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_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_波多野结衣国产一区二区三区_农村妇女色又黄一级真人片卡

班主任如何管理“問題”學生

時間:2022-06-03 19:57:04 管理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班主任如何管理“問題”學生

  導語:作為一名班主任,每當班里上自修課的時候,我心里總有一絲難以揮去的擔憂。其實班里經常擾亂自修課紀律的也就是那幾位學生,為什么每次都是他們趁老師不在的時候肆無忌憚地放縱自己呢?我認為把他們的行為簡單地歸結成對自我的約束能力不強、自覺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強并不全面。

班主任如何管理“問題”學生

  班主任如何管理“問題”學生

  一、準備階段

  喜歡自修課談天的學生大多數(shù)是叛逆心理較強,喜歡鉆空子的學生。找他們談話時往往會聽到很多借口“我們只聊了幾句”,“我們是在講話,可是別人也在講,又不止我們兩個”等。這些借口的言外之意就是班主任小題大做,故意找他們的麻煩。

  因此在解決問題之前,班主任需要對自己做一些“心理暗示”,比如“我要避免武斷、評價、說教”,“我不去試圖勸說”,“我要盡可能地接納和傾聽,我會盡可能地得到一些以前忽略的信息和感受”,“我不去擔心是否立刻見效”等,這些“心理暗示”的重點在于尊重――對學生,對班主任自己,以及在處理學生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可能性。具體可以分成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一)第一階段

  1.討論學生的感受和需求

  (班主任的態(tài)度應該是“這次我是真的想搞清楚學生的感受”,只有當學生覺得被傾聽、被理解的時候,他才能考慮你的感受。)

  在開始之前,先問一下自己:我現(xiàn)在足夠冷靜嗎?然后對學生說:“最近一段時間,你們自修課上很吵。你們現(xiàn)在有什么想法、感受就說說吧。”現(xiàn)實中的場景往往就是一個說“講話的又不只我們,老師就是要抓住我們兩個”,另一個說“講話的人很多,只是我們講得多一些”,不服氣之情溢于言表。這時我的態(tài)度照樣是傾聽和接納。先接納再引導,這就避免談話陷入僵局。等他們的激動情緒冷靜了一些時,我說:“你們的感覺是,別人也在講,又不止你們兩個。

  老師的感覺是你們講得特別多。老師的感覺和你們自己的感覺不一樣,是嗎?你們感到委屈、不公平,這老師能理解。不過作為一名學生能不能在課堂上談天呢?”

  2.說出班主任的感受和需求

  (這一部分要簡短清晰,如果你不停地說出你的擔心、憤怒和郁悶,學生就很難聽下去了。)

  “老師有一個希望和想法:上課時不講話,是對老師的尊重,自修課時不講話是對同學的尊重。我相信你們能夠認真思考我說的話,并且能夠改正上課談天的習慣。”這樣就給學生留出了充足的思考時間,并且給予他們改正錯誤的機會。

  (二)第二階段

  在第一次談話后,大部分學生都會有所收斂和改正。這一階段首先應該肯定學生的進步,使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公平與真誠,從而進一步鞏固教育效果,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引導她們用正確的方法去應對當前的`處境和今后的困難。

  1.與學生一起分析“不認錯”的原因

  目的在于引導學生認識自我,從而改變自我。針對借口“別人也在講,為什么只找我們,不找別人”,我作了以下引導:“人受到責備、批評時都會產生自我保護的本能,其表現(xiàn)就是為自己辯護,找理由,不認錯。你們不愿意認錯、輸不起的心態(tài),它的源頭是自我防衛(wèi)、維護自尊,或者是出于一種反抗心理等。

  其實,這種心理是正常的。”這樣說的目的是讓她們意識到她們的行為是可以得到諒解的,以此減輕學生內心的緊張感和負罪感。接下來我闡述了“不認錯”的負面效應:“對于上課談天的錯誤行為不能正確面對,這就是過度防衛(wèi)、死愛面子,久而久之,不是一味自我否定就是一味否定別人,成為惡性循環(huán)。所以這種‘不認錯的行為’不會得到諒解,可能會招來嚴厲的批評和指責。”這時我略作停頓,讓學生自己想一想:這種本能實質上是保護自己還是傷害自己?表面上是保護自己,實際上是傷害自己。

