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白日焰火》觀后感(精選11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是時候?qū)懸黄^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你會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白日焰火》觀后感(精選11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白日焰火》觀后感 篇1
如果當(dāng)你看完一部電影之后爬到床上,突然腦子里像放電影一樣把這部電影又過濾了一遍的時候,那么不用懷疑,這部電影絕對值得推薦給朋友去看。
等一下,什么叫好看,什么叫不好看?吸引人叫不叫好看,會講故事叫不叫好看,揪著心看到最后才釋放叫不叫好看?
拋開金熊獎、銀熊獎的外衣,這是部很寫實的電影,其實一開始我也是不能免俗的帶著好奇心去看的,這個得了金熊獎的最佳影片到底有什么獨特的魅力。
男主角張自力(廖凡)在故事一開始的時候就很灑脫不羈,標(biāo)志性的胡須很男人。因為在調(diào)查碎尸案過程中有兩個兄弟被槍殺了,案子又沒有頭緒,漸漸地迷失了自己,或者說失去了做警察的動力,所以后來被分配到了一個工廠保衛(wèi)科上班,也許是憑著自己的專業(yè)嗅覺,或許是因為溜冰鞋的暗示,他慢慢找到了一點頭緒,開始主動去調(diào)查這個嫌疑最大的吳志貞(桂綸鎂),并逐漸的愛上了她,這個我看的出來。在他的真心打動下,女主角終于放下了防備,對他攤了牌,把那個曾經(jīng)為她碎尸、隱姓埋名的、“活死人”丈夫梁志軍(王學(xué)兵)帶到了警察的埋伏里,并被當(dāng)場槍斃了,在我以為故事的情節(jié)快差不多的時候,張自力發(fā)現(xiàn)原來他深愛的這個吳志貞才是99年那個碎尸案的殺人兇手,他陷入了深深的矛盾和內(nèi)心掙扎,但是最后他還是找到了一個最好的方式,應(yīng)該是因為愛她才會這么去幫她吧,那就是讓她去自首,她最后也給了自己一個解脫。
或許真正的自由就是坦白吧,壓抑了這么多年的怨恨糾纏和對現(xiàn)實世界的`厭惡全部都完完整整、徹徹底底、干干凈凈的結(jié)束了,張自力是這樣,吳志貞也是如此,明白了這個就不難理解為什么網(wǎng)友評論張自力最后那段獨舞真的是表達內(nèi)心情感的最好詮釋,動作粗放有力,表情自然放松,節(jié)奏感超強,巨舒坦;明白了這個就不難理解張自力之前為什么要帶著吳志貞坐上了咯吱作響的破舊的摩天輪去眺望那個曾經(jīng)的“白日焰火”歌舞廳,勸她自首,給她機會,讓她明白他的愛有多深;明白了這個就不難理解張自力為什么要在吳志貞被警察拷走的時候在漫天的雪地里放焰火,焰火象征著什么,僅僅是為了扣住電影的題目嗎,還是自由、美麗,或者說是我的想象力有限?又或者是他給了自己一個自由,給了愛人一個自由,也給了感情一個交代,到了這里才領(lǐng)悟到電影開始張自力和她老婆離婚的情景,放手,Let it go,坐上了雪國的列車。他明白了,那我們呢?
整部電影情節(jié)亮點頗多,高潮迭起,敘述小心鋪墊,扣人心弦,引人深思。不解的是,故事里圍繞女主角的幾個男人都光榮的犧牲了,為什么不殺了那個猥瑣的變態(tài)洗衣店老板呢,真的是因為這個老板好心收留她,留他一條命?算了,不要在意這些細節(jié),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還是留給觀眾去思考吧。
《白日焰火》觀后感 篇2
一個人獨自看了《白日焰火》,這段時間不喜歡扎堆,愛獨處,獨自思考!
