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tǒng)的總結,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因此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總結哦。但是總結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1
為更好地關愛留守兒童,給孩子們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我校按照留守兒童之家的工作要求,充分認識到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我校從實際出發(fā),加強了對留守學生的管理教育工作,使留守兒童把學校當成了自己的家,為切實做好關注教育,關注留守兒童的這一工,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成立關愛小組,加強領導為加強對留守兒童工作的統(tǒng)一領導、管理及跟蹤工作,學校十分重視對留守學生的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中層干部和各班班主任為成員的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各負其責,確保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工作的順利開展,確保留守學生留得下、學得好、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健全關愛制度,明確責任為了讓確保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落到實處,學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1、完善留守兒童檔案和聯(lián)系卡。學校對所有學生進行了認真的調(diào)查研究,摸清了學校的留守兒童,建立了每個留守兒童的檔案和聯(lián)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住址、聯(lián)系電話;清楚代理監(jiān)護人
的姓名、聯(lián)系方式,便于老師與家長、代理監(jiān)護人聯(lián)系溝通,配合教育,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兒童為中心的關愛網(wǎng)絡。并收集學生學習、活動、日常行為表現(xiàn)、情感表現(xiàn)等材料
2、建立代理監(jiān)護人隊伍,實施教師結對幫扶留守兒童。由班主任、科任老師與本班留守兒童結幫扶對子。幫扶教師經(jīng)常找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定期家訪、關心生活、指導學習,引導他們健康成長。讓教師成為“代理家長”,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的集體中成長。學校還多方面聯(lián)系社會上的愛心媽媽,至今有四名留守兒童找到了愛心社會媽媽,社會媽媽負責孩子的全年的學習開銷,還定期到學?赐,節(jié)假日領回到自己家中,感受到家的溫暖。
3、建立“家!甭(lián)系制度為及時了解掌握各方面情況,有針對性的對留守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學校建立定期聯(lián)系制度。學校對代理監(jiān)護人每月進行一次家訪,每月與家長通一次電話。
三、營造關愛氛圍,開展關愛活動學校將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作為師德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在校園內(nèi)、在家訪中,在班級內(nèi)、對“留守兒童”充分關注,讓留守兒童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真正讓他們感受到學校、班級集體這個大家庭的溫暖,利用元旦、六一等節(jié)日契機,開展了“校園爸爸、校園媽媽——關愛留守孩子”座談會,為每個孩子送上學習用品,對他們進行心理輔導與溝通,讓這些“留守孩子”體會學校對他們的`關愛。使每一個留守孩子在活動中,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覺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樣,可以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學習生活,讓他們的心理充滿陽光與歡笑。
四、感受溫暖,快樂成長學校投入大量資金建設留守學生之活動室,配備了電腦、親情電話、活動器材、圖書等設施設備。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給予關心,學校定期和不定期舉行主題班會、班隊活動,舉辦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活動,使他們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
五、取得可喜成效通過各種關愛工作的開展,形成了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關護網(wǎng)絡并取得較好成效,留守兒童的狀況得到明顯改善,絕大多數(shù)留守兒童不僅學會了自理、自立、自強、自律,還培養(yǎng)了堅韌、獨立的個性,出現(xiàn)了廣大留守兒童安心學習,家長放心工作的喜人局面。學校四項關愛留守兒童措施威海教育局網(wǎng)給予報道,學校建立留守兒童關愛網(wǎng)在齊魯晚報給予報道,在全市發(fā)揮了較好的示范作用。
小學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2
當前我社區(qū)積極投身到市場經(jīng)濟大潮中,轄區(qū)越來越多的家庭夫妻走上了外出打工、經(jīng)商的行列,由于種種原因,大批未成年人不能隨父母進城讀書,成為“留守兒童”。調(diào)查顯示,“留守兒童”普遍存在親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學習、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問題。為幫助“留守兒童”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一、開展“留守兒童”普查
對全村“留守兒童”情況展開細致的調(diào)查,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狀況進行調(diào)查登記,全面了解“留守兒童”的生存
