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女人如何利用泡腳來調理身體
泡腳屬于足浴的一種,屬于中醫(yī)足療法內容之一,也是一種常用的外治法。用熱水泡泡腳,既解乏,又利于睡眠。同時,在水中加點中藥,還可以起到其他作用。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女人如何利用泡腳來調理身體,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女人如何利用泡腳來調理身體
1、玫瑰荊芥郁金浴
玫瑰荊芥郁金浴行氣活血、解郁清心。
材料:玫瑰、荊芥、郁金各50克。
按摩位置:太沖穴——腳背大拇趾和第2趾間趾縫往后約3指寬處。可疏肝解郁。
按法:以指腹按5-10下為1回合、休息1-2分鐘再按,回合不限。
養(yǎng)生功效:玫瑰中醫(yī)調理養(yǎng)生可以疏理肝氣、解郁,荊芥祛風解表、促循環(huán),郁金行氣活血、解郁清心。
2、茴香生地肉桂浴
溫經通脈、活血暖體。
材料:小茴香50克、生地50克、肉桂10克。
按摩位置:太溪穴——腳踝骨內側斜下約1公分凹陷處。可促循環(huán)、暖體。
按法:以指腹揉按帶酸脹感,5-10下為1回合、休息1-2分鐘再按,回合不限。
養(yǎng)生功效:小茴香中醫(yī)調理養(yǎng)生可以理氣散寒、溫腎暖肝,生地養(yǎng)陰生津,肉桂溫經通脈、活血暖體。
3、車前子生姜片浴
車前子生姜片浴散寒解表、促進血液循環(huán)。
材料:車前子50克,以及生姜3片。
按摩位置:三陰交穴——小腿內側、足內踝骨往上約4指橫幅處?筛纳葡轮∧[、月經不順。
按法:以指腹揉按帶酸脹感,5-10下為1回合、休息1~2分鐘再按,回合不限。
養(yǎng)生功效:車前子利尿排水、滲濕消腫,生姜助發(fā)汗、散寒解表、促進血液循環(huán)。
怎樣用中藥泡腳調理身體
氣滯血淤型
其癥狀表現為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經血色暗而帶有血塊。針對此類癥狀的人,應調和氣血,化淤止痛。因為“女子以肝為本,泡腳所選藥物多以入足厥陰肝經的藥物為主,并加入適量的引經藥醋,如用青皮、烏藥、益母草各30克,川芎、紅花各10克。加入約兩升水,50毫升左右的醋,大火煮開,再用小火煎煮30分鐘,等藥冷卻至50℃時連渣倒入盆中泡腳,盆中藥液量應該浸沒踝關節(jié),如果藥液不足量,可加適量溫水。腳在藥中不停地活動,讓足底接受藥渣輕微的物理刺激,每次30分鐘以上。
泡腳方法介紹:
泡腳的方法其實很簡單,但每次泡腳要堅持30分鐘以上,且持續(xù)3個月。泡腳之前可先用熱氣熏蒸一會兒腳部,等水溫適合時開始泡腳,泡洗過程中可加熱水,最好是能泡至全身微微滲汗,泡腳時腳應在藥中不停地活動,讓足底接受藥渣輕微的物理刺激,最好是用手擦揉腳趾,尤其是腳大趾。煎煮過的中藥可反復利用幾次。
陽虛寒盛型
其癥狀表現為下腹冷痛,熱敷痛減,手腳發(fā)冷。需用溫經散寒的原理止痛。因為中醫(yī)有這樣一種說法:“腎主一身陽,泡腳所選藥物應該多以入足少陰腎經的藥物為主,并加入適量引經藥咸水,比如可用肉桂、丁香、烏藥、當歸、川芎各15克,干姜、小茴、吳茱萸各6克,食鹽少許,煎水泡腳。
氣虧血虛型
其癥狀表現為經期或經后小腹隱隱作痛,用手按腹部也會有輕微的疼痛感,月經量少、色淡,需要通過補氣養(yǎng)血調經。中醫(yī)上稱作“脾統(tǒng)血,泡腳所選藥物應該多以入足太陰脾經的藥物為主,并加入適量的引經藥甜水,比如可以用白芍、當歸、川芎、熟地、白術、杜仲、黃芪各15克,飴糖適量,煮水泡腳。
泡腳養(yǎng)生中藥泡腳的好處
一、中藥泡腳的藥方
生姜泡腳
材料:生姜一塊,紅花1克,鹽適量。
過程:用刀拍扁生姜,紅花用紗布包好放在水里一起燒開,再加一勺鹽泡腳。
功效:腳涼怕冷。
紅花泡腳
材料:紅花1克,少許鹽。
過程:把紅花放入放在水里燒開,加一勺鹽,先熏腳后泡腳
功效:活血化瘀,治腰酸痛。
艾葉泡腳
材料:干艾葉50—100克
過程:先用水煮開后加涼水或待降低溫度后泡腳,先用部分熱水浸泡艾葉20分鐘后再加水泡腳也可。
功效:艾草加姜可治風寒感冒、關節(jié)病、類風濕、咳嗽、支氣管炎、肺氣腫哮喘。
艾草加紅花可改善靜脈曲張,末梢神經炎,血液循環(huán)不好,手腳麻或瘀血。
