;分—總。
【教學過程】
復習鞏固 回顧《化石吟》的主要內(nèi)容,檢查背誦情況。
預(yù)習檢測
1.根據(jù)拼音寫漢字。
、兕A(yù)zhào ________ ②輕yíng ________ ③líng ________紗
、躭ín ________波 ⑤崩tā________ ⑥點zhuì________
2.給加粗的字注音。
、俜鍘n( ) ②彌( )漫 ③月暈( )
④霎間( ) ⑤勻稱( ) ⑥。 )形
3.釋義:
峰巒: 一霎間:
預(yù)兆: 輕盈:
彌漫: 征兆:
出示目標
活動設(shè)計
自主學習,感知課文內(nèi)容。
1、看云識天氣最基本的經(jīng)驗是(用課文中的原話):
2、理清文章思路(文章共劃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說明云是天氣的“招牌”,人們可以看云識天氣。
第二部分(2-6)具體介紹云的形態(tài)、變化,天上的云彩現(xiàn)象和天氣的`關(guān)系,從而說明怎樣看云識天氣。
第1層:(2-5)寫云的形態(tài)和天氣的關(guān)系。
第2層:(6)寫云的光彩和天氣的關(guān)系。
第三部分(7)說明看云識天氣的意義和局限性。
當堂小結(jié)
這是一篇科普說明文,層次清晰。首先從總體上指出云和天氣的關(guān)系,說明可以看云識天氣。再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從兩個方面說明怎樣看云識天氣。文章中運用了分類說明、打比方說明等的方法,由現(xiàn)象到本質(zhì)有序地展開說明。
課堂檢測
1、《看云識天氣》,作者_______ ,是一篇_______,文章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介紹了云的_________、________及不同的光彩的云和天氣的關(guān)系,說明了____________,主要運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說明方法。
2、閱讀第一段,回答下面問題。
。1)理解填空。①文中省略號前一組句子,是緊扣天上的云“________”來說明的,省略號后兩個句子是緊扣天上的云“________”來說明的。②“云就像是天氣的‘招牌’”的意思是________。這句話所用的說明方法是________。
。2)本文的中心句是 。
。3)本段運用了 、 和 修辭手法。
(4)本段文字在結(jié)構(gòu)安排上采取了什么方法?
課后練習
完成練習冊“基礎(chǔ)演練”題。
板書設(shè)計
【課后反思】
二次備課
看云識天氣教案12
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本文層次美、語言美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對美的感受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良好的觀察習慣和科學精神。
重點:
感受文章的語言之美
難點:
云層、光彩的種類繁多,變化復雜,難于區(qū)分
設(shè)想:
運用“巧妙裁剪”法,難文淺教、長文短教。上成讓學生充分活動的“說讀課”——即讓學生充分朗讀課文,并利用所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選點進行說的話動,引導學生進行趣味學習。
課時:
一課時
操作:
一、第一個教學板塊:導入,檢查預(yù)習(3分鐘)
1、導入:同學們,昨天我布置了一個作業(yè),要求大家了解今天的天氣情況。那么,誰能告訴我今天的.天氣情況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對,通過天氣預(yù)報我們能夠準確知道某天的天氣情況。但是大家想過沒有,現(xiàn)在正值鳥語花香、草長鶯飛的旅游季節(jié),假如你正在外地旅游,身邊沒有天氣預(yù)報,為了避免被雨水淋濕的尷尬,你該怎么辦呢?今天,讓我教給大家一招識別天氣的方法:看云識天氣(板書課題),我們將會受益無窮。
2、點出常用雅詞和諺語:
二字雅詞: 峰巒 招牌 點綴 預(yù)兆 輕盈 綾紗 鱗波 崩塌 彌漫 征兆
四字雅詞:姿態(tài)萬千 變化無常 白云朵朵 陽光燦爛 烏云密布 大雨傾盆 絲絲縷縷 朦朧不清 密密層層 連綿不斷 群峰爭奇 聳入天頂
諺語:“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東虹轟隆西虹雨”;“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二、第二個教學板塊:朗讀,整體感知(15分鐘)
1、導讀:將課文分成五塊,教師指導學生朗讀(采用不同的方式齊讀、雜讀)。
2、自讀:框出依次介紹了哪些云和光彩?畫出對它們進行描寫的語言材料,并明確它們將帶給我們怎樣的天氣? (粗略板書)
三、第三個教學板塊:演讀,理清層次(10分鐘)
1、明確任務(wù):請大家任選一種云,以第一稱的方式作自我介紹。
介紹要求:①充分利用描寫云彩的語言材料;②讓別人明白你將會帶來怎樣的天氣。
教師示例:“Hai !大家好,我叫卷云,我常絲絲縷縷地飄浮著,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別看我身子很單薄,可我最輕盈,站得也最高,陽光可以透過我照到地面。我很受歡迎,因為我會給大家?guī)砬缋实奶鞖狻!?/p>
2、對照課文,學生各人自說自講,在書上作記號
3、學生發(fā)言,先各自預(yù)演,后課堂交流。(邊演邊完善板書)
4、小結(jié):通過自我介紹,我們認識了各種云彩,明白了它與將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天氣,這樣我們對課文內(nèi)容與層次是不是更熟悉了?
