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做好父母的八大智慧教育方法
孩子身上的問題往往源自父母頭腦中的問題,父母頭腦中的問題不解決,孩子身上的問題也無從談起。不會思考和功利心態(tài)是大部分父母的致命傷。所以,我們要注重教育方法的探討,更要注意教育智慧的啟蒙。
智慧一、懂得孩子需要什么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孩子怎樣才會“好”。如果說“好”意味著成功和幸福,那么,孩子需要具備什么素質(zhì)才能爭取到自己的成功和幸福呢?
許多父母把教育目標鎖定在“考大學”上。事實上,并非只有上大學才有機會,也并非上了大學就一定有機會。只注重學歷的追求,實為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健康的人格、積極達觀的態(tài)度、適應(yīng)環(huán)境和把握機會的能力才是人生幸福的最基本的保障。
智慧二、懂得自己的言行對孩子意味著什么
不必刻意觀察,孩子就感受到我們太多的東西,不必刻意模仿,孩子就模仿了我們太多的態(tài)度。我們想要怎樣并不重要,孩子從我們的行為中看到了什么、學到了什么才重要!在孩子面前,我們不應(yīng)該不加思考地生活和做事,我們必須小心,必須考慮自己這樣做對孩子意味著什么。
智慧三、懂得該怎樣去做
知道做什么,叫做有方向;知道怎么做,叫做有能力;沒有方向,努力和速度沒有意義;只有方向,沒有方法,方向本身沒有意義。父母并不好當,但是必須當好。凡事都有解決的辦法,我們不可知難而退,必須探究如何解決。
智慧四、懂得做人就是做父母
父母健康的價值觀、人生觀是家庭教育成功最重要的條件之一。父母通過對孩子提出要求以及朝夕相處向孩子滲透著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而價值觀和人生觀決定了孩子的人生方向和感受世界的方式。
生活中,父母通過自己的做法給孩子示范,根據(jù)孩子面臨的具體情境向孩子提出建議和要求,給孩子創(chuàng)造更好的家庭氛圍和生活環(huán)境,以此來實現(xiàn)對孩子的教育。所以,生活的邊界就是教育的邊界,生活的過程就是教育的過程。
智慧五、懷有“成長意識”
從孩子誕生的那一刻起,我們的生活就開始因孩子而改變,有些人變得出乎意料的好,有些人變得意想不到的糟。孩子帶領(lǐng)整個家庭一起成長,孩子成長的方向是長大,大人成長的方向是父母。我們期望孩子健康成長,我們自己也要有“成長”意識,父母是“學”著做的,不可能一開始就會,不可能很快就會,做父母的本領(lǐng)要慢慢練就。有了這樣的成長意識,才不會患得患失、自怨自艾。
智慧六、懂得自我懷疑的必要
我們眼中的孩子和孩子的實際情況往往有很大的差別,我們對孩子的理解緣于我們自己的經(jīng)驗和理解方式,這并不總靠得住。懂得自我懷疑,防止固執(zhí)己見,抱著沒有調(diào)查就沒有發(fā)言權(quán)的態(tài)度,時時謹慎,用更為多元的方式感知孩子,會開辟全新的親子關(guān)系和教育境界。
智慧七、教育是幫助,不是塑造
教育就是幫助孩子成為他本來可以成為的人。智慧父母懂得和孩子一起觀察和發(fā)現(xiàn)孩子的天性。
很多父母常說:小孩子都一樣,哪有這么復雜?這是一種“外行”的表現(xiàn)。人是生而不同的,各有所長和所短。有智慧的父母會幫助孩子揚長避短,但前提是先要發(fā)現(xiàn)孩子的所長和所短。孩子不是一塊任我們隨意雕刻的石頭,而是有著自己獨一無二的天性的個體,做父母的責任是幫助孩子發(fā)揮他天性中的長處,克服他的短處。遵照孩子的天性進行幫助,就會像庖丁解牛一樣游刃有余;而忤逆孩子的天性,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塑造,就會像螳臂當車一樣自不量力。
智慧八、懂得教育的界限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所以,每個人對孩子的教育必然也有自己的局限。因此,我們要給孩子保留他們吸收新的思想的空間。
家庭教育的意義十分關(guān)鍵和深遠,但是家庭教育不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全部,除此之外,還有同齡人和學校的影響。孩子真正的成熟還需要離開家庭后,在獨立生活中探索。
對于孩子,有很多事我們永遠無法知曉,有很多事我們永遠無法左右。我們只需要懂得自己應(yīng)該做什么,并努力做到最好。
在人生的長河中,父母的角色無疑是塑造孩子未來的重要力量。
他們不僅是生命的賦予者,更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引導者和支持者。
在育兒的過程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價值觀以及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都會深刻地影響著孩子的性格形成、能力發(fā)展乃至整個人生軌跡。