艾草加花椒20粒,適用腳汗、腳臭、腳氣、溫疹。
醋泡腳
材料:適量醋
過程:燒熱水,然后放入適量醋,待溫度適合泡腳。
功效:用醋泡腳還可以增強皮膚彈性,使皮膚變得光滑;祛除風濕,改善畏寒怕冷等人體不適癥狀。
小蘇打泡腳
材料:小蘇打,適量鹽。
過程:水中放鹽燒熱,然后放入小蘇打,用水泡腳。
功效:降血壓
當歸桂圓泡腳
材料:當歸40克,桂圓肉25克
過程:將當歸,桂圓加清水適量,煎煮40分鐘,去渣取汁,與2500ml開水一起倒入盆中,先熏蒸擦洗面部,待溫度適宜時泡洗雙腳,每天1次,每次熏泡30分鐘。
功效:美容養(yǎng)顏,靚膚。
二、中醫(yī)泡腳流程
泡腳前
需要選擇泡腳桶,中藥泡腳一般使用木質材料的泡腳桶,這樣吸收藥物的效果更好;中藥泡腳水溫度控制在40度左右,深度要沒過腳踝。
泡腳時
在泡腳的過程中,最好用手按摩腳部,按摩方法如下:
推法:腳底板上半部“人字形”下約1厘米處,為腎反射區(qū)。雙手大拇指并攏,用力摁住該位置,往上推36次,至腳底發(fā)熱為止。此法對腎虛、中氣不足者,有一定的益處。
壓揉法:腳底后跟內圓上方中間的位置,為失眠反射區(qū)。雙手大拇指按住該位置,用力壓36次,壓到有酸痛感為宜;再揉3到5分鐘,至發(fā)熱為宜。此方法對頭暈眼花、嚴重失眠者有幫助。
刮法:用雙手食指關節(jié)用力刮腳踝骨以下內外兩側36次,至有酸痛感為宜。對前列腺等疾病有一定幫助。
泡腳后
一般泡腳30到40分鐘即可,泡腳后,如果覺得中藥水臟的話可以用熱水洗腳,完成后要注意腳部保溫。
三、中醫(yī)泡腳的誤區(qū)
1.中藥泡腳效果差。很多人用中藥泡腳一兩次,發(fā)現作用不明顯,就覺得中藥泡腳效果差,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大家都知道,中醫(yī)中藥療法在療程方面都是比較長的,所以中藥泡腳需要堅持一段時間,才能看到明顯的效果。
2.中藥可以翻煲?guī)状。不少人覺得中藥比較貴,煲一兩次就丟垃圾桶太浪費,所以他們會把中藥翻煲多次,其實這樣的做法是浪費時間而已。中藥藥效一般煲兩次就已經全部釋放,如果再煲第三次,那么這些中藥水幾乎沒有什么藥效了;而中藥泡腳片更是一次性使用的產品。
3.泡腳時間越長越好。這個想法同樣是錯誤的,中藥泡腳一般泡40分鐘即可,40分鐘可以讓足部毛細血管吸收夠有效中藥成分了,而且泡腳時間太長容易冒大汗,汗液流失過多對心臟是有損害的。
4.泡腳水越燙越好。很多人在泡腳的時候都是選用高溫度的水,他們認為溫度高,對促進中藥成分的吸收和血液循環(huán)方面有幫助。其實這是錯誤的,因為40度左右為人們比較適應的溫度,過高的溫度,會燙傷皮膚,而且血液循環(huán)一下子太快的話,導致血液上沖,反而引起不適,甚至出現虛脫。
四、中藥足浴都有哪些保健功效
1.首先,進行中藥足浴,通過水的溫熱作用可提高足部組織溫度,舒張其毛細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提高其代謝率。即通過溫熱效應,增加了水合作用和足部皮膚通透性,從而使真皮層及黏膜容易吸收藥物離子。同時,活躍的血液循環(huán)還可使藥物運轉速度加快,發(fā)揮其保健功效。
2.其次,根據中醫(yī)臟象學說,皮膚肌腠與五臟六腑通過經絡相互連接,表里相屬。當選配不同的中藥進行足浴時,藥物離子、藥物氣味、藥物功能可通過足部皮膚肌腠,循經入臟腑,再通過臟腑的輸布(升、降、浮、沉、聚、散)布散于形體官竅、四肢百骸及病灶部位,從而達到防治保健的功效。
3.第三,足部存在著與人體的各臟腑器官相對應的反射區(qū),人體各臟腑、器官的生理、病理信息客觀存在于足部反射區(qū)上,通過對這些反射區(qū)進行良性刺激,可將中藥浴液中的藥物離子、藥物性能輸送到全身及病患部位,從而達到行氣活血、祛風除濕、疏通經絡的作用!
【女人如何利用泡腳來調理身體】相關文章:
泡腳對身體的益處10-26
冬季腳冷如何調理08-04
中暑后如何調理身體08-16
女性孕前如何調理身體07-26
女人臉色暗黃如何調理08-16
女人氣血不足如何調理12-05
如何調理身體內臟,擁有好肌膚11-16
大家如何在家進行泡腳呢04-21
身體內熱怎么調理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