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文化博物館觀后感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后感了。那么你會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化博物館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化博物館觀后感1
"一個博物館的價值,不在于教化,而在于啟蒙;一個博物館的價值,不在于它有多宏偉、有多現(xiàn)代、有多少古董,而在于它的思想、它的視野、它的價值觀、它帶給觀眾的啟迪和它所傳遞的精神。"——大花豬
中國國家博物館裝修了很久很久,我一直很期待。今年春節(jié)后終于開館,又適逢德國的啟蒙藝術展也在那兒開幕,于是今天我就迫不及待地去了。
進去之后感覺這博物館被整得很巨大很現(xiàn)代,但半天看下來,德國人的啟蒙藝術展非常好,我們自己的`東西卻很令人失望。
啟蒙藝術展分為9個部分:啟蒙時代的宮廷生活、科學的視野、歷史的誕生、他鄉(xiāng)與故鄉(xiāng)、愛與感傷、回歸自然、陰暗面、自我解放與公共領域、藝術的革命。共有500多件展品展出,有許多名家名作,是迄今為止國外博物館在中國展出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我個人感受是:與其說這是一次讓人陶醉的藝術展覽,不如說是一次給人以啟迪的歷史重現(xiàn)。這個展覽從以上9個不同的角度充分展示了啟蒙運動時期歐洲人對人的價值、人的權利的發(fā)現(xiàn)和回歸,對理性的追求,對科技的熱衷,對世界探索的狂熱,以及由此帶來的價值觀的改變,生活方式的改變,世界觀的改變等等。內容豐富而不凌亂,條理清晰而富有創(chuàng)造力,讓人印象深刻。期間我偷拍了幾張pp與大家共享,因為沒用閃光燈,又是偷拍,難免有點虛,將就著看吧。
這是柏林街景的畫,明快的色彩,休閑的行人,讓人深切地體會到18世紀那種光明、自信社會心態(tài),也反映出當時各階層相處融洽、各得其所的社會氛圍。
這幅畫既表現(xiàn)出和諧生活的場景,又表達了當時歐洲人對大洋遠處未知世界的憧憬,對世界探索的激情。
這幅畫描繪的是英國人第一次熱氣球試驗成功時的情景,觀眾們歡呼雀躍,讓我們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當時整個歐洲社會對科學、對航天、對創(chuàng)新的探索的無比高漲的熱情和勇氣。
文化博物館觀后感2
今日8點,我們在辦公室集合去參觀位于臨城的舟山非物質文化博物館。坐在公交車上,聽歌看景,近一個小時的車程馬上就過去了。下車迎面就是一個大花圃,紅色黃色綠色延伸開去,在這炎熱的夏日真是一道難得的美景。再往前走,竟有一池的荷花。楊萬里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描寫的就是這樣的美景吧。
許是天氣炎熱的緣故,博物館里并沒有多少人。只在門口,成員們就感受到了博物館的嚴肅氣氛,紛紛不再打鬧,壓低了音量。由于成員太多,而非遺的展廳比較小,所以經商量決定,成員們分四組分別參觀,且在參觀同時采訪一些工作人員,了解他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和保護意見。
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雖然規(guī)模不大,但是對舟山非遺文化介紹的非常詳細。有舟山鑼鼓、翁洲走書、舟山漁民話,岱山剪紙等等。博物館負責人在了解了我們的.來意后還更具體地向我們介紹了“舟山鑼鼓”、“翁洲走書”這兩種文化的起源和發(fā)展。成員的看得很認真并且拍照留念。
隨后我們又采訪了胡炳華老師。胡炳華老師是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作品獲獎入展第四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等等。我們去時胡老師正在寫心經,成員們嘆為觀止。我們向胡老師求字,胡老師也不吝嗇,大筆一揮為我們寫下了“尋文化,緣非遺”幾個大字。并且即興向成員們介紹了幾種楷體的不同,并且向我們展示了一番。胡老師鼓勵成員們堅持練書法,因為練習書法有利于陶冶情操,感悟真性情。成員們收獲良多。而我,今天也學到了很多很多的東西。本打算練習書法,可是并沒有如此大的熱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而胡老師練習書法已經有20多年了。功成名就后,胡老師依舊堅持每日練字,這種精神讓我敬佩,值得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