四、第四個教學板塊:說讀,品味語言(15分鐘)
1、讀第一段,(分兩種讀法導讀)用一個字來評價語言上的特點。(美)
2、語言之美,有的是使用了某種修辭,有的是使用某種句式,有的是使用了優(yōu)美的詞語,有的是使用了某種表達方式,有的是使用了某些接句謀篇的形式。這篇文章有很多美點,小到一個詞語、句子,大到幾個段落,可謂俯拾皆是。下面請大家用“美在……,因為……”的句式,就文章的語言說一句評論式的話。怎么說呢?像這么說:如:
本文的語言美在“它們有時把天空點綴得很美麗,有時又把天空籠罩得很陰森。剛才還是白云朵朵,陽光燦爛;一霎間卻又是烏云密布,大雨傾盆!币驗樗\用了對比的修辭手法,突出地顯示了天氣的天化無常。
五、第五個教學板塊:尋讀,課外延升(2分鐘)
1、點示:課文講的是“看云識天氣”,其實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不僅僅是通過“看云”才能識別“天氣”,我們可以看“動物”、“植物”、“某種現(xiàn)象”或“一些感覺”等都可以幫我們識別天氣,有的方法特別靈,有的已形成了諺語,被廣為流傳。你能說出一兩條來嗎?
2、學生活動:學生自由講述。
3、學生收尋并積累識天氣的方法。
看云識天氣教案13
一、教學目標
。1)快速閱讀課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的結(jié)構(gòu)。
。3)理解并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
(4)培養(yǎng)學生觀察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養(yǎng)成留心觀察自然的習慣。
。5)引導學生課后參加“看云識天氣”和搜集整理氣象諺語的實踐活動。
二、教學實錄
片斷一:課文一段研讀
1、請一位同學朗讀第一段課文,要求其他同學不看課文認真聽,可閉眼想象云的各種姿態(tài)。
2、請同學復述一下云的各種姿態(tài)。
3、討論:
師提問:這一段描寫主要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生答:比喻、排比。
師肯定:對,本段描寫了云的千姿萬態(tài),主要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比喻修辭手法我們已經(jīng)學過,經(jīng)常用到。這里用比喻把云的姿態(tài)寫得更加生動形象了。
師提問:本段中的省略號表示什么意思?
生答:表示省略,是說云的姿態(tài)還有許多。
師:回答得很好。那么,除了課文中的比喻句外,哪位同學能在用比喻句來描繪云的姿態(tài)?多說更好。
生1答:早上的彩霞像紅色紗巾,像紅旗。
生2答:夏天午后的云有時像打鐵用的鐵砧。
生3答:有的像瀑布一樣,還有的像茂盛的樹。
……
師肯定:對,他們觀察很細致。同學們以后在平時的生活中要注意觀察外界事物,它能幫助我們獲得知識。
師提問:第一段省略號前描繪了云的形態(tài),省略號后寫了什么?
生答:寫了云的變化。
師提問:綜上所述,課文第一段寫了什么內(nèi)容?能用書上一句話來回答嗎?
生(小議后)答:用課文第一句話來概括:“天上的云,姿態(tài)萬千,變幻無常!