沒有幾個人看,出影院的人都顯得很失望,覺得好沒意思。
前一段時間看到新聞,說這個電影獲得金熊與銀熊獎,我對獲獎的作品比較感興趣,抱著好奇的心,想看看這是一場什么樣的電影,讓評委給它這么高的肯定。
《集結(jié)號》里廖凡飾演的,愛吃卷餅的那個戰(zhàn)士,非常喜歡,今天這個,他已經(jīng)和角色融為一體,讓我忘記了他在演,一個活生生,邋遢的,又不失溫情的警察。
桂綸鎂,雖然在這個影片中沒有笑過,話也不多,但是每一個角度的她,都是那么吸引人,清瘦的背影真是楚楚動人。把一個能讓男人奮不顧身的,迷一樣的女子,演繹的那么令人信服和同情。
片中,瘳凡的同事,追蹤到梁志軍,就因為對處境不能很好的認知,大意之下,轉(zhuǎn)瞬即失的生命,讓人感嘆人生的無常。
電影從頭到尾都尾讓人寒冷,暗流洶涌,有一種情愫在內(nèi)發(fā)酵,讓你思緒飛繞。
如果第一個人誤殺時,吳志貞自首,而不是與丈夫共同隱瞞真相,后來的事情發(fā)展,可能就不是像滾雪球一般,事態(tài)愈演愈烈,無法控制,終于大白天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那份悔和無奈,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看著最后廖凡在我們這代人熟悉的舞曲中,跳得那么糾結(jié)和釋放,誰又能說,誰是冷酷的。
這里面沒有快樂的人,這種結(jié)局反而很好,不然,吳志貞一輩子反復(fù)播放著那一個個逝去人的,把秘密藏的`那么久,人一定會生病。人是需要把自體的能量與外界進行流通的。
永遠不會忘記,在海峰老師的別墅里看的《24小時》,老師指點我們看劇情,其中一段,議員的兒子幾年前,因為姐姐被人污辱,一氣之下把嫌犯殺死,為了掩蓋這個事實,議員的最信任的人幫助這個小男孩洗脫罪名,但是,人世間的事就是這么奇怪,過去發(fā)生的事,總會在未來的一天,以某種方式露出蛛絲馬跡,當(dāng)真相襲來,影響到議員競選的關(guān)鍵點時,議員做了一番思想斗爭后,來到了自己兒子的臥室,讓兒子看著他的眼睛(這個情節(jié),在美國的片子里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在沒和老師接觸之前,這樣的片斷,真是太習(xí)以為常,不會引起我們的注意,更別提思考。┳屗H口告訴自己事情發(fā)生的真相。海峰老師,讓我們仔細觀看這個部分,看我們沒吭氣,自己就點到:“這段非常精彩,所有的強者從不逃避問題,都是敢于直面真相,解決問題!”
如果你逃避面前的這個難題,可能將來這個問題越累積越大,越難以應(yīng)付和解決,想想這個吳志貞與梁志軍,就是為了掩蓋那個真相,怕去面對和承擔(dān)后果,才導(dǎo)致最終的結(jié)局如此悲慘,牽連和受害的人不斷增加,禍及自身。
人生不能重來,只有從過去的體會和經(jīng)歷中總結(jié)經(jīng)驗,來對今后的生活重新調(diào)整,變的讓自己開心,逐漸走向那個自己想要的生活。
《白日焰火》觀后感 篇3
《白日焰火》給人最深的印象之一就是影片帶有較強的個人風(fēng)格。雖然影片導(dǎo)演刁亦男此前只有《制服》和《夜車》兩部作品,但是在這部《白日焰火》中透露出來的他對于電影敘事與表達的掌握能力和影片類型化與風(fēng)格的控制能力都是表現(xiàn)的非常成熟。影片雖然是一部懸疑色彩濃厚的電影,但整部影片帶給觀眾的不僅僅是謎底揭曉之后的釋放感,更有著對于人性困境反思的沉重感在內(nèi)。
首先在影片的整體風(fēng)格而言,和前面的兩部影片一樣,《白日焰火》同樣帶有濃厚的“作者電影”的特點,完全體現(xiàn)了導(dǎo)演較深厚的文學(xué)根底與對于影片較強的掌控能力。作為一名此前在業(yè)內(nèi)混跡多年卻并無多少名氣的導(dǎo)演,刁亦男卻以自己較少的產(chǎn)量堅持著自己的風(fēng)格與底線。
在《白日焰火》中,雖然是以一個命案為背景的故事,但刁亦男更著重表達的是在這個事件中的每個人所面臨的選擇與人性的困境的表達與刻畫。廖凡飾演的失敗的警察與桂綸鎂飾演的兇手在某些方面有著想通之處,共同的困境都讓他們面臨著一種被救贖的潛在渴望,而這也成為推動影片感情線與人物動機的一個主要力量。
在這個過程中,刁亦男著重刻畫的是落魄的廖凡在自我救贖過程堅持與困境,以及桂綸鎂角色在人鬼之間游走的困境與失落,加上兩位角色在選擇過程中的游離不定的心態(tài)與感情波折,凸顯的是一個人性選擇方面的真實與無奈。
