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初三紅樓夢讀后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三紅樓夢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初三紅樓夢讀后感1
《紅樓夢》,大家應(yīng)該都非常熟悉這本書吧,是曹雪芹所著的,四大名著之一。
在圖書館一次偶然的邂逅,我翻開了這本書,認識了她——林黛玉,她最后可以說是患憂郁癥死的,但他(她)給我留下了很深(深刻)的映像。她那張眉清目秀的面孔,天真的想法,還有和賈寶玉的那段悲慘(令人感傷)的愛情故事。
上個星期,回頭望瞭望圖書角,又發(fā)現(xiàn)了《紅樓夢》這本書,又(一時)心血來潮,借接回家看看,回顧回顧這本中國的經(jīng)典名著。我覺得,當時的社會很奢侈,賈府的賈母很有權(quán)勢,說話很有分量,賈府上下全都聽她的。
但她特別疼愛賈寶玉,把他當作心肝寶貝。也許因為是賈府上上下下都是姑娘,只有賈政(賈府的老爺)和賈寶玉兩個男人吧。賈寶玉有一個表妹叫林黛玉,她很愛哭,但很有才華,很漂亮,也就是那個令我映像最深的人物。做詩、畫畫樣樣精通。
她和賈寶玉很談得來,經(jīng)常一起玩耍,但別人都說寶釵比林黛玉好,唉......不過,林黛玉不是很堅強,還有些疑心病。現(xiàn)代的孩子要堅強些,不要那么多愁善感。我覺得,林黛玉在我心里是《紅樓夢》里最喜歡的人物,也是最讓我感動的人物。最后他們賈府也是死的.死,嫁的嫁。
最后,還是以悲劇(悲慘的結(jié)局)結(jié)束了這段故事,賈寶玉和林黛玉那絕后的愛情故事真是讓人深思。想想紅樓夢,真的想別人說的那樣“紅樓夢中夢難醒”,但林黛玉的知書達理還是我們女孩子要學(xué)習的喲。
初三紅樓夢讀后感2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fù)返呢?……”這是朱自清作品《匆匆》當中的片段。
《紅樓夢》——一部小說,后來改編為電視劇,若不在乎當時作者的社會背景,你可能會有不同的.感悟。
我將《紅樓夢》與《匆匆》聯(lián)系到一起,得到了一個啟示——人生苦短,世事無常。
《紅樓夢》當中人物思想各有千秋。
林黛玉:憂郁,喜散不喜聚,喜靜不喜動,什么事多從其反面來考慮……薛寶釵:老于世故,任事八面玲瓏待人一團和氣,善于適應(yīng)環(huán)境……晴雯:被稱為林黛玉的影子,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刀子嘴,豆腐心,爭強好勝……王熙鳳:狠毒潑辣,貪財好勝……賈寶玉:無故尋愁覓根,有時似傻如狂,潦倒不通庶務(wù),愚頑怕讀文章。經(jīng)歷了家境的盛衰,看破紅塵,遁世而去。
古有憂國憂民的岳飛。文天祥,女子李清照;咎m……今有救國救民的雷鋒。劉胡蘭……《紅樓夢》中的大部分人沉浸于吟詩作對,吃喝玩樂,只是享受。和他們比較,其生活真是毫無意義。
生與死,冷與熱,哭與笑,這些都不是簡簡單單形成的。與其探討它,還不如修身養(yǎng)性,融于社會做貢獻,所以,我認為:人生的目的在于提升自己的境界并服務(wù)于社會。
人生苦短,世事無常。只有用有限的生命做無限的事,人生才有意義,才能綻放出美麗的生命之果。
初三紅樓夢讀后感3
假期里,我讀了《紅樓夢》。其中,我最為喜愛的是《劉姥姥游大觀園》。
這章節(jié)主要寫了賈家的鄉(xiāng)下親戚,劉姥姥和孫子板兒來大觀園住了幾天,給大家?guī)砹嗽S許多多無窮無盡的快樂,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劉姥姥在吃飯時和鴛鴦的對話。
劉姥姥說:“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這句話雖是一個極為普通的鄉(xiāng)下人家說的,但卻引來無數(shù)歡聲笑語,曹雪芹把眾人歡聲笑語的場面寫的更是淋漓盡致。
劉姥姥對的對子更為滑稽,鴛鴦?wù)f:“左邊‘大四’是個人!眲⒗牙鸦卮鸬剑骸笆莻莊稼人罷!兵x鴦?wù)f:“中間‘三四’綠配紅。”劉姥姥回答道:“大火燒了毛毛蟲。”鴛鴦?wù)f道:“右邊‘幺四’真好看!”劉姥姥回答到:“一個蘿卜一頭蒜。”鴛鴦?wù)f:“湊成便是‘一枝花’!眲⒗牙鸦卮鸬剑骸盎浣Y(jié)個大愛瓜!睂氂裥Φ弥钡乖诘,合攏不上嘴。多么幽默的風趣語言,我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個活生生的劉姥姥在給大伙講笑話的場景!
當然,被稱為“百科全書”的《紅樓夢》還有許多故事,如《奢華元妃省親》《黛玉葬花凄慘紅》《愈是多情愈斟情》等等家喻戶曉、百看不厭的故事?煽戳诉@么多遍《紅樓夢》,我最喜歡的還是《劉姥姥游大明園》。朋友們,你們喜歡嗎?
初三紅樓夢讀后感4
一番相思,兩處閑愁,千言萬語道不盡古往今來癡兒怨女。紅塵過往亦只是南柯一夢,過盡千帆,亦難逃香消玉殞。
讀《紅樓夢》時,不喜歡黛玉梨花帶雨的姿態(tài);不喜歡熙鳳的潑辣刁鉆,可以說對《紅樓夢》中的大部分角色都甚欣賞,他們亦刻薄,亦狠毒,亦陰險,工于心計,不惹人憐。獨有一人,她勇敢,不屈——她就是晴雯。但她卻偏偏活在書里,終其一生演繹了場并不華麗的悲劇。
晴雯的出現(xiàn),必定是作者的精心安排,因為她就是另一個黛玉。作者用一個黛玉橫死街頭的悲慘下場,預(yù)示了寶黛之間悲慘的結(jié)局。晴雯身世凄慘,卻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地得到了主人的賞識,并且依舊保留著自己純真的.本心,一如對襲人的態(tài)度,一如對墜兒的懲罰,雖脾氣火辣卻天性使然,但正是她的純真天性,才導(dǎo)致其最后的悲涼。
寶玉也是如同深愛著黛玉一般深愛著晴雯的,否則寶玉不會同一個奴才的奴才那般要好,也不會在一個下人病倒的時候心急如焚。晴雯也同樣深愛寶玉,否則也不會在病重時依舊拼盡最后一絲氣力也要補好對于寶玉極其重要的雀金裘。魯迅先生說過:“所謂悲劇不過是把人認為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倍藭r的晴雯恰好充當著“美好的東西”。這樣看來,晴雯之死便是必然了。
【初三紅樓夢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紅樓夢讀后感[精選]07-13
(精選)《紅樓夢》讀后感07-12
[精選]紅樓夢讀后感07-13
《紅樓夢》讀后感07-22
紅樓夢讀后感【精選】07-18
【精選】紅樓夢讀后感07-19
《紅樓夢》讀后感[經(jīng)典]07-26
《紅樓夢》讀后感【精選】07-06
(精選)紅樓夢讀后感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