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疏散通道管理規(guī)定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安全疏散通道管理規(guī)定
安全疏散通道管理規(guī)定1
1、目的
為規(guī)范公司安全警示標志管理,充分發(fā)揮安全警示標志在安全生產中的作用,避免事故的發(fā)生,依據《安全標志及其使用導則》(GB2897-20xx)和《安全色》(GB2893-20xx)的有關要求,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制訂本規(guī)定。
2、適用范圍
本規(guī)定適用于公司所有生產、辦公場所。
3、編制依據
《安全標志及其使用導則》GB/T2894-20xx 《安全色》GB 2893-20xx
4、管理職責
4.1安保部負責確定安全警示標志的設置,并實施監(jiān)督管理。
4.2各部門負責做好區(qū)域內安全警示標志的維護管理工作。
5、管理要求
5.1 設置原則
5.1.1生產現(xiàn)場人員密集的場所應設置“安全通道”;
5.1.2生產車間應設置相應的安全警示標識;
5.1.3存在職業(yè)危害如粉塵、噪聲、煙塵及有毒有害氣體的場所應設置相應的警示標識,并如實告知其職業(yè)危害;
5.1.4在廠內道路應設置限速、限高、禁行等安全標志;
5.1.5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險場所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
5.1.6在維修、施工、吊裝等作業(yè)場所設置安全警示區(qū)域和安全警示標志。
5.2 設置要求
5.2.1安全警示標識設置在醒目的地方和所指示的目標物附近
5.2.2對于有夜班作業(yè)的.場所設置安全警示標識應有足夠的照
5.2.3安全標志不宜設置在門窗等可移動的物體上或已被遮擋
5.2.4安全警示標識的集合圖形的具體參數、圖形顏色必須符合
6、設置計劃及其他要求
6.1各部門根據現(xiàn)場需要和相關標準規(guī)定提出本部門安全標志
6.2在日常工作、檢查中發(fā)現(xiàn)需要設置警示標識,應及時提出申
6.3安全標識的配置使用應列入各級安全檢查的內容,生產保障
6.4安全警示標識的使用、發(fā)放、回收由安保部負責,并做好發(fā)
6.5各部門須建立安全標識張貼臺賬。
安全疏散通道管理規(guī)定2
一、安全疏散允許時間
安全疏散允許時間,是指建筑物發(fā)生火災時人員離開著火建筑物到達安全區(qū)域的時間。安全疏散允許時間,是確定安全疏散的距離、安全通道的寬度、安全出口數量的重要依據。
如果建筑物為防煙樓梯,則樓梯上的疏散時間不予計算。
安全疏散允許的時間,高層建筑,可按5-7分鐘考慮;一般民用建筑,一、二級耐火等級應為6分鐘,三、四級耐火等級可為2-4分鐘。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筑,一、二級耐火等級應為5分鐘,三級耐火等級的建筑物不應超過3分鐘,其中疏散出觀眾廳的時間,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建筑物不應超過2分鐘,三級耐火等級不應超過1.5分鐘。
二、安全疏用距離
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離指從房間門或住宅戶門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樓梯間的最大距離;廠房的安全疏散距離指廠房內最遠工作點到外部出口或樓梯間的最大距離。
限制安全疏散距離的目的,在于縮短疏散時間,使人們盡快從火災現(xiàn)場疏散到安全區(qū)域。
三、建筑物安全疏散寬度指標