影片給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片尾廖凡在案件偵破后獨自起舞的畫面,包含著一種解脫后的釋放和選擇困難下的無奈?梢哉f,廖凡獲得柏林電影節(jié)的影帝實至名歸,但也正是導(dǎo)演對于角色設(shè)置與安排的準確性與多樣性,才有了廖凡充足的發(fā)揮空間。
影片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在類型方面帶有濃厚的“黑色電影”風(fēng)格。這種曾經(jīng)在好萊塢大行其道的影片類型曾創(chuàng)造過無數(shù)經(jīng)典作品,但對于劇本和導(dǎo)演的要求都較高。《白日焰火》是一部以命案為題材的懸疑色彩較濃的.電影,而刁亦男在使用更多的黑色電影的元素上也體現(xiàn)了他對于成熟的電影類型的借鑒與把握能力。譬如在影片的一些具體細節(jié)如動物元素的出現(xiàn)上,就借鑒了《獵人之夜》的表達方式;而片中王學(xué)兵角色“死而復(fù)生”的設(shè)置,則明顯有著黑色電影經(jīng)典名作《第三個人》的影子在內(nèi)。
當(dāng)然,影片這方面最明顯的當(dāng)屬在女主角的安排上,桂綸鎂這一角色的設(shè)置雖然沒有經(jīng)典黑色電影中那些“蛇蝎美人”的心腸,但這個最終的兇手的設(shè)置卻依舊是按照黑色電影的女性角色往往是反面角色的設(shè)置來進行,只不過根據(jù)劇情和環(huán)境做了某些改變而已。
而在整部影片的氛圍設(shè)置上,中國東北冰天雪地的寒冷肅殺環(huán)境與大量黑夜場景的運用也使得影片的黑色味道更為濃厚……可以說,《白日焰火》一片在類型上具有較強的黑色電影特色,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影片能夠給觀眾以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對于熟悉黑色電影的西方觀眾而言,整部影片所散發(fā)出來的類型片魅力足以讓他們沉迷其中。《白日焰火》能夠在柏林最終斬獲金熊獎,相信也是與這一方面有著重要的關(guān)系。
《白日焰火》觀后感 篇4
昨日去看了白日焰火,雖然看后覺得沒什么,就是故事結(jié)束了,嫌犯卻是那個最不可能的人。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喜歡它,但我覺得這是一部用心的電影,每個鏡頭看似平凡無奇,不就是生活里的場景,亦讓人覺得如此真實,甚至有那么點紀錄片的感覺,但通過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冬日下的霓虹燈,那絢麗的色彩,讓我知道這是一部電影,一個虛擬的世界。亦是霓虹燈讓我知道,每個鏡頭的`用心,看似一個簡單鏡頭,通過燈光構(gòu)圖,就知道這統(tǒng)統(tǒng)是布置好的,也可以感到一種專業(yè)。
關(guān)于情節(jié),我真的不知道如何評價,但在電影院里,它一直吸引著我,我緊緊地跟著男主,想著誰才是兇手,到底怎么回事。所以就這點而言,看電影的時候你絕對不會睡著的。
還有一點,就是這部電影如此中國,如此中國大陸,我能深深地嗅到哈爾濱的味道,沒有一點做作。拍中國,講中國人自己的故事,呈現(xiàn)真實的生活,F(xiàn)在中國的電影業(yè)越來越這個趨勢了吧,我覺得中國電影進步了,大家終于開始放棄浮夸的大片,回歸本土,回歸自我了吧。
相比商業(yè)片,我覺得這是部文藝片,但相對于藝術(shù)片,我覺得它商業(yè)的成分還是蠻多的。所以,它雖然蠻文藝的,但看的過程還是愉快的。藝術(shù)和商業(yè)平衡的不錯,難得。
關(guān)于演員的表現(xiàn),廖凡憑此片獲得影帝,看完后其實覺得也就那個樣子啊,但是你會覺得他就是張自力,他就是那個樣子啊。所以我也不知道他到底言的好壞。桂綸鎂一直就是一張苦逼的臉,但通過很多細節(jié)我們還是能看到她內(nèi)心的活動,這點還是蠻厲害的。
《白日焰火》觀后感 篇5
看完了《白日焰火》這部電影,我發(fā)現(xiàn)自己很想要一吐為快。故事發(fā)生在九十年代末,地點應(yīng)該是東北那旮旯的。