師肯定:對。
師提問:說說最后一句“云就像天氣的‘招牌’,天上掛什么云,就將出現(xiàn)什么樣的天氣!庇昧耸裁葱揶o手法?這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生(討論后)答:這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對這一句話的作用答法不一。)
師總結(jié):“招牌”是商店的標志,云是天氣變化的.標志,比喻準確。最后一句引出全文中心,說明看云和識天氣的關(guān)系。
片斷二:課文2~6段研讀
1、指名學生朗讀2~6段課文。
2、學生自由快速閱讀課文。
3、討論:
師提問:第3段介紹了哪兒種云?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這些云和天氣有什么關(guān)系?
生(討論后)答:課文第三段介紹了卷云、卷積云、積云、高積云等四種云。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最輕盈、最高。是天氣晴朗的象征。
師提問:課文第四、五段文字介紹了哪幾種云?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和天氣有什么關(guān)系?
生(討論后)答:這兩段介紹了卷層云、高層云、雨層云、積雨云等四種云。它們的共同特點是低而厚密。是陰雨風雪的預(yù)兆。
師:請同學們把課文3、4、5段快速閱讀一下,在書中畫出描寫以上8種云的比喻句。
生:(讀課文畫出比喻句)
至此,同學們能否用書上一句話概括看云識天氣的一條基本經(jīng)驗?
生答:“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yù)兆!
師提問:綜觀2~5段,簡要說一說這幾段文字的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
。▽W生討論后回答,說法不一)
師總結(jié):第2段是總說,是后3段的“綱”,后3段就遵循這個“綱”來介紹不同姿態(tài)的云同天氣的關(guān)系的。這幾段文字先總說后分說,思路清晰,層次清楚。
4、觀看多媒體圖片:
利用投影儀觀看各種形態(tài)的云的圖片。要求學生對比書中的描繪,注意區(qū)別。
5、繼續(xù)討論:
師:上面課文介紹的只是就云的形態(tài)方面說的,云的不同還表現(xiàn)在它們有著不同的光彩,識別不同光彩的云,也能幫助我們推測天氣。請快速閱讀第6段課文,看看介紹了哪些不同光彩的云?
生:(快速閱讀第6段)回答:不同光彩的云有暈、華、虹、霞等。
師:請在書中畫出這幾種云以及它們和天氣的關(guān)系的文字。
生:在書中畫出上述文字。
6、觀看云、畫、虹、霞圖片。
7、觀看多媒體科普片《看云識天氣》。
三、教學反思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彼^“樂之者”就是學習者對學習有著極大的興趣,把學習當作一件樂事,以此為樂?鬃影褜W習中的“樂”提到如此地位,是有其根據(jù)的。應(yīng)該怎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樂之者”?應(yīng)該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調(diào)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激發(fā)學生思維,從而增強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云,這一事物,天天都在我們生活里,司空見慣。對于這一課的教學,如果只就課本來學習,勢必會很單調(diào),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我設(shè)計了這一課。課前布置學生搜集一些關(guān)于云與天氣的諺語、成語、詩詞等。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在學完一個片斷和課文主體部分后,安排學生觀看多媒體圖片或影片,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也增強了知識的趣味性。下課前5分鐘和課后又安排了學生進行“看云識天氣”的實踐活動,既積累了知識又增強了學習和觀察、探索自然的興趣。
淡化文體,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這一課的教學要求之一。因此,在這一課教學中,只注重閱讀理解,讓學生了解作者思路和文章結(jié)構(gòu),復習比喻修辭手法。不談?wù)f明特征和說明方法。
看云識天氣教案14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1、快速閱讀課文,概括課文內(nèi)容要點,理清文章的思路。