  2.比較兩種思考及其反應

  “半杯水”的啟示:面對半杯水,樂觀的人歡呼:“還有一半!”悲觀的人哀嘆:“只有一半!”這就是一種狀態(tài),兩種心態(tài)?鞓愤是不快樂不是由半杯水決定的,而是由人對半杯水的看法決定的?磫栴}的角度不同,情緒反應就不一樣。在讓學生思考這樣兩個問題:①我講,別人也在講,又不止我一個――委屈、生氣――不改變講話行為;②我講得比別人多些,那老師當然得找我――相對平和,不生氣――改變講話行為。

  3.進一步設想后果

  不改變講話行為――老師常常批評――常常不快樂……;改變講話行為――不受批評――心情愉快……

  4.再次重申自己的觀點

  (目的在于促使她們自己解決上課談天問題)“一個人走路時難免會被石頭絆倒,第一次不足為怪,第二次應引以為戒,第三次如果他還是被同一塊石頭絆倒的話,這樣的人將一事無成。上課談天這樣的錯誤是容易反復,但這不是理由,作為學生本職是學習,要知道自己錯在什么地方,應該怎么樣去改正。”

  (三)第三階段

  1.迂回跟蹤,進行長期觀察和教育

  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較高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是短時間能形成的,對于這些經常在自修課談天的學生更是不可能,所以班主任應該對其進行長期的觀察教育。在班級中建立“跟蹤網絡”,及時了解他們在每一節(jié)自修課上的表現(xiàn),一旦出現(xiàn)問題及時找他們提醒,這樣他們在行為上就有了一種強制約束,時間一久,這種約束慢慢地滲入內心,從而最終成為一種習慣和能力。

  2.創(chuàng)設氛圍,加強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

  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在對這些自修課談天學生進行遙控管理、跟蹤教育的同時,還應該切實加強班集體的群體紀律意識,為這些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良好的紀律環(huán)境。必須制定適合本班的自修課制度,明確自修課紀律的獎懲。這樣不僅對問題學生無形中有一個約束,而且通過其他學生在自修課上的良好表現(xiàn),為他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良性的外部環(huán)境,從而在這種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下,不斷地約束自我的言行,不斷端正自己在自修課上的表現(xiàn)。另外,要結合學生特點和專業(yè)特色,安排一些課外活動,充實學生的課外生活。

  二、反思

  (一)要學會用寬容、用尊重去對待學生

  高爾基說:“誰尊重孩子,孩子就尊重誰,只有尊重孩子的人才會教育好孩子。”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處罰更強烈。”寬容并不是姑息、放縱,而是在嚴格要求的前提下,對犯錯的學生理解、尊重,給予反思的時間,給予自新的機會,使他們最終改正錯誤。

  (二)要允許學生犯錯誤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犯錯是學生的權力,學生是在錯誤中成長起來的。教育是反復的、長期的過程,首先應該允許學生犯錯,在這個前提下才能保持良好心境。給學生一個寬容的空間,善待學生,才能讓學生在跌倒之后,學會自己爬起來,跑得更快、更遠。

  (三)作為班主任,一定要有研究的心態(tài)

  學生處于成長期,由于閱歷和思想的局限,難免會有不盡人意之處,作為班主任,遇到問題,切不可聽之任之,更不可采取簡單粗暴的壓制手段,而應該充分利用具體的事件,創(chuàng)造共同體驗的機會和情境,誘發(fā)和喚醒學生的道德體驗,讓學生在互動中自覺地生成道德,只有這樣,才有利于學生的終生發(fā)展。

【班主任如何管理“問題”學生】相關文章:

如何應對管理問題學生04-30

如何管理問題員工06-04

如何管理“問題”員工04-23

班主任如何管理“問題”初中生03-30

學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如何解決05-01

教師如何管理問題學生06-03

班組如何管理問題人員06-03

如何改善成本管理問題03-31

如何管理員工的問題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