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四年級讀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生四年級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生四年級讀后感1
最近,媽媽給我買了本《三字經》,我可開心了。
書中寫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意思就是: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長過程中后天的學習環(huán)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而我理解是,人小的時候都是一樣的,只是學習方法和教育方法不同,長大了就會有好,有壞。所以,我們平時交朋友,要交善良,愛學習的朋友,不能交行為不好,不愛學習的朋友,否則你學了他會走上歧途的在我們周圍就有這樣的例子。有一個同學他原本學習很好,品質也不錯?墒撬徊恍⌒慕涣艘粋愛打游戲的朋友,結果他每個星期都泡在網吧里,沒錢用還到家里偷拿,成績更是一落千丈。真是不應該啊!
書中還寫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意思是:一塊玉石,如果不去雕琢,就不能成為有用的器具;人也是一樣的,如果不通過學習,就無法明白為人處世的道理。我的理解是,即使你是一個十分聰明的人,但如果你不好好學習,不經歷磨練,長大了只會一事無成。我曾經讀過《傷仲永》的故事,仲永小時候是那么聰明,被稱為神童。但后來稍大一點后就不再發(fā)奮努力,他的父親只是帶著他四處參加宴會,浪費了時間,荒廢了學業(yè),最后成了一個平平常常的人。真是讓人心痛!
雖然,《三字經》到我手上才幾天,雖然,我只讀了其中的一兩句,但我已經喜歡上了這本書,相信它會讓我明白許多道理,我一定好好讀完它。
小學生四年級讀后感2
最近,我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被深深地感動了。
這本書寫了海倫凱勒一生的故事。海倫凱勒生下來的時候是一個健康活潑的小女孩,在19個月大時,因一場急病使她失去了視力與聽力。她從七歲開始,靠自己驚人的毅力,在莎莉文老師的教育和幫助下,考上了世界上最有名的哈佛大學,并以優(yōu)等的`成績獲得學士學位,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文學學士的盲聾人。最終成為一個杰出的慈善家、演講家、教育家。她的一生度過了88個春秋,其中87年是在黑暗中熬過。她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設想了自己如果能有三天時間恢復光明所想看見的景物我的心被海倫凱勒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和海倫相比,我是健康的。我每天幸福地生活著,快樂地學習著。我想:一個眼瞎耳聾的人都能這樣勇敢地克服困難,使自己成功。那么我們這些眼不瞎、耳不聾的人,在困難面前是不是應該要更加勇敢?更加堅強呢?在我碰到困難的時候,我想到海倫凱勒,她就會給我勇氣和力量、信心和希望。
海倫凱勒,是我學習的榜樣。
【小學生四年級讀后感】相關文章:
小學生四年級的讀后感03-09
小學生四年級讀后感03-29
四年級小學生評語10-29
小學生四年級評語11-21
小學生四年級讀書心得12-24
四年級小學生期末評語09-03
小學生四年級學習計劃08-25
四年級小學生精華評語06-08
小學生四年級廣播稿01-13