這是一樁有點奇怪的兇殺案,肢解了的尸塊在一天之內(nèi)在省內(nèi)的各個煤廠里被發(fā)現(xiàn)。左一只胳膊右一只腿七零八落,搞得警察狐疑,工人惶恐。桂綸鎂飾演的遺孀洗衣店女工吳至貞捂著臉哭得稀里嘩啦,一雙又白又美的大長腿無力地擺著,看起來委屈極了。廖凡飾演的小警察張自力有點駝背,感情上相當(dāng)窩囊,被老婆甩了,滿腔不忿發(fā)不出想在事業(yè)上找補找補,領(lǐng)著一眾隊友討論案情,西瓜汁水到處亂甩。調(diào)查似乎挺順利,嫌疑人也抓了,誰料大意失荊州,啪啪兩聲槍響火拼了起來。就這樣,疑犯死了,隊友賠了性命,這件謀殺案也只好不了了之。五年之后,炎夏變了寒冬。
小警察早調(diào)到煤廠去當(dāng)保安,日日酗酒,深更半夜醉倒路邊。個人問題也因此沒個著落,平時二流子一樣,從很失敗變成更失敗。洗衣店女工姿色不減,沒少受老板騷擾。對象也又談了兩個,可惜,像他倒霉催的前夫一樣全被殺了,還給剁成一塊一塊的,蹊蹺到警方都看不過眼了。小警察從前隊友那得知這個消息之后,許是對五年前的案件耿耿于懷,許是那女工太冷艷誘人,開始對吳至貞窮追不舍起來。就這么追著追著,幾經(jīng)波折吧,真相還真讓他給追了個明明白白。
原來,以為早就變白骨了的,其實還活著。而以為是受害人的,卻是始作俑者。
女主角吳至貞從頭到尾,應(yīng)該是一次也沒笑過。影片過半,臺詞都沒幾句,目光里不是悲哀就是冷漠,恨不能直接掉出冰渣來?伤嫒萱醚w細,別樣動人,用本山叔的說法就是“看人一眼能讓人渾身發(fā)抖”,一掉眼淚我都跟著心窩疼。
男主角張自力胡子拉碴,眼神渾濁看不出個所以然來,瑟縮在破舊的皮夾克里東張西望,表面上看活脫脫窩囊廢,可一路逃過兇手追逐,打探線索,真透著點老練刑警的機智勁兒。前隊友曾問過張自力,為啥要攪合這個案子,他說他也許想要些證明不然人生也太失敗了。前隊友笑得憨厚,說咋的,那你還想要贏得人生啊。最后,小警察查明了真相,在慶功宴的.酒桌上得到警隊眾人的交口稱贊。老式的交誼舞廳里,他有些瘋狂地扭著不成樣子的舞步,如此得意而陶醉。
除卻開頭,整部影片色調(diào)灰暗,寒氣從熒幕彌漫開來。攝于零下三十度的哈爾濱,有雪地,冰場,舞廳,夜總會,眾警察,小混混以及居委會大媽,各場景和角色都很有地方特色。我甚至想起了家鄉(xiāng)的深冬,哈氣在睫毛上凝了霜,頭臉和手腳都被凍得僵而麻木。雪下了化化了又凍,運煤車在路上留下痕跡,混了雪水更加灰黑泥濘。孩子們肩上掛著冰刀,冰場坑洼不平,映了路燈格外昏黃。
我想這大概就是個屬于寒冬的故事。最喜歡那個場景吳至貞在冰上翩躚而過,一臉茫然,而張自立踉蹌著跟在后面,猴急地把她推倒了。這里也沒有溫暖的結(jié)局。冰刀可以殺人,小警察沒有英雄救美,洗衣女工最后看到的場景是不合時宜的白日焰火。
問過了同行的同學(xué),才發(fā)現(xiàn)原來她只是一知半解,很多地方她都看不懂,大概因為我是東北的吧,所以片中的場景和土話都莫名地戳中了我的笑點,讓我覺得這部電影格外親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可能只有當(dāng)大家自己去看才能明白我現(xiàn)在講的所有感受吧!
《白日焰火》觀后感 篇6
白日焰火的故事,就是每一個想要掙扎最后付之微笑的吳志貞的故事。
一部讓人懷念卻也無力掙扎的愛情片,似乎每一個如白日焰火般綻放過的吳志貞在看過這部電影后都可以平靜的微笑。
吳志貞就像每個想要和他的初戀情人相扶相偎的憧憬愛情的少年一樣,可惜卻沒有讓這愛情茁壯成長的土壤,只能在抗?fàn)幣c承受中享受片刻的欺騙。騙的是自己,騙子也是自己。吳志貞把皮大氅的骨灰埋在樹下時是多么想向人宣告她獲得了這一刻的勝利,也許她也曾想這一切只要有一個相愛的人一起分享也就擁有了整個世界,但這飲鴆止渴似的希望卻僅僅是絕望的開始,那個能把她從絕望中解脫出來的小警察最后也只是幫她一起放棄了希望。
當(dāng)一個人放棄逆來順受選擇掙扎的時候她是不是已經(jīng)錯了?
我一直在想為什么這部電影會叫白日焰火,直到最后我看到結(jié)尾時吳志貞坐在指認現(xiàn)場的警車里,廖凡為他放起白日焰火時,每個人的一生都像這短暫的焰火,也許你擁有美麗的`顏色只是這蒼白的藍天下不曾絢爛也終將熄滅。一部好的電影除了有很好的敘事,演員的演技必然是成功的關(guān)鍵鑰匙?雌饋硭坪踹@部電影毫無演技,演員就像普通人一樣在過日子,而這部電影不就是寫的普普通通的每個就算在白天也要燃放的焰火么?
