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長應如何教育小孩 推薦度:
- 家長該如何教育小孩子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家長如何教育小孩
導語:孩子是家庭的未來的希望,家庭教育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藥家鑫案例和李雙江之子李天一案例的出現(xiàn),給人們敲起了家庭教育的警鐘,“把孩子培養(yǎng)成怎樣的人?怎樣去培養(yǎng)?”是每個家長都要思考的問題。
家長如何教育小孩
一、重品行
美好的家庭教育,一定要把直指人心、建造靈魂的品格教育奉為其他教育之上。所謂品行,就是要有良好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中國有句老話“有子不教如養(yǎng)驢,有女不教如養(yǎng)豬”,家長不但要關(guān)心孩子的飲食等物質(zhì)生活,更重要的是要重視子女的良好思想品德行為習慣的形成。良好的品行應該包括:感恩思想、集體觀念、文明禮貌等。中國的家長,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及各種技能的提高;但同樣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中國的家長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忽視孩子情感與道德的培養(yǎng)。”
李雙江是位有美譽的藝術(shù)家,但他的兒子作出了一個令社會吃驚、叫父母蒙羞的舉動。15歲的孩子居然非法駕駛、打人,被送勞動教養(yǎng)1年。頗有勇氣的李雙江痛苦地承認:沒教育好兒子。公眾則進而關(guān)心:李雙江教子的失誤在哪里?
自私、驕傲潛于人的天性深處,不加以嚴格要求就不能約束得住;愛人、服務在人性中也有寶貴的胚芽,但要悉心培育才可能成為人品格的主干。顯然,李雙江在為兒子提供知識、能力的提升上,充分利用了自己的資源,付出了心血;但是在對兒子負面行為的管教上,卻是雷聲大雨點稀。“我不打兒子,舍不得,有時真想打,勸說,我們嚇唬一下,還沒有打,自己的眼淚先掉下來了,”已經(jīng)活化出來此番景象。他覺得只是在寵愛孩子,但愛與管教不能達到平衡,溺愛孩子成為即成事實,并結(jié)出非法駕駛、打人的惡果。
我們的教育理念中,品德教育一直為先。但是,究竟多少人真的把仁愛、慎獨、服務的人格價值看得比一己快樂高?人們總是抱怨時代浮躁、他人唯利是圖、社會爾虞我詐。但從不反省自身在家庭教育上做了些什么,我們不能以任何外在理由來代替身為父母的責任主體的擔當,不管言傳身教,還是對于孩子行為習慣的耐心訓練。這行為習慣的耐心訓練必須由內(nèi)而外,內(nèi)外兼顧,直至成為孩子的人格。
二、重身教
身教勝于言教,我們要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家教環(huán)境。我在網(wǎng)上看到對小朋友進行過一項調(diào)查,問孩子們最不喜歡爸爸媽媽的是什么?結(jié)果是他們最不喜歡父母吵架、打麻雀。由于孩子的模仿性極強,因此,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孩子,所以我們要注意自己的形象,為孩子建設好自己的家。如要讓孩子誠信,家長首先要說到做到。
只要承諾的事,就一定要去做。如果確實不能做到,要向孩子解釋,千萬不要給孩子留下說話不算數(shù)的印象。所以家長別輕易對孩子作出承諾,在孩子最初的心目中,父母的承諾有如銅墻鐵壁般堅不可摧,但是父母若是連續(xù)多次都未能遵守約定,自那一刻開始,孩子便不會再相信父母。
即便日后父母多真誠地再許下承諾,但因為此前的種種表現(xiàn),孩子勢必會認為父母又是在敷衍自己。家長要注意的是,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品德,一是自己要以身作則,二是要像春雨一樣,潤物無聲,使孩子不知不覺之間得到熏陶。法國社會學家塔爾德有句名言:“社會就是模仿。”小學生具有強烈的模仿心理,家長的榜樣就是無聲的教育。
已退休的李振霞是中央黨校的兼職教授,但人們更感興趣的卻是她作為四個博士的母親這一身份。李教授有三個兒子,一個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一個是英國劍橋大學的博士,一個是中國航空研究院的博士,而大女兒金螢則是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的博士后。
身教重于言教。李教授非常喜歡列寧夫人克魯普斯卡婭的一句話:“家庭教育對父母來說,首先是自我教育。”在四個孩子眼里,父母嗜書如命、忘情工作,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孩子和書是父母生活中的主角。孩子們成了博士,而他們的父母也成為業(yè)界翹楚,雙雙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無言的行動有力地傳達出做人和做學問的真諦。金螢說:“小時候,我們家很清貧,在物質(zhì)上,父母給予我們的不豐厚,但他們給予了我們一個求學與做人的根本,那就是――健康的心靈。”