2、領(lǐng)會運用比喻這一修辭手法的妙處。 3、初步學習說明文的基礎(chǔ)知識。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和留心自然現(xiàn)象的習慣。
教學重點
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理清寫作思路,初步掌握說明方法。
教學流程
導入新課——整體感知——研討探究——鞏固練習
教學時間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1、快速閱讀課文,概括課文內(nèi)容要點,理清文章的思路。
2、初步學習說明文的基礎(chǔ)知識。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和留心自然現(xiàn)象的習慣。
教學重點
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理清寫作思路,初步掌握說明方法。
一、導入新課:
唐代詩人劉禹錫在《竹枝詞》中寫道,“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生動地描繪了一種有趣的天氣現(xiàn)象。天氣的變化也自有它的規(guī)律,自有它的征兆,F(xiàn)在,我們來看一組圖片,你能說出它們與天氣有怎樣的關(guān)系嗎?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科學小品文《看云識天氣》
1、出示學習目標。
2、說明文:
說明方法:下定義、打比方、作比較、分類別、列數(shù)字、圖表說明、事例說明。
二、整體感知:
1、檢查預(yù)習生字情況
峰巒一霎那點綴綾紗彌漫暈頭轉(zhuǎn)向月暈崩塌
2、根據(jù)釋義寫出詞語
一會兒,形容時間極短。(峰巒)
事情顯露出來的跡象。(預(yù)兆)
輕巧優(yōu)美。(輕盈)
(煙塵、霧氣、水等)充滿、布滿。(彌漫)
即將出現(xiàn)的跡象。(征兆)
崩裂而倒塌。(崩塌)
2、默讀課文,思考:
1)、云和天氣有怎樣的關(guān)系?切合文題揭示云和天氣關(guān)系的詞語是什么?它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
明確:云就像是天氣的“招牌”,打比方。
2)、有關(guān)云和天氣的關(guān)系,作者從哪些方面說明的。找出標出說明角度變化的句子。
明確:從云的形態(tài),云的光彩兩個方面介紹云和天氣的關(guān)系。
3)、本文主要介紹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們各有怎樣的特征?分別預(yù)示怎樣的天氣情況?
做練習冊P59第二題。
形態(tài)變化天氣征兆
產(chǎn)生分布情況及色彩天氣征兆
4)、說明方法:分類說明法是把事物按照一定的標準分為若干類別,再加以說明的方法。這種分類別的說明方法不僅能把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說清楚,而且會使說明的'條理更清楚。
說明順序:邏輯順序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1、語言訓練。 2、初步學習并運用說明文的基礎(chǔ)知識。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和留心自然現(xiàn)象的習慣。
教學重點
語言訓練,初步掌握說明方法
一、研討探究:
1、本文是一篇介紹科學知識的說明文,但語言生動,對云的描摹也細致形象。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辭方法?運用這些方法有何好處?
學生齊讀第一段,完成練習冊P 59第3題。
教師講解:記敘文中,比喻是一種修辭手法;說明文中,運用比喻來說明事物,叫比喻說明,簡稱打比方。課文中打比方的運用,使文章生動活潑,饒有趣味。
二、語言訓練
1)、學生在課文中畫出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方法的句子。
2)仿照課文造句。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巒,像河流,像雄獅,像奔馬……
[造句]
遠處的霓紅燈亮了,……
夜幕四合,周圍的群山……
三、教師小結(jié):
本文介紹了種類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但文章層次清晰,很有條理,關(guān)鍵在于作者選取了合理的說明順序。先說什么,后說什么,作者做到了心中有數(shù)。另外,作為一篇科普說明文,作者寫得非常生動形象,這得益于運用了恰當?shù)男揶o方法。除此外,更重要的是對于自然現(xiàn)象的細心觀察。其實,只要我們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觀察,一樣可以寫出精彩的文章來。