最喜歡兩場戲,一場是結(jié)尾廖凡胡亂的跳舞、一場是桂綸鎂平靜的坐在車里,不同的場合確是兩個人不一樣的解脫。對于張自力,他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讓自己是不是真的愛上了這個充滿著絕望的女人,他給了她希望、把她從沉湎于過去的泅浸中解放了出來,又讓她接受了沒有希望的平靜然后親自為她套帶上了枷鎖。也許這是對他自己的救贖,也許僅僅是為了完成破案的任務(wù)。
《白日焰火》有太多的感觸似乎在我彌漫在心頭而出卻又找不到合適的出口,我不知道該去怎么表達看過之后的感受,是唏噓、是悲愴,是解脫、是平靜還是掙扎?似乎離我很遠,又好象就在我身邊,可能某一天我就會成為那對租住在兇案現(xiàn)場的小夫妻,也可能是坐在車里帶著枷鎖,也可能是消逝在白日的焰火。
我們總是會被指指點點、推推搡搡,可沒有親自走過又怎么能說是過得好一生。
《白日焰火》觀后感 篇7
在大半部分時間里,《白日焰火》的真正主角并不是“黑色電影”(Film Noir)所規(guī)定的失敗警察,或者蛇蝎美人,而是“冰”。一切愛與死、罪與罰都與“冰”相關(guān):殺人的冰刀,冰凍的尸塊,離別時窗上的冰花,甚至冷清如冰的女主角等等。冰為什么如此重要?它有什么功能?
提起“黑色電影”,我們通常會關(guān)注電影如何呈現(xiàn)黑暗,而且是有層次感的黑暗:墻上的投影,百頁窗的陰影,方法不一而足。可我們?nèi)菀缀雎砸粋基本事實,即黑與白的共生關(guān)系。影史中成功的黑暗場景不勝枚舉,可《白日焰火》卻反其道而行之,以白寫黑,刁奕男用豐富的“白”展現(xiàn)了優(yōu)秀的藝術(shù)直覺。作為本片的線索元素,“冰”有兩種基本屬性:色彩和溫度。從色彩上說,冰是諸多黑暗場景的反光板,時而明媚,時而冷峻,靜默如謎,不可捉摸;而從溫度上說,冰是人物情緒的集中投射——純粹如愛欲,絕決如命運。當(dāng)導(dǎo)演把“冰”處理成一種情緒氛圍時,它就不再是簡單的道具,而是整部電影的靈魂所在。
接下來的問題是,電影如何“用冰取火”?能不能把自己辛苦建構(gòu)的堅冰打碎,并用它取暖,這是每個創(chuàng)作者都必須面臨的困境。一句話:“冰”能不能燒著,這就是普通黑色電影到金熊獎的距離。
幸好有焰火。
當(dāng)白日焰火點燃,整部電影獲得了升華,故事第一次有了溫度。那些飛濺的焰火似乎對囚車充滿敵意,它們從天而降,如天女散花,非常攻擊性地把警察們圍困。我想,這種攻擊性是在表達一種對抗——如果“焰火”是反秩序(警察/女賊)的`情欲,那么焰火想要燃燒的又是什么?應(yīng)該是秩序本身。
從女賊瞥見那件舊皮氅開始,她的情欲開始吞沒正義。她明知道犯罪證據(jù)已經(jīng)落入警察手里,她該逃的,可她遵從情欲的指引,繼續(xù)和對方約會,結(jié)局可以預(yù)想。摩天輪一夜春宵后,女賊涂起紅唇點亮生活,男警官卻佝僂著身子盤算著背叛。當(dāng)女賊被審訊時,男警官在天橋底下窺見了“后果自負”四個大字,如此有力的嘲諷,這才有了廖凡獨舞時的失魂與卑瑣,如背景音樂所唱:“每當(dāng)我走近夢鄉(xiāng),你在我身旁;每當(dāng)我走出夢鄉(xiāng),你不知去向。”
燦爛如焰火,虛幻如焰火,這就是迷人的情欲。最后一個鏡頭,警察為女賊點起焰火,情欲贏了,正義輸了。至于出賣愛情獲得身份的張自力,就像那匹誤入歧途的馬,他終要回到風(fēng)雪中,尋找自己性愛之旅的下一站。
品特說,白,是為了讓黑更黑!栋兹昭婊稹纷龅搅。
《白日焰火》觀后感 篇8
《白日焰火》以黑馬姿態(tài)奪得柏林電影節(jié)金熊獎,最令人期待之處在于對黑色電影(多指好萊塢偵探片)的中國化改造。從影片呈現(xiàn)的結(jié)果來看,風(fēng)格上有創(chuàng)新,介于紀實性和戲劇化之間。編劇出身的刁亦男在故事的編織上足夠扎實,但影片節(jié)奏略顯沉悶,主題表達曖昧模糊有遺憾。
刁亦男于2003年執(zhí)導(dǎo)處女作《制服》,并獲得溫哥華影展龍虎獎,也入圍鹿特丹影展!兑剐辛熊嚒穭t入圍第60屆戛納影展一種注目,并獲得華沙國際影展大獎。大多數(shù)人更熟悉他的編劇作品:《愛情麻辣燙》、《洗澡》、《將愛情進行到底》等。