三、重健康
我們不僅要關(guān)心孩子的身體健康,還要孩子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飲食習慣,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時間,特別是孩子的心理健康。身體健康我們許多家長都會注意,現(xiàn)在我們講的主要是心理健康。一個小學生心理健康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解自我,悅納自我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能體驗到自己的存在價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具有自知之明,即對自己的能力、性格、情緒和優(yōu)缺點都能做到恰當、客觀的評價,對自己不會提出苛刻的非分期望與要求,對自己的生活目標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實際。
2、受他人,善與人處
現(xiàn)在大多孩子是獨生子女,樣樣以自我為中心,很少顧及他人,這一點尤為重要。
3、愛生活,樂于工作
現(xiàn)在孩子的生活環(huán)境比以前好了很多,正所謂喝糖水長大,但是輕生事件不斷出現(xiàn),近日甚至出現(xiàn)逃避做作業(yè)三個小學生手拉手結(jié)伴跳樓的事件,那是克服挫折、困難的能力不強,心態(tài)不健康,小學生要有面對現(xiàn)實,接受現(xiàn)實,適應現(xiàn)實,改變現(xiàn)實的能力。能協(xié)調(diào)與控制情緒,心境良好,使人格和諧完整。
四、家庭教育的另一個方面就是三多
1、多溝通
家長要對孩子多觀察,多溝通,不要以工作忙或文化程度不高作為借口不和孩子談心聊天。要主動找孩子談心,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需要和興趣,耐心地解答孩子的問題。即使自己的確不懂,都可以問他們做什么作業(yè)啊?在學校表現(xiàn)怎么樣?檢查一下,不能不聞不問。要隨時隨地地對孩子進行教育。如看見別人摔跤,很多人都會笑,我們要告訴他們,這樣做用成語叫幸災樂禍,然后教育他們要有同情心,讓他們不僅明白幸災樂禍這個成語的含義,也知道自己的做法是錯誤的。
2、多鼓勵
有句話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掌聲,受到表揚,尤其是孩子,孩子是在表揚和贊賞中長大的。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表揚之中,他就學會感激,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譴責。所以,對孩子要多一些寬容與贊賞。尤其子女考試不理想或做錯了事,不要過分責備,而是要他們找出原因,以后遇到同樣的事應該怎樣做就行了。
3、多配合
家庭教育要與學校、老師共同配合,教育子女父母要分工合作,只有在父母共同承擔責任,對子女的教育才能和諧互補。如何將家庭教育更好的與學校教育結(jié)合在一起,需要家長與學校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家長,更應該在孩子的教育中多用些心。在這里,我從家長的角度,發(fā)表家庭教育如何配合學校教育的如下見解:
1、提高自己的素質(zhì),以適應孩子的成長
很多的家長,在孩子問其問題回答不上時,便向孩子發(fā)火,這樣做是極不合適的。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應提高自己的素質(zhì),回答不了孩子的問題,我們應委婉的告訴他,并為孩子尋找答案,尋找時間告訴他。
2、按時的抽查孩子的學習情況
回家后的孩子,極易沉浸在玩耍的海洋里,這時便是家長該發(fā)揮自己作用的時候了,對孩子在學校學習情況的抽查,彌補了老師的管理范圍較窄的不足。
3、多與老師交流溝通
老師是孩子在學校行為的反射墻,他可以反映孩子在學校的精神及其學習狀態(tài),多與老師交流,對于解決孩子在青春期遇到的困難、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發(fā)展至關(guān)重要。因此,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才是硬道理!
4、理解學校,理解老師
總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學校,也離不開家長,更離不開社會,只有三者合理有機的協(xié)調(diào)在一起,孩子的健康發(fā)展,才真正做得到位!
【家長如何教育小孩】相關(guān)文章:
關(guān)于家長應如何教育小孩04-29
家長該如何教育小孩子04-25
如何教育小孩做人04-27
如何教育寄宿的小孩04-30
如何教育內(nèi)向的小孩04-29
小孩調(diào)皮該如何教育04-27
如何教育小孩子04-27
小孩叛逆期如何教育07-20
如何教育小孩學會尊重03-31
家長如何與小孩子溝通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