其中,舍得對孩子做三件事,被許多教育專家和成功父母視為培養(yǎng)孩子未來強大的關(guān)鍵。
這三件事分別是:舍得讓孩子獨立、舍得讓孩子失敗、舍得讓孩子探索。
獨立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
父母舍得讓孩子獨立,意味著給予他們自主決策、自我管理的機會,而不是過度保護和包辦一切。
這種“放手”,能夠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自信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孩子學會獨立面對生活中的挑戰(zhàn)時,他們會更加堅韌不拔,更有勇氣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正如喬布斯所言:“你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時間去過別人的生活。
不要被教條所限,盲從信條等于活在別人的思考結(jié)果里。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
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只有自己的心靈和直覺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實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舍得讓孩子失敗,是父母的一種智慧。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失敗是不可避免的。
父母需要教會孩子如何正確面對失敗,從中汲取教訓,而不是一味地避免失敗或逃避責任。
失敗的經(jīng)歷能夠鍛煉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讓他們學會在逆境中堅持,培養(yǎng)出不屈不撓的精神。
父母應(yīng)該鼓勵孩子勇于嘗試,即使失敗,也是向成功邁進的一步。
舍得讓孩子探索,意味著給予他們自由探索世界的空間和時間。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他們渴望了解周圍的一切,通過探索和嘗試來構(gòu)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父母應(yīng)該鼓勵孩子的好奇心,提供豐富的資源和環(huán)境,讓他們自由地探索、發(fā)現(xiàn)和學習。
這種探索精神能夠激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職業(yè)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正如史蒂夫·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中提到的:“你不能預先把點點滴滴串聯(lián)起來;只有在未來回顧時,才會明白它們是如何串在一起的。所以你得相信,眼前經(jīng)歷的種種,將來多少會連結(jié)在一起。你得信任某個東西,直覺、命運、生命、因果報應(yīng),隨便什么。這種做法從來沒讓我失望過,也讓我的人生變得與眾不同。”
父母最大的聰明,是舍得對孩子做三件事:舍得讓孩子獨立、舍得讓孩子失敗、舍得讓孩子探索。
這三件事不僅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培養(yǎng)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創(chuàng)造力,還能夠讓他們在未來的生活和事業(yè)中更加從容不迫,面對挑戰(zhàn)時更加勇敢和堅定。
父母在育兒的過程中,應(yīng)該扮演引導者和支持者的角色,給予孩子足夠的自由和空間,讓他們在探索中成長,在失敗中進步,在獨立中強大。
讓我們以智慧的愛,陪伴孩子走過成長的每一步,助力他們成為越來越強大的人。
【做好父母的八大智慧教育方法】相關(guān)文章:
父母如何做好家庭教育04-23
孩子用哭鬧要挾父母的教育方法06-19
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哪些04-07
做好會員管理的方法02-12
做好預算管控的方法11-15
企業(yè)做好安全管理的方法07-29
家長做好孩子的性教育啟蒙方法大攻略03-20
教育孩子的八大誤區(qū)06-24
做好社區(qū)工作管理的方法12-21
做好企業(yè)全面預算管理的方法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