《白日焰火》的故事結(jié)構(gòu)是偵探片的。故事從1999年開始,廖凡飾演的張自力是一個東北小城的警察(影片實際在哈爾濱拍攝,但畫面中呈現(xiàn)的主要是其市井的一面),無意中卷入了一場碎尸案的調(diào)查,被肢解的尸體在不同的運煤車被發(fā)現(xiàn),張自力鎖定了兩個嫌疑人,兩人卻拒捕并殺死了張自力的兩個同事,張自力也中槍受傷,并染上酗酒的習(xí)慣。
5年后的2011年,已經(jīng)調(diào)到保衛(wèi)科的張自力和5年前一起追查碎尸案的老同事重逢,再次卷入兩起被拋尸在雪地中的碎尸案,這兩人都曾經(jīng)和桂綸鎂飾演的洗衣店女工吳志貞相戀,而吳志貞正是5年前碎尸案中被警方認定為被害者的梁志軍(王學(xué)兵飾)的老婆。張自力于是開始頻繁去洗衣店接觸吳志貞,企圖尋找連環(huán)碎尸案的真相。
“殺人兇手是誰”的懸念時刻牽引著觀眾,而桂綸鎂則成為了偵探片中必不可少的“擁有致命吸引力的、美麗而又危險的”女人,將案件本身和廖凡飾演的警察,帶往愈發(fā)神秘與危險的境地。
桂綸鎂凜冽而孤清的氣質(zhì),和東北城鎮(zhèn)濃厚的民俗市井氣息格格不入,具有強烈的間離效果,令人清醒意識到,盡可能貼近生活反映現(xiàn)實,并非導(dǎo)演的真正目的。
事實上,《白日焰火》并不是一個純現(xiàn)實主義的偵探片,它不與社會現(xiàn)實和文化背景產(chǎn)生過多糾葛。英文名“Black Coal,ThinIce”直譯為:黑色的煤,薄的冰。再加上厚厚的`雪、破敗的城、桂綸鎂的神秘與紅唇,都莫名營造出一種荒涼又殘酷的危險感與浪漫感。
而“白日焰火”四個字,在片中其實是個夜總會的名字(說實在的,真有名字這么文藝的夜總會嗎?這也算是風(fēng)格化的一筆),是解開案情的重要情節(jié)線索。
也許是考慮到過審的需要,片中廖凡和“前妻”倪景陽的激情戲、廖凡和桂綸鎂在摩天輪上的激情戲、“干洗店老板”王景春對桂綸鎂的騷擾戲,都拍得相當(dāng)節(jié)制,點到為止,“性”的推動也是黑色電影必不可少的驅(qū)動力。
《好萊塢報道》評論該片:“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向經(jīng)典好萊塢黑色電影致敬!钡赋觥白鳛橐徊總商诫娪,有點令人費解!
《白日焰火》觀后感 篇9
刁亦男為獨立電影開了一個好頭和一個壞頭。好頭是,藝術(shù)電影或文藝電影商業(yè)化的某種新模式正在形成,并有望在將來讓獨立電影人不再為自己的作品賺不著錢而憂愁。壞頭是,人們或許會形成某種思維觀念:獨立電影原來就是這樣,以及,獨立電影也就這樣。
這是一部考驗觀影者耐心的作品,其自始至終所縈繞的陰郁氣質(zhì),讓觀影氛圍飄蕩著壓抑的氣泡。這些氣泡一直存在,甚至在你走出影院,開始非常享受的沐浴春風(fēng)時,都還能感受到它的存在。這種壓抑感,源自影片整體的陰郁風(fēng)格,以及故事的晦澀與驚悚——你很難在一個涉及分尸拋尸的故事里感覺輕松。刁亦男導(dǎo)演很會把握這種氛圍的營造,影片從一開始到最后結(jié)束,幾乎沒有一個鏡頭會讓你覺得沒那么壓抑。即便是影片開頭階段,張自力和前妻開房這種多少帶有一絲浪漫的事情,也因為白色床單上的死蒼蠅而變得情調(diào)全無。桂綸鎂在整部電影里都未曾笑一下,比都教授的驢臉拉得還長。
是否,一部講述特別題材的獨立電影就應(yīng)該是這樣?不是的。盡管題材的確沉重,甚至驚悚,但也不至于就此蒙上如此一大片煤灰似的陰郁。過于不考慮觀眾觀影體驗的`電影,獲獎再多也成不了大眾電影!栋兹昭婊稹窙]有因為獲獎而擺脫小眾電影的氣質(zhì),它的獲獎,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得益于西方人一貫的對中國的認知偏見。文化差異和認知偏見,讓大多數(shù)西方人所理解的中國,有可能就是這部電影里所描繪的那樣:灰頭土臉,亂七八糟。誰知道呢?