四、拓展延伸:
1、《三級講練》課外閱讀。
2、積累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guān)云的諺語、成語、俗語、詩詞等。
五、布置作業(yè)
留心自然界的各種現(xiàn)象,寫一則觀察日記。
教學后記:
看云識天氣教案15
【教學重點】
把握課文內(nèi)容,了解云和天氣之間的關(guān)系,了解怎樣看云識天氣:學習課文用簡潔生動的語言介紹科學知識的特點,摘抄文中的佳詞妙句,積累豐富的詞匯;理清文章寫作順序,體會說明文條理分明說明事物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觀察自然、留心自然現(xiàn)象的興趣和習慣。
【課文解讀】
這是一篇事理說明文,介紹的是云和天氣的關(guān)系,涉及的云的種類繁多,相應(yīng)的天氣現(xiàn)象也多樣,但仍能讓讀者一讀就懂,其原因有:
一、安排了合理的說明順序,采用了分類別的說明方法。文章開門見山說明了云和天氣的關(guān)系,指出看云可以識天氣,接著依次介紹了云的形態(tài)、變化同天氣的關(guān)系,云的光彩現(xiàn)象同天氣的關(guān)系,即說明了怎樣看云識天氣,結(jié)尾點明看云識天氣的意義和局限性,體現(xiàn)了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
二、充分體現(xiàn)了科學小品平實準確的介紹而又不乏生動形象的描繪的特點,把抽象的事理力求形象化,如把云和天氣的關(guān)系寫成云是天氣的招牌,招牌這個比喻既生動形象又通俗易懂;又如,運用大量形象的比喻把千姿百態(tài)、變幻莫測的云的形態(tài)生動描繪出來,既突出了云的特點又給人以美的享受。另外,多方引用諺語,突出了云的光彩現(xiàn)象和天氣的關(guān)系,使人興味倍增。由此可見,本文是篇融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科普佳作。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解題釋疑
唐代詩人劉禹錫在《竹枝詞》中寫到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為我們生動地描繪了一種有趣的天氣現(xiàn)象,從中也可看出作者對這一現(xiàn)象細致入微的觀察。因為天氣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所以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在留心觀察自然界,以便掌握日月星辰等自然物來了解天氣的變化,并總結(jié)出許多相關(guān)的諺語、詩詞等,而在各種觀物識天氣中,最重要的方法莫過于看云識天氣。俗話說:進門看臉色,出門看天色,云就是天的臉色,通過云的變化,可以識陰晴風雨,預(yù)知天氣變化。
那么,為什么看云可識天氣?怎樣看云識天氣?《看云識天氣》這篇科學小品將教你幾招。
解題:標題中看可以理解為觀察的意思,識可理解為識別、推測的意思。文章標題即點明了要介紹的事理。
投影出學習目標:
。、概括課文內(nèi)容要點,理清文章的思路(認知方面)。
。、體會比喻的妙處,摘抄、背誦文中的佳詞妙句、語段,積累豐富的詞匯(技能方面)。
。、培養(yǎng)學生觀察自然、留心自然現(xiàn)象的興趣和習慣(情感方面)。
二、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思考:
1、為什么看云可以識天氣?怎樣看云識天氣?
。、文章是按怎樣的順序進行說明的?(提示:學會抓住重要句、段,理清文章思路。)
學生討論、交流,明確1:云是天氣的招牌,亦即臉色,也就是說天上掛什么云,就將出現(xiàn)什么樣的天氣。根據(jù)云的形態(tài)和光彩可以識天氣。明確2:文章首先從云的形態(tài)、變化說起,介紹了云和天氣的關(guān)系,指出看云可識天氣,接著介紹了可以通過云的形態(tài)、光彩現(xiàn)象來識別天氣,最后指出看云識天氣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意義及存在的局限性。全文是按照總分總的順序條理井然地說明事理,并采用分類別的說明方法進行介紹的。
。P(guān)鍵句、段:第二段說明可以根據(jù)云的形態(tài)識天氣,是3、4、5段的綱,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yù)兆,后面三段就是遵循這個綱展開的。第6自然段首句是過渡句,說明還可以根據(jù)云的.光彩識天氣。)
三、研讀品味、語感體驗