為盡快地進行安全疏散,除了設置足夠的安全出口和適當限制安全疏散距離以外,安全出口(包括樓梯、走道和門)的寬度必須適當。
(一)高層民用建筑安全疏散指標
1.高層民用建筑內走道、疏散樓梯間及其前室的門的最小凈寬,以及地下室、半地下室中人員密集的廳、室疏散出口的最小總寬度,應按通過人數1m/100人計算;
2.首層疏散外門的最小總寬度,應按人數最多的一層1m/100人計算。首層疏散外門和走道的凈寬不應小于表3.4.1.1的要求
3.設有固定座位的觀眾廳、會議廳等人員密集的場所,其廳內疏散走道的最小凈寬按通過人數0.8/100人計算,且不宜小于1m;其廳內疏散走道為邊走道時,不宜小于0.8m;廳的疏散出口和廳外疏散走道的最小總寬度,平坡地面應分別按通過人數0.65m/100人計算,階梯地面應分別按通過人數0.8m/100人計算,且均不應小于1.4m;觀眾廳每個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數不應超過250人。
4.高層建筑每層疏散樓梯最小總寬度應按其通過人數1m/100人計算;各層人數不等時,其總寬度可分段計算,下層疏散樓梯總寬度應按上層人數最多的一層計算。疏散樓梯的最小凈寬度不應小表3.4.1.2的要求。
(二)單層、多層民用建筑安全疏散指標
1.劇院、電影院、禮堂、體育館等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其觀眾廳內的疏散走道最小凈寬應按通過人數0.6m/100人計算,且不應小于1m。當疏散走道為邊走道時,不宜小于0.8m。觀眾廳的疏散內門和觀眾廳外的疏散外門、樓梯和通道的各自最小總寬度,應按表3.4.1.3的要求計算。有等場需要的入場門,不應計入觀眾廳的疏散門。
2.體育館觀眾廳的疏散門以及疏散外門、樓梯和走道的各自最小總寬度,應按表3.4.1.4的要求計算。
3.學校、商店、辦公樓、候車室等民用建筑樓梯、走道,以及每層疏散門和走道的各自最小總寬度,應按表3.4.1.5的要求計算確定。其中底層疏散外門的總寬度應按該層或該層以上人數最多一層的計算;不供樓上人員疏散的外門,可按本層人數計算。
學校、商店、辦公樓候車室等民用建筑每層疏散樓梯的總寬度應按表3.4.1.5中的指標計算確定。當每層人數不等時,其總寬度可分層計算,下層樓梯的總寬度按其上層人數最多的一層計算。
4.單層、多層民用建筑中的疏散走道(觀眾廳內的疏散走道除外)和樓梯的最小凈寬度不應小于1.1m,不超過六層的單元式住宅中一邊設有欄桿的.疏散樓梯的最小凈寬度不應小于1m。
(三)工業(yè)建筑安全疏散指標
1.廠房每層的疏散樓梯、走道、門的各自總寬度應按表3.4.1.6的要求計算確定。當各層人數不等時,其樓梯總寬度應分層計算,下層樓梯總寬度按上層人數最多的一層人數計算,但最小凈寬度不宜小于1.1m。
底層(即首層)外門的總寬度應按該層或該層以上人數最多的一層人數計算,但疏散門的最小凈寬度不宜小于0.9m;疏散走道的凈寬度不宜小于1.4m。
當使用人數少于50人時,廠房疏散樓梯、走道、門的最小凈寬度可按表3.4.1.6的要求適當減少,但不應小于0.8m。
2.對于飛機停放與維修廠房,其飛機停放與維修區(qū)內的安全疏散及輔助建筑的安全疏散可按上述要求確定。飛機停放與維修區(qū)的飛機安全疏散應根據飛機實際進出需要設置通道和出口的高度與寬度。
3.庫房由于平時使用時人員較少,且一般都有進出貨物的大門,其疏散樓梯、走道、門的最小凈寬度只要滿足正常人員通過和使用要求即可。但室外疏散樓梯的最小凈寬度不應小于0.6m。
【安全疏散通道管理規(guī)定】相關文章:
安全疏散通道管理規(guī)定范文08-14
安全疏散設施管理規(guī)定07-11
[熱]安全疏散設施管理規(guī)定2篇08-04
油庫安全管理規(guī)定03-18
防火安全管理規(guī)定07-02
企業(yè)安全管理規(guī)定07-25
宿舍安全管理規(guī)定07-26
安全設施管理規(guī)定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