除了偏小眾以外,影片的敘事手法非常容易讓人懷念簡單。你很難否認導(dǎo)演是不是在“為了有特色而制造特色”,就整個故事的敘事手法而言,過于追求特色所造成的復(fù)雜性,讓影片在很多時候都變得晦澀無比。需要保持高度的專注度以及靈活的思維,才有可能看得不那么艱難。但無論怎樣的專注和靈活,都很難明確廖凡飾演的張自力對桂綸鎂飾演的洗衣工到底是種什么情感。如果說,張自力真的只是為了“活得不那么失敗”而主動參與案件調(diào)查,那么他在面對洗衣工的時候,動機就應(yīng)該只是為了“證明自己多少還有點價值”。但他又對洗衣工產(chǎn)生了某種復(fù)雜的情感,他吻了她,雖然這不代表深刻的愛情,但在很大程度上都足以說明,他對她是有感情的?删驮谀阏J為他對她是有感情的時候,他又毫不猶豫的“出賣”了她,他把她交給了警察,如同將那件黃色皮衣交給警察那樣,那么自然,那么無情。
或許,張自力這個人物本身就很復(fù)雜,他易怒易喜,孤僻執(zhí)拗,他一方面深藏著動機誘導(dǎo)著洗衣工,一方面又能在歌舞廳十分陶醉地跳著莫名其妙的舞蹈。而導(dǎo)演在表現(xiàn)這個人物的時候,自始至終都沒能明確交待他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如同影片最后,張自力在白日里光禿禿的樓頂上燃放焰火一樣,他是在為誰放的焰火?是為洗衣工?為她最終入獄而送別?還是為她入獄而慶功?那他到底是愛她還是僅僅利用她?就像焰火在灰蒙蒙的白日燃放,看不到美麗的花火一樣,張自力對洗衣工的感情,看不清楚。而更加看不清楚的,是其中的人心。洗衣工最后坐在警車里似笑非笑,張自力坐在慶功宴上笑著笑著突然止住,領(lǐng)導(dǎo)范十足的劉隊長時刻不忘功績……
白日焰火為誰而放?或許,這也是影片本身的追問,對人性的追問;蛟S,什么也不是,沒講清楚而已,誰知道呢?
《白日焰火》觀后感 篇10
白日焰火的故事,就是每一個想要掙扎最后付之微笑的吳志貞的故事。
一部讓人懷念卻也無力掙扎的愛情片,似乎每一個如白日焰火般綻放過的吳志貞在看過這部電影后都可以平靜的微笑。
吳志貞就像每個想要和他的初戀情人相扶相偎的憧憬愛情的少年一樣,可惜卻沒有讓這愛情茁壯成長的土壤,只能在抗?fàn)幣c承受中享受片刻的欺騙。騙的是自己,騙子也是自己。吳志貞把皮大氅的骨灰埋在樹下時是多么想向人宣告她獲得了這一刻的勝利,也許她也曾想這一切只要有一個相愛的人一起分享也就擁有了整個世界,但這飲鴆止渴似的希望卻僅僅是絕望的開始,那個能把她從絕望中解脫出來的小警察最后也只是幫她一起放棄了希望。
當(dāng)一個人放棄逆來順受選擇掙扎的時候她是不是已經(jīng)錯了?
我一直在想為什么這部電影會叫白日焰火,直到最后我看到結(jié)尾時吳志貞坐在指認現(xiàn)場的警車里,廖凡為他放起白日焰火時,每個人的一生都像這短暫的焰火,也許你擁有美麗的顏色只是這蒼白的藍天下不曾絢爛也終將熄滅。一部好的電影除了有很好的敘事,演員的演技必然是成功的`關(guān)鍵鑰匙?雌饋硭坪踹@部電影毫無演技,演員就像普通人一樣在過日子,而這部電影不就是寫的普普通通的每個就算在白天也要燃放的焰火么?