研讀第一自然段,品味比喻的妙處:
1、朗讀第一段。
。、語感訓練。(投影出第一段有關(guān)練習)
天上的云,姿態(tài)萬千,變化無常。有的像羽毛,A 有的像魚鱗,B 有的像羊群,C 有的像一張大棉絮,D 還有的像峰巒,像河川,像奔馬它們有時把天空點綴得很美麗,有時又把天空籠罩得很陰森。剛才還是白云朵朵,陽光燦爛,一霎時卻又是烏云密布,大雨傾盆。云就像是天氣的招牌,天上掛什么云,就將出現(xiàn)什么樣的天氣。
、 下面四個短語是對文中的四個比喻的具體描述,它們各自在橫線上的適當位置是:
、 來來去去 ② 輕輕地飄在空中
、 滿滿地蓋住了天空 ④ 一片片整整齊齊排列著
A── B──
。茅ぉ D──
、 這一段的中心句是 。
、 概括第一段的內(nèi)容及在全文中的重要性。
明確:文章開頭即介紹了云千姿百態(tài)變化無常的形態(tài)和特征,接著連用了八個比喻,緊扣姿態(tài)萬千進行生動細致的描述,說明云的姿態(tài)之多,接著又用剛才霎間來突出云變化無常的特點,最后一句既是本部分的總結(jié),也揭示了全文的中心為什么看云可識天氣。
、 這一段突出運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說說其表達效果;請模仿前四個比喻句,再寫仿寫出兩個描繪云的比喻句。
明確:運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形象生動地描繪出云的形態(tài)特征及與天氣的招牌關(guān)系,通俗易懂,既便于我們明白事理,又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同時激發(fā)讀者留心觀察自然現(xiàn)象的興趣。
四、師生對話、解讀文本
話題一:體會第二段在文中提綱挈領(lǐng)的作用。
明確:第二段是3、4、5段的綱:段中分號前的文字引出第三段的內(nèi)容,分號后的 文字引出4、5段的內(nèi)容。
話題二:
。薄⒁来握页鲈频乃姆N形態(tài)并歸納出共同特征:卷云→ 云→ 云→ 云。它們的共同特征都是輕、高、薄,一般不會帶來雨雪。
2、云有許多種類。將第一段文字與課文第三段進行比較閱讀,可以知道:第一段中像羽毛的云指 云,像羊群的云指 云,并且推知,像魚鱗的云是云,像一張大棉絮的云指 云。
3、依次找出云的四種變化并歸結(jié)出共同特征:卷層云→ 云→ 云→ 云,它們的共同特征是低、厚、密,常常是雨雪天氣的預(yù)兆。
話題三:云的光彩現(xiàn)象及預(yù)示的天氣情況:暈、華、虹、霞,預(yù)示著晴、雨天氣。
五、交流展示、讀背積累
。薄⒔涣髡n前收集到的有關(guān)云和天氣關(guān)系的成語、諺語,進一步加深對看云可識天氣這一事理的認識。
之后教師投影出有關(guān)諺語(課后可參照相關(guān)資料):
棉花云,雨快臨。
天上鉤鉤云,地上雨淋淋。
天上灰布懸,雨絲定連綿。
魚鱗天,不雨也風顛。
云往東,車馬通;云往南,水漲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收麥。
。、朗讀、背誦并摘抄文中優(yōu)美的比喻句及有關(guān)云和天氣的諺語,積累豐富的詞匯。
六、討論探究、鏈接生活
探討:看云識天氣有什么意義?又有什么局限性?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氣象衛(wèi)星的科學預(yù)報,還有沒有必要依據(jù)老經(jīng)驗看云識天氣?
七、梳理小結(jié)、拓展延伸
。、本文介紹了種類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現(xiàn)象同天氣的關(guān)系,涉及的內(nèi)容多、術(shù)語多,但文章層次清楚、條理分明,關(guān)鍵在于作者選取了合理的說明順序,先說什么,后說什么,做到了心中有數(shù)。另外,作為一篇科普說明文,文章的語言生動形象,能夠吸引讀者,這得益于運用了恰當?shù)谋扔、排比、引用等修辭方法,更重要的還要歸功于作者對自然現(xiàn)象的細心觀察。其實,只要我們在生活中做個有心人,留心觀察、善于觀察,一樣可以寫出精彩的文章來。
。、留心自然界的各種現(xiàn)象,寫一篇觀察日記。
【板書】
形態(tài) 輕、高、薄云──晴朗
看云 低、厚、密云──陰雨風雪
識天氣
光彩 暈 華 虹 霞──晴
【看云識天氣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看云識天氣教案09-02
《看云識天氣》教案08-03
《看云識天氣》教案08-31
看云識天氣教案01-15
《看云識天氣》教案(精選16篇)04-01
《看云識天氣》語文教案07-26
《看云識天氣》教案15篇09-09
《看云識天氣》教案(15篇)01-19
《看云識天氣》教案(精選20篇)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