狀況和成長需求,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在深入調(diào)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立足實際,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營造關愛“留守兒童”氛圍
以關愛留守兒童為出發(fā)點,將關愛留守兒童問題作為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村組內(nèi)、企業(yè)內(nèi)、社會上對留守兒童充分關注,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給予關心,在看似簡單的“問一問”、“拉一拉”中營造了愛的氛圍,尊重留守兒童的人格,滋潤了他們渴望愛的心靈。
三、組織豐富多彩的關愛活動
對于每個人來說,家是溫暖的,對于留守兒童來說父母離開,村委會就是他們溫暖的第二家,各村干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格外照顧留守兒童:組織“六一”活動、春節(jié)看望等各式的方式,慰問留守兒童,給他們帶來需要的物品,同時關心他們的'生活,學習等各方面,還為他們組織心理醫(yī)生保護他們心理健康。
四、形成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合力
在原來的幫助基礎上,依據(jù)現(xiàn)有情況,實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訪,與留守兒童的臨時監(jiān)護人進行深入的交流與溝通,增進了解,尋求互助,并對老年監(jiān)護人(如兒童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給予一定的指導,幫助他們正確地管教留守兒童,實現(xiàn)村與家庭的共同關心和教育。
總之,留守學生是當前的一個社會問題,全社會都要關心、關愛留守學生,關注留守學生問題,村委會更應該站在對留守兒童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政治高度,扎實解決好留守兒童問題。村委會有義不容
辭的責任,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兒童健康發(fā)展的工作思路,使留守兒童能夠于其他的孩子一樣得到教育得到愛,讓他們擁有正常健康的心態(tài)和健全的人格,更好的融入生活學習環(huán)境,促使他們能健康的成長。
小學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3
我校全面啟動“愛心助成長,留守不孤單”留守兒童關愛行動,全校留守兒童將得到更多關愛。
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區(qū)每年的外出務工人員也不斷增多,他們在為經(jīng)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同時,在農(nóng)村產(chǎn)生了一個人數(shù)眾多而特殊的“留守兒童”群體。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的要求,我校全面啟動留守兒童關愛行動,積極探索關愛留守兒童的具體途徑和工作機制,切實為農(nóng)村留守兒童解決親情缺失、監(jiān)護不力的問題,逐步建立農(nóng)村留守兒童健康發(fā)展的教育、監(jiān)護和服務體系,共同呵護留守兒童健康成長,促進農(nóng)村家庭穩(wěn)定和社會和諧。
此次關愛留守兒童行動的主題是“愛心助成長、留守不孤單”,關愛行動共有三種形式,并將建立五項保障機制,并力求做到領導重視,形式多樣,活動豐富,機制健全,效果明顯。
為把留守兒童關愛行動抓出成效,我校專門成立了校長吳同舉為組長分管領導周杰為副組長的關愛領導小組。在領導小組統(tǒng)一組織領導下,協(xié)調(diào)小組給留守兒童當代理家長,開展特色活動,促進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做好留守兒童的教育、監(jiān)護和服務工作。通過開展“關愛留守兒童行動”的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動,齊抓共管,形成合力,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
三種活動形式是:快樂一日游。分批次組織全校留守兒童參加,同時招募志愿者與留守兒童結對,利用一天的時間,出游、吃快餐、看外部世界,達到開眼界、長見識、感受社會關愛的目的。
手拉手共成長。組織留守兒童與城鎮(zhèn)學生和志愿者結對,通過書信、電話加強溝通交流,互贈禮品,增進友誼。組織留守兒童與城鎮(zhèn)學生和志愿者互換空間分別到對方家里體驗不同生活。通過留守兒童與城鎮(zhèn)學生和志愿者的接觸交流,體驗城鄉(xiāng)生活,達到城鄉(xiāng)互動,留守兒童與城鎮(zhèn)學生共同進步的目的。
歡樂滿校園。通過加強校內(nèi)管理,關心留守兒童身心健康,著重培養(yǎng)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獨立生活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讓寄宿的留守兒童住校安心、舒心,讓家長放心。組織志愿者利用節(jié)假日到校內(nèi)與留守兒童玩游戲、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讓留守兒童在歡樂和睦、積極向上的環(huán)境中學習成長。
“關愛留守兒童行動”是關愛青少年重點工作的具體行動,我校領導高度重視,拿出實實在在的細化工作實施方案,保障該項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在堅持安全第一的前提下,分工明確,有序組織,確保全校留守兒童都能體會到學習和成長的快樂,真正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組織的關心和社會的關愛。
【小學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留守兒童關愛制度08-11
關愛留守兒童教案04-06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03-16
“留守兒童關愛”培訓總結02-18
關愛留守兒童的活動總結01-31
(精選)關愛留守兒童的活動方案09-27
“留守兒童” 關愛活動方案04-23
關愛留守兒童的活動方案03-31
關愛留守兒童實踐心得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