最喜歡兩場戲,一場是結(jié)尾廖凡胡亂的跳舞、一場是桂綸鎂平靜的坐在車里,不同的場合確是兩個人不一樣的解脫。對于張自力,他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讓自己是不是真的愛上了這個充滿著絕望的女人,他給了她希望、把她從沉湎于過去的泅浸中解放了出來,又讓她接受了沒有希望的平靜然后親自為她套帶上了枷鎖。也許這是對他自己的救贖,也許僅僅是為了完成破案的任務(wù)。
《白日焰火》有太多的感觸似乎在我彌漫在心頭而出卻又找不到合適的出口,我不知道該去怎么表達看過之后的感受,是唏噓、是悲愴,是解脫、是平靜還是掙扎?似乎離我很遠,又好象就在我身邊,可能某一天我就會成為那對租住在兇案現(xiàn)場的小夫妻,也可能是坐在車里帶著枷鎖,也可能是消逝在白日的焰火。
我們總是會被指指點點、推推搡搡,可沒有親自走過又怎么能說是過得好一生。
《白日焰火》觀后感 篇11
理發(fā)館里那場突如其來的槍戰(zhàn),太多人的神經(jīng)被瞬間擊中,沒有征兆的開始,沒有渲染的結(jié)束,倉促的死亡,真實的讓人內(nèi)分泌失調(diào),血壓驟升,心律失常,心室顫動。槍響之后,故事的溫度,也從悶熱黏稠的夏天跌落到五年后零下三十度的深冬。
一起跌落的,還有廖凡。導(dǎo)演從出場就讓他遭遇情感危機,之后是事業(yè),甚至在片名之后,趁他酒醉,迫不及待偷走了他的摩托車,讓他徹底成為一無所有的人。因傷轉(zhuǎn)業(yè)的廖凡從此頹唐,人生跌落無邊黑暗境地,只有在噴著酒氣出其不意抱住廠子里的娘們兒說你嫁給我吧,的時候,才顯現(xiàn)一點兒生而為人的活力。
但是新的碎尸案,讓五年前的`謀殺再次沉渣泛起,此中關(guān)鍵人物,正是五年前受害人的妻子,冷艷,神秘的桂綸鎂,猶如冰刀,有不可靠近的危險感。此時的廖凡,猶如看到燈火的飛蛾,嗅到血腥的野獸,循蛛絲馬跡而上,或許并非執(zhí)迷于案件的偵破,但跟蹤和窺探終究還是改變了生活的沉沉死氣,這一點光亮,是他失敗的人生里唯一的希望,不能改變失敗人生,但至少——“可以讓失敗來的更慢一些”。他需要自我救贖的契機。
冰城的冬就這樣成了故事的主色調(diào),空蒙,冰冷,暗淡,有工業(yè)城市的壓抑和臟,哈氣包裹著表情,像是一道屏障,只好冷眼斜視,互相揣摩,企圖可以看穿對方企圖。而每個人,都躲在自己的堡壘中,捱過經(jīng)濟大潮的寒冬,也試圖捱過被獵捕的命運。
桂綸鎂的堡壘,是榮榮干洗店,她在這里“躲”了五年,盡管偶爾會受到老板的騷擾,但她知道自己是安全的,貨車車廂里的一場艷戲,已從側(cè)面敘述了老板獨特的性癖好,所以,盡管曖昧,卻和性已無關(guān)聯(lián)。
這也是桂綸鎂會在這五年中,陸續(xù)和另外兩人發(fā)生感情的原因,五年中,被碎尸的另兩人,都和桂綸鎂有著更深層的情感關(guān)系。
廖凡幾乎用了在火車站撲倒前妻同樣的姿勢,在野冰場撲倒了桂綸鎂,在此之前,他們曾因為桂綸鎂的傷口而互相僵持,最后,廖凡的野性征服了桂綸鎂的倔強。她因孤獨而冷傲,因此更需要被征服。
王學(xué)兵的堡壘,是桂綸鎂埋在樹下的骨灰盒,從五年前案件被偵破的那天起,他就只能藏在“骨灰盒”里,這是他的選擇,做一個幽靈,就必須在這個世界隱形,就像選擇做焰火,便只能屬于黑夜。
最先說出背叛的人,是桂綸鎂,在她的講述中,生活的苦難造成死亡,有著無法被拒絕的理由。但于王學(xué)兵,殺戮也是順理成章,時間可以改變一切,但卻無法取代,他作為丈夫的權(quán)利,是以血腥的對抗悍然揭示。
但故事的情緒仿佛也被冰凍的寒冷冰凍,在第一次推理過后,案件告一段落,感情也水落石出,但影片卻用一屜包子一碗稀飯一支口紅,便交代了一段瘋狂激烈卻又危險不安的愛情。
年代也猶如雪地上的腳印,容易辨別蹤跡,卻在行走過后凌亂。一直覺得片名并非只是一家夜總會招牌,白日焰火其實講述的是背叛,是情人之間的背叛,也是焰火對夜晚的背叛。但確實必須為之的背叛——
王景春對桂綸鎂偶一為之的騷擾,是證明自己的存在,五年朝夕相處,他被忽視了太久;王學(xué)兵的謀殺也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或者說自己夫權(quán)的存在,盡管只能躲在黑暗中,但他要讓人知道,他才是她的丈夫,任何想對桂綸鎂有所企圖的人,都必須受到懲罰。桂綸鎂吃早飯的時候,穿著的是一件紅色外套,那是她丈夫“死”后,她第一次打扮自己,她化了裝,問他晚上還要不要再見面,這一切,也是因為,她又找到了“活著”的感覺,她又感到了自己的存在。
而最后廖凡作為,更是為了證明“活著”,五年來,他駝著背,狗一樣的生活,必須找到從新為人的感覺。對于他而言,那不是背叛,是一場洗禮。
【《白日焰火》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白日夢想家》觀后感11-11
白日夢想家觀后感11-08
《白日夢想家》觀后感02-10
《白日夢想家》觀后感4篇12-01
初中生白日誓師演講稿(精選10篇)12-01
《閃閃的紅星》觀后感600字,電影《閃閃的紅星》觀后感600字_觀后感06-18
觀后感11-05
變形金剛觀后感變形金剛觀后感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